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 一直以来,高校普遍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强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一体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突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完善高校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是改善现状的一些可行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价值评估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都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之一,高校固定资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多元化。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包括可以用财政拨款资金购置、用自主知识产权构建、用事业性收入增加、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也可以用商业贷款购置,还有社会捐赠等。二是固定资产形态的多样性。高校固定资产具备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大、价值高等特点,并且应用于各种形态固定资产的资金数额会越来越大。三是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并存。高校固定资产除用于教学科研活动外,还用于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或校办企业,因此,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并存,共同构成高校办学的物质基础。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重视。一直以来,高校各级领导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教学、科研、创收等方面,很少考虑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是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重钱轻物、重投轻管思想普遍存在;二是不重视制度建设,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购置、保管、使用、处置、报废管理及财产管理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三是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专业人才缺失,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

2.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弊端。目前不少综合大学是按资金来源、用途归口分类管理的方法来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学校财务部门统一进行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监督,实物管理则归口分属各职能部门管理。如后勤处管理土地、房屋、行政设备等,科研处管理科研设备,图书资料归图书馆,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和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无法统筹安排统一的采购、验收、登帐制度,对各部门资产余缺无法进行调剂与再分配,因此,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现象严重。

3.账面不清,固定资产流失严重。部分高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不清,更新、维修、调入、捐赠各项资产没有及时登记入账,甚至出现漏帐的情况;对已经消失或处理的资产不进行及时更新,会计信息落后,与现有的资产账面有出入,资产家底不清。另外,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许多固定资产的处置不遵循相关审批、评估程序,导致尚有相当价值的固定资产被处置或应处置资产处置价格明显偏低,形成资产流失。一些高校在“非转经”过程中,价值不经过有关机构评估,随意转让,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国有资产被无偿占用。

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对策

1.强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首先,学校领导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广泛宣传,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资产意识,改变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二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购置、保管、使用、调拨、转让、清理报废等制度,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纳入高校领导的政绩考核和相关单位、人员的业绩考核中。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固定资产,尤其是大型设备要进行审计,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三是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要选拔学历层次较高、思想品德优秀、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资产管理队伍,并对现有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建立“一体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高校应建立“一体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将各自为政的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归并合一,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能机构,并将其他部门涉及资产管理的部分也纳入统一管理,形成以分管校领导为核心、固定资产统一管理职能机构为首级管理层、下设各部门专职人员为二级管理层的网络模式。同时,协调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一体化”关系。财务部门统一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内部审计部门则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进行监督。

3.突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财务部门应定期清查固定资产,采取查账簿、查档案与实地盘点相结合,实行使用单位自查和学校全面检查相结合。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查明原因,按照管理权限及时进行审批处理。对清查的结果,统一登记造册存档,并录入管理系统。其次,财务部门应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把好采购、登记、使用、报废等关口,对资产的日常增减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财务处理,做到账表、账帐、账卡、账实相符。再次,借鉴企业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采用计提折旧政策,以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完整地反映高校固定资产整体状况,正确核算成本,提高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新《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已提出在高校实行折旧制度,将于2011年颁布实施。

4.完善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高校的固定资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随时都会有资产因损坏、过时,被处置、报废,也会有大量资产用于资产交换、租赁,或是被改扩建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高校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资产处置过程中不会出现资产价值流失。

参考文献:

[1]席红梅.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运城学院学报.2007(12).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明确固定资产的标准和分类

第一,固定资产可以从一般设备与专用设备来分,一般设备的价值在6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一般在900元以上,使用期限可以达到两年及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基本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符合这样的条件的的资产称为固定资产。第二,如果有些资产达到以上的价值,但是它的量大,而且耐用,比如图书、家具、小仪表等,也被称为固定资产。第三,固定资产一般可以分为六大类:第一类是房屋和建筑物,这些资产使用寿命可达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第二类是也有专用设备,比如,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电器设备等;第三类是一般设备,比如办公设备、家具用具等生活用具;第四类是文物和陈列品;第五类是图书;第六类是其他一些固定资产。

二、从意识上增强资产管理,做到从严治校

对于学校资产的管理要从思想上重视,做到思想统一,只有观点先行,才能进一步从严管理学校资产。就高校的资产情况来看,都是国家财政拨款,学校的经费投资也是如此,当然,排除新兴的民办学校。所以,由于财政拨款数额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必须增强资产的管理意识,不能随意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坚决杜绝资产的损失。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干部,再到学校教职工,都有责任与义务来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在教学中发挥资产的最大功效,学校从上到下多进行对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让全体老师们从意识上得到重视,形成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意识。

三、制定完善的内部资产管理制与体系

对于高校的资产管理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对资产管理要有法可依,要有法必依,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教职工,都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做到以制度管人。本单位的管理制度要具有根据本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还要依据财政部、国家资产管理局颁布的一系列资产管理办法和相关的财经法规,做到有理有据。资产管理体系既要管人也要管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而且有效。当然,制度制定以后还要落实,在落实中不断的完善,对违反制度的人员与事要一查到底,也要对执行好的适当奖励。

四、形成完善的资产管理责任制

有了好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做到责任分明,把把制度落实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学校管理要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校长、分管校长统一领导,各资产管理机构、各科室负责人等做好不同层次的管理责任。校长是高校的法人代表,有权管理整个单位的资产,并对下设的主管部门有管理权力。下设的分管副校长或者具体的管理人员要协助校长负责管理资产的各项工作,比如购置、使用和处置的审批等,对学校的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学校资产管理机构人员,要根据自己的职责要求,在权限内做好全校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当然下设的科室负责人要对本本科室占有和使用的资产负责,如要损坏或者丢失要及时上报维护,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专职资产管理员对于各科室的上报要及时处理,做好维修与登记工作,如有损失与报废要及时更新,以满足学校工作的需要。学校的房产、图书一些实物资产,要实行两级管理,由校的领导小组与各个科室共同管理,专门机构要对科室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监督。

五、加强对学校资产日常管理力度

对于高校的资产管理要在平时,加强日常管理力度,让资产问题日日清,不留瘾患到明天,只有这样,才能把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第一是要完善资产购置验收制度。对于各处室上报的购置计划等要及时审核与论证,并做好记录,以防止重复购置或者漏购。购置要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公开招标要做到公开透明,讲求质量。第二是健全资产使用维护制度。资产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责任心教育,爱护学校公物,与工作业绩挂钩,处室或使用人要对自己负责的资产要细心管理,对于精密或者贵重的资产要责任到人,并定期检查使用情况。第三是资产处置制度要严格。规定各类资产在转让、出租、出借、变卖、抵押、报损、报废的报批程序,防止处室或个人随意处置资产,造成资产流失。第四是定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学校资产管理机构既要配合国家的清产核资工作,还要经常性地组织本单位人力对学校的资产进行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与实物相符。学校要在每一年对本校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要做一个全面清查,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及时处理。

对于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要建立在合作制视角高校资产管理,做到管理科学、规范、有序,成资产管理成为高校的办学析坚实后盾。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高校固定资产包括由学校占有或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土地、房屋、图书、仪器设备、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是高校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监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价值失真等问题。如何正确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促使其保值增值、防止固定资产流失、是当前摆在高校资产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管理体制混乱,缺乏统一协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供轻管”的问题,一般都比较重视钱的管控,对钱变成物后就疏于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际上是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延续,固定资产管理失之以软、失之以宽。另外,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投资建设而成,长期以来高校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了部分高校、职业院校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不少高校领导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固定资产流失不仅是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样在高校中也有类似现象。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执行监督不力,高校固定资产流失状况令人堪忧。首先,资产损毁报废制度不健全。

由于在院校资产购入只登记资产原值,没有按资产使用年限计提累计折旧,资产损毁报废随意性比较大,特别是对一些通用办设备,如计算机、摄(照)相机、电视、空调等,往往没有到使用年限就予以报废,随意比较大,有的甚至公物转为私有。由于单位没有规定严格的资产报废审批程序和权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超审批权限处置资产,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其次,随意改变资产用途。部分拥有固定资产使用权的二级单位私自对外出租、出借学校的房屋、设备、仪器等进行经营活动,所得利益归部门所有,谋取小集体利益,但其耗损维修费用却由学校承担,造成学校资产流失。

再次,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管理。某些部门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固定资产不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检查,对出租、出借、转让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办理资产出租、出借、转让手续,甚至也不收取使用费用,使得固定资产被经营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高校资产投入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也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管理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设备处管理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而各职能部门又分别归不同学校领导分管,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一个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督协调部门。造成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相脱节,职能管理部门与各教学、科研等占有使用部门相分离的状态。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

(四)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在固定资产核算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造成高校财务报表中普遍存在着虚增资产、成本核算不真、资产更新资金不足等问题。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旧。高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仅设置“固定资产”、“固定基金”两个对应的会计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除了清理报废外,入账后数据一直不变。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反映历史成本,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余额不能反映其客观情况,从而导致虚增净资产。[1]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既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也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切实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好必须树立正确思想。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有赖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广大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高校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使广大教职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彻底纠正“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认识,使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强化管理意识,只有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制度保障。首先,高校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设立一个有权威性、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在分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专门负责全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的购置、调配、捐赠、报废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纳入资产管理机构,实施统一归口管理,彻底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其次,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形成固定资产管理处、各类资产管理部门、所有资产使用单位的三级管理体制。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进行总量控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财务监督,进行一级管理;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教学仪器设备、房产及建筑物、行政设备、图书等实物和价值进行二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进行三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台账,依账放置,准确反映资产去向,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2]各级管理部门明确责任,相互制约。同时,利用计算机按照管理要求建立资产数据库,全面、完整地记录学校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财务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学校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再次,要加强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高校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把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的整体规划,选拔和造就一支思想正确、作风踏实、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善于管理的固定资产队伍;学校不仅要对其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加强培训,而且还要帮助其树立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意识,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三)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基础,也是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重要保证。

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一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做到既有章可循、堵塞漏洞,又方便管理、提高效率。

第一,要完善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可操作的实物盘点制度。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各级资产占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资产清查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定期盘点清查,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情况,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如实地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的家底清、账实相符。同时,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第二,要完善采购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对提请购置的重要仪器设备应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所购资产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对一般资产应根据资产清查情况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校内调剂,尽量避免资产重复购置。

第三,要健全资产使用保管制度。资产投入使用后,应按照重要性原则和分级管理要求,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和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密切关注所购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和性能的完好。对出于教学科研需要必须由个人长期持有的资产应纳入各部门管理,由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第四,要完善资产管理财务制度。应建立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动工作机制,对资产已投入使用而财务票据未到的情况应及时估价入账;对盘亏和报废的资产,要先由资产评估小组对待报废处理的资产进行残值评估,后再按规定的报批程序及时进行资产核销并确定残值收入。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定期对账制度,以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五,完善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审计监察部门应参与资产管理全过程,重点关注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基本建设的合法性、真实性,重要资产的使用状况和结存情况,以及资产的报废、处置情况。

(四)完善和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作为高校重要的物资资源,必然要求财务对其从形成到使用耗费再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建议在其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实行责权发生制是如实反映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会计要素的需要,是全面反映财政、事业资金运动过程和单位工作业绩的需要。[3]

二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为如实反映这种价值减少的情况,就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既可以建立符合高校内部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机制,又能达到其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投资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作为发展市场经济重要手段的一种产业,客观上也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高校就具有现实意义。建议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可参照企事业会计制度采取分类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检查,对存在发生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减值”。

三是要加强对报废处置资产的残值核算。由于以往购置的资产没有计提累计折旧,报废的资产涉及残值评估、组织残值收入与核算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一个由校领导牵头,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固定资产残值评估小组,搞好报废、处置资产的残值评估和核算,防止资产流失。

四是突出财会部门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财会部门应参与固定资产全过程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把好固定资产管理的资金筹集、运用的关口,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为高校的决策者们在财务管理上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涛涛。我国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4(1):17-18。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资金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重视,部分设备利用率低下

高校固定资产购置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财政拨款,二是科研经费。利用财政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由于本身属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具有无偿占有及使用的特点,且按照原有高校会计准则规定是不用计提折旧的,因而导致对这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普遍缺乏重视;而对于科研经费购置的实验专用设备来说,由于在编制预算时对某些大型仪器或精密设备的购置缺乏严格的论证程序,导致所购置的设备功能闲置或效率低下,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在账务上是由学校的财务部门统一进行财务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具体使用往往分散于教学、科研、行政等各个部门,固定资产的实际购买者,使用者及其管理者都是分离的,因此造成固定资产的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职能部门管理与各部门占有使用相互脱节,致使固定资产管理松散。

另一方面,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责任人不明晰,未定期进行盘查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出现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等情况,进而出现固定资产存量不明,购置报废状况不清等问题。

(三)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落后,无法真正实现系统管理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就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其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往往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即便固定资产的增置,改造,报废等在账务处理环节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在其实物处置环节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保持传统的手工卡片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不利于资产使用状况信息的搜集和查询,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下降。一旦其中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就有可能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等问题。

(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会计学、统计学等知识。但我国高等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并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其总体素质不高,在思想认识上也缺乏高度的责任感,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规划和评估,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实现。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面对高等院校现存的固定资产管理上的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必然的选择,其措施主要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全局观念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其中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必须转变观念,严格按照准则的相关要求,一方面通过大力地宣传,让领导层和普通的教职工都能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必须要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和通力协作。另一方面要梳理大型专用仪器设备的论证程序,加强可行性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预算,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归口管理控制

高校必须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无论在实物资产的取得验收还是运行维护和清查等环节,都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不同部门分管的各类固定资产,应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对于贵重资产,保密性等特殊要求的资产应当指定专人保管和使用。此外,对于固定资产的调剂,租借,对外投资等都必须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必要时还可借助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

(三)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网络化管理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今网络化管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就必须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固定资产网络管理系统,从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动态化和网络化。可行的方法是在固定资产增置时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系统进行登记和审核,明确资产分类及保管责任人,在通过管理部门审核后进入财务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在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也必须通过相应的管理系统进行处置申请,以实现固定资产实物的动态跟踪管理。此外,可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该系统对续存的固定资产进行核查工作,以保证资产的有效利用率。

(四)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是做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高校在选择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时,需考核备选对象是否具有管理学,会计学等专业知识,以及备选对象是否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快对在岗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对职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方式,努力增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总之,高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认清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对症下药,不断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高校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永泽,主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史爱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高校管理水平;组织体系

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扶持,高校多年来固定资产的累积,使高校固定资产产值越来越大。2006年5月《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实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不仅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还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物资的采购、验收,到账、卡、物的管理都进行了规范。但是,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其数量大、规格品种繁多、涉及人员范围广等因素,发展到今天,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仍需进一步深化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已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是,校内各二级单位及广大教职工的意识仍有待加强。由于高校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仪器设备大多分布在各二级单位,具体使用又归各位教职工,管理工作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但是,部分人员认为,教职工应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对资产管理工作态度不认真、不积极,如“资产效益考核”或“资产使用情况统计”,认为统计了也没用,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还有的存在利己主义、本位主义,认为用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就是本部门的设备,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宁愿让资产闲置,也不允许其他部门使用,造成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因此,强化全体教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非常重要。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1.未建立固定资产交接制度和报表制度。各高校按照国家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纷纷制定了校级管理制度,从物资的采购、验收、使用、保养,到报废、处置,均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未涉及固定资产的交接制度和报表制度。伴随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为了避免人去财空或人去财乱现象的发生,建立固定资产交接制度,及时明确资产保管接替人员尤为重要。另外,资产部门应每月编制资产月结表,反映当月资产变动情况,为校院两级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资产核对及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定期对账提供基础信息。

2.管理制度各环节有待细化。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大多停留在校级层面,只涉及到管理原则和框架,对学院及职能处室等二级单位来说,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及步骤,造成各二级单位遇到具体问题时无章可循。

3.管理制度中责任不明确。尽管管理原则规定为分级管理、层层负责,但对各级别层次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权限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互相推卸责任或敷衍了事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很多人认为,资产管理完全是设备管理员的事情,设备负责人只管使用,结果造成管理者不了解设备的状况,使用者不提供设备的信息,造成管理脱节。

(三)组织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应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部门相互配合的综合管理体系。从横向来说,实验室与固定资产管理处、财务处、人事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职能处室,都应从不同角度担负起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比如,资产管理处与财务处应协调做好资产的对账工作;人事处应确认离职人员所负责的资产已办完交接手续,再为其办理离职手续;保卫处应核实资产的出校手续是否完备等。从纵向来说,各高校目前已建立起校院两级资产管理组织体系,但并未落实到底,只停留在设备管理员一级,未深入到设备负责人。

(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待改进

1.随着固定资产数量的快速上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当期资产变动统计报表汇总功能,报表应包括上期资产存量、当期资产增加量(购置增加量、转入增加量、增值增加量)、当期资产减少量(报废减少量、转出减少量、减值减少量)、当期期末资产存量等信息。一方面使各部门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其资产增减变动及存量信息,与本部门实际资产变动情况进行核对,另一方面为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对账提供必要信息,这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基础。

2.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仅能提供时点数据,反映的是查看时间这一时点的现存固定资产信息,统计时期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无法反映,所以不能反映历史时期资产情况。忽视了这个问题,将影响某些固定资产指标的核算结果,不利于固定资产的考核。比如,2007年固定资产增长率=2007年固定资产增长量/2006年末固定资产存量,2006年末固定资产存量=(1)2007年末查询期间为2006年12月31日前的资产存量+(2)2007年度报废的资产总量。在这里,如果单纯用(1)作为2006年末资产存量、而舍去(2)部分,一旦当期资产报废量较大时,就会产生较大误差。

3.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查看人员范围应放宽。目前的信息系统查看、修改等权限仅局限于二级部门设备管理员和校级资产管理部门人员,某些高校虽然已经网上公布大型仪器设备情况,但毕竟只是少量设备,还有很多小型公用设备信息不能被大家了解,更谈不上跨部门、跨学校的资产信息公开。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固定资产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首先要实现信息公开,放宽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范围。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强化全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总体管理水平

资产管理不仅学校、学院等各级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工都要重视,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等的宣传、培训和学习,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资产管理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每一个人的义务,牢固树立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只有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下,各部门才能加强协作、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将固定资产管好、用好。

(二)完善组织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资产管理责任机制

建立由主管副校长统一领导的、多部门相互配合、层层分解、逐级负责、落实到人的多级管理制度。明确每一级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加强从资产的购置到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制度细化工作,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

(三)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增加报表统计功能。在目前的资产明细表、资产变动表、资产报废清单等功能外,还应具备资产变动平衡表的功能,定期提供各部门、各种类的资产变动、结存等信息,既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基层管理者提供对账依据。表格可采用如下格式:

2.完善信息系统的历史信息记录、查询、统计功能。资产的来源与去向等动态信息要记录完整、清晰明确,使其拥有手工记账的优势,使资产管理者能够了解资产的来龙去脉,保证资产管理的延续性。

3.开发类似图书管理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促进高校固定资产在校内各部门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顺畅流动,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互通有无、物尽其用、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充分发挥高校资产的更多作用。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应努力探索、不断完善,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道路,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赵炳起.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创新[J].教育评论,2004(05):15-18

[2]沈国丰.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67):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