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以信息条件下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在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教人的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在国库集中支付形式下,财政资金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从国库支付到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手中,避免了国库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形成的大量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

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做法

1.取消单位银行账户,收回单位财务专用章、单位资金、账簿等全部移交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下称支付中心),由支付中心为单位会计核算。

2.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建立单一账户体系。

3.坚持单位财务自、资金审批权和资金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出纳岗位,减少会计岗位,单位凭发票如实报账。

4.财政国库不再层层下拨预算资金,只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和月度用款计划。

三、国库集中支付所引起的会计核算中的变化

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会计核算方式的变化

(1)收入确认的变化

传统的财政资金拨款都是由财政部门拨到行政事业单位,单位收到银行进账单确认收入。而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应于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入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金额确认收入。

(2)账务处理的变化

在传统的财政资金拨款方式下,预算单位实际使用财政资金。会计核算要分两步来处理:收到财政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拨人经费或财政补助收入”等收入类科目{在实际使用财政资金时,借记“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等支出类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行政单位的账务处理是: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拨入经费”科目;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足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财政直接支付的申请由一级预算单位汇总,填写“财政直接支付汇总申请书”,报财政部门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确认收入时,应于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通知书“标明的金额确认收入。工资支出由财政直接拨付剑个人工资账户,账务处理:借记“经费支出”科目或“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拨入经费”科目或“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购买货物或劳务的款项由财政直接拨付给供应商,账务处理:借记“经费支出”科目或“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拨入经费”科目或“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如果属于预算外的资金,借记“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预算外资金收入”或“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如果财政直接支付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会计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

四、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核算的问题

1.矛盾集中于财政部门

一是单位的不合理、不合规支出被拒付后,许多党委和政府部门领导打电话说情,甚至埋怨财政部门;二是单位的银行存款和财政拨款集中在支付中心,每一笔支出都由会计透明操作,以前许多不合法不合规的支出现在不能也不便由会计核算和支付,预算单位普遍心存怨言;三是会计核算程序改革后,预算单位的工作量客观上有所增加,加上用款计划不能及时下达,对新程序的不适应,所有矛盾都集中在财政部门,各级领导压力很大。

2.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内控制度不严密致使票据管理不规范,特别是该县下设二、三级的大单位,由于财务人员和单位领导统管财务的素质存在差距,致使某哆单位资金管理不严格,甚至出现“小金库”现象,更不谈将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交付国库进行集中支付了。

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向国库集中支付创新的互补模式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第2篇

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具体制度和方法,它由各级政府的多个部门编制,反映各个政府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对于财政全额核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而会计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中的关键一环。理论上讲,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二者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并不完全协调。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协调工作的对策建议,最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会计核算;协调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我国财政部在2000年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制定了相关制度。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改革的呼声也随之加大。2013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新增了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为二者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打下基础。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之间的协调并不容易,严重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之间不相协调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

1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概述

1.1部门预算改革综述部门预算是指单位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自身单位职责,由基层单位进行预算编制,上报上级汇总和审核,由财政部审核之后提交立法机关批准的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财政收支计划。2000年我国财政开展部门预算的改革试点,2001年推广到国务院26个部门。至今,部门预算改革已经有超过十年的历程,编制的范围和支出结构渐趋完善,部门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预算信息也具备一定的公开透明度。但是,部门预算的改革思路和措施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总的来说,预算编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政策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依据有关国家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进行预算编制、合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2)可靠性原则,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可靠的资料和部门往年的收支情况,认真进行测算,确保单位预算收支平衡;(3)合理性原则,预算编制就是要保证有限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要合理的安排各项财政资金;(4)绩效性原则,预算编制要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预算编制过程、执行结果进行全面追踪和阶段性考核。

1.2会计核算综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也称预算会计,具体是指依据行政事业单位非营利性质和财务收支情况,为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从而科学地做出经济和社会决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象主要是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收支及资金营运过程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相对于企业会计来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表现为:(1)在会计核算的基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核算基础;而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2)在会计要素构成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要素分别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而企业的会计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3)在会计等式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等式的组成是负债和净资产;而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4)在会计核算内容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只实行内部成本核算以及利润分配核算[1];而企业会计中的固定资产是要进行包括计提折旧在内的后续计量工作的。

1.3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协调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协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可以反映各项财务收支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和单位资金营运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好各项经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和国家宏观调控。例如:厦门市招商中心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所需的经费支出全部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资金,做好本单位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协调工作,有利于保证预算编制真实可靠,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保证单位收支预算平衡;(3)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着我国行政管理与公益性事业,协调好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有利于财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和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单位认真履行自身职能[2],从而不断提高其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2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2.1部门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状,部门预算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有:(1)编制的预算无法反映真实情况。对于单位预算来说,它是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有部门下一年度收支的整体估算,不仅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更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的相关职能部门并没有给予财务部门预算工作以积极配合和支持,甚至在有些基层单位出现了部门预算工作是财务人员单方面的事,本应是全员参与的预算编制工作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导致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无法掌握单位各层面的业务情况。这种情况下编制出的预算表也就很难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2)部门预算管理不够精细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给参与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的时间太短,通常为期一个月左右,再加上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采取的是“定期预算法”,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单位预算编制的质量不够高,数据不够精确,很难保证预算编制的可靠性,从而也就无法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协调性;(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会监督制度不到位。在年初编制预算表时,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由于先考虑自身既得利益,通常预算都会较上一年度略微增长,并且有些预算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上存在超支浪费的现象,对于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的界定关系没有明确的概念,经常将项目支出的经费作为基本支出之用,从而来填补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的不足;再者,对于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也是存在轻管理、重拨款,没有进行实际有效的监督和考核[3]。

2.2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部于2013年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了和部门预算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的规定,将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以保证财政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和规范运用。但在单位会计核算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行政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难以反映真实的资产情况,不利于成本核算。收付实现制是指单位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都将其记为收入和费用,而不管与现金收支行为连接的经济业务是否发生,相对于权责发生制而言,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核算相对简单,易于被使用者理解,数据处理较为廉价。显然,行政事业单位仅以实际收到或支出的费用来进行会计确认,很容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虚增,不利于单位成本核算,不能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也不能够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结余和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就更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防范财务风险;(2)行政事业单位科目设置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所涉及的业务层面逐渐增广,原本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会计核算科目并不够完全满足当前业务开展和会计核算的需要;(3)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严重影响到单位预算改革及会计核算的质量。不管是年初的单位预算编制,还是平时单位经济业务开展发生的现金收支行为,主要是由单位会计人员来完成,所以单位会计人员如果业务素质不高,那么在处理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时,就很难将会计核算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严重影响到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也就很难保证为单位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加之有些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利用职位之便谋取不当利益,在单位内部产生一股不正之风,严重影响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地发展[4]。

2.3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之间不协调导致的主要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改革早已成为公共财政体制的关键一环。为了完善和规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13年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了和部门预算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并以此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但现实中二者之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1)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会计核算方法模糊。在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中,要求预算编制应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用和负债情况。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也应当全面反映部门资金和负债情况,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却并未按此处理,例如,财政部在事业单位修改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通知中要求事业单位要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分别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确“基本支出”是作为完成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任务的保障性支出,而“项目支出”是为完成事业单位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然而从事业单位实际经济业务发生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项目支出应当分为基本建设类、行政事业类、其他类来进行会计核算,这与财政部要求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二者会计科目设置未形成统一[5];(2)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项目支出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协调。按照财政部关于修改事业单位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通知来看,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科目应该将其作为单位为完成某个特定工作任务而产生的项目支出。然而在事业单位基本会计制度中规定将2013年后拨出专款记为事业支出下的项目支出科目,二者虽然都是核算相同的款项,表面上没有不相协调的地方,但是二者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的操作统一[6];(3)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基本建设支出的预算和会计制度不相协调。自财政部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实施单位预算之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应该包括单位的一切支出,含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然而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的“结转自筹基础建设”这一会计科目却要求对其进行单独核算,事业单位部门预算要求统一编制与会计制度要求单独核算发生冲突,二者之间互不协调;(4)财政资金不充裕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无法满足单位日常支出资金的需求。一般情况下,财政资金不充裕地区会将单位经常性专项业务费记为基本支出项目,而不是按照我国财政部规定的将其列入单位的项目支出。原因在于财政资金不充裕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日常任务所需的预算经费非常低,根本无法满足其基本运作,只能通过项目支出的结余来补充单位的日常支出,以保证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

3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相互协调的对策建议

3.1明确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会计核算方法财政部应当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的不协调之处加紧修订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于单位经营事项要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并注意与财政部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新规定之间的协调性。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新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科目设置,将会计科目的涉及范围扩大,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的完整性。同时应明确事业支出下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范围,加强会计考核和监督,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使用统一划分口径[7]。

3.2科学地进行预算编制,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首先,在编制预算方法上应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细化,清晰各部门权责,对于预算编制工作的时间要适当的延长,采用先进的编制预算方法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编制,同时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制度和反馈机制,加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预算执行力度,定期做好单位部门工作总结和信息共享机制。其次,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权责发生制,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事项实用的范围,调整单位会计核算的程序,对单位部门发生的现金收支行为进行真实准确的反映,提高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度。最后,要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专门监督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约束,保证财务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准确度[8]。

3.3合理设置和调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核算科目为了能够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更加精细化和全面化,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熟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的划分要统一口径。同时,根据新的预算法将预算外资金列入单位的会计核算当中去,并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单位的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以此调整好单位的会计科目。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工作之间的协调性,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加大对单位财务工作的监督,提高单位部门预算的透明度、完整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3.4提高单位财会人员的素质和领导的重视程度首先,在进行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过程中,单位应该努力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加大对其培训力度和专业技能提升工作,帮助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掌握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预算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邀请相关专家对工作中遇到的疑惑进行详细解答。其次,对于单位非财会工作人员,应建立奖惩制度,对其工作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其与财会部门积极交流程度[9]。最后,应该提高单位领导和管理层对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的重视程度。只有这二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减少因预算编制不当而导致的一些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之间的不协调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会计核算方法模糊、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项目支出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协调、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基本建设支出的预算和会计制度不相协调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工作之间的协调与否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效率。总之,协调好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景丹.论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J].财会研究,2009(7):20-21.

[2]陈瑾.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6(14):61-62.

[3]灡凤兰.对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9):84-85.

[4]曾海鹰.浅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时代金融,2012(7):17.

[5]甑彩.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的协调[J].财经界(学术版),2014(3):180.

[6]牟维.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财会月刊(会计版),2011(3):13-14.

[7]唐晓青.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5(1):67-69.

[8]李方钦.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与禁忌核算协调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7(9):22-24.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关于各项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和规定,促使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不断的完善,会计的核算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的上升不仅仅推动了我国行政事业会计行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体质的逐步构建和完善,使得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在更多条件下更能适应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

关键词 行政事业 发展状况 会计核算

前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任务是真是可靠的反应国家预算经费的使用状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可以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管理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的规范化和加强就更加势在必行。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机构,可以行使国家赋予的一定的权力。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针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而言,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管理问题,只有做好初步的把关工作,才能把会计核算工作做好。大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的把关不够严格,资金的应用范畴过于放宽,资金的分配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样就很难使财政资金投入得到最大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的国家的财政负担,从这一方面可以表现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不完整性。由于很多单位缺乏对财政的科学管理和方法,使得对于资金使用率的重视不够,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

其次,在很多事业单位财政中对于会计凭证的填制也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这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方面的管理缺陷。

对于原始凭证的管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对其的填写不完整,并出现较多错漏的地方,与国家相关法规相冲突,填写的随意性较大,这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记账凭证方面,与之相比,问题之多有过之而不及,会计科目使用的不准确,摘要填写也出现过于简单的现象,导致财务对账务的审核和核算不能及时准确的完成,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职能不完善。

另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会计核算工作与资产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而许多单位采取了账实分别管理的策略,对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进行记账等会计核算工作,而由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合同和实物的相关管理。这样的分别管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账实管理的分离出现一些漏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都是由财政资金的支付获得的,是国有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才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这种账实分别管理的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风险性,一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提供资产信息不一致的情形,也就违背的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的初衷。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措施

第一、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我国的会计核算法规,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和加强,是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第一步。完善后的法规体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并在完善其配套措施的前提之下,使得各相关法规的自然衔接,避免了执行的混乱。与此同时,还应该在此基础之上加大会计法规的实施力度,树立财政人员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当然,每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不同,也要根据自己的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规范,针对自身问题,进行建立解决措施。

第二,是要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的协调统一,从而使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真正能为国有资产的高效管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在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应对每一项购入资产出进行入账记录,并定期与本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账实核对;而资产管理部门也应通过建立资产明细分类账,严肃资产清查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网,以使在财务部门的配合下确保其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第三,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深化财政支出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一项新举措。会计集中核算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集中起来,使财政部门对单位的财务监督从事后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利于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更便于财政的整体管理。

第四,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就要加大对其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首先,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标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的途径与渠道,并对这一标准的统一实施进行严格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各单位之间在乱发财物、财政支出上相互攀比的不正之风。另一方面就是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户的管理与核算,既要规范收入管理,做到一切收入的取得都必须是“有章可循”的票据表现,严禁使用收款收据和白条子,尽快彻底实行严格的管理办法,划清收费收入和往来款的界限。同时还要规范支出的管理,在支出拨款上要注明用途,方便核算,一切支出通过拨款途径解决。

结束语: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诸多管理漏洞,使得很多信息失去真实性,也因此陷入会计核算的风险境地。我们也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资金管理中重要地位,不断滞后和不规范的管理会给单位,甚至是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对于单位和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要继续致力于会计核算管理的加强,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财政管理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第4篇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失真问题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中作为会计核算基础的原始凭证都存在失真现象,它不但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也很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原始凭证失真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原始凭证的信息要素填写不完整。会计核算都必须先核查原始凭证,而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原始凭证信息要素的填写要求都不是很高,经常出现乱填、漏填、少填等现象。例如,对于购买产品的数量、单价、金额、购买日期及购买方名称等信息都填写的比较模糊,甚至会出现随便涂改发票的现象。其次是原始凭证失真。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中经常会出现项目信息与实际购买的内容不相符合的现象,甚至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为谋私利,采用各种方式获取虚假的项目原始凭据,以此来充公报销,譬如,商场的购物小票上明明是食品等个人消费性物品,而实际填写的发票凭证却是购买办公用品的信息。最后是原始凭证的时效性难以得到保证。经济业务信息都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在收到对方填写的原始凭据后也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上交财务部门报销,但是,在实际的财务核算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超过时效的原始凭证,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预算资金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企业不同,不同于民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每年都会招聘求职人员,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冗杂,超出实际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多,就会使得开支增加,其中有很多是不必要的开支。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制度,才能合理地配置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管理出现了新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只是需要管理需上缴的财政资金,同时国家也取消了预算外资金的支出,这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监管。但是实际上,在行政事业单位这样的监管还远远不够,这样会使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盗取国家财政资金,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属于非盈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一般就会忽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同时也缺乏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如果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则无法进行正确的财务管理。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财务制度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单位的预算资金和实际使用的资金相差太大,有的甚至没有按照预算使用资金。同时有些单位的预算资金方案做得很不规范,有的预算内容简单,不注意细节,没有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有的甚至实际的财务支出与预算支出相反,这样的预算方案对预算支出起不到任何的监督考核作用。另外,目前存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规模大,会计核算业务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但是缺乏财务会计核算的集中管理的现象,很多的分部核算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私设外部账户,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性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这主要是跟企业的性质有关系。行政事业单位属于事业性编制,工作稳定,竞争强度不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不强,没有激烈的竞争意识,总体的业务水平不高。加上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饱和,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招聘年轻人才的数量降低,其内部大多数属于年老的员工,学习新兴事物的能力下降,会计核算方式陈旧,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方式,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整体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的方法

(一)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属于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会计核算的起源。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当中,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地规范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才能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提高会计资料的可信度和可靠性。针对原始凭证中出现的伪造、残缺等问题,会计负责人必须要合理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把控原始凭证的正规性和合法性,从而确保原始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在规定原始凭证的有关要求时,必须要求原始凭证的真实和完整,并且原始凭证的填写必须规范,杜绝随意杜撰不存在的交易和事项。同时,对于原始凭证和账簿的记录,也应当做到规范化和准确性,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核算准确和规范,才能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并依据会计核算的结果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战略。

(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很多企业存在财务资金的监管力度不够、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提升内部运营的重要方式。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章可依,才能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管理的职能。在强化和完善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首先是制定会计核算流程中的规则和程序,规范和制定岗位的职责,详细制定工作的内容和空间范围,建立完善的统一的一体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同时,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要做好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比如,预算部门和业务处理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预算方案不能随意地变更,但是针对在实际的业务中出现的情况,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预算金额。另外,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要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责任任务分配到个人,这样才能做好内部控制的执行工作。

(三)加大会计检查和监督力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应加大会计监督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内部的监督检查小组加强对会计核算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同时监督检查小组加强和社会中介机构、国家监督部门的合作协调能力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监督检查。例如,与社会中介机构分别有针对性的对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工作程序及专项经费核算等工作建立专项监督检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及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避免类似问题在以后工作中再次出现。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因素。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增强学习意识。会计人员面对的经济业务的逐渐复杂化,会计理论知识也需要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够满足会计工作的需求。其次,加强对现有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及日常业务探讨,有针对性地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核算水平,对日常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会计核算工作。最后,加强会计人员思想及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检查考核制度,对会计工作人员都奖罚分明,从根本上树立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客观公正的思想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268-01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对会计核算内容以及体制进行改进与优化。当前社会,在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下,会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机制造成较大影响,针对新支付方式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会计核算体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及预算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一、国库集中支付的概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新型的支付方式,采取这种预算方式,可以避免现象的滋生。行政事业单位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需要将属于政府部门的资金集中存放到专门的一个账户,还需要将财政支出进行集中管理。在集中支付的制度下,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了,而且对事业单位资金的监督力度大大加强了,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也提高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防止行政事业单位的个别人员对资金进行私自挪用,或者对财政资金进行截留,有效的从根源上避免了贪污问题的发生。

二、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1、提高了对资金的控制能力

应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增强行政部门对资金的控制能力,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有效的了解资金使用情况,还可以清楚的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向以及收支平衡状况,这项制度保证了资金利用的合理性,而且简化了控制的步骤,节省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还节省了不必要的支出,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可以防止资金的流动的过程中,被无故扣留或者挪用,可以使财政部门更好的掌握资金控制权,对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有利于保证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

2、有利于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国家的经济支助,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所以,事业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做好预算资金的管理工作,还要对预算资金进行明细化管理,这样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更好的发展。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职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被赋予了监督的职能,其必须对事业单位资金流向进行全面的掌握,还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

3、可以防止现象的发生

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制度,可以节省国家资金支付的中间环节,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可以加强财政部门对资金的监督,使得政府拨款的利用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可以防止行政事业单位其他部门对资金挪用与滥用情况的发生。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可以解决管理脱节问题,还可以加强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相关部门在建设中想要利用这些资金必须提出申请,在审核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提供资金利用的实际情况,做好有据可查,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金占用情况,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而且防止了个别馆员现象的滋生,提高了资金利用情况的监管力度。

三、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入账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

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出现了较大的改革,当新的的会计项目入账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依据,而且缺乏必要的监督。国库集中支付下,会计入账的业务比较多,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会计入账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由于相关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使得这项工作无法落实。我国在2009年颁布了有关预算管理调整国库集中支付的通知,这一通知对会计入账活动进行了调整,还对会计入账方式进行规范化调整,有助于提高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入账的质量,避免会计凭证使用不当情况的发生。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控制较薄弱

我国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核算的内容缺乏了解,没有做到对会计核算内容的控制,有的管理者认为建立了会计控制制度就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但是其忽视了会计控制制度的内涵,而且没有承担会计控制中的责任,没有做到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约束与监督,没有做到对会计核算的控制,使得会计核算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3、会计核算内容设置不够协调

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会计制度时,一般与国有企业会计制度比较相似,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开设单位账套与基建账套,但是我国对此有着明确要求,一个单位只能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而且很多事业单位都采用的是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设置会计核算内容时,存在不协调问题,相关人员需要解决单位存在两个零余额账户的问题。

4、会计核算基础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着出入

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都采用了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这与会计核算基础有着一定差异,会计核算分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这两项内容有着两种不同的标准,但都是应用在对收入与支出的确认上。在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需要对各项非营业性收支情况进行核算,还要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对于营业性业务则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

四、加强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相关建议

1、合理制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基建的会计主体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基建会计主体是进行分开核算,其可在现行的会计科目中增设基本建设的相关科目,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和基建会计主体进行合并,使其能够在一个账套内实现完整的核算。

2、加大力度检查、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账户

设立一个全面的、完整的预算单位银行监管账户系统,通过对该银行账户的监管,将所有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全部纳入其中,并将银行账户监管系统与国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连接,扩大国库信息管理系统的监控范围,让财政部门能够随时随地的监控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情况。

3、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的管理

对于拥有多个非独立核算预算单位的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各分支机构跨区域较大,且其还共同使用同一个零余额账户时,行政事业单位更需要统一零余额账户进行使用,并加强力度明确其相关审批控制程序。

4、统一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入账的依据规程

国库集中支付下,票据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主要凭证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的重要依据。加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的国库集中支付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规范会计入账的依据规程。

五、结语

会计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加强会计核算,可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也可以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国库集中支付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需要增加核算账目,增加核算内容的丰富性,还需要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这样可以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事业单位中更好的落实。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可以更好的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还可以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监督,防止腐败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丹华.浅析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魅力中国,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