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值班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推进政府各项工作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运行,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公开公正、守法诚信、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为加快推进“四个”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一)规范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加快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公开的决策机制,切实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水平和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按照《省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严格做好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县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听取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县政府重大决策科学民主。
(二)充分发挥县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对县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参与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和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方面的作用,逐步形成“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法律事务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县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一是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论证,积极参与县政府重大项目谈判工作,针对不同项目的实际,对谈判方式、谈判方案从法律角度提供详细的建议及论证。二是协助审核把关政府规范性文件,配合政府法制办对县政府起草或拟的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方面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三是审查修改合同、协议及其他法律文书,为保障县政府合法权益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四是协助处理县政府复议、应诉案件,对案件涉及的重大法律问题与县政府法制办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同时通过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有效化解政府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五是积极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对县政府的具体法律事务及时提供咨询回复,同时辅助县政府法制办,加强对县政府下属单位的法制指导。县政府法制办按照顾问律师具体承办的法律事务,进行年度工作考核并给予补贴。
(三)做好县政府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核把关、清理等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查和备案工作。严格按照《县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的要求,加大对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审查力度,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制定、登记和备案工作,真正做到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杜绝县政府规范性文件未经法制办前置审查直接上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主动与文件制定机关进行沟通协调,对不合法、不符合规定的文件,坚决不予出台。二是开展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为加强县政府规范性文件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规定,县政府每隔两年进行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从2015年3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对2013年元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工作,按照“谁起草、谁清理”的原则,县政府各部门和直属单位作为起草部门提出清理意见后送县政府法制办审核,清理结果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向社会公布。
(四)受县政府委托,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等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要求,严格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完善行政复议程序,健全行政复议文书,完善听证制度、告知制度、证据制度等,推进行政复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不断探索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拓展行政复议工作交流、协调、联系渠道。并注重运用和解、调解等制度,便捷、灵活地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努力实现法律效果、行政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二是积极做好并完善行政应诉制度。做好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贯彻落实工作,按照要求做好应诉答辩、出庭工作。积极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通过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的出庭应诉,整体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和诉讼意识,真正实现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诉讼地位的平等,从而有效维护国家法律权威。三是创新化解行政争议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整合行政资源,搭建投诉、复议、裁决、调解等统一解决争议的工作平台。指导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及乡镇将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
(五)其他工作。一是推行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工作。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完善我县行政执法案件公众参与机制,促进执法和谐,防治执法腐败,推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依法、规范、合理、公开行使,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办将积极开展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工作,目前我县已制定了《县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办法》、《县行政处罚案件工作规则》等相关制度,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0名群众公议员,2015年3月起将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二是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通过对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加强对部门之间在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中矛盾和争议的协调,确保法制统一,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三是规范自由裁量权工作。根据《县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规定》,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执法行为的自由裁量权,做好自由裁量权的细化量化工作,减少弹性执法行为的发生。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制定计划,落实各项措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法制办拟定推进依法行政的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推进依法行政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考评工作,落实各项具体措施。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全市公路技术状况、规范行业管理、优化路域环境、构建和谐公路为目标,以当前公路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建立政府主导、整体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全面治理的工作机制。通过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公路管理体系,规范公路建设和管理行为,健全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改善公路路域环境,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努力构建畅通、安全、舒适、高效的公路网络,全面提高我市公路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公路交通保障。
二、综合整治范围及内容
公路综合整治范围包括两部分:
一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及综合管理整治;
二是公路用地范围外沿线两侧各500米可视范围内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整治重点是国省干线公路,省际边界公路以及穿村镇路段公路。
(一)公路基础设施及综合管理整治
1.路基路面。加强养护管理,路基坚实,边坡稳定,路面整洁,无影响行车隐患,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2.桥涵及隧道。加强桥梁隧道的日常监管,及时实施维修和加固改造,做到桥梁外观整洁、结构坚实、附属设施完好。
3.交通安全保障。全面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规范完善各类交通安全设施。对四车道以上公路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中间隔离,有效避免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规范公路指示标志设置,加强公路重要平交道口整治,主干道两侧被交路线与主线搭接平顺,视野开阔,全面提升公路通行条件和安全保障水平。
4.公路绿化。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合理选择绿化苗木,加强绿化抚育管理,做到公路用地范围内可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100%,绿化苗木护管良好,无缺行断档、护管不善路段,一级公路应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5.路政管理和治理超限超载。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继续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力度;加强公路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制定、完善公路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
6.公路四化管理。扎实推进公路地方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制定、修订和完善公路各项行业标准、工作标准、管理制度及有关办法,加快推进公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进程。
7.公路应急保障及公众信息服务。对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节点,逐步安装视频监控,提升对公路运营状态的监控能力。加快推进路网应急处置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信息搜集-汇总筛选-及时-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
(二)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1.建筑控制区管理。坚持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预防为主,强化巡查,采取“一推、二挡、三扫、四刷”的措施,坚决制止和拆除违法、违章和破旧建筑,对保留建筑(500米可视范围内)实施统一粉刷。
2.非公路标志治理。严格非公路标志设置管理,合理设置,规范管理,增设展示人文景观和文明安全交通的宣传标志,坚决拆除违法设置的非公路标志。
3.路侧垃圾、污染及穿村镇路段的环境治理。全面清理路侧垃圾,加强穿村路段环境治理,保持常年整洁、无污染。加强对公路两侧堆积物和砂石建材、废旧回收等经营场所的整治。
4.公路用地范围外两侧各500米可视范围内的荒山、破损山体和生态环境治理。对沿路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坡、破损山体、河道、湖泊等生态环境进行整治,做到视觉舒适、无污染、生态环境和谐。
5.公路路域绿化。结合路侧自然地貌和环境气候实际,提升路侧绿化量和绿化档次,积极推进公路绿色通道建设。
6.违法占路行为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取缔占路集市贸易、占道经营、打场晒粮等违法行为,优化和改善公路通行环境。
7.公路大中型桥梁200米范围内,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爆破作业及其他危及公路桥梁安全活动的治理,保障桥梁安全畅通。
三、职责分工和实施步骤
(一)职责分工
1.市公路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国省干线公路路域治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及时调度、汇总、通报整治活动有关情况。
2.通行秩序整顿。由市公安部门牵头,市交通、公路部门配合,全面加强公路交通秩序整顿,避免长时间压车、堵车现象发生。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和遏制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3.路域环境两侧整治。由各镇(办)按属地化管理的范围分别牵头,市城管、环保等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整治。按全国公路大检查的要求,对500米可视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统一粉刷。对公路用地范围沿线两侧各500米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坡、破损山体、河道、湖泊等生态环境进行整治。对穿村镇路段实施统一整治,全面清理路侧垃圾、堆积物,杜绝牲畜散养现象,做到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常年保持视觉舒适、无污染、人与自然和谐。
4.公路用地范围内整治。市公路部门负责对全市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综合管理、路域环境进行集中排查、整改。加强对公路两侧行道树的管理,路面保持清洁,无乱堆乱放现象,边沟顺畅,路基边坡达到要求。
5.违法占路经营治理。实行属地化管理,由相关镇(办)牵头,市工商、城管、公路、公安等部门积极配合,加大管治力度,全面取缔占路集市贸易、占路经营现象。做到国省干线公路无集市贸易现象,日常无摆摊设点现象。无出租车停放占路现象,优化公路通行能力,保障公路交通安全。
6.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和违法建筑拆除。由各镇(办)牵头,市国土、城管、建设、公安等部门配合,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管理,强化巡查,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拆除公路两侧违法、违章建筑。
7.公路打场晒粮现象整治。市公路部门牵头,市城管、公安部门和沿线镇(办)共同参与,合力整治公路打场晒粮现象。因全国公路检查时间安排在10月份,正值秋收季节,对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现象的整治尤其重要。
8.公路两侧水土保护。由市水利、国土部门牵头,市交通、公路部门及所在地相关镇(办)配合,严厉打击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及桥梁周围200米范围内进行非法采砂、采石、取土的行为,保护公路路基、桥涵等设施,保障公路通行安全。
9.公路路域绿化。由市林业部门牵头,公路所在地相关镇(办)配合,结合公路两侧自然地貌和环境气候实际,对公路用地范围外沿线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坡和破损山体采取合理措施,尽可能实施绿化,提升公路两侧绿化体量和绿化档次,积极推进公路绿色通道建设。
(二)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15日)。成立市公路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市政府召开动员会议,明确相关单位职责,部署工作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工作标准和考评办法。
2.集中整治阶段(4月16日-8月31日)。各相关单位根据整治内容和工作标准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查找公路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和路域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制定整治计划和实施。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公路综合整治工作。整治工作要注重实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3.检查验收阶段(9月1日-12月31日)。结合全市公路综合整治活动日常工作考评情况,对在全市公路综合整治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做出积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为扎实推进公路综合整治活动开展,确保取得实效,市政府成立市公路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路综合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定期听取整治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公路局,具体负责综合整治活动的指导、督促、协调、调度和考评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并定期向市公路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圆满完成整治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会展工作提升年”活动总体目标与要求,创新管理增活力,优化服务促发展,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探索建立和完善会展工作的长效机制,真实、客观地评估全市重大会展活动、特别是涉及产业发展、惠民利民等会展活动,加快推进会展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努力提升会展工作效益与质量。
二、工作目标
根据“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对重大会展活动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考评和评估,以提升办展水平,规范行业竞争,凸显奖励引导扶持作用,对具有影响力、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创新会展项目和贴近群众的消费类会展活动进行重点扶持。
三、评估内容
1.对重大会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评估。重大会展活动的策划和创意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我市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否有充足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2.对重大会展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是否符合本地产业经济发展方向,是否具有较强的产业拉动、消费带动、政策指引作用,是否具有稳定性、可持续性和严密性,是否具有可培育的发展潜力。
3.对重大会展活动的策划创意水平与举办软硬件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每项重大会展活动结束,组织专家对创意、策划、品牌效应、产业拉动、市场前景等事项进行研讨评估。提出提升与改进的办法与建议,给予正面引导与支持。
4.对重大会展活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是否存在引发的不安全因素,是否存在骗展、骗会等信任患,是否具备相应的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四、工作方法与步骤
1.成立会展业专家评估委员会(2013年4月初--7月底前完成)。专家委员会委员由政府相关部门、会展协会和有关专业人士等人员组成。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会展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业务工作。
2.制定市重大会展活动评估办法(2013年8月初--9月底前完成)。市会展办组织专家委员会,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先进行业的经验作法,结合会展业实际,制定出符合实情、简洁方便、科学有效、可操作的办法。
3.建立健全重大会展活动评估机制流程(2013年10月底前完成)。明确市会展主管部门、会展业专家评估委员会的工作责任,根据分工进行流程制定,对重大会展活动进行“事前论证评估、事中介入跟踪、事后小结提升”,形成高效、有序的操作机制。
4.评估结果的运用。评估结果与会展业扶持政策、奖励办法有机结合,确立优先扶持项目、政策奖励项目和方向指导性项目。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建重大会展活动评估机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创建重大会展活动评估机制”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业管理科,负责日常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屯造林绿化各项工程达标为总体任务,以村屯造林绿化工程达标标准为依据,以各乡(镇)、街条块结合、齐抓共管为保障,以达标夺杯为动力,在全市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村屯绿化活动。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从2010年到2013年底,全市开展大规模村屯造林绿化活动,计划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万亩(0.5万亩/年)。全市273个行政村分别实施村屯造林绿化工程,其中2010年68个,2011年68个,2012年69个,2013年68个。
要实现村屯农户家庭绿化率达到60%以上,新植树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房屋密集型村屯,平均每户植树不低于30株;房屋疏散型村屯,平均每户植树不低于60株。整个村屯绿化率要达到30%以上,基本实现窗前有花,庭院、路边有树,屯边有绿化林带的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科学造林,确保成活。各乡(镇)、街和村屯要科学组织村屯造林绿化作业设计,将造林绿化任务落实到村屯地块。要及时选调优质苗木,确保优质苗木进入造林绿化地块。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绿化现场提供技术指导,积极采取科学的造林绿化方法,确保造林绿化的成活率。
(二)广筹资金,加大投入。各乡(镇)、街和村屯要加大对造林绿化的投入,做好农村“一事一议”工作为造林绿化筹资;要通过制定鼓励社会化投资造林政策,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投资造林。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促进林地资源流转增值,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开原市村屯绿化工作领导小组,以副市长富义泰为组长,以市农发局局长、新农办主任韩树立,副局长、新农办常务副主任董国光为副组长,各乡(镇)、街行政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新农办,负责综合协调与督促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为“两宜”城市和“两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机构编制工作实际,现将今年我办依法治市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守法诚信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和诚信观念
紧紧围绕我市2013年依法治市工作主题,积极开展“守纪律、讲诚信”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工作重点,抓住薄弱环节,严格依法办事,切实加强守法机关和诚信机关建设,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本单位得到全面、正确的实施。切实加强机关干部职工的守法诚信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引导他们增强法治观念和诚信意识,在全机关营造尊重法律、崇尚法治、自觉守信、扶持诚信的浓厚氛围。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事业单位依法登记的自觉性
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依法登记工作的指导,全面推行“阳光登记”,充分利用事业单位年度检验、实地核查、网上登记、日常变更等时机,通过告知、解答等方式,为事业单位解疑释惑,提高登记工作质量与登记效率,提升登记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全力维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权威性。通过事业单位在线网站,使事业单位通过网上公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网上登记信息全面了解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提高事业单位依法登记的自觉性。继续做好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加大对事业单位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推动事业单位依法履行公益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
三、以网上登记为突破口,全面规范事业单位登记工作
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工作,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申请行为,缩短办事时限。本着服务社会、便于事业单位开展登记工作目的,今年,将继续做好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加强对事业单位和县(市)区网上登记流程的指导,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网上登记数据库,实现网上登记工作的规范化。同时,加强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应用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网络知识和网络应用能力提高的认识,通过严格执行规范程序,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正常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推动社会公益服务和社会管理事务的发展,为“两宜”城市和“两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