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有效性

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群体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对低于正常儿童的学生的一种爱心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特殊儿童群体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自卑,提高兴趣,改进学法,激活思维,开拓视野,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主要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阐述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加强“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目前的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虽然在众多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刻,对学生特殊状况的认识不够。在特殊教育中,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的理解不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不够深刻。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层次,很多教材体系根本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学方法还停留在板书教学的阶段。同时,特殊学生本身都存在一定的生理、智力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给学生造成思维混乱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增强特殊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特殊学生大多存在生理缺陷,心理脆弱,极易受到打击。特殊儿童的的自尊心就像含羞草一样敏感,一触即收,这就要求教师要谨慎对待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有任何的歧视、挖苦,以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特殊学校的教师要与学生真心的交朋友。教师应该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放大,让学生知道优势,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察觉到学生的进步时,就要积极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和大家一起分享。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一般较低,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师生沟通的问题,教师有时讲的很累,学生却无心听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要有耐心,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平等的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由脆弱变得坚强,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不正确的做法,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其效用。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殊儿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生理缺陷,但他们的主体地位是不能被改变的。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某几个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组5、6人。教师与小组合作成员有良好的沟通,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并随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是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积极地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特殊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教师的主导,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的问题教师统一指导,个别的问题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进行指导。课后反思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光是有关学生问题的思考,还有对教师自身存在问题的思考,比如说教师备课时忽略的问题、自己上课的状态都要进行反思。

三、融入积极、融洽的师生情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是密不可分的。特殊儿童作为小学生,很可能受到兴趣和感情的诱导,对数学教师的好感很容易成为对数学科目感兴趣的原因。教师在不仅是课堂上的老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也是生活中的长辈,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高的期望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激情,更容易有符合教师期望的表现。师生之间那种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并会把感情转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因此,教师的情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学的教材一般是抽象乏味的,特殊儿童对其喜爱程度不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将饱满、热情的情绪投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利用教师的积极情绪来唤起师生的共鸣和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特殊儿童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校对特殊学生的要求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特殊儿童的自身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数学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习方法并教给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特殊儿童就能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亲身感受,享受成功的喜悦,就不会觉得数学太过抽象而感到乏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指导不仅仅限于听课,课前的预习、作业的指导、错误的纠正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要结合数学实际内容向学生传授记忆方法,比如理解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温故知新等。综上所述,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教学要体现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只有如此,才能有望提高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晓霞 单位:浦江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以下简称师德)是一般社会道德或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在教师的职业实践中形成,反过来又指导着教师正确地处理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成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2008年,教育部修订颁布了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等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然而,截止当前,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不一,标准不一。因而出现了诸多师德问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给予了重点关注。如何建立和完善当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笔者结合特教工作实践,认为特教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具备以下几点。

一、无歧视性,以人为本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儿童,他们或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这就对特教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无歧视性、公平公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以种族、肤色、信仰、性别、国籍、年龄、政治活动、家庭、社会背景、性倾向或异常方面的不同而歧视特殊人群;

(2)在测量和评价过程中,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儿童,而非因人而异,随性而为。

二、尊重人格,维护儿童自尊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尊重的基本需要。每个人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其中当然包括特殊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可以说特殊儿童对于自尊和尊重有更加明显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尊重需要和心理需求,保障他的人格和尊严,切忌简单粗暴对待、讽刺挖苦、冷漠、无耐心、管教过严等行为。

三、客观准确,实事求是

特殊教育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和评价具有重要影响。这要求教师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客观准确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教育训练、管理和咨询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事实资料、准确数据为依据,客观准确地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价,向行政部门、同仁和家长提供资料。

四、保护隐私,坚持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特殊儿童的个人隐私更应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操守是保护特殊儿童的隐私,对特殊儿童的各项资料进行严格保密,绝不向任何商业机构、非法团体或个人泄露特殊儿童的隐私信息,或以非道德的方式以特殊儿童的隐私来获利,而是在尊重彼此隐私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五、注重合作,畅通渠道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服务特殊儿童和特殊群体。特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也离不开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因此,特教教师应和其他专职者、相关人士、特殊儿童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共同努力,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畅通特殊教育服务渠道,促进特教事业发展。

六、提高专业,激发潜能

特殊教育教师是一个专门化的职业,也是一个随着时展不断变化,要求不断提高的职业岗位。特殊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营造合适的环境,采用恰当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向特殊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潜能。这也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

七、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为保证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殊教育教师应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专业会议等继续教育计划,参加专业学术团体的活动等来保持对特殊教育和相关教育领域先行研究和文献学术动态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八、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教师的道德水平集中体现在对待特教事业的态度上,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根本的师德要求。因此,热爱教育事业是特教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搞好特教工作的前提和动力。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操守,用行动践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绝不容忍、也不做违纪违法违规、有损职业操守的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区别于其他行业,究其原因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特殊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要求。如何更好地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规范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思考,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11).

[2]王雁,肖非,朱楠,等.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11(10).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积极生活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189-02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一切。一个人如果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那么必然会受益终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加美好的人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特殊儿童的家长也不例外。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缺陷,在积极生活方式培养的道路上。和普通儿童相比,一定更加艰难。

一、特殊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在家庭教育上的问题

特殊儿童先天的残疾对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让孩子的父母接受这个事实需要一个过程。有的父母在面对这样的打击时。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而这对于身心发展有缺陷的特殊儿童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1.情感失衡导致不良的家庭氛围

特殊儿童家庭几乎都不能理性地面对孩子的特殊性。或者过度溺爱、保护,过分干涉和包办,导致孩子社会生活技能低下,依赖性强。或者对孩子放任自流,甚至打骂厌弃,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使孩子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

2.“圈养”现象严重

有很多身心有缺陷的孩子,被父母关在家中不让外出,家长们或为孩子的安全考虑。或者出于自身的各种原因。让孩子避免接触外界。这使得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和自我锻炼的机会,对外界充满了陌生和恐惧。

3.不能够积极、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特殊儿童虽然有别于正常儿童。但是不等于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教育,有的家长对残疾孩子关爱有余,教育不足,导致一些原本可以走入社会的孩子毫无自理能力,一生离不开父母。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多种多样,残障程度不一。家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对一些经过学习和努力可以自立的孩子,家长应该持有积极的态度。

(二)特殊儿童的生理障碍和缺陷影响学校教育

1.特殊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低下。自我调控能力缺乏

许多重度障碍的特殊儿童,例如脑瘫儿、智障儿等脑损伤和功能发育不全的残疾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缺少自我意识。情感调节和自主生活能力低下,因此在学校中对其进行积极生活方式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

2.特殊和的生活适应能力明显低于普通儿童

特殊儿童社会生活常识缺乏,难以融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应该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3.特殊儿童往往难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

学校应该根据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设计课程和教材,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式。特殊儿童才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一)家长言传身教,促进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1.家长理性接纳孩子的特殊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让特殊儿童接受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的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树立自信心,建立健全人格。

2.结合孩子身心特点,抓住关键期

家长要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慢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开始,使孩子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抓住关键期,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促进孩子自觉成长。

3.拓宽特殊儿童的活动空间。提高社交能力

在早期干预中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生活能力,鼓励孩子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养成良好的劳动能力。

(二)在学校教育中培养特殊儿童的积极生活方式

根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尊重特殊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体验出发。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学校教育中培养积极生活方式的做法:

1.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注意学生饮食中营养的摄入。以保证学生在生长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充足营养。注意每日按时进餐,且要保证三餐的质量,即合理搭配营养,不让学生挑食、偏食,也不要暴饮暴食;杜绝学生吃垃圾食品及小商贩的三无食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要直观通俗地教给孩子卫生知识。特殊儿童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其直观意识较强,通过展示大量直观图片和播放有关卫生教育的视频,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观看中自主学习卫生知识。以传唱儿童歌谣传授个人卫生知识,孩子愿唱且易学易懂。如《洗手歌》:“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老师与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学生学得快、做得好。帮助特殊儿童养成梳洗的习惯。将洗手、洗脸、刷牙、洗澡等当成生活作息的必需部分,经常练习,久而久之,孩子自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学生睡眠好了,学习才能集中精力,生活才能精神十足。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有个健康的身体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特殊儿童,更需要适度的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孩子们就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增强信心,培养稳定的情绪,提高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性格和自我超越的品质。

(1)应针对不同缺陷的儿童制订不同的体育锻炼的计划。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多种多样,残障程度不一,学校不能在体育锻炼上对他们一视同仁。可以针对不同类型,详细制定有益于其健康的不同的锻炼方式。

(2)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条件。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对正常人来说也是有益的。更何况对于残障儿童。但是难度要相对增大,学校和家庭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特殊儿童的体育锻。不能因其特殊的身心健康原因就取消或忽视这一点。在人力、资金投入和场地支持上要加大力度,让残障学生有一个良好、安全的运动环境,因为他们毕竟不同于那些身心正常发育的孩子。学校也要有计划地培训教师和家长,在孩子锻炼时提供监督和保护。

5.加强特殊儿童的心理教育

特殊儿童在其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困惑和适应障碍,极易遭受挫折与失败,并出现心理危机。因此,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与危机。从而能够积极生活。

(1)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接近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我们所选用的教材以及自主研究的校本课程正是符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如问路,标志识别,去商场买东西,等等,我们应该竭力令其掌握。其次,对其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适度,不应有过低或过高的要求,一切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第三,设计教学方法要适当,注重形象直观,可操作性,不可忽视必要的重复。第四,作业难度要适中,评分时要多鼓励,可以是写上几句鼓励的话,也可以是画上一个微笑符号,目的是提高其自信心。第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其在困难之处得到帮助,闪光点得以发挥。比如,多动手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多利用电教媒体及直观教具,培养其对事物的理解认知能力。

(2)在课堂教学外,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特殊儿童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冷漠和歧视的眼光,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温暖”,因此,我们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带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同时,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当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区别对待。而应让他们得到和其他学生同样的、公正的待遇,这就是对特殊儿童最好的信任和尊重。我们应该努力发掘孩子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般”。对于残疾孩子更是如此。让他们重拾信心的最佳方法,有可能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一次轻柔的,一声关切的问候,一个赞赏的动作,这些发自内心的赏识,都会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鼓起自信的勇气,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去不断地克服缺陷,争取进步。

(3)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班队会等活动。通过安全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多方面内容的活动方式,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全面、具体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尽可能地将一些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抓住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6.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 观察分析 跟踪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01-01

农村特定的环境,村庄比较散,不集中;家长的文化背景较差。)导致了特殊儿童不能去特殊幼儿园接受系统的正规的康复训练教育,而是把孩子都送到了普通幼儿园,与正常幼儿一起游戏、生活。笔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近五年了,接触到了幼儿园各种不同的特殊儿童,他们有先天遗传带来的缺陷,也有后天环境影响形成的。看到他们的表现很痛心,决定对特殊儿童进行跟踪研究,希望得出一些方法、策略,来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以后也能快乐的生活。

1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虽不能培养出“完人”,但我们可以培养出“全人”,即全面发展的人。家庭作为孩子第一所永久的学校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归附和心理的调控,可以帮助孩子治疗受挫的心灵,协调不适和焦虑,减轻心理压力,从而培养学生宽容、同情、合作、坚毅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在农村以上所谈的这些都只是空话,不用说要家长做,单让他们用心来理解都困难。因为能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些年轻家长除了到外打工的,剩的就是自己感觉自己还是孩子,心智不成熟怎么能教育孩子(据统计农村结婚的年龄比城市要早5岁)。但许多家长却以农活忙、不懂教育为由把家庭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他们有的采取粗暴态度,稍有不对就是一阵毒打,有的则采取娇惯、放任的态度,以物质和金钱的满足来代替教育。完全站到了教育的对立面。

2 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分析

我们幼儿园在2011年5月份被评为河北省农村示范园的称号,但和城市幼儿园比起来在师资和硬件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师资方面,一个班只有一名教师,没有配备保育员,更没有医护人员,以上这些职务多是笔者和副园长兼职的。因园内教师资源紧张,作为幼儿园的园长,除日常工作外,笔者重点就是负责全园特殊儿童的教育。因他们有的很难在同一个地方集中注意力时间过长,总乱跑。真可谓“上蹿下跳”,让带班老师们伤透了脑筋。因为正常的孩子毕竟占大多数,总是为了一两个特殊的孩子而忽视其他的孩子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而笔者自然而然在完成日常工作后,与这些孩子在一起,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与他们一起玩、沟通,与他们尽可能多的接触。观察他们,对他们多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

3 幼儿园的培养措施

我们毕竟是普通园,特殊幼儿是个别的。而我们一日活动的主体是儿童,教学活动的内容与要求符合多数幼儿的认知水平,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关系是“融”与被“融”的关系,教师要充分了解特殊孩子,为他们提供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创造合适的保教环境,在每次教学活动前,笔者都与带班教师进行沟通,制定出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的教学活动目标,在集体活动中充分运用多种教育策略和教育形式,以满足特殊儿童不同教育要求,使教学活动能符合普通幼儿发展的需要,又能让特殊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对于特殊儿童更为重要,怎样让他们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过于依赖成人,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一书中,明确要求我们要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和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强调幼儿的社会性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笔者认为这一点对特殊儿童更为重要。对特殊儿童的保护不应过度。人只有经过社会化,逐步接受社会化,习得社会生活技能,我们所处的时代最低的要求。而只有从幼儿时期注重社会性特征的获得,将来才能积极的适应社会环境,乐观的对待人生。我们有针对性的提供和创设活动环境,使幼儿在环境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发展与人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我园对不同年龄段的特殊幼儿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同时,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准备和奠基阶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教师是专业人员,而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低,素质较差,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又离不开家长的率先垂范。幼儿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凭借观察和模仿的方式来掌握日常生活的信息,家长更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因此,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的同时,也尽最大的努力改变家长的育儿方式,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家园共育的方式,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讨论孩子的表现,共同发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

4 实例观察分析

王俊是大班的一名小朋友,五周岁,男孩,眼睛先天性斜视,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调皮,家长及其娇惯。在园的表现很让人头痛,小朋友们经常告状,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可他却满不在乎,斜着眼睛望着你,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偶然的一天早晨,我在幼儿园门口值班,一个小女孩一进园门,就甜甜的向我问好,我摸着她的头。亲切的问候她。正好王俊在她后面进来,看到他羡慕的目光,我立刻也摸摸他的头。先向他问好,并帮他整理衣服。结果他受宠若惊,一整天都很开心,表现很好。我心里一动,这孩子很向往被人关心、被人爱。

一次,我去大班听课,教师讲的是手工课,其他小朋友都自顾地剪,纸屑掉了一地。只有王俊放下手中的剪刀。把地上的纸屑捡得干干净净,还忙得不亦乐乎。多可爱的小朋友!我听完课后,在班内表扬了他,还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他别提多开心了。从那以后,我尽量交给他一些小任务,象发餐点,课外活动整队之类,给他锻炼,让他感到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他,树立他的信心,慢慢地他进步了,还主动与教师、小朋友交流了。

刚放五一假期回来,我在幼儿园门口,遇见王俊妈妈,她告诉我王俊在放假时一直在讲怎么还不上学,以前他提起上学是很不乐意的,又哭又闹,他妈妈很感谢我们,还给老师们拿来了自己种的甜瓜,我告诉她,不能收,这是我们该做的。她急了,对于这个质朴的农村妇女,我心里酸酸的。还能说什么呢?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凡事贵在坚持,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不良习惯性格的纠正,就更不能操之过急。所以教师与家长应该做好心理上的长期准备,只有统一战线,坚持不懈,逐步提高,才会最终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蕾,陈莹,姚妍.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的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5).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实践探索

一、贫困地区特殊教育的含义

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贫困地区特殊儿童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一般来说特殊教育是指利用特殊的课程、教材来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学习知识。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环境和需要。贫困地区相对于发展地区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教育水平上远远落后,这也是导致贫困地区特殊教育落后、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为此为了进一步发展特殊儿童的潜能,促进特殊儿童知识的增加、技能的提高,人格的完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国家和社会应给与贫困地区特殊的关注,帮助更多的特殊儿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贫困地区发展特殊教育的必要性

贫困地区发展特殊教育工作,这不仅是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地区平衡的重要举措。开展和发展特殊教育是一项具有积极社会效益的工作,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的主体也应该充分意识到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的重要性。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平衡地区教育的作用

由于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在经济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教育上也是相差甚远,因此贫困地区应正确看待地区之间的差异,努力追赶与发展地区之间的差异。跟我给重要的是在特殊教育工作上,贫困地区也不能放松警惕和对特殊教育工作的要求。即贫困地区在发展特殊教育时要注重对教育的平衡,不能因为地区落后和欠发达就放松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和开拓特殊教育工作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意义重大,其对于平衡地区之间的差异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稳定社会的和谐

地区之间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安定与进步都需要教育事业的帮助和促进。为了秉着稳定社会和谐安定的目的和作用,贫困地区应积极开展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特殊教育工作的完善和落实上。为此贫困地区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工作当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贫困地区应积极做出一份贡献。开展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苦的任务,因此必须国家和社会应给与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三)营造良好的特教环境

特殊教育工作是为了帮助特殊儿童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于帮助特殊儿童的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对于人的成长一生意义重大,因此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经济发展地区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力度。尤其是针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来说,开展相应的特殊教育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良好的特教氛围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实践,例如国家应给与相应的政策帮助,社会应利用媒体等媒介给与足够的报道和曝光,而贫困地区也应积极开展特殊教育工作,为特殊儿童的发展和进步作出努力。

三、贫困地区发展特殊教育的渠道

贫困地区不同于经济发展地区,在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上不够科学和完善,为此加快贫困地区特殊教育的完善,积极探索特殊教育的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贫困地区在发展特殊教育时,可以依靠以下几点措施:深化对特殊教育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建立行政管理和教学指导工作、调动社区的力量、以点带面等。这些都是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积极措施,贫困地区教育部门、学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学习特殊教育的理论和知识,促进教育工作的完善。

(一)深化对特殊教育工作的认识

特殊教育工作对于特殊儿童的一生发展来说十分重要,贫困地区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设备等方面都较为落后,这也使得贫困地区开展教育工作困难重重。为此帮助贫困地区认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是当前国家和社会的主要任务,这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宣传工作。一些贫困和落后的地区认为残疾人认为是“残废人”,这便导致贫困地区以冷漠的态度来对待残疾人教育。因此社会应积极借助网络和媒体等媒介,来加大对人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来帮助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正确对待特殊儿童教育。

(二)积极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在开展特殊教育工作时可以借助随班就读的方法,例如为了避免出现残疾儿童对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的情况,学校可以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于正常儿童的班级里,这将有利于促进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交流,让正常儿童正确看待残疾儿童,同时也是让残疾儿童打开心扉,积极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教师作为开展特殊教育的主体,更应该意识到特殊教育的作用,为此在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正确引导正常儿童看待班级的残疾儿童,同时也要给予残疾儿童足够的关系和帮助,让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他人的关爱。

(三)建立行政管理和教学指导

行政管理和教学指导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全面性的网络体系,这就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发挥教育科研的具体作用,同时也要建立巡回教学指导网络。行政管理网络体系的构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省、级、县、乡这四级网络需要优先设立,制定相应的目标责任制以及加强领导管理。加强对流失学生的保证制度的建设,从而保证及时追踪流失学生的去向和具体原因。教学指导网络需要组建一支特教教研人员队伍,其次也要借助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工作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组建。

(四)调动社区力量

特殊教育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经费支持,这也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其次社会也应该积极发动群众力量,借助社区的捐助活动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特殊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落实和完善的,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资金支持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可以积极调动民政部门、残联、妇联、街道和地区家庭的各方努力和集合,从而为贫困地区特殊教育的开展筹措一定的资金。

(五)以点带面

贫困地区在开展特殊教育工作时不能够过于急切,首先可以在一个县区进行特殊教育的开展,从一开始的一个班级、两个班级到最后覆盖于整个地区,以点带面慢慢促进贫困地区特殊教育的落实和实现全面开展特殊教育的目的。培养典型、树立样板、增强学校领导的自信心是一点带面工作的核心,加强特殊教育工作的进步需要长期的时间和努力。

结束语:

积极开展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未来设定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开拓特殊教育的新途径非常重要,本文列举了以上几点措施和内容,希望能够对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以指引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贫困地区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特殊教育工作从而为特殊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少君.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