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费用主要核算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财务费用,国际会计准则
在我国,一直以来银行手续费费用在会计上通常计入财务费用处理。一般来说,这部分费用总体金额不大,对报表整体影响不大,对其核算方法的合理性也就未引起足够的讨论和重视。但近年来,随着OTO的发展,销售从传统渠道逐渐向网络渠道转移,结算特别是面对消费者的小额零星结算越来越多地直接通过网络银行、POS机等形式实现,这时发生的银行手续费的金额与内涵都与过去有了显然的不同。例如电信行业,过去的销售一般是通过超市、报亭、营业厅等实体销售渠道进行,在这些销售活动中支付的费用在会计核算中计入销售费用,现在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完成的支付业务越来越多,实体渠道的销售费用相对减少,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相对增多。根据过去习惯的会计核算办法,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应计入财务费用。但此时,这些财务费用更像是过去的销售费用,再延续过去的核算方法还是否合适成为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的财务费用科目
判断银行手续费是否属于财务费用,首先要对财务费用这一科目的自身性质和核算内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对财务费用做专门定义,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金融机构手续费和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财务费用本质上是因筹资所发生的费用,其反映的是一项资本支出,决定于企业的资本结构。所以将财务费用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一起作为期间费用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本身就是有待商榷的。在实践中,除了极特殊情况外,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不存在为负的情况,这很好的符合了其“费用”的属性,但财务费用却常见为负的情况,
从具体核算科目来看,财务费用核算了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益、手续费。这些项目虽然都是与银行发生业务带来的,但其性质却有不同。利息支出最符合财务费用的定义,属于财务费用的范畴;利息收入、汇兑损益是企业生产经营以外的收入(损失),属于营业外收入(支出)的范畴;手续费用于筹集资金而发生的部分,属于财务费用的范畴,而对于如承兑手续费、汇款手续费和结算手续费等与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直接相关的,应属于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的范畴。
二、与国际准则的比较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将财务费用定义为利息的净支出,即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IAS 19),但在实际工作中,是将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直接分开列示,手续费一般作为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进行处理。
在国际会计体系下,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在财务分析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不考虑税收和利息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与筹资不相关的银行手续费更应该列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因为其是因为管理需要或销售需要而发生的,理应列入期间费用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在中国,因为财务费用(净利息支出、汇兑损益、手续费)整体都包含在了期间费用中,手续费肯定也在期间费用中扣除,所以手续费究竟是列在财务费用还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也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没有引起大家特别的重视。
从上述对财务费用内涵的理论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制度下的财务费用科目本身具有其不完善之处,而过去把银行手续费全部归入财务费用本身也是一种不准确的做法。无论从科目含义还是国际通用做法来看,电信行业缴纳的手续费都应属于销售费用范畴。
三、现实状况
基金行业,开放式基金产品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网站直接购买、证券公司营业部购买、代销银行网点购买。当客户通过银行购买基金时,基金公司会缴纳给代销银行手续费,目前我国基金公司采取的做法是将此部分计入营销费用。商贸行业,大型超市每天通过POS机核算金额量巨大,每月要向银行缴纳相当数额的手续费费用,如果将其计入财务费用,会显著增加财务费用的数额,对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目前一部分的处理方式是将此部分费用列入销售费用-POS机手续费,一部分将此计入财务费用。移动通讯行业,目前通讯商的充值业务已经由纸质充值卡更多向银行代卖充值卡、手机钱包支付、POS机支付等方式转移,目前通讯商的处理方式是,一部分计入销售费用,一部分计入财务费用。
四、会计处理建议
在过去,企业与银行间只发生一些简单的借款、贷款业务,所以把与银行之间业务带来的费用作为财务费用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企业与银行间的业务关系更加复杂,把各种不同性质的业务进行分别核算也成为一种现实需要。我们认为习惯需要被尊重,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在,也不应囿于一般习惯做法。要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实际可行的情况下,不断调整核算办法,在会计核算上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使核算更加准确,更适应信息披露的需要、业务发展的需要和科学管理的需要,所以我们建议将销售活动形成的银行手续费用纳入销售费用核算,采购等活动产生的手续费纳入管理费用核算,同时基于企业投资融资活动产生的手续费计入财务费用,在国际准则与历史习惯中协调统一。同时,我们也建议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科技的发展,把银行手续费的入账加以明确。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M].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2000.
[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6[M]. 人民出版社, 2007.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开发成本核算
一、引言
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经营利润必需严格控制控制成本,又由于房地产企业的特点是物质形态不可移,开发产品规模大,周期长,所需资金多,这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具有独特的性质,因此处理好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核算是提高经营利润的必经之路。
二、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内容概述
要想做好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核算,必须先明确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定义和内容。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和销售房地产开发产品而花费的各耗费,主要由房地产开发成本、开发费用和税金三大部分组成。
1.房地产开发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土地征用费、耕地占用税、劳动力安置费、地上和地下附着物拆迁补偿净支出及安置动迁用房支出等。
(2)前期工程费。主要包括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水文、地质、勘察、测绘、“三通一平”发生的费用。
(3)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建设单位以出包方式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以自营方式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4)基础设施费。包括小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照明、环卫、绿化等工程发生的支出。
(5)公共配套设施费。包括不能有偿转让的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发生的支出。
(6)开发间接费用。指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工程借款利息和周转房摊销费等。
2. 房地产开发费用。是指与项目建设无直接关系、不能计入某个特定开发项目成本的费用。这些费用在其发生的会计期间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1)管理费用,是指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总部)为组织、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销售费用,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销售产品或在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3)财务费用,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和金融机构手续费等。但凡是与开发产品建造相关的利息支出等,在开发产品交付使用之前发生的,均应计入开发产品的成本,而不作为财务费用列支。
3.房地产开发税金。是指房地产企业转让、销售、出租开发产品,提供售后物业服务、销售材料、转让无形资产和出租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计算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等。
三、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会计核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是指企业将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最终计算出开发项目总成本和单位建筑面积成本的过程。企业进行开发成本核算,除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开发成本会计科目及辅助项目的设计
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可以客观地反映产品的成本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首先,把“开发成本”作为一级成本核算科目,其实,分别按照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等六项明细设立二级科目明细,最后,按各二级明细科目以工程项目为单位的设立项目辅助帐,形成交叉定位,方便统计和查询。清晰的成本项目有利于将来的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和企业所得税汇算。
2. 公共成本费用的分摊标准的选择
公共成本费用分摊适用于“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一般能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可直接计入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中;如果不能分清成本对象的,可以通过设定的分摊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对象。其中,土地价款可按占地面积比例分摊,而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可按可售面积比例分摊,建筑安装工程费可按照建筑面积分摊,开发间接费用可按照受益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分摊标准进行分摊。
3. 间接费用的核算
企业的间接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这些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特别要注意的是,为项目贷款而支付的利息,如果将其直接列入损益类科目进行核算,势必会形成虚假的财务成果,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同时损失开发成本加计扣除的税盾收益。因此,对受益对象明确的贷款利息应视同资本性支出进行核算列入“开发成本”,作为成本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4. 项目的竣工决算及合理税务筹划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出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可销售面积的开发成本,以便企业结出经营利润。可是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视工程决算而忽视项目决算。因为工程决算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时间性比较明确,而且涉及到工程款的支付,不易拖拉。而项目决算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变得遥遥无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预提费用”科目将尚未实施的工程预算计入成本,使项目决算能按计划进行,以后待工程完成再按实际支出调整项目成本。由于这部分工程支出,通常在项目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做对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在土地增值税清算前未取得正式发票的成本最多按照合同总额的10%计提允许税前列支,超过部分不得在当期税前列支。因此,作为财务人员,必须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在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算前尽最大可能取得已经发生成本费用的发票,哪怕是暂时没法付款,也要和公司各业务部门一起跟供应商进行良好的沟通,争取把发票取得后挂应付帐款进行处理,为公司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尽最大可能降低公司税负或递延公司应交税款的时间。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所依靠的只能是源源不断地取得收入,其它任何形式的现金流入对于企业来说,都只是暂时的。为了拓展收入,企业必然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活动,运用灵活的促销手段来达到目的。其中,销售折扣由于简便易行、方法灵活而被企业大量应用。对于收入,财政部曾于2000年12月《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收入的会计核算作了统一规范。2006年2月,财政部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14号即为《收入》准则。准则、制度中虽对销售折扣的处理作出了相应规定,但未提及与此相关联的增值税如何处理。而在实际业务中,销售折扣与增值税关系紧密。
一、销售折扣的含义及特点
销售折扣可分为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是为促进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如为扩大销路,增加销量采用的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即所谓的“薄利多销”。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通常表示为:2/10,1/20,n/30。即自成交之日起,10天内付款,给予2%的现金折扣;20天内付款,给予1%的折扣;超过20天则无折扣,30天内必须还清。
两种折扣的主要区别有:第一,目的不同。商业折扣是为促进销售而给予的价格扣除,现金折扣是为了尽快回笼资金而发生的理财费用,是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的一种措施。第二,发生折扣的时间不同。商业折扣在销售时即已发生,而现金折扣在商品销售后发生。第三,账务处理不同。商业折扣在销售实现时,只要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确认销售收入即可,不需作账务处理。对于商业折扣,税法同时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的,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一张发票上分别说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若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而现金折扣可分别采用总价法、净价法以及混合法进行。同时,对于折扣的金额,可调整收入或财务费用。调整收入是因为现金折扣的直接表现就是收入的增加或减少,调整财务费用是因为现金折扣是为鼓励客户早日付清货款,即提早收回卖方信贷资金而发生的代价而不是收入的增减,应作为财务费用处理(显而易见,调整财务费用更合理)。
二、销售折扣的会计处理
在明确销售折扣的含义及特点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掌握销售折扣的会计处理及其与增值税的对应关系。来看下例:
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售出产品一批,售价11000元,商业折扣为1000元,增值税1700元[(11000-1000)×17%],货已发出,约定一个月后付款,付款条件为2/10,n/30。会计核算如下:
(一)采用总价法
总价法是将折扣前的成交额视作销售额,“应收账款”账户按照此金额入账。客户按规定条件得到的现金折扣,视作其提前付款享有的经济优惠,在利润表中可列作财务费用或作为收入的减项(如个体户会计视作收入的减项)。以下是处理方法:
1.销售成立时:
借:应收账款117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主营业务收入10000
2.上述货款如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11700
贷:应收账款 11700
3.若上述货款按2%享受现金折扣,提前收回时:
处理方法一:
借:银行存款11466
财务费用234
贷:应收账款11700
处理方法二:
借:银行存款11466
财务费用200
贷:应收账款117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红字)
(二)采用净价法
净价法是将扣减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据以记作应收款项的入账金额。这种方法是把客户取得折扣视为正常现象,认为一般客户都会提前付款,而将由于客户超过折扣期限而多收入的金额,于收到账款时入账,冲减财务费用或作为收入的增加处理。以下是处理方法之一:
1、销售成立时:
借:应收账款11466
贷:主营业务收入9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66
2、上述货款按2%享受现金折扣,提前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11466
贷:应收账款11466
3、若上述货款未享受到现金折扣,如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11700
贷:应收款项11466
财务费用 234
(三)对上述两种处理方法的剖析
从上例可以看出:对于商业折扣的1000元,如果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那么核算时按照实际成交价格入账,对增值税没有影响。而对于现金折扣,采用总价法,方法一核算时客户少付的234元折扣全部作为本期的财务费用处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00元,方法二核算时将234元折扣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销售收入10000元的2%即200元冲减财务费用,第二部分增值税1700元的2%即34元,用红字冲减增值税销项税额,从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666元。而采用净价法核算时,是在应收款项的总额上进行2%的折扣的,同时,对于“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进行2%的折扣。与总价法二相同的是:“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少了34元(1700-1666)。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这种方法对于自身更为有利,但这样处理会不会损害国家利益呢?从财务角度来讲,这样做是否妥当呢?
这需从折扣的含义入手。现金折扣是为了尽快回笼资金而发生的理财费用,是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的一种措施。增值税因收入的实现而发生,现金折扣已与收入无关。从这一点出发,笔者认为不应该对应交纳的增值税产生影响,所以上述总价法之二与净价法之一处理欠妥。正确处理应为总价法之一。当然,纳税人在采用净价法之一处理时,如果对方没有享受到折扣,对于多付的款项采用下列方法处理:
借:银行存款11700
贷:应收账款 11466
财务费用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这样处理更符合增值税条例中有关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同时又不影响税收。
综合以上分析,在采用净价法处理时,可在应收款项的总额上进行2%的折扣,而对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不予折扣,仍为1700元。折扣的部分冲减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净价法处理方法之二如下:
1.销售成立时:
借:应收账款11466
贷:主营业务收入 976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1700
2.上述货款按2%享受现金折扣,提前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11466
贷:应收账款11466
3.若上述货款未享受到现金折扣,如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11700
贷:应收账款11466
财务费用234
这样做,既简单明了,又不影响增值税的足额缴纳。
一、旅游企业的会计核算特点
(一)由于旅游企业类型多样,业务多元,多样旅游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旅游企业企业经营的项目包括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既有服务类型的旅行社、酒店,也有生产类型的旅游产品企业。对于旅游商品经营企业,主要要核算的是经营成本;而对于旅行社、酒店等服务类型的企业,主要要核算的是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
(二)与传统的工业企业相比,旅游会计核算也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工业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会计核算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资金的筹集、原材料的购买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流程非常清楚。而对于旅游会计的核算来讲,主要的对象是旅游服务的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以,旅游企业的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的核算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三)旅游服务企业项目成本和费用主要是由经营成本和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当期费用分开核算,扣除直接从各营运收入。
二、旅游企业营业成本和费用核算的内容
对旅游服务企业的项目成本和费用一般分为成本的因素,即“经营成本”,“营业费用”,“辅助业务支出”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中,辅助营运费用在最后分配摊入各营业费用。因此,企业主要是以“经营成本”和“在成本、费用的核算两个科目营业费用”。管理成本会计管理机制和非经营开支。”财务费用是利息支付企业的会计,处理费用汇兑损失和金融机构。在操作成本和运营费用以下详细的项目:
(一)营业成本的明细项目:
①餐饮企业的成本:实际成本包括餐馆,酒吧,在管理部门的各种食品原料,饮用咖啡饮料,调味料,和其他成分。商品销售成本:是指销售货物的购买价格。车辆运行成本:将运输企业会计制度,即在出租车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工资,燃料成本,材料成本,成本的轮胎,折旧,维修,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制服费和其他直接费用。经营成本,旅行社,包括收费,如房间,收集食物,运输费,招待费,行李费,门票费,手续费,手续费,签证费,专业的活动陪同费,费,费,保险费,机场的宣传费用。摄影,洗涤和染色,在商业服务企业维修成本主要是指用原材料的成本。
(2)营业费用的明细项目:
1)职工工资:指部门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工资,根据有关规定计提。2)职工福利费:指按国家规定企业应支付给职工的洗澡费、交通费、独生子女费、奶费、书报费、探亲路费等各项费用。3)工作餐费:指企业按规定为职工提供工作餐而支付的费用。4)物料消耗:包括企业的日常用品、办公用品、日常维修材料、零配件等支出。5)包装费:指旅游服务企业在销售商品等经营活动中消耗的包装物品开支。6)保管费:指旅游服务企业为客人提供行李、服装等物品的保管发生的开支。7)展览费:指企业为举办展览而发生的开支。8)清洁卫生费:指宾馆、饭店、酒店、酒楼等企业为保持服务场所和设备的清洁卫生而发生的开支。9)低值易耗品摊销:指企业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摊入本期的金额。10)折旧费:指企业内部按提供经营服务的固定资产和有关规定计算折旧列入。各部门也可以不计提折旧费,由企业统一计提折旧,列入管理费用。11)保险费:指部门财产向保险公司投保支付的费用。12)邮电费:指部门实际支付的邮电费。13)差旅费:指部门职工出差费用。14)运杂费:指部门购买物品支付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等开支。15)手续费:指部门在经营过程中支付给其他单位代销、代营手续费。16)广告费:为推广业务发生的各项支出。
三、营业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一)营业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营业成本应当与其营业收入相互配比。当月实现的销售收入,应当与其相关的营业成本同时登记入账。旅行社之间的费用结算, 由于有一个结算期,当发生的费用支出不能与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时入账时,应按计划成本先行结转,待算出实际成本后再结转其差额。 结转营业成本时,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成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营业成本”科目的明细账应与“营业收入”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相适应。
(二)营业费用的核算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各营业部门在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费用发生时,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累计折旧”、“应付工资”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营业费用”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四、旅游业会计核算
现代社会,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优胜劣汰成为必然。产品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很多,如价格、款式、质量、售后服务等,但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价格决定于成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本小组通过调查都江堰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为例,对该公司的成本工作进行分析,针对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设计公司成本会计管理体系。
一、都江堰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都江堰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达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公司拥有一流的冶金技术人员,目前宏达公司主导产品包括:棒材、线材、型材、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焊管等系列,几乎涵盖市场需要的所有规格。主要产品均获得国家和省优质称号采用先进技术,专业制造、销钢生产线整套设备,吕板彩涂整套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质量上乘。公司产品采用进口优质原料及专业配方的高品质涂料,规格齐全,质量好,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开发项目。
二、分析宏达公司的财务情况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1)营业收入的增长越来越慢,2009—2011年从10%下降到2%;
(2)营业成本的增长较快,2009—2011年从11%上升到17%;
(3)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在2011年得到控制;
(4)净利润呈下降趋势,2009年—2011年从18.95%下降到-31.30%;
综上所诉,可以认定宏达公司创利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营业成本大幅度升高。成本失控问题已严重影响公司经营效益,制约公司后继发展。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是宏达公司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三、成本管理是企业提的增高经营效益的核心手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陈。企业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实现经营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管理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管理控制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四、宏达公司成本会计工作体系设计
(一)、设计成本会计结构
1、总成本:主要是由产品制造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构成。是反映一定期间内公司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开支状况。
2、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车间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固定资产维修费列“管理费用”。)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
4、经营费用:一般是指流通企业对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除经营成本以外的所有费用。
5、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是指产品已全部完工时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
6、销售产品成本:在产成品被销售后,由于库存产品减少了,就需要将该产品成本从库存成本中减少,而减少的这部分产品成本即成为了“产品销售成本”。
(二)、成本会计核算流程
1、生产费用审核
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
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4、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5、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1)归集开发产品费用
本文以钢材开发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期进度作为确定成本归集对象的主要依据,对大的开发项目应该按不同的开发期进行分块,便于费用的归集和成本结算,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
(2)正确划分成本项目
客观地反映产品成本的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发成本”作为一级成本核算科目,企业应在该科目下,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选择成本项目,并据此进行明细核算。选择成本项目不能太多,对于发生次数较少、特别是单笔发生的费用,应尽量合并。而对金额较大、并陆续发生的费用应单独设立科目核算。
(3)计算并结转已完开发产品实际成本
计算已完开发项目从筹建至竣工验收的全部开发成本。并将其结转进入“开发产品”账户,即借记“开发产品”账户,贷记“开发成本”账户。
五、宏达公司成本会计管理体系设计
(一)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根据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按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各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既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耗费进行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进行反馈和控制的过程。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反映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成本预测、编制下期成本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也为以后的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等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企业历史先进成本以及国内外同确定商品类品先进成本进行比较,用以揭示产品成本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管理,降低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三)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指根据成本的有管数据,以及可能发生的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和可能采取的各项措施,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所作出的科学估计。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减少生产经营管理的盲目性,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预见性。
(四)成本决策
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其它有关资料,在若干个与生产经营和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以确定目标成本。做出最优化的成本决策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五)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的所决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出在计划期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所应达到的水平,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水平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成本计划是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依据。
(六)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根据成本计划,对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限制与监督,使之能按预定的计划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通过成本控制可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主要的基本程序为:
(七)成本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