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规范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034-02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实现连续增长。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8%。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物流行业的整个市场质量及管理质量水平较低,制约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物流行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收入、成本不能正确反映,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加强物流行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对于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规范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意义
会计工作是物流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其会计核算必须予以规范。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体系,物流企业应遵守的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准则规范(即财政部颁布并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
严格遵守并执行会计规范可以使得物流行业的会计信息更具有严谨性和可信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披露一方面有利于各物流企业内部管理层得到可信度高的数据,从而加强对其企业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外部机构人员获得更可靠的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
2物流行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物流企业的特点,涉及的范围等,物流企业会计缺少行业化的规范,导致会计核算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收入核算的问题
物流行业的主要收入大部分由运输,仓储、搬运等业务构成。物流行业业务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容易出现一些收入上的问题。
211收入确认时间问题
收入确认时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收入确认时间的不准确。由于一些大的物流公司客户多,对于不同地区公司指定的确认收入时间不一样,造成收入确认时间的混乱。如某企业规定在华东地区收入确认以船离港为确认时间,而华北或者华南地区以船到港为确认时间。这种收入确认时间的不一致,导致一些企业随意提前或推迟一部分地区收入确认时间,为人为调整营业收入及应纳税额创造了机会。
212收入计量方法的问题
物流企业收入计量方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计量方法不精确。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收入的计量方法以全额计量法和差额计量法为主。全额收入法是向客户收取全部款项,合并作为收入入账的方法。而差额收入法是向客户收取全部款项,并扣除代垫费用后进行入账。可见,这两种方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代垫费用上。因此,当代垫费用占的比例较大时,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收入将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国家有关机构并没有对企业用哪一种计量方法作出相关规定。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公司还是采用全额收入法进行核算。不但是因为全额法更能体现收入的定义,而差额法主要体现在对毛利的理解上面,更是因为采用全额法会使企业报表上的数字更好看,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形象,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投资者。由于目前这两种收入计量的方法都可以运用,使物流行业的计量方法没能得到统一,收入的确定较为混乱。
22成本、费用核算的问题
221租入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问题
由于物流行业融资租入的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比重大,因此其折旧费用对物流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不容忽视。固定资产的折旧应按照租赁等相关准则规定的年限计入成本、费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对于大量租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的折旧并没有按照合同相关年限进行计提,而是根据企业内部对设备寿命的经验判断进行折旧的计提,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222成本、费用归类不清晰
现代物流企业涉及的业务量较大,业务种类繁多。且很多业务类别之间的区分较为困难。由于我国对于物流企业会计成本、费用核算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在核算物流企业的成本、费用时很容易把直接物流成本和间接物流成本混杂在一起,一些企业甚至将间接的成本和管理费用混在一起,从而导致利润的不真实。成本、费用核算混乱的问题较为普遍。
23税费核算中的问题
现代物流企业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的经营项目,即除了传统的运输服务外,还提供了装载,仓储,配送等。由于经营种类多,不同经营项目所涉及的税种、税率不同,一些物流公司的税费核算不统一,有些物流公司的会计人员对不同业务纳入的税种不按照税收条例的规定处理,甚至把性质不同的业务合并计算缴纳税金,由此影响税费的正确计算和缴纳。
3加强会计规范,提高物流行业会计核算质量
基于上述问题,针对物流企业经营的特点加强会计规范,提高物流企业会计核算质量是关键。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制定物流行业收入、成本费用核算的相关规定
在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体系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物流行业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关于收入、成本费用核算的相关规定,解决在收入、成本费用核算方面的混乱问题。
311规范收入的确认时间和计量方法
一方面,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物流地域、客户分配等状况规定切合实际并符合物流收入特点的收入确认时间和收入的计量方法。另一方面,规范物流企业的财会人员做好收入核算的基础工作,如对相关会计凭证按照不同地域、时间等进行分类,为提高收入核算质量奠定基础。
312规范物流企业成本、费用的归类与分摊方法
规范物流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一方面要明确物流企业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年限选择的依据,使不同的物流企业、租入不同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选择依据相对统一,减少物流企业对租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选择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规范物流企业的成本、费用归类的合理依据,对于直接成本、费用和间接成本、费用要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32明晰业务范围,规范税费核算依据
物流行业应该制定出严格的业务范围规范,以进一步明晰每一个环节适用的税种及税率,以指导不同性质、规模的物流企业在明晰业务范围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的税收条例核算应缴纳税种,避免偷税漏税的现象出现。
33加强财务人员规范意识
一方面,物流企业应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规范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规范意识,使会计人员能够自觉遵守各项会计处理的规范要求,切实提高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也可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检查制度,加大对财务核算规范性的监督,尽可能防止不规范核算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核算 主观随意性 原因 对策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工作的理论、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会计准则也逐步得到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逐渐提升。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完善性、规范性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极强,因而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加之会计监管不力、会计准则滞后、企业内控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使会计核算工作存在很强的随意性,严重威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现阶段强化对会计核算主观随意性问题的研究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会计核算主观随意性的成因分析
(一)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许多企业遭受不良风气的侵蚀,导致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公共利益。而会计人员作为企业雇佣的员工,其工作完全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和管理下进行,这一从属关系下,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也就无从谈起。例如:当企业为谋求自身利益试图通过违法途径来提升业绩或虚构业务时,会计人员不得不受企业致使,进而造成舞弊行为。
(二)会计准则不完善
我国会计准则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会计准则不完全。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准则不会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具体业务制定出确切的处理方法与程序,而仅是提供一个大致的原则框架,为会计人员一定程度上选择会计政策时的主观随意性提供了空间。2.会计准则滞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的会计业务、经济项目不断出现,而会计准则的制定性对于此显然是落后的,加之政府监管不力,导致会计人员在核算业务或其他业务操作中有空子可钻,有利可图,造成会计报表、会计信息可靠性降低。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
会计监管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操作透明度差,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力度不足,会计岗位配置不合理,审批、经办人员责权不明,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2.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政府会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审查力度不足,监督标准不明确。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注册会计师行业环境混乱,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单位依赖性和从属性较强。
(四)会计人员自身因素
会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偏低是造成会计核算主观随意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一些会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高、从业经验较少,对会计准则及会计核算相关业务不够熟练,因而在会计核算工作中错用准则、方法或理论,进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2.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道德素质偏低,责任心较差,容易为谋求个人利益受公司或个人驱使,进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虚假账目等问题的发生。
二、降低会计核算主观随意性的对策
(一)提升会计工作独立性
为了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应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同时强化对会计人员行为的约束和监督,避免会计人员受制于经营者的状况。此外,强化对委派会计的工作管理,强化后续监督,确保会计人员履行期职责和义务,同时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权利,也是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独立性的重要保障。
(二)不断完善会计准则
为全面规范会计人员的在核算业务中的行为,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在重视重大会计问题的基础上不断细化、深化会计准则的内容,提升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规范,确保会计人员每项业务操作均规范、可靠。此外,应就企业各项经济重大项目如股权投资、金融工具、企业合并等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全面规范会计人员在这些经济项目中的核算工作。
(三)健全内控与监督机制
健全内控与监督机制应注意以下两点:1.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明确会计人员的责、权、利,审批、经办、保管人责权分离,相互制衡、相互监督,提升审计部门独立性,同时强化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质量;2.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强化政府职能机构的监督,加大财政、税收、审计、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依法监督检查的力度,严格执法;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强化监管,净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环境,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客观性和公允性。
(四)强化会计队伍建设
强化会计队伍建设,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水准,是减小会计核算主观随意性的根本措施,对此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1.强化会计人员专业培训。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会计人员培训教育机制,及时更新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提升会计培训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向其传授新制度、新法规、新理论和新方法,规范会计考核与绩效评价制度,促进会计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素质;2.强化会计信用档案管理。建立一套行业道德准则,对每位会计的信用情况、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如实记录,视会计表现给予相应的奖惩或惩戒,激励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主观随意性的产生原因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复杂性、会计准则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外部原因,也包括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主观原因。只有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会计方法与会计理论,加快会计准则修订与完善,强化会计监管制度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观随意性。
参考文献:
[1]李振云.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J].中外企业家.2012(4):127
[2]徐馨.关于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的思考[J].经济视角.2012(6):84-85
[3]薛希凤.浅谈如何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运作[J].现代商业.2012(34):193
宋丽春 山西省怀仁县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摘要:社会保险基金不仅是保障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更是发挥社会保险功能的有利基础。因此合理科学的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核算制度,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对于提高社会保险资金使用效益可以起到监督作用。以下本篇就对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会计核算制度,如何提高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规范性作出探讨。
关键词:会计;社会保险基金;规范性;社会保险基金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据悉,规范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会计要素名称的统一、规范,还可以降低发生会计信息内容差异问题的几率,有效保障人们的社会权益。以下本篇就对如何提高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规范进行探讨,并制定规划规划基金会计的准则体系,改善当前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组成及特点
1.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组成。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有企业年金基金、基本社会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1],不仅是保障保险对象社会待遇的基础,也是解决社会中保障对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部位。我国的社会保障会计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与和社会保障福利会计两个部分,在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体系中,社会保险基金障会计就是以货币为单位,对在社会保险经济活动中,记录以及反映资金运动结果的,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管理部门提供财务信息。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中,可以反映出关于养老、医疗以及失业等基金的财务状况以及运营成果;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之中,还可以反映出我国企业在年金基金中资产负债表以及净资产变动表与其附注的情况;另外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计核算办法》中,是以权责发生制来做为核算基础的[2],通过以上三点,就可以有效及时、全面地反映出社保基金的财务运营状况。
2.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特点。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中,社会保险基金不仅是我国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主体,还应该来满足使用者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如此才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运行。由于各会计规范在会计基金核算中,存在一些较大的差异,其《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中,对于核算基础方面来说,就是采用的收付实现制,而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会计核算中,则是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基本的理论指导,对于当前的社会保险基金,缺乏基本规范指导,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中,美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育方法,造成社会基金会计规范中出现混乱。
2.缺乏统一,当前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中,对于会计要素的名称规定并不统一,而且规范性较差,对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中的资产、负债、基金以及收入、支出的核算[3],其总体的管理中缺乏规范,会计信息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3.不公开,社会保险基金不对外公开,使相关的利益者不能够及时的利用得到有用的会计信息,无法准确的了解到管理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不利于对个人账户的核算以及信息披露。
三、提高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规范性的对策
对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保险基金会计规范化,完善监管体制,对于保障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加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工作的基础。
1.合理制定基金会计准则。对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规范中,应该加强对基金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工作,合理规划并制定出科学的基金会计准则体系。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与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的
2.披露制度的建立。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规范之中,可以建立有针对性的,就是通过政府公报、报刊以及政府网站等渠道,设置出对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以此就可以定时的向外披露相应的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对社会保险基金信息的需求。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对与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活动,应该提高其管理效率,可以实行报告鉴证的方式,对社会保险基金会计进行管理,然后将审计监督与鉴证结果向外公开。
3.有针对性的制定会计制度。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规范中,可以:按社会统筹以及个人账户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会计制度。其中,可以采用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管理,采用权益性基金的会计模式,由财政部门进行行政化管理;在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规范中,对与个人账户,可以应适当的选择委托或者民间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在社会统筹以及个人账户分账管理基础之上,针对性的设计出合理的会计体系。
4.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应用。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规范中,对企业的年金基金会计核算中,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上,可适当增加披露内容。企业年金基金中其供款者同受益者存在着对应关系,对于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中,不仅要求要客观的反映出企业年金基金的余额,还要反应出企业的运营状况,然后再以权责发生制对企业的年金基金进行核算。另外,对于企业基金会计信息组成,由资产负债表、年金基金投资收益表以及基金投资组合表等组成,这样可以更进一步的充实信息披露内容。并且对于企业年金的基金运行中,还应该明确其中责任人的各项责任,对披露会计信息中的责任、内容以及格式等,信息责任都要保证信息的规范传递,要保证信息的可操作性。
结论
由上可知,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不仅是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且其会计模式以及会计核算方法,都将会影响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规范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模式,可以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事业,充分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娆.新公共管理模式与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0(09).
[2]胡继红.邓大松.浅析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基础[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2).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途径
社会经费的发展,为高校教育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改变,高校中的内外环境也逐渐在发生变化。为了适应高校因为改革发展带来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提升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水平。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不仅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推动高校财务制度的不断发展,对各高校财务制度的规范化有效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高校财务核算体系实现规范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财务质量
为高校财务核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避免会计数据信息的不准确性。在当前环境下,高校的办学形式逐渐多样化,这样一来,也使得其资金筹措方式并不是单一形式的政府拨款,传统形式下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也不能够完全与现行高校会计发展的需求相适应[1]。因此,若是继续使用传统形式的会计制度,便会出现会计信息有失准确性的现象,可比性也会比较小,这也为高校会计核算与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高校中管理部门的管理、高校财务制度的优化等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能够将高校现行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反映,同时也保证了高校财务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运用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财务会计制度革新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教育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高等院校不再是政府部门的附属,逐渐演变成独立开展办学的法人实体。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然而它却不是唯一的来源,还需要筹措多方教育资金。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缓解政府部门在财政上的压力,同时也为高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随着高校办学资金渠道的增加,学校中财务的经费结构也愈发多样化,数量也明显增多,这也为财务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传统财务核算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财务制度的相关需求,只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才能够进一步明确高校独立性的法人制度,提升资金统筹的合理性,进一步优化高校中教育资金的使用率,使各项经济性项目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本质内容。
二、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的影响因素
(一)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完善,核心人员是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是决定财务会计核算的关键点。然而,当前阶段的高校财务部门中呈现出会计核算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低的趋势,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为了节省资金,只是选用亲戚负责财务资金的核算。除此之外,一些会计人员的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所做出的财务核算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这样一来,就阻碍了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发展。
(二)高校财务制度与机制不完善
为了对财务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制定管理制度十分必要。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有相应的会计法对其进行支持,也相应减少了一些核算方面的问题,然而因为制度本身缺乏更新,一些内容仍然较为传统,并不能为高校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进行有效指导[3]。高校中的内部控制部门主要是为了对高校中工作的开展实施监管,然而因为各个高校更为重视经济上的收益,所以在管理模式的创新上依然需要提升,这也为高校内部控制的完善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制度尚须完善
高校中的财会核算工作监督力度不足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会直接导致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有失真实性。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经常会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会计核算上,却缺乏对于财务会计核算规范性监督的重视,使得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很难体现。
(四)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考核标准建设不够规范化
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一些会计人员经常会出现违规的问题,如建账不合法、账目杂乱无章等。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财务会计核算的考核标准缺乏统一,致使财务信息杂乱,同时也对高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有一定的影响。一些高校财务会计核算时并没有认识到财务核算规范化的真正意义,加之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所建立的财务会计知识架构也会比较落后。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途径
(一)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是完成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主要人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之间存在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对高校中的管理人员要设置专业的考核制度,对财务会计人员实行考核,再结合考核财务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对其展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4]。除了要帮助他们建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要对其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务必要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进行熟练的运用,掌握全新的会计报税纳税方式。另一方面,高校中的管理人员也要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性进行深入的认识,将管理理念与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融合,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例如给予薪资方面的补贴或是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可以享受专业培训等,从而全面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
(二)优化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对高校内部管理部门进行控制管理,能够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并且对高校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有序性保证。现阶段,我国现行内控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种,即成本核算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等,以上几种制度在高校这个具体的环境下得到落实,才能保证内控管理制度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性发挥作用[5]。结合我国财务会计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相关部门务必要对高校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全面落实监督管理制度。这会对约束财务管理人员行为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力度,若其中一个部门出现工作失误,其他部门要及时予以举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效果。另外,高校也应该设置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由具体的财务人员进行高校资金与财务信息的监管,通过对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的完善便可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治,不断提升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并完善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制度
落实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与作用。高校在发展的进程中,要与自己的发展情况结合制定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要确定财务管理部门所负责的职责,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明确规定每个人的从业资格。其次,高校中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若出现交接上的问题,也会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性的实现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6]。所以,对会计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必须要有具体的规定,具体到交接的内容与交接的时间与形式。最后,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时,也要对财务会计核算中相关信息的完整进行合理的考虑,拟定合理的判断标准,以免因为信息缺乏完整性影响到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只有如此,才能够全面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使得高校实现长远发展。
(四)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保证考核的规范化是提升高校财务水平的有效方式。因此,相关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1)当前阶段,因为制度改革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致使一些财务人员依然不了解财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内容;相关财务软件在更新升级上也有失效率,致使会计核算精确性下降。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不断强化财务人员对于制度的了解,及时掌握财务软件的更新,特别是财务制度落实过程中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时间。(2)高校要及时向有关人员与部门通知制度的变化,若是一些工作人员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及时获知变动,那么高校也要及时对其进行通知。总之,高校负有及时通知制度变革的责任,并依据高校中教学、财务人员专业及时掌握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介绍。在所制定的新制度中,高校所采用的核算方式是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进行了融合,且将以上两种制度在高校财务运用的领域内进行了明确。(3)高校与高校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因为主要将绩效作为发展的基本导向,要想实现新财务制度的落实,务必要有相应的部门对其进行保障,所以,财务会计的监督工作要由相关部门来完成,并进行严格的监督,针对一些影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人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高校中的财务会计工作也面临着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会计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管理人员必须要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文章中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规范化提供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明静.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研究[J].金融,2014,(32):168.
[2]唐雅.探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变革[J].中外高校家,2015,(32):101.
[3]邓玲.关于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相关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205.
[4]章伟军.浅析高校财务会计与基建会计的合并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32-33.
[5]曹防修.浅谈如何实现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4,(4):195.
1.1对银行金融业务的会计核算缺乏足够的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的功能都比较单一,再加上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金融业务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其会计核算没有受到从业人员的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然而近年来,由于我国国内存贷款利差的不断缩小,大大降低了传统银行业务的利润获取空间,再加上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银行开始关注金融业务的竞争空间和发展潜力,银行开发金融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不过我们也要看到,银行金融业务的会计核算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银行从业人员从思想和观念上还没有对其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这就对银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银行金融业务目前存在的会计核算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制度建设滞后,对我国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二是监管部门和银行管理者都没有正确认识金融业务给银行带来的高风险,导致这部分会计信息严重缺失,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一旦出现疏漏之处,必然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三是金融业务的发展与会计核算及其信息披露状况严重脱节,使一些金融业务缺乏会计核算信息结果和反映。
1.2银行金融业务的定义和范围不清,且缺乏明确、统一的核算规范
在银行业务中,中间业务范围大于金融业务,但是很多银行将金融业务和中间业务混为一谈,这主要是由于会计准则只是关注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而不负责具体核算对象的制定,因此并没有对两者进行区分,再加上金融业务的基本范畴没有明确界定,缺乏规范和引导,从而导致金融业务的快捷核算数据不实。到目前为止,我国会计法规以及监管指引都没有对银行金融业务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只是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要求了部分已经存在的金融业务的信息披露。缺乏统一的会计核算规范作为基础,金融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也就无法实现。另外,现阶段我国银行金融业务的会计处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四个特点:自定原则、自立规矩、自我监督、各自为战。这不仅难以保障金融业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也使各个银行所披露的金融业务信息缺乏可比性。如果任由这种现状发展下去,最终可能导致有意或无意的虚假金融会计信息的形成,给金融业务带来经营风险,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银行经营决策行为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督行为产生误导。
2、银行金融业务会计核算的改善策略分析
2.1正确认识会计核算对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控制过程、总结观念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职能,其中控制过程主要是指通过货币计算来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项经济活动,因此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就是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银行金融业务的会计核算也是对其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体现,通过它所提供的信息,银行管理者可以对金融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认识其中存在的风险,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进行防范,并对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会计核算对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必须要受到银行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者的正确认识。
2.2对金融业务会计核算标准进行明确和统一
要想使银行能够根据业务的性质来判断金融业务的范围,提高银行金融业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比性,就必须要对金融业务会计确认标准进行明确和统一。首先,银行要积极制定金融业务会计确认的判断标准,将金融业务与中间业务或者其它业务区分开来。在制定中尤其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银行金融业务所承担的权利或义务会否给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或收益;二是银行是否因该项业务承担了直接或间接的权利或义务。除此之外,财政部门和监管部门也要对金融业务中的业务或者有负债业务等风险性业务的会计核算、会计确定、会计计量、会计披露等进行强制性规定,而对于那些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证券化信贷资产等金融非风险性业务,则只需进行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就可以了,其它的实际要求则需要根据银行的管理特点来确定。其次,制定金融业务会计科目设置的指引。财务部门必须要重视会计核算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性的指引金融业务的会计科目设置,并尽可能使其与银行监管部门对相关业务的流程和管理规定统一起来,这样就使金融业务会计核算数据相匹配,可以为编制监管报表的统计提供方便,对于银行金融风险的监控和防范也具有积极意义。
2.3对银行金融业务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规范
要提高银行金融业务会计信息规范性和可比性,就必须要对其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规范,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充分考虑核算方法的可操作性。在金融业务的核算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核算是否与国内金融环境和银行管理能力相匹配,是否符合监管机构对银行金融业务的管理要求等;二是准确反映表外业务的风险性质。银行金融业务的产品结构和权责风险之间差异很大,金融业务会计核算要想清晰的反映银行在金融业务中所承担的权利、义务、收益以及风险,就必须要在会计核算方法中将其差异体现出来。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