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资源管理热点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
为做好今年的土地日宣传活动,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开展宣传活动的内容和具体措施,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国土资源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工作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次宣传活动的工作,并提前制定了《xx区国土资源局第2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方案》,明确了宣传活动的指导思想、宣传形式和具体要求,专门下发到各国土所、机关各科室,要求认真开展紧扣主题、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二、宣传活动,形式多样
(一)6月25日当天在中心城区设立宣传点,以散发《土地日特刊》、《彩色挂图》、《宣传手册》资料、悬挂图片和横幅、显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扇、播放录音、现场解说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土地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提高群众依法保护耕地、集约节约用地的意识。
(二)各国土资源所从6.25开始,分别办公室门前悬挂土地日宣传主题横幅,乡镇繁华路段张贴小标语,有条件的国土所还利用广播宣传涉及农村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土地日宣传口号等,同时向村民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今年的土地日宣传周,我们共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免费赠送宣传扇500个,宣传手册500个,播放地质灾害防治、耕地保护及土地项目整理等录音两套5个小时,现场解答群众咨询问题百十余条。
三、总结收获,提高认识
关于对__*的评议意见
__*国土资源局是履行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及测绘行政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__副省长作为分管地质矿产工作的省领导,20__年任职以来,能够准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山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两例”)及其各项配套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忠实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勤政爱民、作风朴实、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兴晋富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能够按照依法治省的要求,大力推进我省地质矿产资源法规制度建设。在*省长的分管领导下,我省在“一法两例”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山西省矿业权公开出让暂行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法规细则和具体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矿业经济的健康稳定良性发展。我市的矿业权市场20__年启动从无到有,稳步发展,载止20__年底统计已公开出让矿业权80余宗,成交矿业权价款1300多万元。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统筹总揽全局,谋求全省地质矿产开发与保护工作发展大计,煤炭资源作为我省的龙头,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命脉,*省长高屋建瓴,立足山西走新型能源集约化发展的思路,多次召开会议,深入我们基层调查研究,大力倡导和组织实施启动了建设我省三大煤炭基地的工作,包括:积极推进我省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按煤种、区域和流向,以大型煤炭企业为核心,吸纳周边中小煤矿,分步组建大集团公司;加快大型煤炭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大对地方中小煤矿资源整合和改造力度,通过重组使更多的煤炭企业进入大型集团公司;鼓励煤炭企业与国内外电力、钢铁、化工、建材、交通运输等相关企业开展联合;大力推动和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占全省70以上小煤矿企业走资源整合,规模化经营之路,按照循环经济要求支持和培育新型的矿业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等。如:我市左权、寿阳县的部分煤矿企业已加入阳煤集团;介休市安泰集团的循环经济模式等无不倾注着*省长的关怀和心血。三、经常深入一线基层矿山,解决基层热点问题,心系群众,作风扎实,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矿山哪里有重大险情和隐患,哪里有热点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政治坚定,作风踏实,善于从基层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和改进我们各级部门的工作,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具体行动中。如:我省煤炭资源开发虽然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安全事故一直是我们的心中大患,加大违法违规安全成本,以人为本,我省20__年下半年以来,大幅度提高矿难赔偿金,充分体现了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根本宗旨。
《国土资源局对***的评议意见》来源于文秘站网,欢迎阅读国土资源局对***的评议意见。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来说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前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率仅为百分之十几,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因此,我国在利用水利资源方面,在保证日常使用的前提下,还需要建设更多的水利工程,以使能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但是水利工程通常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除了会对水文环境产生影响外,还会占用土地资源而影响土地利用。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会在施工过程中占用土地资源产生废渣,而且临时性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占用土地资源,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开掘和堆砌土地是水利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土壤堆放的不合理会影响周围植被的生长,还可能出现堵塞河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会影响水文环境和土地利用,还会破坏生态平衡,进而污染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建设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引起一些稀有水生物种的灭绝,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对水生生物的食物链产生影响,甚至能够引起瘟疫灾害。
(三)对民生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很多水库建成之后,对民生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如我国的丹江口水库建成之后,由于当地的水气变得充分,原有的干燥气候变得湿润起来,有利于蚊虫孳生,最终形成了小范围的疾病传染。细菌性痢疾、霍乱、血吸虫病等都有可能因此而产生。也正是有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新建一所水库时,设计方案中就会首先考虑到这类民生问题。
另外,由于兴建水库,也有可能会导致移民现象发生。原有居民的生活条件、土地使用情况、生活水平等都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居民在迁到新的地址后,能否迅速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也应是考虑的内容。
(四)水利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水库蓄存了主要降雨期的洪水,防止了对下游河流两域的水灾,对两岸居水来说是好事;如果下游地区在干旱季节水库也可适当地放水,有效解决部分旱情;但是,它也会形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在非汛期,它截断了上游的河水,导致下游河流或湖泊等因失去水源而干涸;也因此会使下游地区的水位下降,下游河流因水流减少,也会导致自然净化能力减退,进而影响到水质的变化。
(五)对文物等的影响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文物古迹。如果在某个地方计划兴建水利工程,也要考虑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这一问题不但要认真考虑,还要高度引起重视。因为一旦工程被设计出来,如果地点在国家保护的文物所在地的话,即使工程已经开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最终也会被迫停下来。既浪费了大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影响损失。如果是在自然保护区附近,各种需要保护的的动物、植物,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更应认真分析,仔细对待。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策
由于我国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人口基数大,水资源需求量高,因此才更需要大力发展好水利工程建设。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水利工程发展得还不是十分理想,水利工程建设还没有很好地做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而这些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及公民生活质量,所以迫切地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水利问题。
(一)加强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规范水利建设行为,将水利施工建设方案科学合理设计,本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施工,并按照严格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进行施工。对环境破坏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健康安全的施工建设进行依法调整优化,若其存在问题严重,可考虑工程暂停,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制订河流流域可持续性发展规划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河流的流域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就需要重新对河流进行规划评估,进而制定出一套更加合理的河流流域规划。而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河流发展规划更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样才能使得制定出的新的流域发展规划更加科学。
(三)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更需要特别重视。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特别注意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部分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另外,还要加强全民的节水环保意识,从根本上防止水土流失。
(四)实现水利运行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要想保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制订出一套更完整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断地深化改革。另外,行政管理部门也要更加严格地规范市民的取水、用水环节,结合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加强对水资源配备的统一管理。
(五)加强生态设计的应用
通过生态设计的应用,提高水利工程的环保性、生态性,提高水利工程效率、质量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正确处理好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工程建设中,不仅考虑施工方面的问题,更多考虑施工管理、安全生产、生态保护方面的问题;不仅考虑经济效益最大化,更多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组合,寻求二者结合的最优方案。
三、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方案
(一)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原则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通过深入分析工程、自然、人类三者之间关系,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研究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二)综合运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资源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循环和综合利用水利施工资源不仅能够节约成本、保护环境,还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水利资源循环再生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时处理施工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工程经济收益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把废渣用于沟地填充,不仅不会了生态环境,而且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势互补、平衡协调发展。例如,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土地资源,而施工时不免会在土地中挖掘出废渣,如果不能加以利用而随地丢弃会浪费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施工时还需要占用土地资源来开展施工项目建设工作,也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因此,如果对上述情况置之不理就会产生土地资源的浪费,如果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就能对土地资源进行共生利用,既能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又能收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四)充分利用工程施工现场的主体空间
充分利用主体空间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区域空间在整体上进行创造性组织和布置。要想实现施工现场空间的合理利用,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土地资源,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控制水流速度,全面规划施工现场设施;最后,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促进的作用,而生态建设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能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并影响着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发展。因此,生态建设刻不容缓,尤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更应该注重生态因素,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寻求经济发达、社会进步、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阳大兵.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钱新月,单桂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科技视界,2012,13:202+221.
[3]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253.
【关键字】房价收入比测度方法;房价收入比测算模型;城市房价泡沫;合理房价
引言
近几年来,房地产价格日益飙升,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反响。而对于上涨的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判别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合理性,城市住房价格是否回归理性,以及价格合理水平的度量指标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对房价合理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采用房价收入比,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专家安瑞荷马(Andrew Hamer)来华进行房改研究时,提出的一个世界银行认为“比较理想”的比例——3:1至6:1。二是采用住宅价格工资比,认为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进而影响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的有Meen,Gameron和Muellbauer【1,2】。国内对房地产价格合理性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主要源于对房地产是否产生泡沫的问题,开始了对房地产价格合理性的研究。研究主要侧重三方面内容:一是合理价格判别研究。鞠方(2010)认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土地价格与我国房价成正相关关系;而实际利率与我国房价成负相关关系【3】。二是合理价格政策研究。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明确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三是房地产价格机制研究。王东(2012)从货币供应量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及原因分析【4】。综上所述,对房地产价格合理性的认识、判断等不同专家学者认识角度是有差异的。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发放、网络调查等途径进行资料搜集,对房价合理性获得感性认识;其次预测徐州未来十年不同收入群体对于房地产的购买力;最后通过对数据的论证分析并结合徐州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徐州市的房价合理性进行系统论证。从而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开发商准确定位,审时度势,正确决策;指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1房地产价格合理性的问卷调查
本文基于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徐州泉山区,铜山区,鼓楼区,云龙区,以及贾汪区五个区域进行了调查。涉及泉山森林海,国基城邦,民富园,风华园等100多个小区,本文就其中四个典型小区做以分析,在调查的500多户住宅中选取其中200多户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1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家庭年收入、住宅销售价格、居住楼层、居住面积、银行住房贷款利率、还款期限、首付比例、以及家庭人口组成等八个方面、。其中,家庭年收入是指家庭所有成员年收入总和;住宅销售价格通常以单位建筑面积的价格确定;居住面积是指住宅建筑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居室净面积之和。【7】
1.2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典型调查和随机调查,在云龙区,泉山区,铜山区,鼓楼区,贾汪区等五个区片设立4个典型小区进行调查,然后采用随机方式发放调查问卷。随机方式调查时,采用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进行。
在数据处理时,首先对调查问卷中存在不合理的问卷进行人为剔除,然后根据调查的家庭收入,参考国家标准分为高等收入,中等收入,低等收入三个档次,进行对253份合格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 采用房价收入比进行房地产价格合理性研究
2.1合理房价收入比测算
设住宅售价为P元,家庭年收入为I元,银行住房贷款利率为i,还款期限为n年,则按揭还款的期数为12n年,还款首付比例为k,每月贷款偿还额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为m,房价收入比为PIR。利用等额系列支付现值公式可得:
房价收入比PIR为:
以徐州市为例:关于首付款的比例,目前的规定是首套购房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本文所采用首付款比例为30%,即k=30%
经过前期对徐州市不同收入人群的调查,得出不同收入人群认为的合理购房支出占年收入的比例如下:
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高收入户购房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合理比例m分别为40%、30%、20%。
银行贷款的利率取目前央行最新5年以上贷款利率7.05%,则按揭还款月利率为i=7.05%/12=0.5875%。
由于不同收入人群用于购房的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不同,所以不同收入人群的合理房价收入比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对于不同收入人群的划分,本文将购房者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高收入户。
可以看出不同收入人群的合理房价收入比区间,经市场调查,徐州市不同收入人群选择的还款年限大部分在15-25年间,故本文确定的低收入人群的合理房价收入比区间为2.64—3.35中等收入人群的合理房价收入比区间为3.96—5.03高收入人群的合理房价收入比区间为5.28—6.71
2.2合理房价的测算
在得出了科学的房价收入比计算模型及确定了不同收入人群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房价收入比这个公式商品住房合理价位的计算公式:
3结论与讨论
从合理性房价的判别中我们发现,高收入的房价基本上与合理性房价一致,而低收入却没有达到,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也基本上与合理的价格拟合。说明整个 徐州目前的发展状态处于平稳的阶段,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影响,但对待低收入的住户,希望政府在他们买房时多给予优惠或者多建设廉租房。
参考文献:
[1]Meen,G ,The Removal of Mortgage Constraint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conometric Modeling of UK House Prices,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VOL 32,1-23,1990.
[2] Gameron M.Reseach on internal migration in the US: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ture【M】.1975,13,P393-433.
[3]鞠方,欧阳立鹏,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7):116-119.
[4]王东,货币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及原因分析【J】,时代金融,2012,12(中):9.
[5] 2012徐州地区生产总值破4000亿增长率连续3年江苏第一, 中国网江苏频道, 2013.1.21.
[6]中国指数研究院, 2012年11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12.11.
[7]刘贵文,李婧,我国家庭住房适宜居住面积研究【J】,住宅科技,2007(2):5-10.
备注:基金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51074154)
工作指导思想:以党的*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严格执行国土资源规划,认真落实好用途管制制度,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提高保护与保障能力,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全面夯实基础业务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深化内部改革,努力提高队伍素质,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工作主要目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25.7万亩,保护率达到85%以上;计划完成土地整理5000亩,建成标准农田1600亩,新增耕地面积500亩,获取折抵指标350亩;完成土地开发5000亩,力争完成6000亩;完成建设用地复垦500亩,力争完成600亩;全年计划供地1300亩,其中出让商住用地310亩、工业用地700亩,行政划拨用地290亩,出让金收入5.5亿元;计划完成征收土地1000亩,土地收储500亩;完成采矿权出让4宗,价款收入200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50万元。
*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继续推进土地开发整理
1.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
耕地保护工作做到三个到位:一是保护责任机制到位。建立实施问责制,发挥责任制的作用。将基本农田保护、耕地保护、标准农田建设与保护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真正使乡镇政府负起责任来。二是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到位。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5.7万亩,保护率达到85%,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分解到16个乡镇,并具体落实到村、地块、图斑,登记造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基本农田位置和范围;在全县主要保护区中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三是动态监管制度到位。研究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耕地保护监督网络,在每个行政村聘请兼职耕地保护监察员。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巡回检查制度。县局、基层国土所定期对辖区内的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基本农田登记台帐,及时准确掌握基本农田的动态变化情况。
2.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1)土地整理从标准农田建设向建设高标准农田转变,努力提高全县基本农田标准化水平。继续做好土地整理工作,重点做好新增耕地面积较小或零增耕地项目的实施,并实行政府全额投资政策。按照“三化”措施,即建设标准化、责任社会化、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标准农田,以建设促保护,确保全县粮食安全。继续严格控制占用和改变标准农田用途,巩固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根据省厅《关于切实保护标准农田的通知》(浙土发〔2002〕84号)文件精神,今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局部调整中,不得将已进行过或规划进行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的土地调整为建设留用地、待置换建设用地和生态退耕用地。进一步研究标准农田的保护措施,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经费,建立管护制度,切实巩固已建成的标准农田成果,并发挥其作用。
(2)土地开发从侧重低丘缓坡耕地开发向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并举转变,确保全县耕地占补平衡。随着荒山、荒滩、荒草地、废弃园地等后备资源大量减少,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一定要坚持“宜农则农、宜建则建”的原则,不仅要抓好耕地开发,同时也要抓好建设用地开发实施规划,充分利用废弃山塘水库资源开展造田试点工作,拓展补充耕地和建设用地空间,尽量减轻建设占补耕地压力。要在《*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土地开发复垦资源调查及专项规划。同时,强化补充耕地的质量理念,补充耕地既要体现数量,更要提高耕地质量。保证一定的数量,稳步提高耕地质量是有效保护耕地生产能力的两项基本要求。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只重数量平衡,忽视质量平衡、占优补劣的倾向,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继续开展对耕作土保护管理的课题研究,力争6月份取得实效。严格执行年度土地开发计划,确保全县新增耕地5000亩。
(3)建设用地复垦从单面强调建设用地复垦数量向多项工作相互动的建设用地复垦转变。促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复垦是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制度的需要,是今后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要从单一的、片面强调数量的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着力转向与农村新区建设、村庄整治、地质灾害防治、下山脱贫等多项工作相结合的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赢得社会支持。落实好2007年省厅已立项备案的2个宅基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年底完成。在上级政策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配套激励政策,以明确资金和利益的分配办法。
3.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规划编制从思路上创新,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弹性增长空间”的划定方法和管制制度。认真克服上一轮规划预见性不足、频繁调整的弊端,切实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认真总结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待置换用地”管理和用途管制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划定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域总体规划中“弹性增长空间”,包括城镇发展的弹性空间和省以下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弹性空间,特别是交通、能源、电力等项目在新一轮规划中多留点空间,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衔接专题研究,加快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编制步伐,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规划调整要公示、公开,让农民有知情权。结合我县行政区划调整,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主动对接,切实做好和完成八镇八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制工作。
二是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规划引导作用的发挥要靠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强化规划实施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发挥规划的引导与龙头作用。
三是加快推进“城中村”和“城郊村”改造。引导“城中村”和“城郊村”村民建房加强统一规划,实行适度集中,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和配套建设,鼓励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民集中建造多层和高层公寓,禁止建造别墅和低容积率住宅,提高城郊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率。农村村民建房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计划安排村民建房用地指标120亩,启动农民公寓项目的建设。
(二)大力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不断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增大土地储备量,掌握土地供应的主动权。扩大收储范围,拓宽收购储备渠道,增大储备资本金的投入,构建收储平台,促使我县的土地储备工作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注重为大项目预留发展空间与用地空间,对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单列60%以上用于工业用地需求,对100亩以上成片工业用地和特殊项目用地建立储备制度,每年工业用地的储备量控制在300亩以上。
2.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是优化新增建设用地的利用结构。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限制类工业项目供地,把土地资源更多地配置给技术层次高、市场前景好、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和现代服务项目,重点保障节能降耗、循环经济、重大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用地和城市住房保障、下山脱贫等民生项目用地。实行用地指标适度向工业园区和功能区倾斜,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集聚利用的效用。二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新的评价体系。在继续严格执行原定的控制标准的同时,对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对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具体建设项目的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建设项目用地的控制标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水平,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三是加大标准厂房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在符合产业特点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鼓励建造多层厂房;在符合有关法规和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各类开发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村级安置留地和空闲建设用地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四是大力开展企业挖潜节地工作,依法处置闲置用地,对利用现有厂房、土地或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积极予以鼓励。开展对原工业用地改变用途后如何处置从政策层面进行研究并进行规范。
3.充分挥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增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激活和调控二级市场的能力。完成基准地价的更新工作。增加商住用地的投放量,商住用地推出时序要科学安排。重点研究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政策制定,切实解决住房困难户住房问题。进一步完善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工作。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建立工业用地预公告、预申请等制度,探索竞单位地价取得土地等多种公开出让方式。科学合理设置出让条件,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引导产业优化升级作用。抓紧建立征地专项资金,进一步规范工业用地土地出让金的收缴和使用管理。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加快转而未供土地的供应速度,切实提高供地率。
(三)探索矿产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以全面实施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使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我县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储量动态管理为重点,促进矿山布局合理,增大矿山开采规模,逐步扩大乙类矿山的年开采规模在5万吨/年以上,优化矿业结构。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把监督管理贯穿于整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做好每年不少于2次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坚决取缔无证采矿、盗矿行为,严肃查处无证选矿、越界开采和非法转让采矿权行为。整顿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建设,重点规范建筑用砂资源管理制度及职能划分,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砂资源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社会化探矿权的监督管理与引导工作。
2.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责任上真正落实。开展以村为单位的防灾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村自为战、人自为战的防灾抗灾能力。完成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细化预案内容。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和监控。掌握隐患点动态,落实监测责任,做到心中有数,掌握防灾主动权。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水雨情动态,及时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电信等提示,提醒乡镇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3.开展全县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开展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国土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和减少地质灾害人员伤亡的现实需要。系统查明小流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和危害程度,研究总结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评价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危险性,建立小流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预警体系,为我县科学制定防灾方案和城镇、村镇规划,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小流域地质灾害损失提供依据。确保调查评价的质量,质量是调查评价成果的生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调查评价工作进度,确保11月份完成。继续做好全县建设项目和村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认真做好矿山生态治理工作,完成1个“百矿示范”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治理工作。年底前完成率达到我县24个废弃矿山治理任务总数的80%以上。
(四)努力夯实业务基础,不断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1.认真做好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根据上级的部署,我县被省厅列为全面开展土地调查县之一,从今年开始至2009年,我县将用二年时间全面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年主要工作任务为开展农村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五云镇建城区1:500数字地籍调查及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籍变更快速更新机制,具体要求是:一是充分发挥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与工作经费保障作用;二是严格按拟定的土地调查工作方案科学操作;三是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四是加强对调查人员的培训,实行先培训,后上岗;五是每个阶段工作环节要紧扣,保质保量完成好年度的工作目标。
2.强化土地登记管理工作。土地登记管理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努力破解登记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登记。一方面向空中拓展,提高建筑容积率;另一方面就是向地下拓展,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积极探索地下空间的产权界定,使用权出让等有效制度和办法,规范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消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制度障碍,有效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认真学习贯彻《土地登记办法》,规范土地登记行为,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认真开展日常土地登记和抵押登记工作,加快数字和地籍信息系统化建设。尽快实现“以图管地”,加强国土资源勘测工作,发挥测量数据在全县国土资源各项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3.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本着“按需分配、承前启后”的原则,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争取年内实现局机关人手一台、基层所每2人一台计算机的目标。局内部网络平台初步实现现有基础业务全局资源的共享。其次,土地、矿产资源实现网上审批,实现与政府之间的公文信息传递电子化,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办文的高效性;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网上文件传阅制度。第三,加强业务培训。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培训,使全局干部职工能操作,会应用,国土资源信息化的管理意识在全局初步形成。加快做好国土资源档案馆建设的前期工作。
(五)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一是创新机制,建立土地执法长效机制。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执法监察经验,立足在管理上究原因,在制度上找办法,在创新上求突破,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为主导的土地监督的优势,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起分工负责,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综合防控,联合执法的土地执法长效机制。
二是攻坚克难,提高调处能力。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不断完善我县征地补偿区片综合价标准,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贯彻执行《*县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管理暂行办法》、
《*县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安置暂行办法》,不断规范征地拆迁行为。切实关注民生,努力破解难题,以降低量为目标,提高调处初信、初访的满意率。解决重复信件的息访率和破解疑难案件的办结率为重点,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加强学习实践,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破解疑难的能力。发挥预告功能作用,全面排查,摸清苗头,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完善责任制,把矛盾下移给各基层所,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工作职能的真正到位。
三是严肃法纪,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围绕耕地保护,加强动态巡查,以发现率、制止率为主要内容,完善巡查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村级国土资源监察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创造条件建立一支严执法、敢碰硬的执法监察队伍,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健全完善以分片巡查、举报为重点的违法案件发现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全面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各项制度,继续加大执法力度,梳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提高办案质量,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从严查处。对于典型案件,公开调查,公开曝光,公开处理,维护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尊严和国土资源执法权威。
四是营造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扎实推进乡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确保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保护耕地,保护资源,树立依法用地观念,创造良好的土地执法社会氛围。
(六)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1.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三种能力是前提。把加强能力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关键来抓。一是提高履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工作职能到位,不越权、不越位、不缺位,重点提高工作的协调能力。二是提高创新能力。以人为本,深化内部改革,整合内部管理资源,理顺科室职能关系。三是提高落实能力。抓落实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一件一件、一项一项扎扎实实地去完成;抓落实要明确工作思路,科学谋划布局,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抓落实要突出工作重点,力求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抓落实要把目标任务具体化,使各项工作具有可操作性;抓落实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加强学习是基础。学习是工作的基础,掌握知识就是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第一,刻苦学习,更新知识。首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唯有刻苦学习,提升自我,探索求新,扎实工作,才能担起重任,奉献社会。学业务,不仅干什么要学什么,而且要广泛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学法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第二,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在资源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参与宏观调控,如何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如何从开源节流上找出路等等,都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创新。全体干部职工要立足本职,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土资源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在工作中注重探索总结内在的规律性,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上锐意改革,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效能。第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县委、县政府工作为中心,做好围绕和服务的文章,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自觉地把所从事的职业当作事业,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把心放事上,把事放心上。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使全系统形成条条争先进,工作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使每个干部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继续做好青年干部上挂下派工作,为青年干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建立健全用人合同管理制度,不断规范用人制度,加强老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