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1 金融危机突显了中小企业的弱势地位。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突显出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和弱势地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越来越明显,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陷入成本升高、产品销售困难、外贸出口受阻的困境。

我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财政投放力度来拉动经济,但投放的4万亿元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仍是可望而不可及。《2008年中国银监会年报》披露了截至2008年底,中小企业贷款的情况。(表一)

从数字上看中小企业贷款比例很高,但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定义非常宽泛,所以受益的仍然是“金字塔”塔尖上的中小企业,而真正缺少融资渠道的广大中小企业由于缺少银行接受的抵押物、销售收入较低、财务报表不规范等原因,仍然难以从中受益。

2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需要发展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2008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但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559万,这个数字在2009年上升为610万。由于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3 中小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42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注册全国65%的发明专利,开发80%以上的新产品,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4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高达70%。资金短缺使很多中小企业失去了宝贵的成长和发展机遇,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200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对8000多家民营工业企业和近3000家金融机构进行了以“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为主要内容之一的调查。贷款覆盖率是指同金融机构有贷款关系的中小企业数与全部中小企业数之比。截至2008年5月末,全国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8.7%,上升1.8个百分点,增长平稳。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0.1%)高8.6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54%的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相比,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信用担保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全面推动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可以5~10倍的比率撬动银行信贷,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引领社会资金的投向,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结构与效益产生良好作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已成为政府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的有效途径。

1 借鉴国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经验。早在半个世纪前,为了扶持中小企业使其健康发展,一些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就已经开始建设担保体系,他们的经验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体制建设、运营方法等,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成立了东京信用保证协会。截至2004年财政年度末,全日本52个协会共拥有资本金近280亿美元,在保余额480亿美元,为日本35%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信用保证,担保额约占中小企业债务余额的15%,担保资金放大倍数达到60倍。通常办法是为银行贷款额的70%~80%提供担保,与银行形成风险共担。2008年9月,日本政府批准总额4,000亿日元(约合365亿美元)的贷款担保计划,使得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是美国国家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的集中管理者,在全美有2000多个分支机构。营运资金由联邦财政负担,每年国会从预算中拨款补贴,截至2006年,共向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780亿美元。信用担保机构对15.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90%的担保,15.5到75万美元的贷款提供85%的担保,并非承担100%的融资风险。

韩国信用担保基金(KCGF)建立于1976年,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宗旨,组织机构包括总会、72个分会、7个信用研究中心和4个海外代表办事处。资金来源为政府和银行机构,截至2004年底,总资本为85.63亿美元,比创立时增长了161.8倍。放大倍数为15倍。

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成立于1974年。成立之初,当局出资约占60%,银行和企业捐助分别占30%和10%,之后当局出资额逐渐加大,目前已占资金全部来源的84%。与基金签约的合作金融机构有48家(含2500家分支机构),均可受理信用担保业务,基本上覆盖了台湾全岛。

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迅速。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只有短短十余年的历史,但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4,247家,担保资金2,334亿元,中小企业贷款累计担保额已达1.75万亿元,累计担保企业90.7万户。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明显扩大,资本实力增强,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截至2008年底,全国4,247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户数比上年增长13.9%;担保机构户均注册资本4,914万元,比上年增长5.6%。2008年当年共为23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额达7,221亿元,新增担保总额4,340.8亿元,新增受保企业15.1万户,比上年增长9.52%,业务增长43%。

(2)国有出资的担保机构稳步发展,政策性担保资金发挥了引领社会资金投向和行业发展的作用。2003年底,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不足1000家,其中大多数是国有出资,而截至2008年底,国有控股担保机构达1,245家,占全国担保机构总户数的29.3%。全国担保机构担保资金总计2,334.3亿元,其中政策性担保资金615.4亿元,占担保资金总额的26.3%,非政府出资1,718.9亿元,占73.7%。这些数字表明了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稳步增长和引领社会资金投向担保行业的重要作用。

(3)坚守政府设立担保体系的主旨。在担保资金规模和业务量快速扩大时,担保行业坚持着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业务方向。在2008年当年提供的近40万笔业务中,800万

元以下担保额有38.4万笔,占96%,其中100万元以下有23万笔,占57.6%。

(4)风险控制水平不断增强。加强担保理论研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2008年全国担保机构共发生代偿6,759笔,比上年减少36.6%;代偿损失为5.8亿元,仅占当年担保额的0.08%。

(5)社会效益显著。担保体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增加。2008年,全国担保机构受保企业员工人数达1,614万人,销售收入达3.5万亿元,利税达3,6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50.4%和66%,充分体现了担保体系的社会功能。

3 沈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情况。沈阳市的中小企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经济总量已占全市的大半壁江山。目前,沈阳市共有中小企业27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8%;从业人员约280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75.6%;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5%,实现税收占全市税收的70%。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沈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安置就业的主要渠道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

截至2008年末,沈阳市共有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68家,注册资本金总额18.8亿元。其中由市、县区两级政府出资组建的担保机构有18家,市级担保机构5家,县区级担保机构13家,注册资本金总额为7.8亿元。全市实际已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仅有13家,其中由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11家。截至2008年末全市担保机构累计为1,678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累计完成担保额17.35亿元。由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承担着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任务,由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累计为1,662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累计完成担保额16.43亿元,占全部完成担保额的94.7%。(表二)。

沈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是:

加大政府投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从2000年以来,市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先后组建了5个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并不断扩充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规模。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财政一次拿出20亿元对市级信用担保机构进行增资。截止到目前,市财政共为5个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注资22.5亿元,有效地推动了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稳定、健康发展。正在积极落实风险补偿资金2,000万元,用于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

初步建成了一体两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县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区、县政策h生担保体系,市区两级财政共为13个区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注资5.2亿。未来将逐步对目前小、散、弱的市级政策性担保机构重组整合,做大做强1~2家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市级政策性担保机构,争取将其发展成为全省信用担保机构的领先水平,并以此为核心带动县域担保体系的发展。

发挥先进担保机构的示范作用和技术优势,建立沈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培训孵化基地。沈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是2000年在英国国际发展部援助中国的国有企业发展和重组项目背景下成立的,开办资金仅为2496万元,今年9月新增担保资本金1亿元,变更为1.2496亿元。2001年被列入国家首批104户担保试点。成立至今,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1,160笔,担保额5.19亿元,帮助企业得到贷款6.4亿元,未收回代偿仅15万元,没有净损失。这是国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典范。为了充分发挥该机构的技术优势,2006年沈阳市中小企业局选定该机构作为沈阳市中小企业培训孵化基地,为全市担保机构提供技术培训。目前培训工作已辐射周边城市,为推动沈阳乃至辽宁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成立了沈阳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协会正在起草沈阳市信用担保机构倡议书。该协会的建立将大大加强沈阳市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技术交流和行业自律,为沈阳市信用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与广大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相比,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具有准公共品性质,政府必须介入和扶持。信用担保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不断完善。必须坚持“政策性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的原则,通过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途径,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

1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的明确的行业定位和统一的管理体系。从1999年国家经贸委提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担保行业主管部门的确定一直在不断变化,各地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管理高度分散化。多年来,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既没有明确专职的监管主体,也没有行业管理办法,造成了担保行业监管缺位,业务开展欠规范,担保机构之间无序竞争等问题。国家发改委曾明确承担担保行业的监管责任,但是,[2009]7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又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谁审批设立、谁负责监管’的要求,确定相应的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负责本地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设立审批、关闭和日常监管。”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性质上看,担保机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服务机构,并不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不适合按照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应该明确各省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就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的主管部门。

2 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担保体系的建设。一是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作用。通过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注入资本金的办法,做大、做强政府注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使其起到带头作用。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地方政府出一部分资金,同时吸收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共同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接受政府机构的监管。三是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按担保额一定比例实行补偿,以提高担保机构资信,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3 推进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双赢合作。鼓励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建立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担保机构和银行共同开发符合本地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融资担保产品,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情况,开发应收账款、股权等新的抵押(质押)产品。同时,银行应该支持担保机构使用银行的信用查询系统,共享客户的信用信息。

4 营造更有利于担保机构开展业务的政务环境。担保业务中涉及的各抵押(质押)登记部门应积极支持配合,为担保机构查询、抄录或复印相关登记资料提供便利。在办理抵押(质押)登记的过程中,不应强制指定评估机构。

5 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散和化解机制。逐步建立担保与再担保分散风险、担保机构与银行分担风险、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风险准备金制度补偿风险的多层次的风险分散和化解机制,控制担保行业的系统风险。

6 组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应组建国家、省、市三级担保行业协会。我国担保行业有两个非法人机构的组织,一个是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另一个是中国担保业联盟。这两个松散型的组织都为推动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它们都不是法人机构,不能起到国家级行业协会的作用。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建议

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

一、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就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指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益,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软硬支持系统,主要成就有以下方面:

(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2002年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鼓励,融资担保机构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融资担保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担保机构共有6000家左右,其中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约有4000多家。以政府融资担保机构为骨干、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担保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信息化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和社会各方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十分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后各方投入中小企业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资金14200余万元,其中国家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地方投入配套资金6500余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700余万元。

通过国家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各地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健全,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和人才培训体系初具规模

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国家、省、市级分别设立了中小企业培训专项资金,并且成立和培育了一大批培训服务机构。现已初步形成由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和企业自我培训等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培训体系。

二、当前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省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有近一半的省份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的中小企业服务队伍。但仍有部分地区对服务机构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够。有的虽然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但只是搭了个架子,未开展具体工作;有的还处于等待观望状态。由于认识不统一,重视不够,致使部分地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速度迟缓,成效不大。

(二)缺乏长效发展机制影响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后,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狠抓一下,事后,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又不理不问。由于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缺乏长期规划,造成服务体系建设的缓慢和资源的浪费,制约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三)对社会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不足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一个增加经费投入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已建立的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盘活存量资源。通过对社会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调动社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能够产生强大的服务功能。目前由于部分地区政府服务力量不足,未建立综合的中小企业协调服务机构,致使社会服务资源一盘散沙,虽然投入较多,但总的服务效果并不明显。

(四)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缓慢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许多工作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目前由于工商、税务、海关、质监、财政、统计、劳动保障、司法、金融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自成系统、各自封闭、信息不共享,加之中小企业企业信用意识淡薄、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造成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性。

(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功能相对较弱

由于受技术创新服务的政策、法律环境等的影响,我们目前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普遍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低下等问题。

三、对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设立的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设

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核心和导向作用,要深入调查了解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承担起联系、引导和整合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职能。

1、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文件精神,及时研究、反映和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要加强科学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各种硬件保证和软件支持,确保各项业务的有效开展。要明确工作标准,制定服务规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形成中小企业服务的合力。政府设立的综合服务机构,要积极整合和优化社会各类服务资源,把社会上零散的、无序的服务资源凝聚起来,在统一的规划和运作下,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中小企业服务联盟。要加强对社会其他服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工作协调,及时掌握重点服务领域、服务机构、服务队伍的运行情况,协调解决影响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的合力优势。积极维护广大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要真正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逐步使服务机构的功能由初级的供给主导型向更深层次的需求主导型转变。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大厅,将各类服务机构引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便捷服务。

3、始终坚持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公益性位。目前全国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是政府内设机构,有的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的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有的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基本是凭借政府的职能在向企业收费或者挪用专项资金来生存,这不仅违背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清理对中小企业的收费,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的有关精神,也引起了企业的误解和强烈的不满。同时经费短缺也严重影响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为了建立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所需经费应根据有关规定由财政全额负担,不应把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费用转嫁给企业。

4、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应采用统一标识,树立中小企业服务品牌效应。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采用公共服务机构统一标识,让企业在选择服务时能够甄别。要针对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不断开发服务项目,创新服务产品,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把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乐于服务中小企业的人才吸收进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服务功能。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对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把综合服务机构培养成学习型、创新型的机构。

(二)加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建设

行业协会在建立从业规范,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反映中小企业的建议和要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行业协会要加强自身建设,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推动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发展。

1、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行业协会要准确把握自己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要站在全行业改革发展的高度,开展各项工作。

2、加强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要建立健全自律规则和执业标准,结合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和机构执业记录系统的建立,加强信誉引导,强化惩戒功能,促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3、强化服务,注重实效。协会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及时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会员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式,推动行业综合竞争实力。

(三)加强商业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设

1、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助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融资比较困难和很困难的分别为68%和14%,资金不足成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经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金融危机后,这种矛盾更加突出。探索和完善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应上下同心,各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要联合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项目推介、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的宣传、咨询、培训等活动,加强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商业银行要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完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制度,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更加重视和更加主动地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不断探索和创新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科学途径、方式方法和有效模式。

2、强担保机构建设,促进担保机构发展。我国目前担保机构地区间发展还不平衡,在一些发达的大中型城市担保机构比较发达,在一些小型城市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担保机构发展相对还比较滞后。加强担保机构建设,一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继续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担保机构建设的积极性;二要明确方向,强化措施,抓住机遇,搞好各项服务措施;三要加强对融资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担保机构的设立和运营,防范担保风险,促使融资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四要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鼓励担保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逐步形成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3、加强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发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产品设计、设备与产品测试等服务机构发展,鼓励各类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中小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

4、建立健全法律政策服务体系。组织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在线咨询服务,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经营的能力。

5、整合社会其他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充分调动评估、认证、会计、审计、展览等其他社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都来重视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玉利,李新春.创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朱琳.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思考[J].企业科技开发,2005(8).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62.02

在当前全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要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事关经济发展的长远。

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有利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的延伸与规模扩展;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使融资渠道畅通和资本集聚;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得到最大化利用;有利于积极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1唐山高新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现状

(1)制定扶持政策,加强金融合作。2007年,唐山高新区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办法》、《科技计划项目配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经过多次修订,目前已形成了与国家和省市科技政策的相互补充。几年来,唐山高新区已安排科技经费支出5600多万元,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创新的热情。此外,还加强了资本与产业的结合,与多家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唐山分行对唐山高新区总体授信20亿元,中国民生银行对唐山高新区创业中心企业实行整体授信。同时。与深圳创业投资、天津达晨创投等合作,推动了政府引导基金的建立。

(2)成立、吸引各类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为了更好地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唐山高新区于2005年注资3000万元成立了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解决了部分中小科技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在建设好国有投资公司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进驻,目前高新区已经有唐山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唐山至信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等多家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进驻并开展业务。

(3)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目前,唐山高新区汇中仪表公司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和各项上市前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创业板上市,赛福特公司正在积极准备中小企业板上市,亚特专汽、开诚电器等一批科技企业也正在推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准备。

2高新区投融资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为企业服务的投融资规模偏小

唐山高新区投融资市场体系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规模偏小,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运作,从而抑制了投融资体系的快速发展。以创投为例,苏州工业园区的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30亿元,武进区的中外合作常州傲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00万美元,而区内成立的唐山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有3000万元,私营创投唐山至信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有2000万元,从区内正常开展业务的3家担保公司来看,除1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是5000万元外,其余2家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左右,自身资金实力不强,国有商业银行对其担保贷款项目缺少积极性,银行认可度不高。

2.2投融资服务体系功能不全

区内投融资市场体系元素不够丰富,尽管引进了一些金融、担保、创投等机构,但数量、开展业务品种和规模上都满足不了区内科技企业的发展需求。新型元素太少,如信托、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租赁、典当等各类投融资服务机构还比较缺乏。企业融资渠道不够畅通,投融资资金供求不能充分衔接,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区内企业融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缺少市场信誉良好、竞争实力强的投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在上市等投融资业务上难以在区内获得优质、规范、高效的中介咨询服务。

2.3投融资机构及其业务发展缓慢

区内创投企业大多刚开始起步,在为企业提供的多元化资本运作和服务方面还缺乏经验,资源整合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唐山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进行过9笔业务,累计涉及资金2990万,所有业务均为委贷业务。而唐山至信投资有限公司从进区至今,由于主营公司上市业务,至今还没有成功案例。区内的3家担保公司均不做科技担保业务。

2.4管理体制机制有待优化

目前区属的高新创司是按国有企业设置,政企职能不明晰,市场化调整手段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营管理的效率。由于区内现有国有融资平台资产规模有限,缺乏良好的财务形象,融资方式仍是以银行中长期贷款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而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融资渠道单一。

2.5创新活跃度不足

一方面目前区内企业融资还相对集中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在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能力上还比较欠缺。另一方面金融投资机构缺乏对自身金融产品的创新意识,未能与相关融资机构形成业务协同,无法为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导致企业难以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影响了融资产品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2.6专业人才极具缺乏

人才决定投融资业务创新的执行力,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据调查,目前区内投融资管理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更谈不上团队管理,这已成为制约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上台阶的一个重要瓶颈。

3建立和完善唐山高新区科技金融体系的建议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信用担保体系

一、我国现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现状

(一)我国现行信用担保体系

自我国首家担保机构成立以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初步形成现有的担保格局。总体来看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授信担保为主体,商业性与互担保为两翼,中央、省、市、县为四层的担保架构。政策性担保包括城市信用担保、省级再担保和国家级再担保。城市担保是担保体系运行基础,直接从事担保业务;省和国家再担保通过再担保服务分散城市担保风险,是城市担保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担保行业运行分析

为了解决企业的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上给了担保行业很大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实力增强;为了解决自身融资难的问题,企业也积极投资或设立互担保机构;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纷纷流入到担保行业,投资或设立商业性担保机构。笔者由银监会负责人就2011年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等答问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可知,担保行业整体规模、实力、从业人员和担保业务量也都得到大大增强;担保机构由政府出资为主向民营及外资控股转变。

2011年,根据《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以促进规范发展,防范化解风险为主线,加快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及其监管部门完成担保行业规范整顿工作。(1)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过规范整顿后,担保机构逐渐树立规范经营和风险控制意识,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2)经过行业规范整顿,银担合作的基础和环境有所改善。同年联席会议了《关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合作的通知》,该文件进一步促进和规范了银担合作。银担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担保业务量进一步加大;同时了促进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二、现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从中小企业自身分析

1.中小企业信用度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等级都是3B或3B以下,A级以上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很低,信用管理意识薄弱,信用等级不高。

2.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内部财务结构不严谨,信息不透明,缺乏严格的内部财务记录、财务审计和风险控制机制等问题。正是这些因素致使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很难获得财务审计部门的认可,披露信息可信度不高,因而外界很难把握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状态,信息不对称问题随之产生。

(二)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

1.现有机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越往基层机构越少,分布不合理且覆盖率低。

2.担保公司“异化”问题严重、无序竞争、违规经营、乱象横行。我国部分担保机构的“异化”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在市场无序竞争下,部分担保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非法融资、无序放贷、乱收费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挪用、占用客户保证金;游走在灰色地带甚至从事违法行为。

3.担保公司没有明确的担保对象和担保资源流向标准,致使担保资源分散化和担保资源利用率低下化。

4.担保机构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不制衡,而且自身的独立性也存在质疑。一方面,许多担保机构并没有一套完善的业务决策、执行和监督均衡机制,也缺乏完善的被担保公司风险信息资料的收集、使用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我国现有信用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的担保架构,然而政策性担保机构大多是依附政府性机构,担保业务难免会受到政府方面的影响;由于担保机构自身治理结构不规范,导致其在决策时也容易受到内部不良因素的干扰,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担保机构。

5.担保机构与银行间的贷款风险共担机制不合理。我国现有的贷款风险分摊模式为“担保公司承担所有风险、银行承担零风险”模式。但是担保机构的保证服务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和审核、评估企业资质的成本,因此贷款银行也应当承担一定的风险,例如美国担保机构仅承担第二担保贷款风险。

(三)从社会层面分析

1.担保行业的监管缺失。在实际运行中,随着担保机构数量和业务的快速增长,监管资源不足、监管能力不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渐渐显现。另外在中央政府方面,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是由财政部、银监会等八部门组成,银监会为牵头单位,涉及部门多而且权责不清、管理混乱。

2.担保风险控制法律体系建设滞后。担保机构对外提供担保贷款的风险极高,风险控制是担保机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但我国现有的担保风险控制法律体系模式主要包括“核心法规+主要法规+配套法规”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十地方性法规”等,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担保风险控制法律体系。

3.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信息管理体系,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须完善。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具体有以下几点:缺乏权威的征信系统、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良好的失信惩戒机制、没有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导致银行和担保机构很难获得中小企业真实的信用状况。

三、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中小企业的自我完善

首先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治理制度,使公司决策、执行、监督三者实现均衡。其次中小企业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增强诚信经营理念。最后是对外披露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治理状况,尽可能提供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提升披露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二)信用担保机构的进一步完善

1.信用担保机构规范自身发展。(1)加强担保信息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被担保公司风险信息资料的收集、使用和管理制度;实现担保机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均衡;提升担保业务独立性。(2)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规范自身发展战略,规范担保财务制度,披露真实、可靠地担保机构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注重自身软实力建设、提高担保从业人员素质。(4)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2.提升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量和布局的合理性。针对现有的担保公司分布结构不合理、覆盖面率不足问题,应根据不同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制定担保行业发展的长期规划,调整担保机构的布局,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提高担保业务量。

3.加强风险管理,建全担保风险控制制度。首先是风险的预防和评估机制,具体就是通过事前调查了解企业真实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评估担保风险。其次是担保风险的控制,保持对受保企业大额资金流向、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最后是通过再担保、事后追偿与补偿机制等措施实现事后担保风险控制。

4.明确担保对象、建立担保资源流向标准。现阶段信用担保资金扶持的重点是科技创业型、都市吸劳型、资源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以及以仓储、配送、分销为主要内容的商贸物流型中小企业。各担保机构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担保对象和担保资源流向标准。

5.积极拓展信用担保功能,不断创新担保业务模式。政府、企业和担保机构应重视担保方式的创新,构建多样化担保模式。

(三)国家加强对信用担保体系管理

1.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对策。(1)建立健全担保风险控制法律体系。以风险管理为主旨,信用担保法为核心,预防法律制度、控制法律制度和补救法律制度为基石,建立一套严谨的担保风险控制法律体系。通过不断完善资信评估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担保机构内部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反担保制度和被担保企业保证金制度等法律制度来实现担保风险事前预防;风险控制法律的核心是担保风险的监测和担保风险的分散制度,通过完善风险监管制度、保证保险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应急处置机制、再担保制度、银行与担保机构间贷款风险分摊制度等措施来完成事中风险控制;风险救济法律制度着眼于担保损失出现后的补救措施,通过代偿、追偿、风险补偿制度等来控制损失。(2)加强担保行业监管体系建设。在地方监管层面,一方面,根据相关规定,明确地方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加强日常审慎监管,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模式、加强监管人员培训、监管资源合理化配置和推进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等措施来弥补监管资源不足、监管能力不足、监管不到位等缺陷。

2.强化信用信息管理,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工商登记年检系统等现有信用体系作用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以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政府监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和行业协会为主体,以信用信息收集、信息共享、信用评级、失信惩戒为主要功能的全国性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降低信用信息获取成本。(2)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制度。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健全,能够帮助银行和担保机构获得比较可靠的企业信用信息和预防风险,从而有助于银行与担保机构做出担保贷款决策。另一方面通过担保业绩、服务水平、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等方面对担保机构进行综合考评,并划分信用等级,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和银行选择担保机构,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银监会.银监会负责人就2011年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等答问[EB/OL].2012-06-28.http://.

[2]周德文.担保业面临的危机[N].新金融观察报,2012-07-23.

[3]张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问题研究[J].求是,2012(2).

[4]周军霞、罗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制度性缺陷与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2011(1).

[5]张翔.从国际经验计较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9).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一、资本市场未发育,资金市场不活跃,社会中介市场不规范是我市现有投融资体系的基本特点

建市以来,受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的制约,广元市的投融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功能不全。具体表现为:

(一)区域资本市场发育迟缓,直接融资渠道狭窄,风险投资机制缺失。我市至今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机构,也没有一家为当地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中介机构,更没有一家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企业及项目主体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寻求风险创业资本和长期技改资金融通的渠道十分狭窄,只能依靠创业者自筹、企业内部职工入股、民间借贷以及少量的国内、外开发银行贷款和国家专项投资资金勉强满足资本的需要,使融资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业。融资方式的单一,不仅限制了城乡新生企业的诞生与发展,同时,处于生长期的企业也受资本金率偏低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它们从资金市场融通再生产过程中所需流转资金的规模,迟滞了产业规模的扩张速度。

(二)资金市场资源配置失衡,信贷资金有效供给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我市资金市场的主要供给方。随着国家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集约化经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纷纷收缩到市城区,基于风险控制的要求,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集中于资本实力相对较强、风险系数相对较低的大、中型企业和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而资本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信贷支持。专门为我市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又因错失组建良机而不复存在,广大的农村金融领域几乎由农村信用社独家支撑。而我市工商企业受资本、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大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少规模以上企业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信贷资金承载力弱,导致银行信贷投放谨慎。近几年来,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差每年以两位数的增幅扩大。截止20__年7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2.8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98%,而各项存款余额为22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了12.26%,存贷差已达到88.05亿元之多,全市资金市场呈现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

(三)社会中介市场不规范,服务功能弱小。一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市场经济主体直接、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市由于缺乏充足的担保基金,目前仅建立了2家担保机构,而且担保基金数额小,远远不能满足融资双方的需要。二是评估、咨询机构运作不规范。一些中介机构缺乏职业道德和统一的认证标准,常常提供不实的评估结论,诱发诚信危机,使大多金融机构仍然延用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规避风险,既增大了企业融资难度又增大了融资成本。三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由于我市相关信息平台还处于初创阶段,且资源尚未实现共享,融资双方信息透明度不高,融资渠道不畅。

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培育区域资本市场;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增强资金市场功能是加强我市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资源竞争越来越成为制度的竞争。地方政府围绕投融资体系发展的政策会形成地方金融发展的亚政策环境,而适合市场化发展趋向的政策,将会带动本地投融资领域的繁荣,从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入。加快我市投融资体系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化解实体经济融资要求、金融业自身发展和金融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合我市实际,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应以拓展多种直接融资渠道为切入点,充分借助全国资本市场平台,积极培育区域资本市场,为市场经济主体开展资本融通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资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为市场经济主体做大做强创造必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促使不同规模与层次的企业与相应的融资方式结合,孵化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生企业,提升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大、中型企业,催生一批具备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带动全市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一)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健全机制,为培育和推动区域投融资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投融资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专门机构加以推动。由于投融资体系又主要与金融资源的配置紧密相关,因此可参照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经验,设立金融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投融资体系建设和金融工作的协调与管理。其主要职能应包括:研究制定全市地方金融发展规划;对地方性金融机构行使行政监管;负责对全市地方金融机构及与金融市场有关的中介机构的协调、指导和管理;综合协调涉及地方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动区域资本市场的形成;规划、协调、指导全市企业上市的前期改制、上市推荐等工作;指导地方性金融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等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负责地方各类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典当行、信托投资机构的引进和监管工作;指导和监管各类基金的设立和运行等。

(二)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搭建便捷、低成本的直接融资平台。一是加强研究,创造条件,整合

财政、科技、商务、经协等条块资源,改进服务,设立地方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创业。指导、帮助初创企业争取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的转化,使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生企业能够破土成长。二是制定规划,做好企业上市融资的培育工作。积极争取省级有关部门指导我市中小企业和重点企业加强股份制改造,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上市辅导,同时积极向国家证券会推荐我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成熟的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为增强企业实力创造条件。三是发展多种类型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满足地方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积极争取省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我市发展金融租赁机构、信托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尤其注重为创新企业服务的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放地方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以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三)培育和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机构功能。

将金融产业做强做大,实现地方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地方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培育和完善地方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更多的外部金融机构落户本地,大力发展本地金融机构,实现金融业的量的增长。二是培植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使资金用在当地,并能产生效益,使金融业能够实现低风险的平稳成长,并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实现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通过有效手段引进国内投资银行、融资租赁、信托投资等法人机构来我市设立机构或开办业务;争取政策,适当组建具备新型服务功能的地方金融机构,并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的组织机构,弥补金融机构门类缺失和融资渠道单一的缺陷;规范和完善信用担保市场,优化整合现有的担保机构,鼓励市内外各类资本进入广元的担保市场;积极引导和支持现有驻广金融机构开办金融租赁、公司债券、商业票据贴现等综合经营业务,繁荣区域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