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核算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核算 税收征管 重要性 策略
财务核算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应该要按照《税收征管法》對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财务项目进行核算。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要求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核算,没有建立健全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的辅账目,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随意设置账簿,因此导致账簿的记录与实际财务情况之间不相符的现象出现。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财务核算基础工作存在问题,在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因此导致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无法确保各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财务核算对税收征管的重要性
(1)可以提高税收监管力度
财务核算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监督过程,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管的重要途径,尽管当前税务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的建账督促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税务监控难度依然很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财务核算过程,可以使得税收征管力度不断提高,对一些中小企业的记账过程进行规范,从而确保税收征管过程顺利推进。另外,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营管理不断改革与创新,企业存在的多面广、经营范围变化快的情况,因此导致税务机关无法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核算可以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规避,通过规范化的财务核算,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项目进行统计,从而能够为税务机关开展征税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
(2)强化税务机关的作用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不断增大,由于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税务机关的作用反而被弱化,没有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对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一定影响。通过企业的财务核算,可以对税务机关的作用进行强化,从而不断提高税务机关的工作水平。例如当前税务机关存在任务和稽查力度不足的情况,我国的税务稽查主要目标在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上,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的税务稽查普遍采用管理部门的纳税评估,这种管理模式的缺陷比较大,为了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水平,必须要积极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强化,通过及时的成本核算,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财会项目进行规范化记录和管理,从而确保企业的纳税规范性。
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务核算并没有发挥其监管职能。财务核算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监督的过程,但是当前有的企业的会计人员综合能力水平不高,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都是兼职的,他们没有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在会计记账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现金与银行混淆、销账与挂账不及时等问题,财务会计人员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对各种账目进行核算,没有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监督。
第二,财务核算不够规范。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账目类型越来越多,账目不够健全、记账方式不规范等,都是当前财务核算过程中的明显问题。例如一些企业在账目设置方面没有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规范化设置,设置的账簿不完备,有的企业设置账外账,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设置账簿,因此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没有成本、收入凭证,更无法根据企业的账簿进行税收核算。另外,有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记账的方式依旧是传统的人工记账,企业的账目繁多,财务人员核算口径与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别,由于记录方式的不规范,也会导致一些账目缺失,最终导致财务核算与税收核算工作比较混乱。
(2)财务核算管理策略
第一,加强对财务核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必须要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核算管理制度,从而确保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可以规范、顺利的完成。首先在企业内部应该要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引导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账目进行规范记录,按照统一的规定对各种会计信息进行汇总,形成规范化的会计信息。其次,要加强财务人员与税务人员的沟通管理,确保各种会计项目的真实有效,财务核算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任何疑问,都要及时与税务人员进行沟通,找到问题的成因,并且积极进行解决。
第二,加强对财务核算工作的监督。在对企业的财务核算过程进行监督的过程中,税务部门可以结合工商和财政部门加强对企业的财务和税收核算管理,督促企业可以按照《税务征管法》和企业财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对企业的财会工作水平进行提升。其次,要不断加强税务中对财务核算的监管力度,通过完善监督部门的职责,使得税务核算过程可以接受监督,确保税务核算目标得到落实。
第三,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在财务核算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定期考核,一旦发现会计人员出现会计造假行为,要及时追究其相关责任,采取法律手段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提高财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
综上所述,财务核算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同时为税收征管提供真实、有效的财会数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财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要积极加强对财务核算工作制度的完善,并且要积极加强对财务核算工作的重视,加强宣传,使得企业的财会人员能够意识到财务核算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财务核算水平,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税收征管工作顺利推进,同时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李玉平.健全的财务核算对税收征管的促进作用浅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
[2]陶林.试论健全财务核算对税收征管的重要性[J].北方经贸,2011(05)
[3]刘永霞.企业财务核算对税收征管的影响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2)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核算
一、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性
根据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中小企业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比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授权和80%以上的新产品研究开发,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创造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鉴于此,提升中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乃至战略意义。
(一)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对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性
财务核算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及其内部人员,迫切需要核算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以便预测未来的经营状况;核算企业拥有的资源和制造能力以便评估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核算企业的毛利净利等财务指标以评价将来可能采取的市场竞争策略等。
(二)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对企业决策的重要性
财务核算通过综合利用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结合外部的经济环境,采用合适的核算方法,对企业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深加工,提取出企业决策需要各类信息,提交给企业的决策者。决策者根据财务核算的信息,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情况、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掌握的资源情况,进而做出影响企业发展的决策。财务核算的质量极大的影决策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三)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对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要取得快于同行业的发展速度,资金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小企业因为成长的背景,更容易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因此,其融资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长远稳定的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财务核算管理,规范财务核算工作,提供及时高效的财务信息,不断适应监管部门的财务核算要求,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融资方案,争取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从而获得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是由个体商户和合伙企业发展而来,创业初期,人员少、资金不足,关键部门由老板本人或者家族成员管理,内部控制度制度缺失管理混乱,导致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存在诸多问题:
(一)人员素质差,核算水平低下
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一般由老板或直系亲属作为出纳管理资金,然后由记账公司选择部分单据登记账簿处理报税业务。中小企业主对财务核算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陆续加入的财务核算人员能力不足。企业财务工作主要停留在简单的记账、报表、报税的结算,财务部门及人员缺乏对财务核算的认识,缺乏科学的财务理论知识,使财务核算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匹配当今社会对财务核算工作的要求。
(二)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能不健全
由于中小企业主对财务核算缺乏重视,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针对财务核算工作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核算人员,企业财务核算缺乏完善的管理部门和管理方法,没有开展相应的核算业务,导致企业财务核算工作难以有效进行,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来配备岗位和人员,不能根据核算的要求健全人员的职能分工,财务核算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原始凭证不规范,单据不真实
原始凭证是财务核算工作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单据贯穿整个财务核算系统的输入环节,输入的规范、真实、合法,决定了财务核算信息的规范、真实、合法。实际业务中,中小企业经常使用非正规发票、阴阳发票、虚假发票报销费用;不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发票;发票开具单位和来款单位发货不一致三流不合一;为减少资金支付,批量采购无票物资;为减少纳税,批量无票销售等,都严重影响财务核算的质量。
(四)核算主体严重混淆
无论是合伙制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甚至是有限责任公司,都存在企业主体和经营者个人主体核算混淆、区分不明的情况。在经营权和所有权不能分离的情况下,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个人家庭财产和企业主体拥有的财产界定不清相互占用;经营者随意从企业账户支取资金用于个人支出,也随意从个人卡中支付公司的工资和费用报销,这些都给企业财务核算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导致数据制度无法完善、核算没有目标、信息没有价值。
(五)资产资金管理不到位
中小企业重视现金收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主要核算依据,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缺乏有效的监督、跟踪、催收和分析,形成长期挂账并成为坏账,给企业造成损失;中小企业重销售轻管理,导致库存商品缺乏预警系统管理,存货过多和库存短缺同时大量并存,造成资金积压和销售损失。资产资金的财务核算制度不到位,导致经营效益受损却找不到具体原因,从而无法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中小企业财务核算问题的几点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十分重要,鉴于其存在以上问题,因此应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财务核算能力
中小企业不能采取全面的财务核算方式,但是也不应牺牲一些重要的职能。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对财务采取重点核算、人员集约的方式是非常合理的,但这就意味着,中小企业的财务核算人员必须具有综合的技能。大企业的财务可以更专业,但中小企业的财务核算技能要求更加全面。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财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培训,提升财务核算人员的基础素养;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规范上升渠道,激励财务核算人员的进取心;提高财务人员的收入水平,提升财务核算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二)建立健全财务核算体系,完善核算职能
财务核算职能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诸多模块,各模块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既需要综合了解,又需要专业技能。为此必须建立健全财务核算机构,从而完善财务核算职能。首先要设立内控制度和内审制度,内控制度用来规范企业的流程,保障业务的顺畅进行;内审制度则在审核内控的基础上为企业核算和运营提供保障。其次要建立预算和考核制度,预算设定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业绩考核标准,考核则进一步分析预算差异,引导企业全员围绕企业的战略和战术,向同一目标发展。最后是要建立成本核算和财务分析制度。成本核算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必须通过成本核算和效果分析,奖优罚劣,提升中小企业的核算水平,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资金安全
资金对中小企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管理和使用更需要倍加重。首先,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发挥资金管理的作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其次,划分资金使用的主次需求,将资金更多的投资于企业发展的经营活动之中,避免资金的使用不当,甚至浪费。再次,对长期资产的购置应反复评审,规划资金来源,切忌短款长用的情况发生。最后,严格规范资金管理的执行程序,加强资金回收预测,量入为出,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四)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和效果
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其业务量也必然呈现大幅增长,为此,中小企业必须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免去繁琐的计算过程,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和效果。全面信息化是一个漫长而又必须的过程,中小企业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循循渐进。首先,引入财务核算程序,对财务凭证的录入、账目的管理实现自动化。其次,引入成本核算体系,将成本管理接入财务模块。再次引入仓储和生产管理系统,衔接企业内部物料收发存。最后,引入经销商和供应商管理系统,衔接上下游。同时,企业应该择时引入OA办公系统,无缝衔接企业的内控制度,信息化管理流程。
(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加强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应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对资产进行全面梳理,严格区分公司资产与个人资产;梳理产品系列,完善生产工艺,完善成本管理的工艺数据;完善BOM单,完整产品的定额物料清单,形成成本管理的基础数据;引入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学惠.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弱化的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17,07:217-218.
管理会计要求财务人员在知识结构上更加丰富,从财务、税法、审计、相关法律知识、国家政策、国内外形势、管理理论等各方面对财务人员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财务人员既要掌握财务知识,还要掌握企业业务流程,才能对经营环节做好监管和预测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对财务人员要不断的加强各方面培训,同时还要进行岗位轮换,将财务人员现有的业务专长向纵深发展,积极拓展视野,加强横向和纵向的人才交流学习,加强财务人员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
二、建立财务体系,做好成本核算和财务核算
财务体系包括成本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管理系统、经营决策支持系统、业绩评价系统和预算管理系统五个系统,建立财务体系是为管理会计提供数据的基础。
(一)成本管理系统
企业的成本核算一定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为企业战略提供决策支持。这就要求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要与经营决策和业绩考核相结合。成本核算方法多种多样,有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或者将几种成本体系相融合。企业在成本核算时想要获得最低的成本,取得精确的成本信息,就要考虑如何将耗费的资源按照资源动因和产品生产线分配到成本对象中。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安排流程,缩短流程间距,降低运转过程的管理费用和经营费用,把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成本升降清楚的加以区别,从而有利于企业进行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同时要求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能计算出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和边际利润,通过盈亏临界点和本量利分析,提供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有利于决策者进行预测分析,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
(二)财务核算系统
财务核算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财务基础设置、财务核算体系、财务报表体系和财务分析体系。财务核算管理体系为企业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提供基础数据。财务人员通过完整有效的财务核算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资金统筹管理和税务统筹规划;通过完整有效的财务核算数据建立财务分体系,为企业长短期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三)经营决策支持系统
经营决策支持体系主要是利用财务核算体系提供的数据,选择合适的财务分析指标,建立适合企业的财务分析系统,为企业的经营方向、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选择合适的财务分析体系。
(四)业绩评价系统
建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企业要结合自身战略目标,建立包括财务绩效评价和战略性业绩评价的评价体系。对过去的、已完成的业绩进行评价,可选择财务绩效指标;为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对战略性业绩的评价,选择平衡积分卡、EVA指标等考核指标。企业通过业绩评价体系对完成的经营情况进行指标分析,从而对企业价值及其发展潜力进行自我评价,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五)预算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包括经营财务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其中,经营预算指标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研发预算、费用预算及利润预算等。投资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及对外股权投资等。筹资预算包括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长短期贷款等。预算是自上而下的,同时各环节的预算不应该是单线预算,而应该是环形闭合预算,相互结合,环环相扣。根据市场销售预算制定生产预算,根据生产预算制定采购预算,根据采购预算制定资金预算,根据项目投资预算制定资金统筹,根据企业的实际融资能力制定项目投资,形成一个闭合的有效的预算体系,做到企业高效运转,资金高效使用。
三、建立并完善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
关键词:集中核算;优势分析;组织实施
一、财务集中核算的概念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指企业集团通过成立会计集中核算机构,在核算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取消权属单位的财务核算职能,由财务核算中心统一开设账户,统一办理资金结算、统一会计核算,是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特殊的会计核算形式。
二、传统财务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财务集中核算模式的优势分析
传统财务核算模式下,当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出现会计数据信息过于分散,共享程度低的现象。集团层面所需要的财务数据大部分是通过报表汇总产生的,很难对权属单位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做出判断,只能在上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控制。企业集团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大量信息迅速做出决策。但在传统分级核算模式下,会出现一方面数据不能说明实际问题,而另一方面问题没有数据给予必要解释的现象,导致财务核算系统支持决策的功能较弱。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企业集团根据内外部情况变化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决策的速度,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甚至是严重的经济损失。实行财务集中核算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具有明显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决策支持能力。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后,财务信息实现了高度集中和集成,企业集团制定下发会计核算办法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能够高质高效地贯彻落实,有利于统一财务信息核算口径和绩效评价基础,对企业集团完善财务管控体系、信息化建设、内部对标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集团高级管理人员能够根据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
(二)有利于财务核算、全面预算、资金管理职能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各中心既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集中核算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认真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及时向集团公司决策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全面预算中心负责制定公司年度全面预算目标和考核工作,同时通过集中核算中心提供的会计信息,突出成本费用控制,分析费用发生的动因,及时发现和提出指标预警,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管控和导向作用。资金管理中心负责根据预算中心制定的预算目标,严格审查资金预算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加强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和即时控制,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合力,确保企业集团资金和财产安全。“三个中心”从不同层次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企业管理,防范风险,能够更有效地对重大事项进行监控,防范运营风险。
三、财务集中核算的组织实施
(一)组织架构设置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是将会计核算从权属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分离出来,也就是说把财务管理人员留在单位,把财务管理的职能留在单位,把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纳入财务核算中心。因此,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与传统财务核算体系有较大差别。
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处下设财务集中核算中心,设置综合岗、审核岗、核算员等岗位。在权属单位设财务总监一名、出纳一名、税务会计一名(兼报账员)。
(二)操作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ERP系统的使用为财务集中核算创造了前提条件。集中核算是企业信息资源在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层面上的一种重组和再造, 通过业务流程的设计,将分散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到集中管理的模式上来。具体流程如下:
1.权属单位报账员将会计信息单据通过电子传递系统发送至财务集中核算中心。
2.集中核算中心审核岗对电子单据进行审核,需要对比全面预算指标和资金预算的经济业务要及时和全面预算中心和资金管理中心进行横向交流。审核不通过退回上报单位,审核通过后发送至核算员岗。
3.核算员根据审核岗发送的电子单据进行凭证录入。
4.审核岗对核算员录入的会计凭证进行审核,发现错误凭证通知核算员进行更正,审核无误后由核算员记账。
5.审核岗负责成本结转和月结。
6.核算员负责月度和各类定期报告编制。
7.审核岗负责月度和各类定期报告的审核。
8.综合岗负责编写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9.报账员定期将纸质原始单据报集中核算中心,审核无误后装订凭证并存档。
四、财务集中核算的完善方向
(一)积极宣传,加强推广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和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企业集团资金的高效使用,预防企业高层腐败,消除不正之风,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改革的趋势和要求。
(二)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如果仅将财务核算中心作为记账机构是不够的,要进一步加强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的分析和预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
(三)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企业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与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不但能够满足社会市场经济对事业单位的要求,更能提高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能力,有效规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推动事业单位战略目标实现的进程,最终还会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前进的步伐,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能力。因此,本文将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现状,依据市场经济对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的要求,对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的工作进行研究,完善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的路径,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发展的速度。
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我国对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和标准。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事业单位的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对现有的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体制进行分析,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完善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发挥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对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
通过有效的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事业单位不仅能够选择最优的资源配置,还可以从源头上降低成本,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益;另外,还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
二、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在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体制来实施改革,从而提高单位的发展速度。但是由于我国内部会计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事业单位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研究,发现事业单位会计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的主要手段就是会计审计,而且几乎全部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人员都是属于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有关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还受到各种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约,很难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审计的公平、公正,会计监督部门形同虚设,会计审计的工作失去了开展的意义。另外,事业单位对会计审计的管理缺乏合理性。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促使被审计人员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履行相关职责,对事业单位进行自我约束。
然而,国家和事业单位却赋予了审计不同的职责,国家要求会计审计要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督,防止事业单位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事业单位则要求会计审计对事业单位内部事情的谋划和决策。由于会计审计的内容不同,就会导致在实际审计过程中,不能发挥会计审计的理论优势。此外,事业单位对会计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足够大的力度去进行会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不高等等,都导致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审计工作停滞不前。
(二)事业单位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财务核算结果进行审核,可以发现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事业单位没有合理地定位会计财务核算的范围和内容。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对会计核算的工作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混淆会计财务核算内容与会计审计内容,会计财务核算范围不清晰,会计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无法真正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不利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
第二,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完善的会计财务核算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内部的权利、利益制约监督机制的缺失,使得会计财务核算的监督部门形同虚设,无法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活动的合法和公正。第三,事业单位没有对会计财务核算工作进行制度化,使会计工作人员有了可操纵的空间,很难保证会计财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新路径
(一)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审计工作的新路径
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在会计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路径进行改革:
第一,事业单位要增强会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为了减少事业单位高层对会计审计工作进行权利或利益的干涉,就必须提高会计审计部门的权利职能,使会计审计部门与事业单位的管理层相独立,提高会计审计的权威性和工作效率。
第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监督体制。事业单位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完善自己的会计审计监督机制,对审计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提高会计审计的工作质量水平,为会计审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
第三,加大事业单位对会计审计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定期地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实施会计审计工作的新路径,不仅能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还能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活动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二)事业单位进行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新路径
为了有效地解决事业单位在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要对会计财务核算开辟新的工作路径,以提高会计财务核算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一,事业单位要确定会计财务核算的主体。确定会计财务核算主体,明确会计财务核算各阶段的目标任务,才能使事业单位顺利地进行会计财务核算的工作,便于进行会计财务核算的监督。
第二,对会计财务核算的管理机制进行补充,规范会计核算、会计处理、会计监督的工作范围及其内容,以免混淆工作内容,大大降低会计财务核算的效率;还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对财务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做出财务预测和决策,监督和保证事业单位的内部活动,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第三,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会计财务核算人员的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不定期地对会计财务核算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和质量。通过对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为事业单位的相关利益人提供事业单位的基本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以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