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新旧变化;完善建议
为适应医疗体制的改革和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卫生部2010年印发了经过1998年印发的《医院财务制度》全面修订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财社[2010]27号),并于2012年在全国执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弥补了很多旧制度的不足,完善了会计核算中的很多项目,尤其是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自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以来,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新的制度体现出了医院的福利性和公益性,强化了医院的会计核算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医院的会计制度是指医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并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对医院的各项会计核算管理制定的相关的制度。其中医院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管理是医院会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是指医院拥有的价值较高且长期使用的有形资产,医院的固定资产一般价值较高、更新较快、损耗较大并且各部门共享。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以及教学的物质基础,更是促进医院发展和展现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医院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对于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和保障医院固定资产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新旧医院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中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中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基于这些变化对完善医院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一、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有所提高
(一)固定资产定义概念的变化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一般设备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医院有形资产都属于医院固定资产的范畴。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一般设备价值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价值1500元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形态的医院有形资产为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分类的变化
相较于旧制度,在新制度下,固定资产不仅价值标准有所提高,分类也更加明确。新的医院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分类由原来的五种分类变为四大类,包括房屋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图书按照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管理,但是不计提折旧,这样一来就加强了对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在新的固定资产分类下,每一类都要单独建立档案,固定资产的出库入库必须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单独建档、建卡。固定资产管理员对库房出入单与财务收支但要定期进行严格审查,保证财务、库房、固定资产领用科室三者保持严格一致。
二、新制度中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有所变化
(一)取消了“修购基金”核算科目,新增了“累积折旧科目”
旧制度会根据一定的比率对固定资产设置修购基金,修购基金是净资产。由于修购基金都是根据资产的原有价值进行分配的,这样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只要资产不报废,会计报表中相应的资产的价值就会固定不变,这样无法准确的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当下真实价值,造成医院的管理层无法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监督管理;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增设了累积折旧的制度,也就是说医院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预计使用年限,在折旧期限里利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对资产进行累积折旧,固定资产的累积折旧和当下的资产价值和资产净值都能够在会计报表中清晰的表现出来,医院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能够一目了然,同时也保证了医院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
在旧制度的指导下,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只是按照事业或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资金,但这并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而新制度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新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增设了“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旧的医院资产会计核算制度下,资产不会提折旧和不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会导致资产的可回收价值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这对医院的会计管理会造成很大影响;新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引入“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耗损程度与可回收的价值差额计减值准备。减值准备根据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方法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自行规定的科学合理的统一原则,更加规范合理,也为医院资产的后序处理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这样一来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管理更加谨慎,资产的会计报表也会更加可信,进一步保证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旧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中,固定资产在处置清理完毕后才能对处理结果进行统一的处理,这样的资产核算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新制度中增设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会计核算报表上也能够反映出医院固定资产处置的全过程,而且资产清理不用等到全部清理完之后统一处理,核算效率更高。
(四)“非流动资产资金”取代“固定资金”科目
医院的固定资产采购只是医院的流动资产变为固定资产,资产的总值没有变化,而固定资金的调整也只是资金内部的调整,在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理过程中与企业的固定资产并没有差别,因此可以取消固定资金科目,“非流动资产资金”科目代替了“固定资金”科目,非流动资产基金应当在取得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发生相关支出时予以确认。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时,应当冲减非流动资产资金。
三、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的处置更加完善
(一)完善了资产报废
旧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清理报废和转让较为随意,会出现虚假报废的情况,资产的报废处理过程也较为繁琐复杂,资产报废处置得不到上级的批准时就一直得不到处理,使得很多报废的资产处置不及时。这些该处置的资产得不到应有的处理,医院的部分资金就没办法回笼,新的资产物件就没有办法顺利的采购安置。而很多没有达到报废处理标准的固定资产被随意处置了,资产处理的钱又被收入购置资金里,还会造成账实不符的情况,这样的核算方法导致医院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下降。新的医院固定资产会计审核制度在固定资产的处置方面更加规范合理,在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时,首先要部门上报,经过部门、医院领导以及医院以上部门登过记经过仔细审核批准之后才可做报废处理。
(二)改进了对外投资固定资产
医院出售、转让、无偿对外调动或者捐赠时也要根据国有资产的管理规定,经过部门、院级等各层的审核通过批准之后才可处置。新的制度在转入待处置资产时通过“待处置资产损益-处置资产价值”科目对转入的待处置资产价值进行核算,此外,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以"对外投资"科目进行核算,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以"长期投资"及"其他支出"等进行核算。这样就做到了对资产的处置更加规范合理,对资产的处置分类更加明晰,能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管理水平也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应当学会灵活变通,与时俱进,更好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珍.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对比与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
【关键词】 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目前,医院执行的会计制度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的,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尤其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在,医院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日趋复杂,贵重医疗仪器设备日益增加,不少资产单位价值已超过千万元。完善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是准确核算医院财务状况的前提,这就要求医院要改革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使其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济能力。
一、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已有部分不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院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是一个净资产科目。购入固定资产时,一个净资产科目“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减少,一个净资产科目“固定基金”增加,一个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增加,一个资产类科目“银行存款”减少,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购入的固定资产由货币形态转为实物形态这一过程。但当购置的固定资产金额较大,而所提取的修购基金不足以支出时,《医院会计制度》就没有规定应当怎样进行会计处理。此外,这种核算方法容易发生漏记“固定资产”、“固定基金”科目的现象,导致少记固定资产,并且因为没有相应的钩稽关系而不易被察觉。
二是没有设置“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没有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只是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很长时间里,不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即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发生损耗,出现了减值,但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科目中仍然体现的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计提的修购基金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中,它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因而固定资产的老化程度也就无法在账面上反映,这样容易造成资产充裕的假象。资产负债表如果不能客观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也就不能向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价。
三是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缺乏抗风险的内容,只是在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时,列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处理,未充分贯彻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些高端医疗仪器单位价值高、更新淘汰快,不到设备报废年限,就极有可能出现资产减值的现象。由于《医院会计制度》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如果遇到固定资产减值,就会出现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不符的情况,以致造成财务报表的失真。
四是没有设置“固定资产清理”会计科目。医院固定资产的减少,包括出售、捐赠、毁损和报废清理等,在实际收到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同时按固定资产原价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由于专用基金是按照基金类别设置的明细账,不能具体反映固定资产每个类别的损益情况,包括变价收入、清理费用以及保险赔付等,而且这种记账方法也存在容易发生漏记“固定资产”、“固定基金”科目的现象。
二、改进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建议
(一)在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时,医院可以借鉴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
在购入固定资产时,按照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相关税费以及运输费等应归属该项资产的成本,借“固定资产”,二级科目可以设置“房屋建筑物”、“医疗设备”、“一般设备”、“家具”等子科目,贷“银行存款”科目等。这样可以避免漏记固定资产的现象。
(二)增设“累计折旧”科目
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借记支出类科目,贷记“累计折旧”,这样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就一目了然,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备抵项目列示,两者相抵冲,得出固定资产的净值。医院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的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目前,固定资产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同时,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如果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有可能与最初预计时变化较大,医院应于年度终了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对差异较大的,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三)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医院定期对资产进行合理评估,以在公平交易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确认的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的备抵项目,减少期末固定资产金额,从而可以夯实医院资产价值,有效避免资产的虚盈实亏,如实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同时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可信的相关会计信息。
(四)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一)固定收益养老金的概念 固定收益养老金,是指职工在退休后,企业有义务向其分期支付固定数额的养老金。这就要求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分期确认养老金费用,并按期向基金组织提存一定的数额以保证将来养老金给付义务的顺利进行。这种养老金类型,使得员工在退休后能够收取确定利益的养老金福利,与基金资产相关的风险全部由企业承担,这也是其区别于固定提存养老金的地方。固定提存养老金,要求企业定期向基金管理机构缴纳固定数额的基金,但是职工退休后所得的养老金数额不能保证,而是与基金的投资盈利情况相关。相比之下,笔者认为固定收益养老金更能保障离退休职工的生活,真正发挥养老金计划的社会保障功能。
(二)固定收益养老金的优点 目前,国际上比较鼓励企业采用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与固定提存养老金计划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未来收益具有确定性。职工退休时所享受的养老金的实际利益水平是事先确定的,其中所有可能的风险全部由企业承担。(2)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当期成本的真实合理。企业当期提存的养老金费用实质上是一项预计负债,为职工缴纳的养老金要与未来支付的养老金数额相对应,而固定收益养老金恰好能够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更能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3)有利于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会计准则都鼓励企业使用固定收益养老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机会越来越大,使用固定收益养老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4)减少职工的离职率。固定收益养老金在职工未到退休年龄时,是不可以携带的,所以有利于企业留住优秀人才。而固定提存养老金,只要职工离职,他所应得的养老金数额是可以领取的,从某种方面上说会增加企业人才波动。(5)有助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固定收益养老金要求将未来的给付义务换算成当前的养老金费用和负债,会计处理比较复杂,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所以有利于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
二、固定收益养老金费用的构成及确认
(一)固定收益养老金费用构成 西方国家将养老金费用分为六个项目,而我国的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部分组成。笔者认为,我国养老金的这种划分过于笼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相关风险,如员工离职、医疗费用的飞涨、员工预期寿命的不确定性等,那么就会影响企业管理者和外部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预期。所以,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将养老金费用划分为五个项目。
(1)服务成本。一是累积养老金计算法。依据员工的工资水平及工作年限计算出企业应支付的年金现值,如果养老金账户中预计支付的现值相比上年增加,那么增加的这部分内容就称为服务成本,企业需要每年在养老金费用账户中增加这项数额。二是水平缴款计算法。依据预计的员工工作年限及退休时的工资水平,计算出员工在退休后可获得的年金数额,将此数额平均分摊到每一年作为当期费用。
(2)利息成本。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对于累积的养老金债务应当考虑利息。所以,养老金账户中预计支付的现值每年因为距离养老金实际支付的年份越来越近而增加,增加的这项内容就是利息成本,企业需要每年在养老金费用账户中增加这项数额。
利息成本=年初预计养老金负债×贴现率
(3)预计的养老金投资回报。企业每年都会将养老金交予信托公司或银行运作,所得的投资收益作为养老费用的扣除项。如果实际收益超过了预期收益,企业就会将实际收益作为养老金费用的扣除项,超额收益作为养老金费用的加回项。如果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企业就会将实际收益作为养老金费用的扣除项披露。
预计养老金投资回报=期初基金资产的市场相关价值×预计长期投资报酬率
(4)先前服务成本摊销。企业可能会不时的对养老金计划进行修订,比如改变养老金支出计算公式,那么按照新公式为员工以前期间所提供的服务计算出的福利信用称为先前服务成本,这项变化往往会立即增加养老金的预期福利义务,但是企业不需要立即增加养老金费用,而是在职工的平均剩余服务年限内直线摊销。
职工平均剩余服务年限=未来服务年数总和/在职职工人数
(5)精算损益。当养老金计划采用的精算假设发生变化或者当实际与预期的基金投资回报不同时,就会产生精算损益。公认会计原则要求企业将这些损益递延并摊销,但是精算损益会相互抵消,因此也可采用加拿大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即“10%回廊方法”。
(二)固定收益养老金费用确认 目前,我国企业的养老金核算大都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企业只在支付养老金时将其列支为管理费用。笔者认为,养老金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进行确认,这样才能将养老金系统合理地分配到职工服务年限内。那么,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按照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可以将养老金分情况确认为:(1)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养老金确认为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2)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养老金确认为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3)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养老金确认为期间损益。
三、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资产和计划负债的计量
(一)计划资产的计量 计划资产是指企业按计划提存给基金信托机构或银行的资产,对其计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计划资产提存额的计量和实际收益的计量,应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因为,影响当期养老金费用大小的是养老金基金的投资报酬,而投资报酬是同证券市场上的基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关的,不是同其历史成本相关。所以,对计划资产的计量应该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参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关键词】 成本计算; 定额法; 定额变动差异; 会计处理
一、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关系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是将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与产品成本管理制度紧密结合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它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依据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来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降低产品成本已经成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作为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定额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在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时,使产品的实际成本、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之间有了如下关系:
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
结合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可以对上述关系式进行分解,得到如下公式:
产品实际成本=(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材料费用定额变动差异)±(产品人工定额成本±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人工费用定额变动差异)+(产品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制造费用定额变动差异)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分析产品成本构成,确定各个成本项目的定额成本比重、脱离定额状况及定额变动情况,从中发现产品定额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二、现行定额变动差异的处理方法及存在的不妥之处
运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需要按照产品成本项目事先制定每一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定额标准,在发生生产费用时,分别确认其定额成本与脱离定额差异,在相关的原始凭证中予以标明,并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明确产品的每一成本构成要素中的定额成本是多少,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是多少。通过会计记录,将每一产品各成本项目的定额成本与脱离定额差异均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对定额变动差异的处理,则比较简单。在众多的成本会计类教材中,一般都提出对定额变动差异可以不作会计处理,只要求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直接予以调整即可。其理由是:由于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原来制定的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进行修订,致使新定额与老定额之间出现了定额变动差异,在新定额开始执行的当月,由于存在月初在产品,就造成了月初在产品使用的是原来的定额标准,本月投入产品的生产则按新定额标准进行处理的情况。为了统一定额标准,既要求将月初在产品也按新定额计算反映,又不能随意改变在产品的原账面成本,所以将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予以注明。当定额降低时,定额变动差异用“+”表示;当定额提高时,定额变动差异用“-”表示,使按新定额计算的在产品成本与定额变动差异形成如下关系:
按新定额计算的在产品成本±定额变动差异=按原定额计算的在产品成本
由于月初在产品通常情况下会在当月加工完毕,因此,定额变动差异往往在实施新定额标准的当月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显然,从理论上分析,这样的处理是可行的。但基于会计核算的角度,则存在着不妥之处。一是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账簿记录进行调整的前提是必须有记账凭证为依据,不允许在没有记账凭证的情况下,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二是加强对产品成本进行管理,其主要关注点应当是每一成本项目脱离定额的差异,而对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可以不作过多的考虑。三是对某些生产周期比较长的产品,月初在产品未必能在当月完成,如果将定额变动差异全部计入实施新定额的当月完工产品成本,有可能造成产品成本计算的不正确。
三、改进定额变动差异会计处理的建议
为此,基于会计核算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对定额变动差异进行会计处理。
1.设置“生产成本―定额变动差异”专户,专门用来核算企业实施新定额时由于将月初在产品改用新定额计算而产生的新老定额差异。定额降低所产生的差异借记本专户,贷记“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定额提高所产生的差异,借记“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贷记本专户。如果同时有若干种产品同时实施新定额,可在本专户下按不同产品分户进行明细核算。这样处理,一则可以使月初在产品按新定额标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得到反映,与实施新定额后发生的生产费用相一致,统一了定额标准;二则可以通过“生产成本―定额变动差异”专户,反映由于实施新定额对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的总体影响情况。月终,利用生产成本明细账记录计算完工产品实际成本时,可以不考虑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对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可以根据当月完工产品的实际情况直接作调整完工产品实际成本处理。
2.在实施新定额当月终了时,根据基本生产车间提供的完工产品数量,与月初在产品数量进行比较:当完工产品数量大于或等于月初在产品数量时,可将该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全部转入当期完工产品成本,借(或贷)记“生产成本―定额变动差异(某产品)”账户,贷(或借)记“库存商品―某产品”账户;当完工产品数量小于月初在产品数量时,则要对定额变动差异按下列公式计算后确认完工产品应当负担的份额。
完工产品应负担定额变动差异=完工产品数量×定额变动差异分配率
根据计算结果,借(或贷)记“生产成本―定额变动差异(某产品)”账户,贷(或借)记“库存商品―某产品”账户。
例: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于201×年8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定额标准。其中原材料费用定额由67元调整为70元;人工费用定额由30元调整为35元,制造费用定额由36元调整为34元。实施新定额时,该产品月初在产品数量为2 000件,该产品所需材料费用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为50%。
材料费用定额变动差异=(70-67)×2 000=6 000(元)
人工费用定额变动差异=(35-30)×2 000×50%=5 000(元)
制造费用定额变动差异=(34-36)×2 000×50%=-2 000(元)
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定额变动差异计算表”(表1)。
根据“定额变动差异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9 000.00
贷:生产成本―定额变动差异(甲产品)9 000.00
通过登记“生产成本―甲产品”明细账,反映为由于定额成本调高,使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增加9 000元。其中,材料费用定额成本增加6 000元,人工费用定额成本增加5 000元,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减少2 000元。
月终,假如该公司本月共完成甲产品5 000件,则可以认为月初在产品已经全部加工成完工产品,可将该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全部调整完工产品成本。
借:生产成本―定额变动差异(甲产品)9 0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9 000.00
若该公司8月份完工甲产品的数量为1 500件,则表明还有500件月初在产品尚在继续加工中,按完工产品应负担的份额调整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应负担定额变动差异=1 500×4.5=6 750(元)
借:生产成本―定额变动差异(甲产品) 6 75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6 750.00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核算管理
一、医院固定资产的含义和特点
根据新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一般是指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价值1 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在用、非在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医院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业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医院固定资产与其他行业相比,各种仪器具有单位价值高、使用周期长、设备种类繁多、使用地点分散的特点,这样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清点盘查,增大了固定资产监管的难度。
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
(一)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新医院会计制度将一般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由500元以上提高到1 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由800元以上提高到1 500元以上。确认标准的提高,缓解了物价上涨导致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偏低的现状。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应对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新增加累计折旧科目,这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有了相对的提高,大大解决了原制度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虚增资产和净资产的弊端,使固定资产价值得以真实、准确地反映,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科学的决策,对考核医院的经济效益及单位负责人的业绩,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购置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税费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交付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等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1.固定资产用自有资金购置的,按购置成本,借记“在建工程”(需要安装)、“固定资产”(不需安装)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对于需要安装的,待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如有质量保证金的,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质保期满支付质保金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按购置成本,借记“固定资产”(不需安装)、“在建工程”(需要安装)科目,贷记“待冲基金”科目;同时,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银行存款”等科目。
3.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该项资产完工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自行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支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4.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大型修缮后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面余额后的净额)加上改建、扩建、修缮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修缮过程中的变价收入,再扣除固定资产拆除部分的账面价值后的金额确定,固定资产改、扩建、大修缮时,应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按已计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的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工程交付使用时,按工程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5.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按确定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实际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6.无偿调入或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确定,按确定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不需安装)、“在建工程”(需要安装)科目,按发生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新医院会计制度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医院应对除图书以外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折旧方法按月计提折旧。
1.对于自有资金构建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借记“管理费用”(行政后勤部门)、“医疗业务成本”(医疗部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2.由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构建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借记“待冲基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三)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出售、毁损、报废、对外投资、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等。
1.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按照所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对应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余额后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相关待冲基金余额,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对外投资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加上发生的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借记“长期投资――股权投资”科目,按照投出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发生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其他收入”或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3.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资产对应的尚未冲减的待冲基金余额,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四)固定资产清查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对于盘亏、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1.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报经批准处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2.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去该资产对应的尚未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余额后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相关待冲基金余额,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报经批准处理时,按照相关待处理财产损溢金额扣除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等后的金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按已收回或应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等,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按照待处理财产损溢余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四、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固定资产购置时,缺乏对固定资产购置前做相应的调查和可行性及使用效率的分析。应加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申请、审批、计价、招标、验收、使用、维修等各环节的相关制度控制,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落实责任,引起全院职工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杜绝一切违法乱纪行为,激发每个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防范固定资产的盲目购置、不当使用等。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固定资产医疗设备因种类繁多,价值差别大,分布科室分散,给资产清查带来很大的难度。建议医院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固定资产,清晰、准确、及时的反映资产的各种信息,利用现代化医院的计算机联网,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的终端连接,实现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随时信息互动,这样可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使资产管理部门更全面、清晰地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分布情况,从而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不完善。新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自有资金购置的医疗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计入各期医疗成本,对财政补助资金、科研项目资金购置形成的医疗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冲减“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科目,不计入医疗成本,这不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医疗成本,直接虚增了当期结余,对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也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弱化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因各医院不同时间获得财政补助资金金额有很大区别,不利于同一会计期间不同医院之间的横向比较,也不利于医院不同会计期间的纵向比较,直接影响了医院经营状况的评价和考核。建议平时医疗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不区分自有资金和财政补助、科研项目资金,将计提的折旧都计入医院的医疗业务成本,不冲减“待冲基金”科目,待该固定资产处置时再作转出处理。S
参考文献:
1.侯常敏,程薇,刘建民等.新《医院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肖燕霞,崔慧婷,王永照.刍议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J].经济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