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学校职业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教育部颁发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要对低、中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思想,培养学生从事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那么,如何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才能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使他们融入社会,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下谈谈我校多年来在高年级(聋生)职业教育中的工作点滴。
一、根据聋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置不同的专业课
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为残疾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基础,是为给社会输送残而有为的劳动者。聋生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都有各自的潜能,根据聋生特点,我校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制订了训练计划。文化课: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设课程,提高聋生的文化水平,为学习职业技术教育打基础;职业课:从七年级到高一,根据聋生生理特点和市场经济需求,开设了缝纫、理发、面点、园艺和工艺美术职业课,主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基本技能;缝纫专业开设了:缝纫小制作和熨烫知识;理发专业开设了:理发工具的使用,剪头等简单的操作实践;面点专业开设了:制作馒头、学习包饺子等等家庭实用技能;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临摹、水彩等内容。以上专业教师自编了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每周各专业学习3节课时,使每名聋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专一,又不限于一个专业,注重培养聋生的综合能力,力争使聋生一专多能,为学生今后就业开拓道路。
二、有的放矢,开发专业校本课程,适应聋生发展需要
“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工作,要从残疾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对残疾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学校接受适合他们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走出校门能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开发校本教材,使教学有据,学有所依
特教学校的职业教育越来受到关注,但因为各地职业教育的情况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教材,各校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我校目前已有的校本教材,缝纫、理发、按摩、计算机、面点等学科,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开发新的职业教育课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职校要以聋生的生存、发展、平等参与社会为本。我校开展市场调研进行实践论证,增加了新的专业,开设了布艺制作、沙画、木耳养殖等项目的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掌握了一技之长,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布艺制作
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布艺制作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布艺制作的乐趣。在制作中教师要与应用紧密结合,在浓厚的情感气氛中利用各种布料进行艺术造型,制作的作品生动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
2.沙画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增设了沙画课程,建立了沙画教室。沙画有助于培养聋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自信能力。通过玩沙子过程中,聋生的负面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让聋生在体验与深究中成长,在无声的世界里感到美、心灵得到艺术熏陶。
三、培养聋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拓展职教新模式
我校在职业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走出课堂,请进学校”
(一)让教师、学生“走出课堂”
学校应派教师出去学习,学成后再教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实习点,把学生带出去学习。如:面点专业把学生领到饭店去实践,让学生体验学习技能的重要性。
(二)“请进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
如:木耳养殖,请有种植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教授,师生共同参与学习和劳动,受到家长的好评。
近年来,我校通过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制作了很多作品,展示了我校职业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布艺专业:学生制作的红辣椒、布艺南瓜等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美发专业:学生设计的发型时尚、新潮;面点专业:学生制作的点心好吃又好看;沙画专业:学生创作的图案栩栩如生,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目前,从通化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已有多人靠着面点手艺、缝纫、理发、找到了工作。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要开好职业教育课,寻找合适残疾学生生存发展需要的专业项目,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残疾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我们教育工作者还需努力奋斗!
[摘要]当前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重在各方参与、形成合力,贵在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特校的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持之以恒地努力,在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不断地改革创新,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市场经济 特殊教育学校 职业教育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不断给职业教育注入动力和活力,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特校培养的大多是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掌握技能,让他们能够自立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上对残疾人就业的偏见仍然很严重,普遍认为,能用正常人就不用残疾人;有的单位即使招用残疾人,也是为了减税免税。残疾人在单位只是挂了个名,根本没有具体的事可做,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残疾人就业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聋生在校经过服装工艺方面的专业训练及实践,参加市劳动局的服装制作等级考核,一般能达到中级工的标准。但学生的工作指向基本是各类服装公司,以一线的电动缝纫工为主。也就是说,聋生经过服装工艺方面的专业培训,却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而服装公司的电动缝纫工,一般在工作岗位经过三个月的操作,基本能够胜任。
(二)个例调查
以聋生为例,通过对在读职业教育学生以及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聋生在就业中存在着许多误区。有业不就,就业不安心,就业又失业等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基础不扎实,产品质量不高聋生虽然在校经过了较系统的服装方面的学习,但其缝纫方面的基础往往不能适应工厂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一般必须在工厂经过三个月甚至更多时间的实习,才能慢慢达到工厂的要求。2.拈轻怕重,不愿吃苦不少聋生在工厂实习期间,常常怕苦怕脏,挑肥拣瘦,好的岗位干不来,脏累一点的岗位不愿意干。比如有一个在工厂干包装的学生,每天只完成最低工作量,拿最低的工资,剩余时间在宿舍看电视也不愿多干,理由是太累了。
3.盲目攀比,轻易放弃
聋生中普遍存在盲目攀比的现象,只要听说哪里好,就会轻易放弃现有的工作。
4.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聋生由于交流的障碍,在与正常人共事中,常常不能正确处理与上级、与同事的关系。有一位学生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私营企业打工后,干了没几天就跟老板吵了起来,理由是老板自己“休息”却要他们干活。
以上这些问题,反映出聋生对社会认识不足,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对自我认识不足。因此特校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多方面的事要去做。
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办学指导思想
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向联合办学、多形式、多学制、多层次办学方向发展,“联办、联训”,校企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办好校办企业对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的发挥出来。校办工厂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来发展企业的性质,这样既能促进工厂的发展,产生经济效益,又能便于学生参加劳动,提供实习场地。做好市场公关与形象策划,与有关组织、部门、企业“客户”协调沟通,反馈“产品”质量信息,塑造学校良好的市场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市场信誉度。
(二)多种形式,同一目标,形成职业技术教育合力
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本校,面向社会,积极争取社会支持,联合办学,将课堂延伸进企业、分类进行岗位实习培训。为适应培养人才规格的需要,自编专业课教材,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力度,广泛搜集材料,企业派出有深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与学校具有较强企业经营理念和职业技术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编写,或根据当前市场的需要教师边组织教材边教学。
特校的职业技术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尝试“以教促富、以富促教”的办学思路,强调在教学、实习中操练生产、经营,在生产、经营中深化教学与实习,形成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与适当介入生产、经营,丝丝相扣,活而有序的运行程序。
找准突破口,抓住重点,发挥优势,以特色带常项,以重点推动全局。坚持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的新思路,促使校办企业不断规范化,注重在工作的实效上下功夫,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使之逐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实现自我运转,推动特校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因地制宜、创建基地、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校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断改善实习基地的实习条件,在实践课中,对工人(学生)严格要求,完全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工人(学生)在生产岗位上直接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很快掌握了本工种的生产要领,工人(学生)入厂后就是熟练工人,很快上岗做到在生产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独立解决。
(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教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创建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目标一致的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办学活力的基础。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合作交流,学校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到我校进行实地、针对性的讲课,指导办学,选派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到社会企业中实践锻炼,到大中型企业研修提高、学习管理经验,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生产,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与业务水平。学校主动适应社会要求,不断提高职业技术骨干师资队伍的专业技术素质,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和教师的智力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出一条适合特殊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之路。
(五)面向社会,拓宽渠道,寻求多元化就业渠道
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素质,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同社会的联系,疏通各种就业渠道。
论文摘要:目的:探寻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测因素,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教学效能、社会支持量表的各维度为自变量,职业倦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绘制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路径分析图。结果: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可显著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耗竭;一般教学效能感可显著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格解体;个人教学效能感与客观支持可显著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因素之间的两两关系的探讨,如刘在花川对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职业枯竭。唐芳贵等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与其所拥有的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社会支持对教师的职业枯竭具有调节作用。以往对于教师的研究主要从一些消极和负向的维度去考察教师的某种品质或行为,如职业倦怠会使教师的心理、生理、行为和情绪等处于不良状态,工作上呈现出一些不良表现,自身专业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现在越来越重视从积极性、正面的视角去研究和建构教师优良品质,如教师胜任能力和敬业精神等。针对同样的问题,消极视角下的研究采取的干预的策略,积极视角下的研究走的是主动防御的路线即注重品质的建构。我们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研究应该是两种路线的整合,本文拟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正反两个侧面以及社会支持维度来全面考察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揭示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内部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重庆市特殊学校教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11所区县特殊学校发放3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74份,有效回收率为91.3%。在这274份有效问卷中,盲校教师32人,聋校教师153人,培智学校教师89人。其中男教师132人,女教师142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86人,31—40岁121人,41 - 50岁51人,51岁以上16人;专科以下文化程度6人,专科文化程度121人,本科文化程度137人,硕士以上文化程度10人。
(二)研究工具
1.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是辛涛等人1995年修订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共有27道题,采用6点制评分标准,量表分为两个维度,即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一般教学效能感。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的克隆巴a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 77 ,0. 74和0.54 。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由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两个月重测,总分一致性R = 0. 92(p
3. Malasch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 ),此问卷为198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联手开发。MBI分为3个分量表:情感耗竭(9个项目)、人格解体(5个项目)和个人成就(8个项目),MBI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采用克隆巴赫a系数来表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三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0.900. 79和0. 710。
(三)数据处理
数据收集完毕,剔除无效问卷,由研究者统一对问卷进行编码、录人数据,采用SPSS15. 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耗竭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效能总分、支持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一般教学效能呈显著正相关。人格解体与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感、效能总分、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个人成就与个人教学效能感、效能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倦怠总分与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感、效能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
由表2可知,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二)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的回归、路径分析
以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以情感耗竭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自变量进人回归方程的标准时F的相伴概率必须小于或等于0. 05,自变量被方程排除的标准时F的相伴概率必须大于或等于0. 1。由表3可知,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进人模型,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可以预测情感耗竭程度。以第一次回归发现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两个变量为因变量探寻影响它们的自变量,方法同上。表3说明一般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可以预测特殊教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且都是正向的,即一般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分数越高则个人教学效能感越高;个人教学效能感、支持利用度可以预测主观支持。由表3绘制了情感耗竭的路径分析图如下:
由图i可知,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耗竭的一阶因子是个人效能和主观支持,高阶因子是一般教学效能和支持利用,因变量情感耗竭受到显著影响的路径有五条:第一条是个人教学效能、主观支持情感耗竭;第二条是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情感耗竭;第三条是支持利用主观支持情感耗竭;第四条是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主观支持情感耗蝎;第五条是支持利用主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情感耗竭。
(三)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的回归、路径分析
以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以人格解体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由表4可知个人教学效能感可预测人格解体。
以个人教学效能感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一般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进人模型。以表4绘制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的路径分析图如下:
从图2可以看出,因变量人格解体受到显著影响的三条路径:第一条是个人教学效能人格解体;第二条是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人格解体;第三那条是主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人格解体。
(三)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的回归、路径分析
以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倦怠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5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可以显著地预测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以个人教学效能感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主观支持进人模型;以客观支持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支持利用度进人模型。由表6绘制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的路径分析图如下:
从图4可以看出,因变量倦怠总分受到显著影响的路径有四条:第一条是客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倦怠总分;第二条是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倦怠总分;第三条是主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倦怠总分;第四条是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倦怠总分。
四、讨论
(一)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职业倦怠总分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各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可以从反面折射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与黄喜珊等的研究一致。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由上可见,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尤其是个人教学效能感有积极的影响。支持利用度与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之间的负相关,暗示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遇到职业倦怠时更多的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斥社会支持,反映了高效能感的特殊教育教师具有较高的自尊,这一点值得在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中注意。
(二)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的路径分析
进人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路径分析图的预测变量有: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一般教学效能、支持利用度。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对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是个人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是一般教学效能和支持利用。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都通过个人教学效能、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产生影响。支持利用度主要考察特殊教育教师在遇到问题烦恼时主动寻找支持的能力且大都偏向于情绪发泄和调节等方面,所以可以解释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观支持度。综上说明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耗竭可以通过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效能感和主观支持度来降低,情感耗竭主要涉及特殊教育教师很深的负性情绪,既需要建构在特殊教育教师自己身上的教学效能的来抵制,更需要家人、朋友、领导、同事的心理关怀,另外特殊教育教师在产生情感耗竭时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平时多参加一些团体组织活动。
(三)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的路径分析
进人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路径分析图的预测变量有:个人教学效能、一般教学效能、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产生直接影响是个人教学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是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即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通过个人教学效能对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产生影响。该路径分析的结果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越高则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水平也越低,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有积极的正向的影响。
(四)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的路径分析
>> 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探讨 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及发展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关问题的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探讨 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探讨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探讨 关于如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探讨 探讨农民职业教育实现农机建设的发展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因素的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探讨 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问题探讨 职业教育中的师德问题探讨 基于职业教育创新问题的探讨 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及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 职业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李黎红.探寻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发展之路[J].现代特殊教育,2008,(1):4-8.
[3]李天顺.关心特殊教育进一步推进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报告[R].现代特殊教育,2008-01-15.
[4]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纪要[EB/OL].2012-09-13.
.
[5]李云来.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J].课题成果,2012,(5).
关键词:特殊;社会;多样化;全面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122-01
特殊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特校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深化,又体现出特殊教育的终极关怀。如果让残疾学生适应主流社会,回归主流社会,真正达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的,就必须要有融入主流社会的本领与能力,而职业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办好特教学校职业教育?
一、要正确认识残疾学生,树立正确的残疾学生观
残疾人有不同典型和不同程应的生理缺陷,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特殊的困难,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具备劳动能力,更可贵的是他们有着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以及积极参加劳动与建设的强烈愿望。许多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甚至连正常人也难以取得的成就。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发展情况不同,随着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随着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的生理缺陷得到进一步补偿。只要实施合适的职业教育,他们的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让残疾学生树立要学职业技术的观念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何使学生对学习职业技术感兴趣。第一要宣传学习职业技术的作用。第二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有兴趣的专业。第三要有社会实践,使残疾学生有成就感。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我要学职业技术,我要有一技之长,我要成为有用的人,使这种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培养目标要突出适应性、内容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们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鼓励他们一专多能,并能熟练应用,特教的职业教育既有一般职业教育的普遍要求,又有其自身特点的特殊要求。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了社会需要、学生喜爱、家长欢迎和符合自身特点的职教专业.以保证实现目标的达成度。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要得到发展,必须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使培养目标具有适应性。你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那么你培养人才的质量是高的,就会被社会接受,这样的人才就是有用的人才。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内容就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和增加。
四、要坚持教学多样化
要做到教学多样化,第一要课程多样化。现在许多高校都实行了学生专业综合化,就是一个学生可以学这个专业,也可以同时学其他的专业知识。我认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应该借鉴此方。可以把有一定联系的专业同时学。如服装设计和制作及美发,美术和计算机等专业。这样就解决了残疾学生专业课程面窄,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问题。第二,教学过程要多样化。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和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既使残疾学生掌握了新的职业教育动向,又使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课堂教育得以延伸。
另外,学校要经常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如技能表演,外出比赛等活动。经常组织和参与技能展示,有利于培养残疾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通过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就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素质教育突出全面性
残疾学生在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其他素质教育,我认为在进行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开展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创业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应指导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借以求得发展,使他们能够系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具备“一专多能”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终身接受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