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教育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料显示,很多师范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单独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1]综观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其课程建设基本上有三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始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2]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 开设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哲学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康复学、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只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课,忽视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种是以心理学相关课程为主导,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除此之外,在职教师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对于教学很重要,比如学者甘昭良将特教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分为六类,即: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教师基本技能、弱智儿童教育基础知识、聋童教育基础知识、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在对“普通理论知识”的态度上,儿童发展心理学被大多数被试(76%)认为是重要的,而分别有一半以上被试认为普通教育学(57%)和普通心理学(53%)重要。[3]
H师范大学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将特教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特殊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对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学生视角深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问题,以供全国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参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编制《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评审,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问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专业2013、2014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数据以统一格式录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法的基础上,笔者还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2013级7名,2014级7名,2015级7名,以口头访谈方式完成。
三 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学课程看法数据与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表2),总体上,在校本科生对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满意度处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为“一般”(占9.3%),1.0%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2013级在校生认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两人个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不重要”。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很重要。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以及文献法来分析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对心理学课程了解不是很深,认为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学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涉及心理学。与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认为心理学课程开设很有必要,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实习,让他们意识到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学课程开设方式数据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总体上56.2%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类知识杂糅在教育学类课程比较好,43.7%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比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级在校生16人认为心理学单独开设比较好,16人认为心理学渗透在特殊教育课程中比较好,与之相比的是,2015级在校生只有11人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比较好,大三学生在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学习普通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比较吃力,而教育学容易接受,因此倾向于渗透性课程的学习,比如某学生认为《特殊教育导论》中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有助于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渗透性课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
3 心理学课程需求数据与分析
通过表4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喜欢或者想要接触一下心理学类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类课程,2013级、2014级在校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都比较感兴趣,而2015级在校生相对来说只对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开设课程较多,大三开设课程较少,所以大一、大二对心理学课程的需求程度没有大三高。而大三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诸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特殊幼儿,因此希望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所以心理学课程的选择意愿较小。
通过数据(表5)可知,总体上来说,学校希望开设课程类型为咨询与治疗>应试和考研>基本原理,可见在校生意识到了特教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学习技能型知识意向比较强。年级上相比,从大一到大三,应试与考研、咨询与治疗呈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因为大三面临择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4 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科关系数据与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认为是两个单独的学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认为对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心理学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访问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程度不深,认为特殊教育学就是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实习期间感觉只能用一颗爱心去拥抱特殊孩子,无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另外,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或者正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心理学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有利于自己的学业。
除此之外,在与在校生进行访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发展很有用,但是感觉学期结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学生在特校实习时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 讨论与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所得资料,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一新生对特教专业了解不深,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却又很吃力,部分学生感觉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期末考试结束后,所学的内容也就忘记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整合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让在校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通过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在校生都是通过高考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特教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排斥这个专业。所以,针对大一新生,有必要让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仅如此,还要对特殊教育学科有一个了解,让他们知道特殊教育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其中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是其中重要基础学科,缺一不可。
2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2010年以来,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超过四十所,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很多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师德、治学态度和教学理念,以及在课程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对课程建设成果和水平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强调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特殊教育心理课程如何实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教师的理念与态度,这将直接影响该课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学层面实施,并转化为行为,纵观我国新兴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现状,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教学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导课堂教学。[4]而心理学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最高,不仅仅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还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同时具备特殊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很少,另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备课程而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他们需要什么,其他课程讲授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3 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绝大多数院校课程设置现状为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体系缺乏整体优化,彼此独立,各自为营,忽视了心理学的内在逻辑系统,只开设个别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要考虑如何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体现出自身特色,使之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们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有些单科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对各门课程进行统整或综合,而造成理论课课时偏多,实践课课时偏少。
关键词:素描;听障儿童;美术;教学;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45-01
一、聋校中的美术教学与素描
(一)素描的基本内涵
素描是绘画艺术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素描的基本内涵主要是指以单色线条来表现客观事物或者主观想象、态度和情感甚至抽象形式。由此可见,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讲究比例、透视、形体、结构以及临摹等。众所周知,素描是绘画、雕塑、设计等造型艺术形式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素描在美术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在现代绘画艺术教育中,素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美术教学的基础科目,只有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素描学习,才能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方法、基础理论以及造型语言,才能进行更深一步的美术创作。而素描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于: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等方面有着十分在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聋校中美术教学的特殊性
与普通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不同,聋校的美术教学有其独特的一面。聋校美术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面对的教学主体是具有特殊的身心特点的学生。一方面,聋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理残缺,视觉、听觉、触觉或语言能力的缺陷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绘画技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为美术老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另一方面,聋校的学生因为生理残缺而心理思想上存在敏感、自卑、内向的一面,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尊重和鼓励。由此可见,聋校的美术教学有其鲜明的特殊性,任课教师务必从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不断观察和体会学生的心理表现,研究和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便确保美术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素描在聋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素描有助于听障学生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
在聋校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根据听障学生自身的特点讲解和传授线条、比例、结构、色彩等素描的基本知识,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素描艺术的基本知识,不断提升素描艺术的理论水平,为绘画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打下良好的知识功底。
(二)素描有助于锻炼听障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聋校的美术教学中,素描对听障学生绘画技能的锻炼和提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聋校的学生在美学课程中可以通过素描了解和感悟比例、透视、形体、结构等绘画艺术的基础知识,逐步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方法,逐步培养造型技能,为下一步的美术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素描有助于培养听障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
众所周知,素描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逐步培养与锻炼学生对客观事自然形态的观察、感悟和临摹的能力。听障学生在素描教学活动中通过美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逐步学会如何观察客观是事物,如何用心感知某一事物独特的美,如何用手中的画笔来表现这种独特的美。由此可见,特殊学校中的听障学生通过素描学习能够不断观察、感受和掌握素描写生的步骤、方法以及造型语言,逐步提升自身对美术这一艺术形式的鉴赏力,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里、感受力以及表现力。
(四)素描有助于培养听障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操
听障儿童因为自身的残缺而难免出现敏感、内向、自卑、悲观等某些负面的心理思想倾向,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干涉和矫正,有可能影响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素描这一美术课程的入门科目,因其操作性强、易学易懂、重视对视觉和触觉的锻炼和培养等特殊优势,更有利于听障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陶冶听障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听障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听障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充分激发听障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三、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面对听障学生的素描教学在当今聋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于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思想情操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特殊教育的美学教学活动中,必须从听障学生身心特征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示范与交流并重的教学方法,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为听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探索一条可行路径。
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是实现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主题课程,它决定着本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类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未来所从事的特殊教育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大部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目的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专业必修课主要有:特殊教育史、特殊儿童评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行为矫正、残疾儿童康复基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特殊教育的医学基础、实验心理学等。专业选修课主要有: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特殊教育社会学、特殊教育管理、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专业英语、Spss软件应用、特殊儿童病理学、中国盲文、中国手语、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资源教室方案、自闭症儿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心理与教育、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视障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认知训练等。
2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课程设置的问题
各高校根据我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对特殊教育师资以及人才的不同需求,不断对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改革,但以往对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门类的增减和课程内容的删减,而对优化整体结构和人才知识结构合理化以及未来发展的潜质培养方面考虑较少,还存在着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的问题[2],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通识课程随意性强,其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理念
引领各高校所开设的通识课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识课程尚处于比较自由随意的状态。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必须要在统一的理念下进行,才能取得较佳效果。通识课程设置的初衷是试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扩充自己的视野,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扩大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而目前的通识课程的设置缺乏这样的理念和认识高度。因而,在通识课程设计上缺乏统一思想的引领,通识教育中所开设的通识课程大多以实用、有趣为选择标准,成为一个七拼八凑的大拼盘。以上特殊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通识课程中,缺乏完善学生的身体、心灵及智能,成为勇于担当和负责任公民的人文科学,缺少使学生热爱真理,追求正义,对整个世界有个通达认识的自然科学,缺少享有美好生活的艺术修养类课程。
2.2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内部结构体系缺乏合理化建构
各学校的学科基础课程设置都是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但是各个学校之间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学时、数量、学分的比例上有较大差异,有的学校偏重心理学,在学时数量学分上所占比重很大,教育学萎缩,而有的学校却比例相反。同时,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划分标准混乱模糊,如有的学校把盲文和手语归入学科基础课程,有的学校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归入专业课程里。由此可见,各学校对于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划分标准层次不齐、标准不一。在课程内容方面,知识更新速度慢,知识陈旧,不能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及时调整补充。学科基础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内部结构缺乏合理化建构。
2.3专业课程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缺乏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
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比例失调,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必修课比例偏大,选修课比例偏小。“绝大部分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中,百分之九十是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极小,而且选修的课程门类极少。”[3]单门课程划分细碎,课程门类齐全、应有尽有,从心理学到教育学,从生理学到医学理论,从学科教法到评估诊断等无所不包,特殊教育专业成了大杂烩。每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课程内容的体系缺乏整体优化,彼此孤立,各自为阵,学科之间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缺乏纵向和横向联系,忽视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造成知识内容重复学习、迁移困难和学生视野的狭窄,缺乏对各门课程之间的整合,甚至出现概念、内容的交叉等问题。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降低了学习效率。
2.4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
课程计划中的见习、实习时间较短且大多都在毕业最后一年进行,理论与实践脱节,本科特殊教育专业理论课设置偏多,学生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见习和实习时间太短,基本功欠佳和基本技能训练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造成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是机械地记忆,这就使很多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适应。与专科实践教学相比,实践的比例偏低,也造成了将来在就业中无法与对口的大专生相比,使本科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
3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3.1课程目标的科学构建
我国现行本科特殊教育专业必须及时重新调整培养目标,打破过去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培养各级各类的特教教师不仅从横向上而且更加注重从纵向上培养从学前到高等的特教师资、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师以及特教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课程目标按已调整的人才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打破以前单一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实现由原来的智能型课程设置向模块化课程设置的转变。在课程设置中,把很多学科整合为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一是3+1模式,即大学前三年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学习,最后一年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特殊教育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特教课程设置可按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目的是培养资源教师、研究者或从业人员;也可集中某一领域的课程学习,目的是培养适合某一障碍类别的一线教师。二是4+2模式,即对非特殊教育的师范或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两年特教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获得教育硕士学位,采用学科专业加教育的培养模式,成为特教工作的高级资格工作者。
3.2课程结构的合理调整
在课程结构的调整方面,首先要遵循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应对现今社会发展对特教教师的不同需求。一方面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上兼顾综合性与一体化,即这类课程已不是专门为某一种特殊学生而设,而是为多种特殊学生而设。因此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结构调整方面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即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增设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因为特殊教育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的地位和比重上,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注重课程间的有机联系,适应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一体化趋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要加大综合化、弹性化的选修课比重,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3.3课程内容的整体优化
1特殊教育的概念
特殊教育主要是指针对身体发展上有问题的学生所展开的教学,而特殊教育的老师们在教学中最首要就是要有爱心,使学生们在一种被关怀的特殊环境下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益之才。而近年来,特殊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社会各界专业人员也都更加关注于特殊学生群体的德育问题。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下,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必须注意教学内容和课程理念上的变革与创新,以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特殊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创新理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夯实基础。因此需要根据当前特殊学生群体小学数学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改进对策。
2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2.1帮助特殊学生群体认识世界
数学教育对促进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意义,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的数学教育也有助于学生们建立对世界的初步解。经过学生对数学的练习,就能够解物品大小和形状的尺寸、造型等,有助于学生树立空间感和数感。由于数学源于日常生活,所以数学练习也对学生的适应生活有着很大帮助。
2.2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存在着抽象性、逻辑严密性等特征,对特殊学生开展的小学数学教育能够有助于特殊学生建立抽象的、逻辑严谨的数学思想,对日常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2.3培养学生提高生活技能
随着社会发展,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也日益普遍,国家注重于对特殊学生开展数学的教育,可以帮助特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数学,从而培养特殊学生的生活技巧,使特殊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减少在特殊学生家里的生活压力。
3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课程中出现的错误问题
3.1学校资源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越来越关注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但由于特殊教育的校园资源相对欠缺,存在着面积不够、宿舍条件简陋、没有帮助特殊学生群体恢复健康锻炼的场地等问题,甚至有部分特殊学生群体无法进入特殊院校读书,而不得不随校学习。
3.2缺乏专业人才
特殊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大都从没有学习过特殊教育,虽然可以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数学知识指导,但是却并没有重视特殊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没有把数学知识渗透到每一位特殊学生群体的生活中,不利于特殊学生群体对数学的掌握与运用。
3.3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部分特殊教育院校的老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另外部分特殊教育院校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采取以老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充分调动学生掌握数学的主观积极作用,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思想有消极影响。
4特殊教育中小学教学课程构建的有效途径
4.1加强对教学目标有效性理解
一堂课的效果主要是对课堂目标的执行结果而言。课程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一堂课的基础,而每一堂课的目标都必须体现在对于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实现中。4.1.1有效教学目标是以教材为主,分析后而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作为一节高效率课堂的基本前提,其设置的准确性和层次性是课堂教学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一节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也是必须借助教科书作为媒介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信息来源是根据教科书分类后,才可以得到的。而教科书作为课程的基本基础,它在总体上对知识点的构成以及彼此间的连接性和层进性等都有非常系统的规定。而课堂教学目标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将课程中的所有知识点都加以细化。所以,在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是课程中基础知识点更深一层的具体目标点,而相对于课程的宽泛性和表面形态的实际,教学目标必须要确定明确可以操作,并且一定要可以检验,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便是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和探究,对课程加以掌握,将课程吃透,进而在一个系统知识点下实现每一节课的具体课程目标。4.1.2教学目标决定预设和生成有效性数学课程设置兼具预设和生成两种特点。预设是决定一个教学是否能够高效的基础前提,而生成则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出现的必要产物。预设是指老师以课程目标、教学例题和班级学生的认识特征以及学生己有的认知经验为出发点,有目的、有规划地对教学所做出的总体设计与规划。在课堂教学中的设定越全面越细致,就越是为课程目标的预设与生成打下有利的基石。而数学课堂则兼具复杂性与动态多变性,所以即便是由同一老师在不同的班级教学也会有截然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因为在截然不同的环境和学生区别、截然不同的学生认识特征下,预设效果均有所不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才会不断出现新的生成。教师应主动积极面对动态的生成内容,并尝试去解决,如此才可以使教师由被动到主动,从而引导课堂,让生成向教学目标的方向达成。
4.2注重课堂基本环节有效性
有效课堂的实效性其最终表现在与教师之间互动的双边关系中,即在其有效性的实现上,课堂基本环节的实效性必不可少,而课堂中每个环节的实效性则直接关联着整堂课程有效性的实现,所以在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尤其是在课堂情景、课堂问题、教学语言、课堂练习内容等方面往往为老师们所忽略,所以对此几个环节的实效性需要尤为重视。4.2.1注重教学情景有效性本部分以聋哑学生群体为例,具体如下:对于课堂情景的创设,必须要满足听觉障碍学生的基本感知特征,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听觉障碍学生来说,让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显得更为生动有趣与重要。作为教学情景,在每一节课的呈现中都必须体现为连贯性,换句话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就必须连续用同一个教学情景,频繁地情境转化就不利于学生的掌握。因为教学情景过多,可能就会造成学生一直注意的都是有趣的教学情景,而忽略数学知识教学的本身。同时,教学情景的设计也是为教学服务的,要着重注意教学情景和知识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此外,不要单纯地以知识点为主要内容,而忽略听觉障碍学生的知识特征,从而造成不相关的情景创设;要让教学情景不可以单纯地离开主要知识内容而出现。在情景的实效性工作领域方面,要充分考虑将知识点内涵和情景二者的有机融合,将情景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为切合点去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思考兴趣,将情景中各要点和课程中的各环节紧密结合,寓知识点于情景之中,使知识点的传递过程顺其自然。4.2.2注重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在数学课堂中具有十分关键的地位,是教师组织课堂的主要手法,而合理的问题也是更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推动学生思想的发挥。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要重视问题的针对性,适当性,系统化、启发性和延时性。而所谓针对性是指老师所提出的方法要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根据问题的提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点。而适宜性则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思考技巧间的一种最适宜的程度,由于听障学生由于对个体理解水平的思维技巧较特殊,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接纳,因此对学生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也因不同的人理解程度而差异,故教师所问的问题中,以适合学生的群体差异,并分出层次,形成问题的差异性;问题的系统化性是指提问总要紧扣着教学系统知识点,并使知识在学生对提问认识的整体和系统化方面都有帮助;而提问的富有启发性则是指老师能够从学生现有认知体系上,做到提问的富于启迪性;同时更要多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地开动脑筋思索问题。延时性是指老师提问时要为学生创造思考探究数学问题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在思索的过程中去开发自己的逻辑思路,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掌握才能的目的。4.2.3注重教学语言规范性教师的话语是教育讯息的主要载体,是影响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因素。在特殊教育院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的最主要方面就是老师双方对教育话语的沟通性。目前在特殊教育中,教师要采用全交流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要在确认手语是聋人第一母语的前提下,在特殊教育中,教师上课时专注于口语的辅助,手语为首的教学方法;在口语教育上课时,老师必须采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专注于残余听觉障碍的学生的感受,手语和口语说话要娴熟融合;尤其是手语打要洁净利落,尽可能减少与课堂目标达成不相干的各种不必要讯息,不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力负荷。同时,老师们更应该做到手语及相关体态语的有趣,适当地以夸张等方式与小学阶段的特殊学生们沟通,会更易于使学生提高对教材的掌握。4.2.4注重课堂练习有效性课堂练习是课堂的主要部分,是课堂上基础知识积累的必要手段o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其训练内容要紧密结合课堂目标。同时,课堂内容要具有层次性和生活性,这也是听障学生的数理思维,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部分,学生数理技能的养成,一般都是由简至繁,由低至高逐渐发展。课堂练习更要顺应这一过程,也做到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在通常情况下,训练阶段都应该先基本训练,然后再进行巩固训练,最后才是扩展训练;同时,课堂练习的过程中也要有一定的兴趣,并时刻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去完成基本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4.3注重学生有效参与,提高教师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一堂课目标达成的基本要素;如果学生参加积极主动,那么课堂目标的达成就会显得比较轻松。而怎样让学生可以有效的参加活动,让老师在学生可以积极参加的过程中完成课程目标,也是必须去探究的问题.在数学课程实际操作中,在通常情况下让学生可以积极参加活动的前提是,让学生带着自愿精神去学习,让学生在参加由老师所给予的不同组织类型,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课程等活动中,老师能够十分明确地给每位学生参加个人的具体任务,并且在各个团体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也要积极参与,要尤其注意培养教师的集体参与意识,使其也可以在当中担当相应的角色,使每位参加的学生个人都可以在教师团队的整体管理下,完成个人任务。尤其重要的是,老师在这里的角色是较好的指导和激励,要使学生在完成个人任务后有一个巨大的成就感,从而对活动的内容有所认识。所以,让学生积极投入的前提条件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制定具体的目标,并且要使参与者可以得到良好的个人感受;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完成后的成果也可以给老师良性的回报,使老师可以感受课堂的成功感,这样使得教师双方都可以获益,确保课堂效果的良好实现。
4.4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聋哑学生由于生理的局限,其获取信息大多依靠视觉。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时代的重要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视觉功能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师课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果,也可以从听觉障碍学生对视野的高度依赖度出发,发挥其明显的优越性。所以,针对听觉障碍学生视野特点的要求,在考虑对信息技术的选用问题上,无论是平时的课堂教学或者公开上课,老师们都需要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选择应用。但是,教师们应在适当的课堂教学环节应用,而不能从头到尾作为电子黑板一直应用下去。要着眼于课堂目标的实现,才能够在重难点的突破等关键环节上去应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的有机融合,不仅仅为使用而应用,要能够在现代信息化建设的重大背景下实现有效的信息整合,从而提升课堂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信息科技的共享性,能够在目前云概念的整体思维下,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共享和信息技术传播的重要含义,从而使得现代信息科技的运用可以为老师们提升课堂效率,从而突破课堂重难点;同样也可以因为其信息技术共享的特性,减少老师们自行制定相应信息工具的压力,为教学服务。
5结论
基于对学生今后社会生活的研究选择制定课程目标,知识获取的目的是解决生存生活问题,使人们获得幸福生活,而课程作为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其设置就理应关注我们的实际生活。问题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学好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从特殊教育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生存生活问题,根据特殊群体及其家长困难与需求开发课程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帮助他们获取必备的生活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理论基础
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正确理论的作用就在于减少人们行为的盲目性,增加行为的自觉性。课程设置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能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思考模式。每个学生都有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他们的潜能就能得以充分发挥。但由于先天资质,个人成长环境和个人生存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每个人能力发展方面和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我们应正视这些差异,接受这些差异。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特殊群体的特点,如盲人的听力往往灵敏于我们普通人,残疾人身体某一部分器官缺失,但相对应其他器官功能会特别发达。虽然特殊群体学生某一方面可能存在缺陷,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把其与普通学生隔离开来,而应发现其身上闪光点。学生的智力类型有多种,而不是单一的,所以我们课程设置应顾及其特殊能力的发展。
(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他认为人的认识循着从泛化到分化的路径而进化,所以课程编制也可以按照从抽象知识到具体知识的顺序进行。因而知识的结构很重要,我们课程的编制就要遵循知识的逻辑结构,以方便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使教师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容易。
三、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目标
课程目标是我们课程设置的导航,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备条件,明确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基于特殊课程对象的特性,特殊教育课程应着重以下目标的培养。
(一)基本生存生活技能
我们现在经常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我们的生活问题。特殊群体的学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其独立生活,甚至生存存在一定问题,因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应立足现实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我们要重视特殊群体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公民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基础。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其成长基本上是依附于其家庭父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努力使其掌握一技之长,重视问题解决技能的知识,在课程中可阐述展现人们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在生活中如何处理相似问题,使其能够独立生活。
(二)过一种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