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孙君顶(1975-),男,河南邓州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毋小省(1974-),女,河南沁阳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JG023、2012JG06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45-02
为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先后颁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2006年)、《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2007年)及《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2008年)等系列著作,指导及规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着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精神,结合高等学校计算机教指委的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品牌专业,全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继2008年获得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获得了国家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我校从专业改革目标、专业改革方案及相关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
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校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1]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为了实现改革目标,确定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第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专业建设经费,保证按期达到专业建设的目标。第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成功的经验;了解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需求状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办学方向,准确定位,制订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发展规划。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2]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校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没有同市场需求有效接轨。
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集中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为了明确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3]除此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综合这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的。
2.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目标后,接着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的问题,即如何围绕该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我校坚持培养方案要以体现优化知识结构、突出专业特色、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为原则;以“体系优化、内容先进、结构合理”为目标,努力汲取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将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教学指导方针。依据该方针,我校在培养方案的制订及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1)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所颁发的相关规范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内容。建设由学术、技术、职业和人文交织的刚性课程平台和多样化的柔性课程模块,共同组成“知识面宽,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渗透”的多元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3+1”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0 引言
在“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教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在该政策推动下,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相继立项建设。“质量工程”涉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2010年6月邯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6月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探索改革。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1 人才培养“3+1”模式改革
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后,根据社会需求、行业背景与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的目标,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实现无缝连接。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邯郸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制定了“学程分段、专业分流、教学相长、强化实践、重在应用”的“3+1”人才培养方案,即3学年(学时)时间进行学科专业教育,累计1学年(学时)进行工程教育和岗位实训。并于当年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典型实训案例库建设等项目,保障“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实施。
我们对2011版、2012版“3+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按4个平台、5个模块以及相应的系列设置,使培养目标得以清晰的反映。课程开设按照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设置。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分成若干系列,每个系列的课程根据重要程度,标定为专业主干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专业主干课只限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根据每个模块设定的课程,确定最低学分要求。
1.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①进行市场调查。进企业、入社会、请专家和企业家,了解企业和社会目前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需求和企业用人的标准。
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及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核心能力的需求,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③通过地方性、区域性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④由核心课程,引入其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及其相应的课程群,继而确定每门课程和课程群对核心能力的贡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得4年后,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企业用人的基本标准。
⑤把相关课程和课程群分层次、分结构、分方向、分平台、分系列进行课程设置。
⑥根据课程的层次和结构,写出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所讲的内容、实践环节的安排、考核方式、课程设计等。
⑦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训环节,建设案例库,开展案例教学。
⑧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邀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开展短学期教学活动和讲授实训课程。
⑨请企业和专家对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
2 课程结构的重组
2.1 课程重组原则
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3+1”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借助邯郸学院嵌入式系统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光电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教育创新高地和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合作企业,重点培养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三构建三优化”原则,即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底蕴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体系,输送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和课程内容,注重实训;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实践;优化授课学时,注重精讲多练。制订出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认识规律、企业用人标准的螺旋递进式“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目标。
根据重点培养方向和“三构建三优化”原则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进行分层次、分结构、分课程群进行重组,以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效人才的目的。
2.2 实施方案
课程结构重组的实施方案如下:
(1)课程开设设置为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
(2)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
(3)岗位实训分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3大部分。
(4)自主教育分为理论系列和第二课堂。
(5)根据专业重点培养方向,构建出专业能力分解表(如表1所示),以及相应支撑课程。
(6)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大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学分分配表见表2,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见表3。
(7)构建课程体系结构。针对目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问题,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拟分方向、分层次地设置课程。分方向设置是指围绕目前社会需求方向的相关知识点组织相关系列的课程。分方向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按照需求方向更好地理顺相关知识点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删除重复、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扩展和教学时数减少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分层次设置是指围绕同一个方向的知识点,分层次设立课程,目的是引导高年级的本科生依据自身的发展目标,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进行学习。拟围绕方向知识点设立基础、研究、应用3个层次的课程,其中基础层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内容以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为主;研究层次课程主要是针对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置,内容主要是该知识点的研究发展、高级设计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应用层次课程密切结合该方向的应用需要,重点放在应用开发技术的培养。分层次设立课程有利于高年级本科生根据自身未来的设计和特点进行分流学习。
3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包括基础与专业课程实验、微课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培训、各应用方向的技术培训(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向)、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等。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立有企业代表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企业培训前延至学校、企业提供真实项目根据教学规律改造为工程案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四合一”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使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已有实训设备和先进的模拟、仿真软件建立起固定和流动的校内实训室。至少建立开展5个校企紧密型合作点,每年能新增紧密型合作企业1~2家。
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专业教学、科技开发以及社会化需求为依据,完善“政府资助,校企合作,社会援助,提升办学条件”模式,遵循政府的规划,按照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建设,依照市场需求,以行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吸纳社会的捐赠,利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发展共赢为基础的融资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3.1 实施方案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验与实训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保证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尤其保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教学、专业方向实训和CDIO教学的需求。扩展现有的实验环境,结合特色人才的培养需求,计划3年内建设完成综合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自主实验的要求。实验室按照完全开放式和组合式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完成后的实验平台面向各级本科生,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实验室准备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以更好地为学生自主研究创造条件。同时,企业也可前延至学校,建设相关的实验室和实训室,把企业的一些真实项目经过教学改造后转变为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训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企业文化,经历一个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建立一套与培养方案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如表4所示。
3.2 主要建设内容
(1)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打造以真实项目为主体、以生产实际为案例的实岗实训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专业育人、学生就业三位一体,无缝对接”。
(2)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3)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基于实训项目的项目化校本教材,包括配套教学资源,如项目指导书、项目任务书、项目考核及评价标准等。
(4)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过程控制和考核标准,共同推进顶岗的力度和广度,提高顶岗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 结语
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已初步实现,并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2011年、2012年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制订2013年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细则,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规范实践教学。显然,落实培养方案的最大难度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很难按照标准完成对方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唐剑梅,钟世芬.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8):15-17.
关键词:教学体系改革;差异化培养;课程体系;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495万人)增加64万人,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1万的历史新高,比2008年增加了52万,而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压力还将持续增加。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曾报道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今日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8%,同比基本持平。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几年前高考报考专业中一度看好的计算机、法律、医学等专业,如今面临就业难的窘境。
就计算机专业的情况来看,在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信息产业的迅速及持续发展决定了计算机学科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较为广阔,但在历经了各大高校、高职高专、中专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以及社会上数不清的长期、短期计算机培训班的蚕食之后,计算机人才市场呈现饱和状态,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IT人才又面临紧缺问题,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信息技术软硬件开发人员及专业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同时在我国发达地区,复合型、专业型、经营型、创新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也十分紧缺。归根结底,“供大于求”和“就业难”的实质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失衡”,而供需结构失衡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和教育出现了问题。教育部在召开的2008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教育内部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地方,一些地方和高校仍然存在盲目扩招的冲动,不能及时地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亟待提高”。从人才市场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很多高校并不重视面向市场办教育,造成计算机人才市场上大量出现“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的怪现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学校特别是非重点的一般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更加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结构改革
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要想使自己的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拥有立足之处,我院必须面向社会和市场,勇于改革和创新,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结构,改革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分析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现状,得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专业定位不明确;(2)培养目标难以满足就业需求;(3)教学计划顾此失彼,很难突出专业特色;(4)教育整体上滞后于技术的发展;(5)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由此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应用不熟,经验不足,很难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针对这些问题,我院提出“面向市场,立足就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并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六个方面进行改进。
2.1专业定位
本科教育是具有专业性质的基础教育,不同高校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适当的层次性分工是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必要条件。我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师范院校,办学定位为应用型,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到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到IT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开发、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应用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2.2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的特点,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差异化的要求,结合本专业办学定位,我院采用“2+1+1”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一、二年级不分专业,以公共基础课和本专业基础课为主,使学生为将来的考研、就业和培养再学习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三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横向分流,按照学分制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另外,学院积极创建校内创新实验基地和校企合作培训基地,双管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三年级结束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再纵向分流,准备就业或考研,四年级以选修课、实习、毕业设计为主。这样既尊重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其在兴趣和爱好下主动地学习,又保证了学院对学生的差异化培养,满足了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2.3教学管理模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创新,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否能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通过选课来实行学分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院的选课制发展尚未完善,因此改革与完善选课制,以确保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要解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选课制是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教师和课程,并自主安排学习进程的一种教学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选课制要求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实行选课制后,学生拥有较大的自,有利于出现一个活泼生动的教学局面,但这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建设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适应选课制的要求;(2)建立和健全教学评估与检查、学分基点、考查考试、课程建设等配套制度,优化管理,避免教师迎合学生,降低教学标准,完善奖惩制度,建立课程的优胜劣汰机制;(3)推动整个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建立科学的选课体制,既保证学生的选课自由,又保证教育质量和培养效果。
2.4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以选课制为基础的教学计划必须既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能保证学科专业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专业要在教学计划明确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突出专业内核、凝练专业主干、扩展知识领域的开放式课程体系,同时要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目标,积极构建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开发新型实践教学平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创建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多样化实践途径。
为此,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的需要,将课程体系设置根据选课制的需要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本专业必选课和本专业限选课等模块,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合理设计选修课的知识结构,注重课程的先后关系,尽可能设计一些模块选修,为学生的选课提供针对性指导。另外,在专业培养方面,确保有充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既要保证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还要满足他们的知识扩展和兴趣培养。
2.5教学方法
目前我院的教学方法仍停留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阶段,为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快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科教学模式要适应灵活性、多元性、伸展性的要求,必须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组织实施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建立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为一体的三元结构模式;加强学生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各种教学方法,重学、重思、重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我院已建成的网络教学平台和视频资源库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6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素质,对于教学计划的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高职称和学历结构。
(2) 建立专业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专业学科带头人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
(3)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学科、学术水平。
(4) 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重点,建立青年教师个人提高计划制度,建立科研项目向青年教师倾斜制度,坚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通过各种努力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5) 建立一种新的科学的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专业精神、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等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从而促进教师的不断完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3结论
目前我院结合上述教学体系结构改革制定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试用于2008级新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多元化发展,建立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第二课堂创新活动、教育专业实习、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建立校内创新基地,邀请企业进驻,企业导师、学院教师与学生共同研发企业项目,并在上海、北京、无锡等地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有50多名学生参加了公司的项目实训,参与实训的学生100%就业,就业质量较高。深知教育改革对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继续努力,将改革贯彻到底,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金国华.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探[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3] 段利华,顾应龙,左国超.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7(2):82-84.
[4] 李光.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理论与实务[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 张小峰,黄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9):1476.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System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WANG Li-xin,LI Xiao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2, China)
关键词:西部地区;地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127-02
吉首大学是一所地处湖南西部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该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国家将该地区设为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信息技术作为当前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符合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成为办在该地区高校――吉首大学的重要使命,作为该校建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具体的工作责任[1-3]。本文以吉首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为例,介绍了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专业综合改革的具体做法。
教育部实施的专业综合改革明确指出“开展专业综合改革的专业,必须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明确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环节的综合改革”,根据这些要求结合吉首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类人才需求的现状[4-7],学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了 “一中心,一个目的,4方面”的专业综合改革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对接地方经济产业为中心,一个目的就是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围绕上述“一中心,一个目”开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等4个方面的专业建设工作。
1 强化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以国家相关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为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紧紧围绕吉首大学创建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坚持“立德、立行,树人、达人”的立人教育人才培养理念[8-9],明确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力培养要求和“干得好,下得去,吃得苦,用得好”的人才培养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
1.1优化课程体系架构
按照“平台+模块+课程群”的结构形式搭建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包括四个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_、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每个平台课程下面分若干模块,模块中可包括若干课程群。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加入了专业导论、创业基础等课程,并且除了基本的大学英语、体育、思想道德和中国近现代史以外,搭建了人文精神类、科学素养类、创新能力类以及艺术情趣类等四大模块,根据这些模块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在学科基础平台中设置了数理基础模块、语言基础课程模块、硬件基础课程模块等,数理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离散数学等课程,语言基础课程模块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硬件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我们分设了专业方向,包括:软件设计与开发模块、大数据模块、移动开发模块;同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前沿知识的了解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的方向设置了选修模块,模块中包含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iOS开发、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以及机器人学等课程供不同层面感兴趣的学生选择。
1.2强化实践教学模块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优化整体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了课程实验(实训)环节、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实践等3个环节。在课程(实训)环节主要是根据实验(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课堂内实验(实训)任务;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开放实训、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在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学生在学校认定的各类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成果,可以用该成果申请和认定相应学分,。除此之外,按照整体设计,在每学期的最后两周,设置了专门的实践教学周,在该阶段主要集中完成综合性、设计性以及创新性实验。
1.3 明确课程与能力培养关系
以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仅仅列出大学四年各个时间段,学生需要修读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到底与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学生总是不断地问“学这门课有什么用”,教师在上课时也只注重课程的内容而忽略了课程内容背后知识能力培养,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设置了专业培养学生的6大能力,并将这些能力与相应的课程对应,明确了课程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表1的数据展示了部分专业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对应关系矩阵:
能力1:系统认知能力。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理解各类典型方法,能用专业知识认知常用的系统与应用。
能力2:计算思维能力。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掌握算法设计技术和复杂性分析方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采用形式化描述和抽象思维方法分析问题。
能力3: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系统地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的算法并能程序实现;了解各类算法的发展趋势和典型应用。
能力4: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地掌握软硬件系统研发领域的理论和知识,能运用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等工程化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编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实现系统。
能力5:新技术的适应与学习能力。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态势,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新知识;熟练地掌握英语,能阅读本专业的相关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能力6:团队协作能力。掌握团队沟通技巧,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工作主动 、爱岗敬业,做到宽容与合作,具备良好的 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获得团队的认可并得到团队支持。
2 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为目标,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在知识能力结构上普遍存在学历高、理论功底深厚但是工程经历少和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这些情况已经严重不能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此,在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以下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一是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制度,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召开的专题技术会议、教师在企业挂职以及教师随同学生一起见习、实习等方式,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视屏,熟悉并掌握自己本专业理论知识实际的业务技术流程和操作方式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开展讲座、交流、授课加强教师与企业的对接。
二是鼓励教师通过项目合作、科技服务的方式解决企业实际工程问题。通过上述方式解决教师理论功底与实战经历不对称的问题。
3 以提升学生主动性为目的,强化“师生互动”加强课程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作业、实验报告和考试进行交流,这种“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课程教学效果也不明显,为此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针对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采用“案例教法”。对枯燥的理论课程的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如C语言课程、JAVA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课程等,在课堂讲授中要求教师将真实的项目穿插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通过实际环境和实际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对接,消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陌生感。在授课方式方法上面,采取由教师课前提出问题,课堂上由学生讲述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的方式,强化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2)针对不可及、不可触、不直观等课程内容采取 “虚拟仿真教学”。比如在网络攻击防御课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等课程,通过虚拟仿真软件重构这些课程中不可及、不直观的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抽象直观化,加深学生对课程技术层面的认识。
3)突出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方式,强化教学效果。在以往的课程考核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测试,重点采取“理论考核”、“闭卷考试”等方式忽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工科类专业实践性强、“能力评价”要求高的特征,因此在考核方式上,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包括实验实习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 文献综述、实验操作、技能演示、说课等多种形式、模拟试教等。
4 对接需求,强化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国家实施的专业综合改革明确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中就必须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实践教学比重,但是现实情况是,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也很重要,如果简单的通过压缩课内学时增加实践学时的方法,势必达不到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上述现状,对实验课程体系中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进行重构,合并其中重复冗余的内容,保留相对独立的内容,增加反映学科前沿和产业技术前沿的内容,按照“基础理论验证”、“综合实验实践”、“设计性实验”的思路,强调实验课程的独立性,使实践课程体系体现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同时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采取校企联动的“1.5+1.5+1”方式,即大学前一年半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第二个一年半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在学校和基地开展专业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第四年完成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在基地企业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总之,教育部实施的专业综合改革其中的工作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西部高校――吉首大学,所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情况综合 、系统推进,这样才能取得专业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龙先琼.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09,20(2):16-19.
[2]徐立清,钱国英,马建荣.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J].2014(12):53-57.
[3]徐晓飞.本科生院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2(4):20-22.
[4]李建锋,黎奇升,冷志明.西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2):78-81.
[5]李建锋,丁雷,鲁荣波,等.吉首大学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6):86-88.
[6]鲁荣波,李宗寿,贺宏遵,等.加快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11(2):109-110.
[7]战德臣,聂兰顺.计算思S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3(4):56-60.
关键词 职业能力;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4-0033-03
从专业整体发展来看,如何瞄准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提高职业能力来提高就业率,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打破自身困境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内涵
与学术型人才相区别,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1]。
国际劳工大会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计算能力、编程能力;方法能力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决策能力、自学能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关系、理解奉献与冲突及与他人负责任地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2]。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职业能力的分类,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征,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界定为8个范畴,如图1所示。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构建
(一)专业方向设置
随着国家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社会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维人员、网络安全人员、手机软件开发人员等在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占比很大。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根据人才市场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办学能力及条件,设定了移动互联网嵌入式、互联网工程、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营销与运维四个专业方向。专业方向的设置体现了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加强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以学生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最终教育目的,拓宽专业的基础性和兼容性。
(二)课程群设置
一直以来,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对专业学术性的过分重视,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内容设置以专业知识为本位,在教学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基于职业能力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整个课程体系依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分解为五个课程群,如表1所示,其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实施
(一)工程实践课程的实施
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与决策、合作与沟通等综合能力都在工程实践课的教学环节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工程实践课的教学尤为重要。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从2014年以来,程序设计类课程均安排在实验机房,采取小班授课,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教师采用案例教学,边讲边练,现场解答学生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知其然”,在实践练习中“知其所以然”,学生之间由于遇到的错误不同,彼此间通过沟通交换知识、相互学习继承知识、创新进化知识,使他们的各种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生产实习、专题训练、工程实践、企业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采取校企合作方式,项目的选取借助企业研发一线的实际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知整个工程的周期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课程的调整
转型发展就是要将过度追求知识的学术性转到知识的应用上来,将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到主动实践操作上来,因此,必须调整课程的理论深度,以能力训练和实践需要来裁剪课程内容。理论是支撑应用的基础,计算机的应用是依据理论算法编写的程序在机器上的运行来实现的。为此提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称为“捆绑课”,即将数据结构和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汇编程序设计等捆绑在一起进行授课,语言课程中的编程练习围绕其捆绑课程的理论代码实现来设置,通过这种实践贴合理论的教学,将抽象枯燥的概念、原理具象为真实可见的代码,学生在程序代码的操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专业知识,并提高了读写代码的能力。
(三)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设计
对于从业者来说,编程语言是工具,因此需要精通所使用的编程语言。但对于还处在“学徒阶段”的本科生,则先要认识并初步使用不同的语言工具,培养其在技术不断更新的大环境下的一种快速掌握新语言的能力。以此作为本类课程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设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统一归并与精简,避免重叠和冗余,同时从宏观上也降低程序设计课程的比重,如图3所示。
经过以上的基础语言能力的训练后,学生在高年级结合专业方向,再选择一门语言深入学习,例如嵌入式ARM汇编、JAVA EE、后端开发的PYTHON等。通过课程设计、各种竞赛培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编写可维护的、安全性高的优化程序,能应用各种设计模式及正确的开发工具,并会使用多种语言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工作。
(四)评价体系的改革
长春大学在教学中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把每门课程的评价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把评价嵌入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对过程进行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设置3个一级指标:专业能力占50分,方法能力占30分,社会能力占20分。专业能力又划分为2个二级指标:知识能力、技术能力。方法能力包括4个二级指标:制定计划、确定方案、查找资料和自学能力;社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作态度、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3]。各指标的权重依不同课程的性质动态设置。
(五)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转型发展下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而言,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直接决定培养效率。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具有大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经历,清楚软件开发的总体流程,对各种计算机语言有所了解并精通一种以上的设计软件,能够对学生的实际系统开发进行指导。为此,学校从2014年起有计划地派遣教师脱产到企业实习,时间为半年到一年,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学校充分利用寒暑假期,请企业的工程师先后为教师举办《嵌入式系统开发》《Android系统开发》《网络安全技术》等集中培训课程。学校还组建了包括企业兼职教师在内的重点研究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师团队,企业兼职教师直接参与教学的设计,从而形成系统的职业能力培养队伍。
参 考 文 献
[1]吴中江,黄成亮.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