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1.加快银行资产证券化。银行的资产证券化能使资产和负债保持流动性状态,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通过变卖短期债券或从市场上借人短期资金以增加流动性供给;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余头寸时,又可投资短期金融工具,获取盈利。
2.建立银行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在经营中力求稳健,正确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银行应设立专门的流动性管理部门,其行为指导准则为:(1)随时与银行高层管理者联系,确保流动性管理优先性目标;(2)必须跟踪银行内所有资金使用部门的活动,并协调这些部门与流动性管理部门的活动;(3)必须连续分析银行的流动性需要和流动性供给,以避免流动性头寸过量或不足。
二、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经营的启示
1.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缓解流动性压力。国内商业银行的负债以短期存款为主,而贷款资产呈现长期化倾向。在中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仅占5%左右,商业银行长期承担了本应由资本市场承担的功能,中长期贷款比重逐年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加息周期来临以及金融投资产品的兴起,储蓄存款出现增势减缓的势头,贷款长期化与存款短期化、贷款流动性降低与存款流动性增强的矛盾并存,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明显不合理,“短借长用”的矛盾突显。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可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及时获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
2.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资本充足率。如何在有限的资本条件下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资产证券化就是解决矛盾的有效方式。根据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充分计提各项损失准备基础之上计算资本充足率。近年随着金融资产的快速扩张,各银行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难题,纷纷采用配股、可转债或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充实资本金。银行的这种大规模融资容易引发市场和招致投资者的抵制,且发行次级债不能改变银行资产规模及风险权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3.有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在处理大批非流动性资产,特别是不良资产时,银行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只能在未来不定期地收到现金,这种资金变现方式显得效率低。资产证券化在处理大量非流动性资产时采用历史数据估计资产回收率,然后将资产按照一定比例实现证券化。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逐笔审核资产,节省了资产价值评估的成本和时间,快速回笼现金,融资成本较低,同时又保留了资产所有者对剩余资产的收益权。解决银行系统巨额不良资产是金融界的重大课题。
4.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收人结构。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固定收益债券市场不发达,国内商业银行仍然以利差收人为其收益的主要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大约只占6%一17%运用资产证券化,能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调整收人结构提供了机会。
三、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1.先试点,后推广,降低风险。中国在推进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应遵循“先试点,后推广;先实践探索,后立法规范”原则,选择有政府信用支持的专门运作机构。国际经验表明,在资产证券化的初级阶段,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借助政府和国家信用吸引投资者是证券化成功的秘诀之一。
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其中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是现阶段的主流。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是一种综合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综合性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要想到达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均衡,必须建立科学而成体系的两个方向的管理措施,让负债和资产在结构上达到均衡,从而保持银行必要的流动性。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几个基本原则是:
1、规模对称原则。要求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达到相互均衡,即负债额决定资产运用额,以来源制约运用。
2、结构对称原则。结构对称要求资产和负债在结构(主要是数额和期限)上达到均衡。
3、偿还期对称原则(又称速度对等原则)。该原则要求资金的运用应由资金来源的流动速度来决定。
4、目标替代原则(也叫目标互补原则)。指将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三个目标综合考虑。
5、资产分散化原则。要求银行在资金分配时应尽量将资金运用在不同金融工具、资产和借款人的身上,降低资产运用的集中度。
二、我国银行流动性现状与存在问题
负债管理方面,采用流动性比例是重要的基本流动性指标。中国银监会数据的2012年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比例与存贷比为:在资产管理方面,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产不良率。我国对于资产不良率一直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不良率表现也一直较好。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同样远低于银监会要求,整体来看流动性情况较好。我国商业银行在主要问题是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过大,这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行为密切相关。其次,单位存款在存款中占比重较大,短期存款在存款中占比重较大。负债中存款占比较大,一个方面可能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流动性情况较好,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主动负债,但是另一个方面,存款,尤其是短期存款,往往稳定性较差,其中很容易蕴含流动性问题。而我国金融市场融资环境不够完善,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经验较少,有可能在存款发生较大变动时面临流动性问题。其次负债中短期负债较多。我们都知道,中短期负债相比较长期负债而言更加不稳定。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常用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调整存款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以存款为主,而且短期存款较多。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我们提出调整存款结构的建议。主要是改善存款中的期限结构,增加中长期定期存款占比,以及其他中长期负债工具如CD存单等,增强存款整体稳定性。这需要借助销售理论,将中长期存款作为主要销售对象,努力增加占比。
2、调整资产配置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单一化严重,应当更加注重其他的资产配置方式,如变现能力、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如国库券、政府机构债券等。建立合理的综合资产配置体系,避免单一风险带来的较大危害。同时适当按照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中的结构对称原则和偿还期对称原则配置资产,建立合理的资产期限结构。
3、尝试运用衍生品防范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145-02
1 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概念界定
流动性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主要包括两大类:市场的流动性,企业的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各经典教科书,以及实务中的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本身都有不同的说法:
一家银行,在其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成本得到可支用现金,该银行就被认为是具有流动性。
――Peter S. Rose,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gt
银行的流动性,指的是一种再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一种足以应付各种支付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
由此看见,虽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各异,但实质基本一样,即为一种可以及时、以可接受的成本获得流动资金支配的能力。
2 金融理论中的“流动性”
(1)早期的流动性研究是在经济学领域基于交易成本而提出的,进而在不同的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分为资产流动性、市场及机构的流动性等方面。
①资产流动性。在资产流动性方面,主要是基于资产变现能力的流动性研究。自凯恩斯以来,与资产的“可交易性”直接相关的“变现能力”,是金融学界对流动性概念最常见的一种解释,即“当经济主体可以在承担较低交易成本的条件下,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时,这种资产就具有流动性”。在经验分析中,这种流动性的测度主要是通过资产买卖价差来进行计量与比较。提出了一个流动性的评级方法,运用三期模型来分析,给出同一状态下的两种资产组合转换的交易费用的向量表达,如果两个原资产组合 A和 B可以转换成同一资产组合S,其中 B是 A的线性组合,则可以说明 A 的流动性不小于 B的流动性。剑桥大学的 Haan 教授指出流动性与资产转换前期购买资产所需的成本相关,并提出度量流动性的一个 T 指数,用于测度一个经济实体为避免将来的资产转换费用而愿意放弃的财富的最大值。
②市场流动性。在市场流动性研究方面,主要是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市场流动性既和资产流动性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金融微观结构理论中的市场流动性指的是“一个流动的市场是参与者能够快速变现的市场,大宗交易对市场价格仅有较小的影响”,即交易的可立即执行性、交易得以实现所需要的成本以及对交易的缓冲能力等等,其刻画主要通过紧度、深度和弹性三个指标实现。
③机构流动性。在机构的流动性方面,Byrant和 Douglas W. Diamond 和 Philip H. Dybvig在两篇旨在研究银行存款契约以及银行危机的经典论文中提出的流动性需求模型,可表述为:当经济主体在想实现消费的任何时候,如果某项资产能使这种需求在跨期优化中得到满足,那么这种资产就具有流动性。
Diamond 与 Dybvig从微观角度分析银行的流动性,合作开发了一个用于证明银行的存款合同可以提供一个比交易市场配置更优结果的模型,在模型中解释了银行是如何吸收存款的。投资者面临着能够带来流动性需求的隐藏风险,发现是银行挤兑引起了真正的经济损失,并研究了能够阻防止这种挤兑的存款合同,政府提供存款保险会导致较优的配置结果。
Kaufman 在其关于流动性和银行失败的模型中认为,在买卖双方关于资产未来价值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原始资产是不流动的,这种非流动性,与消费者的流动性需求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银行业,从而带来了流动性危机。Mishkin 证明了银行机构的存在可以减轻逆向选择所引起的非流动性问题。当银行失败时,流动性需求增高,同时生产也就降低。Douglas W, Diamond 和 Raghuram G. Rajan论述了银行在企业家对于存款人的流动性冲击的缓冲器作用,一方面肯定了企业家的博弈能力,另一方面也强调正是银行资本结构的脆弱性使他可以创造出流动性,并使得借款人可以从存款人一旦受到流动性冲击导致项目资产清算的风险中解脱出来,从而,原本企图防止挤兑的一些稳定性政策,如对资本金的要求,转换的暂停都可能减少流动性的创造。
(2)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流动性资产,包括短期的存款和证券、长期可买卖证券,抵押资产情况,对贷款出售或证券化的能力,中央银行的流动性工具以及其他资产流动性的资源。作为负债经营的产业,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来,一方面反映了银行的清偿能力,即该银行所拥有的债权是否足以抵偿其所负担的债务,另一方面就是流动性的问题,也就是说银行的现有资产能否应付到期的债务。对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分析集中在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以及资产特征的分析上,其中都会包括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负债期限结构、履行到期债务的能力等。对流动性分析还包括资产的变现能力分析,其中包括资产本身具有的流动性、资产强制出售的流动性等,这是银行履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银行功能的研究上,Bryant、Diamond 和 Dybvig开始强调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服务功能,指出银行是把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具有流动性的资产。由此出发,Diamond 和 Rajan在研究银行流动性创造时,在金融脆弱性和挤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得出银行的资本率对流动性的创造起到了抑制的作用。而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上,Allen 和 Gale基于风险吸收理论出发,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银行的资本率和流动性的创造是成正比的。银行创造的流动性越多,为应付储户提存而需要出售非流动性资产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越大、越严重。银行资本越雄厚,对这种风险和损失的承担能力就越强。得出类似结论的还有 Diamond 和 Dybvig,Allen 和 Santomero,尽管许多银行学说和规章制度是以脆弱的流动性转换模型为基础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坚实的经验基础。Akash Deep,Guido Schaefer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美国商业银行的数据,以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规模大小的不同来衡量流动性转换的金额,研究结果显示转换的数量很少,存款保证在推动流动性转化中有一定的贡献,因为存款保证金能够替代了大多数没有保证的资产,扩张储蓄和贷款却没有相应的效果;相反的,贷款组合中的信用风险却阻碍了流动性的转化。
3 流动性管理理论中的流动性
另一个角度来看,对银行本身的流动性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流动性管理的分析上。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最后发展为较为成熟的资产和负债相结合的理论。
3.1 资产管理理论(资产转换理论)
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最初是使用的资产流动性管理,也就是银行从资产方面“储存”流动性。该方法又大致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银行的商业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可以说是具备流动性的特点的,倘若借款人能够按时偿还贷款本息,那这部分资金就可以作为流动性资金来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以及新增的贷款需求,只要银行能够正确选择贷款组合,再配之一定的有效投资组合,银行就能保证其资金流入能够满足流动性需求。但是这种短期贷款组合往往因其期限较短而收益性较差,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并且,由于该理论产生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期阶段,经济相对平稳,尚未出现整个经济环境的波动,所以未能考虑到贷款偿还的外部经济条件,一旦出现经济严重衰退或萧条,则哪怕是短期商业贷款也未必能保证按时偿还,违约率的增长仍然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之中。因此,当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萧条的出现使得该理论无法再适应新的情况,从而资产转换理论应运而生。
(2)资产转换理论。
该理论不再只认定短期贷款的流动性,而是认为银行的流动资产都可以用来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这里的流动性资产是指那些能够在发育良好的市场上以合理稳定的价格迅速变现的资产,一般情况下,政府债券、逆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等都被银行作为流动性资产的主要形式,同时长期贷款也可以在日渐成熟的二级市场转让从而变现,因此银行是否能在二级市场上变现流动资产或转让未到期的长期贷款成为银行流动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仍然是未考虑流动资产变现的外部经济环境,当经济增长时,贷款需求的增加会使得市场利率提高,此时债券市场利率下降,因此变现债券类的流动性资产机会成本增大,会影响银行的盈利。
(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于 20 世纪 50 年代产生,将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和客户的预期收入相联系,认为客户的预期收入与其是否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有关,只要银行能根据客户的预期收入来安排合理的贷款组合就可以避免发生流动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但是仅凭银行主观推断客户的预期收入未免增加风险,而且客户的未来收入会受到整个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往往又具有不确定性,客户未来收入的波动也会影响其还款能力,从而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
总的来说,资产理论就是要使银行将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一旦发生预期之外的流动性需求可以立即在二级市场上以合理价格转让这些资产,迅速变现。对于银行经营来说比较安全,也有利于维持客户的信心。但是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持有这些流动性资产就意味着放弃高收益的资产,即存在机会成本;②变现政府债券之类的流动性资产往往会对银行的信誉,客户的信心有不良影响;③变现资产会有一定数量的交易成本。
3.2 负债管理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负债管理理论盛行,其主要思想就在于不是通过单一的资产来储备流动性,而是倾向于从负债方面来进行流动性管理。它认为持有现金资产和变卖流动性资产并不是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唯一方法,银行可以通过在货币和资金市场上主动负债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这样就可以保证一定的盈利性,而且在市场资金充裕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借入资金。但是这种做法的风险较大,一旦市场出现动荡,银行就可能到期不能筹集到相应的资金,从而陷入困境。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如今我国大小型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一般,其所面临的是越来越高的风险。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风险,它贯穿于整个银行业务中,信贷风险的防范管理对商业银行有着重大的意义。管理者应结合我国经济现状以及银行实际发展情况,分析风险原因,解决现阶段问题,并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研究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特征。所谓信贷风险,并不是一触即发没有因果的突发状况,而是一个又开始有发展的渐进过程。信贷风险高、收益突出,风险一旦发生,银行往往会受到巨大损失,因此研究信贷风险有着重大的意义。信贷风险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观性。没有无风险的信贷活动。只要有信贷就会有风险,所以信贷风险不会随着人意志而转移或消除。
(2)可控性。信贷风险是可以被识别、预测、防范、化解的。因此银行需要采取手段预测风险进而防范风险。
(3)扩散性。信贷风险极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它影响的不仅仅是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
(4)隐蔽性。信贷本就具有不确定性,而它的风险也会因为各种因素被掩盖。
(5)易变性。信贷易受到国家政策和市场等影响,从而其风险也会难以确定。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类。信贷风险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市场性风险与非市场性风向两大类。市场风险主要是由市场条件、生产技术等人为因素而产生的风险;非市场风险则是由自然因素或是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上的行为等不可抗力因素所起的风险。
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它主要包括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以及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中间业务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存货业务是主要业务,以此为基础进行期货、托管等中间业务,在越来越激烈的银行竞争环境下,银行的盈利空间大大提升。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为各种不同的风险设置了不同比例和最低资本充足率。
信贷配给理论则认为信贷成功比率是有市场决定,它是借款人逆向选择的结果。银行应该合理运用利率选择实现盈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原因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点:
银行自身原因。第一,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水平低,风险分析不够深入,客户资料管理缺乏经验,市场调查不足导致缺少对风险管理现况的了解;第二,银行信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因此造成对借款人审核不足,甚至收取贿赂,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造成银行损失。
借款人原因。我国目前经济市场尚未发达,大多数的企业会通过银行贷款来周转资金,一些企业往往隐瞒自己真实业绩,故意逃避债责,造成了银行损失,形成信贷风险。
客观环境原因。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阶段,整体社会信用意识不强,以至于信用的缺失越发的普遍,而当今法律的不健全将银行信贷风险进一步加深。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1.增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意识。增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意识,树立坚定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首要条件。第一,管理者不能盲目的追求企业飞速发展,必须树立稳健的管理理念,增强管理者的道德约束,对银行内各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第二,管理者在推出信贷业务时要考虑到业务的推出会得到如何的社会效益,要树立安全正确的竞争理念,扬长避短。
2.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如何健全商业信贷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则需要制度、技术、团队三个方面。合理可靠的制度为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严谨的技术则是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体系靠它得以运转;高质量的团队在其中运作管理,才能高效防范风险,降低损失。其次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也是管理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一般分为识别、计量、检测、控制四环节。要结合我国银行实际情况,合理进行风险管理流程,及时发现信贷潜在风险,提出防范措施,提升银行竞争力。
3.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结构。银行应该优化股权并调整信贷结构,以提高中小股东比例减小大股东股权。同时还应该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提高防范风险效率。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员工实行绩效评价,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银行经营目标。除此之外,银行还应该培养信贷管理者整体素质,一个合格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是能够高效积极完成自身使命,银行需要具备信贷风险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以此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四、总结
衡量风险、接受风险、管理风险是银行永远的任务。对于管理者来说,保证银行的稳定发展经营,防范风险管理风险则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而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管理者更应该明确自身职责,加强自我约束,做好信贷每个环节并在其中相互制约督促,及时对信贷业务动态管理以应对突发信贷风险,做好防范准备,从而降低银行损失。总而言之,风险是伴随信贷而来,有信贷则有风险,做好风险防范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任书敏.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2,(25):101-102.
资产负债管理,就是商业银行对所有资产负债的类型、数量以及资产负债的总量、比例等做出决策的一种综合性资金管理的科学方法。其实质是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总量结构进行计划、安排和控制,在保证资金使用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以最少的耗费获取最佳的收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表管理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对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缺陷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与金融体系带来巨大损失。众多专家和学者在分析其原因时指出:商业银行奉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资产负债管理导致金融机构高杠杆化经营,这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埋下了隐患。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尤其是其发展到资产负债表管理阶段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一)随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到资产负债表业务管理阶段,金融机构摆脱了存款增长放缓对资产业务的制约,使得金融机构进入了高杠杆经营的阶段。而这种经营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经营得当,其股本收益率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但如果经营出现失误,其股本收益率的亏损也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放大,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
(二)建立在现代金融理论基础上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是以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数定律为依据的,并且使用很多的参数设置以衡量资产与负债的风险收益情况,这比较适用于正常运行的金融市场。但金融市场一旦出现大幅波动,那么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很多参数设置就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资产负债管理技术也就会失去其控制风险、提高收益的功能与作用。
另外,随着新金融工具的涌现,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尤其是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得货币监督机构在风险测定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这又增大了货币监督机构的管理难度,提高了社会管理成本。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和问题
我国银行业长期实行资金计划管理,对存款和贷款施行两条线管理,这容易造成存款与贷款在规模、结构和期限上的不对称,不符合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协调管理要求。从1994年起,各商业银行开始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但特有的内、外部因素又决定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特殊性。(一)在资产负债总量管理方面。我国目前的资产负债总量管理,主要是依据“规模对称原理”进行的,即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负债的总量平衡、资产的总量平衡和资产负债的总量平衡。(二)在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应管理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对资产及负债业务期限的控制力不足,使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应管理的实际应用受到了诸多限制,以致目前的管理仍处于分析性应用阶段。(三)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面。为了适应金融体制改革,自1994年起,我国逐步对各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其主要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存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等。
由于条件的约束,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其理论与实践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而且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虽然他们也参照国外的做法,建立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框架体系,但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条件下,没有动力和压力去借鉴、学习与践行现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技术,基本上没有在全行范围内使用和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剧烈的市场动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及时采取措施,逐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业务。
(一)金融监管方面,加强外部市场的完善和监管环境和手段的改善。
1、加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引导工作和力度。为更好地推进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用,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监管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资产负债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并采取实际措施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加以引导,增强其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水平。
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让银行真正成为利率市场的“定价者”。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距离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银行管理实质上是对利率的管理,银行利润的大部分是通过利息差的控制实现的。因此,只有在银行成为利率市场的“定价者”时才能更注重对自身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3、深化证券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改革。目前,我国政府禁止银行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这极大地限制了银行投资变现的能力,必然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的不足。证券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的发展是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所必须的市场条件。证券市场的发展能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增加其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从而为调整资产负债业务提供更多的手段。
(二)在商业银行内部,也需要在加快资产负债管理发展方面开展相应工作:
1、提高认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为更好地应对千变万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今后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相对有利的市场环境是不能长期存在的,迟早要面临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居安思危,明确资产负债管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提早着手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系列工作。
2、建立健全覆盖全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业务组织体系,明确和完善该体系的权利和职责,协调好行内各部门的关系,使资产负债管理成为全行上下的重要工作。
3、拓展业务渠道,降低流动性风险。单一的业务结构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明显不足,具有很高流动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进行多样化的业务渠道安排,适当增加短期贷款的数量,限制中长期贷款数量的增加,增加投资流动性强的证券品种,以降低流动性风险。同时,积极开展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尽可能地实现双方的互惠合作,以增强资产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