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上册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自己”和“他人”这两样东西。在许多情况下,这两样东西都在进行着斗争。斗争的结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无私。经过不断的自我修养,人应该逐步达到无我的境界。雷锋心中装着他人,惟独没有自己,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课后学习伙伴提示“我想对林园园说……”,对这一扩展性活动,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或说理上,最好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
(1)“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
(2)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4?写字指导。本课要求书写的字较多,建议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二)朗读感悟
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要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以上对话中人物的语气,可让学生自主体会,老师可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插图非常形象生动,可结合插图感悟课文语言。
林园园的言行,明显不对。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是很多的。可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课后练习“读读说说”是让学生练习说句子。可结合指导朗读进行。
(三)实践活动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朗读感悟
1?揭示课题提问: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说说“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2?课文中的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理由。
3?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4?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看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蓝色的树叶教案的人还看:
1.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蓝色的树叶
2.二年级上册语文《风娃娃》教案
3.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
4.二年级上册语文《欢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求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绳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听体育老师贾老师说咱们班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6名同学的“跳绳”成绩挺不错的!我很想知道两个小组,哪个更好些?有什么办法?
生:比赛,在规定1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跳的总数多,就是胜利者。
师:哦,好建议。不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谁来出个好主意,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生:6人一起跳,分组数数。
师:哦,好主意!那就按你的方法比赛吧!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 引出“平均数”,体验“平均数”产生价值。
6名学生开始比赛,其余学生认真地数着。生汇报,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 第二组:78、83、82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口算算出结果,并汇报补充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249 第二组:78+83+82=243
师:(热情洋溢)通过比总数,第一组以248大于243获胜了,恭喜你们(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这时发现第二组同学鸦雀无声,面无表情)
师:我加入第二组,让老师也来跳一跳,你们帮我数着。(学生欢呼)
师跳了83下,改板书如下:第二组:78+83+82+(83)=326,现在第二组获胜了吧,你们高兴吗?
生:(议论纷纷,有几个喊叫)不公平的,第二组4个人,当然获胜了。
师(面带疑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时,用比总数办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组总体跳绳水平的高低了吗?
(全班寂然无声,学生思索着,半晌,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较平均数就可以了。
(这时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师:(赞赏)哦,你知道的知识真多,老师佩服你!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组跳绳的平均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方法,师要求任选一组说想法)
生1:我用算术法求第一组的平均数,我是这样算的:(82+86+81)/3=83
生2:我从86里拿出3个,给82加1也变成83,给81加2也变成83,每人都是83,那平均数就是83
师:谁听明白了吗?(再指5名学生说)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2003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00年600台,2001年1000台,2002年1600台,2003年2500台
(1) 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 估计一下,到2004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 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辩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2)
c、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 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 ;小于平均数 ; 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看了三年级上册数学求平均数教案的人还看:
1.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
2.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
3.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 以维系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 导学生神话作 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二、新课讲授
(一)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 概括出一个相关的成语来。(反戈一击)。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3、西周的建立: 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
(二)分封制
1、学生一起 阅读教 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 实行分封制 ?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三)西周的结束
1。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 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2。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 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四)课堂小结
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编码的特点,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编码。
2.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的广泛性。
过程与方法:
3.在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这个完整的数学思辨过程中初步探究出“编码”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掌握数字编码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编码
教学难点
在于学生如何在辨析、实践中逐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搜集到的身份证号码、生活中常见的编码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谈话:
老师知道同学们很会学数学,谁来说说如何才能上好数学课?
自由发言
通过课前谈话和讲故事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会倾听、善思考、敢表达”的良好听课习惯。
《聋哑人和盲人到五金店买钉子和剪刀》的故事: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学生猜答案,谈想法。
二、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认识我吗?知道我的名字吗?(从屏幕上找到答案了,齐读一下)
师:我是某某,那“某某”真的是我吗?
师:正如同学们说的一样。如果在百度上输入“某某”搜索一下,我们一共可以找到像这样的信息600多条(课件出示百度搜索到的图片)。看来关于“某某”的信息还真不少!下面咱们就选择几条,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师:这5条信息中说的都是我吗?哪些说的是我,哪些不是?说说理由。
师:(总结)第一条,年龄不合适;第二条与事实不符;第三条人物的地址不对!
师:大家认为有可能的是4.5这两条了。可仅仅只通过这些信息还是不能确定我的身份。其实要想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只要知道一个号码就可以了。知道是什么号码吗?
师:对了!我国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唯一的、不变的用来表示自己身份的号码,就是身份证号码。
(2)师:这是两个某某的身份号码,现在你有答案了吗?(出示两位某某的身份号码。)
说说你的想法。
师:他认为在身份号码中有表示性别的数字,进而得出了判断。(板书。)
师:那他的判断对不对呢?咱们来检验一下。这是我的身份证,身份号码是……现在能确定我的身份了吗?都有谁猜对了?请大家齐读一下我的身份号码。(板书。)
(1)说老师的名字,根据网上搜集到的有关某某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经验初步对马老师的身份进行判断。
(2)借助身份证编码的帮助和自己对身份证号码组成的了解,判定马老师的身份
采用网上搜索自己名字的方式导课:
一、是感觉这种导课方式比较新颖,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为了掌握学生对身份证号码组成的了解情况,以便接下来更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实现依学定教;
三、是通过让学生借助身份证号码确定那一条信息是我本人,初步体验到编码的唯一性。
四、引导学生养成通过网络搜集、处理信息的意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三、探究活动
1.探索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1)猜测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师:同学们借助身份证号码的帮助,确定了那一条信息说的是马老师。可见身份证号码真的很重要,那你明白组成身份证号码的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吗?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搜集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大屏幕上面的要求来进行研究。
(2)大屏幕出示探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了解到的有关身份证的信息互相说一说。再和老师的身份证号码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身份证号码中的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含义?如果有疑问,就记录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
(3)展示探究成果。
师:同学们通过大家对同组间同学身份证号码和老师身份证号码的比较和猜测,一定有很多的发现或想法,谁来说说?
(4)进行有意义的接受教学。
师:(结合学生汇报小结。)正像前面许多同学谈到的那样,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数字表示的是居民常住户口所在的地址码。这里的37表示的就是——省(山东省),23表示的是——滨州市,01表示的是滨城区。
师:(边指边画边)身份号码的7到14位是--出生日期码,15到17位是顺序码。同一常住户口所在地、同一日期出生的人在办理身份号码时要按一定的顺序编号,这里有一个原则就是把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师:身份号码的最后一位是校验码,它根据前17位数字按照统一的公式计算产生的,既提高号码的有效利用率,又很好地起到检验的作用。
(5)揭示课题。
师:像身份号码这样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其他符号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一定含义的,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它称之为(生:编码)。像身份证号码都是有数字组成的,顾名思义就叫做(生:数字编码)。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数字编码。(板书课题)
(1)、(2)借助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身份证号码和有关身份证号码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比较、猜测的方法探究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3)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
(4)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5)结合学习到的身份号码组成的知识,提炼出本节课课题
通过课前让学生收集身份证号码、对身份证号码的组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是为了让学生经历搜集信息、分析整理信息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课前通过和学生交流发现部分同学对“地址码和出生日期码”有一些了解,而对“顺序码和校验码”比较陌生,再就是我感觉在身份号码的组成中“地址码”和“出生日期码”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更近一些,便于学生进行猜想,而“顺序码”和“校验码”离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所以该教学环节我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
2.探索编码的特性。
(1)位数相同、科学规范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了解了身份号码的组成?现在请大家看看收集到的号码,还有什么疑问吗?
师:马老师的生日应该是哪一天?(1984年1月23日),可这里为什么要加上一个0呢?
师:那为什么后面还要写一个X呢?
师:身份号码前面用0占位,位数的一增;后面用罗马数字代换,位数的一减,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保证同一类编码的位数相同,而这也恰恰正是编码科学性与规范性的最好体现。
(1)说自己的困惑,猜测“出生日期码”前加0和“校验码”用罗马数字“X”表示的目的。
明确同一类编码的数位要相同
本环节的设计是紧接着上一环节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编码的一些重要特点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2)编码时要注意编码的适用范围,选取重要的、不变的信息。
①师:看来这编码中的学问还真不少,这也激发了老师编码的兴趣,看看我编的。出示198401231(有出生年月和性别)
师:用这个来表示我的身份证行不行?
师:再缩小点范围就在咱们之间用这个编码行吗?
师:如果在咱们班级里给自己编一个码,用几位数就行。
师:在咱们整个四年级行吗?在咱们整个授田英才学园?整个滨城区……生:不行
师:看来编码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引导学生说出:编码的适用范围)。
②师:信息少了不全面,那么我又在我的身份证号码中加了18位,看看行不行?(课件出示:372301198401232726172160423210012911,代表我的年龄、腰围、身高、体重、鞋码、裤长、血型、民族)
师:有的同学笑了,笑过之后应该有自己的数学思考。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在编码的时候我们应选择?
师:血型、民族很重要,不发生变化,会不会加进去呢?
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说不定真的要补充上“血型”和“民族”这两个重要的信息。因为编码他是一门科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①结合老师第一次的身份编码,明白要注意编码的使用范围
②结合老师第二次的身份编码,明白编码要选用重要的、不变的信息
通过自己对身份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一次次的刨制教学陷阱,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激烈的辩论、不断的自我否定,然后比较自然地得出编码的基本特点。
(3)编码的发展。
师:可能有的同学会发现旧的身份编码只有15位。(板书。)
新的身份证编码变成了18位,这里加入的具体年份和校验码有效地提高了编码的使用率。
师:所以有的专家预测,不久的将来可能真的要在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前面再加上18位。(大屏幕出示)
师:这样我们就真的与国际接轨了。
学习编码的发展史
使学生初步了解编码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编码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编码的动机。
四、课内练习
1.
你能帮这对双胞胎姐妹把身份证号码补充完整吗?
豆豆,女,1999年1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乐乐,女,1999年1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3
7
2
3
1
9
6
6
9
6
8
x
师:即使是双胞胎身份证号码也不一样,正是编码唯一性的最好体现。
2.我是编码设计者。
(1)我校要为今年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制作校牌,一年级有10个班,每班35名同学,若在每个校牌上设定一个编号,你认为编号中应该包含哪些信息?
(2)若设定在每一个编号的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张红同学是我校一年级三班的第23号同学,是一名女同学。应该如何编号?
(3)我校张华的编号是200903121,你能从这个编号中知道哪些信息?
1.自主思考、展示
2.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全班展示、讨论,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典型练习题设计的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与编码。通过学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思考、谈收获、倾听同学发言
学生自己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六、生活指导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见到过数字编码呢?(生:举例)
师: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
师:老师也搜集一些欣赏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的图片
了解如何策划校园活动。
了解怎样结合校园活动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活动所涉及的部门与学科。
跨学科全面的思考与设计创作出好的策划
重点如何应用美术的形式把校园生活中设计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难点找准美术表现形式与活动策划的结合点培养综合解决问题和整体艺术策划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绳子、水彩、水粉颜色、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很多活动,如艺术节、绘画展、科技周等等。它们是一次欢乐的盛会,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让我们班来策划一次活动,我们有这个信心和能力吗?板书课题: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二、新授
在课前我们已经以艺术节为例,请同学们调查了关于艺术节的策划知识,你是通过哪种途径了解的?生答:专业书、网上的信息、报纸、杂志、访谈。现在我们以组为单位共同献计献策,以出示题板的方式回答问题,比比谁的方案最优秀:
(一)艺术节策划方案将涉及哪些的环节?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题板,看哪一组同学想
到的详细:(活动时间、地点、目的、各种宣传和准备、内容安排、活动进程、部门分工、费用预算、负责组织人员等等)
(二)艺术节的内容有哪些?开幕式、集体表演、歌舞晚会、朗诵会、猜谜大赛、绘画比赛、演讲天地、游戏比赛、图书大餐、颁奖晚会……
(三)这么多的活动,应该有哪方面的准备?同学们出示:场地的租用、人员的安排、
舞台的设计、服装、道具、器材、宣传品、美术材料、奖品等等。
(四)要与哪些部门进行沟通?学校后勤部、器材室、团委、歌舞团、演出公司、美术公司、赞助单位等。策划活动的确是一个即复杂又综合的过程。
(五)哪些内容可以借助美术这种视觉形式来传达?学生讨论:策划图、策划方案、舞台布置、宣传品:如海报、吉祥物、会标、纪念册、请柬、节目单、面具、签到册、标语等等。老师总结:看来,美术的作用可真不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好的艺术设计将使主题更加一目了然,获得更隆重、成功的效果。
(六)以上我们把校园活动涉及的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研究,我们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达策划的内容?
用大屏幕显示策划图的绘制方法、流程图、路线图、鸟瞰图、卡通图、图表加说明的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说明各自的特点。
如流程图主要显示机构设置或表达活动流程;路线图主要显示各地点的顺序;鸟瞰图是俯视的直观效果;图表加说明更使策划图文并茂,清楚明了。
值得注意的如何使各图统一和谐:可利用几个明度相近的色块作背景或用线条、文字或图标分割或组织成组。做到有主有次,多而不乱。
三、作业
以组为单位,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为学校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可用手绘或电脑等方法。评选标准:紧扣主题;设计整体、新颖、多样;色彩和谐;图文并茂。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