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会计核算;对策建议
1.引言
在经历了高速的增长之后,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必须要依据新形势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战略,而强化会计核算是目前企业各项战略的重要基础。从新常态的角度来看,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缺乏对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缺乏现代化的企业会计核算理念与方法、缺乏专业化的会计核算人才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在新常态背景下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有效解决,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以此促进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2.新常态下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对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
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进行重新定位,而会计核算必要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之上,而当前很多企业在实施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还缺乏对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都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及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对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不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使得很多企业在实施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其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对企业发展的财务支持力度有所下降,这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大部分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首要问题。
2.2缺乏现代化的企业会计核算理念与方法
我国大部分企业伴随着长期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而由于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企业原有的发展战略及会计核算理念与方法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在新常态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还缺乏现代化的理念与方法。其一,企业的管理层重视程度不足,使其在实施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氛围,各部门的配合力度不足,对新常态的分析不足,进而影响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其二,大部分企业在实施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会计核算的方法过于陈旧,难以满足企业在新常态下发展的需要。
2.3缺乏专业化的会计核算人才
会计核算必须要有专业化的人才作为保障。新常态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实施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会计核算人才,一方面企业对现有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其综合素质和技能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得企业难以通过有效的人才的推动来提升其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目前随着企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其没有通过各项有效的措施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会计核算人才,外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难以顺利进入企业,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3.新常态下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3.1着眼于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有效的会计核算
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着眼于企业发展战略,以此充分服务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有效的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本着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全面强化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动,制定会计核算工作的动态化变动机制,使其能够在动态变化中有效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3.2更新会计核算的理念与方法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方面要更新会计核算的理念,要提升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强化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关注度,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会计核算氛围,使得企业能够树立现代化的会计核算理念。另一方面,要在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并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实现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创新,提升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充分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
3.3培养和引进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人才
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各项有效的培训计划,对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全面有效的培训,使其掌握新常态下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技能,充分发挥新常态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人才推动作用,提升其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在新常态下制定和实施各项有效的人才管理措施,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会计核算人才,为企业现有的人员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以此提升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充分满足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需要。
4总结
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过完善的会计核算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从新常态下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来看,本文建议应该从着眼于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有效的会计核算、更新会计核算的理念与方法、培养和引进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人才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的综合能力,增强企业在新常态下的整体发展能力。
作者:侯红英 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管理;全成本;会计核算;核算方法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合理地进行会计成本核算,不仅可以为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保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对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的意义以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1、全成本会计核算概述
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两个既统一又独立的部分,成本核算中的大多数数据来自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为成本核算服务。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对企业各项支出的费用进行管理与控制,节约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是其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支出费用控制不严格、核算观念与方法落后、核算范围小、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对企业成本的合理核算与控制,会造成“虚假的繁荣”[1]。全成本会计核算就是要对企业运营中的成本、消耗、费用等成本项目进行会计归集,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等方法进行实时控制与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经济指标,科学制定材料消耗、工资比例以及费用标准等项目,改善企业的管理状况,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2]。
2、全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通过成本的核算,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各种成本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了解各项成本的来源与去向,可以为企业进行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从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2规范企业管理的流程
建立全成本核算的制度,可以掌握整个企业的总体运营状况,也可以了解各个部门的成本状况,还可以反映人员工资、福利等管理费用的成本状况,从而将财务管理上升到经济管理的高度,详细深入到经营管理的每个层次、每个方面,细分经济管理。
2.3完善目标成本管理
在实施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成本核算的数据实现“目标成本”的管理,让每个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把确定的成本目标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这种内在激励的机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促进作用。将目标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实时分析企业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定期考核目标成本,各部门会根据成本管理的指标,结合自身的工作量以及费用,将指标落实到人[3]。
3、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与方法
3.1全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
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从内容上包括:(1)劳务费:主要是指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以及补贴等支出成本;(2)办公经费:主要指企业的办公费、差旅费、公杂费、邮电费等日常支出的成本;(3)固定资产费:主要指企业运营所需的办公场所、工厂、家具等设施所需的支出成本;(4)运营费:主要指企业的广告费、营销费等维护企业运营所需的一些固定支出。(5)生产费:主要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费、耗材费等成本;(6)研发费:主要指企业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产生的一些科研费用;(7)其他费用:一些突发状况等所产生的费用。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从范围上包括:(1)企业总体成本的核算;(2)各部门的成本核算;(3)企业班组的成本核算等。企业全成本会计核算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涉及到的人员与部门诸多,因此,在推行全成本会计核算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
3.2全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
确立全成本核算的对象是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与前提,企业实行全成本核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可以根据核算的范围划分为企业整体全成本会计核算、企业部门全成本会计核算、班组全成本会计核算。全成本会计核算划分的越详细,核算出来的成本就越准确,越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4]。因此,在推行全成本会计核算时可以采用两级核算方法,一是企业整体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二是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1)企业整体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整体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是针对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中所需的一些费用进行核算[5],如企业在办公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以及费用。通过整体的核算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办公活动的财务状况,准确地反映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2)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是指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班组成员为核算对象,对各个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统计与核算。通过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摸清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状况,为考评各个部门的绩效提供依据。企业各个部门的活动情况是由部门内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因此,企业部门以及人员是控制企业办公成本的第一道关口与防线[6]。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部门的效益,因此,要实现整个企业的全成本核算,必须将成本核算的对象落实到每个部门,落实到每个职工,激发他们的热情与斗志,为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为实现企业的全成本会计核算贡献自身的力量。
4、结论
全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成本核算的方法,当前在企业中的推行力度还远远不够。它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结合起来,共同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财务管理进行分析与控制,需要企业在这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婧杰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乔艳梅.企业全成本核算管理对策研究.企业导报[J],2010(3):3.
[2]李伟.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会计实务[J].2015(7):14.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合理地进行会计成本核算,不仅可以为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保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对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的意义以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1、全成本会计核算概述
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两个既统一又独立的部分,成本核算中的大多数数据来自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为成本核算服务。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对企业各项支出的费用进行管理与控制,节约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是其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支出费用控制不严格、核算观念与方法落后、核算范围小、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对企业成本的合理核算与控制,会造成“虚假的繁荣”[1]。
全成本会计核算就是要对企业运营中的成本、消耗、费用等成本项目进行会计归集,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等方法进行实时控制与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经济指标,科学制定材料消耗、工资比例以及费用标准等项目,改善企业的管理状况,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2]。
2、全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通过成本的核算,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各种成本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了解各项成本的来源与去向,可以为企业进行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从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2规范企业管理的流程
建立全成本核算的制度,可以掌握整个企业的总体运营状况,也可以了解各个部门的成本状况,还可以反映人员工资、福利等管理费用的成本状况,从而将财务管理上升到经济管理的高度,详细深入到经营管理的每个层次、每个方面,细分经济管理。
2.3完善目标成本管理
在实施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成本核算的数据实现“目标成本”的管理,让每个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把确定的成本目标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这种内在激励的机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促进作用。将目标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实时分析企业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定期考核目标成本,各部门会根据成本管理的指标,结合自身的工作量以及费用,将指标落实到人[3]。
3、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与方法
3.1 全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
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从内容上包括:(1)劳务费:主要是指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以及补贴等支出成本;(2)办公经费:主要指企业的办公费、差旅费、公杂费、邮电费等日常支出的成本;(3)固定资产费:主要指企业运营所需的办公场所、工厂、家具等设施所需的支出成本;(4)运营费:主要指企业的广告费、营销费等维护企业运营所需的一些固定支出。(5)生产费:主要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费、耗材费等成本;(6)研发费:主要指企业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产生的一些科研费用;(7)其他费用:一些突发状况等所产生的费用。
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从范围上包括:(1)企业总体成本的核算;(2)各部门的成本核算;(3)企业班组的成本核算等。
企业全成本会计核算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涉及到的人员与部门诸多,因此,在推行全成本会计核算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
3.2 全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
确立全成本核算的对象是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与前提,企业实行全成本核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可以根据核算的范围划分为企业整体全成本会计核算、企业部门全成本会计核算、班组全成本会计核算。全成本会计核算划分的越详细,核算出来的成本就越准确,越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4]。因此,在推行全成本会计核算时可以采用两级核算方法,一是企业整体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二是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1)企业整体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整体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是针对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中所需的一些费用进行核算[5],如企业在办公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以及费用。通过整体的核算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办公活动的财务状况,准确地反映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
(2)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是指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班组成员为核算对象,对各个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统计与核算。通过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摸清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状况,为考评各个部门的绩效提供依据。企业各个部门的活动情况是由部门内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因此,企业部门以及人员是控制企业办公成本的第一道关口与防线[6]。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部门的效益,因此,要实现整个企业的全成本核算,必须将成本核算的对象落实到每个部门,落实到每个职工,激发他们的热情与斗志,为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为实现企业的全成本会计核算贡献自身的力量。
4、结论
全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成本核算的方法,当前在企业中的推行力度还远远不够。它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结合起来,共同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财务管理进行分析与控制,需要企业在这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会计核算涉及的内容不全面
首先,基于中石化企业行业的特殊性质,会计核算内容主要侧重于实物资产,例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生产费用,忽视对企业内外部的无形资产的核算,当今时代是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时代,应将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品牌形象、信息成本等因素纳入到成本核算体系之内,树立全过程、全环节的会计核算体系。其次,过于重视石化产品的制作和生产环节,忽视对产前预备阶段和产后总结阶段的成本核算,例如对产前产后只关注内部损耗,不重视清洁生产,未将产前产后的环保支出列入核算范畴。
(二)会计核算的方法不统一
中石化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没有得到统一,出现诸多问题。首先,会计核算方法不固定,因时因地变动。中石化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一年的会计工作中,会因时因地变动会计处理方法,例如为了规避企业应缴纳的税收,变动月初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的核算方法,造成期末账面与库存不符。其次,在成本结转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和方法,例如,企业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非正常损耗,会计核算工作采取综合结转法予以掩盖;将已完工产品成本代替未生产完工的产品成本,使得需要上交的当期利润减少,进而降低中石化应缴纳的当期税收,这实际上是之中偷税漏税的违法犯罪活动,应予以有效的监督、重视和规避。
(三)资产和负债的情况不明确
目前,中石化企业使用的成本核算制度是收付实现制,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真实情况无法得到全面反映。收付实现制强调的是中石化企业某年度的收支现金流,对于不同年度的资产收入和支出核算则很难进行,不能客观有效的评价中石化企业资产和负债情况,造成成本核算工作的混乱。另外,近年来一些私人部门的介入,要求中石化企业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和透明,收付实现制因提供的信息不实用、不完整,日益丧失其可比性。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反映的是中石化企业在某年内资金的来源、使用状况和余额的信息,进而将收入与支出进行对比,但是这种对比没有可用性,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绩效,无法据此进行预算。
二、中石化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进对策
(一)树立全面集中会计核算观念
中石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守新会计准则逐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从企业内部着眼、入手,树立全面集中的会计核算观念。首先,加大对会计核算重要作用的宣传力度,加强宣传税法,提高企业内部领导和员工的纳税意识和觉悟,严格按照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其次,可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并做到奖惩分明、及时,对做事认真、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进行适度奖励,对出现问题的部门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完善会计工作的考核奖惩制度。最后,及时做好企业产品价值链的分析,内部管理和外部核算缺一不可,最大限度的降低中石化企业成本,保证利益最大化。
(二)树立统一一致会计核算方法
为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统一一致,要加强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不仅要做好有形资产的确认工作,也不能忽视无形资产的重要价值,会计核算工作需将无形资产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入账方式核算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将无形资产的价值也纳入到产品成本中。另外,会计计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一的核算方法,保证在核算过程中的一致性。
(三)树立全程管理和监督的观念
准确性是中石化企业会计核算的首要任务,为避免疏漏,内外部的全程管理和监督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中石化企业内部要制定并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使内控工作有序进行,使财务收入和支出信息客观真实。其次,不断强化外部核算制度,有关部门不断完善新会计准则,健全有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只有内外兼备,才能保证会计核算透明、准确。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强,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不得不采取引入新的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能够满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实现经济效益的需求,合理的做好预算编制以及加强预算的质量控制,是保障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内容。而对于企业来说,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的会计核算体系,就必须要明确会计核算与企业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辅助企业经营管理。
二、概述
所谓的会计核算指的是企业内部一种信息获取、收集以及集中处理的系统。与预算管理的规划、资源配置、考评、监督等内容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在实践中,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企业预算管理是以得到会计核算的数据作为基础。真实有效的会计核算数据能够推动预算工作的开展,同样,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也受到会计核算真实性的影响。而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
(一)会计核算体系能够为企业预测、管理生产经营中的相关信息
完善、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分析整个行业的信息,同时还能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指引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策略和发展决策,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稳步有序发展。
(二)会计核算体系能够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
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系统,其目的就在于规范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在满足节省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种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运用。而会计核算体系所收集的信息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可以促使企业用最快的速度,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会计信息功效重要条件
会计核算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能够对企业制定各项运营模式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合理的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配置,能有效避免企业决策的失误。同时,会计核算体系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会计核算对预算管理的影响
(一)预算编制的前提
预算编制对历史数据的依赖程度有所不同,据此预算编制的方法主要划分为由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指的是在假设历史重复的情况下进行预算编制;而零基预算则是用逐级深入的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因素分析。
企业中能否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进行预算编制取决于历史核算的稳定程度。一般情况下,企业要想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进行预算编制,则要具备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但是如果企业历史数据的核算方法、口径、会计主体不能统一,年与年之间的历史数据的比较也就失去意义,历史规律也难以总结,增量预算的方法也就不适用于企业的预算编制。
如企业在对管理费用进行核算时,最开始对其核算的内容主要有办公用品的购置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等费用,但是企业核算内部的增多和细化,办公用品的购置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费用也会不算细化,核算口径、核算方法、会计主体也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在对管理费用进行核算时,增量预算的方法并不可行。
企业预算编制的明细程度取决于历史核算的口径。首先,企业内部责任中心核算的明细程度受到历史核算口径的影响。如在对某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费用进行核算时,如果核算方法不能对所有的部门进行核算,就会影响管理费用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划分,也就导致了管理费用的增量预算不能在部门内部的有序开展。其次,企业内部产品和符合核算的明细程度也受到历史核算口径的影响。在不同的产品、服务、收入、成本之间缺乏明细核算,也就无法对产品、收入等进行增量预算的编制。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劳务企业的成本是不进行归集的,这也就决定了这些企业不能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预算。最后,历史核算的口径也能够影响会计科目核算的明细程度。历史明细核算科目与实际不符合时,也就决定了编制明细预算无法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以某企业的预算编制为例,其在对管理费用进行核算时,将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费用在一个科目中核算,也就决定了其不能按照增量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固定资产维修费的预算。
另外,企业预算编制的公允程度取决于企业历史核算的公允程度。而在编制预算时并不是采用公允的历史数据,其编制出来的预算也难以保障公允性和准确性。可见,会计预算编制过程中采用增量预算编制的方法受到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的影响。同样,会计预算编制过程中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也会受到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的影响。通过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能够编制出更为合理的预算,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的口径
企业内部开展会计核算方法是满足对外披露信息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内管理的客观需要。这也就决定了会计数据要与预算管理保持口径一致,而发挥会计信息在预算考核中的参考作用。而企业预算管理中,信息是考核的基础,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而会计核算又是数据的主要来源。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经营部门、研发部门以及职能部门等构成了企业内部的预算责任中心,而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以及投资中心又构成了责任中心的主要内容。会计核算中的成本信息、利润信息以及投资报酬等信息是预算责任中心常用的考核指标。当前,我国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实践中,会计核算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外报送和对内管理,信息利用对象的不同也就决定了预算管理实践和会计核算实践在实务中的会计政策的不同,使得财务会计数据和管理会计数据之间的计量基础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失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规范会计核算体系的相关措施
经济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而企业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升经济实力、竞争力是企业应对市场经济的唯一手段。而企业所采用的经营管理的制度、会计核算体系以及管理理念都能够影响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企业预算基础上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保障会计核算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是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一)规范会计管理制度,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建立会计管理制度,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落实会计责任制度,规范会计交接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检查管理,强化会计每一环节的管理,重视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同时还可以引入计算机技术,实现会计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降低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人为失误,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推动会计工作的高效化和科学化。
(二)制定科学的、规范的、合情合理的会计政策
行业原则以及会计处理方式是企业开展的会计工作的都必须要遵守的项目,而科学的、规范的、合情合理的会计政策又是保证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实践中,常常会有企业因为重视会计的科目而忽视了会计政策情况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制定科学的、规范的、合法的、合情合理的会计政策,能够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需求,同时也能够符合行业的发展,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行业中的运用,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会计核算系统、核算方法以及会计准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以适应新时展背景下的会计行业的要求。同时,企业也要积极的开展会计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指导会计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素质。同时,还能减少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确保会计信息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