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购建管理 日常管理 处置管理 效率管理

一、引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代公司战略部署及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公司系统应加强资产管理,着眼未来,推进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的现象;2.个别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3.固定资产营运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4.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定资产管理改进方法或对策

(一)固定资产购建管理

1.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固定资产购建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按照预算管理程序,严格按照经过总经理办公会和省公司批准的年度资本性收支预算安排固定资产购建,对于不可预见的固定资产购建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2.设备物资采购及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充分发挥招投标管理中心在物资采购方面的优势,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严格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管理,提高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将设备物资采购和工程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满足工程进度需要的前提下,积极进行资金运作,降低资金综合成本。

3.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办法》等制度的要求,加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的管理工作,定期对竣工决算报告编制情况进行清理,及时督促上报审查,保证竣工决算的及时审批,有效解决固定资产长期以暂估价值入账带来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狠抓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1)在资产发生变动时,要求各职能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传递变动信息,确保帐、卡、物一致;2)建立管理责任追究制度;3)提出资产出租和委托经营管理的程序及职责;4)严格控制以固定资产进行担保的行为;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6)建立固定资产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

2.制定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是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基础,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原则上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查盘点结束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及时提交清查盘点报告,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及时处理,资产清查发现重大资产损失情况的,及时上报省公司。

3.动态监控资产增减变动

设计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变动情况月度报表,要求填报月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按月份对固定资产变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更正,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差错的发生。

4.会同生产部门做好更新改造支出管理

财务部配合运维检修等部门提出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并纳入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在制定更新改造支出计划时,综合考虑各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程度等因素。不定期对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更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按照有关规定调整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技改形成的新增资产调整原有固定资产卡片,避免出现一项固定资产对应多张卡片的情况。

5.严格运行维护支出管理

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及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在下达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支出预算时,充分考虑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合理分配,提高固定资产维护效益。

(三)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1.固定资产处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的处置根据不同的管理层面,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及《河南省电力公司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有关固定资产损失及时进行核销、账销案存资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2.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审批情况

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由使用保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并提出处理意见,填制相关申请单据,经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经主管领导审批,手续完备后进行处置,并及时报价值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做好残值回收工作,在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处置。

(四)固定资产效率管理

对于无效低效资产,积极盘活、收回资金。对于非生产用资产,积极按市场化方式出售变现。对于账销案存资产,进一步清理核实,制定专门机构,明确工作机制,积极清理追索。

1.推行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水平;2.制定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切实提高管理水平;3.加强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保证安全生产;4.建立固定资产使用评价制度,动态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总体思路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控制购建成本,严格处置程序,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根臣.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 马桂荣.在实施新财务制度中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

[3] 胡蓓蓓.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11.

[4] 王彦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建材报,2009 .

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思路;创新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2016年作为新一轮规划期的开局之年,正所谓“起跑决定后程”,规划的制定和新思路的展开意义重大。作为高校管理主体,教育部制定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在“核心目标”中明确强调:要建成覆盖全国各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并实现数据“伴随式”收集、分层次开放共享。这就给高校的资产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深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摸清家底,保证国有资产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部分高校存在财务数据和资产数据不一致、家底不清的现象,必须进行繁琐的人工核查,且仍存在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而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对接联动,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数据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开放性。同时,在系统中完成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监控,无论在哪个环节出问题,可及时查找责任人,明确管理责任主体,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2.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促进科学化管理

通过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科学、规范地进行固定资产全方位管理。运用信息化的逻辑约束,来取代以往人工约束时可能产生的不规范或松懈。如:系统自动核对资产入库、变动、处置等过程中录入的信息,未按规定填写即无法进入下一步流程;系统启动年度单位资产清查模块时,若某单位未按规定完成清查工作,则发出预警,特殊情况下可限制其进行下一年度的入库工作等。

3.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将逐步减少纸质文档的填报,减少教职工往返于各归口管理部门的次数,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教职工对管理部门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便捷资产管理。

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本校工作实际及日常与其他高校的考察交流情况来看,目前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大部分所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入库、变动、处置以及部分统计功能,不具备网上资产清查、标签和卡片的直接打印、完全对接教育部、财政部等各类报表需求的统计功能等。且业务办理依然需依赖纸质单据的填报,人员需往返于各相关管理部门,信息化不够深入彻底。

2.部分信息模块未能实现与学校其他相关系统的对接

信息孤岛导致了固定资产基础数据手工维护工作量大、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如:资产管理系统中的人员、存放地点、使用单位等需手工维护,无法通过人事系统或房产系统自动提取信息;财务人员需登录资产管理系统中填写报账信息,而无法通过财务系统记账后联动至资产数据库等。

3.未建立起高水平的资产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目前大多高校已建立了资产管理队伍,也开始思索如何制定考评奖惩机制,以提高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但在新时期信息化高标准下,还需建立一批结构更为合理的高水平信息化队伍。各高校的资产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在任命方面没有严格标准;部分资产管理员缺乏信息化管理思维和信息化操作能力;管理软件操作不熟练,交由研究生或委托他人操作;管理人员更迭时,工作交接模糊,未及时进行系统操作指导或学习。以上现象均导致了信息化、精细化、准确化的资产管理要求难以落实。

4.资产信息化管理意识和觉悟还有待提高

部分教职工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意识稍显薄弱,将自己系统登录密码交由他人登记操作,报账后不会主动登录系统查看,做不到对自己名下资产心中有数。一旦涉及资产清查或调转单位等需核对自己资产清单时,对系统内显示在自己名下资产不承认、不记得,个别人员甚至会产生对资产管理系统的不信任感,这就给管理部门深入开展资产信息化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宣传

在“十二五”期间,很多高校都已完成了各自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操作规程》等,也开始进一步思考相应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绩效考评办法》等。但随着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化,应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办法》,做到信息化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权责分明。办法中应明确固定资产信息化主体及职责、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信息化人员建设等,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进行细化。如:在信息化网络安全要求方面,可明确提出教职工在登录资产系统时,不得设置弱口令,不得将账号转借他人使用等,若违反规定,相应后果由本人承担。明确系统数据的权威性,提高教职工的资产信息化意识。

2.根据各高校实际,合理升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将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各高校需根据自身实际,重视软件开发或升级换代,着重软件的实用性、易操作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充分适应新时期背景下的资产信息化高要求。如:固定资产入库后从系统内打印出带条形码的资产标签及卡片;操作中涉及的合同等附件均实现电子版扫描上传,推进全过程网上审核;具有固定资产管理相对应的手机终端,通过APP可移动实时查询名下资产和相关业务进度,扫描设备条形码、自查资产等功能。

3.打破信息孤岛,搭建一站式高校管理服务平台

在现行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管理数据库基础上,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方法,继续完善信息化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与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的无缝对接,搭建一站式的高校管理服务平台,避免重复搭建,优化资源配置。

4.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合理配置资产管理人才,完善选任机制,建立一批结构合理、专业水平和信息化水平高的稳定队伍。如:适当提高资产管理员薪资待遇,建立合理的选聘、考核机制;针对部分老一批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厚但不适应信息化的人员,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合理引导其主动接受软件操作方式;针对部分新一批的熟悉信息化操作,但缺乏实际管理经验的人员,加强资产业务知识培训,合理引导其主动与前辈们加强沟通,互助交流提高。

四、结束语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是新时期背景下的大势所趋,认清深化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的必要性,总结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新想法、新对策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各高校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学习,同时放眼未来,合理规划“十三五”期间的信息化步伐,利用网络全面动态的管理高校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更好地为学校行政、教学、科研、后勤等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文相.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实验室科学,2014,17(5).

2.黄小敬.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学术论坛,2012,35(5).

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航标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1.固定资产的内涵及基本情况

1.1固定资产的内涵

航标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 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1.2固定资产的组成

航标处作为航海保障中心的直属单位,固定资产的来源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由原海事局划拨过来;二是航标处自行购建;三是上级调拨或社会单位提供或移交;四是资产产权仍属海事局,但管理职能已划转航海保障中心管理。

1.3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航标处固定资产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地点分散,涉及部门多;统一使用海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整体联动使用性缺乏;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处置审批、程序繁琐,多层管理;虽设有了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或兼职管理员,但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监管不力、培训强化不够等因素都制约着各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2.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意识不高

航标处固定资产主要由国家财政资金形成,使用过程没有增值保值的压力,使部分干部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系统、深刻的认识,存在重购轻物的思想,尤其是对于如何管好固定资产,提高使用效率重视不够,导致家底不清,浪费,使用完好率下降。

2.2管理职责不够明确

主要表现在单位的财务部门、实物综合部门、技术归口部门、使用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核算,实物综合部门负责资产的清查、报表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归口技术部门负责资产的采购和技术维护管理。但必要的制约和监管机制还不完全到位,在执行中存在诸多不便,如在固定资产购建、验收和录入环节,实物综合部门、财务部门之间往往是管信息系统的不完全清楚采购环节,管核算的不完全清楚信息系统录入数据情况,造成固定资产不能按时入账或计价不准确等现象,会导致账、实不符。

2.3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各单位按要求都要使用海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信息系统的操作仅限于单位的财务部门或综合部门,其他部门联动使用乏力,导致信息系统资源严重闲置,部分数据处于长期静止状态,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难以得到保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此外,信息系统的部分功能应用还不够齐全,如纠错操作繁琐,没有批量资产修改功能、资产决算口径不一致等都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

2.4预算指标与实际购建支出存在差距

目前,受市场建筑材料、人工费和取费标准等价格变动的影响,给固定资产部门预算编制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通常存在的情况是固定资产预算一个金额,实际购建支出的金额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固定资产部门预算管理准确性难以把握。

2.5培训力度不够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系统工作,内容繁杂,工作量大,政策、技术性都较强,除了具备一定的财务和资产管理知识,还需要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但是,上级主管部门、各单位对强化资产管理制度、政策和信息系统的一些操作技能和培训学习未能及时推进,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使用者的业务素质与日常管理存在差距。

3.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既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也有管理人员、使用者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够,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等因素。各单位应在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管理理念的前提下,从制定固定资产实施细则,严格管理措施,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管理素质,完善管理水平,切实做到账实、账表、账卡相符,资产核算真实、准确。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各单位要在深入贯彻、学习财政部颁发贯彻实施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两个制度基础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严格按照两个制度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工作情况、业务特点,建立健全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和信息系统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固定资产账、实分开管理的责任要求。要以信息系统作为重要平台,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采购、调拨、移交、清查、处置等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资产的使用人、管理人及实物综合部门的具体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层层责任落实到岗位及个人。3.2明确职责,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要严格按照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强化各部门的分级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通过制度使财务部门真正成为固定资产的专业管理部门,确保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处置审批等环节全面纳入会计核算管理。技术归口部门、使用部门要树立责任意识,按制度规定做好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协助实物综合部门做好信息系统中录入、调拨、清查、报废申报等日常管理工作。

3.3加强价格预测,做好部门预算管理

首先,要认真搞好固定资产价格变动趋势预测,降低市场建筑材料价格变动对预算准确性的影响程度。其次,要摸清家底,并结合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发展趋势,全面考虑,综合平衡,确保重点,使得预算指标真正成为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主线。

3.4注重培训、优化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一是要重视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兼职人员的业务素质、管理能力以及技术技能的培训和提升。结合目前设立的固定资产专职、兼职管理员岗位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固定资产管理培训,通过宣贯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处置办法、配置标准,讲解固定资产操作系统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专职、兼职管理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及管理水平,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二是全面推广使用现行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海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推广使用、管理。实物综合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要联动使用信息系统,及时对信息系统数据进行补充、更新,对固定资产配置、处置等资产管理行为实行网上申请、审核、审批, 真正实现国有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至于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纠错操作流程繁琐、资产动态记录、资产决算口径不一致等问题,建议部海事局与系统研发公司加深沟通联系,尽快升级完善软件的不足功能,使信息系统更简洁、便利,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3.5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根据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综合管理、技术归口管理及使用管理等各环节的相关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文辉.海事后勤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珠江水运.2015(14).

[2]郭润生.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4:186-186.

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旧固定资产管理 弊端 新模式 实践

一、引言

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固定资产的结构、状况、管理水平等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旨在保证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质量,为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涉及固定资产的新情况、新业务不断涌现,旧的固定资产管理准则亟待更新。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对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的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对新旧固定资产准则下的管理新模式进行论述,并对之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二、实现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新旧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

新旧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目标是:整合新旧固定资产管理力量,再造新旧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实现新旧固定资产全部管理活动,对新旧固定资产实行全息、多维、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创建科学的周定资产管理新体系。改善服务质量,实现新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新模式和科学化;全面落实新旧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促进新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推进新旧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实现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必要性

从新固定资产管理准则体系中可以看出,新准则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反映,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比如通过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处理方法,在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减值计提等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而更加真实、合理、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因此,新准则的实施也就意味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在固定资产管理理念上进行大变革显得尤其重要。

3.实现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可行性

我国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普遍认识是至于对生产成本的控制、经营预算的编制、投资决策的分析、理财等都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无关,只要按照固定资产管理法规、准则、制度、管理者的要求把企业的一套账、一套报表做出来就大功告成了,就更不用说去创造新的有利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和技术了。可喜的是,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扩展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预期、分析、决策、固定资产管理的管理与控制上,新固定资产管理准则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已经超过了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范畴。可以肯定地说,我国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是极其被动的,在企业当中所充当的角色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简单地进行经济业务活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执行者。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管理职能的进一步深化迫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得不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三、新旧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思考

1.继续完善新旧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系统

笔者认为,这种有做法可能将应计入折旧中的资产损耗一次性计入某一年度的费用中,虽然简单易行,但,模糊了折旧与减值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若利用减值弥补资产损耗,为企业调节利润留下一定空间,不仅掩盖了资产在消耗中被弥补这一漫长过程,而且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应进行追溯调整折旧,因为资产可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资产可能是由于用途重大改变而减值,由于折旧没有而减值。在与相关的计量标准进行比较后,美国的方式是将减值差额直接计入损益。考虑到企业对资产制定折旧政策一般是在依据现在的情况来推测资产未来的使用情况确定的。可能一段时间后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实际价值,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此时,显然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因此必须将这部分差额完全计入当期费用。为此,笔者认为,防止企业通过资产减值调节利润,可以通过追溯调整将资产的损耗计入恰当的年份。

2.进一步理顺新旧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研究新旧固定资产的使价值管理、保管使用、更改、更新方案、技术管理和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新旧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由于目前的分级归口管理体制缺乏统一组织,很难做到协调一致,统一领导。建议统一研究新旧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体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当前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应当尽快出台管理办法,如委托代管、有偿使用等方式,以明确责、权、利,既高效率地发挥这部分资产作用,又方便管理。

3.创建适应现代化企业要求的新旧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扩大以及相应增加的倾销反倾销等外贸争端,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与并购,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和转型,经济领域和利益相关者看来,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会使这一切都会使更多的提出更高的要求。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保守商业秘密、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更应具有的最基本和必要的职业素质。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进入21世纪以来,更体现出国际化,这些都是为了能以满足经济决策的制订。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应强调自己的职业道德,而责任意识同样不可或缺。在对待新业务、新理论、新方法等方面这样的责任意识,能够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勇于创新、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就应当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发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转变到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高度上,脱离过去的传统固定资产管理行为。

四、结语

信息使用者对新旧资产信息决策实用性要求随之进一步提高,必然有更多有导向意义的的具体资产管理准则陆续出台,未实现损益项目将越来越多。在资产管理新模式的今天,结合新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总结出一些建议:(1) 降低其冗余度,同时也要方便数据增删及存储务必设法保持尽量满足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这事新旧固定资产实体属性偏多的特点决定的。(2) 严格按照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及开发方法来分析与设计新旧固定资产管理是避免引起混乱的良方,至死不渝的坚持。 (3) 为有效的对资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进行实时、便捷的管理,可以把分布数据库与web应用界面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甘仞初,颜志军,杜晖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余金山,冯星红,李肖等.PowerBuilder10应用基础及实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朱立丽.新旧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弊端及科学化管理方法[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8,(6)

[4]邵瑞银,刘又礼.新旧固定资产新模式建设改进资产管理手段[J].经济师.2009,(5)

[5]黄桂杰.公允价值的困境解析及其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3):77

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摘要: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日常业务工作及其他活动的物质基础,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重钱轻物的思想。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将是事业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对策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确保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2006 年5 月, 财政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运行和使用行为,2007 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借此摸清单位“ 家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单位资产管理。

一、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管好规模日益庞大的事业资产,使事业单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然而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却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底不清, 账实不符

目前还有不少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核算,有总账,无明细账、无卡片账,存在账实不符。在增加资产时,不能及时、正确地账务处理,如新购的固定资产只作经费支出, 减少现金或银行存款,不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使其资产直接在账外,失去控制。在减少的资产时,该核销的账不核销,淘汰报废设备,拆除的房屋,出售的资产不办相关核销手续,长期挂在账上,名存实亡,造成有账无物,相关人员谁也说不清楚有多少资产,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严重不符。

(二) 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 做到家底清账账相符, 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目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总账与明细账与实物没有严密的稽核关系,有大部分单位只以流水账形式记录,未分门别类按资产性质、类别进行明细登记,账面数与实物数长期不核对,从而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处置未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是一项重要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单位在处置时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而且处置金额也相当大。单位工作人员借用的固定资产如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未办理借用手续, 有的经管人员调动,没有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甚至发生将其随身带走占为已有事例。

(三) 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完善

购建固定资产时,以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当期事业支出,形成的实际成本直接列支,导致固定资产购人当期的结余虚减。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一方面造成资产负债表在任何时点只反映固定资产原始价值,虚增了在其报废之前各个会计期间的资产和净资产总量,再加之不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国有资产的减值无法得以反映另一方面也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期内的各会计期间的成本低估,结余虚增,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制度。比如买一台照相机,在买之前要经过一系列手续,一旦照相机买回来了就不象买之前那样重视了,没有专人保管,谁逮着谁用, 时间长了,这台照相机不好用了,又会有人申请购买一台新的,新的买回来,大家都会用新的,而那台旧的不知被丢到哪个角落,没有人再过问,更别说办理报废手续。

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改善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以现阶段事业发展对资产管理的客观要求为基础, 使固定资产管理与效能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潜力,实现资产的最优配置和最佳使用。

(一)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

事业单位要实行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并负责对资产管理部门及专管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严格执行Ⅸ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对达到标准起点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号、登记人账。建立健全购买、验收、出入库、保管、领用制度,对登记人账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对调出、出售、报废和报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明确责任,做到账实、账账、账卡相符。建立离任核查制。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督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

遵循固定资产的配置与实际工作相挂钩,不搞一刀切,不片面追求固定资产的“高精全”而造成资源的无端浪费,资产价值要及时准确人账;坚持科学评价资产的使用绩效、能够为预算管理提供精细化的服务为原则。

(三)采用过程化,作业化方法管理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的业务操作和管理流程,完善档案保管体系,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各个管理过记录下来,形成固定资产电子档案,留下可便捷索的线索。对固定资产实行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管理。财务部门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在固定资产账下,按照资产分类账户进行金额核算,资产管理或专管员要按照资产的类别、品种、规格、型号、存放地点或使用人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和实物卡,在进行价值形态管理的同时,做好实物形态的管理,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维护保养、大修、报废、处置、内部转移等,都要在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理的同时,在固定资产金额账、实物账、固定资产卡片上作及时、系统全面的反映。及时做好对账和盘点工作。财务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每半年对一次账,盘一次点,以便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对于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责任,以严肃财政纪律,同时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

三、小结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拥有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种类呈现多样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事业单位的“死资产”也以不同形式变为“活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经济地位日益突出,但从资产管理现状来看,目前事业单位对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对薄弱。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只有落实各项相关的措施,才能使其既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证事业单位业务的发展,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55号)[Z].2006

[2]高建强.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J].经济师,2006

[3]赵瑞平,赵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营管理,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