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高校固定资产定义
高校固定资产是指高校中物体本身所规定的单位价值低于物体的使用价值,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物体的形态不发生改变的资产。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都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特别是其出现的种种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是由众多原因造成的。首先,很多问题是由于管理意识薄弱、认知有偏差导致的。其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重要的原因。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则是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制度问题是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最严峻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就以上提出的原因和问题进行细致的阐释和分析。
2高校资产管理所造成的问题阐释和分析
第一,管理意识薄弱,认知有偏差。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高,对固定资产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入。就当前我国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来看,高校在管理固定资产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经常会有以下的情况出现,如过分地重视钱财,却轻视已经买到的物品;注重采购,却忽视采购之后的管理等。这些最后会导致学校虽定期地购入和更新固定资产,可是却无法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正是由于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低,管理机制体制落后,管理手段方法陈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的情况,以至于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事实上,这些都是人们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意识薄弱、对管理的认识水平较低造成的。我国公立高校资产大部分是国家投入,高校资产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因此受到严重的忽视。不少学者都指出“重教学科研、轻资产管理”[1]“只求需要,不求效益”“重投入、轻管理,重规模、轻产出”“积极购买、浪费使用、无人管理”[2]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上最突出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中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偏差,那就是很多人经常认为高校是专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单位。这种认识使得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资金投入进去很难收回来。此外,学校还缺乏一种针对固定资产使用的有效的、严密的、系统的监督制度。这些都给固定资产的流失提供了条件。
第二,管理人员队伍专业性差。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缺乏基本素质。其人员主要由高校招聘或任命,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管理资产的能力弱,不能很好地胜任管理工作。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相对较少,很多高校常常把固定资产管理单纯视作固定资产的信息化过程,因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缺乏应有的重视;其次,很多管理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等级都比较低,很多高校以本专科学历为主,缺乏专业的技术和能力;最后,缺乏资产管理的相关资质,很少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管理资质。以上因素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专业化水平相对不高。
固定资产移交、入库以及处置程序不规范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具体的责任人承担责任的情况,经常出现“推诿”等现象。在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中,监管制度严重缺乏,执行过程中形式化严重。此外,在资产的管理中,经常出现移交和转移过程中资产流向不明或损坏或手续不健全等情况。高校中,人员流动频繁,不能在短时间内办理资产使用手续,导致部分资产核对不准确,各单位之间常常出现扯皮现象。另外,入账时间模糊,划分不精细,管理不完善、不科学,销账、入账不及时,入账数额不准确等形成了很多账外资产。
第三,高校中管理机制体制缺失或者不健全、不合理。这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是致命的,没有管理体制的存在或者存在不健全的管理体制,都会导致固定资产的严重浪费。现在不少高校对各种设备只是一味购买,对怎样实现设备的有效利用却不加重视,没有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管理人员在执行中无章可循。如固定资产的入库、采购管理实施过程中经常缺少比较严格的审查审批程序,任意性很强;固定资产报废报残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有的设备仪器已经不能使用但是还是被放在保修的账上,还有的虽然已经拥有了报废手续,但是实际物品已经被私下变卖了。这些都是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者只有几条宏观的管理制度,使得高校管理人员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就导致了管理制度无人执行、形同虚设的局面。
很多高校还缺少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一个统一、完善的管理机构,会出现许多不利的局面。相关部门之间权利与责任区分不明确,无法有效实施管理工作。这就会造成固定资产?c财务部门的核算出现分离,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实物与账目不相匹配,资产总额不够明白清晰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管理人员在从事具体的管理工作时必须十分谨慎。在具体的资产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首先应该对资产中的数量、种类有所把控,清楚资产的具体流向和用途,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资产管理方案,以期更好地落实管理工作,并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监督。此外,高校在固定资产的移交方面也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结构也较为分散。在高校中,资产管理方面的相关机构,有审计处、财务处、总务处、管理处、资产经营公司、基建处等众多名目繁多的部门。而大部分高校采用的都是分类账务分管的模式。在上文提到的这些部门中,除了审计部以外,其余部门对于固定资产都有直接的占用与管理的权力。
先进的管理体系没有真正建成,管理手段落后。资产管理部门在验收手续完成后开具验收入库单,登记账册,使用部门投入使用。但是对资产的使用和调拨的随意性导致资产使用过程中浪费现象很严重。此外,到现在为止,仍然存在很多高校未建立一个权力集中的资产管理部门,一些高校把资产管理部门附设在后勤处,一些高校把资产管理部门挂靠在财务处之下,部门的建制级别较低,并且处在多重领导之下。本身的部门权力及范围很小,而且职责不清晰,协调经常出现问题。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就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难度增大,人人想管又人人不管的现象出现。以上所有问题都严重存在于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当中,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如下政策。
第一,深化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实现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减少高校固定资产的浪费,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率,需要让高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才充分认识管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明白管理好高校固定资产的重大意义。另外,高校资产的管理机构之间必须划分清楚权利和责任的界限,应该全面落实责任制,谁用谁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实施管理工作,减少管理工作的难度,更能极大地提高大家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第二,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无论管理制度多么好,也都需要人来执行,所以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固定资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和挑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但应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责任感,同时要有高质量的管理专业技能、熟悉资产管理程序,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相关的执业资质。所以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管理能力。这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改善有不言而喻的好处。
第三,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去其他高校进行学习交流和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都是快速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方法。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管理人员的知识系统也应该不断地更新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应对和处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就高校而言,组织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学习课程对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四,完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系统高校的资产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在从事管理工作中,应该也必须遵循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科学高效地进行。一是,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种类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核查,避免造成资源重复所导致的浪费现象。二是,高校的固定资产随着不断地使用,必然会有损耗和损坏的情况出现。高校的管理部门不能一味地购买新的资产,必须要对原有资产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理,充分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得到保证。三是,科学合理地评估高校固定资产至关重要。明确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保证其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相一致,避免资产虚增,是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五,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在从事管理工作时,高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懂得不断学习和吸纳新知识,适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努力将新的理论和策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在落实新的理论和策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找准新理论和具体实际的契合点,充分认识本校管理工作的现状,并结合本部门的实践。通过不断更新管理工作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各个高校可以逐步完善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
第六,为确保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而制定的规范与制度得到落实,管理机构可以采取一些评价和监督机制,如具体岗位上员工的考评制度等,以进一步实现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建议
对中小学来说,固定资产是开展教学、教育必备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固定资产,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将无法展开。因此管理好学校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作用,能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管理好固定资产,还能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周期。但目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作为一名教育系统财会人员,在多年工作中发现学校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善问题。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政府对学校的投入增加,固定资产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管理好固定资产,提高其使用效率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入手,提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制度缺陷
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出资人是国家,但是国家不要求偿还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交给中小学自行管理和使用。同时中小学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计成本,不核算盈亏。因为没有响应的约束机制,就滋生了领导重钱轻物的心理,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具体表现在,固定资产在购置及使用管理上是粗放的,学校没有制定响应的制度,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制度但不完善,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无法有效保护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使用存在监管不到位现象
学校由于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学校日常管理不规范,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职责划分不清,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联系不紧密,起不到相互制约的作用。没有实施信息化管理,大量数据还是手工记录,导致缺乏管理监督机制。具体表现在固定资产信息不准确,导致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表现在有的固定资产早已损失或已捐出不能够及时下账,学校接受捐赠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造成帐外资产,随着新准则的出台,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由于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资产存量与实际不符,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占用国家大量资金,造成固定资产数字不真实,由于不能真是反映固定资产的现状,从而造成账实不符。导致核算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给盘点,对账,核查等实际工作造成人为技术困难。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确实转变观念,树立固定资产管理在中小学校发展建设中基础地位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应转变观念,确立学校主要领导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人,这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基础与前提。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单位负责人要负责本单位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转变固定资产管理观念,首先应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制定的制度应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应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理念,真实反映出资产的存量现状。再次应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确保资产管理责任到人,增强管理人员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经济责任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财政部已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办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单位占用及使用的管理办法。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小学校要建立符合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中小学要做好静态管理,确实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负责制定有关政策和制度,履行监管职责并加强执法
检查。
2.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要统一规划、统一构建、统一管理、统一处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3.设立固定资产管理专门机构,由财会,总务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保管,调配,处置和清查。资产管理责任应落实到人,严格划分清楚,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 ,定期盘点,实物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4.做好国定资产管理做到不相容岗位一定要分开。具体由学校领导负责,财务部门负责实施,专职财务会计,总务保管员具体管理和核算,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财务会计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账。总务保管员负责固定资产二级明细账。图书,仪器管理员负责登记所保管实物帐。图书,仪器按照指定操作规程,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编号管理有利于加强管理,做到编号与实物资产相对应,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做到帐卡相符。
5.管理定位,责任到人,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管,对固定资产的建立,使用报告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做到紧密配合,分工明确,账实相符。
6.实行考核评比奖惩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废,报损,调出审批制度等。并适时更新修订不断完善。各部门要认真执行,做到有章可循,具体落实
到人。
(三)深化会计处理方式,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方法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处理方法,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使用中,根据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合理计算出固定资产在使用期内应承担的费用,客观地反映国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国定资产的占用情况,均衡事业单位在国定资产购置方面的压力,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更好地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和采购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1)固定资产增加,按照预算进行购置,购入由政府采购办理后,由总务 主任保管员验收,会计,保管员及分类保管员同时记账;接受捐赠调拨的固定资产设备要根据相关手续记录固定资产增加;基本建设竣工应及时移交建筑物,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并结合财政部门出具决算审核书,记录固定资产增加,同时固定资产要编制卡片。上面登记有编码,存放科室,价格,名称。(2)固定资产减少,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出,报废,报损的标准和程序,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报告批准后执行。要办理转出手续。财产报废,报有关部门审核办理注销手续,责任损失,调度变卖等情况,要由领导审批,办理相关手续。会计及有关人员同时记录固定资产减少账薄。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学校每学期末组织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将清查盘点工作落到实处,并将清查结果作为业绩考核的组成部分,会计保管要进行帐实核对,保证账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相符。通过全盘清算,对规定资产盈亏编制表格,找出原因与责任,按照相应的程序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做到账实相符。同时分析固定资产结构与管理情况,防止固定资产积压、闲置,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五)中小学要对学校固定资产树立责任意识
中小学校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使财务人员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会计理论知识,提高其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
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监督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动态,是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一种非常有效和快捷的途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大,数据量大。因此,必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管理,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领先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根据清查固定资产评估资料建立分类明细表,减少错误,方便快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管理手段上实现创新,为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和规范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县级供电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改善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县级供电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电力市场在电网经营中占据较大份额,县级供电企业经营面积覆盖国土面积的80%,县及县以下售电量占全国总售电量的近50%,全国农电工总人数约达到52万人。
县级供电企业的综合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绩效是电网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是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全国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约达到6 000亿元,受传统管理思维习惯的影响,该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存在多方面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资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本文从实际出发,全面、详细地对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透视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县级供电企业改善其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推动县级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电网企业的快速成长。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潮州饶平供电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指出,固定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增加管理、固定资产减少管理、固定资产变更管理以及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二、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县级供电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在固定资产上具有资产规模大、价值高、资产结构和分类复杂、分布地域广泛、变动频繁、更新快等特点,而且资产的生命周期比较长,一项电力资产完整的生命周期历经规划、设计、建设、购置、运行、维护,直至退役报废,时间跨度大多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以上。但是受传统管理思维习惯的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一直采取基于职能部门分工的“条块化”、“分段式”的粗放、落后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严重阻碍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原始资料不完整、基础数据不健全
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卡片的填写不完整、不规范,原始数据准确率较低。部分资产卡片存在“打包入账”情况,造成固定资产在分类、折旧年限上出现错误。以潮州饶平供电局为例,2009年仍未能根据工程结算书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特别是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在中介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也未指明需编制决算报告,所以入账时需打包入账。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打包入账的固定资产,由于难度较大,潮州饶平供电局一直尚未做拆包处理,造成固定资产分类上的混乱,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账卡物不符
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执行缺位,造成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固定资产实物的修理、技改、调拨、报废等信息反馈不准确、不及时,使得固定资产台账信息滞后,甚至与实物资产的现实状况不符。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借用市一级供电企业的资产或者存在市一级供电企业甚至省级总公司的投资,将对应的固定资产制成卡片、计入自己的明细账中,造成重复入账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
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可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偏少,已经使用的系统由于整体从业人员能力偏低而难以推广。
(四)固定资产存在闲置状况
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对投资的经济效益结果考虑的程度不够深入,固定资产实物使用保管部门在提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需求时,并没有紧密联系需改造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没有从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出发,再加上很少重视基建成本的控制,盲目追求大而全,所以造成部分新投入或者新改造的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状况,重复建设、无效投资现象严重。
(五)经营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未严格区分
县级供电企业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经营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未进行严格区分,而这部分问题清理起来难度较大,因此一直未作处理。特别是在部分技术改造项目的修理费、材料费上,形成大量的账外资产,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
三、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所致
供电企业由于经营特点与经营范围的原因,使得其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其一,供电企业资产量大,且增长速度快,为满足现代经济发展所需电力,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每年增幅达20%以上,造成了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困难;其二,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多,管理环节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其三,由于供电过程中需要对供电线路、变电所等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扩建、技改、定期大修、检修、日常维护等工作,使得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变动频繁,造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缺少业务流程化管理所致
县级供电企业对固定资产缺少业务流程管理,如未建立相应的在建工程项目结算决算流程、固定资产报废流程、资产再利用流程等,造成管理上出现漏洞。有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已经对固定资产实施业务流程管理,但却无法在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整合各个业务流程环节,实现固定资产价值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三)县级供电企业相关领导和各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所致
县级供电企业相关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致使工作松懈,企业单纯停留在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忽略了固定资产的过程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基建部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物资管理等,各个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分工分别承担固定资产管理的某一阶段或者某一方面的管理维护职能,由于各相关管理部门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完全掌握本部门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使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一系列问题。
(四)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支撑力度不足所致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最基层的供电单位,新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往往是最后一批。县级供电企业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依赖手工进行管理,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抵制,这给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带来很大障碍。
(五)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所致
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大多停滞于传统的管理思想,没有站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高度考虑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满足于之前的业务流程,无法驾驭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虽然近几年供电企业通过在各大知名高校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整体上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但分配到县级供电企业的优秀人才依然很少,影响了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四、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善建议
(一)强化资产统计评估与清算,为固定资产管理打下基础
县级供电企业为更好地实施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对现有资产进行统计评估与清算,以此为固定资产管理打下基础。完善固定资产卡片的填写,提高固定资产卡片的信息准确率。在进行统计评估清算时,可积极采用现代条码与信息库系统进行,利用信息条码对每一件固定资产进行编码并录入数据库,准备统计固定资产。另外,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对于打包入账的固定资产,县级供电企业应积极进行拆包处理,有效加强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
(二)以现代条码技术与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利用条码技术与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多、变动大、部门泛、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同时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将原来分散的管理信息集中起来,组合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管理平台。每一件固定资产进入系统后系统会给出其唯一标识的条形码,此条形码相当于固定资产的身份证。在资产盘点时能够通过条码识别设备准确地识别资产的相应信息,减少人为错误,对每一件资产了如指掌,大大提高县级供电企业在资产管理上的效益。
(三)再造业务流程
县级供电企业应从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出发,对各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流程再造,以核心流程贯穿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协调各具体业务流程之间的衔接关系,特别强调流程中的跨部门协作,完善跨部门交接的流程关键节点设计、相关职责以及交接控制点,形成流程之间的紧密结合,建立完善的闭环管理机制。
(四)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架构
以基本不改变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部门架构设置格局为原则,建立以“流程管理”为导向、流程与职能结合驱动的跨部门协作管理模式,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层面和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视程度。具体组织架构可分三个层次设置:
第一,决策层。成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委员会,其职责是按照县级供电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从全局利益出发,对整体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和系统管理,制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第二,管理层。县级供电企业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常设办公机构(如资产管理小组等),对决策层负责,进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日常协调和管理工作。
第三,执行层。县级供电企业的执行层按照管理层制定的工作目标、流程、制度规范和完成指标开展工作,制定执行层的业务流程及作业标准,执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落实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项任务和目标。
(五)建立评估考核制度
将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绩效评估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建立:首先,针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整体策略目标,确定衡量资产管理整体表现的最重要的顶层绩效指标;其次,围绕县级供电企业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紧密相关的多个核心业务能力及主要流程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最后,根据管理需要将核心业务流程分解为具体子流程,并确定衡量子流程对应业务的关键绩效指标。
(六)构建信息系统
县级供电企业应积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变革。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必须由业务应用层、管理层及战略决策层组成。
其中,业务执行(应用)层信息化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高度统一,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益化水平,并实时采集业务信息,为管理分析及战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管理层信息化的主要功能是,在业务应用层信息化的基础之上,收集、整理和提炼业务信息,满足县级供电企业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分析及考核需求。
战略决策层信息化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建立决策支持模型,为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策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七)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
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偏低,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供电企业管理的要求。所以,要想做好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必须适时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培养出一支足以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化队伍,这在目前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更新频繁的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志广.浅析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2010:138.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 管理工作 对策
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仅是各高等学校维持正常办学秩序与不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各高等学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以及每年新增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分别是评价学校综合财务实力强弱和办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状况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是现代高校管理的职责所在。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高校长期的管理错误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损耗严重及资产的浪费、资产的记录率低等,这些问题都使得高校管理的问题逐渐增加。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没有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在管理的意识方面,我国对于资产管理意识不够高,管理中过于重视贵重物品的管理,对一些价值性不高的产品管理意识不强,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人们不注重产品的实际价值。在实际中,人们只注重重要的部分,对产品效益的开发并不感兴趣,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设备管理的使用率不高,关于校内的资产管理购进不够完整。这种较为注重投入和轻设备管理、注重规模形式及不重视效益、对产品的购进很浪费,却未发挥其效用及管理的情况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于管理的方式不明确
高校固定资产对于管理上的缺陷,最大的便是方式不明确的问题,人们在资源的管理中没有一个确切的制度,导致管理人员无法弄明白其中的目的。在产品的购进及在收进时,缺少对于产品的查审;在制度的规定上,比较不严谨。一些过于老旧或破损的资产,又或是不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及时的上报。在记录上仍存有记录以及一些没有效用的资产没有经过及时的处理,仍在仓库或器械部继续存放。管理人员在使用时,不对所接收的管理资产进行查收和校对。对于有些学校虽有相关制度,但至多也是些大而粗略的规章,这种浮于形式的内容因其缺乏细致的、可行性的实质性,导致很多人对于这方面的不明确及不重视。
(三)在管理方式上的问题
在有关资产管理部门对于收入资产和记录在账和一系列工序都是上级进行设计的。在管理方面,人们对于资产管理的过程进行大意的使用及调用,导致其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例如,在以冲目标为任务的情况下,疯狂地购进产品,这些资产由于多余性,导致其在机械库里的资源浪费,这些产品因为不常使用,导致其在仓库中的长久放置,从而使这些物品的损耗严重,其能够反复利用率自然就不会高。在设备的使用后,有些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在使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进行设备的清理及保养,造成其使用寿命变短,资源的开发率偏低。
(四)对于固定资产权益关系的不明确
高校固定Y产的主要来源是学校的工本费及学生的学费的收入。对于学校而言,其产权及所得物品皆属于国家,高校没有脱离社会和国家的独立产权。校方因在使用期间的免费,导致其在使用的产权不明确,管理没有合格的手段,无法保证所购进资产的使用率,更加不会使之增值。
(五)管理记录问题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账务记录的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相关人员记录在案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很多时候,如果发生购进、调动时的设备损耗和设备保修及报废业务时就会到账记录错误,这种情况导致校方无法明确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
二、高校资产管理的解决建议
为更好地解决校方管理中的问题,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管理效率,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设置对口的管理部门
对于相关资产的管理必须要校方引以重视,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做一个简要的措施。高校应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保证其的管理行为能够切实地贯彻措施和负起主要职责和有序的管理方式。建立相关管理部门,使其对校方的资产深入管理,资产的全程都需要在资产管理部门实施,将资产管理的权益部分分为几个部分。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另外,校方对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要做好。
建立科学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提供了对于行为和方式的良好制约和规范。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建立这种规范,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提高了管理的容易性,每个部门的细致划分,使得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在岗职责,不会出现互相否认失误的问题。对于资产来说,为了金钱资产、固有资产、无形资产及外部投资等,这些管理内容的不同导致了其管理方式的不同。对于资产方面的管理应归于财务部划分,设定的规定应大致对于资产报账应明确和准确,不能有报案的迟漏。在记录在案后,应定期查审,不能出现相关管理上的纰漏问题。
(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
管理的规章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问题,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也相当重要。校方应注重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为基准,开展水平提升的培训活动。力求培养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识和专业技术,明确其自身的知识面应要广和技术领导性,提升任职资格的设置,提醒其学习新技术和技能,及时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三)资产管理意识的增进
对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改变应以改变员工其对于金钱和固有财产的管理方面入手,明确两者本质上的平衡,共同管理,对于两者应一样重视,对于管理上的固定财产不能够忽视或不相同看待。教育其加强对资产的监督和审查,避免废旧资产的浪费问题。
三、结语
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越发显著。长期以来,人们观念的老旧,导致人们在资源管理方面的错误。因此,就需要在设置时,使管理人员认识到其职责的关系和相关制度,在长期的完善中力求健全规章制度的管理,使得学校的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单位为赣南医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编号:1636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燕华.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思考[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2(02).
[2] 马玉昆.谈高校固定资产的配置和管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13(06).
[3] 吴智红.谈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J].会计之友,2014(05).
财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优化固定资产是我国事业单位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能否顺利的进行,它是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服务的,但固定资产并不会为事业单位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管理上有其特殊之处。现阶段如何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好,对我国的财政建设以及经济体制深化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学校财务工作的几年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职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大多“重购置、轻管理”,固定资产的入账后续管理都很不规范,普遍存在“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现状,这必将导致财务报表既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也不能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发生严重背离的现状。因此,科学有效地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学校经济效益以及财政预决算资金的使用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学校在固定资产核算以及后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着力讨论如何更加科学的进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完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
一、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3年新新颁布《财务制度准则》与原有的旧规则相比较: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一步提出了规范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新要求。首先,在新《规则》中,不仅为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做出了新的界定,同时也对固定资产种类进行了新的分类,便于更加科学的管理。新《规则》的出台,加强对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等方面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公共产品或服务成本核算提出了具体化的要求。其次,借鉴企业会计改革和国际惯例,新《准则》引入了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的概念,规定了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对照新的财政制度,中职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不健全和管理欠合理等两个方面。
1.在制度上,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的问题
(1)学校固定资产范围的界定标准不合理
首先,中职学校使用单一标准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其范围过于宽泛,大量的低值易耗品容易被归入到固定资产中核算,造成事业单位报表内固定资产统计数据的不准确。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500和800元的单位价值标准明显偏低,报表入账中的固定资产和现实情况的出入较大。
(2)学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原《准则》的设计为了减轻事业单位的财务压力,同时也体现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固定资产通常是不计提折旧的。同时,由于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般都来源于财政预算或者预算外的资金,不需另筹集资金,因此也就不要求考虑收支配比,这使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无需计提折旧。
但是,学校固定资产完全不提折旧是不规范的,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首先,虚增了固定资产报废之前的资产和净资产总量。资产负债表只反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原始价值,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虚增当期的报表的资产数。其次,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不能很好的体现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同时也缺乏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使得学校存在着较严重“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在固定资产定期清理盘查上有较大的制度缺失。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会容易导致资产的非正常途径转移,直接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2.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学校相关部门管理意识不强
学校主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的缺失。随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容易导致主管部门对固定资产使用不规范,普遍存在着“资产不清,家底不明”以及“任意报废,变相处置”等一系列问题。而标准的缺失,使得相关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粗糙,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盘查机制。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账实不符的问题较为突出,中职学校的许多固定资产经不起清查盘点,账实不符的原因也无据可查,这直接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2)中职学校固定资产后续管理不到位
原制度的设计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在学校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上表现较为突出。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并未与相关部门日常工作绩效直接挂钩,许多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主动性不足。一方面,体现在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自己无关,是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事;另一方面,体现在单位负责人时常身陷琐碎的行政事务,无暇顾及甚至忽略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把添置固定资产视为其任内最大的管理目标,而对固定资产的保管与使用却疏于监督。
二、新财务制度下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
在新的财务制度开始实施的阶段,针对新制度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的相关变化,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要求,针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的不健全,本文提出以下几点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