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网络安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省、市局领导正确指导下,计算站全面完成了2018年各项工作任务。统筹规划网络工程,保证各级经济网络传输通畅;加强硬件基础建设,提高了经济信息处理能力;领会贯彻省局数管中心部署与技术指导,精心维护全市“企业一套表”平台,经济内网、外网网站内容不断更新;完成了三农普数据处理工作;做好各类小型调查数据处理与后期技术服务;维护“数据城市”管理平台、经济客户端安全管理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维护、VPN系统管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任务、做好经济信息化报表任务及其他各项非常规性任务,做好市政府政务公开办及有关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
2018年主要成绩、经验与做法
一、加快机房硬件更新与管理,网络运行持续稳定
1、网络运行高效稳定。按照机房功能区域合理布置网络设备和各服务器。建立网络设备资产清单,全年主机运行健康安全。
2、定期检查设备,应急突发事件。检查机房温度、湿度、空调运行,对突发火灾、水灾、雷击、电力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对故障出现原因进行定位,找出问题根源,避免故障再次发生。
二、网络安全保障与网站建设
为了强化对网络的安全管理,我们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随时跟踪查找网络安全隐患,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监管。
1、 每工作日对设备状况检查一次,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报警及时查找问题及时处理排除,处理不了及时将网络故障有关信息上报单位领导并通知相关网络运营服务商提供服务支持。
2、网站建设美观实用,信息内容更新及时。经济内网网站页面设计简洁、美观,突出主要信息。信息更新及时,信息采编人员对送来的各类信息按照规定认真把关,及时;网站安全性高。经济外网功能设置完善、内容信息充实。
三、加强视频会议管理、保障省市正常互动
定期检查音视频设备,保证会议使用。为防止会议过程中信号中断,我们定期检查网络视频设备运行状况、在每次视频会议前做好调试准备,消除故障隐患,保证了会议期间视频清晰、声音流畅。
四、完成各项信息化报表任务。完成了省数管中心布置的信息化年报、网络安全月报及目,关键敏感时期信息安全上报任务等。
五、经济用户网络安全管理。遵照国家和省局对经济内网网络安全管理客户端的要求,及时为各科室安装经济内网用小型交换机、各级经济机构的上网计算机完成用户安全认证与注册。
六、完成城市市政务公开办布置的相关任务。
1、为市目标办设计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按要求对三区和濉溪县分类汇总,整理各类汇总数据,以经济数据和图表展示的方式,及时提交汇总报表。2、稳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网上服务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利用第三方平台,强化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积极推动网上服务向移动端、自助服务终端等延伸;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发展。
3、针对“2018度城市市经济局网站绩效评估简报”提出的整改建议认真整改,增设相关栏目,包括在线办事、服务效能投诉,增设公众参与平台、站点地图、网站帮助等功能,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内容。
七、充分发挥系统管理员在企业一套表中的重要角色
严格按照省局要求,有效行使市级系统管理员的全部职能,确保企业能正常登陆填报平台,确保各专业能正常审核验收使用;认真热情的为各专业提供业务咨询解答和技术支持,任务定制和权限修改等。
八、完成等级保护阶段性任务。城市经济主干网和“数据城市”等级保护这两个项目已被市公安局确定为二级等级保护系统,与多家专业公司商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等保建设方案
九、完成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任务。紧跟省局普查中心、数据管理中心,及时深入领会最新操作方法与要求,上下联动,指导各县区普查工作,咨询解答、PDA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汇总。指导各区县做好经济普查培训、PAD操作和清查比对平台的数据处理任务。
十、增强服务意识,提供日常技术支持与咨询。为本局各专业提供日常计算机应用支持、联网故障与计算机硬件维护,为县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与远程协助。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办公网出口只有1台防火墙,数据城市”服务器系统无任何防护措施,为安装防火墙。
二、网站服务器通过交换机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且无任何防护措施。
三、缺少防病毒攻击硬件设备。web服务器面对木马、蠕虫等非法攻击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缺少应用层数据的安全防护和病毒防护功能的设备。
四、缺少整网安全检测产品。急需定期对全网机器和web扫描,对设备的登录、权限、经济没有集中管理措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缺日志经济设备,按要求需要留存半年以上的日志数据,目前无法满足要求。
五、机房制度管理尚不完善。需进一步规范机房各项管理措施与规章制度,杜绝不规范操作,需要加强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技能。
2019年工作思路及重点任务
一、尽快完成网络安全二级等保建设。以现有基础设施,保证今年上半年建设并完成满足等级保护二级系统基本要求的网络信息系统。
二、增设下一代防火墙。在办公网出口部署下一代防火墙(含AV、IPS模块),将现有的深信服AF-1210防火墙移至“数据城市”服务器前端。
三、在专网的安全运维区旁路部署日志经济设备、运维堡垒机。设备部署完毕后,日志经济设备可高效统一管理资产日志并为安全事件的事后取证提供依据。堡垒机可集中账号管理和运维经济。
四、机房改造与装饰。建设配电柜系统、电源防雷接地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网络综合布线、机柜设备重整、抗静电活动地板等。
五、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机房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计算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各级经济人员安全意识。
六、管好“企业一套表”平台。严格按照省局要求,有效行使市级系统管理员的全部职能,确保填报企业能正常登陆填报平台,确保各专业能正常审核验收使用;认真热情的为各专业提供业务咨询解答和技术支持。
七、完善网站功能、网站信息及时更新。对送来的各类信息按照规定认真把关,及时到各制定网站;按照市政务公开办的要求,做好本单位门户网站集约化建设和政务公开后台管理,加强对城市经济微讯、城市经济微博的信息更新与信息安全监控。
八、管好系统内客户端安全管理。深入学习、领会上级精神,按照国家局要求,做到各级经济机构的上网计算机用户100%与注册;做好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网站后台安全维护。
九、管好“数字城市”系统平台。大胆创新、牢记使命、积极采取措施充实完善“数据城市”移动终端信息与终端展示,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经济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方式。
十、继续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各项具体任务。
及时传达上级经普办最新文件精神、指导意见和具体操作办法,为四经普提供PDA操作咨询服务、做好普查区电子地图导出、清查比对平台底册导出、MDM平台的远程推送与远程监控,做好四经普非一套表平台数据审核、汇总、分析及对县区的任务部署与指导。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管理;网络;建设;犯罪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6-0184-03
一、网络安全问题与计算机信息系统
网络安全技术不但要求防治计算机病毒,而且要提高系统抵抗黑客非法入侵的能力,还要提高对远程数据传输的保密性,避免在传输途中遭受非法窃取。网络安全产品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网络安全来源于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化,如果采用一种统一的技术和策略也就不安全了;第二,网络的安全机制与技术要不断地变化;第三,随着网络在社会各方面的延伸,进入网络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及其拥有的信息资源。由于信息系统在应用中需要进行安全保护,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总是围绕着信息系统进行。
1.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问题。Internet的开放性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导致了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隐患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只要有程序,就可能存在漏洞。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漏洞被发现和公布,程序设计者在修改已知漏洞的同时又可能使它产生新的漏洞。此外,系统的漏洞经常被黑客攻击,而且这种攻击通常不会产生日志,几乎无据可查。二是黑客的攻击手段在不断更新。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太慢,绝大多数情况需要人为参与才能发现以前未知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他们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总是反应太慢。因此,黑客总是可以找到漏洞进行攻击。三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保护系统的后门。防火墙很难考虑到这类安全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这类入侵行为可以堂而皇之地绕过防火墙而很难被察觉。四是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个安全工具能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包括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五是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环境。防火墙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隐蔽内部网络结构,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但对于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2.增强网络安全的防护力。首先是网络内部,即个人电脑。我们不能保证电脑用户每一次操作都是正确与安全的。由于如今流行的操作系统或多或少地存在漏洞和缺陷,并且新的漏洞与利用各种漏洞的蠕虫变种层出不穷,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安装防病毒软件来防御病毒的威胁。但是,面对蠕虫、木马程序、后门程序等,防病毒软件并不能起到很显著的作用,因此,一旦个人电脑遭到攻击,就很可能威胁到整个内部网络和核心区域。
其次是网络结构的安全性。通过部署多层交换机,实现多个VLAN和快速收敛的路由,是保证网络结构可靠性的最佳方法。在划分了多个逻辑网络和建立符合应用的ACL的同时,我们更希望能收集和归纳出整个网络的更多安全信息,包括流量的管理、入侵行为和用户访问信息。仅通过网络设备提供的日志、SNMP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现今的方法是通过部署IDS/IPS来实现更有效的管理。在核心的节点部署IDS/IPS探点,采集和汇总数据包的完整信息,然后提供给网络管-理人员分析,是一个正确的方法。
3.如何进行网络安全管理。现阶段,为了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防范网络病毒。网络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校园网是一个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二是设置防火墙。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信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以此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三是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并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内部局域网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时,最好采用混合入侵检测,在网络中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构架成一套完整的主动防御体系。四是建立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在网络的www服务器、E-mall服务器中使用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监视网络,截获网上传输的内容,并将其还原成完整的www、E-mail、FTP、Teluet应用的内容,同时建立保存相应记录的数据库,一旦发现在网络上传输的非法内容,及时向上级安全网管中心报告。五是解决IP盗用问题。在路由器上捆绑IP和MAC地址,当某个IP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时,路由器要检查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的MAC是否与路由器上的MAC地址表相符,相符,则放行。否则,不允许通过路由器。同时,给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返回一个警告信息。六是利用网络监听并维护子网系统安全。对于网络内部的侵袭,可以采用对各个子网建立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过滤文件,为管理人员分析自己的网络运作状态提供依据。设计一个子网专用的监听程序,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是长期监听子网络内计算机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为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过滤文件提供备份。
总之,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防火墙等单个系统,而需要全面考虑系统的安全需求,将密码技术等多种安全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通用、安全的网络系统。
二、网络犯罪及防范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被互联网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然而,网络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网络犯罪问题也如影随形,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犯罪行为滋生蔓延,愈演愈烈,成为一个超越技术范围的社会问题。目前,对网络犯罪的立法工作还远远跟不上网络及其技术发展的速度,特别是一些法律规定对这类罪犯的处罚很轻,有的不过是在一段时间内被禁止离开住宅或处以罚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犯罪者的气焰。其实在当今社会,要想在电脑网络上从事犯罪行为,并不一定要掌握高深的技术,因为一些黑客(Hacker)专用软件已相当先进。对此一位美国调查官员称:“就算你从来没见过电脑,只需教你按几下鼠标,你便可以侵入到网络中
去。”当然,此话不免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先进的黑客软件着实令现今的黑客们如鱼得水,叫人防不胜防。因此,加强对网络犯罪的认识、预防及惩罚力度已迫在眉睫。
青少年的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再加上青少年明辨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识淡泊,以及受青春期特有的反叛心理和追求新奇思想的影响,极容易被各类反面思想所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在互联网络这个复杂的虚拟世界中,容易被人利用,也容易受到侵害。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青少年计算机网络犯罪都是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差所造成的。因此,要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本着疏导和教育为主、惩治为辅的原则,多管齐下,多方面开辟途径,从客观社会环境和主观因素等方面来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1.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净化网络空间。涉网犯罪和网络侵权,不仅是法制问题的表现,更是道德问题的集中体现。涉网犯罪与网络道德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解决网络问题,离不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首先应明确网络道德的基本标准,并使青少年自觉增强网络道德意识。网上交往的虚拟性,往往淡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削弱人们的道德意识,导致人格虚伪。爱国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调整个人与国家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价值关系的人生价值准则。这一准则体现在网络道德上就是指不在网络上有关损害集体、国家和民族的言论;不做任何危害集体、国家和民族的事情;自觉守法,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网络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遵守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不对网络系统功能或储存、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等破坏;不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及从事其他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能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倡网络文明,培养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是预防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
2.完善立法,加大打击力度。互联网的立法严重滞后,是造成网络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互联网发展迅速,并且是一个无国界、无时空的虚拟世界,现行《刑法》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许多方面跟不上这个发展的虚拟世界。就我国而言,目前还没有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专门法律。虽然有一些互联网的规范性文件,但绝大多数属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远未涉及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及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网络上的隐私权与网络监察管制冲突问题,司法规则与现实执行问题等等,都需要不断地完善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加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所以,遏制网络犯罪,必须加快这些方面的立法工作。完善网络立法十分必要。
3.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提高维护网络安全水平。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加强网络系统规范化,完善网络秩序,除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外,网络安全管理也是防范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重要措施。公安机关必须建立高素质的网络警察队伍,强化网络日常的维护、监督和安全管理。同时,国家、企业应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投入与研发,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由于互联网犯罪的高智力性、隐蔽性和远程性的特点,致使网络犯罪较传统犯罪难对付,不易侦破。因此要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提高侦破能力。同时,要根据网络犯罪的特点,提高对付网络犯罪的技术水平,为网络犯罪设置障碍。
4、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多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教给学生必要的上网常识,指导和教育青少年正确上网,安全上网,科学上网,高尚上网。在引导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引入网络安全法律意识教育和职业素养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受挫能力及职业素质。培养出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复合型网络人才,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更要求具备出色的职业素养,如职业道德、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将相关防病毒知识纳入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病毒解码能力。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活动。对于家庭入网者,家长可以在电脑端加过滤软件,提取精华,剔除糟粕。家长还应重视青少年青春期的科学教育,引导他们过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
5.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管理,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和经济相关的活动。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网络化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通过逐步开放和适度监管来利用世界上成熟的技术成果、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以促进自身经济增长。网络经济,可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它。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从产业发展的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其交易额几乎每百天增加一倍。由于网络用户普遍看好这一市场,随着网络的扩大,网络企业的股票市值不断飙升。
关键词:网络经济;网络财务;财务管理;创新
互联网(internet)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其强大的信息和服务功能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全球经济网络化、数字化逐步形成,这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企业经营管理全面创新发挥了推动作用2莆窆芾碜魑笠稻芾淼闹匾槌刹糠郑媪僮抛陨砟芊窨焖俑录际酢⑹视ν缇玫奶粽健1收呷衔谕缇孟拢巢莆窆芾泶嬖谛矶啾锥耍笠抵挥屑笆苯胁莆窆芾泶葱拢拍茉诠谕馐谐【赫姓枷龋谕缇么蟪敝姓疚冉鸥?/p>
一、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
网络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而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这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交易结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难以防避企业管理出现的新风险
首先是网络安全问题。网络经济要求财务管理必须通过互联网进行,而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于搭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内部网(intranet)的财务软件,没有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特别是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密,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财务管理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这一点传统财务管理是难以做到的。
其次是身份确认和文件的管理方式问题。网络经济下参与商业交易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认证,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来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如果继续沿用这种口令身份验证方式,那么随着互联网用户和应用的增加,口令维护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合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一直使用手写签名来证明文件的原作者或同意文件的内容。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从而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
此外,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下的主要交易手段,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必须一体化,电子单据、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击的点增多。而目前的财务管理缺少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征税、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数字签名的确认、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出现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的风险是难以防范和规避的。
(二)难以满足电子商务要求
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定合同到支付等均通过互联网完成,使整个交易远程化、实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等手段,使得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个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再者,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网络经济下,要求企业通过网络对其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记账、算账、登账、报表生成和汇总,并可将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后果,无法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此外,传统的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内容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在网络经济下,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网络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因为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致使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不能完全正确地评价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所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运营的需要。
(三)不能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因此,它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从工作方式上,能够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新的介质。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使用基于内部网的财务软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实现在线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使企业财务管理变得即时和迅速。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时间差,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能相互连接,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要求管理人员只能在特定环境下办公,因为它是基于内部网的系统,离开内部网将无法办公。而网络经济下,要求财务人员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办公(即移动办公),这样财务软件必须是基于互联网的系统,而只有实现从企业内部网到互联网的转变,才能实现真正的网上办公。由此可见,在网络经济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许多弊端,必须及时研究财务管理创新,构造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财务管理创新的内容
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网络化。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
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客观需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向高层次演变。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的在网络经济下的有机结合。
(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财务工作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模式,相应地必须改变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四)财务管理软件的创新过去国内各财务软件功能独立,数据不能共享,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业务数据一体化的正确传递,保证了财务部门和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开发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
三、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构想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在此笔者提几点实现创新的构想:
(一)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次,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最后,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可以说,转变企业理财观念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创新的根本保证,不可不予以高度重视。
(二)加强网络技术培训
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创新的成功与否。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首先财务人员已具有坚实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如果再学习一些现代网络技术,将经济、财会、网络有机地结合,则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就能够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通过技术培训可使财务人员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为此,要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资风险。事实表明,对财务人员加强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教育,有利于在网络经济下实现财务管理创新。
(三)积极开展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
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使财务管理目标转向知识最大化,但目前知识资本的理论尚未成熟,必须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知识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对知识资本的管理是新形势下企业理财的重大创新。对此,首先应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其市场化形式,探讨知识资本的有效运作管理方法。其次,要研究知识资本的计量方法,确定知识资本价值,研究知识资本的证券化形式和估价方法。第三,要对知识资本运作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企业知识资本运作的具体操作方案。第四,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它是知识资本保值增值的基本前提。总之,知识资本是网络经济下一种新的资本形态,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也是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
(四)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贸易服务方式,它以数字化介质替代了传统的纸介质,将打破传统企业中以单向物流运作的格局,实现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资金流为主体的全新运作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将工作重心放在价值链分析上。首先,企业要从行业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判断企业是否有必要沿价值链向前或向后延伸,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其次,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定单—产品研究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进行分析,以判断如何降低成本,优化企业流程。第三,从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入手,通过与竞争对手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和自己的成本态势,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
(五)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往往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在企业外部,由于“媒体空间”的扩大,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商业交易的无地域化和无纸化,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大,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总之,由于网络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等特点,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势在必行。该模型应该由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并能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敏感性指标,(如保本点、收人安全线、最大负债极限等)予以反映。这样,将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有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就能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六)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互联>
的出现,使桌面管理转化成非桌面化的网络方式有了技术保证,也使得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开发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至少应包括会计核算的集中化、财务控制的集中化、财务决策的集中化三部分。采用集中式管理,将会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适时性,减少中层管理人员,使最高决策层可与基层人员直接联系,管理决策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虚拟结算,实时跟踪市场情况的变化,迅速作出决策。
(七)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的网络经济,其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进行,如:在线订货、在线资金调度、异地转账、在线证券投资、在线外汇买卖等。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都是动态的,更具有不可捉摸性;同时,市场需求信息的公开化,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格局。谁能占领信息的制高点,谁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创建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超文本、超媒体技术,使信息更形象、直观,提供多样化的各类信息,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和精神层面的信息等,实现信息理财。
(八)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法制手段来强化网络安全。这主要涉及网络规划与建设的法律、网络管理与经营的法律、网络安全的法律、电子资金划转的法律认证等法律问题。其次,从管理上维护系统的安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以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第三,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防止黑客或计算机病毒的袭击,保护企业内部网中的敏感数据。另外,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假冒身份,从而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为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薛慧丽、张新武。电子商务呼唤网络财务[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
[2]马红红、任存梅。浅谈网络财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3)。
当前,全球经济网络化、数字化逐步形成,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1.1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从而实现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网络经济下的有机结合。
1.2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1.3网络经济下的财务工作方式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项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
1.4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软件过去国内各财务软件功能独立,数据不能共享,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
2现代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创新分析
在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下,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行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在此,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2.1全面更新企业理财观念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使财务管理目标转向知识最大化,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观念必须转变。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次,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
2.2加强网络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因为,首先财务人员已具有坚实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如果再学习一些现代网络技术,将网络与经济、财会有机地结合,则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就能够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通过技术培训可使财务人员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
2.3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网络经济下,数字化介质替代传统的纸介质,将打破传统企业中以单向物流运作的格局,实现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资金流为主体的全新运作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将工作重心放在价值链分析上。企业要从行业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一产品一制造商一销售商)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判断企业是否有必要沿价值链向前或向后延伸,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2.4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往往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商业交易的无地域化和无纸化,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大,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总之,由于网络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等特点,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势在必行。该模型应该由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并能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敏感性指标,(如保本点、收入安全线、最大负债极限等)予以反映。这样,将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有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就能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图书;管理模式;服务模式
Abstract: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network i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management, high quality librarian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of the library book management services in the model through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Library management.
Key words: books; management mode; service mode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1世纪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应该是集图书馆信息管理者、组织者、信息传播者、能力培养和技能教育者为一身的通才。这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加速膨胀,各种信息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在面对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一般读者是难以做到的,这就在客观上对图书人员提出了要求,尤其对知识型馆员的需求日显突出。
1、信息网络化是图书管理发展的趋势
知识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基础上,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要有极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金球信息数字网络化时代,人们要有极强的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时代条件下,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图书馆也要面向全社会提供联合化的信息服务。将自身转换成为多功能的现代信息中心。图书馆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一方面.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终身教育成为世界趋势。图书馆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贴近群众、服务社会,社会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平等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终身学习。所以现代图书馆不仅仅被誉为“大学的心脏”,而且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必将成为“社会的心脏”。传统图书馆正在被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代替。
数字网络化建设是现代图书管理发展的主体方向。我们不是不要传统图书馆,不是全盘否定它,而是要使它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馆藏资源信息化和社会信息资源馆藏化,图书网络与科技、教育’、经济网络实现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
现代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中馆员的工作也不再是简单的借借还还,服务工作已由单一、被动转向了开放、多方位和主动。图书馆员要真正担当起信息专家、信息向导、信息管理者、信息顾问、系统专家等角色。他们既是图书馆员。又是知识经济的参与者。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创造力,灵敏思维和强烈的事业投入精神。从“图书保管员”变成“信息领航员”和“信息工程师”。美国的图书馆学专家迈克尔•戈曼就提出:“图书馆拥有三大资源,一支由训练有素和知识渊博的图书馆员和其他图书馆工作者组成的队伍;馆藏;供检索馆藏使用的书目控制系统。”在美国,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可见,优秀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
3、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3.1开放型的服务方式
现代图书管理效益是以信息的流通利用为其唯一标准。要突破以馆藏量为标准的陈旧落后封闭观念的影响。图书管理就是要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面向网络环境。例如:国家图书馆利用网络环境和设施,在电子阅览室开展各项网络信息服务。每天上网浏览图书的读者已达50—60万人次,是每天来馆读书的读者的几十倍。
3.2适当的市场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要提高自我生存的发展能力.必然要大规模改造硬件条件。数字化发展,硬件要先行。首先,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其次。要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如多媒体阅览室建设及书(刊)厅电子化建设,最大限度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传统图书管理是社会公益服务台.国家投资毕竟有限。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现代图书管理在完成公益的同时。适当开展各种类型的市场信息服务.已经得到社会和读者的认可。
3.3服务方式主动化
现代图书馆,要发挥出自身的社会职能,必须走出其固有呆板的陈旧模式,直接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上门服务。工作人员要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主动与大中型企业联系.了解信息需求,编辑专题剪报,提供信息服务。如清华大学图书馆,聘用专业人员为学科馆员,提高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质量,主动为教学科研服务。
3.4多样
现代图书管理服务已经从单纯服务型转变为服务经营型,以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为中心,摆脱传统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现代图书管理开展信息的深加工。如代查、代检索、代翻译、代办手续、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图书馆员由传统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者,变为现代信息产品的开发者和传播者,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
3.5智力型劳动服务
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顽现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现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例如国家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人员在网上提供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为各种专业网络公司提供专题信息。信息服务人员已经从简单的劳动转向智力型劳动。
3.6信息企业型服务机构
现代图书馆.是围绕着信息来开展经营活动,以生产和经营信息产品为主,原有的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机构,要由单纯公益型向经营型服务转变。现代新型的图书馆,就是以经营为主新型的信息服务机构.例如:中国科技信息所的万方数据公司等。
参考文献:
[1]王雅红.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119.
[2]于景海.信息企业型服务对图书馆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2008(7):154.(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