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 教材编写 五个基本“现实”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是高职大学语文课教学用的,教材编写要照顾到下面五个基本“现实”。
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时间现实
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深知现实情况,也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能“匀”出给“大学语文”课的时间不过一学期,除法定节假日外,学时量也不过是32―48。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陈洪教授2006年随机对100所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高校大学语文课开设的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普遍的开设方式是每周一个大课2学时,也有4学时的,所有总学时在32到72学时不等。①这样一个学期能够讲完的作品不过15―20篇,需要教师紧赶慢赶往前讲,教材剩下将近80%的部分得靠学生自己自学。“自学”就是“自己学习”或是“自觉学习”,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学生在这一学期结束后连书都懒得翻动,教材不久就会被扔掉。因此,大学语文教材不能太厚。
二、师资力量现实
教材的编写还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现今执教大学语文课的一线教师基本都出身中文系,知识结构跟普通大学中文系课程体系一样分为“文学”、“语言”两大类,“文学”细分下去有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语言”细分下去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大致上涵括了全部中文专业的知识。一位能够胜任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论他是国内哪所大学中文系,哪个专业毕业的,都得是中文专业的“通才”才行,否则就很难教下去。大学语文不是“小儿科”,教大学语文要想教出质量,让学生叫好,又能扎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写作能力,实在“难于上青天”。
不仅如此,某些教材还有非中文专业的内容,如温儒编的《高等语文》。由于登上讲坛执教的教师只有一人,他就必须熟悉、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才能够“通教”《诗经》、《易》、“老庄道家文化”、《九章算术》、《孙子兵法》、“书法艺术与汉字文化”、“乾嘉学派与‘小学’考证”甚至“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等25讲内容。这在我国普通高校里有几位教师能胜任?就算按北大的革新做法,头一次课就让学生从25个选题中按兴趣选出15个,但是选出来的专题,教师是否就能全教、指导?北大、北师大等中文师资力量雄厚的名校或许可以由“术业有专攻”的教师轮流执教以解决问题,但绝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边缘化的位置、没办法评职称等因素导致大多数资深教师不愿教大学语文,甚至有学校常常把此类课程排给经验少、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有些高校大学语文师资本就不足,还安排新来的教师先教三年大学语文,教满三年走人,再有新人进来接着教三年。这样的师资力量应用这样的“新型教材”,怎能把大学语文教好?
如果把这些“高头讲章”放在高职院校里,依目前的师资,难上加难。第一,高职院校找到“大师”的可能性为零,别说像解放前清华大学找朱自清、吕叔湘、杨树达、闻一多、俞平伯、余冠英、王瑶、熙、吴祖缃,山东大学找沈从文这样学识渊博的学界泰斗和名家来上大学语文课,即使模仿东南大学找王步高、厦门大学找周祖②这样的专家也不可能。第二,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大语课教师是随学院从以前的中专学校升级上来的,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把握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做不到知识、思想文化的自由延伸。第三,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一大批年轻的大学语文教师被“赶鸭子上架”上岗。年轻教师很难做到“术业有专攻”,即使有,攻得也不够深,钻得也不够透,很难有高水平的授课。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需要,获得企业领导的青睐,力求使学校运行贴近经济发展,整个学校缺乏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的气氛,从教大学语文的教师极难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大有作为,想成长为吕叔湘、杨树达、俞平伯、余冠英式的中文学界一流大家更是难以想象。
三、高职的培养目标现实
高职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不在层次上,而在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上。培养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是普通高等教育承担的任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性应用人才,其特点是不要求人才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高质量地承担生产第一线的工作。高职生在有限的学制中,除了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完成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外,还要花很多时间去实验室、实训室进行技能的培训学习和考核。用人单位很少考查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但是一定会要求有外语、计算机的等级证书。
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更不能脱离这一特征。
四、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实
当前社会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沉重的就业压力从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起就开始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选择。大量学生为毕业时能得到期望的职位,争先恐后地修习一些在现阶段直接用得着的热门专业或课程。语文功底还算扎实,对语文也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入校后,因为就业压力,也会依据实用性、工具性来选择课程或主要学习方向。本身语文基础就不好的同学,则能躲就躲,实在躲不开就敷衍应付,这都是实情。
我们必须体谅学生,考虑到学生的难处,在编教材时不能不顾及学生的就业压力,如果非让非中文学生都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学学语文,是难为学生。真的这样做,恐怕会引起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反感。因此,为了使这门课有效,在我国语文教育没有整体上改变“慢、费、差”现状之前,教材内容的“量”必须适中,保证在现有时间内力求“有实效”。我们的理想是:“少”而切实,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效果。一旦学生感觉收获颇大,兴趣陡增,就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有时间、有需要而主动学习,并把语文阅读学习的习惯保持终身,这样大学语文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达到了“母语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目标。
五、我国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语文教育的现实
依据“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吕叔湘语)的实情,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应试教育”的机械与死板让不少学生有语文学习的潜力和能力,却不喜欢语文课,把语文视为乏味的东西,不感兴趣。有的高中生选择理工科专业被录取后,竟发出“终于可以逃出语文魔爪”的感慨,可见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弊端对学生的折磨之深,已是冰冻三尺。
学生的学习天分各有差异,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在高考中语文考满分的学生,但中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就比较差,偏科的学生很多。
某些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上过于功利化,对大学语文等公共课不肯加强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力度,一般都设为选修课,大班上课,课堂质量不能保证,导致一些对语文本有偏爱的学生上大学后望“语”生畏,滋生反感的情况也有。
面对学生这些各不相同的语文基础和学习特点,一些教材编写者不管不顾,一个劲地在体例上编入集评、汇评、争鸣、研究综述、参考书目等,比任何一本中文专业“中国文学作品选读”教材更专业、更精深,仿佛它面对的不是大一新生,而是中文系资深专家③,能获得好效果吗?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要求要低于大学中文专业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要“博广”而不能“专深”。
注释:
①陈洪.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及思考.见2006年陈洪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语文 现代教学观
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应该树立怎样的大学语文现代教学观,对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不仅职业技术精湛而且综合素质全面的高职人才应该是个有意义的话题。
一、从离职高专大学语文的开设及教学现状看树立该课程现代教学观问题的提出
当前社会的市场环境、就业状况对学生的培养、发展带来很大压力,高职高专学制三年,加上还要保证留出一学期的实习实训时间,这样,学校不得不压缩课时,对一些公共课程能减就减,能从速就从速,不由自主地走上培养“速成人才”的道路,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因此成了职业培训速成场所。笔者在参加2006年8月东南大学主办召开的全国第十一届大学语文研讨会之际,就上海30所高职(专科)学校调查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开设现状,从统计数据来看,全校都作必修课开的不到1/15;多数学校开课人数占招生人数不到1/3;针对专业选择地开设大学语文的学校占90%,例如外国语言类、艺术类、旅游类等专业普遍开设大学语文,学制一学期,周课时3一4节,而像物流、金融、管理等专业不开设大学语文,而是通过选修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写作能力;不开设大学语文的学校占10%。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没有形成统一的要求。
在对该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中,被调查的学校都流露出苦衷,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课素质偏低,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不必备语文自学能力,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投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在教材所圈定的范文的解读上。加之,学生们重专业轻基础学科的学习态度,使得大学语文教学非常困窘。学生们几乎将全部精力用于报关证、物流证等专业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试上。许多同学都抱着“中国人当然懂母语”的心理忽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不少学生学语文只对介绍作家身世家史、创作经历、趣闻轶事稍有兴趣,一接触到教材文本就兴趣索然,疲于应对老师的讲解和提问。诸多因素使得语文课的教与学收益甚微。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与人沟通交流词不达意、含混不清,写个毕业自我鉴定都抓耳挠腮的大有人在。
我们知道教育部对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检查、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标准中有一条“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显著,能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或讲座”,其中,人文素养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休戚相关。高职高专院校不能对目前大学语文学科边缘化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态度,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学校可以用教育管理的手段要求学生接受大学语文教育,对工科类的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可以作为必选课或者考查课安排,而对文科类和经济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必修课。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执教者,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对高职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过程中,大学语文应该树立怎样的现代教学观,从而适应各行各业对高职毕业生的人文素养的要求。
二、树立大学语文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明确该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定位
在上述的调查中,认为大学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学校约占70.31%,认为重在写作能力培养的学校约占1.33%,认为重在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学校约占9一73%,认为重在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学校约占6.48%。毋庸置疑大学语文有着深广的文化内涵,无论侧重于那一方面的教学,这门课程都应该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对应用技术型的学生具有重大的不可忽视的意义。大学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对理工类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所偏重的逻辑思维、线性思维、数字化思维、实验理性思维可能引起的负作用给予纠正,影响到人的思维的活跃性与健全性。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电脑作为工具,需要数字与符号来表达意思,还需要用语言、文字与人和社会交流。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大学语文必须树立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给学生切实可用的语文能力,为学生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境界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
很多高职高专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汉字形音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知识等,这些似乎是义务教育阶段就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可是对于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却没有掌握好,灵活运用能力也较差。大学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要为其补缺、补漏。当然,中小学语文的积欠不可能用一两个学期就能完全补起来,关键是“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补习的方法,激发他们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瞄准市场,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立足于重点培养与学生专业密切联系的能力上。坚持以“必须”和“够用’犷为度,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就业服务,按照不同的专业和岗位的需要,安排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充分体现高职的教学特色。比如面向外国语言类专业,可以从中西方文学比较的视野人手,通过学习一定的中外文学篇目,使学生既能触及到本族语文又能结合他们所感兴趣的外国语言文化,丰富所学专业文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在比较中求得对母语的认同,对中国文学的欣赏。再比如,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旅游专业,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旅游文化讲授山水诗词、民俗记游、名胜楹联应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体现着当前国家提出创建创新型社会,要求学生从知识型向技能型、研究型学习转变的思路。大学语文教学在讲授教材上的文学精品时,对肯定的评价不盲从不迷信,将学术界的不同意见告诉学生,启发学生判断、取舍,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结合作品本身,从作家作品综述、研究综述、作品争鸣等多个角度展开教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格。
三、树立大学语文终身化和国际化教学观,探寻观察该课程的新视角
许多高职学生在学制一学期的大学语文学习结束后,就将课本束之高阁,再也不闻不问了。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以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学生。大学生已经先行修了十多年的语文课,基本具备了文体阅读知识、作家作品积累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梳理并激活他们已经学过的语文知识,把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更要破除大学语文是语文学习的终结的想法,使学生们把语文学习从课堂上引申到日后工作、生活中去。大学语文处在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终身学习之间的关键位置,要把语文终身学习的观念深人学生心中,使学生们明白蕴含在大学语文中的使人一生受益的人文素养需要穷其一生来学习。
大学语文还要具有国际化的教学观。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走向国际化的时代,它要求人们应该更加互相了解、理解彼此的文化、价值、语言,从而找到共同合作的基础。大学语文教学理应反映出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背景下,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价值理念的不同程度地渗透。当前汉语言、文学的新现象、新理念应该被及时地吸纳到大学语文中,它们体现着本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后的变革与重构。大学语文不能囿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在未来地球村的生活方式下,“走向世界”的知能及态度的培育,是大学语文责无旁贷的任务。
四、树立大学语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
大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基于教材文本,教师串讲,对选文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作以分析解剖,不仅学生昏昏然,教师也觉乏味。在问卷中被调查的学生表现出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放性的强烈要求,渴望大学语文给予他们文化上的熏陶、精神上的启迪、审美上的享受。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的大学生比较来说,高职高专学生更需要心智被点燃,需要学校引导他们获得健康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人文素质 培育 大学语文
一.人文素质及其内涵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
具体说来,人文素质至少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培育与大学语文课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技术能力的要求转化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如何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认真思考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面向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文学作品为蓝本,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对作品经典性的讲解以达到对学生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是培育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阵地与载体。
三.基于人文素质培育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基于人文素质的培育,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瞄准学生的终身教育;二是瞄准学生的就业;三是瞄准学生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具体到课程和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品格的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大学语文》课程基础理念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杜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或健全的人格)的直接从事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人才”,“使受教育者具有进一步深造和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潜质”。在这一培养目标关照下,语文教育在高职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为专业服务功能。表现在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必需的语文知识,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合格的人才的素质,大体可分为两类: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三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莫定基础。这与企业现代化建设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上移化、终生化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语文教育的这种功能实际上是前两种功能实现的必然结果。必要的语文知识储备、语文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学生转换职业或岗位、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创业所必需的。
(二) 《大学语文》课程目标
1.注重与中学语文的衔接
大学语文课程不再是对中学语文的补课,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拉开与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距离。大学语文应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激活,是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语言知识的传播来看,须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对中小学已学文学知识加以梳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个系统、粗略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
阅读鉴赏教学而言,“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说关于文艺学的种种知识都是必要的,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鉴赏和批评,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从写作能力的提高来看;高职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未必是欣赏类文章的创作,而是指针对专业、工作、生活需要的各种写作实践,如应用写作。大学写作应以普通中学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学生写作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的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2.注重高职大学语文的道德教育
“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课程中,这种功能从实现的途径来看有四种情况:第一是通过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及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对它们做出的阐释、评价;第二是通过语言本身;第三,技能中也包含着“德育”、“思想”、“人文”、“态度”;第四就是黏附在“思想”“人文”“工具”上的特定的价值观。
3.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首先,“大学语文”应当让学生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即使对文学精品,也从多角度去认识它。
其次,大学语文还应围绕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仔细研究情况,乐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的观点,并能议论聚合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讨论自己的看法。
第三,批判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的。分析是建立在一定的工作概念上的,也就是说,介绍给学生相应的文学理论的知识是让学生达到阅读目标的先行条件。
4.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创造性的使用语文教材,在教学中进行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多方面职业素养的渗透教学,从而,为学生迅速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奠定思想基础。
四.结语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其工具性,更要重视其人文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人文素养的提升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培养更多技能与人文兼备的高素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巨乃岐,巨亚智.论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J].天中学刊.2007(06)
[2]谢和平.弘扬大学文化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J].求是.2011(17)
自1980年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以来,大学语文更多的是为了弥补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不足,解决当时“重理轻文”、“文理分家”的现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更多的学生只重视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导致了大学语文地位尴尬,甚至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受到新形势新变化的严峻挑战, 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种种尴尬局面。与此同时, 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课程中表现出的种种弊端又严重影响到这门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有些学校甚至开始减少大学语文的课时量,大学语文没有受到作为母语应得的重视。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推行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课程应该怎样定位?学生是如何看待这门课程的?作为大学语文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这些问题都应该值得每个大学语文工作人员进行深思和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5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本文查阅了大量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的书籍和论文等资料。
2.2.2逻辑分析法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和归纳等形式对全文进行了逻辑处理。
2.2.3访谈法本文采用了面谈、电话访问等形式,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了解各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看法等。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课程定位不明确,地位尴尬
受新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学语文这一课程在专业课程的缝隙中生存。大多数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量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这就导致了大学语文地位的尴尬局面。一门课程的定位取决于这门课程的性质、功能和作用,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往往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掉,无法像政治课程一样有权威性,也没有外语、计算机等全国级别的等级考试,这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引导,认为大学语文这一公共基础课不如其他课程重要。
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明确课程地位,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着重学生的文化修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宣传栏、广播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对大学语文这一基础课程引起重视,逐步提高大学语文的地位。另外,教育部也要明确表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这样才会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学校也要保证大学语文的正常开设和课时量,改变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3.2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随着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也日益边缘化。学校对这一基础课程的不重视,就导致了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就调查的几所高校来说,大学语文的任课老师大多学历较低,职称也较低,业务水平亟需提高。高校为了扩大招生和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的开设往往是跟就业率相关联的,学校的经费也相应的厚此薄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基础知识不足的弥补。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过程是艰难的,更加需要那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热爱文学的高水平教师才有可能。
学校要定期对大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教师也要加强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面,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在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时,才能将大学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连接起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会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下成长,提高文化修养。
3.3教材内容陈旧
当前大学语文的教材版本较多,但内容都较陈旧,优秀的教材较少。调查发现,高校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多以文学史结集作品、以文体类别结集作品或以人文精神具体内涵结集作品为主。大学语文的教材与中学教材内容存在重复的现象,且古典文学作品较多,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作品较少。教材内容没有跳出纯文选的框子,选文偏重于文学名篇,尤其偏重于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与散文,对当代优秀的人文科学作品与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以及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占有太少,无参考价值,所以许多高校呼吁优选教材,组织力量打造精品教材。
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和加大对学语文教师的支持,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教材也能够与时俱进。有趣的教材才会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编写教材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意见。新的教材要体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注重引导学生,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 给学生多一点阅读、写作和演讲的机会, 更是要通过这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 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感悟力与思考力, 提高自己口头表达能力。
3.4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课程的不受重视和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大学语文教学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保证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大学语文的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无趣、教学手段单一。素质教育推行到今天,仍有教师依然坚持“老师讲,学生记,课后背颂”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只是讲解了课本上的知识,而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能力的提高,这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另外,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分散注意力,对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对教学效果也大打了折扣。
90后大学生的独特性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转变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传授了基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多元课程结构
大学语文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公共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鉴赏、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并为学好其他各类课程奠定基础。目前大学语文仍然存在着课程不受重视、课时过少;课程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系统、与实际生活脱节;忽略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只强调其工具性;教学方法陈旧,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等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境况,只能通过教学改革。
一、构建多元课程结构
多元化开放式课程结构采取大学语文必修课为主、配套应用能力实践课以及人文系列选修课的形式,以期给学生营造出“大语文”的观念,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与了解语文课程;并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体现出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关怀,全面保证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其中,必修课即大学语文课通过对兼具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名家名篇的综合性赏析与内化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同时,辅以旨在发展学生说话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应用能力实践课。大学语文必修课和应用能力实践课建议相互结合、穿插展开,一学年保证68个课时及以上,分两个学期上完,学分为3分及以上。至于选修课,则可开设西方作品赏析、中国文学作品赏析、中国文化概论、演讲与口才、影视鉴赏等课程。每门选修课34个课时及以上,学分2分。这一系列相互配套合作的课程全方面、多元化的覆盖了知识、能力与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优化选择教学内容
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来看,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可以对应为:认知性目标———语文基本知识;技能性目标———听说读写;情感性目标———审美水平、道德情操等。相应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也应该随之进行优化和更新。
(一)把握一个中心不动摇
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在这个前提下,教学内容不管是以文学史为框架,还是以文种、性质划分专题,都要注重作品题材的多样性、内容的覆盖性和思想的导向性,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面去挖掘作品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出正面的导向作用。
(二)扩展作品的外延常识
为了促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所教内容,大学语文的课堂不应仅教授课本上的文学知识和文学作品,还应将与该作品相关的内容包含进去,比如作者生平、哲学思想、宗教背景、历史文化渊源等,尤其是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将这些作为一个补充资料,用以扩充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加强语言写作能力的培养
言语训练和应用写作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还要作为重点来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应用性人才。
(四)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改革就一定要变,教学内容也应如此。我们可以加入适量具有当代特色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新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如科学发展、网络文化、影视剧本等,使大学语文课程更接地气,更符合实际生活,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中心”,教师的专业形象慢慢简化成为信息传递员。要想顺利辅助学生实现信息的加工、理解、评价和应用就必须创新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师引导———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
这一方式是介于“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之间,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教师引导学习为前提、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多种教学资源为支撑、多种互动模式为辅助的新型教学方式。(1)课前预习,教师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阅读课本及事先列好的相关参考书目;(2)引导学法,阅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作品的体例、作品情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3)启发思考,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4)归纳讲解,通过讨论,学生对作品、作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与看法,此时再由教师进行讲解扩充,将作品内容、讨论结果、课外知识与学生的既有知识建立上联系,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感悟能力;(5)课外学习,课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需求、专业、兴趣等创建学习交流平台方便学生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再网上进行答疑和辅导。该方式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时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大量的读书,总结读书方法;要善于归纳和联系知识,能够迅速准备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还要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而且这一方式也有其缺点,即不适宜大班授课。
(二)讨论式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意识的设置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深入思考、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中问题的设计最为关键:提出的问题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要能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又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经过实践发现,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兴致高昂时甚至可以让他们开展一场辩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三)情境创设教学方法
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一些符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情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渲染,让学生身临其境,不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1)导入情境创设法:在导入环节讲述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现实生活场景、诗文、笑话等,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兴趣。(2)多媒体情境创设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风格选择适当的配乐,播放出来让大家共同诵读,或者直接播放朗诵录音,再利用投影仪展示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视频。(3)戏剧情境创设法:教师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修改为剧本,再表演出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再创作——重现的这一过程,营造了一种生动形象的课堂气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他们文学创作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四)专题讲座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就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专题,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并将它们深度化、系统化。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打破大学语文: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赏析———布置作业的固有教学模式,还可以以悬念开头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将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故事化,使原本枯燥直白的介绍变得生动有趣。
四、革新教学考核体系
秉承变静态为动态、全面开放的考核原则,大学语文的考核将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期末考试、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测试以及课堂表现。(1)期末考试虽然采取开卷的形式,但会加大题目难度、增加主观题数量,主要考核学生对文字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2)在整个学期的学习中会安排学生至少做三次应用文写作练习,应用文写作的分数就按三次练习的平均分来算。(3)每年的12月会安排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这个模块的分数直接取自测试的分数。(4)课堂表现由课堂活跃程度和课堂讨论组成,课堂讨论则是以贯穿整个学期的几次讨论作为依托,根据每名学生分组发言的情况进行评分。
五、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语文教育是提升涵养、培养人文素养的教育,是贯穿终身教育一个环节。故而教师要直面问题、端正心态、博采众长,努力探索,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往更光明的未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琪.五本“大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