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核算技能培训

会计核算技能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技能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核算技能培训

会计核算技能培训范文第1篇

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把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到最低点。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防范和控制高校会计核算风险。 

 

一、高校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合理设岗,合理配备高素质会计核算人员 

 

会计核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同时,会计核算又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会计核算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因此高校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以下措施把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支持落到实处。 

 

(一)合理设置会计核算岗位 

目前,高校会计核算人员普遍感觉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条件下容易出现会计核算差错,引发会计核算风险。按需设置会计核算岗位,切实减轻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压力,是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必由之路。因此,会计核算人员的配备应在按岗定人的基础上,结合业务量合理配置人员,使各项业务都能做到双向复核,并加强岗位间的相互制约,杜绝兼岗、混岗现象,将会计核算业务的各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监督之下。 

 

(二)配齐配足高素质会计核算人员 

会计核算风险可以通过会计人员避免,也可通过会计人员产生。因此,选派业务素质高、思想品质好的会计人员到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是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重要措施。所以,会计核算岗应配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熟悉会计业务、具备较高业务水平、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会计人员。 

 

二、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利用法律法规抵御会计核算风险 

 

为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必须狠抓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的建立,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核算行为。 

 

(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强化会计监督是防范与化解会计风险的重要措施

要防范会计核算风险,高校应当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且要做到人员岗位分离和操作权限分离,使岗位和权限彼此牵制,相互制约。

(二)制定并落实会计核算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会计核算岗位的责任与权利,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并且严格日常操作,加强会计核算业务监控的实时性

具体地说:审核人员要严把凭证的受理审核关,杜绝假冒、变造,手续不完备的凭证进入;核算人员要仔细计算每张原始凭证的金额,减少核算差错,严格按《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入账处理;复核人员要严格履行复核岗位职责,把好复核关。高校还应建立会计人员责任追究制度,以制度形式督促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财经制度。

(三)建立健全并大力宣传本校财务规章制度

高校要依据《会计法》及相关法规并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并大力宣传本校财务有关报销、借款等的制度,这样会计核算人员就有可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源头上防范票据不合法、手续不完备的风险。

三、加强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的责任心、道德水平、业务技能如何,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会计核算人员业务素质高,核算能力强,则可降低错账引发的会计核算风险。所以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是有效防范会计核算风险的基础。 高校要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培训学习是有效途径。高校应针对不同对象,通过多种形式激发会计核算人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培训效果,使其能及时了解会计政策,掌握会计事项处理方法,不断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具体地说:

(一)强化会计核算人员学习意识

高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印发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相关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及微机操作技术等学习材料,提高会计人员的认知能力,增强会计核算人员的抗风险能力。

(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高校要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岗位培训,开展业务知识竞赛和业务理论研讨会。通过集中学习、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技能。

四、以人为本,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重要途径

(一)要以人为本,尊重会计核算人员,激发会计核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都要靠会计人员去执行。因此,高校应为会计核算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舆论环境和制度环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加强会计核算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系统传播、阐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使职业道德观念渗透到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从而净化其内心世界,改善其认知标准,建立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观,提高每个会计核算人员的自律意识,使之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提高技能”等良好职业道德,自觉提高责任意识,坚持原则,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规范日常业务处理,严防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技能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引言

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会计核算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会计核算工作变得越发快捷。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动传统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思想的转变与发展,为了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会计核算工作正面临着从简单记账到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型。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以适应时代潮流,已经成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互联网时代下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在互联网时代,会计核算更多地依托计算机系统完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面临新的问题。由于会计核算方式更为快捷,企业出现一人多岗,会计岗位的责任、业务界定不清晰、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会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对资金支付安全以及会计信息安全形成威胁。互联网时代下,会计核算数据大量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内,一旦遭到黑客或者电脑病毒的入侵,对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成威胁,甚至造成会计核算数据丢失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会计核算工作。

(二)原有会计核算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求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方式与工作环境,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数据。互联网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企业为了抓住机遇,需要对传统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与变革。传统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简单、重复的记账工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企业财务分析、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投融资决策、风险管控提供技术保障,可以有效加强对企业经营的全方位管控。原有的会计核算工作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会计核算需要由传统记账向财务管理提升,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需求。

(三)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互联网时代下,为了满足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需求,会计核算要向财务管理方向提升,这过程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传统的财务人员对于日常记账工作已驾轻就熟,对于财务管理所需的分析管理等专业技能较为欠缺,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培养需要时间的积淀,使传统会计核算转型面临困难。此外,企业一般不重视对财务人员培训,又没有合理的财务人员激励与晋升机制,使得企业内部不能够挖掘到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互联网时代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使企业管理创新、转型形成阻力。

三、互联网时代下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多管齐下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套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在会计岗位方面,遵循不相容会计岗位相分离的原则,通过制度明确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权限,避免一人多岗,降低会计核算风险;在岗位责任方面,通过制度固化各岗位的责任、义务,来加强责任的追究,有效防范舞弊和泄密行为。在风险防范方面,会计核算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可以通过设置密码,使用安全存储设备等手段来降低会计信息泄密风险。在信息安全方面,需要定期对会计核算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在安全级别较高的媒介上并加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为了防止因计算机的毁坏和系统的崩溃导致会计数据难以恢复的风险,需要将会计数据刻录储存在不同的地点。在交易安全方面,需要对各会计核算人员进行交易授权,使其只能接触到权限范围内的交易数据,有效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在计算机系统方面,可以安装相关杀毒软件,并安装补丁等,提高会计核算系统的安全性,防范非法用户进入到会计核算系统。最后在会计信息监督方面,加强会计资料定期审计,检查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账务处理是否准确。

(二)推动基础会计核算工作向财务管理职能升级

互联网时代,“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企业需要推动管理模式、管理思维的创新与变革以适应丰凡变化的外部环境,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基础会计核算工作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这要求不断推动基础会计核算工作向财务管理职能提升。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从总体上对财务管理进行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这要求财务人员在财务工作过程中应该以财务管理的整体大局为出发点,不应仅仅关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某一方面。同时需要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来推动职能的转变和升级,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平台,让财务人员从事更多的会计监督、控制以及评价等财务管理活动,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并进一步向全面预算管理发展。

(三)培养及建设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会计核算与会计数据的处理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完成,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使财务人员将工作重心从基础会计核算工作转移到财务分析、税务筹划、风险管控、企业投融资决策等财务管理层面,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财务对企业经营的监督、决策参谋等作用。而以上这些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培养与建立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才能有效推动基础会计核算工作向财务管理职能升级。企业原有的会计核算人员要不断进行学习,丰富财务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人员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勇于创新、在专业技能上不断提升,为财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晋升平台。企业内部应制定定期地财务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地开拓知识面,更新业务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晓翔.以财务人员转型促进管理会计升级[J].财务与会计,2015(2):37-38

[2]俞亚红,方芳.财务人员职能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J].上海国资,2015(5):84-85

会计核算技能培训范文第3篇

会计核算中心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对国家财政的监督和管理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从源头处防止腐败等现象的出现,但是在目前的会计核算中心的日常运行中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阻碍会计核算中心功能的正常发挥。

1.1会计核算观念落后

多数单位的收支一直以来都被划分为预算以内的收支和预算以外的收支,但是由于历史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得目前我国的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使得在正常的各项财务工作中,预算内的相关收入转变为预算外的收支,预算外的相关支出转为预算内支出的现象频频出现,具体的表现是:其一,单位的缺乏节支意识,习惯性的胡乱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其二,缺乏强烈的综合财政意识,过分的对财政依赖,习惯于各项的收入自行支配,在日常的财务工作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假立名目向财政申请各种经费的情况;其三,一些单位的相关负责部门目光短浅,只重视眼前的短期利益,短期行为严重,实行有钱时争着花而没钱了就赊着花。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中会出现各种不合法的票据。

1.2权责不统一

目前的会计核算中心存在严重的权责不统一的现象。不同的部门拥有同项的经济业务活动的处理权,这样涉及到资金的使用和调度的决策权分散在各个集中核算单位负责,同时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对其的执行审核监督权有会计核算中心执行。这样的情况也就导致了同项资金的运转会在多个没有隶属关系的部门之间流转处理,造成很多弊端:其一,经济决策和审核不能同步进行,这样对一些正确的经济决策实施的有效性产生影响,造成损失;其二,资金的审核监督与使用单位不存在隶属关系,相互分离,使得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得不到保障,最终导致会计监督有名无实,会计核算中心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1.3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经验

会计核算中心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集中在核算中心进行各项会计核算的工作,维持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然而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会计人员不能具体深入到会计工作的实践中,特别是对基层单位的情况不能及时全面的掌握,因而,在进行资金账务以及其他业务工作的处理时,没办法有效的统一协调资金的运转和业务的展开。另外,会计核算中心对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监督知识原始凭证的形式审查,缺乏实质性的审核。由此可见,单单是展开封闭式的没有实质性内涵的会计审核脱离了单位具体的状况,容易出现主管盲目性的缺陷,影响了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性。因而,集中式的会计人员办公形式会影响会计核算中心运行的工作效率。

2.会计核算中心运行对策研究

针对会计核算中心运行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从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管理机制、外部环境的监督机制以及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三个方面进行解决对策的研究和阐述。

2.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对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使得各项的工作遵守规章制度,切实落实操作的规范性。对核算中心运行中的各种相关的财务、账户的管理、账务的处理、以及凭证的设计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会计核算中心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可实施的、有目的性的相关制度规范,并且要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和项目中。一旦制度完成并且通过审批,那么在各种活动中的执行就要严格,并且制定严厉的惩处措施。此外,应该积极推动开发实用性强的财务管理软件,从整体上进行管理,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

2.2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会计核算中心要能够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同时增强对风险的防范,除此之外,外部职能机构要加强对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和制约。同时,各基层要加强对核算中心的各种账务以及资金的使用状况等工作的监督与管控,并且监督要至始至终贯穿整个过程中。同时,列入核算中心的所有的预算单位要依法维护其权利,积极参与对财务资金的财政监督。

2.3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业务水平、电算化程度以及工作经验都会对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进程产生影响。因而,对于财会人员必须加强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财会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以及职业操守的培养应该当做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执行,通过以老员工带动新员工、定期测试检查等形式对会计专业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提高和充电,进而使得整个财会队伍的素质得到促进和提高。同时,要注重财会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提高,促进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此外,对各项的账目要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目的完整性以及合法真实性。

3.结语

会计核算技能培训范文第4篇

一、高校防范会计核算风险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高校的也给予更多的经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也使得高校的投资主体逐渐从原有的单一化形式发展为多元化投资形式。当然,各高校在发展中,为了获取长期的经济支持,则需要保证各高校向投资主体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以及真实的发展情况,这样投资主体才能根据这些数据给予高校相应的经济支持,为高校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只有降低会计核算风险,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过程中相关报表以及凭证的完整和准确,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市场的变迁,我国高校的建设也应对经济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尤其是会计核算工作,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性的开展。这就需要高校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改革财务制度,当然,在这些财务制度出台之后,将会对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高效财务核算工作效率,则需要高校结合发展情况做好会计风险的防范工作,才能满足当前高校的发展需求。

二、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主要形式

(一)会计核算工作中所存在的固有风险

会计核算工作中所存在的固有风险指的是由于高校内部因素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使其财务系统发生错误,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而所谓高校的固有风险也不完全是无法避免的风险。高校会计核算的固有风险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校的债务风险问题。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开始展开大规模的扩招,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加以及高校学生的增加,也将对高校的办学场地、办学设施设备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此过程中,学校的发展运行维护资金也将随之增加。在高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可以通过会计核算有效的利用资金。然而由于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缺失,导致高校会计核算在实际执行中与财务预算严重脱节。其次是票据风险的问题。由于票据的普遍应用,使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虚开发票,使得高校发展资金使用数据与实际资金使用不符,其中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失,从而导致高校面临极为严重的会计核算风险,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引发大量的财务清查问题。而财务清查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证财务清查的有效性,也就是通过盘算和清点物资和财产的形式,确保其实际使用金额与账面金额保持一致。然而由于各资金项目的负责人并不是财务的经办人,往往会出现徇私舞弊或是资金盗用的情况,影响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

(二)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

众所周知,人是一切行为活动的载体,因此,高校的会计核算风险直接受会计人员行为的影响。随着高校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变得日益繁重,这就使防范会计人员行为风险面临着巨大的考验。面对如此繁重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人员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很容易出现抄写、核算错误以及登错会计记账科目的现象,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严重影响了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我国部分高校对于会计核算人员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会计人员岗位设置模糊,使会计人员的分工不够明确。这样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就往往会出现重复记账、重复核算等现象发生,从而增加了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除此之外,高校部分会计人员对于其相关的财务政策没有全面的了解并掌握,在工作中没有及时发现超过支出的报销金额,导致高校资金的流失,为日后高校会计核算风险埋下了伏笔。

三、高校会计核算风险形成的原因

上文提到,高校会计核算风险主要表现为固有的会计风险和会计人员行为的危险,因此分析高校会计核算风险形成原因就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近年来,高校环境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高校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来适应时代的发展。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改革,其外部环境对高校财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也相应的颁布了相关的财务制度来使高校适应环境的发展。然而目前高校财务制度体系相对滞后,很难适应其高校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同时,高校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离不开其内部以及外部的监督。通过相关部门的监督不但可以了解高校经济运营的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会计人员核算风险。而在现实工作中,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没有使其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此外,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直接影响着高校会计核算的风险发生。然而我国部分高校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考核的范围比较小,这就很难了解到相关会计人员对其财务制度、专业知识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掌握程度,不利于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正常开展。同时,部分高校也不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没有建立健全的奖罚制度,无法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会计核算风险的主要因素。

四、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高校内控制度的建设

随着高校环境的不断改变,为了使其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规范性以及合法性,减少会计核算风险的发生,加强其高校财务制度体系的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高校要根据《会计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保证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打好基础。高校要想加强其财务制度体系的建设,要结合该校自身的财务制度,通过广泛的实践与调查,不断地改进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会计核算问题,同时,应合理设置高校会计核算岗位,以此来减轻核算人员的工作压力,在此基础上实行会计核算岗位责任制,用相关的制度来明确的规定每个会计核算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使其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避免越权和滥用职权的现象发生,以此来减少会计核算风险的发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加强内外监督机制的建立

众所周知,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本身涉及的部门较多,如设置会计科目、记账、成本核算、制定报表、财产清查等等,这就使得会计核算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不但可以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风险意识,也可以保证高校会计核算系统的正常运行。由此可见,加强高校会计核算监督力度就势在必行。内外部监督指的就是高校内部的自我监督以及国家、社会对高校的监督。首先,高校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要落实其会计岗位责任制,在此基础上将其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做到不同工作内容相互分离,尤其是要将记账、审核、复核等职务进行有效的分离,使其互相进行监督并相互制约。如审核人员要严把相关凭证的审核关,杜绝假冒、手续不完备的凭证进入其核算环节;而核算人员要仔细核对原始凭证的金额,减少其核算误差。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高校在实施内部监督机制中可以引进适合自身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技术来辅助内部监督工作,保证其监督工作的安全有效。此外,高校还应建立其监督奖惩机制,提高整个监督体系的威慑力,从而减少会计核算风险的发生。

(三)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会计核算风险是可以通过核算人员来避免的,因此,选择专业知识过硬、核算能力强以及思想品质高的会计核算人员是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提高其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就至关重要。为了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高校要根据其业务发展需求,可以定期的开展会计核算人员的岗位培训,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业务知识竞赛、业务研讨会等来激发核算人员的学习热情,以此来提高其培训效果。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可以使核算人员了解其会计政策,掌握其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从而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高校在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来传播其职业道德规范,使职业道德观念渗透到会计核算人员的思想深处,建立其符合标准的道德规范价值观,提高其自律意识。以制度和道德标准来规范自身行为,坚持原则,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从而避免会计核算风险的发生。

会计核算技能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体会 执行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与企业相并列的一种单位类型,其不以盈利为目的,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向社会提供服务,是一种服务性社会组织。包括医院、公园、科研院所等多种类型单位。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的财务准则是1997年、1998年正式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两项制度的颁布,对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进展,无论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还是其自身的业务核算范围,都经历了制度性变革和扩展,对会计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运而生。

二、新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带来的“新变化”

(一)会计核算的范围被扩大

老版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关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收支分类等方面并未详细列明会计核算的要求和规定。不仅使这部分的会计发展较为迟缓,而且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统一会计核算。准则和新制度在这些方面做了适当改进,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更为全面和规范。

(二)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被加强

旧准则和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只进行原值核算,不进行折旧处理,而是选择计提修购基金。这种方法下,固定资产的净值难以被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容易被虚增。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新准则和新制度改变了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并且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核算内容。比如增加了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在达到可使用状态之前,对专门借款利息的核算。对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更加公正和客观。此外,新准则和新制度中还共同增加了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计算,并且选择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来替代其净值,完善了固定资产的计价。

(三)存货管理得到改善

旧准则和制度对事业单位材料物资的采购、领用、消耗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对单位物资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剧,旧准则和制度已不再适应事业单位对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不同标准的划分。针对这一点,新制度将它们全部作为存货处理,使这一难题得以解决,也有利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四)加强对基建账的管理工作

旧准则和制度中规定,将隶属于基本建设投资的资产、负债和收支项目列入基建账,并独立于会计总账管理核算。新制度对原基建账管理做出了改进,规定事业单位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但要定期将基建账数据并入会计总账中核算。这样不但加强了单位对于资产负债的管理,还有效降低了单位的财务风险。

(五)其他方面

除了以上几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在结余的结转和非财政补助的分配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事业单位的支出和分配进行了合理的控制;对资产的入账管理工作重新进行了规范,强化了资产的计量工作;对原有的会计科目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科目的设定更为系统和科学;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实行优化原则,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预算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执行的亮点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执行至今,过程中不乏很多亮点。经笔者归纳总结,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是新制度和准则中最大的亮点,它不仅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有机接轨,也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能够紧跟世界会计发展的步伐。

第二,强化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全面性。新制度和准则要求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要严格进行会计核算,使单位会计管理的规范性得到了加强。

第三,方便了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财政信息。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提供方面,一改过去只方便内部人员使用的情况,强化了财务信息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扩大了受众的范围,将更广泛的信息使用者都纳入其中。

第四,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对过去的财务报表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增设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等,使报表系统更加趋于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五,加强了资产的管理。新准则要求严格规范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包括对受赠资产也要进行严格的计量,并在会计报告中加以披露。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在我国实施近一年。凡是不具有行业制度/规范的事业单位都需执行这两项规定。在新准则和新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为保障其平稳过渡,顺利执行,我国财政部于2013年年初对外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会[2013]2号)。但是,在新准则和新制度的执行中,仍有很多注意事项需要把握。

(一)做好新制度和新准则执行前后的过渡工作

首先,事业单位应在2012年底,根据原账目编制“科目余额表”。其次,于2013年初根据新制度和新准则成立新账,并对原账目和科目余额进行相应调整,编制新的科目余额表。同时,将科目余额表的每一项余额作为新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然后,各事业单位根据2013年1月1日各新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编制2013年期初的资产负债表。最后,各事业单位按照新制度和新准则的相关规定,根据过渡结果,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总之,各事业单位应做好新制度与新准则执行前后的过渡工作,以保障新制度的顺利执行。

(二)财政部门应加强宣传与培训,保证新准则与新制度的顺利实施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制定部门是财政部门,但财政部门同时还是事业单位对相关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监管方。因此,可以说,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成为新准则与新制度顺利过渡和真正推行的关键。所以,财政部门应做好新准则和新制度的领导和引导工作,继续做好新准则与新制度的培训与宣传。虽然新准则与新制度已正式实施,但是依旧不能放松相关的培训与宣传工作。制度实施前的宣传,是针对各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财务工作者,使其充分认识新准则与新制度的实施必要性与优越性,并帮助其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而制度实施后的宣传,宣传单位为各事业单位的利益相关者。对此,财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如报纸、杂志、网络等,向广大利益相关者宣传新准则与新制度的实施好处,从而减小实施过程中的阻碍。此外,财政部门还应注重新准则和制度的相关技能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价。

(三)强调员工思想教育,消除抵触情绪

对于财务会计方面的改革,单位的老员工往往会存在抵触情绪。第一,应端正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对制度改革的态度,通过不定期的宣传和培训使员工们认识到改革带来的正面作用;第二,通过变相的施行一定的奖惩措施,逐渐消除员工的抵触情绪。例如通过组织知识竞赛的方式使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改革之中,加强对新制度和准则的了解,弱化敌对情绪。

(四)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一直以来,由于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较为简单,所以单位对财务人员的技能素质要求并不高,准入门槛也较低,使得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甚理想。由于新制度和准则的实行,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有所提高。但从总体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依然偏低。这需要事业单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以加强单位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第一,提高准入门槛,在财务人员招聘考试中,修改过去事业单位考试的固有模式,加强对于财务专业相关知识的考察力度,严把人员素质关;第二,加强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机构来单位授课,及时使财务人员了解财务方面的新知识、新变化,并要求其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使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梁丽香.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差异分析及启示[J].国际商务财会,2012

[2]彭欣,胡志勇.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革的必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2

[3]王文汉.新旧会计制度执行问题的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

[4]万昂旦措.基层人民银行执行新会计制度存在问题探讨[J].青海金融,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