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第1篇

上市公司的融资方法

对上市公司来说,主要有三种融资方式

1:股票融资

2:发行债券

3:银行借贷

股票融资与发行债券和银行借贷相比:股票融资需要股东买单,然后他再拿股东的钱来办事,这需要股东的同意;发行债券比股票融资稍微简单,不需要很多的步骤!银行借贷是最不好办的,国家也在控制! 总的来说发行债券最好,再股票融资,最后实在都不行了就银行借贷。

上市公司的融资方法比较

可以看出,每种融资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都存在着不同的缺点。一般来讲,发行公司债券和银行贷款都有政策等各方面的许多限制,因此不是上市公司采取的主要融资方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主要是股权融资的增发和配股方式以及发行一种新型债券-可转换债券三种方式。

1.融资条件的比较

(1) 对盈利能力的要求。增发要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若低于6%,则发行当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应不低于发行前一年的水平。配股要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低于6%。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要求公司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于7%。

(2)对分红派息的要求。增发和配股均要求公司近三年有分红;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要求最近三年特别是最近一年应有现金分红。

(3)距前次发行的时间间隔。增发要求时间间隔为12个月;配股要求间隔为一个完整会计年度;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没有具体规定。

(4)发行对象。增发的对象是原有股东和新增投资者;配股的对象是原有股东;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对象包括原有股东或新增投资者。

(5)发行价格。增发的发行市盈率证监会内部控制为20倍;配股的价格高于每股净资产而低于二级市场价格,原则上不低于二级市场价格的70%,并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价格以公布募集说明书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基础,上浮一定幅度。

(6)发行数量。增发的数量根据募集资金数额和发行价格调整;配股的数量不超过原有股本的30%,在发起人现金足额认购的情况下,可超过30%的上限,但不得超过100%;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数量应在亿元以上,且不得超过发行人净资产的40%或公司资产总额的70%,两者取低值。

(7)发行后的盈利要求。增发的盈利要求为发行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前一年的水平;配股的要求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要求发行完成当年足以支付债券利息。

2.融资成本的比较

增发和配股都是发行股票,由于配股面向老股东,操作程序相对简便,发行难度相对较低,两者的融资成本差距不大。出于市场和股东的压力,上市公司不得不保持一定的分红水平,理论上看,股票融资成本和风险并不低。

目前银行贷款利率为6.2%,由于银行贷款的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很低,若以0.1%计算,其融资成本为6.3%。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一般在1%-2%之间,平均按1.5%计算,但出于发行可转换债券需要支付承销费等费用(承销费在1.5%-3%,平均不超过2.5%),其费用比率估计为3.5%,因此可转换债券若不转换为股票,其综合成本约为2.2%(可转换债券按5年期计算),大大低于银行贷款6.3%的融资成本。同时公司支付的利息可在公司所得税前列支,但如果可转换债券全部或者部分转换为股票,其成本则要考虑公司的分红水平等因素,不同公司的融资成本也有所差别,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3、三种融资方式优缺点比较

(1)增发。增发是向包括原有股东在内的全体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股票。其优点在于限制条件较少,融资规模大。增发比配股更符合市场化原则,更能满足公司的筹资要求,同时由于发行价较高,一般不受公司二级市场价格的限制,更能满足公司的筹资要求,但与配股相比,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都是股权融资。

(2)配股。配股,即向老股东按一定比例配售新股。由于不涉及新老股东之间利益的平衡,且操作简单,审批快捷,因此是上市公司最为熟悉和得心应手的融资方式。但随着管理层对配股资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即以现金进行配股,不能用资产进行配股。同时,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更符合国际惯例,目前将逐步淡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历史舞台。

增发和配股作为股权融资,其共同的优点表现在:(1)不需要支付利息,公司只有在赢利并且有充足现金的情况下才考虑是否支付股利,而支付与否及支付比率的决定权由公司董事会掌握(2)无偿还本金的要求,在决定留存利润和现有股东配售新股时,董事会可以自主掌握利润留存和配售的比例及时机,而且运作成本较低;(3)由于没有利息支出,经营效益要优于举债融资。

增发和配股共同缺点是:(1)融资后由于股本大大增加,而投资项目的效益短期内难以保持相应的增长速度,企业的经营业绩指标往往被稀释而下滑,可能出现融资后效益反而不如融资前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公司的形象和股价;(2)融资的成本较高,通常为融资额的5%~10%;(3)要考虑是否会影响现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4)股利只能在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它不如举债能获得减税的好处。

(3)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双重特点,在其没有转股之前属于债权融资,这比其他两种融资更具有灵活性。当股市低迷时,投资者可选择享受利息收益;当股市看好时,投资者可将其卖出获取价差或者转成股票,享受股价上涨收益。因可转换债券有收回本金的保证和券面利息的收益,而且其投资者往往受回售权的保护,投资风险比较小但是收益可能很大。同时,可转换债券的转股和兑付压力也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形成约束,迫使他们谨慎决策、努力提高经营业绩,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而言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对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上市公司的融资优点

(1)融资成本较低:

按照规定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期限为3-5年,如果未被转换,则相当于发行了低利率的长期债券,从而降低了发行公司的融资成本;而如果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可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是认股权证和公司债券的组合产品,该种产品中的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可在上市后分别交易,即发行时是组合在一起的,而上市后则自动拆分成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发行公司的融资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

(2)融资规模较大:

由于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一般比可转换债券发行时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多出一定比例,如果可转换债券被转换了,相当于发行了比市价高的股票,在同等股本扩张条件下,与增发和配股相比,可为发行公司筹得更多的资金。

看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方法”的人还看了:

1.常见的三种个人融资方法

2.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政策

3.企业的融资方法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成本;融资环境;负债结构

一: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分析

1.负债结构不合理:

分析债务结构,主要是研究总负债和所有者利润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而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则是反映了上市公司自有资金的杠杆,即自有资金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则是反映着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般来说,大多数发达的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但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平均资产负债很高,现阶段,一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75%左右是合理的。但是据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2006年到2010年基本处于85%的较高水平,反而企业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是很低的,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期望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偏高的资产负债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市公司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公司债券融资。

2股权融资偏好严重

融资方式的不同产生了差别化的成本,因而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选择融资方式时都是比较慎重的,往往是根据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融资,按先选择内部融资,然后是债权融资,最后面才会考虑股权融资的顺序来选择融资,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很不成熟,所以许多投资者过分重视资本利得而忽视了现金回报,忽视投资回报权利,从而忽视股权融资的作用,导致了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没有起到作用,进行股权融资,而投资者不明内部操作的事实,在选择长期资本融资方式时,产生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甚至相反的公司融资偏好。

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因素

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相关政策法规的影响。在我国政策法规对于上市公司融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执行的相关部门如中国证监会,对政策法规实施的松紧力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

2.融资成本和风险的影响。融资成本和风险对于上市公司选择融资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债务是上市公司的借款,所以需要上市公司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还本付息,如果未来公司经营不善,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生存危机。

3.回报期的影响。上市公司往往其投资的项目产生利润时间周期比较长,此时应该选择不需要定期支付利息的现金支出的的股权融资,通过股权融资,扩大股本,增强实力,实现业绩增长,如果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较低甚至闭置,导致公司收益减少,那么上市公司则会存在经营风险。另外也会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能力。这些都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融资环境的影响。有力的融资环境对于公司的良好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公司的目标是追求盈利最大化,那么为降低融资直接成本的支付,致使有些上市公司错误地偏重于股权融资。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一味追逐股票差价而忽视现金回报,舍本逐末,不坚持自己的投资权益,注重投机机会而轻视投资。导致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偏低公司管理者的操作空间很大。这些非常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5.公司资信形象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的市场发展,发现上市公司在市场中的资信水平和企业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融资方式的选择。如果本公司资信水平较高,企业形象较佳,那么更容易实现融资,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也会更多。反之,那些信誉较差的,企业形象很差的上市公司,融资会更加苦难,可选择的投融资方式也更少。

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

中小企业首先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自身的经营管理体制,并且努力的增强企业硬实力,同时要更加重视企业的自身信誉,通过健全设计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向银行或者借方传达自身的低风险性以及良好的信誉,此外,中小企业也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比如可以通过化零为整的方式,利用"组团"的形式来提高自身的抵抗风险能力。中小企业集合债,或者是以多家中小企业作为共同债券发行人,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组团"产生的整体信用以及偿债能力,可以有效的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效益,增强自身实力。还可以通过融资租赁这种形式,这是因为融资租赁对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要求不高,这正好弥补了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够规范的弊端,可以使中小微企业能够更容易获得融资机会,另外融资租赁还兼具税收优惠,融资费用低廉等优点,不失为小微企业的福音。中小企业要充分的规范资金运用,完全使资金来源与去向透明化,加强责任机制,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金配置高成本,以及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无效率。

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学习西方的上市公司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的方式,以此来努力降低股权融资的规模,同时综合采用债券融资、租赁融资、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充分利用融资多元化,减少系统风险,降低风险损失,促进融资结构的优化。从内源融资看,上市公司应更加注重内部的财务管理,积极探索内部资金使用的效率与效用,从而提升更多的利润空间;减少存货与流动资本;其次有效运作公司内部资本,通过公司闲置资产的变卖来筹集资金等。内源融资由于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从而可以使的公司的现金流量不会减少,并且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也不产生融资费用,能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从外源融资看,增加可转换债券的比重,同时还可以适当的进行风险融资和存托凭证融资。通过上述内、外源融资的有效结合,相信可以形成上市公司的筹资组合,从而有效分散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四:总结与启示

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不断的完善,市场机制不断的健全,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考验, 所以此时此刻更加需要政府能够出台政策积极的引导扶持,商业银行能够针对性提供融资服务,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中小企业自身。只有中小企业自身增强经济实力与信用程度,优化其资本结构,才能在现行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史伟波.我国沪市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消费导刊[J].2009/03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第3篇

(一)小型商贸公司融资现状 小型商贸公司,是指从事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屠宰、物流和仓储等行业的小公司,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较大作用,并且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国家税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全国工商联组织编写的《中国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报告,当前大中型企业融资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仍然很严峻。小型商贸公司是我国重要的企业类型,数量多,且多为家族式管理模式,规模小,流动资金少,经营业绩不稳定,自我发展能力差。行业特点决定其流动资金需求大,使用期限短,而小型商贸公司严重依赖内部融资,资金缺口大,融资困难。商贸企业流动资金的短缺,长期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

小型商贸公司在创造社会财富,带动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理应得到国家政策的倾斜。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与经济政策措施扶持中小商贸企业的发展,但毕竟刚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应有的刚性约束,可操作性不强。后商务部又再次联合财政部出台了两项优惠政策,分别是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担保补贴,以及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补贴,但与其每年数千亿元的资金需求相比仍相距甚远。商业银行、保险、证券各行业也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小型商贸公司融资环境有所改善,然而融资难的问题短期内仍深深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二)小型商贸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型商贸公司平均规模较小,分散程度较高,生命周期短,经常有不良财务记录,固定资产少、缺少重大资产或其他形式的抵押物,总体融资环境较差,难以获得金融贷款机构的青睐。目前,我国小型商贸公司在融资中存在以下问题:

(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小型商贸公司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而外源融资比重过低。由于缺乏有利于小型企业发展投资适当宽松的环境及制度,小型商贸公司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而主要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一般以抵押或担保贷款为主,然而由于缺少担保、质押、信用程度低也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青睐,长期贷款不易取得,主要依靠短期贷款。

(2)直接融资量少,银行贷款比重低。拥有高科技或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源于较高的期望收益更容易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成为直接融资的受益者,如私募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中小企业版与创业板融资等。相比之下,商贸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不具优势。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制度尚未健全,证券、银行、保险业尚未对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提供足够有效产品,小型商贸企业直接融资资金量小,体制外融资方式成本过高,只能求助于银行贷款。然而由于小型商贸公司的资产规模小、分散度高、抵押物少,借贷时常被银行拒之门外。即使银行同意贷款,其约束性条款也往往多于工业企业。

(3)融资成本高,风险高。由于小型商贸公司信用信息记录不完整,担保抵押少,银行的融资条件苛刻,流程审核严厉,周期长。公司不仅要负担基准利率上浮、资产评估等费用,还要附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缴纳保证金等,其他融资方式费用更高,公司从银行贷不到款,只能通过农村信用社或民间借贷等进行融资,利率却是同期商业银行的2~5倍,资金供求失衡使融资复杂性大,成本高。目前国内明显趋紧的融资信贷环境,也大大提高了融资成本。

小型商贸公司从商业银行获取的主要是流动资金贷款,由于资金匮乏,公司很可能将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投资,将使成本与风险大大提高,一旦到期无法偿还,将影响其信用等级,并加大成本。同时,部分小型商贸公司管理松懈、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创新能力差及资本充足率低等不足也易提高其融资风险。

二、小型商贸公司融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小型商贸公司融资风险分析 我国小型商贸公司依然存在很大的融资风险,不仅源于公司自身缺陷的制约,还有宏观融资环境,政府政策及银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小型商贸公司融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公司自身经营特征与缺陷。具有“分散经济” 的经营特征,小型商贸公司资金需求具有小额、短期、灵活、分散等特质。然而由于自身存在如下缺陷,使其在现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很难被接纳。首先是公司规模小,实力弱,底子薄,自由资本少,资产信用严重不足,缺乏充足的借贷条件,直接融资、民间融资渠道不畅;其次是产品类别单一,且缺乏必要的融资知识,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审批程序不了解,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较差;再次是公司治理缺乏监管与风险控制,体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人员部门设置不合理,规划不明朗具体,对市场反应迟疑,法人操作违法违规,缺少信用记录,经营效益相对低下,信用等次低等不足。

(2)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首先,属于银行方面的制约。一是出于风险规避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运营机制,及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制约信贷主要投向大型重点企业,对小型企业持歧视态度,借贷甚少;二是银行贷款程序繁杂,公司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涉及众多职能部门,并提供多种相关资料,耗时长,甚至可能错过最佳商机,公司因此获得信贷融资隐性成本较高。另外,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高、随意性大,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抵押率较低,企业最终实际只能得到相对较小的贷款数额;三是银行小企业授信产品创新不足,一般未开发适合小型商贸公司的产品,忽略银企信用关系的建立与完善,并且对企业信贷考核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

其次,我国的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一是现有担保公司数量少,规模小,担保能力较弱,地区之间不平衡,采取的小企业担保基金或互保方式效果较差;二是公司与银行、担保公司合作机制不健全,银行对小型商贸公司贷款缺乏积极性,担保条件很严格,担保贷款手续繁琐,费用高且审批时间长,银行与担保公司权利义务不对等,使公司贷款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公司;三是担保公司后续资金及风险补偿资金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也对小型商贸公司借贷担保形成一定障碍。

(二)促进小型商贸公司融资相关对策 在目前商贸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改善之际,通过分析我国小型商贸公司融资现状难,及其原因后,政府、银行、公司应该采取措施共同努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小型商贸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1)建立和完善支持小型商贸公司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政府要具体完善我国小型商贸公司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信用担保以及征信体系。首先,建立小型商贸公司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开展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建立商贸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小型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及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和信贷考核体系;其次,完善商贸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多层次的担保机制,鼓励新增小型商贸公司贷款担保机构或保险机构,对业绩突出的规范型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和激励,同时扩大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加强对担保机构行为的监督规范;最后,探索建立相应的信用征集评价和信息制度,提供集行政、金融、商务多渠道信用信息为一体的信用服务。

(2)努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开辟多元融资渠道。重点扶持和推介发展前景好、具有优势的小型商贸公司,积极搭建银企合作融资平台。鼓励企业做好银企对接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并有效利用国家财税、金融贸易等优惠政策。

小型商贸公司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融资和民间资金,充分挖掘各种担保资源,开辟多元融资渠道。权衡风险利弊,除了现有的银行信贷,善于利用集合票据、动产抵押融资、典当融资、集群融资、电子商务信用贷款、融资担保、风险投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或捐赠等方式,建立多层次融资渠道,为小型商贸公司融资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3)银行要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发适合小型商贸公司的融资产品。银行应努力合理简化程序,缩减审查周期,建立稳定的信贷员队伍,形成企业与金融部门良性互动关系,积极探索提供延伸服务,满足小型商贸公司特殊金融服务需求。同时,金融机构要根据国家信贷政策,创新金融服务,开发适合小型商贸公司的融资产品。推动直接债务融资产品创新,发展简式快速贷款、非标准仓单质押贷款、存货抵押贷款等融资产品,开发创新型有效产品。

(4)小型商贸公司要提高经营绩效,强化信用意识。小型商贸公司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标准,健全企业制度,大力创新,确保产品质量,加强品牌意识,以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小型商贸公司要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强化信用意识,提升信用等级。要守法经营,自觉及时申报缴纳税款,提供真实、能充分反映其生产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并且要知悉和掌握必要的融资知识,与金融机构加强互动联系,熟知贷款程序,管理好长短期借贷资金,如期还贷。

参考文献: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再融资;原因分析;解决

上市公司再融资是指除其初次上市融资以外的融资,其融资方式的选择对公司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偏好于采用配股和增发等股权性质的筹资方式,这给公司的资本结构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找到较为理想的解决途径。

一、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现状

我国的上市公司融资顺序一般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无论是经济效益好还是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也无论是资产负债率高还是资产负债率很低的上市公司,都十分热衷于通过配股和增发的方式再融资,而且筹资金额也越来越大。据调查,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唯一方式;2000年以来,增发成为上市公司对再融资方式的另一选择;2001年开始,可转债融资成为上市公司追捧的对象。上市公司再融资时对股权融资方式的偏好,不仅没有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而且并没有使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也没有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发行新股现在已被一些上市公司滥用成为圈钱的手段。另据统计,2007年全年共计190家上市公司提出配股或增发的再融资计划,金额共394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近21亿元,超过2001-2006年6年间的再融资总额,而2008年前两个月,上市公司提出的再融资计划就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再融资总和,截至2008年2月20日,2008年的30余个交易日里,共有44家上市公司提出配股或增发的再融资计划,筹资总额高达2599.28亿元,平均每家公司59亿多元。比较可见,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计划通过股权融资的金额相对于以往年度将出现巨额增长,这也导致了流通股股东对整个股市的恐慌。

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很早就提出了著名的“啄食顺序”原则,其基本观点为:当公司要为自己的新项目进行融资时,将优先考虑内源融资(主要是留存收益与折旧等),其次是采用债务融资,最后才考虑股权融资,即内源融资优于外部债务融资,外部债务融资优于外部股权融资。

这一理论在美国企业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发展,美国的经济体系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发达,企业制度也非常完善,企业行为非常理性化,完全在市场引导下进行。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完全体现了“啄食顺序“原则,据统计,1979-1992年,美国企业内源融资占资金来源总额的比重一直在65%以上,1992年甚至达到97%,平均为71%;从1970-1985年,美国企业通过债务融资筹集的资金在企业外部筹资中所占的比重为91.7%,远远大于股权融资所筹资金的比重。

这一在西方国家得到验证的理论也可以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提供一个借鉴,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在再融资方式选择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与缺陷。

二、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于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的成因分析

(一)我国上司公司的股权融资实际成本低且风险小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股权融资的成本高于负债融资,这是因为: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投资于普通股的风险较高,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也会较高;另一方面,对于筹资公司来讲,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备抵税作用,而且股票的发行费用一般也高于其他证券,而债务性资金的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具有抵税的作用。因此,股权融资的成本一般要高于债务融资成本。

然而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利用股票融资的成本反而较低。第一,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较小,可供投资的对象很少,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又非常大,进行股票投资的热情也较高,这使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和股价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非常有利于上市公司及时足额的募集资金。但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水平却很低,甚至有些公司长期不发放股利,从而使得企业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很低。第二,一般来说负债融资面临着固定的还本付息压力,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容易引发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而股权融资使得企业拥有一笔永久性占用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在经营困难时也可不必发放股利。相比较负债融资来说,股权融资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就好比是免费的午餐,因此股票融资风险要低得多。

(二)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发展滞后

首先,企业债券筹资处于尴尬境地。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存在着结构失衡现象,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张,而企业债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一,企业债券筹资规模较小。《证券法》规定,企业累计发行债券总额不能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这就导致企业缺乏发行债券的动力。第二,企业债券流动性较差,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第三,缺乏规范、公正的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企业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信用评级机构对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是投资者识别企业债券风险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债券定价的重要依据,而在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其次,企业通过借款方式筹集资金的难度日益增大。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银行越来越重视风险防范,尤其对中长期信贷控制非常严格,使得上市公司获取中长期贷款的难度加大。

这两个因素导致债务融资的渠道不畅,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只有选择配股或增发的方式进行再融资活动,从而影响其融资能力的发挥和资本结构的优化。

(三)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效益差制约了其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偏低,留存收益为零的公司较多,而企业发展需要资金,这导致上市公司无法通过内源融资满足资金需求,转而寻求外部融资,由于外部债务融资弹性小,每年必须支付一定数量的利息,且到期必须还本付息,这会给上市公司形成一个硬约束,而上市公司如果效益低下,甚至低于债券资金成本率或银行的利率,财务杠杆便会对其形成负效应,而股权融资却不涉及这些,增资时只要预期能达到银行利率即可,由此,它可以通过包装获得增发股票的权利,而增发后就不必受偿还利息和本金的限制。

(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的,股权结构分割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国有股比例过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存在不确定性,引起“所有者虚位”的现象,大股东很容易控制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不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并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前几大股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相互之间不独立。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总体持股较少,“零股”总经理比例很高,而且考核经营者的指标通常是企业盈利的多少,这些特征势必导致经营者做决策时,往往不是考虑企业价值最大化,而是更多地考虑自己利益最大化,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为了提高企业利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他们更愿意选择没有还本付息压力且风险小的股权筹资。可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是其再融资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根源。

三、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偏好的后果

上市公司偏好于选择股权性质的再融资方式的行为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第一,不利于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企业没有享受适度负债带来的避税和财务杠杆效应,无法实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的财务管理目标。公司采用股权融资方式融资得到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这种只运用自有资金的资金运作模式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运作模式,不利于企业利用社会资金发展企业,也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采用股权融资,上市公司支付的成本即为股利,而上市公司对于股利的发放有决定权,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支付的股利相当少,换言之,采用股权融资,公司支付的成本较低,而且有些公司甚至很长时间都不派发股利,这就可能导致一些公司只注重资金筹集而不注重投资项目的回报率,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在一些公司甚至出现了资金闲置现象,这势必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此恶性循环,内源融资的能力将逐渐被削弱。而且,从长远来看,不给股东相应的回报,企业难以得到投资者的长久支持与信任,终将丧失股权融资带来的好处,走入资金短缺的死胡同。

第三,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弱化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金额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过量融资现象普遍,并且再融资资金投资项目随意更改。以2007年为例,公告变更募集资金项目投资计划的上市公司有81家之多,变更绝对额度超过亿元的上市公司有40家,几乎占到总数的50%。不少上市公司在实现再融资计划后,面对低成本圈来的钱不知如何处理,有的甚至用于购买国债,有的存到银行,有的去打新股,有的干脆拿去委托理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得不到保障,派发的股利自然很少,股东无法获得应有的股利收入,只能通过短期买卖获取价差,导致股市动荡不安,增加了投机成分。

四、对策建议

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规范股权融资行为,特别是加强对股票发行、利润分配、资金使用的法律监管,使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实发挥股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监督功能。此外,还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减少对企业债券发行的限制,尽快推行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建立流通市场。

第二,上市公司应加快股权结构调整,降低国有股比例,实现股权所有者的多元化,要吸收机构投资者的加入。机构投资者最终代表个人投资者利益,加之其实行专家管理,因此,它有能力对企业实行有效监督。在企业资本结构中,还应适当加入企业经营者股权和股票期权份额。只要经营者能够达到企业经营目标,那么对于其较高的股权收益就应当敢于承诺,并将其与企业规模以及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相联系,使期权的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积累的财务制度,减轻企业税费,规范企业利润分配和利润留存制度,引导企业内源性资本扩张,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规范上市公司资金使用计划,使资金用到投资回报率高的投资项目,杜绝母公司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规范关联方交易。

第四,理顺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完善经理人市场,将市场竞争的规则引入现代企业的人事制度。尽快取消非流通股份,继续推动股改进程,使上市公司形成真正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总之,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再融资是一把双刃剑,成功融资可以帮助公司在业内形成比较优势,有助于公司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再融资如果选择不当,就会有摊薄股本降低投资者收益等后果,不仅削弱投资者的信心,而且也会损害公司的形象。因此,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方面上市公司应当慎重,不妨多考虑内源融资和外部的债务

融资少用股权融资,同时对再融资的投向要严格把关,真正做到对投资者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证券市场负责。

参考文献:

1、周频.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优序分析[J].当代经济,2007(11).

2、李滨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及其原因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4).

3、马崇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融资成本的研究与对策[J].财会通讯,2006(12).

4、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与股权结构优化问题[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司债券;融资条件;存在的问题;相应对策

一、公司债券融资的定义与分类

1、公司债券的定义

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公司债券融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企业融资选择上的需求。这都取决于公司债券区别于股票及其他债券的独特属性。中国证监会2007年8月14日颁布实施的《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中定义:公司债券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向投资者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按既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主要包括以下含义:公司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公司债券的发行人、债务人是“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企业必须是公司制企业,而不是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公司债券须通过“发行”得以实现;公司债券具有一定的期限;公司债券的发行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2、公司债券的分类

按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公司债券、中期公司债券和长期公司债券。按债券有无担保划分,可分为信用债券和担保债券。按债券可否提前赎回划分,可分为可提前赎回债券和不可提前赎回债券。按债券票面利率是否变动,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累进利率债券。按发行人是否给予投资者选择权分类,可分为附选择权和不附选择权债券。按发行方式分类,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

二、公司债券的融资条件

1、国家规定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资格

债券融资的特性决定了公司发行债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按照《证券法》规定,公司发行债券应该符合以下条件:一是股份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 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 000万元。二是累计债券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三是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四是要求筹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五是要求承诺的债券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2、市场经济对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要求

国家用各种法律法规来规定和要求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活动,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对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基本要求是只要具备经营合法和具有偿债能力两项基本条件就可以发债融资,问题在于企业具有偿债能力是否就能正常运转并保证融资的良性循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兑付环节中出现依赖政府的行为,而且并不是无能力支付债券本息,而是企业机制扭曲的必然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行债券并真正的履行融资的责任和义务,就要求企业必须是理性的经济人,而我国的企业只有经过彻底的产权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形成具有真正独立的法人财产所有权,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企业约束,建立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董事会,总经理和股东会中建立起目标一致,责权分明,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这样才能够符合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要求。

三、公司债券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司债券发行品种单一

从规模上看,公司债券规模仅占GDP的1.4%,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从利率上看,虽然有了不同利率水平的债券组合,但由于利率上限的限制,公司债券实际上只是单一的固定利率债券的一种,浮动利率品种较少。从期限上看,长期债券少,15年以上超长期几乎没有。这便使投资者选择的炒作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企业无法选择适合本身筹资要求的品种来发行,同时,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要,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一是发行主体结构单一;二是公司债券利率结构单一;三是缺乏公司债券的衍生产品。

2、公司债券二级市场落后

总的来说,公司债券流通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债券交易场所只有深沪两地。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上,企事业债券的日均总成交额通常维持在几百万元,仅仅是国债成交量的百分之一,有的甚至全天没有成交。而国债及股票市场的交易却十分活跃。因此我国公司债券二级市场的突出问题是上市规模小,流动性存在严重不足和交易形式单一。一是上市交易规模小;二是公司债券流动性差;三是公司债券流通交易市场形式单一。

3、中介机构运作不规范且效率低下

债券融资中介机构包括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及承销商。目前,我国缺乏对中介机构进行有效监控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使得有些中介机构对公司债券的评定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更有甚者,中介机构与部分企业串通起来欺骗投资者,向社会制造和虚假信息,为一些不具备发债能力的公司创造了发债机会,潜伏了兑付的危机。一是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监管和竞争机制;二是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缺乏客观公正;三是承销商缺乏严格的内部自律机制。

四、完善公司债券融资的对策

1、正确发挥政府在公司债券融资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正确的摆正在公司债券融资中所充当的角色,由行政管理逐渐过渡到经济管理上来。加大政府调控的科学性,把责任重点放在加强和完善公司债券法律法规,实行科学审核,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创造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上来。角色转换的直接结果就是风险承担机制的变化,投资机构调整的合理化。这样政府的工作也会更加主动,调控也更有效率。一是由行政管理转向经济管理;二是逐步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力度。

2、健全监管机制

金融监管理论告诉我们,由于市场存在缺陷、不完全竞争、“看不见的手”会失灵、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的不安全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政府进行监管。而通过增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对强势群体设置举证责任等可以提高监管的作用,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是加强国家有效监管;二是逐步强化自律性监管和社会监管。

3、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使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在法律的规范下,健全和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体系和相关制度,建立社会化的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努力减少社会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失信违规成本,形成有效的失信威慑机制。一是强化发行人的信用意识;二是培养投资人的信用风险意识;三是健全公司债券市场的信用环境;四是在信用体系下积极推进产权制度建设。

4、构建公司债券融资市场平台

扩大发债主体丰富债券市场,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尽快从规章制度和实践操作中,总结先进的经验。扩大公司债券的发债主体范围,简化上市程序加大上市力度。一是扩大发债主体;二是简化上市程序;三是加大上市力度;四是发展债券柜台交易。

5、完善公司债券融资运作机制

融资机制与制度建设相辅相成,从我国实际出发,尽快制定适合国情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的。一是制定新的债券管理制度;二是完善配套措施;三是逐步完善公司债券利率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