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细化管理理念是现代管理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当中率先使用。近些年来,精细化管理的概念逐步渗透到高校当中,运用到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在管理期间,需要高等院校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监督管理,进而能够在高校当中形成精细化管理的氛围。
一、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分析
第一,在目前国内多数高等院校当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对较为混乱,常常出现“各扫门前雪”的情况,如桌椅等财产属于后勤管理范畴,而图书馆仅对藏书进行管理等。由于各个部门之间没有专职部门对其进行协调,因此导致资产常出现账务混杂、错误较多等问题。第二,高校当中从事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并未对其工作的重要性拥有清楚的认识。如在工作当中,其关注的重点停留在资产的使用方面,而对其折旧情况、维修情况等进行统计。此外,大部分高校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教学、行政等方面,而对固定资产管理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第三,目前高校中所使用的管理系统滞后,无法满足现今数量庞大的固定资产登记、管理等要求。而在日常管理中,该系统的功能仅停留在查询方面,而对其维修记录等信息的保存往往以纸质的形式存在。此外,固定资产的购买、调配、报废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实现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转变管理理念,制定精细化监督管理的制度
作为高等院校当中从事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应首先对精细化管理的概念拥有清楚的认识,了解其实施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同时,高校的管理人员应指定固定资产管理的总负责人,并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或者部门,专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负责不同部门之间固定资产的协调。该部门应根据财务部、采购部等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从而能够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约束。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的主要存放地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并指派专人对其进行负责。
2.合理安排计划,实现购买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当高校当中的某个部门需要购买设备时,应首先以纸质报告的形式,交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应对该类设备的购置原因、使用地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而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应首先对高校内的固定资产进行检索,如若高校当中有该类设备存放时,在征得主要负责领导同意之后,及时将设备调拨到申请部门。而当高校当中无此设备时,则应对报告进行购买审批。在采购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对依照性价比的标准对供应商进行选择。之后将该类设备的数量、价值以及使用部门等情况进行登记。
3.落实责任体制,确保调拨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对于高校的各个部门之间,当其教学任务等发生变化时,则其对固定资产的数量、类型等方面的要求也将变化。在固定资产领取的过程中,应根据资产情况,办理完整的登记手续,注明使用单位和责任人员。在调拨的过程中,资产管理人员应严格遵照既定的管理制度进行审批,使得所有的行为都能够有制度的约束。同时,资产管理单位应将管理办法传达到各个单位,使其能够对调拨流程等拥有清楚的认识。每个学期的期末,资产管理小组应对高校的资产情况进行清点,对登记记录进行检查。
4.加强审计监督,完成处理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当固定资产的已到达使用年限或者已无使用必要时,则需要对其进行报废处理。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小组应将所报废的设备数量、名称、类型、理由、购买日期、购买价值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之后将报告交由相关专家进行审定,对于可修复的设备,应聘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对维修费用、维修日期等进行标明。对于无法修复或者确需淘汰的设备,应将清单交由资产负责人审批,之后交由资产部门进行报废处理。对于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应根据相关标准,交由资产管理负责人审批,之后可依据情况对其进行转借、转卖或者调拨到其他高校使用。
5.提高管理技术,实现日常管理中精细化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因此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技术,对实现精细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以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从而能够将固定资产的登记下放到各个单位当中,降低了管理人员在统计阶段的工作量。在统计完成之后,应将固定资产的转移情况、数量等进行公示,从而能够为各个单位的查询提供便利。此外,在该类系统当中,应对设备目前的使用情况、使用责任人、生产日期、设备数量等进行详细的标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出现错误的几率。
三、结语
高校当中的固定资产数量相对较大。而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其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工作职责等也将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依照高校的发展形式,深挖内潜,总结出符合本校规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作者:陈少彬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侃,纪静.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若干顽疾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8):15-16.
【关键词】 企业; 实施; 固定资产; 精细化管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产生效益的源泉,正确核算和科学管理固定资产,有利于企业正确评估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其法规依据
本文所说的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指企业将某项大型的整体固定资产分解成各个部件,再按部件进行精细的核算和管理。一项大型的整体资产往往是按需要由多个专业化车间或企业提供相应的各个部件组装而形成的,而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大多是不相同的,甚或相差很大;即使各个部件的质量完全相同,而由于使用过程中磨损的程度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使用寿命。当其中一个部件使用寿命结束无法继续使用,而其他部件还可继续使用乃至完好无损时,就不需要整体报废,只要将使用寿命到期且无法再继续使用的部件进行报废即可。但企业往往把一项固定资产作为一个整体来确定折旧年限,依据残值率确定月折旧率与年折旧率,再计算月折旧额与年折旧额。如果某项固定资产的各个组成部件的使用寿命相差很大,那么使用寿命最短的部件在使用寿命到期时,该资产整体报废,其净值损失就会很大。
例如,N发电企业第三期基建项目#5机组的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一台#3燃机本体,其造价354 1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8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为5.39%,于某年1月1日投入使用。该资产使用到第9年的1月1日,发现其燃烧部分的18个组件已损坏,经检测不可能再修复;通过查阅该组件的相关资料,确认该组件使用寿命只有8年,必须进行报废。通过咨询供应商和查阅建造资料,确认该燃烧部分的18个组件资产价值为56 382 840元,已提折旧
24 312 280.61(56 382 840×5.39%
×8)元,其报废的净值损失32 070 559.39元,占该燃烧部分资产价值的56.88%。很显然,从财务角度来说,这样核算和管理肯定是不合适的。
从生产角度看,由于固定资产大多是以整体设备作为管理对象来记录和管理的,没有把各个部件作为单项资产来管理,生产人员对固定资产的各个组成部件的关注就会减弱。由于没有详细记录设备部件生产情况,专业工程师对设备的某个部件是否该检修并不很清楚,在安排检修周期时只能依靠初步估计,缺乏科学依据:或不管设备好坏,检修时将整个设备检修一遍,不需要检修的部件也被拆卸了,不需要更换的也被更换了,即所谓“过检修”,以致严重浪费了财力和人力;或某项设备的某个部件该检修了,但由于该设备主要部件的检修周期未到而未能适时安排检修,即所谓“欠检修”,以致生产时容易出现设备故障,轻则影响产品产量,重则出现安全事故。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使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障,设备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资金不能得到有效使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完全有必要把固定资产分解成若干部件,按固定资产部件实施精细化管理。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五条也明确提出,“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这为固定资产分解成各个部件,按部件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
二、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方法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无论从财务角度还是从生产角度来考虑,都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把大型固定资产分解成若干部件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提高计提折旧的精确性,合理运用折旧资金进行更新改造;科学测定检修需求,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有效降低检修成本。
实施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要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建立财务、基建与生产统一的高效集成系统
企业应围绕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总体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财务、基建与生产统一高效的集成系统,以提升固定资产数据质量,为实现精细化的资产核算和管理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设置工程竣工转为资产的功能,实现资产与工程的联动,从源头上管理好资产形成的过程。要运用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固定资产投入建设到竣工决算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整个过程中,加强对固定资产价值信息的全方位记录;通过信息系统固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流程,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的事前规划、过程控制与固定资产价值最终形成的稽核,强化工程价值管理。
2.资产卡片与现场资产实物运行记录要相连接,财务资产账数据以资产卡片数据为基础,始终确保账、卡、物一致,最大限度地防止资产的虚增或流失。
3.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台账,遵循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实现从资产采购、新增、使用、报废、调拨、盘盈、盘亏、估价、变更等各个环节全过程管理,实时反映资产的运行状况。
4.建立完整的资产数据库,统一记录和管理各类基础信息,强化缺陷管理、检修计划管理以及在线运行监控管理。
5.通过信息系统建立与固化资产管理流程,依据业务处理需要,合理分配管理权限,尽量避免资产管理的人情化,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6.设置资产折旧的预测功能,建立预测分析模型,对工程建设竣工后形成的估价固定资产和现有的固定资产按月度或年度进行折旧预测,预测折旧成本对以后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的影响。
7.设置全方位的查询功能,能查询所有固定资产变化过程的详细情况,能检索出闲置资产,通过对闲置资产的合理处置,提高资产利用率。
(二)设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如下三个体系。
1.固定资产卡片信息体系。它不仅记录资产取得的时间与形式(购入、自制、调拨、赠予、盘盈等)、投运时间、制造商、规格型号、地点、性能特长、特征、实物图片、参数、缺陷、点检定修要求和可使用小时(寿命),还记录实时运行工况、故障情况、检修情况与改造情况等,是固定资产的档案,是联系生产和财务的桥梁,也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其他体系均应与它相连接。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盘点、价值分析等要求来定制资产卡片属性,为企业核算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卡片金额是不允许修改的,发现卡片金额错误,只能通过财务账户处理进行纠正,并留下系统痕迹;卡片系统自动记录的内容也不允许修改,因故障产生记录错误或没有记录,经授权批准后,方可纠正或记录,并增加说明,经校验后留下系统痕迹;卡片其他内容发现错误,也要根据授权批准方可纠正。卡片资料内容应根据管理权限进行查阅。固定资产卡片信息体系中应设置由工程自动形成固定资产卡片的功能以及形成过程中的事中控制功能,建有生产运行和资产维护与改造的数据库,实时记录资产运行情况,为有关改造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2.固定资产分析体系。资产分析是指利用资产卡片信息和完整的业务信息,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汇总,自动、全面而完整地形成多方面的分析,包括资产对比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危险源分析及评价、运行状态分析、可靠性分析、安全运行分析、故障分析等。资产卡片管理数据库记录着工厂制造缺陷信息、设备到货验收缺陷信息、安装调试缺陷信息、维护缺陷信息等,自动记录每次故障发生的情况并自动进行故障分析,以便在综合评价设备时,对缺陷较多较大的设备开展相关调查,直至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3.固定资产预警体系。系统根据运行情况,对超负荷运行和使用小时或使用年限将到期的资产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技术部门据此对使用小时或使用年限将到期的资产进行检测,评估和鉴定该资产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能继续使用的要判定可延长多少时间,不能使用的立即申请报废,并将检测经过及结果记录在该卡片上。
(三)建立开放的设备树编码
按照财务和生产的管理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编码,将资产逐级分解,形成树状结构,最低端为资产部件;再按部件编制资产卡片;卡片编码按资产逐级编制,卡片编码体系也呈树状结构。仍按上例,略作说明如下。
#3燃机本体按单个部件,可分解为:
1.燃烧部分:(1)燃烧喷嘴(18个):1)燃料喷嘴组件,18只,每只1 344 980
元;2)DLNII燃烧器端盖,18只,每只422 430元。(2)火焰筒,18只,每只559 510元。(3)过渡段,18只,每只805 460元。
2.热通道部分:(1)1级动叶,92片,每片276 300元;(2)1级静叶,48片,每片429 890元;(3)1级复环,1组,价值6 584 502元。(4)2级动叶,92片,每片246 985元;(5)2级静叶,48片,每片376 700元;(6)2级复环,48片,每片101 310元。(7)3级动叶,92片,每片223 320元;(8)3级静叶,60片,每片316 950元;(9)3级复环,44片,每片59 600元。
3.燃机透平缸体:(1)燃机前缸,一只,价值6 015 600元;(2)燃机下缸,一只,价值5 615 644元;(3)燃机排气缸,一只,价值9 567 800元。
4.压气机:(1)压气机进气缸,1只,价值689 500元;(2)压气机动叶,18级,每级115 650元;(3)压气机静叶,18级,每级71 900元;(4)压气机IGV可转导叶,1套,价值2 949 200元;(5)压气机缸,一只,价值807 554元。
5.转子:#3转子,1根,价值
128 205 200元。
根据目前电力市场情况,燃机发电以调峰为主,基本上是日开夜停,启动次数频繁,磨损较大,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可使用小时,预计燃料喷嘴组件、端盖、火焰筒、过渡段使用寿命为8年,1级动叶、静叶、复环使用寿命为9年,2级动叶、静叶、复环使用寿命为10年,3级动叶、静叶、复环使用寿命为15年,压气机进气缸、动叶、静叶、可转导叶、压气机缸使用寿命为18年,燃机转子使用寿命为25年,燃机透平缸体前缸、中缸、排气缸使用寿命为25年。
上述情况如图1所示。
编码的具体操作,可按行业统一标准进行,也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自行设计,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优点
(一)折旧计提更加准确,资产价值能得到真实反映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燃机本体资产精细化管理前每年的折旧成本是19 085 990(354 100 000×5.39%)元,通过精细化管理,年折旧成本可达25 891 270.12元(详细计算见表1)。
(二)便于掌握企业资产,节约企业资源
财务、项目与生产等部门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企业决策层掌握全部资产,也有利于企业避免重复操作,节约管理资源,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三)便于查阅资产状况和人才流动
固定资产实行精细化管理,固定资产卡片成了资产的详细档案,技术人员只要仔细查阅卡片就能知道该资产的产生、特点、缺陷、运行、检修与改造等情况。因此,技术人员只要指令交接即可流动。
(四)有利于激发员工关心设备的积极性,确保安全生产
资产卡片档案化,突显了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形成人人主动关心设备、维护设备的良好氛围,从而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促进资产管理日趋完善,设备持续改进。资产的实时检测和预警,优化了检修和维护,有利于实现设备“故障为零”的目标,,使安全生产有了保障。
(五)有利于经济检修设备,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技术部门可利用资产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制订出科学的维修计划,有效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使检修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得到最佳配合,降低了维修费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综合效率。
(六)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资产管理系统对同类设备的跟踪比较分析能对未来新的采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数据,以便更有效地配置设备、人员等资源;有利于物资部门优化备品备件的库存数量,合理降低库存成本。
总之,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要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转变理念,依靠员工,发挥先进管理软件的作用,这项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变化
在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增加了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弥补了原制度难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造成资产价值虚增的缺陷。新制度取消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有利于较好地体现医院的补偿机制,完善医疗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真实反映医疗成本,体现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为医院成本核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管理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盲目性的添加医疗设备。由于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上升,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也日渐加强,新的医疗设备逐渐投入到各个医疗领域中,因此,医院常常面对是否需要购进新型医疗设备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新型医疗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也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是否真的有购进新型医疗设备的必要,只有医院的工作人员才能知晓,如果未经合理的思考和认真的核算就盲目的购进新型医疗设备,无疑会增加医院的财政压力,给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不便。
(2)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监管意识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医院推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影响了医院相关人员在采购医疗设备时的态度。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的医疗需求,很多医院都引进了大量的新型医疗设备,强化医院硬件设施,虽然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效率,但专业维修人才的缺乏,导致医疗设备得不到很好的维护,长期下来给医院带来了不小的资金支出负担。
(3)医院固定资产存在流失现象。目前医院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资产过渡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现象,导致出现医院会计账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很多医院固定资产在过渡和转移是缺少一定的证据,使得医院资产的监管不到位,部分资产不知所踪。另外,医院的人员调动有时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对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1)做好医院新旧财务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随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行,长期使用传统会计模式的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只有做好新旧财务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才能为新制度的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有效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效率。
(2)建立专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目前很多医院对固定资产实行多头管理的方式,相互交流不足,存在脱节现象,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资产毁损、遗失等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购进、使用、维修等的监督和审核工作,合理利用固定资产资源,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3)加强固定资产监控力度,定期清查。新?t院财务会计制度新增了固定资产折旧固定,使得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极为重要,因此医院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监控清查力度势在必行。首先,要做好定期盘查清点工作,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对各项固定资产的更新、维修等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每次清查后做好书面记录,群策群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确保各个账目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其次,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协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监控力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4)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科学采购。医院各部门需要积极配合医院进行资产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为完善成本核算制度提供有效依据,实行固定资产折旧责任与各科室捆绑式管理方式,使得各科室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维护意识得到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的医院的资金支出,同时,医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采购,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关键词】 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八条提出:“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课题。本文拟在管理科学的视域之下,探讨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以期对优化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有所裨益。
一、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所谓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质上就是指高等学校应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资源配置、程序控制、层级链接、管理标准等等,从而使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趋于精细化,以实现其维护、保值、增值诸方面管理目标的一种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是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种必然要求,客观地反映了当前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其核心目标是基础管理和细节管理。
二、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陈旧,其资产管理无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在管理意识、管理方法、管理实施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领导管理观念淡薄
在一些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十分淡薄,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保值、增值均未引起相关领导足够的重视,认为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长期累积形成,属于高校所有,高校有配置、使用、处置权,忽视了高校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性质,忽视了国有资产是高校全面发展的保障,因而铺张浪费、重钱轻物、资产流失等现象相当严重。
(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高等学校属非营利单位,国家要求其办学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高等学校业绩考核的评价标准体现出非经济性、非精细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建立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在动机和内生需求,一些高校往往因制度的不完善而造成了资产管理的诸多漏洞,配置没预算、处置没审批、报废没手续的现象屡屡发生。
(三)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规模急剧增大,国有资产来源日趋复杂,价值增加,尤其是那些小而精密,价值又大的现代化设备,管理起来难度相当大,而一些高等学校由于未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这些设备不仅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效用,甚至连其本身也因保护、管理不到位而损坏、丢失。一些高等学校不注重管理方法的研究和运用,部门与部门之间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链接,尤其是学校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十分突出。
(四)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由于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学校资产运作困难等多种原因,对现代信息系统往往不能够做到升级使用,只是满足于简单、粗放地使用现代信息系统的某些程序和功能,而无法通过现代信息系统对学校国有资产实施全面、高效、严密、规范的精细化管理。
三、高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精细化运用信息系统,提高学校资产的现代化水平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系统的精细化运用是提升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和能级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和外部系统有机联合,是一种更开放、更智能化,能随时感知信息的变化,实时处理,便于进行交互式活动的信息系统。高等学校应改变内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不畅,国有资产管理信息与会计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管理工作决策信息之间缺乏沟通的状况,构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会计数据中心,使国有资产管理信息与其他业务信息实现整合,做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的采集、录入、统计等重复工作,使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由单一的管理系统发展成为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校园网全程控制,实现决策、归口、使用、财务部门统一使用同一套信息系统,管理属性不同的资产;建立能够及时反映各种资产的增加、变动、处置方面的数据信息库,能够将各种资产落实到具体的使用单位、负责人、存放地点,自动生成符合财务规范的账表,以便于对资产进行精细化的实物动态信息管理和分析。
(二)精细化安排制度体系,促进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高等学校要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使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能够做到有规可循、依规行事、违规受罚,从而实现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高效管理的必要条件,关于制度化的内涵,江畅(2007)曾有过比较准确的表述:“所谓制度化,实质上是把工作目标和管理意图具体化为一套系统的规则程序,并建立使这些规则和程序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相应制约机制,从而使之达到工作目标和实现管理意图。”构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就是要建立管理资产的专门机构,代表学校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根据国家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结合高校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建立起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高校资产从立项、购置、验收、使用、变动转让、报废报损等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负责资产的账、卡管理;负责学校的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工作;学校国有资产处置时,办理相关报批手续等等,由此形成一整套精细化安排的制度体系,如资产的购置(包括论证制度和采购制度)和验收制度、财产保存管理制度(包括赔偿制度等)、使用和维护制度(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度)、出让管理制度(包括资产调拨制度、财产出租转让制度、资产评估制度等)、报废报批制度、统计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等,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管理高等学校国有资产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三)精细化配置校产资源,实现国有资产的结构优化
优化校产资源的配置,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高等学校科学管理的一个战略重点,因而,精细化配置校产资源,也就必然成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现代学校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校长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校管理能力,做到理性治校、规范办学,完善预算制度,减少人、财、物资源的浪费,减少专业、设备以及场地、用房的重复设置和超标准配备等。”按照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制定完善的规划,有效提升校产资源配置的水平,坚持做到校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结构优化、在更多层次上实现合理归口、在更高效益上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提升学校精细化配置资源的主体意识,盘活现有各类校产资源,提高学校生均校产资源价值量,完善校产维修和更新保障机制,从而不断提高校产资源的使用效益;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强化设备建设,提升教学实验设备、功能教室、图书馆(室)、体育场(馆)、网络平台等的能级,从而使校产资源的配置不断趋于精细化。
(四)精细化设置控制程序,增强对国有资产的控制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运作过程,因此,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必然要求也应建立在精细化设置的基础之上,以便能够增强学校对校产资源的有效控制。具体而言,在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学校国有资产的控制程序必须能够达到如下要求:一是能够有效地实现学校国有资产不同管理部门和层级的互动链接控制。即要通过设定严格的控制程序,以反映不同管理部门与管理层级在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权限与职责,强化交接手续、过程登录、信息采集与账卡对证,从而科学、合理地对学校国有资产实行归口管理与流动保护。二是能够有效地实现学校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的多向使用控制。要通过设定严格的控制程序,在核定评估的基础上,对经营性固定资产、服务性固定资产等进行分类运营管理,使学校固定资产效用最大化。要依据教学实验、科学研究、行政办公的内在联系,对学校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调整和重组,以便能够实现对其专管共用,尤其是要在立足于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重视对无形资产的归口管理,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技术保密制度、无形资产转让、收益分配的办法等等,使学校无形资产得到高效的运营。三是能够有效地实现学校国有资产在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上的整体契合控制。要利用财务核算和定期的资产评估反映资产增值或贬值的情况,为资产的配置与处置提供准确的信息。要通过预算管理对资产的购置进行控制和监督,以便杜绝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等各种不良现象。
(五)精细化设定管理指标,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还需要通过具体精细的管理指标体系得到定量、准确的反映。高校国有资产不以营利为目的,资产管理的重点偏重资产安全和资产质量,因此,指标体系的选择应突出以下几点:一要反映学校不同部门对资本的控制力,即用最少的资本调动支配最大量的校内外资本的功能;二要反映学校不同部门盘活存量资产的结果;三要反映学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并从整体上加大其在评价中的权重。应注重完善固定资产考核指标体系,在财务制度上强调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应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统一,便于统计和账目核对,从效用、使用期限、单位价值等方面来界定固定资产,相应提高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另外,尤其要重视把目前出现的各类网络产品中单台件符合要求的仪器及家具类设备计入设备类固定资产,并建账、建卡进行管理,对线材、管网及施工费用部分,计入其他类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高等学校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可操作和具体实施的内部固定资产考核指标体系,从而使其固定资产管理标准的设定精细化。高等学校还应依据教育部门规定的生均标准,并充分考虑专业学科特点、员工情况和工作实际需要等因素,着眼发展,科学地核定教学科研实验及行政办公用房、教学科研实验仪器及行政设备等的配置标准,对教学、科研、行政资源实行总量控制办法,对超标准占用资产采取有偿使用办法,推动高等学校存量资产跨部门流动,建立资产增减进出机制,从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深度思考的地方。只有构建起全面科学的高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开放式的发展体系,保证其高效运作,才能解决高校国有资产在管理制度、意识、方法、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国有资产信息系统的精细化运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 杨明俊.计算机网络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高师财务管理研究,2007(7).
一、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1.财务会计管理精细化概念
企业财务会计精心化管理主要针对企业中每一个岗位与业务而建立对应的工作流程,对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实践中融入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通过财务监督工作,能够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范围拓宽,这样才能进一步挖掘财务管理的潜在价值,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需要根据目前企业的发展目标,才能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与配置。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凝聚企业的内部力量形成发展合理,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而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的主线是覆盖企业每个成员与每个环节,对各项工作细节进行优化与梳理,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从而全面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的意义
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通过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挖掘企业发展与进步空间,而且从细节上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方法,能够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掌握各种流程的基础上,让财务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各个部门加强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更加协调的氛围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二、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从目前企业实施财务会计精?化管理的现状来分析,对于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是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无法在企业内部正常运转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来看,目前很少会有财务管理人员深入掌握了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内涵,当然也就无法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财务管理内容当中,更加无法让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形成一致。由于传统核算思维模式影响根深蒂固,目前很少会有财务会计人员明确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现实意义。由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企业在建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历程上遇到了很大的阻碍。理念是改革的动力,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优势,那么很难让精细化管理在企业中运行。另外,也没有建立对应的考核标准,缺乏对财务管理人员对应的监督与督促。
2.资产管理较为松散
我国企业在对资产进行管理时主要依靠收付中心,从价值方面对企业资产进行核算,从实物出发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国,容易造成企业资产机制与实物管理工作之间出现脱节的状况。一些企业没有将固定资产进行如实登记,这样便会造成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资产流失等等财务方面的问题。另外,企业财务使用者一般都比较重视财政资金的规范运作方面,而资产管理方面重视度不够高,尤其是企业固定资后续管理上的一些管控工作,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无法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
3.财务信息化水平过低
若要保障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能够顺利的开展,那么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挥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就要加快财务会计信息化进程。目前,我国60%企业关于财务管理方面信息化进程还不够理想。一些企业目前已经具备了基础性计算机管理技术,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目前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在实践的过程中无法将信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很多企业财务信息化,只是简单的将企业财务核算进行信息化转化,目前实现最多的是信息共享,但是在管理上没无法达到实际的需求。财务信息化要做好信息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等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顺利开展的因素。
三、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在企业内部若要让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企业首先要为其提供可以实施的基础条件。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不断的学习,将专业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环节当中。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财务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及时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推动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能够更好的开展。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结合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发展战略方针进行规划。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重视自己的财务管理行为,对财务管理行为进行规范,这也是推动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工作顺利进行主要原因。另外,现代企业要重视吸引高端人才、留住高端人才,不断壮大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提高核算的效率,加强监督体系与服务体系之间的协调,从而形成整体合力为企业而服务,针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责任进行不断的细化量化。坚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合理的财务制度,让企业财务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还应该从责任落实到人头的角度来实施,让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能够走上制度化道路。
2.完善监控制度
现代企业要更加重视外内监控制度,需要成立对应的资产管理小组专门负责监督工作,小组内部要实现岗位责任制度。针对企业固定资产需要设置对应的分类账户,并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档案。企业固定资产如果出现变动,需要及时的上报资产管理小组,然后出示对应的审批手续,同时还需要将资产变动的整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最后将所有信息归档到固定资产管理档案当中,从而为企业资产管理严格把好第一关。针对企业外部监控制度,坚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要有完善的盘点程序与制度,例如:资产管理追究制度与赔偿制度,以这样的方式最大限度避免企业资产出现流失的情况,同时还能保障企业固定资产的产值。企业可以采取不定期或者定期清查方式,从而动态掌握企业资产变动的情况,例如,企业固定资产出租、报废、调入等等环节,都需要根据财务部门进行相关的审批程序之后才能进行,从而最大限度保障财务管理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推动企业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已将财务信息管理技术融入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而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必须要有信息管理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信息管理技术能够让企业生产信息、?l展信息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等等实现共享。在信息技术管理下,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能够更好的收集财务信息,整理财务信息,从而对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更加有了的参考依据。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能够与企业销售部门、工程部门、网路营销部门实践更好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财务数据库,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的财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