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固定资产在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虽然我公司结合自身特点以及资产管理的需要制定了一套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1.固定资产的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能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对于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只要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就可以认为是固定资产,而对单位价值不加以限制;对于非生产经营领域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期限要长于两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被认定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它为公司的持续经营提供了保证,是管道施工的主要生产物资,而且固定资产的性能、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公司的施工量、建设质量、以及施工成本。
2.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2.1管理机制问题
目前,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亟待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手段及管理方式落后,仍然处于静态管理阶段。
2.2管理责任不够明确
公司固定资产现行管理方法出现管理职能模糊,各职能部门越过资产管理部门,各施其责,直接代替或者取代了资产管理的职能,资产管理部门有责无权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其资产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完整的发挥。
2.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1)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随着基层单位的合并或者拆分,固定资产的调动较频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符,核算不实。
(2)统一管理缺乏对机组的制约机制及责任激励机制。如焊接车在机组中使用,因为机组仅是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并且对其也缺乏责任激励机制,致使机组缺乏保证焊接车安全完好的意识和责任心。
(3)固定资产报废不能及时清理和处置。部分报废资产未及时进行处理,造成不能及时盘活报废资产,不但增加了保管成本,也占用了部分资金。
2.4固定资产运营能力分析机制尚未建立,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分析不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成本高
目前的固定资产运营分析仅仅处于表面,没有深入分析,特别是大型的固定资产的运营情况分析没有落到实处。对固定资产分布状况、运行能力、效益高低和存在的问题等没有进行科学评价和建立定期资产经营分析制度,没有真正发挥领导参谋助手的作用。
2.5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固定资产管理有着特殊的专业性要求,一个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及现场实践学习才能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观念还不够先进,加之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的弱化,致使有些基层单位的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6固定资产考核机制不健全,经营机制未建立
有些在用固定资产由于折旧提足后,继续使用没有收取占用费,未纳入年终经营考核中;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促使各基层单位开展闲置固定资产的调剂和低效、无效固定资产的处置。
2.7重采购,轻管理
公司管理中有“重人力、财力管理,轻物力管理”的倾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配备不足。一些非生产用专用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较难管理。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随着时间、人员、科室的变化,某些资产在哪里是否在用已经很难查清,形成长期帐实不符。虽然每年都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但无法通过盘点查清盘盈盘亏的原因,也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人。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增量管理,建立效益跟踪责任制:
做好增量管理,优化资产资源是提高公司固定资产质量的关键。公司必须从源头入手,以“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降低总量”为原则,强化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首先做好存量清查,进行存量分析是摸清家底,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以存量分析为基础,对固定资产的技术适用性、先进性进行鉴定分析,指导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再进行固定资产效益评价,完善固定资产的投资论证体系,建立效益跟踪责任制,保证购置的固定资产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3.2细化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建立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使价值管理与效益型实物管理密切结合,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网络。分析存量固定资产配置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固定资产闲置、流失的原因,加强固定资产的改良管理,实行固定资产的部分增值与部分报废。
3.3加强不良资产管理,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资产利用率:
3.3.1闲置资产:
对闲置资产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花费较少的资金,改造原有的闲置资产,使其增加新的功能以满足生产需要,达到以少量的增量激活大量存量的目的。
建立各基层单位之间闲置资产灵活有效的调剂制度。各基层单位定期上报低效、闲置资产信息,通过公司对各单位的施工生产分析,灵活调剂各单位资产,盘活资产存量,加速资产流动。同时对季节性使用或年度使用率低并且通用性强的资产通过租赁方式满足生产需要,尽可能压缩直接投资,打破原来“使用必拥有”的传统观念。
3.3.2报废资产:
要确定一项固定资产是否报废,要从固定资产是否达到以下报废标准进行分析:
a、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折旧已提足的老旧设备,其主要结构和零部件已严重损坏,设备效能已达不到工艺最低要求,无修复或改造价值的。
b、设备役龄长,大修理虽然能恢复性能,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c、因意外灾害或重大事故受到严重损害,且无法修复或修复不经济的。
d、严重影响环保和安全,继续使用将污染环境,引发人身安全事故与危害健康,改造又不经济的。
e、因技术改造和更新改造替换出来的,且不能修复利用的旧设备。
f、国家明令按期淘汰的设备。
对固定资产积极进行有形淘汰报废、处理,对提高公司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能起到推动作用。
3.4针对目前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成本预算管理相结合,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形成一套包括固定资产最小类别、固定资产代码、生产或非生产使用、维修情况、固定资产现状等内容的完整资产档案,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3.5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固定资产运营能力分析机制,做好固定资产运营分析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经营考核机制,进一步减少无效资产,降低低效资产,优化固定资产结构,精干固定资产存量,不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3.6对一些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打印机等,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管理上的容易滋生漏洞。针对其管理上得薄弱环节,应制定特别的业务处理流程。如电脑等设备从确定采购的时候起就给出其“身份证”,定好使用人,确定责任人。
总之,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与公司生产管理息息相关。固定资产的管理还会有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出现,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利用先进管理技术,引进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以“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降低总量”为原则,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走出一条符合公司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路子,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在国内市场以及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固定资产的特征
作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的劳动资料,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出售;第二,使用期限较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连续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二、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成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公司设置了固定资产的直属机构设备部,负责监督和审查生产部门的资产管理状况,生产部各车间设立了设备员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设备管理等。2.建立固定资产规章制度。公司发展至今,已建立了固定资产制度,并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强化资产管理意识,提高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维护了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及增值。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在资产规划、新增、购置、安装、验收、投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使用。
三、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实物不清,账实不符。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大、部门之间流动性大、种类繁多,再加上资产管理不善,导致部门与财务部、设备部存在着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管理上存在着相互脱节,致使固定资产盘点不清。如有些资产由于公司扩建或人为因素早已拆除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未办理报废手续,长期挂账,而未作账务处理。
2.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现行的会计制度,造成一种假象:货币资产比实物资产更加重要。因此,固定资产在采购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重视,层层审批,责权分明,但是在采购之后的使用环节却被慢慢地忽视了,比如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登记管理、定期保养维护、正常有效使用等等,忽略了资金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实物。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自行处理,不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
3.保管、使用制度缺少严谨性。固定资产基本都是使用部门自己保管。在固定资产转移、出售时不严格按有关规范操作,造成监管部门账面财实不符,管理不能连续,甚至会引起纠纷。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保养、维护、检修不及时,使资产迅速老化,缩短寿命,导致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
4.会计监管力度不够。固定资产核算简单,有的只设两个反映固定资产增值变动会计科目,从入账开始,直到清理报废,其数据很少有变化,在此期间缺少对资产连续定期清查。所以固定资产账面只反映历史成本,而与实际价值不符。不定期清查造成固定资产在运作过程中流失,不清楚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也不能充分掌握全公司固定资产分布状况和使用状态,因此不能对企业部门进行合理组合及资源共享,造成闲置浪费。
5.以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造成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再加上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意识、管理观念淡薄,是影响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思路和对策
1.加强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就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档案。要定期、不定期、对使用部门固定资产进行检查、保养、检修和日常维护运行工作。对技术含量高、价值较高的,如房屋、大型仪器设备和精密仪器等固定资产,要制定使用操作范围,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以求明确责任。
2.完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运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具备严谨科学的程序,购置固定资产需使用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合理选型。在固定资产的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等环节必须及时准确的上报给公司相关部门。
3.加强监管制度。企业在投入使用固定资产后,按要求监督其具体使用情况,是否有损害固定资产寿命行为,是否定期维护,使用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要有人定期抽查上报。只有这样,才能更精确掌握固定资产动态,直至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随着固定资产不断使用,固定资产有形和无形损耗,其价值不断减少,但在账面上固定资产价值一般保持原值不变。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实际价值差别较大,因此公司固定资产只有计提折旧。方能掌握其新旧程度,原值及净值等,使得固定资产损耗得以补偿。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培养具有新思维,新意识、新技能和责任心强的资产管理人员。向有经验的资产管理成功的企业进行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这样,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行政事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现阶段,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理顺和巩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法律制度和内控机制,深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国库管理相结合,建立既相互衔接又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着力构建更加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特点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律,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等方面,明确了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意见》提出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由部门、单位、机构经手管理的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管理的相关要求,还从收益管理、资产清查核实、产权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和资产报告等基础性工作、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配套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
合理、科学的职责分工是确保资产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各机构职责分工如下。一是财务机构。该机构承担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与整体协调职责,推进资产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如准备核算与登记固定资产、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投资效益、参与投资项目决策等。二是实物管理机构。该机构承担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职责。如分析了解固定资产日常使用状况及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本专业固定资产、牵头组织本专业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等。三是实物使用机构。该机构主要承担通过实施各项资产管理措施以加强实物资产日常管理职责,除此之外,实物使用机构还应负责清查盘点本机构资产,配合实物资产清理处置。
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应构建起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制度,由指定管理责任人或直接使用人严格依照“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维护。若因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出现变动而需办理交接手续之前,必须准确、清楚盘点固定资产。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目录设置
行政事业单位依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自身现状,确立固定资产目录。其中固定资产目录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制度指导,包含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目录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呈现为“类-项-目-节-名”五大级次的树形结构,其中行政事业单位集团总部负责统一定义“项”、“目”、“节”的类别编码与类别描述。公司依据资产状况与实际管理的需要对“名”的描述自行细化与规定。同时“类-项-目-节-名”五大层次均需分段设置编码,对于“类”、“项”、“目”及“节”等层次来说,其编码均为两位,而“名”层次的编码为四位。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改革政策
应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等诸多规定开展固定资产确认、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等相关核算工作。
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实物管理机构及实物使用机构等组织共同参与审阅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同时需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技术更新情况,对折旧方法的使用、折旧年限长短及残值率高低等状况予以检查,之后以检查结果为依据或提出调整政策的建议后上报于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供其审批,或提出保持原政策不变的建议后上报于公司管理层供其审批。
四、行政事业固定资产业务管理流程
1、固定资产内部转移
对于固定资产内部转移来说,指的是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省公司与市公司间、地市间及各部门间的转移。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以无偿调拨方式进行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其中转入、转出公司的账务处理日期必须始终保持一致性。应按照资产转移通知下发实践,直接转出公司在当月减少的资产,当月照提折旧,自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直接转入公司在当月增加的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自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资产拆迁转移过程中,由转出公司承担全部资产拆除费用,由转入公司承担全部包装费用及安装成本等。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要求严格按照下述原则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计提。一是结合公司技术发展状况、固定资产使用状况,由实物管理机构、实物使用机构及财务机构共同判断是否发生减值准备。二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对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做出客观、公正预估。三是由财务机构领导实物管理机构、实物使用机构开展资产组界定、可回收金额计算等一系列活动。
3、固定资产报废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依托两级审批管理模式开展固定资产报废活动。其次,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实物管理机构等组织共同审定报废事项,由实物管理部门出具书面的技术鉴定报告,直接报公司管理层核准并形成书面记录。最后,各单位的报废申请必须以正式公文的方式上报省公司。
4、执行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
5、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实物管理机构及实物使用机构共同盘点固定资产,其盘点内容为实物资产的清点与资产使用状况的盘查
6、固定资产租赁
7、固定资产的零星购置等
五、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注重购置轻视管理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所有部门仅仅确定需要的便加以购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固定资产购置制度能够有效进行、购置行为规范固定资产购置。但是如果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把固定资产任意流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其固定资产有效管理力度不够,以致大量的固定资产处于长期闲置状态,不能完全发挥其真正使用价值,最终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浪费和丢弃。
2、账实不符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管理过程中最为多的情况是账实不符,一般有以下几点情况。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处理减少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又不对其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核查,不与其他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最终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困局。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总是不能按时把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的专用固定资产的设备入账,最终导致形成了“账外账”。三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只是列在支出账面上,没有列入固定资产账务体系内。四是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把及时出售废旧设备的资金进行入账。
3、资产使用、处置缺乏规范性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如何使用、如何处置等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处置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作出明确规定,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根据有关规定使用、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固定资产使用、处置出现不规范现象,具体主要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没有经过有关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就直接进行出租;没有严格根据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定就把报废、转让或者变卖的固定资产不进行上报。
六、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力度
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驾护航。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含没有纳入和纳入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出借出租的固定资产以及报废的固定资产。一方面构建健全的资产清查制度。健全的资产清查制度是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主要节点,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定期清查,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另一方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明确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从申购、采购、使用、报废等所有环节的责、权、利,并且需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与员工的职责。
2、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环节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其根本在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没有能够全面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要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存在薄弱现象,对待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需要进行不定期对专人进行工作绩效考核,从而确保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3、培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
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各级职工打破传统“经费”观念,树立“资产”观念。流动资产的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不仅需要重视起固定资产购置,还要做好做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员工资产管理培训与再教育工作。要不断提高相关员工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也要不断增强员工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叶一萍: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5(5).
关键词:铁路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审计监督 信息化
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有效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显得很重要。对于铁路企业来说,要通过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得到加强,帮助企业有效地提高竞争力,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增加。
一、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
铁路的企业固定资产除了具有自身特有属性,如分类复杂、分散、数量多、期限长、价值高等,还具有与一般固定资产共有的属性。正是由于上述特性,铁路企业相关部门在反映资产状况及其变化时很难做到准确和及时。在传统意义上,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是在固定资产各个环节中的使用、保管和维护,所以在使用部门的管理规范工作方面,企业应该加以规定,这样才能提高对管理的利用效果,充分发挥出固定资产的效能。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全过程、全面的管理,若前期的固定资产管理就存在漏洞,将会影响到后期的管理。但在企业忽视前期管理的问题却普遍存在,有时甚至会因为个别失误的决策,造成“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不断出现。企业的决策者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状况,应该进行长远规划,因为这不仅仅只与一家企业的投资效益有关系,也是与国家的资产有密切联系的。这就要求决策者在考虑时必须全面周到,使浪费固定资产的现象尽量避免。
二、国有企业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责任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较混乱
目前,铁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其自身体系是很难混乱的,这不利于职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工作的分配不明确,做不到各司其职,公司中有一部分人很忙,但一部分人却很闲,无所事事;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分配不清晰,不清楚的知道自己肩负的是怎样的重担,遇到问题是出现相互推卸的现象。对于铁路部门来说,这种流于形式、权责界定不明的现状,使得各部门之间出现流程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从在整个企业的角度出发,导致了固定资产最佳的控制力度和管理效果无法达到。
在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其中的责任制度不完善。但在我们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责任制度是一项很重要的科学管理制度,需要我们的改进和完善。只有把责任制度明确了,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和权限后,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和速度,进而才能把施工管理的工作做得更好。
(二)过于单一的固定资产产权,使用率达不到预想效果
目前,铁路企业虽然对股份制改革加以实施,但却存在改革力度不彻底的问题。国家投资依旧是一些企业经营和发展主要资金来源,这是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再加上上级单位对铁路企业过多的干预,使得其自身对于调整产权无法有效认识,资金的合理使用就更谈不上了。
在铁路企业中,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由于在资产配置模式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并且铁路企业缺乏对固定资产统一的使用和调配,使得不顾企业整体效益而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问题不断出现,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审计监督力度不够
固定资产审计,从铁路企业的角度来看,就是以法律为依据,审计机构对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审计监督,具体包括使用的真实合法性、增减数量以及带来的企业效益。当前,审计方面力度不够、力量不足、审计收人员素质不高、职责不清、制度配置不合理等成为铁路企业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审计不仅缺乏规范性和时效性,还缺乏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必要的审计监督,使得账实不符、资产闲置等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由于事后审计的原因,许多责任心不强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不惜违反相关规定擅自挪用甚至变卖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不仅大量流失企业固定资产,也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三、改进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想要让铁路企业发挥出自身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优势,就必须要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重视审计监督。技术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应对在公司技术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加以重视,这也相当于在做全面的技术管理工作。在铁路企业内部,应该把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加入到现有各级设备办公室的管辖范围内,通过加强统一管理的形式来对财务技术人员进行综合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有两种具体形式。首先以各单位生产和供应等情况为依据来对各项没备进行配置的核实;其次,对有偿使用固定资产的办法加以实行,在使设备使用率提高的基础上促使对经济核算加强。而且,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对各部门购置增添设备进行严格控制。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在对最佳业务实践和世界先进管理理念进行综合思考的同时,不断深入地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使集成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目标实现。而且,企业应该对复杂的固定资产业务流程具有一定敏感度,以此来帮助自身进行全面的管理。
(四)对于铁路企业来说,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加强督促和检查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力度,要求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层单位以年度或者季度为时间单位,通过报送报表的形式与上级铁路部门的设备办公室做好沟通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管理部门对资金动态和设备变更情况有所掌握,不断地靠近铁路固定资产科学、有效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毕郑新.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7
[2]张静.关于加强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8
[3]刘雪美.对铁路股份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02
【关键词】企业 固定资产 科学管理
根据政府文件,我公司划归粮农集团,成为粮农集团的子公司,在上划过程中,粮农集团对我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核实盘查,在本次盘查过程中,自己颇受启发,获益良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认识。
一、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都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而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我公司主要负责全省省级储备粮油的管理,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在关键时刻用得上、调的动。结合我公司实际,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我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截止2012年底年底,我公司固定资产总值1.8亿,目前尚有三个仓储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尚未完工。这三个建设项目建设资金绝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因此,规范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建立资产监督管理机制,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使有限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公司固定资产由办公室和财务处两个部门归口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实物管理;财务处主要负责账务管理。由于两个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重视程度,造成我公司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购置缺乏计划,随意性较大
由于我公司预算分配体系不完善,固定资产预算及购置计划也就成了纸上谈兵,造成了公司固定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大。往往是使用部门已先行购置了固定资产,拿着发票到财务部门履行一下登记手续而已,财务部门的控制力度被弱化,实际管理流于形式。
(二)专职资产管理人员缺失
由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比较繁琐,管理人员除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化知识,单位未配备有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工作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进行。因此造成了固定资产账卡、领用、处置、清查盘点等日常管理工作的缺失。
(三)固定资产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
办公室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还停留在手工记账层面,未使用专业的资产管理软件对资产进行管理。因此只能对资产管理数据进行手工的统计汇总,不能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调入调出等动态信息进行有效的反映。
(四)资产管理缺乏有效性
近年,固定资产报废制度执行不畅,一批超过使用年限无维修价值的、由于产品更新换代或耗能大效率低的、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未及时报废,有的实物已经不复存在,给资产的实物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另外,部分低价位固定资产游离于管理之外。
(五)管理部门相互脱节
办公室只注重实物管理,财务部门根据固定资产购置发票记账,两个部门各管各的,年终不对账,管理相互脱节,造成账实不符。
(六)对直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健全
目前公司下属七个子公司,人财物统一有公司管理,但是近几年我们虽然也下发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但对各直属库固定资产的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路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加大宣传力度,对职工进行爱护公司公共财产的教育,使单位每一位职工都认识到固定资产的重要性。使大家自觉维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完善管理制度,理顺管理流程
遵循“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应根据所管理固定资产的不同特点完善固定资产账卡、领用、处置、清查盘点等内部管理制度。对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或物品,要建立领用交还制度。明晰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之间的权责,处理好预算编制、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保管、领用发出、维修保养及调拨处置等管理流程之间的关系与衔接,保证固定资产从购置到处置的顺畅流通。
(三)建立专职化、专业化的管理人员队伍
资产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以提高资产管理质量,保证资产管理效果。
(四)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建立信息化资产管理系统
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对资产存量进行分析,提出拟购置固定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预算额度,资产购置项目经批准后列入年度部门预算,杜绝固定资产采购的随意性。逐步建立我公司的信息化资产管理数据库,将其作为资产购置和维护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