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路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1.1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面对世界范围多种思潮、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95后大学生开放的思想趋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2 大学校园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领大学校园新风尚,对培养大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努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指引作用,同时也是大学校园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道德规范,贯穿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涵盖了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是与师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基本价值规范,为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中华文化强调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强调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喻于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与人为善”等,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其蕴涵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同时也服务于文明、和谐校园建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2]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95后大学生的特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校园文化建设将面临诸多突出问题。
2.1 受世界范围多元文化思潮冲击,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具有挑战的时代。现在中国发展强大了,但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却没有与经济飞速发展同步,加之多元文化和思潮的侵蚀冲击,造成人们精神世界的彷徨。这些思想正在逐渐向高校渗透,导致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强烈冲击,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方面,95后大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活跃、善于接纳新事物,这就容易受各种价值观的左右。一些别有用心的中外敌对势力推崇的所谓民主、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低俗思潮在社会上渐渐蔓延,给青年学生也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校园中不潜心求学,在盲目攀比,争做所谓的“白富美”、“高富帅”,一门心思的只顾做兼职赚钱,从而忽略学习任务,最终面临学业危机,无法正常毕业。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 有利于青年学生牢固坚守正确的价值观立场,有效抵御西方国家所谓“普世价值”的渗透。
2.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和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发展。然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无法用定量的标准来衡量,这就会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注重形式的现象,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有的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仅是贴海报,挂横幅、标语,没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二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学生社团等特色组织的积极作用,目前高校内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多样,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他们的载体作用,有的高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但都侧重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没有将社团独具特色的文化得到宣传和推广,无法调动广大师生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4]但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2.3 网络新媒体技术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网络时代推动了人类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变革,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5]而今,网络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成为青年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之一,网络为我们带来积极效用的同时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思想不够成熟,易受社会上腐朽思想的侵蚀,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世界,传播着一些负能量的消极思想,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和抵触,使大学生的“三观”扭曲,这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育带来挑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虽然面临众多挑战,但高校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正能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新风尚,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3.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6]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精神支柱,对高校发展起着深远影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和谐、文明校园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系统梳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汲取思想精华,深入阐发其时代价值,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关键,持续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能达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2 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好校园新媒体平台,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正面积极宣传,牢牢掌握舆论正确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积极向上正能量,促进校园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让高校形成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新媒体平台强化对校园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宣传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个的鲜活材料,通过正面宣传报道,在校园内弘扬正气,鼓励广大师生立身实干、引领风尚。同时,高校新媒体管理部门“强化传播媒介管理,不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切实增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能力”。[7]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的主渠道作用。
3.3 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一种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进认同。高校可以通过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促进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营造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突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升国旗、入党等有庄严感的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大学生深刻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学雷锋活动在校园常态化,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培育文明校园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位大学生来说都犹如阳光和空气一样,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让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提升整个校园的道德基础,塑造校园时代精神。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语文;审美鉴赏;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63-02
理论界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功能的探讨在最近十年几乎从未间断。从工具性的探讨到人文性的追问,大学语文的“语文”学科性在探索中不断明晰。本文从本世纪以来教育学界所提出的“生命教育”理念入手,阐述大学语文在当下应有的生命教育功能。
一、教育的生命转向与大学语文使命的必然
“生命教育”概念最早由美国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1979年在悉尼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其理论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和践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探索,并将2001年确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观念作为教育的重点理念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而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则是从21世纪初期发轫。生命教育的实践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教育语境中有着不同侧重,有的侧重于以普及生命知识为重点,强调对生命的珍惜,预防吸毒和自杀等戕害生命的行为;有的侧重于更大意域中的“生命”含义。因此,生命教育理论既有浓厚的宗教学和伦理学意味,也有深厚的哲学和人类文化学意味。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生命教育实践,在其理论上,都强调教育要以人的本真生命为起点。叶澜教授说:“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1]李政涛教授则这样强调:“判断一种教育活动是否合理,基础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没有使每个身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活力,有没有使生命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教育得到增殖、提升和扩展。”[2]当生命成为教育的原点,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无视每一个教育对象的鲜活生命。大学语文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更应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已经自不待言。在培养基本的人文情怀、崇高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大学语文义不容辞。然而,人文性的培养又是以生命存在为基础的,我们所期求的人文精神其实是在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中,通过精神生命的实现以及社会生命的建构而达成的,因此,当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更多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是否应该给予教学对象以更多的生命教育,通过这样的生命教育,让教育对象懂得,生命之真――生命的合规律性,生命之善――生命的合目的性以及生命之美――生命在知、情、意的完美统一中所实现的人格升华、价值呈现和生命超越。因此,作为一门人文性浓厚的课程,大学语文也应该将生命教育的使命提上日程。人文性和生命关怀,在其根本上,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功能来说,并不存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的矛盾。“生命化的教育把知识归结为创造性的智慧,把智慧归结为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3]因此,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确立是在当下教育语境中对其人文教育使命的拓展。
二、语文的课程属性与生命教育的可能
大学语文何谓?早在199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高教司就把大学语文界定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一直都在学习语文,大学语文与此前三个学段的语文存在怎样的区别?大学语文教学界就此进行过充分论争和探讨。其中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比较折中或者说比较综合的理解:在工具层面,大学语文应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人文素养层面,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经典作品,深入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起到情感陶冶的作用;在文化层面,大学语文承载着继承和传播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任务。然而这样的阐释对于大学语文而言其实大而无当,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语文其实都承担着这样的使命。我们认为,大学语文首先得回到“语文”上。大学语文在其课程本质上,不是政治教育,不是人文概论,也不是思想史。大学语文应该是通过经典文章的赏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小学的语文,应该回归并深入到“文章”中。如果我们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化功能,那么,“以文化人”的思想就应该是我们的借鉴。从字源学上看,最早的“文”在甲骨文中像一个正立的“人”,其胸部有纹饰。因此,“文”的最初意义大约是指人类对自身的装饰和美化。“文”中包含着秩序、节奏、规律之意,因而又引申为礼节仪文。当然,无论是“文字”之文,“文学”之文,还是“文化”之文,它们都同时具备形式创造的意味,正是因为这种包含着一定秩序、节奏、规律的形式能指,引领人们进入更为丰富的意义所指。所以,“文”的情感性、形式性和审美性就应该成为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标准。《大学语文》的教育体现为高度的融合,是多样中的统一,是在大学之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教育。因此,大学语文从课程属性上具备了通过优美文章进行生命教育的可能性。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完美结晶和思想的审美化和艺术化,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欣赏,其实也就是与这些作者跨越了时空的生命对话,通过情感的激荡、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深化,学生理解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形成了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追求生命超越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同意孔庆东先生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学语文,首先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4]
三、审美化的教学与大学语文生命教育的现实路径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我们可以将其中丰富的生命意蕴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欣赏、审美愉悦中理解生命的真谛,懂得生命的意义,并最终形成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大学语文中的生命教育,首先体现在对生命之“真”的发现上。人的存在是以感性的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这样的自然生命同时也是一条被规定了长度的线段,这便是生命的有限性。人类对于这样的有限生命常含感伤之情。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慨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与无尽的江水相比,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正是这种有限性激发了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冲动,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一切创造都是人得以延伸自己生命的重要方式,也只有人能通过文化创造,来实现生命的“此在”(海德格尔)。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登幽州台歌》这类作品的赏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穿梭于历史的时空之间,在审美情感的投入中,体会诗人对生命的激情,充分感受其人生价值,这样的对话无疑能引起学生对生命的珍视,体会生命之美的真正内涵。同时人的有限性还体现在人的现实局限性上。生理缺陷、性格弱点、决策失误、判断失准等,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文学作品,尤其是悲剧风格浓厚的经典作品,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性的弱点,正视个体生命的缺陷。悲剧主人公命运的遭际往往都是因为他们是“有缺陷的好人”(亚里士多德),如哈姆雷特的延宕、麦克白的多疑。正是通过这些“有缺陷的好人”,悲剧羞辱性地暴露了我们力量的局限,强化了个体的生命意识。悲剧在这里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在怜悯和恐惧中,对自我生命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有了更深刻、更形象的体认。大学语文的生命教育,还体现在对生命之“善”的引导上。所谓生命之“善”也就是生命的目的性和价值诉求。“假如生命没有意义,那么正如存在主义者很快明白就明白的那样,它展示出一块迷人的空白板岩,在上面铭刻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奴颜婢膝地顺从上帝、自然或者社会惯例的价值观。”[5]每个生命个体都面临着这样的生命情结:每个人注定走向生命的终点,但是,生命的自由属性赋予了其选择这种“走向”的方式。“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是卫国将士的铮铮誓言,“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赴刑场。”是革命先烈的豪迈抉择,“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多情男儿对爱情的宣誓,而裴多菲则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人生价值。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最后姿态是生命价值的最后注脚,站着死还是趴着生,不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命价值观念的对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优秀作品的生命意蕴,启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反思,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情怀的感受,对叙事主人公遭遇的理解,学生或产生情感共鸣或形成强烈的同情以及批判意识,从而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做出判断,并构建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念。《前赤壁赋》教给人以豁达的生命态度,《爱尔克的灯光》让人懂得珍惜一己和他人生命,而《伤逝》在婚恋悲剧的讲述中,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命的体悟,《兰亭集序》则让学生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感受一种超然物外的生命精神。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实现最终统一于生命之“美”的澄明上。如果说,在对经典作品的鉴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实现对生命之“真”的发现和对生命之“善”的启迪,那么,生命之“美”的澄明则是大学语文实现生命教育使命具有整合性的途径。
文学作品价值最终是在审美中完成的,离开审美,文学作品或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历史、哲学、社会学教材。而审美的过程又是情感渗透的过程,是价值领悟的过程,审美,在其本质上是对自我的发现、自我价值的肯定。在审美这个“对象化”的过程中,主体在客体中所能发现的一切思想观念和精神价值,都作为一种生命能量潜藏于自身。这种能量一旦被作品“照亮”,主体就会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产生愉悦感。如果说《哈姆雷特》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爱情故事》表达了爱情的真谛和自由,那么,我们更应该这样表述:是读者(观众)在《哈姆雷特》、《爱情故事》中发现了自己生命的能量和激情,从而在主体意识的逐渐弥散中,感受到了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审美愉悦由此而来。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愉悦是持久而深刻的,因为审美中的知、情、意三者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暂时结束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状态,没有异化和分裂,生命充分享受着自由、和悦,享受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洽和兴奋。这样的状态,正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描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主体生命体会到了与造物同在的“在场”感,同时也肯定了自己的生命意义,这一刻,来自灵魂深处的激赏和深刻理解,构建了一个圆整、浑然而“自为”的生命,生命之本真刹那间炫目于前,生命之“美”悠然澄明。从这个角度上说,基于生命关怀的大学语文教育,对于构建学生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形成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说,只有实现了生命教育使命的大学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0.
[2]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35
[3]黄克剑.明日教育文库总序[A]//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4]孔庆东.语文教学改革与传统[A]//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抓住时代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价值导向;人文性
一、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现状简析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转型时期,正处于精神成人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价值观多元化、混乱化的困境,由于当前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相对滞后,许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和困惑,甚至造成价值观扭曲、心理疾病等严重后果。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因其学制短、专业教育繁重等特性,在价值观教育领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和用人单位输送了大量优秀劳动力,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许多高职院校重专业,轻素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难以得到保证。除此之外,课业紧张、师资薄弱、文化氛围缺失等软硬件问题也极大地限制了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许多学生陷入了功利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等价值误区,对其身心健康乃至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实现,其主要教育方式则是思想政治类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当前的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教学内容教条刻板,教师主要以知识灌输和应试为教学、考察手段,很难引起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情绪,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引导。除了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主要还包括心理咨询、讲座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或者参与面不够广,或者影响力不够深入,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当前社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随着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高职学生将逐渐成为我国劳动力的中坚力量,而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全人格,则是除了专业技能之外同样应当具有的就业条件。因此,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加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
价值观是指导人类的实践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均处于一定的价值关系,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和满足一定的价值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观便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尺度,是人们各种行为判断的依据,它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才有正确的价值目标选择,才能把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价值成果的积极追求统一起来,才能使主体的活动既沿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又沿着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预想的目的。即使遇到各种曲折和考验,也会坚定不移地向着这个经过选择了的价值目标奋进。”[1]由此可见,加强价值观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高职价值观教育的真正有效性,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题,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探索真正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方式和途径,而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类通识课程显然是一个绝佳的方案。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大学语文、影视鉴赏、社交礼仪等诸多人文性课程。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这些课程报以浓厚的兴趣。许多学生表示,此类课程既能调节身心,又能增长见识,是对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事实上,人文类公选课的意义不仅在此,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往往被忽略,而这些恰恰是价值观教育的最好素材。以大学语文为例,此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汉语言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文学作品为蓝本,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对作品经典性的讲解以达到对学生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2]可见大学语文的功能,远非掌握母语技巧这么简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校大学语文,也便是学习本民族及其他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价值观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因为一切文学都基于作者的某种价值情感,文学的思想与精神,便是作者价值观的传达与呈现。
基于这种理念,我们不妨以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为蓝本,通过教学内容与思想的有机渗透,以多种方式和途径推进人文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隐性的价值引导,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和综合素质。
三、大学语文价值导向功能的实现
要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功能,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和调整,树立起“大语文”的概念。
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以文本赏析、文学史梳理、语言学应用等模块进行教学活动,不管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只是中学语文的升级和扩充,其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掘,价值导向功能亦十分薄弱。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大语文”重新界定了语文的范畴和功能,在这种界定中,教学不再固守“文学”的藩篱,而是将其与“历史”、“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贯通起来。其目的,并不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在于“凸显语言文学对于培养和陶冶全面的、整体的“人”所应起的积极意义,在于使人懂得感恩,并在心意上自觉地涵养真诚和谦逊、秉持善性和良知,在行动上自信地追求美好和光明,从而使人真正地成为有道德、有境界、有人格、有个性的文明人、文化人。”[3]也就是说,“大语文”所关注的,乃是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即不同思想、不同智慧、不同情感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体悟,而这其中,便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呈现。这种不拘泥于知识点,而注重于人文关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精神成人”,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我们可以对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调整,一方面要拓展作品的范畴,除了文学作品,一切能够反映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代表性文章均可纳入;另一方面要改变教材的组织结构,将传统教材中以年代、文体、功能分类的方式变为以主题模块分类的方式进行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可以作为这种教学改革的参考案例。
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同,《大学新语文》完全淡化了文体、年代、学科的界限,而分设若干主题,每一主题之下收集若干篇不同的文章。以第一章为例,第一章主题为“大学之魂”,主要探讨大学精神的所在,在这一章中,编者共选取了《雾里的剑桥》等六篇风格各异,但主题统一的文章,而在章节末尾,则有《编者的话》一文,对本章节主题及选文进行适当解读。在后续章节中,每一章都有自己的主题,涉及青春、仁爱、爱情、自由、良知等各个主题,文章的作者来自文学、教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文体包含散文、诗歌、小说、书信等各种样式,而每一章后均有编者的点评。很显然,这种编排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脉络的清晰。最重要的是,每一个章节主题都与学生的现实密切相关,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从《大学新语文》的设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语文具有巨大的教育潜能,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是一个主题,而每一个主题又往往蕴含着独有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广大教师真正需要挖掘的教学财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更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思想、精神和情感进行深入思考、体悟。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文本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不断塑造、修正自己的价值体系,而这,正是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学贤.价值观对于实践主体行为的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
关键词:大学语文 体验教学 策略
大学语文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是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一,承担着拓宽大学生母语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力和综合审美能力等重要任务。学学语文,可以使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以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促进精神与心灵的成长。然而,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却更多地呈现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以教为中心的讲解和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讲,没有积极思考的空间。因此未能形成有效的师生对话机制,未能让学生真正进入到课堂情境与文本情境中。
事实上,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强调对人的生命体验的传达,这与体验教学目的指向的生命性与强烈的情感性特点不谋而合。体验教学是在自由、开放的教育情景和关系中,师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达成个体生命之知识与意义建构的教学方式。在体验式教学中,“体验”是与生命、生存相联系的行为,不同的人对生命、生存和生活会产生不同的体会和感触,这种“体验”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的、独特的。体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对话。它从语文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培养,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大学语文课堂中,真正发挥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课的作用。
一、体验教学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体验教学强调生命对生命的感发才是最涤荡人心的教育,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与牧师一样,是有神性的职业”。如果说牧师的工作更侧重于对灵魂的拯救的话,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之处就在于更侧重于对灵魂的铸就。
1.教师对职业首先要有一种真诚甚至虔诚的热爱。他需要热爱教学,视教学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自己生命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寓所,而不只是完成一件工作。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爱才有可靠的根基,对职业才可能全情投入。
2.教师要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教师的生命的真情的流露,这种爱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基础上的爱,而不是对学生的一种施舍与恩赐。教师真挚的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安全和力量,会润泽学生的生命。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思考和评价。只有在得到了教师尊重和肯定的前提下,学生才敢于畅所欲言,把心中所想、所感、所悟尽情吐露出来,个性得到自由舒展,才能得到尽情发挥带来的生命喜悦,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形成知识以及情感体验的共享。
3.术业有专攻。教师应该全方位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不仅仅是职业技术层面的要求,因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的载体,教师的专业性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职业生命的热力。大学语文课程又有别于其他一般课程,因此教师应每周设置固定时间与学生交流,既可以研讨课业问题,也可以做心理恳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生命成长,实践“传道授业解惑”。
二、多种教学方法、技术促进大学语文体验教学的开展
大学语文的体验教学中,教师构建教育环境,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使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情感、意志去感觉、去评述文本和人类文化,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预见性,不断地提升心智训练的水准,建构人的主体性。为此,就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大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景和生活空间里发生的。教学情景是教师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选择或构建创造的适合于活动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景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如何使教学双方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产生“神与物遇”的对接,体验教育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2.恰当使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同为课堂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应发自内心地地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为主体的能动性和学习的真正乐趣,从而与教师、同学共同探求隐匿在文本后的意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参与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图像以及音乐背景等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引入到体验的氛围中;进而通过有声语言、大量资料链接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发学生的联想,不断深化体验效果。在丰富资讯的基础上,在恰当的体验空间下,学生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个性特点、成长经历等等不断累积新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促进心灵成长,从而达到陶冶人文精神、丰富人文情怀的教学目的。
首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活用多媒体,可以带领学生、激发学生去解读文本,领略艺术与精神之美。比如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此诗的情感表现克制而深沉,学生不容易理解其深意。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一定的多媒体形式,比如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现“红山茶”及其隐喻含义。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一直被赋予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和讲解,学生便能体会到诗中“红山茶”所蕴含的感情深度:细腻、深沉、节制,委婉中蕴涵着激情,如此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萧红的赞美与激赏。再比如讲授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使用多媒体资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淡淡的月光、脉脉的流水,作者笔下那隽永的景象细致入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秦淮河,完全融入了诗情画意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的这种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而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活用多媒体,可以弥补学生阅读量及生活阅历的不足,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文本,提高文学鉴赏的自主性。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但学生已无法直接体验到盛唐气象的豪迈壮阔。因此,在学白诗歌之前,不妨让学生看看有关盛唐的影片,或者是有关李白的图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盛唐生活,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李白在当时的名声和性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刚正不阿的气质。
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确实能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是教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以促使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为终极目的。多媒体设计要针对不同的重点、难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只是为了展示、为引起学生注意力而插入一些声音、图片,这样反而会干扰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总之,大学语文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注意设计与其他环节的协调,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整个教学环节中有机的一环。
三、大学语文体验教学策略的意义
1.当下大学语文教育仍表现出一定的工具理性的弊端,为了矫枉,我们需要在一个更宏大的格局上思考:到底要建设何种导向的大学语文?显然,大学语文课程需要回归价值理性。在价值理性关怀下,人性世界被认为是以“合目的性”形式存在的意义世界。在这个世界,人对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人的最终归宿和终极关怀成为重心所在。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也不过是完成“育人”的教育目标。“育人”便要育“整全的人”,亦即“全人教育”。全人教育认为教育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社会、道德、伦理、创造性、精神各方面的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的经验、选择与合作。――这便是大学语文体验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大学语文的体验教学中,可以发生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交融、摄养,这种交接融摄,符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用爱和关怀使人获得属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使人成为人。
2.体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品格。奥巴马说:“不管时代怎么改变,品格的力量一直未变。一个拥有高尚品格的人,总是给他人带来信心和光明,虽然学生也深知黑暗的势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精神领域的多元化和相对失范,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身体成熟、心理却未必成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难免出现错位和偏差,这需要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教育途径来养成和纠偏,以免我们的教育只是在造就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里克纳认为,好品格就是知善、向善和行善,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品格教育,就是学校(以及家庭和社会等)通过审慎的努力,帮助年轻人理解、关心并按照核心价值行事。这种努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显然,高校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帮助学生培养品格的任务,但是作为素质教育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担起首要责任。
3.大学语文的体验教育有助于促进公民教育。处于现代化纵深发展的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方向相反的两种变化趋势,一种是向下的变化――即社会的衰败,另一种是向上的变化――即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只有我国公民社会充分发展了,社会才能获得足以克服衰败的巨大力量。大学生是国家的核心人力资源,是新型知识分子和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他们将处于时展的前沿,为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未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势在必行,功在千秋。人文主义的启蒙和人性的解放是公民社会生长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我们可以将大学语文教育和公民教育进行融会的理论立足点。
参考文献:
[1]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2]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秦朝晖.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内容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
[4]舒志定.体验教育的合理性及其展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
[5]李放滔.对体验教育的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