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的主要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了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计算机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计算机教学的良好开展,因此,对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与解决,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1]。
一、中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目标缺乏良好认识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计算机课程并非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课程所占比例极低,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忽视,使得教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缺乏良好认识,教学过程中照搬教材,授课方式单一,课程缺乏生动性与实践性,使学生对枯燥的计算机理论难以理解与吸收,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针对中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有限的情况,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简化课程难度,提升学生学习热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足
中学生通常对计算机课程认识不足,将计算机的娱乐功能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极差,在实践课上,对老师要求的实践操作采取应付心态,不跟老师的思路走,专注于桌面游戏,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上的消极、被动态度,多因对计算机课程缺乏兴趣所致,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2]。
3.教材更新速度慢
目前,中学计算机缺乏统一的大纲教材,编制机构根据指导性文件编排教材,导致市面上计算机教材多样,不同学校、教师使用教材各异,教学内容缺乏约束力,且教材更新缓慢,落后于信息化发展,限制了计算机教学的规范化。
4.管理者缺乏重视
由于计算机课程被排除在基础课程之外,学校管理者往往对计算机课程缺乏重视,无法在实际行动上给予计算机课程足够的支持,课程安排极少,甚至有时还需让位于数学、英语等课程,直接导致了教师、学生对课程的忽视。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计算机设备滞后,使用年限极长,损坏率较高,甚至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有独立的机器使用,两人一台的情况时有发生,无法保证教学效果,限制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学理念,选择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重视课堂实践,了解学生需求,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中心,如分组讨论、针对学生需求教学等,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中应明确自身的教学地位,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得到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使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并给予指导与鼓励,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从中得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产生求知欲,从而提升学习主动性,由被动接受转化为热爱学习,显著提升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与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需求[3]。
2.规范计算机教学
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仅在于传达计算机知识、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同时,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亦是课程的主要任务,规范计算机教学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规范计算机教材,加大资金投入,规范计算机硬件配置,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良好开展打好基础。同时,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监督、检查,创新考核制度,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评定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以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实现计算机高质量教学[3]。
3.提升教师水平
关键词:明确方向 兴趣培养 知识教育 问题纠正 应用巩固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进行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解数学计算的定义,明确学习方向
数学中的计算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其中笔算是最常见的形式,但口算和估算同样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忽视。就估算来说,它最大的意义就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口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心智,促进学生心智和谐发展。教师应明白:学生学习相关计算技巧和方法并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或解决书本上的习题,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学生在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中培养其严谨的思维和周密的逻辑,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智。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充分了解计算的相关内容及其重要性,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方向。
二、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
很多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或数学计算水平提升慢,很大的原因是自身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计算能力,教师就必须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将计算理论生动化。数学教学中忌讳干巴巴的说教,这样只会使知识点变得更加抽象无味。在教授知识点时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真实可感,这样才会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去理解知识点,也有助于他们对理论的掌握。例如在学习初步加减运算时,一些在成年人看起来很容易的理论常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用一些比喻或者创设一些情境来让枯燥难懂的运算过程变得有趣。
2.将数学计算与生活相联系。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较为广泛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联系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计算,也会增加他们学习计算知识的兴趣。生活中关于计算的知识不可胜数,教师可以适当举例,就如加减乘除这样的基本算术在我们每天买东西的过程中可以轻易看到。通过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具体化,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好奇心,对于他们计算方面的兴趣培养也会有很大帮助。
三、注重计算理论知识教育
计算能力的提高是在掌握了一定计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全面或者有所缺漏,对这方面能力的提高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小学数学的学习由易到难,从基本的加减乘除到百分数、应用题,难度逐渐提升,另外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联系,之前的知识可以说是为以后的知识打基础,因此掌握好每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尽责,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兼顾水平不同的学生,保证每位学生对规定要会的知识都有所掌握,在此前提下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拓展,重视计算理论的教授,保证每位学生都掌握相关知识,为学生今后计算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四、纠正在计算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练习是计算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计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起到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计算练习的数量和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成正比,有时候过多的练习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减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效率,起到相反作用。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避免出现大搞“题海战术”的现象,练习时要科学判断,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联系,努力做到“举一反三”,学会迁移。
五、在应用中提高计算能力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负荷计算需要系数法
负荷计算概述
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负荷计算得出的数据是选择和校验供配电系统及其各个元件的依据。由于电气负荷是随时变动的,故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在一定时间间隔中的持续负荷,它在该时间间隔中产生的特定效应与实际变动负荷的效应相等。因此,负荷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参数选取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变配电系统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同时也影响到变配电系统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的高低。设计容量过大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及投资成本升高,过小又可能影响建筑功能的实现,甚至会产生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及政治上的重大影响。
在民用建筑的负荷计算中,常用负荷计算方法有单位功率密度法及单位指标法、需要系数法等。单位功率密度法及单位功率指标法适用于设备功率不明确的各类项目,如民用建筑中的的分布负荷,尤其适用于设计前期的负荷框算和对计算结果的校核。需要系数法计算过程简便,在民用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都有非常广泛的用途。需要系数法的计算基础是负荷曲线,特点是逐级打系数。设备台数越多,精确度越高。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特别是变配电所的负荷计算。因此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我们要重点掌握需要系数法。
2. 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2.1需要系数法几个计算指标:
设备容量(也称安装容量)――用户安装的所有设备的额定容量或额定功率(设备铭牌数据)之和,是配电系统设计和计算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计算负荷(也称计算容量)――通常采用30分钟最大平均负荷,标志用户的最大用电功率,是选择变压器容量、确定备用电源容量和季节性负荷划分的依据,也是计算配电系统各回路计算电流的依据。
计算电流――计算负荷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是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电器,计算电压偏差及功率损耗的依据,也可作为电能消耗量及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依据。
2.2计算步骤为:
a. 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应注意的问题:
3.1计算中要注意个参数的单位
为kW,为kvar, 为KVA, 为A, 为kV.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电压的单位。
3.2设备功率选取问题
a. 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不包括备用设备容量。如设置三台水泵,平时2台工作,1台作为备用。则计入2台的设备功率。即不同时使用的设备其功率不叠加。
b. 对长期连续工作制和短时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设备容量即为用电设备铭牌额定容量之和,周期工作制电动机(例如起重机)取负载持续率25%下的有功功率。
kW
――周期工作制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
――电动机额定负载持续率。
c. 照明负荷的用电设备功率应根据所用光源的额定功率加上附属设备的功率(如金属卤化物等需加上整流器的功耗,低压卤钨灯需加上变压器的功耗等)。
d. 消防设备与火灾时切除的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设备容量。消防负荷,除消防中心在正常情况下需用电外,其他均处于待用电状态,且火灾时可能同时切除一般电力、照明负荷的计算有功功率大于消防用电的计算有功功率,故消防负荷不计在计算负荷内。但是对于多用途的负荷,例如消防电梯在平常兼做客梯使用,火灾时用于消防电梯;有些消防排烟风机平时用于通风,火灾时时用于消防排烟;有些消防水泵平时用于排生活污水,火灾时用于消防排水;有些应急照明平时用于正常照明,火灾时用于应急照明。这些在平时使用的消防负荷用电量应计入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统计值之内。
e. 不同时使用的季节性负荷,如空调制冷设备与采暖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设备容量。
f. 单相负荷需要换算为三相负荷的判断依据是:单相负荷设备功率大于等于三相负荷设备的15%,才进行换算。注意: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以下简称《配电手册》)第13页中“当多台单相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负荷设备功率的15%时,按三相负荷平衡计算,可不换算”。笔者在其他一些书籍文献中,看到对此判断依据有另外的说法,就是要求拿单相负荷的计算功率来与三相负荷的计算功率的15%比较。笔者认为因设备功率是负荷计算中最基础的材料,按照设备功率来比较,省去了先换算为计算功率的步骤,简化了设计中计算的复杂程度。并且实际负荷本身就是不断变动的,用设备功率来比较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的。
如果是单相设备功率大于等于三相设备功率的15%时就需要换算,而换算时就不能用设备功率换算,而要用计算功率换算。对于需要系数法,计算功率即为需要功率。数量多而单个功率小的用电设备例如照明负荷,视为已均衡分配到三相,因为即使某一个配电箱三相分配的不均匀,整栋建筑内的三相负荷是均匀的。所以某一个短时间内可能负荷不平衡,但整栋建筑在长期运行时,负荷是平衡的。
在设计时,单相负荷应注意三相均衡分配。需要单换三的主要是380V线间单相负荷的电焊机。按照简化算法中,线间负荷情况。三相换单相绝大多数是电焊机问题。需要系数的设备功率问题主要是起重机问题。在《配电手册》13页上有“只有相负荷时,等效三相负荷取最大相负荷的3倍。”比如一个单元有10户住宅,三相上的最合适分配比例应为3,3,4。每户如果4kW,其三相总负荷因为最高相4户负荷的3倍48kW。
3.3需要系数、功率因数同时系数的取值
a. 关于需要系数及功率因数的取值,《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版)》(以下简称《技术措施》)表2.7.7与《配电手册》表1-2至表1-5,为我们提供了设计依据。
b. 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措施》2.6.2中“不同类型的设备的视在功率,应将其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分别相加后求其均方根值”。所以我们在做负荷计算时注意不要将空调和照明用同一需要系数和同一功率因数计算。否则会致使计算的结果偏大,造成浪费。
c. 需注意与需要系数相匹配的同时系数的选取,不要漏打同时系数。对配电所的分别取0.85-1.0和0.95-1.0;对总降变电所的分别取0.8-0.9和0.93-0.97。当简化计算时可都取值。
3.4变压器容量选择
民用建筑的变压器容量按照下式计算
kVA
――变压器的负荷率;
――民用建筑变压器总容量,kVA。
由此可知,S由和确定,然后按变压器标称系列来规整。当单台变压器运行时,的取值范围一般在70%~80%为宜。
在选择变压器时,《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3.6中“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0.4kV时,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预装式变电所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宜大于800kVA。”
结语
利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关键问题首先是设备功率的确定,其次是需要系数、功率因数和同时系数的取值,最后是依据计算结果经济可靠的选择电气设备。目前负荷计算没有一个全国的统一标准,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建筑物实际使用功能,把握好建筑物总体的用电需求,真正做到民用建筑计算负荷得以充分利用,降低初投资及运行费用,节约电能。
参考文献
[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编. 工业与民用配定设计手册.第三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 电气(200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关键词: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35
上世o20年代,计算机的诞生促进了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计算机技术要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行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在当今计算机信息时代,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展广度越来越宽,发展高度不断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从单一的信息技术逐渐走向了多元化的领域技术,光学计算机技术、纳米计算机技术、生物计算机技术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不仅能够提高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且对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1 时展的需求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计算机技术最初运用在战争领域。但是,在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国追求和平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经济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强调运用计算机技术创新产品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十分重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民用化发展,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2 信息共享的发展
信息共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信息共享促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发,加强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交流,并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支持,以减少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发周期,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1.3 计算机理论基础的研究
计算机理论基础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的过程中,研发人员能够在理论知识中获得设计灵感并将计算机理论知识运用到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并且,计算机理论知识需要实践的检验。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能够检验理论知识的正误并改进错误的理论知识,进而使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拥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减少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错误。
2 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
2.1 发展高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主频上。计算机主频发展程度越高,计算机的性能就越稳定,运行速度就越快。目前,英特尔公司已经研发出了超过10亿晶体管的计算机微处理器,也就是说计算机可以有多个处理器共同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2.2 发展广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度主要指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范围。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计算机已经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一台计算机,计算机无处不在。并且,目前人们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笔记本、冰箱、洗衣机等都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电子化产品。很可能在若干年要以后,纸质书籍被淘汰,人们普遍使用电子书进行学习。
2.3 发展深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深度指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课题主要包括人机互动、信息选用等。人工智能要求计算机具备多种思维逻辑能力和感知能力,能够与人进行自由交流。现阶段,计算机人工智能主要运用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人工智能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普及。
3 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3.1 高速计算机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发明了空气绝缘体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技术。并且,纽约保利技术公司发明了计算机使用的新型电路。在这种电路中,芯片之间用胶滞体所包裹的导线连接,而胶滞体的大部分物质是空气。胶滞体导线不吸收任何信号,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并且,胶滞体导线能够节约成本,降低计算机的耗电量,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但是,胶滞体导线的散热性较差,保利公司针对这一问题研发出了电脑芯片冷却技术。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积极借鉴美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发成果,积极研发提升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科学技术,高速计算机技术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3.2 超微技术生物计算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到生物领域,积极研制生物计算机。生物金计算机主要运用生物芯片,以波的方式传递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普通计算机的十万倍。并且,生物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十分强大,计算机消耗较小,与普通计算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计算机已经突破了超微技术领域,实现了超微机器人。在生物计算机背景下,我国加强重视生物计算机的优势,积极探索生物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超微技术在生物领域的运用,尤其强调生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医疗行业的运用,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3.3 光学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用光作为计算机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光的信息传输速度远远高于普通计算机,并且,光的偏振特征和光的频率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信息传输的能力。另外,光学计算机不需要任何导线,光线交叉也不会造成信息干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智能水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等六十多个国家组成了科研队伍进行光学计算机研究。现阶段,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加快研发光学计算机技术,光学计算机成为了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向东.计算机未来发展方向预测及新技术之研究论述[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2).
[2]常思维.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35).
【关键词】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融合
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它的应用面很广,和很多学科和行业都有紧密的联系,也有很多行业和学科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是简简单单地运用计算机,而是一种专业性的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技术
计算机系统技术的主要技术是通过依靠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来使计算机有效运行,它的技术内容主要有系统的结构技术、系统的管理技术、系统的维护技术以及系统的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技术能解决大量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显著地节省了人力成本,性价比很高;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技术就是管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工作效率;计算机的维护技术就是对运行中的计算机进行维护,及时发现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地对计算机的主要的功能程序进行检查,及时地发现系统的功能故障,并且能够进行自我修复;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方面。
(二)计算机器件技术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安装在计算机上大大小小的电子器件,而先进的器件技术能保证计算机安全可靠地运行。从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原理来讲,计算机是按照一系列复杂的逻辑组成的,而且计算机中的高级逻辑就是通过各种器件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就是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
(三)计算机组装技术
随着计算及电子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组装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计算机组装技术要与计算机电子器件技术保持同步,这样才能促进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二、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发展快,通信产业发展迅速,业务繁多,而且通信技术和通信方法仍在不断地进步和改进。不管任何时期,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通信技术如何变化,通信技术永远不变的内容都是高保真地传递信息,也就是说通信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将信息快捷、准确、安全的传递出去。
三、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
(一)计算机通信技术
文本、表格、图像、视频和语音等信息都能够以数据的形式传输,计算机通过传输这些数据,也就实现了计算机通信的目的;如果通信距离近的话,传输数据只需要通过电缆将通信设备的各个端口进行连接,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如果通信距离远的话,传输数据需要运用不同于电缆的媒介,实现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二)信息技术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对不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备的能力,现代的信息技术吸取了多种高新技术的优点,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它的特点。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影像等信息数据的获取,与此同时,这项新的技术也会对获取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分类和专业性的处理,满足各种各样各个类型领域的需求。
(三)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后诞生出的重要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实现小范围内的无线连接,在这个小范围内传输数据不需要耗费太多,而且传输速度快。蓝牙技术虽然传输数据的距离不大,但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操作简单,传输数据的效率高。
(四)实时远程通信
计算机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将各个通信终端连成一个网络结构,这样可以扩大信息传输的范围,特别是现在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弥补有线通信的不足,比如在有线难以通信的区域建立通信网络,从而达到实时远程通信的目的。
(五)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主体是多媒体通信设备,控制核心是计算机,通过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达到多媒体信息的采集、整理、储存和传输。传统的通信技术虽然能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传输,但是不能实现数据信息传输的实时同步,然而现在的通信在很多场合下都要求信息传输的实时同步,而多媒体通信技术就能满足这个要求,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相关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比如说远程监控和远程教育等。
(六)数据库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会带来海量的数据传输,这也就使计算机通信技术形成的数据库系统的内容更广、结构更灵活,而且能够整合不同的内容,使数据库里的内容更规则、有序和清晰,从而提高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会变得更加密切,通信技术的发展会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计算机技术也会促进通信技术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里,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产生的新技术将使现在的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实时、同步,也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周艳萍.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技术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3,27:41+43.
[2]王乐明.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7:1200+1296.
[3]赵书阳. 论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J]. 电子世界,2014,08:148.
[4]胡建宏.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技术探讨[J]. 电子制作,2016,Z1: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