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的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院 会计 电算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46-01
21世纪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已融入了世界经济的运行轨道。经济越发展,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越重要,而会计的基础工作就越显得地位突出。从1996年开始,会计全面推行电算化,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记账,财务报表计算机自动提取,财务信息网络传输,广大财会人员摆脱了传统的繁重的手工劳动。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电算化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必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会工作的电算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推行会计电算化,特别是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管理,是实行会计工作现代化,促进会计工作改革的重要保证。
一、医院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过于简单。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已经开始采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然而,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应用还很简单,达不到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是,对单位的出纳、工资、固定资产等资金流的管理工作以及凭证填制、记账、报表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无缝链接式的计算机联网运行。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加快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应用。
2.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不够严格。由于医院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对其管理也缺少规范,存在各个医院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行业规范不统一的现象。比如:有的医院软件系统管理员可进行任何业务流程的处理;有的医院软件系统不能进行反结账;有的医院软件系统无法编制现金流量表。这些问题均需行业标准与技术规程来解决。
3.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后期维护不到位。首先是在实际操作中,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通常因为会计人员的操作不当或者医院数据过多等因素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和错误。软件设计公司的后期支持和维护跟不上。如此日积月累,造成软件系统使用难度增大,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是软件升级相当困难,在基层操作过程中,不断增减的会计科目无法通过软件升级自动更新,软件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造成会计核算的延误。
4.会计电算化人员知识欠缺。一般情况下,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能满足手工会计核算的要求。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维护。通常医院会计人员业务经验丰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
5.会计电算化档案制度不完善。由于许多医院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使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医院会计的信息泄密。另外,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医院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应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但一些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会计数据盘的备份不规范,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
二、医院会计电算化软件管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1.更新观念,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首先要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是医院管理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会计电算化管理服务于医院管理,医院要根据社会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证和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将涉及医院许多部门和人员,还涉及管理机构及管理体制的变动,都需要领导重视和支持,只有重视这一项系统工程,人员配置、奖金激励、部门间协调合作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重视会计电算化管理对于推动医院实现管理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2.合理配置会计电算化人员。医院必须配备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员,这是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效能,做好各项工作的核心。单纯的财会人员,已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需要,必须另外配置与电算化工作有关的专业人员,以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以及项目开发和系统运行、维护等。
3.建立健全一套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的运行,有效地防范计算机犯罪等问题。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不仅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还改变了许多管理的习惯和方法,对单位会计工作管理的方法程序、核算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针对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也必须相应调整。良好的会计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总之,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标志着医院财务管理步入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但上述存在的问题是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笔者相信,只要医院领导和财务人员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必然会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驭.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问题及对策.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
2.付涛,毕礼.浅谈会计电算化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问题及对策.财政监督,2007(5)
3.渠慎词.会计电算化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B),2005(8)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分析
一、房地产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来看,会计财务核算作为房地产企业中重要工作之一,其主要具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现有固定资产核算
对房地产财物核算工作来说,现有固定资产核算是它的一项重要基本职能。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来看,房地产现有固定资产核算职能中,固定资产台账编制和修正及其总量核算是它最基本的两项业务。除了这项基本业务外,固定资产总量折损与降值等变化情况登记、日常清理盘点以及流动监管也是房地产现有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工作内容。此外,为了确保现有固定资产存量数据准确与完整,我们还应当做好各项核算工作的系统规范化管理。
(二)建筑用材核算
建筑用材核算是房地产会计财务核算另外一项基本职能,其工作重点在于针对建筑工程各种用材采买、提前预处理和储备保管这三项内容编制出相应的安排计划。除此之外,在开展建筑用材核算工作时,根据所采购建筑物资款项与支付程序制定并一套相对应的核算方案。
(三)房地产运营成本核算
房地产运营成本核算上,其会计财务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与经营成本支付安排,并依据相关规范做好这两项工作中监督管理;二是各项建设运营费用地调整、归类以及划分;三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与开发成本核算,并对开发期间所投入各项资金予以评估与测验。
(四)经营单位营销利润核算
经营单位营销利润核算是房地产会计财务核算最后一项工作内容,结合工作实践来看,此项会计财务核算重点在于计算现房销售与经营所得利润、已售现房总量以及应缴税款额度精算这些内容,为此这就要求房地产财务人员充分参与到销售规划及利润目标制定中去。另外,经营单位营销利润核算工作中还应做好以下两点工作:首先,财务人员需要特别注意做好财务账目修正与推算工作,这样一来能够为确保房地产企业获取最大利润奠定坚实基础。其次,结合本房地产企业会计财务工作实际,构建或完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从而保障资金得以科学合理运用。
二、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的意义
对房地产行业而言,会计核算是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核算的任务主要在于对房地产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财务核算, 通过及时、准确的统计企业日常经营数据,经过核算与审核所得数据后来给房地产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依据,进而为房地产企业今后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便利。会计核算不但能够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会计各类财务报表,而且还可以给房地产企业内部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有利于企业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策略。然而随着国家不断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 抑制房价的不断上涨,使得房地产行业利润不断下降,并且竞争也日渐激烈,而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则能够有效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科学设置过于繁杂
会计科目指的是通过系统划分、编制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目标、任务或是房地产经营运作而成的会计项目。会计科目是对不同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构架进行分类管理的重要工作,能够对监督与控制房地产企业会计业务运作情况。为了确保能够有效监管企业会计活动情况,企业必须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规章制度来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严禁随意增减。同样,房地产行业在设置会计科目时也应当依照相关法规来进行,且需要在年底对全部经营账目进行结账,并在年终结账之后建立新账。但是房地产行业具有结算周期长、资金巨大、施工地点分散等特点,在实际核算过程中该种方法不但会让企业账目处理变得复杂,而且还会与房地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不相符,从而导致了会计核算难度加大,致使其核算准确性下降。
(二)收入、费用等税收核算的实际操作不合理
销售房子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等各类费用。就目前看来,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对于费用以及手速来源及去向并未进行严格的核算。不仅如此,对于费用以及收入的税收则存在不少不合理的地方。如,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采取的是预先销售的模式,也就是通过政府所审批下来的房地产预售许可证来开展相关市场销售活动,且收取一定的预订保证金。此时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均把销售房产所取得的预收暂时款当做其收入来源。然而,在专业角度看来,这预收暂时款并不可当做收入进行确认。除此之外,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会采用银行贷款按揭支付的销售策略,在核算该方面收入时,我国税法明确规定,必须要在首付款实际到账时才能够将其是为收入予以确认,并且余款需要在银行办理转账后方能将其是为收入进行确认。然而该项策略在具体操作时则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仅如此,在确认成本以及费用上也有着许多不合理之处,急需改进。
(三)会计核算工作内容繁复缺乏配比性
不同于普通企业,房地产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所涉及的业务类型比较繁杂,且经济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房地a行业具有经营周期长的特点,只有具有较高的单位价值才可以盈利,并且其消费对象类型较多,所以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在经营时难以准确确认其费用、收入以及利润。尤其是在大额投资或是经营周期较长的环节,资源的投入以及来源就更为复杂,从而大大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在实际核算过程中,配比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不但要确保确认费用、收入以及成本时要满足因果关系,而且还需保持一致性,以便于能够将各类费用以及收入的来源及去向全面的反应出来。但是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往往难以落实配比性原则,房地产企业在核算收入与成本时往往难以做到合理匹配。通常情况下,如果房屋层数较低,且层与层之间销售价格较为相近时,计算单位面积成本则可以通过总成本除去总面积的方法得出。而如若房屋层数较高,则不能使用该种方法。并且楼层的位置、采光等都会对房屋售价产生影响,如若依旧使用总成本分摊的方法来核算高楼层成本,则会导致成本与收入不匹配的情况发生。
四、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优化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科目
优化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科目即合理分类与简化有关规定中所必须出现的科目,让会计科目的核算变得更为明确与简单。首先,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规模以及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其次,应优先考虑项目开发成本,再考虑房屋开发成本。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实地调查工作,并将核算重点放在土地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等二级科目。在核算时开发成本过程中,应当将单项工作视为实际对象。除去必须的成本项目核算,可以根据实际项目开发时的情况来对科目进行合理的增减。再者,对房地产企业运营时所产生的资金进行核算时,应当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对整体项目进行规划,还可以采用表格或是图表的方式来将资金的情况反映出来,从而让企业管理人员更为直观的了解企业财务情况。
(二)加强收入、费用等核算工作的落实开展
确保房地产企业的收入、费用等核算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与落实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应当明确房地产企业的收入核算,尤其是销售收入的核算范围。其次,应当严格依照我国现行税法中的规定来明确房地产企业收入范围。并且严格按照房地产企业实际拥有商品房、土地面积和有关配套设施在市面上销售所得的收入作为参考来确认企业按揭贷款以及预先销售的实际收入。再者,在签订购房合同、交房协议、预收账款、后期付余款等环节当中,房地产企业务必要依据实际签订协议中的内容和后期实际交易金额来进行入账与核算。不仅如此,在核算费用、收入以及成本等工作时,还应当要提升房地产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确保能够全面披露出企业各项项目中生成的现金流量以及经营好活动中的信息,从而有效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此外,房地产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以及管理模式来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且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最后,必须要专户存储预收到的暂时款,做到专款专用。
(三)确保房地产会计核算工作具有配比性
因为房地产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涉及到诸多领域,所以其会计核算内容也较为繁杂。所以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要确保其配比性。首先,应当要确保务人数充足,从而可以确保可以对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各类费用、收入以及成本等核算工作能够精细化开展。并且还需要定期开展财会培训工作,确保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我国市场发展相适应。其次,应当大力引进以及应用现代化技术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积极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促进能够确保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录入与传递的实效性,而且能够提高相关数据的精准性,提升会计核算效率。再者,应当做好各类会计基础工作,并将相关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在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基本建设项目均需要逐一开展会计核算,且使用正确的会计科目,以便于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各级部门提供系统、准确、详细的财务报告。此外,应当形成社会、政府以及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并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阶段的监管工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必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旧会有许多问题出现,这就需要相关财会人员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并妥善处理会计核算中的问题,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与质量,进而促使房地产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志刚.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9):43-43.
[2] 宫国林. 完善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9):62-63.
[3] 林建兰. 房地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24):182-182.
[4] 武春雨. 浅谈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工作的思考[J]. 经济, 2016(8):101-101.
[5] 詹卉. 房地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总结[J]. 低碳世界, 2015(17):159-160.
【关键词】 投资性 房地产 会计核算 存在的问题 研究对策
随着我国成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几年来,企业纷纷投向了房地产行业,其目的是为了整个企业资金的保值增值,这些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另外,会计核算是长期以来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方式,企业把投资性房地产看做是公司普通的固定资产,每年都会按照历史成本入账或者是分期计提折旧的方法进行计量。然而,在长期类似的投资性房地产中,很难实现它的市场价值。因此,我国急需寻找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有关财政部门颁布了企业会计的准则,这样可以准确有效地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及信息。该会计准则的颁发,使得投资性房地产行业有了更加规范的操作流程。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在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积极有效地去解决。
一、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的初始化研究
在对房地产投资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对其进行准确有效的初始化成本计量,然后再对建筑物的出租日期及土地使用权的日期进行合理的核算。董事会成员或者有关房地产机构的会议都有权对经营的出租建筑物进行讨论及作出决议。一旦董事会明确作出建筑物经营出租或者是短期内存在这样的意图的书面协议,即使没有签订租赁房屋的协议,也不会发生变化,都会被定义为投资性房地产。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来说,只有对其进行准确有效的确认以后,才能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有效的初始化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化计量指的是在会计的模式下对房地产入账价值进行第一次的认证。有些房地产企业为了资金增值、挣取租金或者是这两种目的都存在,而拥有这样的房地产就是我们所谓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投资性房地产中会计对信息的核对和质量的要求
第一,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信息的核对离不开会计账簿的设计,有了会计账簿才会更好地核对投资性房地产各项目的信息,达到会计质量的要求。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相互连缀的账页组成,用来有序地、分类地全面记录和反映房地产经济业务的会计簿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主要作用是对会计凭证提供的大址分的核算资料化简整理,归类整理,以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经济活动,是编制单位会计报表,检查、分析和控制投资性房地产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二,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对投资性房地产所组织的所有经济活动,应当以人民币为记账单位,通过设置账簿、填制凭证、运用一定记账方法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进行登记账簿、清查财产、编制会计报表等,进行综合、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定期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指标,据以考核经营目标或计划的完成情况,为执行房地产管理或制订经营房地产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这在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三,投资性房地产会计监督,主要指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通过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等会计工作,对投资性房地产所组织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操作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三、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计量问题
在一个企业对房地产进行投资前,就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在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公允价值核算模式,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中,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将会纳入利润总额的计算中,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效果。在这种形式下,一旦市场上出现房价波动的情况时,就会给房地产投资企业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采用公允价值核算的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会给企业留下可操纵的利润空间,从而就会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同时也会影响会计核算工作者判断企业盈利的空间。
投资性房地产在会计核算中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在管理投资性房地产的过程中,投资性房地产所产生一切损益事项都是要和其他项目业务收入一起进行核算的。在我国成立的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盈利或者是亏损都不得和其他项目业务收入一起核算。这就造成了实际情况与规定出现不符,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核算工作者在实际账务处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量的误差,很难达到准确无误的效果。
2、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计量方面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就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从而对房地产进行重新的分类。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当期损益,应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则将差额作为当期损益,应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果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则将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即“资本公积”科目。由此可见,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包括自用房地产和存货,都采用成本计量,这种计量方法使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会计处理较为简单,但是仅仅反映了结转对应的科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在投资性房地产相应的转换会引起当期损益科目、资本公积科目的变动。
另外对于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开始一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来出现因为出租关系消除,或者是因为资本增值从而转为代售或自用的,这种情况的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还没有得到清晰的规定。
当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由于仅仅改变了该项资产的用途,而资产性能和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不能随意改变其原有账面的价值。如果在转换日对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无论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还是低于其账面价值,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资产价值得到不真实的估量,这样会计信息也会失去其真实性。
四、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处理对策
第一,针对投资性房地产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公允计量问题,有关部门研究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在投资性房地产的投资过程中,如果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同时计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和“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变动公积”科目。通过此方法可以影响到企业的营业总额以及其他投资者的权益,这样就会实现对企业进行长期资产评估,从而就会使得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更加真实及准确。
第二,针对投资性房地产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转换计量问题,有关部门研究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在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核算中,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可以将投资性房地产当日的公允价值转换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房屋计量的基础,公允所产生的价值与原账面所产生的价值误差均计入当期盈利或者亏损的项目当中。
第三,在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式的规定,同一企业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只能采用一种模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企业保持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经营中又取得其他投资性房地产,如果新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不能持续可靠核算,这样可能会造成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模式时比较模糊,无法切合实际地进行选择计量方法,所以准则应考虑允许企业在核算新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时,首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成本模式后续计量,在企业规定的会计核算期末,再根据实际情况并参考有关规定中的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这样处理不仅能清晰地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并且能更好地体现历史成本的计量原则,在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也能够保持一致,同时保证了在投资性房地产在核算转换日更加科学地进行会计处理。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投资性房地产与房地产行业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在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燕: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及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7).
[2] 张瑞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其所得税会计处理探析[J].商业会计,2010(3).
[3] 屈军涛: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核算方法 问题 对策 建议
随着电子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在向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迈进。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方面的应用即会计电算化也逐步显示出其优于手工会计的特点,从而得到了众多会计工作者的青睬,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导致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经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计算机对会计工作的帮助越大。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由于一些财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对电算化没有进行总体规划,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支持。有些单位虽然搞了会计电算化,但对会计核算用计算机全部替代手工操作还不够放手,多数仍是与手工并行,其发挥的效益不佳。
2.会计电算化发展很不平衡。国务院各部门,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在财力、物力和人才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电算化发展较快,而地方点多面广,条件较差,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3.财会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不够。就应用软件而言,其特点在于应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业务处理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在会计软件设计开发当中财会人员与开发人员相互沟通、密切配合,真正实现会计软件全面反映会计核算业务内容。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财会人员对计算机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也就很难站在设计者的角度考虑和提出问题,通常不能预先提出完善而准确的需求说明。程序人员又对会计核算业务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开发实践上普遍出现边开发、边修改的现象,由此造成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在软件载体中体现不尽一致,影响了软件的完整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软件的推广使用。
4.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健全。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使原有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财务会计制度)暴露了起不合理性或片面性,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的行为难以防止。内部控制薄弱是我国已开发的会计软件仍未全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需要在系统设计时,加强内部控制功能的设计,增强系统的内部控制功能。
5.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专业人才缺乏。虽然,目前我国拥有一批从事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他们为会计电算化事业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是,若与会计电算化这一宏大的事业相比,数量少、素质低的矛盾则显得十分突出。许多人不只精通电子计算机,就是只精通会计。如何培养同时精通会计和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6.软件应用程度不深。目前采用电算化的企业,多数应用水平都较低,主要局限在记账、算账、定期的财务报告及几项指标分析等这些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上,而能进行预测、控制和决策功能的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开发和研制还远远不够,随着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以及汇率、证券、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故要求管理会计的方法具有时效性,灵活性,显然建立在周期性的财务报告上的传统管理会计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的电算化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1.提高认识,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会计电算化规划一般可分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三种。首先,各地区、行业、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财政部的总体规划并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好中、长期规划。我国总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行会计电算化。其次,根据中、长期规划和目前的人、财、物等条件,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近期规划。
2.科学、合理地制定全国性与地区性的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从中央到地方,均应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我国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才力状况、人才条件等方面出发,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作为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总纲领及行动指南。在这一发展规划中,不仅要规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而且要提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并对机型、语言、数据结构、培训和标准化等方面做出统一考虑和安排,以指导和保证全国或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迅速发展。
3.大力推动和促进会计软件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实现会计软件的商品化,客观上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会计软件市场。
4.大力加强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不仅在于会计软件的开发和研制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和普及会计电算化工作,这才是根本目的之所在。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情况错综复杂,推广与普及的困难极大,任重道远。根据我们对全国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较好的地区所进行的调查与研究,采取行政性推广与商业化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是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行之有效的推广和普及会计电算化的途径和办法。
5.建立会计电算化审计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对会计核算系统的监督作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也是电算化审计的基础。内部控制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一般控制,即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职责划分,标准操作规范、设备设施程序和数据安全的保护措施及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组织等方面的控制。二是应用控制,即对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控制,以减少收集、输入、输出的错误与舞弊,提高数据处理的可靠性。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必须与会计电算化审计同步进行,只有电算化审计的有效监督,会计电算化工作才能更深入、更彻底与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结合。
摘 要 随着办学体制多样化高等学校出现了国有民营高校,如高校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与具有一定法律地位的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投资合作创办的二级学院,由投资者经营管理,二级学院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母体高校仍然是国有财产的最终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形成契约关系。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贯彻执行的是1998年1月1日试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其中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已不适应国有民营高校的会计核算。本文就会计核算的制度的基础问题,会计科目的设置问题,固定资产的折旧等问题展开分析说明,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国有民营二级学院 会计核算 问题 改进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国家统一办高等教育到多元化投资办学。目前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采用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全年学费收入按收付实现制记账等。在国有民营二级学院中投资一方会把盈利作为办学的目的之一,需要获得投资回报,如果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完全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核算,将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完整性、准确性和客观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对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就迫切要求国有民营高校需要研究一套适合的核算体制。
一、国有民营高校的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国家未对民办高校会计核算方法作出具体规定,目前国有民营高校的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采用权责发生制。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其中教育事业收入占总收入的95%以上,该部分收入收到时并不直接确认收入,而是确认为一项负债计入“应缴财政专户款”,只有从财政转款时才作为事业收入入账。所以尽管是本期的业务活动成果,但没在本期收到现金则不能确认收入。而且是当月收到现金则全部确认为当月的收入,没有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分摊,导致该月利润突增,其他月份亏损。同样费用发生与支付不在同一期间时,收付实现的会计分录就不能正确反映当期的成本,影响了会计核算质量,也不能真实放映二级学院的经营状况。
(二)现行国有民营高校的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沿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而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具有企业的性质,但科目设置重点反映的是教育经费的收支情况,没有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需要。学校每年与教学关系密切的费用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与教学有关的费用,另一部分不是与教学直接相关但与教学有密切联系的费用,在科目的设置上也没有考虑这些。目前是按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支出类来设科目体系。在资产类科目中没有反映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累计折旧均没有设置相应的科目;在负债类科目中对于职工的薪酬没有对应的科目;在净资产科目中没有反映本年利润的科目;在收入及支出类科目中没有营业外收支等。从会计科目中投资一方很难准确快速得到想要的数据。
(三)固定资产指为维持教学、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教学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图书等。按固定资产的原价核算。目前《高校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这种规定与需要准确核算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相悖。固定资产更新和维护通过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来解决,“修购基金”是专项用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和购置。固定资产因出售、报废或毁损等原因减少时,按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而不反映盈亏、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净值。此过程中取得的价款、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直接列入“专用基金”科目中的“修购基金”,而对固定资产净值不做任何反映。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弊端,即:1、无法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影响固定资产及时更新改造。2、“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是相对应的科目,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用以核算、监督国家在高等学校拥有的固定资产基金。通常情况下,要求两者的账面金额是一致的。但是企业在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反映其原始价值,而固定基金反映其净值,所以事业单位设置“固定基金”科目的意义不明确。3、对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不当,这样处理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的支出和收入及清理净损溢。
二、改进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建议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对收入费用成本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同时也有利于对高校管理层的管理责任作出客观的评价。除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外,与之联系的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以及收入支出配比性原则也应一并应用。财务报表上“费用”取代“支出”,收入支出表也将改为损益表。对于学费收入的计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我国的学年期间是每年9月至次年8月,采用权责发生制后全学年的收入先预提再按月摊销。例如:9月初按照学生人数及收费标准先将全年学费收入挂账,借:应收账款-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 XX万元 贷:预收账款-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 XX万元 然后按12个月分摊在每个月中,借:预收账款-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 XX/12 贷:主营业务收入-学费收入 XX/12 等实际收到学费时:借:银行存款 XX万元 贷:应收账款 XX万元。这样将全学年的收入按权责发生制分摊到每个月,就不会导致利润不实了。
(二)增设会计核算科目,准确反映资产价值。按照费用的性质增加相应的科目,如不是与教学直接相关但与教学有密切联系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其他业务费用,增加营业外收支科目、财务费用等科目。对于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和毁损,通过增设“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来反映。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在清理过程中,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应转入清理科目中,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清理过程的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有关的资产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益可计入当期“其他支出”或“其他收入”。对于盘亏的固定资产,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和“固定资减值准备”,贷记“固定资产”。
(三)合理界定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会计科目上,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提取折旧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这样,固定资产账户余额反映的是学校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反映的是学校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两者相抵便得到固定资产的净值。全年累计折旧账户贷方合计数反映的是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就容易确定应计入教育培养成本的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可以为核算教育培养成本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从而保证学院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应在期末或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发现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三、结论
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当务之急。而作为高校的一名财务人员,通过阅读相关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对于如何完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提出一些微薄的浅显的建议,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