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

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

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范文第1篇

一、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

现行的会计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1)资产管理和员工绩效评价相互关联。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条件。通过将员工绩效和此项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进而激励员工,调动其参与积极性;(2)固定资产折旧。新会计制度中提出了“虚提”折旧,具体是通过非流动资产基金以及累计折旧进行。具体落实时,行政单位要明确固定资产的性质,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资产折旧的年限,采取相应的措施;(3)固定资产分类的变化。现行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规范细致划分,资产类别更加明晰;(4)固定资产的确认。新会计制度执行下,使得设备的单位价值得以提高。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说,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制度不完整。因为固有资产概念相对模糊,制定资产管理政策时缺少全面性,需要不断补充,进而完善管理制度。通常来说,行政单位购买固有资产必须按照相应的程序,由于部门责任不够明晰,购进固有资产时,没有做好统计和管理,进而影响着资产管理效率;(2)监管不到位。对于固定资产的购进以及使用,缺少有效监督管理,进而难度保证采购结果;(3)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方面,存在着浪费和毁坏等情况。究其原因,是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产生了很多漏洞,因此需要加以完善。

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策略的总结

(一)加强领导,增强认识

对于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改善和处理,必须要加强领导,增强管理人员的认识,明确划分资产管理的职责和内容,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具体实践中,行政单位管理者必须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增强管理的责任感以及紧迫感。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同时提高资产利用率。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产配置率

在具体实践中行政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全面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和需求,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进行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充分融合固定资产预算,并且加强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联系,积极配合政府采购,最大程度上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充分利用资产预算以及统计报告,做好资产的全面分析,科学合理评价资产使用效益,保证资产预算和各个单位职责的一致性;(2)科学合理计划资产采购和配置。制定的预算和资产购置计划,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节约。根据资产配备的具体情况,按照使用标准合理进行资产配置,盘活现有的资产,减少积压浪费情况的发生。加大资产采购管理,通过项目可行性论证分析,强化对采购随意性的把控。

(三)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

新形势下,为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必须要积极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具体实践中,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要积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水平。除了提高管理的精准度以外,积极建立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发挥资产管理的效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断强化,要从多个层面入手,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更新管理办法,践行科学化、规范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艳梅.新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8(21):172-173.

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 核算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出现偏差、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目前医院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钱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物,采购是大家争相抢做的事,而买回来以后该如何管理则少人问津,管理制度不健全、投资论证不科学、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更新时,缺乏投资项目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评价,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盲目购置、更新固定资产。而闲置未用,导致资金回收慢,使用效果差,造成资金浪费。

2、固定资产账务核算不科学,医院在购入固定资产时,用自有资金支付的,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记银行存款;用财政专项支付的,借记财政专项支出,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修购基金是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有些医院购入固定资产的数额比较大,提取的修够基金不足支付时,就直接进入成本从支出中支付,在提取折旧时,借记支出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再次进入支出科目,增加费用直接影响医院当期的收支结余,不能准确计算收支结余金额。

3、固定资产的入库和出库手续不健全 、清查、盘点制度不严密在日常的工作中,固定资产的入库和出库是两个重要的环节。购买固定资产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品名、规格、型号、产地、性能及用途、金额等内容入库,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再根据领用科室(部门)、存放地点、保管人等基本信息出库。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未落到实处,但目前做的仅仅是开展清查、盘点工作而已,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的现象较普遍,有些单位盘点后延期生成盘点表甚至连盘点表也没有生成。

4、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医院是事业编制的单位,鉴于医院的体制建设及人员配备不同,有一部分人抱着吃“大锅饭”的思想,工作上马马虎虎,责任心不强,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负责任,总认为管和不管差不多,反正都是国家的资产,而不是自家的,“肉烂了在锅里”,致使医院资产流失。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造成重置和闲置。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使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定期实行清查盘点制度,对已毁损、更换、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及时作财务处理,有些固定资产已报废多年,没有及时按程序上报审批后做账务清理,一致显示在账面上,致使财务资金管理与实物数量管理严重脱节,形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造成账实严重不符。

二、完善固定的资产管理建议,为了有效地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使用效率高,保证设备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临床及教学科研等项目发展中的作用,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大盘点一次,及时生成盘点表,对贵重的大型固定资产每半年盘点一次,不仅要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盘盈、盘亏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

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建议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规模日益增多,固定资产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正在逐步朝着大型化、系列化、专业化等方向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都对于固定资产都存在着“轻管理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的错误观念,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较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就国企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完善建议进行研究。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还在继续沿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多注重经费管理,少注重固定资产管理,在这种管理理念下,很多固定资产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严重导致固定资产出现浪费现象。

(二)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细化的绩效考核约束

很多国有企业对经济利润、成本费用等都建立起了较好的绩效考核约束,但唯独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细化的绩效考核约束 ,这样一来,直接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全过程工作流程不衔接。

(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国有企业规模庞大、机构层级较多,其基层单位往往既没有指派专人去负责管理固定资产,又没有为固定资产建立起相应的实物账目,导致较多闲置的固定资产被随意丢弃、随意浪费,账实不符的情况较为严重。

三、完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

国有企业应该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基层单位相关领导为组员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小组,明确领导责任,落实成员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整理、维护、管理等,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到事事有人负责,环环有人把关。与此同时,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国有企业一项重要的日程管理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以分管领导负总责、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各基层单位协助共管的三级固定资产管理网络。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要实施全员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不再只是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才关心的事情,而要将固定资产管理转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一种责利挂钩的良好局面;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固定资产管理,还应该让国有企业的全部部门、全部人员都关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以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

(二)细化绩效考核约束

国有企业应该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出台相应的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约束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和使用率。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闲置的固定资产,国有企业可利用增值、变现等多种方式来予以处理;与此同时,在采购固定资产方面,也要秉承“节约、实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均等的效果。此外,国有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引入杜邦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在编写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与企业实际情况相互结合,防止出现那些“假大空”的用语,若数据能够量化,那么就必须要量化,尤其是要在检维修程序中体现出关键数据,尽量做到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三)完善固定资产现场管理

一是固定资产核查信息化。将核查清楚的固定资产打印粘贴资产条码,做到“一物一码”,同时将历年资产数据台账导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可查。二是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化。将各部门调配资产与当前使用单位相核对,与固定资产责任人相核对,与旧有固定资产标签和台账相核对,通过“三核对”确保资产使用单位、责任人、存放地点相互吻合。三是固定资产处置效益化。在核查过程中,对使用年限时间长、使用效率低的设备,按照办公设备更新年限标准的有关文件进行更新,对废旧设备按照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进行上报处置,并对盘盈资产登记入账,充分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四)加强监督水平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小组应该对下属各单位发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凡要求各基层单位上报相关统计数据并配合物管中心相关资产清查工作的,各基层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报,不得无故拖延。若有基层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固定资产或者造成固定资产人为非正常损失的,那么应该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处理。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再加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对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经济效益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务必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琳.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调研与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22(01):111-114

[2]康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19(03):120-124

[3]王平.试析大型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改进[J].财会月刊. 2011,20(05):133-135

[4]申瑞平.关于固定资产核算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17(05):120-126

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家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开展各项事业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于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履行职责,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闲置浪费、配置不均”等现象,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致使国有资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一)管理职责不明,产权不清晰,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由于管理体制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有些单位资产形成因素复杂,产权关系界限模糊,随时间推移,把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变成部门资产,成为单位和部门的“私有财产”。个别部门或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相互脱节,主管部门缺乏对下属单位国有资产日常使用和维护监督管理,造成了资产管理上空档和缺位。有些单位购置资产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缺乏审批和监督机制,操作过程不规范,管理混乱,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管理机制不顺畅,资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代表”的管理体制。管理权由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等多部门(单位)行使,资产所有权、占有使用权、监管经营权、收益分配权以及最终处置权相脱节,导致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顺畅。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或明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专职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权限不清,存在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三)会计管理不规范,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有的单位在政府投资项目完工后不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和竣工验收手续,增加固定资产,在资产处置和报废时也不及时办理核销手续,减少固定资产;有的单位对行政调拨的资产、房屋修缮、更新改造所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的资产往往不及时登记入账;有的单位账簿设置不齐全,或是只做支出处理,不进行资产的账务处理,形成了大量的账外资产;有的单位对管理使用的不动产没有及时办理产权证,未能入账等原因,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四)资产闲置浪费,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一些单位的有些车辆每天除了接送通勤,其余时间都停在单位,而这些车辆的保险费、维修费和司机的工资福利等费用必须照常开支。有些单位盲目求全、求新,购置了许多不常使用的设备,淘汰了许多不该淘汰的机器。还有些单位在举办会议时,完全重新购置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资产,而会议结束后这些资产就长期闲置,使用效率极低,有的甚至不知去向。

(五)资产配置不均,造成资产使用不公平

由于资产配置缺乏标准,以及资产购置资金来源的多样性,有些单位随意和重复配置资产比较普遍;有的单位人员编制很少,却占用大面积办公用房,空余的办公用房用于经营出租或闲置,有的单位没有房产,却要耗费大量财政资金租房办公;有的单位追求办公设备、办公家具上档次,使大量尚能使用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而有的单位办公家具陈旧,办公设备落后,由于资产分配的苦乐不均,导致闲置资产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意识淡薄

有些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财务知识和财经纪律的了解,把国有资产当成单位资产随意处置;有些单位领导只重视资金收支、购置资产的资金来源,不关心资产管理和核算,把资产作为一种即时消耗,不顾后期的有效管理,不能真正提高其使用效率。

(二)制度建设滞后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存量资产的管理,随着改革发展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资产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关的管理制度与法津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

(三)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不少资产管理人员是由财务人员兼职负责,但兼职财务人员认为资产管理是工作中的一项附带任务,以日常会计工作较多,怠慢资产管理工作。有的单位内部调动年纪较大或者后勤人员管理资产,这些工作人员未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缺乏资产管理知识,有的资产不进行产权登记,甚至没有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导致单位资产底数不清。

(四)外部监督欠缺

近年来,财政审计等部门除会计监督或是资产管理专项检查外,更注重预算资金的管理,对资产管理力度明显不足;发现问题的处理、处罚和处分,也存在偏松、偏软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要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完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级管理体系。

(二)完善资产配置管理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把好资产配置环节的关口,坚持资产配置与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相适应,强化资产购置管理,实现资产配置公平。要研究制定资产配置原则,加快建立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为合理安排资产支出预算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快行政事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资产动态管理,准确掌握行政事业资产家底,为部门预算编审提供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要完善资产配置审批程序,防止超标准和重复配置资产。要加强资产调剂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以及因人员编制缩减、工作职能变更不需用的资产,加大调剂力度,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对资产使用的管理

资产占有单位应建立健全资产使用责任制度,落实管理责任。要加强资产购置、验收入库、保管维护、领用交回、账卡登记等各环节的管理,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表相符。对于资产出租、出借、抵押担保、对外投资等事项,财政部门应严格审批,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核,资产占用单位要科学论证,按规定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四)规范资产处置管理

资产处置是各单位、部门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主要包括无偿转让、出售、报废、报损等。在处置资产时,要严格执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完备相关手续,做好账务处理,不得化整为零,严禁擅自处置,随意支配国有资产。资产处置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资产出售、转让、出让、捐赠,单位应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资产进行评估,并通过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要防止暗箱操作,压低转让价格,造成国有流失。对于土地、房屋、汽车等重要资产的处置,各级财政部门应与国土、房产、车辆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根据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审批管理程序,各负其责,防止单位擅自处置资产。

(五)加强国有资产收入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必须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缴入国库。对行政事业单位出售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收入、资产出租出借收入、转让国有产权(股权)收益、投资经营收益等要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确保国有资产收入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防止坐收坐支。

(六)研究建立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机制

探索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绩效管理。并将各单位国有资产和管理情况纳入评价体系,通过外约束手段激励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用好、管好国有资产。对资产使用和管理好的单位给予鼓励和激励;对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损失的单位给予严格惩罚。

(七)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

财政、审计等外部监督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一方面加强对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对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工作指导,帮助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形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权力制约。

(八)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资产管理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在加大专业知识培训力度的同时,还要引导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能独立、熟练地处理各项业务。建立完善资产管理人员考评制度,纳入年度考核,实施奖惩措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资产管理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持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S]

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范文第5篇

(一)项目投入比较高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前期投入成本比较高的行业,因为土地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而房地产行业就是以土地为基础来进行后续的建设工作,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使得可开发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这也就使得土地价格迅速增长,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投入就比较多。再加上房地产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行之间为争夺一块地皮经常将打价格战,而且在对于房屋的建设还需要大批的施工人员以及许多的机器设备,这些因素汇集到一起,使得房地产行业的投入成本比较高。

(二)成本收回时间长

一般房地产行业的项目建设需要经过一连串的资金流动才能得到利润,包括地皮的规划,施工建设以及房屋的出售这一系列的流程完成之后才能有最后的利润,一般情况下从土地项目的规划到房屋出售之间的时间都要经过3到5年才能得以实现,施工期一般最长,如果房屋建成之后采用房屋出租的方式来收回成本的话,那样会使收回投资获得利润的时间更长。

(三)具有很强的风险性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投资、收益慢的行业,使得它不能够像其他商品以及股票一样能够快速的在短期内获得利润,因为对于它的投资需要数年之后才能得以收回,在当前房地产行业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下,其成本回收或许更久,这就需要房地产行业的经营决策者要具有不断学习的心态,通过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去应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二、在当前房地产行业资金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

因为房地产行业投资高、收效慢的特点,使其成本在投资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无法收回,直接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内部资金的短缺,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企业都是靠银行贷款来维持企业的经营。目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现状就是如此,企业也因此担负着较高的债务,造成企业的压力巨大,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风险。

(二)资金管控不到位

房地产企业一般在预算中应该将能考虑到都要纳入到预算中,有的企业在预算前期没有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进行盲目的投资,对于不必要投资的地方也要进行投资,使得资金被浪费,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的管理没有做到位,以至于工程的质量不达标,只好对于施工的工期实行延长,使得施工过程中所用的资金过多,对于后续工序造成了巨大的风险。

(三)对于银行依赖太大

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多多少少都存在着银行贷款,这个成为房地产公司主要的融资方式,从部分成熟的地产企业可以观察到其实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很多,而并不是只有银行一种方式,还可以通过房地产信托等方式来进行,但是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大多数是完全依赖于银行贷款,有的地产公司银行贷款占到工程总投资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这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很不利,一旦银行的资金链断掉,在没有其他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会使整个企业的正常运作陷入瘫痪,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资金的结算不科学

房地产企业一般都会存在多个在建项目,且在不同的地点,因此在每个地区都设置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在进行结算时用这些账户进行结算,使得企业的资金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集中,以至于企业上层无法了解到工程资金的使用额度与详细情况,这种弊端很容易造成项目管理者挪用企业资金等,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

(五)投入无法转化为收益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同时又因为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广大消费者对于购房持观望态度,使得房屋的出售变得困难,造成大量的空房积压,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行业的投入资金一直无法转化为收益,使企业的资金无法进行回笼,造成了企业的资金短缺,从而使企业发展遭遇困境。

三、对于企业资金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融资多元化

房地产企业现在的融资形式大部分是向银行贷款,但是就当前的形式而言,这种传统而单一的融资方式,对于企业发展存在巨大隐患,也使得企业压力较大,为了应对这种状况,企业可以实行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房地产企业可以遵守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投资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也可以以项目为依托,通过金融机构向社会公开发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债权债务凭证,简称债券,但是要注意债券的金额偿还期要与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相吻合,如果控制不当,企业也会因为债券还款金额巨大而承受较大的压力与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吸引一些企业入股的方式,或者与其他房地产企业共同开发,按照资金的投入比例来进行利润的分配,从而实现共同经营,共同开发,这样也为企业的资金进行了补充,实现了资金共用,利润分配的模式,对于企业的还款压力也会减轻很多。

(二)对于企业的资金加强监管

对于企业内部的闲置资金,在进行多方面利弊以及风险的评估之后,可以考虑去投资一些高收益的项目。对于账目款项的管理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用来记录每笔款项的来历以及走向和最后的回款。还有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要加强沟通,在销售过程中要做好关于催款方面的相关工作,保证企业资金的回笼,同时将销售人员的业绩与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进行挂钩,充分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对于企业内部会计也加强监督,加强账目的诚信度调查,根据销售业绩来与其账目进行核对,避免出现财务会计弄虚作假,对企业内部的资金造成损失。

(三)不要盲目投资

房地产企业对于项目的投资应该避免盲目投资,一个企业对于投入资金的回收速度与企业选择的项目的优劣有直接关系,如果项目所处地区相对较好,则成本回收以及利润增长就比较快,如果项目所处地区过于偏僻,虽然地皮价格相对便宜,但是交通不便,人口较少,使得项目在建成之后的出售成为困难,也使得企业投入的资金无法收回。所以企业在项目招标进行招标的时候,应该对于项目所在地的人口情况、经济情况、交通情况、居民的收入情况以及当地的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考量之后,在考虑是否进行投资,这就要求企业要认真做好市场的调研活动,使企业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四)健全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

在企业进行资金的管理中一定要进行相关制度的建设,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对于资金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用制度的方式对于企业的资金进行管理,用制度来规范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完善企业资金的预算审核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成立专门的小组,并根据相关的制度与情况制定企业的预算计划,对于企业的一切现金收入都要进行票据相关方面的开具,并加盖印章。同时严禁以个人名义开设银行账户来进行企业的资金运作,各地的项目主管应该以每周一次的方式向公司汇报自己的资金使用情况,同时财务部也应该对于各个项目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检查,这样可以对于项目部分资金的使用得到了解,也可以防止项目部管理者擅自挪用资金为他用,只有从制度上健全了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向得以明确,更加有利于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