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范文第1篇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湖南长沙410127)

摘要:提出结合实际,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阐述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 :网络技术:职业资格:项目化:课程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7-0064-04 中图分类号:G642

第一作者简介:鲁恩铭,男,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14760774@qq.com。

0 引言

随着3G网络、4G网络、物联网工程、云计算和云存储等技术的建设与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量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开展工作,进行服务,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商业价值倍增,企业对高技能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生源近几年呈直线下降趋势。

2014年6月,第三方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为最不看好的黄牌专业之一。人才供需市场出现如此悬殊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岗位需求,专业定位和市场需求差距大,专业方向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最终导致专业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就业方向模糊。因此,如何让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如何使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更好地和市场需求接轨,如何更好地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课程体系进行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值得研究的问题。

1 结合实际,调整专业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专业的建设应该从职业资格的研究出发来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见表1。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并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确定专业建设方向,从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规格,并根据职业课程改革的要求,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教学情境与工作岗位的高度吻合,并最终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一致,教学模式从学科型体系向工作型体系转变。

2 研究职业资格,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高职网络专业人才属于技能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我们对本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大力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就业岗位竞争能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深受企业欢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为了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网络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长期的调查和研究,先后走访长沙卓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长沙极客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迈威信息技术公司、长沙欧柏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等20余家企业,与长沙卓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湖南迈威信息技术公司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并先后到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调查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和就业情况,成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请合作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习实训指导,签订“联合办学,双向培养”协议,进行深度校企合作。

通过企业行业调研,我们确定高职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岗位有计算机操作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安全及硬件维护人员、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网站编辑人员、网站架构和开发人员、网站广告销售人员等。

根据这些职业岗位,我们分析高职网络专业所需的关键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研究职业资格,比照现有教学标准,找出需改进之处,形成基本思路。同时,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的企业、行业发展现状和学院本身发展的需要,制定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岗位标准,最终科学定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新型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管理、维护与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编辑,网络营销等职业技能,能够从事网络软硬件产品的安装、调试等技术服务与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网站编辑及网站广告销售等工作的新型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

3 基于工作岗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基于工作岗位,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基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我们确定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际工作过程有组网一管网一用网,依据3个工作过程,根据职业学院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确定以“网络应用”核心能力为主线,组网一管网一用网为模块的“一主线、三模块”的课程体系架构思想;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要求,确定核心职业能力课程,最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构见表2。

针对每门核心职业课程,我们按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体,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工作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分解成项目和任务,以学习型的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将核心职业课程全部转化为项目化的课程,实现专业学习职业化、职业课程项目化、班级项目团队化,从而构建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项目化之后的项目课程目录结构如图1所示。

近两年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企稳回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对部分核心职业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我们将在今后更加深入地推进“一主线、三模块”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得该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4 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要求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必须做出相对应的改革,建立以项目评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考核中心的考试观念,实施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将以往以知识为主的期末试卷考核转为以项目实践为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体现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体现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体现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在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中,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从事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共享教学资源,建好网络教学平台

建好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教平台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优质公开教学视频、微课程、慕课、实验指导书、学生作品、毕业设计和毕业作品、课后习题等。由单向的教与学变为多向的教与学,教与学得到扩展;由传统的受局限的师生交流变为随时随地基于资源的、多元化的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研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思维的多样化和能力的培养,更好地适应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更好地适应翻转课堂;用图像化、微课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本解决高职学院的学生对所学知识没兴趣、没看懂、没印象的问题。

6 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给每个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应该从研究职业资格出发,分析职业岗位和职业现状,然后基于工作岗位,确定专业建设方向,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适时动态地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培养出合格的、顺应时展的、适应工作岗位的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百峰.试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6): 120-121.

[2]滕荣华,谢晓燕.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J].科技广场,2011(3): 246-248.

[3]雷超阳,刘军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114-115.

[4]陈佳,樊梦,苏树海,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研究J],科教文汇,2012(12): 54-55.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企深度合作;双赢互惠;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没有校企合作,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但简单的合作,甚至是“单想思”的恳求企业配合,不能互惠互利是行不通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校企深度合作,变被动为主动,把学校建成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规范推广的一个人才培养中心、员工培训中心、技术鉴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实现校企“双赢”,开创校企紧密合作的新局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本身具有“高、精、尖、快”的特点,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为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网络技术人才,校企深度合作势在必行。江西工贸职院早在06年就开始不断探索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逐渐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机制。

2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为强化动手能力,适应专业教学发展,先进的实训设备必不可少。校内实训教学平台,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直接引响到办学质量。为突出实训教学平台的先进性,适应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及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我们考察了国内多家网络技术类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生产公司,虽各有特色,但却都与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校与本地生产公司“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通过不断地改进,江西国鼎“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在我校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中使用,教学效果显著。该产品10年获江西省自主创新产品及江西省科技成果奖,在全国多所高校推广使用,并获得一致好评,现在正着手研发“网络系统集成实训平台”。这样,学校成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及新规范的研发、试用和推广中心,学校师生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可享用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企业乐意,学校实惠。

3 挂职锻炼,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本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分不开。因此,需要大力加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职业技能。我们积极与技术实力较强的一些网络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往来,通过轮换的方式,分批送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直接参与工程现场施工,学习最新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让教师直接参与实习基地的具体工作,接触实际问题和应用,了解社会需要和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新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专业发展作好知识储备和技术准备。为此,学院还明文规定“双师型”教师,每二年必须下企业锻炼不少于三个月;网络技术专业教师,要求每年的寒暑假必须到南昌市内的合作网络公司挂职锻炼不少于二个月,平时每月至少要参加公司的一次专题研讨会议,了解公司运行机制和最新科技动态,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教师挂职期间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企业的发展、产品研发献计献策。

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了解了企业对学生素质的需求,熟悉了岗位对学生的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为本专业的内容调整和教学改革,找到了依据,积累了经验,使专业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科学性。这样一方面锻炼了专业教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技能型职校教师,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与支持,从而实现了互惠互利。

4 企业参与办学,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为进一步推行校企深层次合作,使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我校网络技术专业与省内外多家网络公司签订了多种合作协议,如:校外实习基地协议,“订单”培养协议;校内共建实训场所协议;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协议;共同开发CAI课件协议等等。聘请企业专家担任网络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与ATA合作就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修订;与神州数码合作就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系统集成等课程,进行了课程置换;与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灵活调整和制订教学计划,从08年开始全面推行网络技术部分专业课程教学采用“工学交替”,课前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网络工程现场进行教学,先由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生在专业教师与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职业操作规范和标准完成相应岗位操作,真正实现“做中学”。要求大三学生毕业前到公司“顶岗实习”,并必须通过相应的岗位技能考核才能毕业。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了学校办学质量。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实施至今效果良好。

5 建立校内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双赢互惠,共同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本着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10年5月由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多万元,在校内建立了“网络研发中心”,我校4位网络技术专业教师成为研发中心兼职工程师。研发中心成立后,为公司的新产品的研发和改进,网络新技术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与支持。一年来,中心协助江西国鼎科技公司:10年6月完成“综合布线系统端接与测试平台”和“智能楼宇网络工程教学软件系统”产品研发;11年1月完成“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GD-WLPT6502)”产品研发,3月完成“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GD-WLPT6602)”产品研发,新产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使之更科学、更实用、更能适合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11年5月在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又新组建成立了“培训中心”,为南昌市的网络公司新进员工提供岗前培训及校内外相关专业就业前培训,目前已经为江西国鼎公司新进员工举办了二期岗前培训班,合格率达100%。11年6月协助国鼎公司成功举办了江西省首届大专院校企业冠名的职业技能网络工程大赛:“江西省高校电子电脑大赛—国鼎杯网络工程赛”,我校代表队荣获高职组第一名。“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为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得到公司上下的一至好评。

总之,校企深度合作,院校可近距离获得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合作企业可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利于改进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校利用专业和技术优势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科研攻关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企业优先选聘专业优秀毕业生,低成本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毕业生。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校企双赢,共同发展。综合上述,我校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不难发现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如政府推广力度不够、优惠政策不到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合作机制不完善、管理体系欠缺、效果不明显等等。因此,校企深度合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赵伟.产教结合风正帆悬 校企合作波澜壮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设置条件

1 前言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中2013年验收结论为优秀。笔者作为该项目其中一个子项目探索系统培养的负责人,通过深入的调研,完成了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设置条件在专业教学标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专业设置条件

2.1 师资条件

中职阶段:

⑴专任教师要求

①技术领域:计算机应用或相近专业领域;②学历:本科及以上;③企业工作经历: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一年以上;④教师资格:具备中职教师资格;⑤教学能力:能胜任1~2门专业主干课的教学;⑥职业资格:具备网络行业中高级资格证书;⑦实践能力:能主导运用专业主干课指导专业产品的生产或者研发。

⑵兼职教师要求

①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意识,能服从学校管理。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②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熟悉行业企业工作流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③担任实践技能课的兼职教师,应为精通该行业企业技术技能的业务骨干、能工巧匠。应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特殊实践岗位还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④具备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高职阶段:

⑴专任教师要求

①技术领域:计算机网络;②学历:本科及以上;③企业工作经历: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一年以上;④教师资格:具备高校教师资格;⑤教学能力:通过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测试,能胜任1~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和科研;⑥职业资格:具备网络行业中高级资格证书;⑦实践能力:能独立或者主导运用专业主干课完成专业产品的研发。

⑵兼职教师要求

①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意识,能服从学校管理。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②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熟悉行业企业工作流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③担任实践技能课的兼职教师,应为精通该行业企业技术技能的业务骨干、能工巧匠。应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特殊实践岗位还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④具备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⑶专业教学团队要求

①本专业教学团队要求年龄、职称、学历、专业、梯队结构合理,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良好的“双师”结构;②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③专业教学团队要求能与行业企业合作或结盟,产生良好互动;④专业教师应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

2.2 实训实验条件

⑴网络工程实训实验室

功能:交换机基本配置、交换机端口聚合、交换机安全、交换机端口镜像、虚拟局域网VLAN、静态路由、RIP路由协议、路由重分布、策略路由、综合实训等。

⑵综合布线实训实验室

功能:PVC管、信息盒安装实验、线缆敷设安装过程、系统理线实验、信息模块安装、语音主干配线架安装、综合实训等。

⑶网页设计实训实验室

功能:企业网站规划与设计、div+css综合应用等。

3 意义

专业设置条件是教学基本配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条件设置上是有严格规章制度的,这对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中职和高职院校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湖北省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委员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指导手册.2013年4月.

[2]中国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07[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

[作者简介]李苏强(1979—),男,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江西南昌 331700)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问题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有的偏重技术,有的偏重应用。笔者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例,结合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拓展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新途径

密切结合地方性、应用性、技术性等特点,通过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形成实践教学系列化、全程化、工程化和应用化的新格局。全面拓展校际、校企、校所之间的教学合作、产学合作或产学研合作,构建课内外、校内外、产学研“三结合”的合作教育体系[1]。解决原来实验、实习、竞赛、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分散零碎、不成体系等问题。

(二)重构优化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教学的新体系

一是对原来分散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实训中心,提高资源的共享度和利用率;二是选编具有校本特色、地方特点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新教材,融汇成系列化、层次化、模块化的新体系[2]。

(三)构建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机制

设计一系列切合实际、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健全运行体系,优化条件配置,强化保障机制,促进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和现代化建设。有效地解决或改善原来实践教学认识不深、师资队伍配备不强、实践设施陈旧落后、实践内容“实”味不浓、实训时间安排不足、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等问题[3]。

(四)开拓、巩固实习基地,积极改革实习模式

充分利用我校的地域优势,在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校外实习基地。

(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的建设,吸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担任实验中心兼职教师

(六)以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重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通过开展经常性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实践教学体系基于知识的应用,基于将来从事的工作,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按企业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整合设计出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根据能力递进的课程进度安排。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入交流,确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系统化学习情境入手,全面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4],其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三、基于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典型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应该有效地打破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开发一系列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网络课程,“实战第一”的培训理念,帮助教师创新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可以探讨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工作过程系统化并考虑设计导向和综合能力。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确定综合性学习任务[5],如图2所示。

通过一系列的企业调研分析以及网络专业的毕业生反馈信息,我们设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是基于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典型工作过程来设计和开发学习领域,做到每一个学习领域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四、以企业应用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并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导入专业课程体系,融进教学内容,突出了专业的职业性;创建了综合性、多功能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实训教学过程与工程应用技术对接,实训环节丰富多样,突出了专业的实践性;坚持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原则,多模块的组合能体现出课程设置和课程选择的动态性,可拓展性,突出了专业的开放性[6]。

五、结束语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给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也可根据不同的专业,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成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魏武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陕西省行政学院学报,2006,(1).

[2]刘锁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体系[J].山西教育·高教,2011,(3).

[3]罗世民.本科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6,(2).

[4] 蒋洁.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工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81-01

高职院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是高职办学特色重要的载体,既不同于本科院校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体系,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自身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抓好课程体系建设,对高职特色教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陕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谈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和策略。

一、优化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第一,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为培养目标服务,强调学生自身价值和潜在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以技能为主,专业知识灌输为辅的教学模式,降低理论知识和“填鸭式”教学的负面影响,让学生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对专业课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相互适应,形成理论课、实践课、素质课程三者的有效结合与学习。

第二,根据现阶段发展实情,培养社会与单位需求的应用型大学生,构建高效的课程体系既要保证高职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实际动手能力,又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创新精神,与企业发展的步伐紧密结合,建立好学生自身的企业奉献精神,为进入职场做充分的准备。

第三,课程体系的特色,高等职业院校是以相关性为主,重点放在素质教学与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要强化这种教学特点带来的帮助和推动性的作用,要以优化课程体系与创新课程内容为前提,教学内容更加接近社会的适用性要求,要以企业现实需求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核心区增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不断优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团队的年轻教师,虽有激情但欠缺工作经验,必须提高经验建设,让知识面广、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发挥其优势,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不足。其主要发展归纳为:首先,积极加强与先进技术企业合作,使学院的师生都能得到提高,如与西安迪欧软件公司合作办学,利用迪欧软件给毕业生培训,使学生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其次,鼓励青年教师读研、读博、出国培训,适应现在IT行业知识的前沿。近几年来,我院许多老师先后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班”和华东师大、交大计算机软件工程硕士的学习。选派青年老师工厂挂职锻炼,参与学院的网络组建、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及维护工作。

(二)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搞好整体课程研发能力

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力是一种“产学研”整体结合的有效方式,是强化整体课程建设与教材研究开发的有效途径,课程教学标准化和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必须加强精品课程的开设与教授,精品课程的开设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措施主要有:

对于课程建设规定专业带头人安排给教研室每个教师的专攻方向,谁来建谁负责这门课程的相关业务,至少三人为一组进行协作,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特色。

强化网络专业系列化课程建设,对专业课程建设时,以够用为度,不求大而全,但求精而够用;内容先进性: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方法与认知同步;不求学科的系统性,但求应用的系统性。

积极利用课程建设的成果,由各课程骨干教师牵头,做好教学内容遴选工作,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课程内容,走合理引进优化整合加强新编的教材建设,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三)围绕技能比赛进行课程改革建设

网络技能大赛对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测评。开设专业课程是要紧贴国家技能大赛的能力要求,既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能力,因此技能大赛对高职学院课程体系有指导作用。

我院围绕技能大赛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尝试,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积极与IT企业合作。进一步利用技能大赛充实教材编写的规划,将教材编写重点统一到国家大赛的课程上,对实验室的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尽量采用cisco、华为、ciw、sun等业内企业的国际IT标准,建立本专业合理人才评估标准和学生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学习和企业的先进技术对接,对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得到更新,也使我们实训课程项目进行了改进。二是推荐年轻教师担任竞赛指导教师,并定期派竞赛老师外出参观学习,到企业去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为学生成才和专业发展做好铺垫。三是出台相关积极的奖励措施,鼓励担任竞赛教师参加编写教材和课题申报。鼓励教师摆脱中国传统的学科和知识体系限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编写教材。我院2012年在国赛“计算机网络应用”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两项,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大赛、全国网络安全等多项国家大赛。

总之,以上措施是我院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得到优化,课程内容更加合理,得到老师和学生好评,教师和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日益显现。

【参考文献】

[1]杨静,姜明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