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核算的概述

会计核算的概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核算的概述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浅议;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会计核算;变化

2013年8月1日随着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的全面推开,作为企业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也应相应跟进,在会计核算上做出相应变化,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为便于交通运输企业在“营改增”后对经济业务进行正确核算,在此以“营改增”后普通货运企业为例,从原始凭证取得、账簿设置、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的编制几个方面对会计核算的变化进行探讨。

1 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后的分类和适用税率

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后,根据其营业收入规模和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情况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在“营改增”前后会计核算变化不大,下面主要以一般纳税人为例对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前后会计核算的变化进行探讨。

2 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前后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设置上的变化

2.1 交通运输企业开具货运发票的变化

在营改增前,企业为客户开出的是从地税部门领取的普通货运发票,运费是含税价;在营改增后,企业为客户开出的是从国税部门领取的货物运输普通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费为不含税价。

2.2 交通运输企业取得购货或修理修配发票的变化

交通运输企业在营改增前,购买汽、柴油等货物或接受修理、修配劳务,取得的发票为普通货物销售发票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发票列明的价款或列明的价税合计计入成本,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税款不允许抵扣。交通运输企业在营改增后,购买汽、柴油等货物或接受修车劳务,取得的发票必须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发票列明的价款计入成本,增值税款计入进项税额,其发票抵扣联经税务局认证后允许抵扣销项税额,否则,如为取得的发票为普通发票,则不允许抵扣销项税,企业就会遭受损失。

2.3 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前后会计账簿设置上的变化

企业在营改增前,在流转税账簿设置上只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营业税”一个三栏式明细账簿,用于核算流转税;营改增后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设置一个三栏式“未交增值税”明细账,和一个以“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增值税”、“转出已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为专栏的“应交增值税”多栏式明细账对流转税进行核算。

3 营改增前后企业账务处理的变化

3.1 营改增前后企业对流转税账务处理的变化

(1)营改增前企业对流转税的核算,营改增前企业在月度终了按本月营业收入和税率计算应纳的营业税,并进行账务处理,会计分录为:“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例如:路通运输公司2013年8月份的营业收入为200万元,月底计提营业税:200万元x3%=6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60,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60,000.00

(2)营改增后企业对流转税的核算,营改增后企业对增值税的核算,企业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根据实际结算情况,“借: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营业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月底不再提取税金,应根据本月“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账的余额确定本月应补退的增值税税额。

例如:路通运输公司2013年8月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22万元,以银行存款收取。

借:银行存款 2,220,000.00

贷:营业收入 2,00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20,000.00

企业预缴增值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缴增值税),贷:银行存款。”,接上例,企业在8月16日预交上半月的增值税1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缴增值税)10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

月底企业转出已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00,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已缴增值税)100,000.00

经计算月底企业未交增值税为5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缴增值税)50,0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50,000.00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期末余额则为企业本月应补(退)的增值税税额。

3.2 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上的变化

(1)营改增前企业购进固定资产,购入固定资产时,如取得普通发票,则以发票注明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以发票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用以核算固定资产。

例如:路通运输公司7月份购入普通货车1辆,取得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3.4万元;购入半挂车1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货款由银行支付。其会计核算为:

借:固定资产-普通货车 234,000.00

-半挂车 351,00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00

(2)营改增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购入固定资产时,如取得普通发票,则以发票注明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以发票记载的价款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发票记载的税金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用以核算固定资产。如上例,如企业在8月份购入上例所属车辆,则会计核算变为:

借:固定资产-普通货车 200,000.00

-半挂车 30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00

4 营改增前后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变化

4.1 营改增前后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反映内容的变化

营改增前后资产负债表反映内容的变化不大,只是应交税费项目在营改增前反映的是营业税等相关税费,营改增后反映的是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4.2 营改增前后利润表相关项目反映内容的变化

营改增后,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反映的是不含税收入,营改增前反映的是含税收入;营改增后,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的税金是除增值税之外的相关税费,营改增前反映的是含营业税等相关税费;营改增后,营业成本项目反映的是不含税成本,营改增前反映的是含税成本。

4.3 营改增前后现金流量表相关项目反映内容的变化

(1)现金流量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营改增前是反映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收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营改增后不仅反映主营业务收入中收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还应反映和主营业务收入一同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例如:7月份路通运输公司通过银行收到A公司汇来的运费50万元,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调整分录为:

借: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50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00

8月份路通运输公司通过银行收到A公司汇来的运费5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5.5万元,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调整分录为:

借: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55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55,000.00

(2)现金流量表“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营改增前是反映的主营业务成本中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营改增后不仅反映主营业务成本中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还应反映和主营业务成本中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一同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金额。

例如:7月份路通运输公司通过银行支付B石化公司柴油款30万元,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调整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0.00

贷: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00,000.00

8月份路通运输公司通过银行支付B石化公司发票载明柴油款30万元,增值税5.1万元的柴油款项,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调整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51,000.00

贷: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51,000.00

(3)支付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营改增前是反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中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营改增后不仅反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中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还应反映和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一同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金额。

例如:7月份路通运输公司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一批,发票载明的金额1500元,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500.00

贷:支付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500.00

8月份路通运输公司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一批,发票载明的货款1000元,增值税170元。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70.00

贷:支付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170.00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前后在会计核算上的变化,主要是原始凭证、账簿设置、账务处理和会计报表项目反映内容上的变化,理清这些变化,并掌握这些变化对我们在会计核算上的影响,我们就能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营改增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 协调处理

一、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含义概述

(一)会计会计核算的含义

企业会计核算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指企业财务人员连续不间断地记录并分析研究企业或其他基层单位的所有物资资料及货币资金的存量和流量。它计量和评价企业所发生的一切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的方式和方法,是收支凭证、科目分类、成本核算等,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从财务上有效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

(二)企业统计核算的含义

企业经济核算有三种形式,企业统计核算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其他两种形式是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企业济核算的目的是连续、系统地计量、记录、分析和研究企业经济现象的实施及发展过程。统计核算是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有效的研究。企业统计核算能够综合分析企业的经济现象,然后正确判断企业总体的规模、水平等之间的比例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等,最终促使企业管理层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处理的必要性

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是企业的两个重要核算体系,它们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及侧重点。前者侧重于反映控制和监督实物运动信息,后者侧重于反映控制和监督价值运动信息;前者的信息是实物形式,后者的信息是价值形式;前者信息是具体而朴素的,后者信息是抽象和笼统的。如果企业具有较长的生产过程、较多的生产环节、较复杂的生产工艺、较繁多的生产过程投入及产出物料,由于会计和生产过程的距离相对较远,因此会计人员常常不可避免地怀疑核算成果的真实性。因此,从客观需求来看,企业很有必要加强统计和会计的协作,使其密切沟通配合,将唇齿相依的关系建立起来,最终将实实在在的效果带给企业。

三、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处理的方法

(一)运用会计分析手段搞好财务预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而要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统计管理方法体系,使其逐渐转化为现代统计管理,进而服务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健康发展。企业应该在对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进行大力推行的同时,切实做好财务预测工作,将统计学中数量管理的一些专门方法充分吸收过来,提前规划和日常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二)运用统计方法搞好会计监督

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有效审查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就是企业的会计监督。企业会计监督的主要特点是运用货币计价全面、综合地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在运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的过程中,也应该给予实物监督以充分的重视,以对企业的公共财产的完整和安全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在进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中,统计方法是企业财务人员整理会计资料、财务管理工作等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

(三)让会计工作的规范严谨规范统计工作

企业只有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特点充分利用起来,才能有效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对统计报表制度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使上报统计报表的需要在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满足,并在核算准则上使其向会计靠拢。首先,将一个科学的财务统计指标体系建立起来,为企业今后对财务进行良好的分析和预测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统一指标口径。运用的原则使会计、统计核算指标规范化,力求做到相同指标一致,不同指标相互协调,并能够将折算、换算、整合和分解做实做好。

(四)加强人员分工协作

在协调处理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过程中,企业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很有必要加强彼此间的分工协作。在日常工作中,统计工作对财务核算的大量基础资料进行了借鉴,会计报表和资料是很多数据的主要来源,统计的很多工作都进一步加工和处理了财务信息和财务核算。而统计原理在会计设计的成本分析等分析方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这就要求在分工上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加强彼此间的协作,积极主动地借鉴对方在工作和业务上的有益经验,并切实加强交流和沟通,将会计和统计不协调所造成的尴尬情况有效摆脱掉,从而在相互借鉴的高度上促使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各司其职,在各自的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只有具备了极为健全和规范的会计和统计工作,会计和统计工作能够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效融合,同时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人财物资源,并保持通畅、准确的信息获取,才能称得上是经营完善的企业。企业应该将会计和统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它们相互协调,将高质量的信息提供出来,有效开发利用信息,增加处理后信息的使用价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并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羽.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概述[J].现代经济信息,2009(22).

[2]徐玮.信息时代下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1(13).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体系 对策

一、我国事业单位及其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概述

1.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是我国的公共管理单位,协助政府部门完成国家管理的职责,在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事业单位一般分成三类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此类事业单位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各类费用均由国家财政支出。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按照差额比例,国家财政部分承担事业单位费用支出。在我国医院,学校等单位属于差额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人员工资部分由国家财政负担,部分由单位自行承担。

(3)自主事业单位:在我国,自主事业单位的一切活动自收自支,这类事业单位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形式,在我国现行事业单位的改制中,这种形式成为政策导向所在。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概述

近几年来,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包含了收支管理、单位预算管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等。大力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提高国家职能管理效率,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现状

虽然事业单位是我国只呢感部门的重要部分,但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分析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1.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事业单位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余毒所害,会计核算岗位分工不明确,授权审批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很大的空间去要改进。目前,有些事业单位未建立相关内部控制体系,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实际操作时并不依照规章制度办事。这些欠缺都给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风险。

2.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事业单位采取的都是财政拨付资金方式,预算管理基本上不能发挥作用。相当大一部分的事业单位不编制年度预算,或者编制的预算不正确,申请财政拨付款项也不严格按规定,造成年度预算超支等问题。预算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浪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政治理念。

3.财政收支两条线的改革力度不够

我国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改革是顺应时代步伐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制的一个重点项目即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我国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仍然存在自收自支,坐支现金,私自设立单位“小金库”等行为。部分资金游离在国家监管之外,给腐败带来了滋生的土壤,不利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

4.固定资产核算有漏洞

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资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事业单位固定核算主要存在:不计提折旧,成本核算不到位,估价不准确。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的大额资产,如果核算有漏洞,就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

三、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对策

1.建立健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岗位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

(2)严格授权审批制度。授权审批权限分明,完善集体审批制度。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事业单位单独成立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单位资金核算进行审计,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的专款专用,不给任何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2.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必须科学合理的编制年度预算

严格预算资金的使用,控制超预算资金的情况发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严格区别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保证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均纳入预算。严格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的使用。

(2)各项资金支出依据预算进行,勤俭持家,专项款专用,保证每项资金发挥其效应。

(3)分清主次,处理好事业支出和营业支出关系,应优先保证事业支出的数额。

3.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力度

我国事业单位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仍然有一部分收支管理混乱,给国家财政资金造成浪费,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管理效率的提高,要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

(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发挥个体效应,大力创新,拓宽收入来源。

(2)依据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各项支出进行正确分类,严格专款专用的制度。

4.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我国事业单位应该购置固定资产时严格按照市场公允价值入账,使用期计提折旧费用。保证每一笔固定资产都纪录在帐,正确核算。固定资产清理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进行,必要时引入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估价,防止在清理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防止固定资产清理转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腐败行为,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另外,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必要使可使用计算机技术,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固定资产的帐实相符,以备盘点。

参考文献:

[1]李淑珍.重新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理念体系.广西会计.2011(7).

[2]李乐斌.从会计结算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治理问题.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第4篇

1.中小型企业概念

总的来说,中小型企业属于一个相对的概念,其需要按照企业的资本金额、雇用人数、销售额等指标来划分,而且不同的行业,其划分的依据和标准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需要满足以下其中一个标准:销售额3亿元以下;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

2.中小型企业的特点

(1)企业数量大,生产规模小。通常情况下,中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而且在全国企业总数中所占据的比例达到了99%。但是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资产规模比较小,能够满足金融机构抵押品的比较少,从而导致融资过程难度较大,知识企业资金相对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2)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范围集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一般是在国内市场夹缝中发展起来的,涉及到的经营范围主要为国民经济生活,如农业生产、电子产品业、服务行业、运输行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行业等。(3)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小、收益高,经营体制和方式较为灵活,对市场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旦国家经济增速缓慢时,可以准确把握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并及时改变经营方向,以免企业被市场所淘汰。(4)寿命期限短,竞争力弱。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内部集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从而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资金短缺的现象,影响企业的发展,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企业停业破产。

二、成本会计核算概述

1.成本会计核算的内涵

成本会计核算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时所出现的各种消耗费用,通过该费用可以准确的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品的总成本。

2.成本会计核算基本目标

中小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出现了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小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要做好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工作,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来制定一个合理的成本额度,尽可能保持实际成本开支与成本额度一致,这样可以有效的衡量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活动是否获得成效,该过程中还需要对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以确保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下,能够获取一定的利润,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确保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三、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会计核算理念比较淡薄

中小型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理念有待加强,从而导致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只是为了达到上级部门检查的要求,但是对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均通过成本习性的方法来对核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结构进行划分,而且通过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来提高企业产品产量。有些中小型企业为了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而忽视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理念,将会导致中小型企业成本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中小型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法律不够完善

自从我国颁发《小企业会计制度》以来,使我国的成本会计核算法律有了可遵守的依据,同时我国还曾经颁布并实施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现金管理条例》等法规,使我国成本会计核算法律逐渐趋于完善,但是这些法律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缺乏一定的适应性,因为其中大部分法律是为上市公司服务的,导致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法律有待改进和完善。我国中小型企业自身发展规模比较小,监管机关人员有限,监管和处罚力度不力不够,法律宣传工作不到位。再加上中小型企业人才短缺,致使企业员工不会认真学习成本会计核算的相关法律,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3.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资料有待完善

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一般是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工艺流程、生产方式和管理需求来制定的。目前,我国所制定的成本核算制度中明文规定,中小型企业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准备设置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各种相关费用等资料,并根据产品原材料购进、产品销售、产品生产及产品费用的摊销来开展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选择只设置总账,未按照要求置明细账目,甚至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所进行的成本会计核算只对项目的实际金额进行了反映,而对其数量却只字不提,或者只反映数量而不提金额,从而导致成本会计核算资料不够完善,造成成本核算混乱,影响最终的成本会计核算质量。

4.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制度有待完善

一个中小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要使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做到准确无误,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管理要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来选择有关的会计科目,如生产成本、原材料、库存商品、制造费用等。同时中小型企业还需要按照我国的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遵循配比的原则,对库存商品成本、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等进行正确的归集。通常情况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仅设置了总账,而忽略了明细账,其中的账簿登记也只进行了产品数量的登记而没有金额,或者只进行了金额的登记而没有数量。甚至有些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为了少缴税费,提前对在产品成本进行结转,并将其划归到库存商品成本中,从而导致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过程无法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5.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中小型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不会特意聘请会计人员,尽在单位内部找一些懂会计的人员来身兼数职,这些人往往没有会计人员从业证书,从而对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不太了解,致使在日常财产清查过程中选择实地盘存制。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较比较小,从事的业务范围比较简单,从而导致成本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影响核算的进度和质量。其主要是因为中小型企业一般采用了家族式经营模式,其经营权和所有权主要掌控在家庭成员手中,导致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制观念较为淡溥,无法准确划分企业财产和私有财产的界限,同时中小型企业的大部分成员都是自己的亲人,甚至有些员工未经过专业的培训,会计方面专业知识比较匮乏,从而导致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比较低,无法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有些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人员仅根据领导者的意图去工作,最终导致成本核算结果无法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

四、提高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措施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有待改进和完善,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对中小型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给予真实的反映,有效提高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推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1.完善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理念

中小型企业要想提高其成本会计核算水平,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来对其已有的核算理念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将一些新方法、新知识、新模式引人到成本会计核算之中,真正意识到成本会计核算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大对成本会计核算的投入力度,落实会计核算责任制,使其能够更好的落实到成本会计核算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为了推动我国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个各环节、各程序相对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将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只重视生产环节的成本核算工作,而逐渐向材料采购、产品研发产品的销售及售后客服等环节转变,对中小型企业产品生产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还需要针对中小型企业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每一个环节的支出制定与之对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从而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在中小型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要遵循权责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落实责任成本核算制度,定期对各个环节进行审核,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大大提高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质量。

3.完善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制度

在中小型企业中,完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是保证会计核算制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中小型企业构建科学的核算程序、核算方法及核算审批制度,以确保成本会计核算过程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要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岗位职责给予明确。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明确了各个各个岗位每一位员工的基本职责,从而保证各个环节工作有效的衔接在一起。再次,还需要加强对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监督工作,加大对生产费用的开支、审批环节的监督,完善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制度,避免发生贪污、浪费的现象。最后,完善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制度,规范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基本标准,以确保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4.选择与中小型企业相适应的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对企业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核算模式主要有双轨制模式、单轨制模式和二级帐户模式。其中,双轨制模式需要以原来的成本会计核算为基础,然后单独抽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并制定与之对应的核算制度。单轨制核算模式是目前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所使用的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二级帐户模式主要是在双轨制核算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中小型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的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其具有易于掌握、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中小型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最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制定与之对应的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从而使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5.提高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第5篇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近些年来,伴随医院业务的不断拓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项目资金投入的金额越来越大,这些都对医院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在新医改背景下,提高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质量,增强会计核算管理的科学性水平,提高医院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着力解决新医改背景下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已经成为医院会计核算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医院会计核算管理改革的意义分析

在医院发展战略管理体系中,会计核算管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对医院总体战略和子战略起到支撑作用。医院管理者应当根据自身管理需求和行业发展特点,从财务战略、理财能力、财务资源以及财务执行力等方面进行强化会计核算管理改革。其中财务资源是指医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控制以及拥有的能够进行货币计量的有形、无形资产。而财务执行力则是医院财务预算等相关活动能否严格落实到位,它既是财务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关系到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而理财能力则是医院管理者能否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能否通过资金筹集、投资和分配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同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医院财务管理质量的影响。

实施医院会计核算管理改革,要满足当前医改需求,围绕管理实际提高预算项目资金支出质量,推动医院公立医院财政预算改革,转变医院职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管理者在会计核算管理改革过程中有结合自身需求和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合理制定会计核算管理机制,健全会计核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针对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提升医院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会计核算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基础上,减少资金闲置浪费问题。在医院整体发展目标中,将会计核算管理和单位发展目标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完善部门预决算,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医院会计核算管理改革的内容分析

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讲,在会计核算管理改革过程中可以围绕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价值创造管理模式来进行核算管理,这能够为医院会计核算管理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视角。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者通过这一视角的会计核算管理,能够医院科学管理和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必要的支撑。分别从医院内部价值流会计核算管理决策和外部价值流会计核算管理决策来进行医院会计核算管理改革。

医院实施内部价值会计核算管理改革,通常会采用作业责任预算的方式来开展,一般都是围绕弹性预算开展战略会计核算管理。对于医院的成本难以准确核算的情况,可以依靠成本跟预算之间整体占比的方式进行核算。在此环境下,实施作业责任预算法能够提升医院战略会计核算管理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医院实施作业责任预算法需要建立两个基本假设,分别是作业能够具有较为稳定的成本以及成长型的作业量跟成长型的作业变动成本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在此假设基础上开展作业成本法的战略成本核算管理,能够实现成长型业务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能够明确各环节为医院增值的比重,为医院管理者提高整体产出效率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撑。

医院按照传统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其核算对象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以利润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核算管理、以成本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核算管理和以投资合作为中心的会计核算管理。通过基于内部价值进行会计核算管理,能够实现医院各个作业环节和流程之间的衔接,以此构建医院整个成长型流程的责任体系,并将流程作为责任中心进行管理,实现成长型作业为中心基础上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决策。相比较于传统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医院管理者依靠内部价值链进行会计核算管理,能够有效突破之前的核算限制和不利影响。通过划分不同责任中心的模式,实现会计核算链条的有效衔接,避免了原先的分割切块模式,有效减轻了原先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对医院整体会计核算管理科学性的不利影响。

医院在进行会计核算管理改革时,应当首先对医院自身所处的外部纵向价值链和各个环节进行分解和处理。在价值流分解之后,可以产生多个内容要素,包含了成?L型客户、客户供应商、客户自供商、客户他供商、成长型外包等诸多要素。通过各个构成要素和环节进行分解,将其划分为初始投入、收益以及日常管理成本等多方面内容,确保会计核算管理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