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资产管理即是对现有资产的取得、使用、配置、收益、处置等方面进行管理控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现有资产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突显出来,而它自身对事业单位建设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也促使事业单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以确保单位建设的顺利、长效、可持续发展。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是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完善、不全面、不切实,奖惩制度和标准不明确,导致资产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的执行力度不足,缺少明确、有力的制度保障,无法真正落实和开展管理工作,从而造成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

2.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许多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由国家直接拨款,再加上事业单位自身强烈的社会性和公益服务性,导致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资产管理意识匮乏,长期存在“轻管理、重购置”的观念,对资产的使用效率、结果和处置不重视,经常出现重复购置、盲目购置等问题,从而造成资产的严重闲置、浪费和流失。

3.缺乏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中的资产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资产的使用、配置、处置、清查、监督、评估以及资产产权的界定、登记、纠纷调处等。而由于许多事业单位没有设立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机构设置不健全,导致事业单位在对资产进行实际管理时往往存在“多头共管”、“责任不明”、“相互扯皮”等问题,导致管理工作出现资产浪费、流失、处理不当、审查不清等问题的发生。

4.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差

由于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其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资金、设备投入不足,许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依然沿用过去传统、落后、繁复的人工管理模式,对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运用不足,不仅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巨大,工作效率低下,也使得各部门之间的资产信息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共享交流,从而造成资产浪费、等问题频频发生。

二、事业单位基于内部控制强化资产管理模式设计和实现的措施

1.健全完善资产内控制度

事业单位要在国家现行相关行政管理法律以及财务会计法规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切实、合理、规范的资产内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资产在处置、使用、转移、清查等各个方面的责任分工,规范资产内控管理工作的审查程序,积极提高资产内控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和操作性,明确资产管理的保值增值目的,从而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提高资产管理的内控意识

事业单位要提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它对单位整体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全体员工的资产内科管理意识,积极转变和创新资产管理观念,加大领导层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政策扶持和导向,将资产内控管理的工作成效作为事业单位领导工作业绩的衡量标准之一,从而真正的保障资产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

3.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资产内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资产管理机制的构建,以内部控制模式为基础,积极构建科学、全面、完善、系统的资产内控管理机制,明确资产管理各岗位的权限职责,规范资产管理的工作程序,推行流程化的资产管理模式,明确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从而有效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系统性,避免和降低资产管理工作出现混乱及特殊化等问题。

4.加强资产的全面信息化内控管理

事业单位要积极引进和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资产内控管理的信息网络平台,提高各部门之间的资产信息共享水平,并通过信息管理、辅助办公、自动追踪等信息模块增强资产内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实现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的动态化、实时性管理。

5.强化资产管理的监督控制

事业单位要重视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控制,通过制定科学、全面、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增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执行效力。同时,还要积极优化、改革和创新资产监督管理的方法模式,构建和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机制,结合相关法规和管理实际对资产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设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指标,并增大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公开性和透明化,从而更好的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满足感,进而更好的推进资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三、结语

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改革,在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现代资产管理新模式,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产管理的内控监督工作,提高资产内控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的效果和水平,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的良性、稳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孟悦.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J].财政研究,2014(06):40-43.

[2]苏志刚.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8):204-205.

[3]艾婕.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法探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4):30-31.

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1.缺乏具备高校资产管理专业素质的专兼职资产管理人员,日常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大部分的独立学院还没有设立资产设备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工作一般由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及业务能力都有待提高。在对于独立学院的资产设备管理工作中,还缺乏一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建账、登记、粘贴条形码等一系列工作上还不够规范统一。

2.对于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规范。许多独立学院的院系部门领导对于资产管理不够重视,更注重资产购置的管理,忽视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学院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缺乏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众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

3.日常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差。大多数独立学院存在资产管理日常工作不严谨。学院的固定资产和资产类别均比较多,大部分系部门没有设兼职资产管理员这个岗位,各系部门也没有建立部门自己的资产明细账,有些资产设备的使用系部门早已将设备报废淘汰,却没有及时到资产设备部门办理资产报废手续;有些系部门的资产早已购买很长时间,却没有及时办理登记入账手续;有的资产领用人发生变更却没及时通知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变更移交手续;随着时间延续,导致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不符,各系部门每年例行的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只是应付差事,没有真正做到帐、卡、物一致。另外,没有专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导致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二、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改进与完善

1.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业务水平强、有工作责任心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是提高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不断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学院内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使每一位专兼职管理人员熟悉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登记、验收、建账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再到固定资产的清查、报废、核销等一系列相关的程序和手续,确保各项制度、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切实有效地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2.独立学院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头执行固定资产的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一套健全、完善、合理的适合学员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是资产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将固定资产的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将资产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科学化管理。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对学院固定资产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新的问题会不断地出现,这就需要固定资产的规章制度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

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效;资产管理现状;改善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3. 011

[中图分类号] 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3- 0017- 02

高校资产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是高校办学效益高低的衡量标准。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众多的竞争因素中,人才的竞争越来越重要,为此,国家加强了对人才的培养,加大了对高校的资产投入力度,高校资产的日益增加,也带来了诸多的管理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忽视对资产的管理,导致大量资产重复购置、闲置,严重降低了资产的利用效率,造成资产浪费。本文主要探讨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 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投入,轻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除了国家对教育事业政策上的支持、财政上的投入持续增加以外,高校还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比如,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抢夺生源、校友捐款、企业品牌冠名等活动,为高校带来了巨大收益。高校的资产资源,主要用于购买昂贵的科研仪器和教学设备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学校重视对资产的投入,而对资产的管理意识非常淡薄,导致很多设备盲目购进、重复购进,浪费严重。

1.2 管理机构欠缺,管理制度不全

当今高校的资产主要由财务部门和后勤部门共同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各部门之间协作能力差,办事效率低下,管理制度很多时候就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处,造成资产流失严重。高校只注重资产的使用,而轻视效益。拥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没有对应的机制来束缚,造成资产职权模糊,隶属关系不清以及产权界定不明,形成了人人都可以管理或者不管理的局面。在使用权的管理方面,高校资产管理又是多部门分管。如:某个院系里的老师离职,只需要征得所属院系同意,而无需告知其他院系。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对于资产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对资产的管理仅限于对钱财和物品的管理,而忽视对无形资产和和人力资源资产的管理。这对于以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为发展基点的高校来说,无疑是大忌,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前景。

1.3 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低

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在高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得不到提升,很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资产管理的意识,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资产管理培训。甚至他们在购置设备的时候,对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如仪器的基本属性、使用率等都不了解,所以购进的设备产生很多质量问题。

2 高校资产管理的改进建议

高校是国家发展的人才储备基地,高校的发展关系到祖国未来的荣辱与兴衰。高校资产是高校发展的基石与保障,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急需解决。笔者认为需对症下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提高高校的资产使用效率。

2.1 加强资产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领导力,加强资产管理意识是优化资产管理的第一步,要让高校的资产管理人员在思想上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同时,重视资产管理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流于形式,要有可行的方法和真正的实际行动。学校领导要做领头人,定期召开关于资产管理的工作会议,学习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相关政策,对于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于在资产管理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要以奖金或者口头嘉奖的方式做出表彰,以带动全部的资产管理人员向更好的方向前进。同时要制定每一个阶段资产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并加强对资产管理的监管。

2.2 建立统一管理机构

目前高校多部门分管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如:信息不畅通、办事效率低下、资源无法共享、浪费严重等,十分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为此,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管理经验,采用集中、分权的管理新模式。建立一个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领导,在部门下面建立使用主体、实际使用、归口等多个子部门,明确每一个部门的权利和职责。做到权力分离而又不相容,这样能杜绝多人皆可以任职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资产管理的权力制衡,避免多部门管理,权责不清的现象,各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时,要加强沟通和合作,以利于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实用性强、容易操作和管理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资产信息全部纳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建立学校公共网站,实现资源信息在整个学校的共享。

2.3 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合理的制度是实施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保证,只有制定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保证高校资产管理的切实可行。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下手。第一,实行管理责任制。明确每个部门以及每个管理人员的职责,防止资产管理出现漏洞。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在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如设备重复购置或设备闲置、设备使用率低下,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等,要追究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做出相应的处罚,以示惩戒。第二,制定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前提,目前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基本还在沿用以前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时代在发展,对高校的资产管理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资产管理制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全新的适合当今形势的管理规章制度。第三,对资产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不仅能起到提效作用,而且对监督也有作用。在实施绩效管理前,首先要建立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指标体系具体可以包括仪器设备的寿命时间、设备的利用率、损坏率、固定资产的收益率各个方面。对于高校的各项单项评价指标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要综合评价,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给予每个指标不同的权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科学的高校资产绩效评估体系,不仅能提供高校资产管理运行情况的准确信息,而且能体现高校的办学质量。科学的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办学的及时改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提供参考。第四,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高校资产管理归根到底要靠人来实现,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对资产的管理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着重培养和打造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具体可以从几方面来加强。①培养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这是资产管理的前提要求。②专业化培训。资产管理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会计、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③强化监督。应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和相应的奖惩。

3 结束语

高校资产管理十分繁琐复杂。只有了解现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只重视投入,实行多部门分管,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来管理以及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缺乏专业的系统的资产管理专业培训等,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应对。为此,应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建立统一领导的资产管理体制,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利用互联网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打造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通过这些措施能针对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加以改进,从而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峰玮.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4).

[2]段媛媛.浅议高校资产管理[J].云梦学刊,2013,34(3).

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职教育迎来改革发展的春天,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在数量、规模、功能上都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实训室管理制度与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简要探讨如何实现实训室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高职 实训室 管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实训室就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全面提升实训室的利用效率,对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一、实训室管理机构设置

高职院校实训室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是按专业群(系或二级学院)设立实训中心并由系或二级学院进行管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指导实训教学,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处)进行资产管理。实训中心人员由实训室管理人员和专职实训教室组成。这种相对比较成熟的实训室管模式在实训教学、资产管理等方面都比较规范,被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用,相对很好满足了各专业群的教学需求和发展。当然,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在各个专业群在实训室的建设和利用上,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规划,长远规划,导致实训教学资源的浪费。在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机构设置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合理配置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实训室的使用和实训设施设备的管理,让实训室更好服务于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效提高实训设施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为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发挥重用作用。

二、实训制度与文化建设

实训室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训室的应有作用,实训室的管理必须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成立不久的高职院校,实训室在管理制度上往往存在极大的漏洞,即便存在一些管理制度和办法,也是支离破碎,零零散散的,不完善,不成系统。不论是哪一类高院校,一些基本的实训室管理办法是必须要有的,比如实训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实训学生守则,实训室使用计划,实训项目完成记录,实训设施设备检测维护记录,实训室资产管理办法等。实训室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考虑不同训室的共性与差异性,既要抓住共性进行统一管理,又要注意差异性,区别对待;既要考虑如何使实训室的管理变得更加可控,又要注意如何让实训室的使用更加便利。科学合理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建立起来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有效落实,只有严格执行实训室的管理规章制度,才能做到维修及时,保养到位,运行高效,才能够充分发挥实训室的应有功能和作用。

实训室文化的建设也是实训室管理的题中之义。实训文化体现在实训室内部设施设备布局、以及实训室管理办法、学生实训场景等各个方面的文字和图片展示。实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逼真的实训环境和浓厚的实训氛围。实训室内部文字和图片的展示内容需要精心策划,可以是专业领域方面的名言警句,可以是学生实训比赛的真实情景,也可以是实训设备的组织流程,实训设备的结构展示,还可以是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方面的重要条文。但不论是哪一方面,还是哪几方面的内容,都必须与实训室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参考文献:

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中小学会计工作在学校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确保中小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国家修订《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并就贯彻落实新制度组织了全国性的业务培训,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于中小学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学校层面对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了中小学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强化中小学会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中小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对于确保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会计工作问题分析

(1)对于中小学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对于会计工作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将主要的管理精力投入到了教学、师资等业务方面的管理中,而忽视了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导致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中小学的整体会计工作水平以及资金管理水平不高。其次,中小学对财务会计工作的不重视还表现在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足,没有及时针对一些新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制度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造成了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难以适应中小学会计工作的需要。

(2)中小学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会计管理工作制度是确保中小学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基础依据,但是在普遍重视办学,而对教学以外工作重视不足的大背景下,很多中小学的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无法形成系统规范的中小学会计业务处理体系,对于各项收支管理不规范,甚至对于财政专项资金都缺乏有效的监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较差。

(3)中小学财务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在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早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会计工作中,由于对于会计工作的投入不足。因此,会计工作的基础条件较差,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很多传统的会计业务工作仍需要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准确度较差,会计业务工作中人为造成的失误问题难以避免。

(4)固定资产管理不合理。一些中小学在会计管理工作的实施中,有时只是重视了对于资金的规范化管理,而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侧重不足,没有固定资产方面相应的会计处理内容,造成了固定资产出现了闲置浪费以及使用效率不够的问题,甚至是出现了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三、提高中小学会计工作水平的对策

(1)充分重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强化会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中小学管理负责人也就是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是学校办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重视会计工作的开展,将会计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并适当增加对于会计工作的人员、资金以及物资投入,确保中小学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会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在会计人员的队伍的建设上,注重选用专业化的会计人员,并对会计工作人员队伍在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会计规章制度等方面开展理论与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与外部会计事务所的合作,依靠更加专业化的会计师,提高自身的会计工作水平。此外,中小学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业务处理,尤其是其中规定的义务教育类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不提取修购基金,不得对外投资,不得举债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对中小学会计工作采取责任管理模式。首先,应该完善中小学的财务管理责任体制,即校长是会计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财务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主要负责领导开展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资料处理等,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以及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税务、物价等部门监督检查。其次,应该明确中小学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责,即按照国家《会计法》、会计制度及项财务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要求,完成学校的财务、账目处理,并严格执行预算,做好清账、记账、报账工作,全面、准确、完整、真实地反映会计资料,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基础的依据。通过责任化的管理,确保财务会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完善中小学财务会计的制度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具体制定上,应该结合中小学会计工作的特点制定。在学校的财务处理程序制度方面,严格按照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及时定期进行对账;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上,重点是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科学性、合理性,收入的计划性、合规性,各种开支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按计划与预算开支、是否履行审核和批报手续,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在内部牵制制度上,重点确保严格执行了职务分离,钱、账、物分管的原则,每一项业务的各种经办人员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在财务审批制度上,重点是确保各项财务收支审批手续合法合规,没有违反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对于收支管理更加严格,将财政补助收入细分为“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增设了具有教育特定功能的明细科目,细化了支出经济分类,将财政补助资金结余细化为“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在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执行这些新的制度要求,提高会计工作的精细化与规范化水平。

(4)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中小学财务固定资产管理。在中小学会计工作的开展上,应该积极的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借助中小学内部的网络办公平台,完善中小学会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将会计工作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提高会计工作的处理效率。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学校会计管理工作部门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且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对于盘点过程中出现的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按规定的程序及时处理;对于学校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必须经过负责人审批核销;对于一些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鉴定,交由校长办公会批准。此外,新修订的会计制度中重点落实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增设了“待处置资产损溢”等明细科目,反映资产处置全过程中待处置资产价值和处置收支等情况。

四、结论

当前在中小学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会计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等造成的。因此,提高中小学会计工作水平,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重视中小学会计工作对于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作用,规范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强化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中小学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为栖霞市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 张灵霞,郭玉奇.一个中学校长的教育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太原市六十三中校长史建如[J].先锋队,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