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数据,我们从中国教育在线的《2015高招调查报告》不难看出:由于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渐减少,导致适龄高中生减少,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 050万人之后,近几年高考报名人数急剧下降。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2万人。
二、生源减少对高校的影响及高校的应对情况
因为国家投入不足等原因,近年高校规模迅速扩张,更多是靠学校贷款及学生学费维系。而一旦生源缺少,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学校就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难以为继,陷入办学困境,甚至有倒闭的风险。因而,一些专家建议,为避免因为生源迅速下降、学校倒闭带来的社会动荡,要未雨绸缪,尽快缩减招生计划,调整办学方向与定位等。
以辽宁省为例,2015年,全省高校招生计划总数共减少约1.5万人,为11年来最少。在相关记者走访的十余所辽宁省内知名高校的招生计划中,最少的减招50人,最多的减招五六百人。以笔者所在学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减少的招生计划大多是均分在不同的专业,但也有消息传出,如果明后几年,仍然要求减少招生计划,那么很可能从个别专业上开砍。
三、高校旅游管理不能贸然减少的必然性
笔者认为,生源减少环境下,减少招生计划是大的趋势,但怎么减应谨慎,尤其应当从全国及当地整体经济形势、该门学科的就业环境及学校的长远发展考虑。
本文仅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分析。笔者认为,生源减少下,也不能贸然减少高校旅游招生。
第一,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旅游教育。从旅游业发展的大的产业环境上看,旅游业不但能增加外汇,促进货币回笼,平衡地区间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产业关联度非常高,有利于转变当前的就业形势。在中国经济总体放缓的环境下,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旅游业的加速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可以说,发展高校旅游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当下产业发展赋予的使命。
第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更需要发展旅游教育。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为例,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增速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让老工业城市快速转型是不断在研究的课题。根据2015年6月24日的国际商情报显示,服务业已成为辽宁经济的主要支撑。2015年3月,辽宁省政府召开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时任辽宁省省长李希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培养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把全省服务业发展提高到创新水平,为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新的更大贡献。同时强调,要围绕满足分类消费需求,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多措并举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等服务业。笔者在《影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瓶颈分析》中提出,我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仍比较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转型需要。缺乏适应转型的紧缺人才,如旅游人才、金融人才等。因此,发展辽宁高校旅游教育是适应老工业基地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需。
第三,从旅游学科的发展看,2009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已把旅游管理列在和工商管理平行的管理学的一级学科,目的就是更好发展旅游学科,从而加大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鉴于发展旅游经济的意义重大,高校要保护和重点维护该学科的发展。
第四,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看。生源下降是大趋势,目前很多高校也正在研究对策。如减少招生,把原来每班35人减少到每班30人,甚至减少班级个数或取消某专业。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如何提炼内涵、特色,变被动减少招生为主动吸引招生,而不是急于减少专业,减少师资,降低成本,这样不仅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动荡,也不利于综合性大学的建设。打一比方,就像一个病人生病了,哪不舒服就砍掉哪,那么他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学校也一样,如果生源减少就减班级、砍专业,最后人数、专业都不成规模,学科也不成体系,即使还剩下一些专业,也鲜有人问津了。因此,生源减少环境下,当务之急是长远打算,修炼内功。
四、生源减少环境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发展
第一,发展特色。要把该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打造出特色,该特色是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比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能否打造出航空特色。
第二,提高层次。这也是高等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旅游人才供求矛盾突出,表现在毕业学生多,但还有很多企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旅游人才,突出表现在旅游人才档次不高。目前,市场上急需高层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优秀导游人才,如小语种导游人才,出国领队人才;特色旅游服务于管理人才,包括旅游科学技术创新人才、供应商管理人才、环保技术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资金管理与运作人才、国际涉外保险人才等;以及具有国际知识视野,有涉外旅游文化,有与国际接轨的服务理念,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经营管理人才等。因此高校需要提高办学理念,打造旅游教育升级。
第三,以学生为导向。高校旅游教师的普遍问题是实践能力不足,大多数教师没有旅游行业的从业经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行业了解不够,就业前景不明,致使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从事旅游行业。现在企业都在讲:员工听顾客的,企业听员工的,讲的就是市场需求。但高校却不愿意听一听学生对此都有什么看法。笔者认为,在生源减少环境下,对于像旅游这样一个应用型、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学校出台一定政策对教师加以引导,鼓励教师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并提炼问题,并回到课堂上与学生讨论,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力提高了,解决了就业问题,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招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关键词:大连;蜜月旅游;SWOT分析;开发建议
蜜月旅游通常指为新婚夫妇打造的特色旅游产品,它能够很好的满足新婚夫妇的旅游需求。在中国,蜜月旅游发展迅猛,据《2006―2007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发放的6万多份调查问卷中,有46.43%的人选择蜜月旅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比例还会继续上升,充分显示了中国蜜月游市场的巨大潜力。鉴于此,笔者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大连蜜月旅游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大连蜜月游市场发展提出建议。
一、蜜月旅游的特点
相比较其他的一般观光休闲旅游市场而言,蜜月旅游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独有特点:一是客源市场广阔。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近1000万对新人举行婚礼。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婚庆蜜月旅游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二是消费水平高。据相关调查统计,蜜月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高出平均旅游消费水平近两倍。这为经营组织该项旅游产品提供了较大的盈利空间。三是停留的时间更长。蜜月游人群出游天数在8--15天,其平均出游天数为11天,比一般的旅游者的平均出游天数4.8天高出6.2天。四是追求浪漫、豪华和私人空间。由于蜜月旅游的特殊意义及其本身的浪漫色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旅游整体产品所带来的浪漫感受。同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住宿设施、餐饮、游览等方面都具有追求豪华的倾向。此外,蜜月旅游者置身于远离惯常环境的两人世界中,要求享有独立的私人生活空间,喜欢优美的环境。
二、大连蜜月旅游状况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即分析自身优势与弱势, 了解外部机会及威胁, 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而结论往往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从而制定有效战略的一种方法。
(一)优势分析
1.自然环境优势
大连位于中国东北的最南端,是一座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海岸线长达1906公里,沿海有数不清的美景奇观。由于是半岛城市,所以这里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0℃,最热八月份平均24℃,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5℃~-10℃之间,这个温度最适合人类生存。2003年,大连把“浪漫之都”作为城市品牌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这成为大连旅游的一张品牌。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大连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建理念,重视人居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并被联合国授予世界“人居奖”、国际生态安全最佳城市、环境“全球500佳”城市等称号。依山傍海、舒适浪漫的大连为蜜月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2.旅游资源综合优势
根据大连的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和旅游产品状况,可将大连的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旅游区:城市风光旅游区、海岛风光旅游区和北部山水风光旅游区。城市风光旅游区主要包括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海岛风光旅游区主要包括海王九岛在内的长海县,旅游资源有佛光、海滩等。北部山水风光旅游区主要包括普兰店、瓦房店、庄河,旅游资源有冰峪沟、农业生态示范园区等。三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综合优势明显,为丰富蜜月旅游活动内容奠定了基础。
3.城市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完善
大连市拥有较完善的交通、水力等旅游基础设施。尤其是拥有海、陆、空立体的交通网络,为游客的进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市内交通设施完善,连接各景区景点道路畅通;各景区、景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截至2010年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132家;旅行社327家。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旅游设施,为旅游者在大连度蜜月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二)劣势分析
1.缺少具有浪漫情怀的旅游项目
大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是却缺少能突出它们浪漫的主题元素。在大连旅游,星海广场、老虎滩等景区景点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虽然各有特色,但却缺少浪漫的主题元素。浪漫城市,不仅要有完善的旅游设施,更要具有浪漫元素的景区景点。就像巴黎,那里有香榭里大街、凯旋门等,充满古典又时尚的浪漫元素。大连要成为蜜月圣地,应该打造浪漫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让每一对新婚夫妇,都能在大连找到不同的浪漫。
2.旅游经营者对蜜月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力度不够
对于大连旅游经营者来说,蜜月旅游尚属一个崭新的市场。旅游业界对蜜月旅游市场及其需求特点的调研认识不足,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专项产品。同时,大连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历史长,产品营销效益好。出于对观光型旅游产品营销利润的追逐,大连旅游经营者对于开发蜜月旅游之类的旅游新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市场开发乏力,投入不足。
3.宣传不到位
大连曾为塑造城市品牌,旅游宣传及推广新招迭出。如旅游大篷车模式,“奥运在北京、观光到大连”口号等。而大连蜜月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网络媒介的利用率也很低。“80后”逐渐成为蜜月旅游的消费主体,这一群体使用网络的频率非常高,在网上搜集蜜月旅游信息是其首选的方式。
(三)机遇分析
蜜月旅游在国内外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美国兰德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到2010年,全球每年的婚庆消费将达数千亿美元,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约有99%的新婚夫妇会外出度蜜月。在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对新人注册结婚,其中蜜月旅游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以80%的新婚者、年龄在25―35岁的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旅行社开展的“您最喜欢的结婚方式”话题调查也显示,89.2%的年轻人会选择蜜月旅。蜜月旅游需求的增加,为大连蜜月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威胁分析
大量远程市场如东南亚、澳大利亚甚至欧洲地区旅游发展比较成熟,在中国大受蜜月旅游者的欢迎。国内港澳台地区、华东地区及西南地区也已不同特色吸引着蜜月旅游者。致使到大连的蜜月旅游群体相对减少,影响着大连蜜月旅游市场发展。
三、对我国蜜月旅游市场的开发建议
(一)突出地方特色,进行品牌化经营
大连作为“浪漫之都”,不能缺少浪漫主题元素的景区景点。为满足蜜月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应继续完善开发已有旅游精品,保持现有旅游优势。同时围绕浪漫主题,运用创新的理念开发具有时代特征、突出地方特色的产品,进行品牌化经营,更好体现出大连的浪漫。
例如,大连可以利用海洋资源优势,举行海上游轮集体婚礼,新婚夫妇相聚在一起,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享受婚礼的浪漫及蜜月的甜蜜。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便捷销售渠道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购买方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直接预定。能否让新人方便地购买到蜜月旅游产品,是推动旅游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这种购买方式的变化,大连旅游企业也要调整自己传统的销售方式,除了传统的店面销售外,还要完善电子商务,方便旅游者网上预订。
(三)加强多方合作,互惠互利
由于旅游企业缺少婚庆资源及对婚庆旅游市场的投人不足等也严重限制了蜜月旅游产品的发展。因此要真正开发蜜月旅游产品,大连旅游企业就应当与婚庆公司联合,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婚庆旅游产品的质量,以期达到双方的互利共赢。同时旅游业内部也要加强合作,旅行社、宾馆等各旅游行业部门联动,相互支持配合,为婚庆蜜月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增强此项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轰动效应。
(四) 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要求大连旅游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时刻关注市场上的消费时尚,及时掌握需求特点及其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自我经营策略和产品的包装组合,不断地在原产品基础上进行产品的改良及创新,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蜜月旅游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 浅析桂林婚庆蜜月旅游的开发[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4)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观光农业首先在一些大中城市迅速兴起[4]。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近郊。广东省迄今已有100多个观光农业园,每年接待游客达5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每年超过10亿元。近年来,上海、江苏等地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农业设施的观光农业园,实现电脑控温、控湿、无土栽培和研究新特农产品,成为具有农业科普价值的观光农业园。如上海的孙桥现代农业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园等。我国在发展观光农业方面具有旅游农业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等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如观念制度滞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发展观光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促进农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观光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
2珠海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
2.1自然环境优越,生物资源丰富珠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光热丰富,降水丰沛,年日温差较小,形成了兼具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和北热带气候特色的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植被群落结构复杂,种类多样,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复合性分布的生态结构和系统,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许多岭南作物不仅富有南国情调,而且可以发掘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湿地,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并拥有“斗门青蟹”、“三泥鱼”等特产。
2.2浪漫之城,城市特色突出珠海位于珠江水系出海汇处,海域宽阔(6339hm2),海岛众多,素有“百岛之城”的美称。同时,珠海又是一个花园式的海滨旅游城市,四季鲜花盛开,满目苍翠。于1999年获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并以整座城市作为景区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7年又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中国和谐名城”称号等殊荣。并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调查报告中,珠海的环境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2.3交通便利,交通优势突出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临珠江口,距香港36海里,与深圳市隔海相望;西临新会市,与台山市海域相连;南接澳门半岛;北距广州市140km。珠海交通发达,为游客前来旅游提供了便利,为珠海西部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可能。珠海交通设施完善,拥有珠海港、珠海机场等,并规划在建沿海高速、珠港大道、广珠铁路、港珠澳大桥,对于沟通香港、澳门与珠海的联系,拓展观光农业提供了便利。
2.4人文资源丰富珠海市人文资源丰富,梅溪牌坊、凤凰山文化村、草堂湾沙丘遗址、竹仙洞摩崖石刻群、摩崖、唐绍仪故居、唐家共乐园等皆为著名的人文景观。乾务镇,民间传统艺术“乾务飘色”始于明朝,至今仍经久不衰,扬名港澳,闻名遐迩。南屏镇北山村杨氏大宗祠,作为市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广东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之一。
2.5消费心态进步,客源广阔广东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富裕起来,此外还有大批外来经商的企业家,以及临近的港澳台同胞和入境游客。珠海作为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居民消费心态相对开放,容易接受西方“阳光地带”的生活方式,环保意识较高。人们除了追求城市高层次的消费外,还希望去风景美丽、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乡村观光农业园区去观光休闲,这就为珠海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充裕的客源。
2.6筹资融资环境良好,外资筹集独具优势珠海作为经济特区,筹资融资环境良好,国家支持力度较大。同时,作为侨乡、邻近港澳,可以引进侨资、港澳台资等其他外资。1980~2008年间珠海特区吸收外资逐年增加,1980年实际利用外资1575万美元,1990年为7073万美元,2000年为81518万美元,到2008年达到113849万美元[5]。2008年以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投资环境不良,而国内投资环境相对较好,这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
2.7创办观光农业园的成功经验丰富成立于1963年的珠海市农科中心是珠海市有名的生态观光农业景点,是“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和“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曾成功举办了“南瓜文化艺术节”、“珍奇蔬菜文化节”等大型种植主题活动,成为珠海观光农业的品牌和亮点。近年来,珠海年均接待游客30余万人,年均旅游创收达1200多万元,在珠三角地区、港澳地区乃至海内外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并被评为“珠海十景”之一、“广东省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和“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对于珠海发展观光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珠海发展观光农业的措施
珠海发展观光农业的目标应当以保持农业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为基础,秉承以农业经营为主,以自然环境保护建设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鼓励经营形式多样化及内容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4,6-7]。总结国内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强行业管理,创新观光农业的新品牌项目,使珠海的观光农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方向迈进。
3.1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相关指导部门要做好资源分析、市场预测,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在景点建设、人员培训、服务项目等方面都要有全面安排。通过统一管理、统筹经营,将观光农业纳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大框架中,实现有序、健康地发展。珠海市政府应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关的法规和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划,要加强规章制度、行政条例的制定与落实。如《珠海市旅游条例(草案)》对具有鲜明珠海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有关扶持政策都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并将农业观光旅游定为特色旅游产品。其次,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如《全国农垦经济与社会发展第11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提出有条件的垦区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3.2发掘资源、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观光农业是基于传统农业又高于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是以当地所特有的农村生产、风土人情、乡土景观融合旅游休闲经营,为民众提供观光旅游休闲的场所。同时,布局应注重与客源市场的联系,充分发挥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区位优势,还应考虑与周围其他观光项目的关系。避免与周围已有观光项目雷同,力求与周围其他观光项目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珠海应抓住其亚热带的水稻文化,创办具有独特内容和风貌的观光农业园。利用珠海“休闲度假”的主题,致力于开发特色的观光农业的旅游资源。利用珠海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推出观光农业旅游和农副产品营销相互促进的观光农业主题活动。同时要注重创旅游品牌和特色产品,展现乡土风味、风土人情和传统工艺,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重点培育特色绿色产品。如建立野菜种植园,介绍野菜知识,举办“野菜节”、野菜宴,还可以现场介绍新奇美味的野菜烹调示例。
3.3多渠道筹资,多元化宣传国家政府应该予以支持,实现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共同投资,引进侨资、港澳台资和外资等方式,坚持以港澳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市区居民和港、澳、台、侨胞的宣传,拓展客源。利用传统的媒体和新型的信息网络,建立自己的网站,向游客诸如景区新闻、景点介绍、农园地图等信息。同时开展网络营销,实现网上订房、网上订票等业务。珠海观光农业的发展可以利用新农村的成果———中国乡村旅游网和中国休闲农业网,面向全国,面向世界。
3.4群体定位,市场调节依据市场需求,找准服务群体。观光农业满足了城市人逃避城市污染和紧张的生活,去风景美丽、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乡村观光农业园区去观光休闲的心理需求。应该面对此类消费群体,并且立足珠海,开发出对路的乡村旅游产品,将客源定位在邻近城市、港澳台和入境游客上。在实际操作上,可同其他服务性行业(餐饮业、零售业)联手,可以通过与定点饭店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推销特色旅游产品和鲜活农产品。门票价格应根据旺淡季来设置,对珠海市周边市民实行月票或年票制,根据市场形势实行浮动价格。在旅游旺季,应通过适当提高门票的价格,控制游客数量,以增强旅游的“质量意识”,保证游人的最佳观赏效果;并且防止游人过多导致果树采摘过度、草地枯死、土壤板结现象的出现。观光农业园建设应注意防止经济效益外溢,以保护观光农业园投资者的利益。
3.5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反馈体制观光农业的发展仅靠美丽的风景以及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优质的、人性化的服务人员以及先进的、完善的管理模式。需要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讲座,引导农民对观光农业园区进行科学管理、文明经营;同时可以院校来培养专业人才,进行维护管理。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有计划地分批选调人员到观光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同时选聘农业和旅游方面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来农业园举办培训班,培训农业基本知识、农业科技管理知识、旅游服务知识等。在具体经营时要主动出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游客的需求,同时要建立反馈机制,关注游客的反映,不断完善景观、提升服务,实现长足发展。
3.6丰富娱乐项目,创新功能设计珠海观光农业的发展要具有前瞻性,在产品内容和功能设计上要体现乡土特色,具体实施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模式[8-13]。①生态林园。培育特色林业,让游客感受都市绿肺,天然“氧吧”。②花草艺苑。建立花圃和花苑,发展花卉、盆景生产、加工、销售,开展观赏、作画、小憩等休闲游。③百果园。水果成熟期的果园供游客入园观赏、采摘、品尝,从中体验果农生活。④生态农园。利用原有农田发展以蔬菜为主兼顾特种农产品的以无公害绿色生产和反季节生产,开展田园风光游。⑤垂钓风雅园。利用和改造原有池塘发展淡水养殖,供游客观赏、垂钓和品尝。⑥自助耕耘园。开发小块式租用式土地,租给游客和会员,由园区提供劳作用具,发展游客自怡式休闲度假活动,让游客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享受田间耕作乐趣。⑦颐养中心。建设具有岭南特色和农家风味的,为大陆和港澳台退休人士和休闲疗养人士提供多元优质服务的颐养中心。⑧高科技农业观光示范园。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生产工艺的独特性和生产成果的新颖性,吸引都市居民,把农业科技新成果展示在农园内,如无土栽培技术、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等。⑨民俗观光村。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或风俗习惯、民俗活动等,让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村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3.7建立协会促进市场,制定观光农业服务标准珠海观光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建立诸如“观光农业发展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用于观光农业的整体发展与市场拓展。并进一步利用非政府组织(协会等)在行业自律和自我保护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整体宣传,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来规范观光农业发展。尤其要制定观光农业全行业服务标准,用于规范服务质量,推行观光农业品质认证制度,从而实现珠海观光农业行业的健康发展。
3.8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应着力保持其“农”味、“土”味和“野”味,杜绝对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现象[14]。严格控制观光农业园周边地带工业化、城市化对观光农业园的不利影响。依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观光农业绿色消费体系,以此提高公众对农产品的绿色消费意识。在观光农业区生态农业绿色消费体系中,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确定营运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
一、新常态下农业旅游经济增长效益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旅游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并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以及返乡创业农民到农村发展旅游业,展现出多元化的业态。同时,国家政策对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也给予大力支持,各项政策与规划陆续出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调查报告表明,当前我国已步入全民休闲度假时代,从数据上来看,目前我国每年旅游人次达到36亿,而超过半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为农村以及古镇村落,未来5-10年,农村旅游接待人次将超出20亿。《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报告(2016年度)》数据表明,我国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非常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16年我国农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到840万人,农业旅游与休闲农业从业户年均收入达到6万元。[1]农业旅游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旅游融合程度日渐深入,农业旅游拥有生态农业的内涵,与传统农业产业相比,更为注重生态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结合。从农业旅游经济增长效益来看,发展农业旅游经济,可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同时,农业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以及专业人才培养上做更多的工作;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农业旅游开发,可进一步发挥农业服务功能、生态功能以及民俗文化功能,因此,促进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当前朔州市共有农业旅游特色乡村30余个,农业旅游经营业主超过100家,从业人员1400余人,全市2016年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其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增长,推动农村基础建设,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二、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山西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重要发源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旅游资源,其农村古建筑、自然生态风景、古民居村落、革命遗址等数量众多,历史、人文以及生态资源丰富。山西省农业旅游自2007年步入正常化发展轨道,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山西省农业旅游呈现出类型不断丰富、规模日渐增长、内涵逐步提升的良好发展趋势,农业旅游近年来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特色小镇、自驾营地等新农业旅游业态陆续出现,例如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房车露营地、寿阳田益生态庄园、祁县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等,都是其农业旅游发展中的新亮点。山西省农业旅游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增长点,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转型。经济稳速增长,农业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山西省完全有条件与基础进一步发挥农业旅游优势,获取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山西省不断加大对农业旅游的扶持与引导,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农业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其已成为山西全省旅游产业中的重要部分,更是大众就业与创业的新路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山西省已有农业旅游示范县22个,其中国家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县8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17个;全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超过24万人,农业旅游全年接待游客数量2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90亿元;农业旅游收入占据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6%。农业旅游成为了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有效力量,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
三、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制约因素
山西省自2007年便开始实施《山西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规范》,并陆续出台多项经营管理制度规划农业旅游发展。但总体来看,许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旅游环境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仍然较差,其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产业结构失衡
总体来看,山西省农业旅游资源主要以乡村景观、文化习俗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等为依托,其旅游发展模式相对较为单一,地域特色不鲜明。部分地区农业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其农业旅游产业多处于无序开发以及自然发展状态,缺乏健全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体量小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些具备鲜明地域民俗文化特征的乡村在旅游开发中由于系统规划意识的缺乏,无法实现旅游与农业产业的有效结合,旅游要素整合不到位,导致旅游资源开发档次较低。其次,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资金与资源尚未形成整体合力,部分地区农村旅游开发缺乏全面规划与系统安排,开发投资较为盲目;旅游产品重复建设的情况也较为突出,使得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大,无法形成市场规模效应;部分农业景区简单照搬、盲目复制,缺乏文化乡土味与历史厚重感,无法满足现代城乡居民多样化需求。此外,从服务上来看,服务形式与内容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的弊端,缺乏自身特色服务内容打造,区域旅游特色无法形成。[3]
(二)基础条件落后
当前山西省部分农村旅游景点离城市较远,许多具备自然原生态风景与原汁原味民俗风情的农村处在山区,干线公路同农村连接道路的等级较低,通信、信息等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同时停车场不足、旅游引导指示牌缺乏、旅游厕所质量较低等问题都较为明显。“网难上、路难走、事难问”导致难以留住游客,更难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例如地处繁峙县与河北阜平县交界处的茨沟营,其是太行山深入兼具人文与自然风光的村落,更是我国首批传统村落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旅店饭店等基础配套产业不完善,导致旅游市场效应并不尽如人意,旅游资源优势无法发挥。
(三)专业人才缺乏
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问题是目前山西省农业旅游发展制约的重要因素。当前山西省从事农业旅游的经营业者多为本地农户,经营管理思路、投资金额以及市场预估等都受到较大程度制约;同时由于缺乏专业、规范性指导,导致农业旅游市场行业以及卫生规范等标准都亟待提升;少数农业旅游从业人员法制意识较为淡薄,导致旅游权益侵犯时间屡有发生。同时,农业旅游需要一系列专业管理人才、信息人才、技术人才以及营销人才的支撑。而由于高素质人才普遍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就业,农村景区经营业主也难以做到脱产学习,进而导致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不足,粗放型经营与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旅游发展。[4]
(四)生态环境破坏
农业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城镇化成为大势所趋。如果对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传统风格保护两者间的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农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破坏。农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在于其与城市不同的生态与民俗文化风情,一旦农村生态民俗环境遭受破坏,其优势与特色便会受到影响。当前山西省许多农村兴建游乐设施与场所,使农村传统风貌以及特色旅游资源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农业旅游景点由于无序开发,导致林地与耕地面积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较大影响;部分乡村盲目招商引资过度开发,地方环境破坏巨大;许多农村在旅游开发中也不注重农业生态的保护,导致自然原生态的“乡村味道”被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所侵蚀,游客无法在农村旅游景点中感受朴素自然的农村情怀;一些开发商缺乏对地方自然生态区的考察分析,农村旅游资源利用开发存在很大随意性,导致当地旅游资源遭受破坏;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多所带来的垃圾、尾气、污水排放等,都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威胁。
四、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动力系统构建
新常态下,结合对山西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现基于新常态下农业旅游整体发展环境状况,从供给系统、需求系统以及支持系统几个方面构建起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动力系统,为促进山西农业旅游经济提供参考。
(一)完善供给系统,丰富产品结构
旅游经济为典型的眼球经济,要促进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加快地方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与特色打造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针对山西省当前农业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新形势下应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思路,基于市场需求出发,推动农业旅游业态功能多元化发展。具体来讲,可构建“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文化始终是旅游的灵魂,对于农业旅游也不例外。当前许多农村景区都注重外在形象的打造,但忽视了人文内涵的展现。旅游发展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应重视“旅游+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农业景区内涵;大力推动“农业+文化”发挥农村各类非物质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特征优势;推动“农业+康养”发展,拓展农村养老养生以及健身运动项目建设。[7]其次,应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具体应结合游客需求,设计与开发一系列农业旅游配套服务,丰富农业旅游产品类型,延伸旅游系统产业链,提升农业旅游附加值,进而全面提升山西省农业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例如以新业态与新产品为基础构建农业旅游要素,更深层次发掘乡村文化民俗内涵。如从简单的“瓜果采摘”“农家乐”等初级旅游产品向康体健康、养生休闲等新模式升级;围绕古村落、民俗村镇的民俗文化特征,构建度假观光类型特色化旅游村,例如右玉县马营河村、山阴县旧广武村等都为此种开发模式,其中马营河村通过对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对民俗文化的深入开发,受到了许多自行车俱乐部、自驾游等游客的广泛推崇,其旅游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农村借鉴。第三,山西省需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农业旅游对象以城镇居民为主,其不属于低端消费。因此必须要提升农业旅游的质量层次,加强基础建设。具体来讲,应改善农村旅游景点的住宿条件,完善有线电视、无线WIFI、床铺等住宿条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如停车场、气化、下水道等。同时应在高速公路以及普通国省道路公路网的大框架下,规划通往A级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传统村落的旅游公路,打通干线与农业景区间的交通。此外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地方部门可定期举办农业旅游培训班,邀请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等,对农业旅游经营管理者展开集中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使服务从业人员掌握基础服务标准与礼仪规范,给予游客更好的游玩体验;组织较大景点代表外出参观与学习,提升服务技能与管理经验;地方政府也应联合企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加大专业人才引入力度,利用各项优待政策吸纳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人才,为农业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6]
(二)优化需求系统,促进产业融合
农业旅游需求系统的优化,首先应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全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坚持旅游规划引导,促进产业融合与功能配套的完善,实现农业旅游产业向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发展。例如通过“农旅一体化”实现农业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将旅游与农业融合,以文化为引领,以农产品等作为农业旅游宣传载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建立起以旅游为基础的复合农产品形态。同时强化对金融、电商、企业等外部发展资源的应用,使地方特色农业旅游产品与资源走出去,实现农民增收,享受农业旅游经济带来的红利。其次,新形势下,强化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山西省农业旅游宣传营销具体应结合电视台、网站等开设农业旅游专业栏目,加强推广与宣传;同时要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向游客全方位展示相关旅游信息,加强与游客的互动。通过各地传统民俗风情、民间节事等,策划具备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如朔州旅游局所打造的“美丽乡村看朔州”栏目,其栏目通过走访50余个村庄,利用航拍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朔州乡村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特征,并充分结合移动客户端、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营销效果。[8]同时,宣传内容上需深层次挖掘山西省农村农业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通过诸如《又见平遥》等大型实景演出活动,将农村传统历史文化向游客展示。同时,可构建新型农业旅游以及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加强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山西美丽乡村认定等工作。
(三)健全支持系统,加强统筹规划
首先,地方政府需强化农业旅游的集群化发展,将农业旅游发展纳入大旅游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与组织作用,合理规划与开发,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业旅游项目,形成农业旅游建设发展合力。推动太行山、管涔山、关帝山等为核心的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强以大同、长治、太原、临汾等为核心的现代城市休闲农业旅游圈建设;以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关帝庙、革命老区等为核心构建起特色农业旅游景区。其次,明确农业旅游标准,具体包括接基础设施标准、接待标准、服务标准等,构建起可持续性农业旅游发展标准模式,为农村发展“造血”。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旅游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融入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当中,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针对资源优势明显、基础较好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突出的村镇予以重点扶持,打造农业旅游名村,充分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8]此外也应加强农村旅游生态保护、保洁卫生等环保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准。提升农业旅游资源以及环保强度,制定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对农业旅游景区中的环境状况展开长期监控与管理,定期认证与评估,促进景区生态化;同时加强宣传,利用社会团体力量共同完成环保目标。
五、结论
农业旅游是新型消费与产业形态,其是当前农村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也是农业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当前农业旅游发展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山西省需从农业旅游整体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完善供需与支持系统,为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促进地方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晓萍,贾秋燕.山西省生态旅游农业模式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9):960-963.
[2]刘金兰.山西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问题浅谈——以山西省榆次区为例[J].轻工科技,2016(7):154-155.
[3]胡叶星寒,赵惠娟.河北省山地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野三坡百里峡为例[J].农业经济,2013(11):48-49.
[4]韩林平.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2):29-31.
[5]于婕.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农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6(5):33-35.
[6]吴雅玲.大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9):925-929.
[7]王娟.省会城市周边农业旅游的发展与管理[J].农业经济,2016(6):136-138.
聂坚(1992-),男,汉族,云南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关系。
摘要:彝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全球化现代化下凉山彝族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传统的民族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基于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四合乡的调查研究,以文化空间为切入点,以彝族传统节日为例,探究现代化经济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民族节日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彝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其“活”的文化体现之一,它体现了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同时“活”的文化也是彝族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在彝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之提供了保护和传承的新思路和新契机。
2、文化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文化空间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是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文化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动词,它生产出了诸如象征、符号、价值观、叙事行为、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之类的要素,同时为这些要素之间发生各种关系而提供场所、条件和背景,也为不同的文化提供了可能性。彝族传统节日是彝族人民数千年的集体记忆,它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3、凉山四合乡彝族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合乡地处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城郊结合部,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乡。四合乡具有三大研究优势:一是彝族文化优势,乡内汇集了凉山四大方言的彝族人民,具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底蕴和彝族风情;二是区位优势,位于城郊结合部,交通、通讯十分便利;三是村民商品意识强,大多数村民都利用农闲时间进城做生意,因此四合乡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业和绿色畜牧业。因为地处城郊所以受商业化信息化的影响较大,民族文化的冲击更明显,所以选择其为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彝族传统的节日有火把节、 彝族年、密枝节、跳宫节、岁时年节等。
二、研究现状和方法
纵观整个学术研究,彝族文化的学科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彝族的语言、文字、民族风俗、宗教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彝族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民族记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特殊历史,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以凉山彝族为例,从微观的角度主要研究宗教节日文化,以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线。
三、文化空间下彝族宗教节日的探析
1. 凉山彝族传统节日及问题——以火把节为例
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也最独特的文化传统,祭火神是彝族宗教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其根源是火崇拜。1994年,凉山州州委、州政府立足于将凉山彝族火文化推向世界,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并确定每三年举办一届,从而赋予了凉山彝族火把节新的内涵和时代与国际特征,吸引了不少中外游人和客商,使火把节成为宣传展示凉山的最好载体,对凉山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这一举措的实施,作为城郊结合部的四合乡必然被纳入这一决策。州政府将其定为火把节的一个分会场,在其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如:摔跤、斗牛、赛马及毕摩绝技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火把节最初只是通过打火把的形式来驱虫辟邪、期盼丰收,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民间节日。
在商业化和政府的参与下,火把节文化不断扩散,被世界所知晓。但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商业化的运作与现实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冲突;彝族是一个传统农业型经济的民族,农业生产是其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化的进入使农业经济逐渐被商业利益所击败,越来越多的彝族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弃农田而奔商业,使传统的农业经济收到威胁,逐渐失去了承载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2)原始宗教地位的衰落与危机;毕摩是彝族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社会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商业化的操作下神圣的毕摩开始走向经济的舞台,舌舔烧红的铁块、口喷火焰、赤脚走火炭等节目被搬上舞台供人们欣赏,满足现代观众的猎奇感和刺激感,这样的运作使原始神圣的毕摩受到严重的威胁。
(3)文化保护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减弱;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市场经济巨大经济利益的吸引使文化的保护主体——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仰逐渐减弱,文化保护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受到冲击和威胁;
2. 意见和措施
(1)在文化再生产过程中寻求文化空间的平衡点,经济化全球化的强大力量无法抗拒,社会化的渗透势不可挡。顺势而行,在经济化全球化的视角下保留传统的最精髓,利用其力量保留传统精华,祛其文化糟粕。通过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利用文化再生产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和传承;
(2)众所周知,毕摩宗教文化是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的产物,毕摩文化虽然具有众多的巫术或落后的成分,但它却始终围绕“人”的幸福、安康这个主题,施以相应的救赎救治,其远古历史文化的讲演也好,鬼怪神灵形象的塑造也好,人死归宗的观念演绎也罢,都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图式”的展现,其间也包含着复杂而深邃的伦理规范。所以,城市化、全球化虽然在经济社会打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古老的信仰宗教,它凝结了一个少数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它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医学价值、天文历法价值、宗教价值、哲学价值、语言价值等众多宝贵的价值,我们应该对它进行保护,将其优秀性传承下去,为我们现代科学技术所用,也为我们心灵涤荡所用。
(3)人是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人,一旦与周围的环境结成了密切的关系,便在这种环境中创造出相应的文化,给自然社会打上自己的烙印。居住的自然环境的改变也使彝族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当多的彝族少年儿童从田野走进学堂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对原始彝族固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冲击,弱化了传统的作用。于此应对社会的主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4)彝族传统节日是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拥有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寄托了人们的希望,延续着节日的生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树立文化保护的意志,发挥社会各种力量的作用,使传统的文化不致流失、淡化和雷同,对于丰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凉山毕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巴莫阿依:彝族祖灵信仰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3]巴莫阿依:彝人的信仰世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4]巴莫阿依、黄建明编: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C],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5]陈国光、阿里瓦萨主编:中国彝学·第三辑[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戴庆厦、岭福祥主编:中国彝学·第一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