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

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

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范文第1篇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习组装滑轮组和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过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进一步了解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找出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认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增强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这个实验从组装滑轮组到测出各个物理量,要进行的活动和记录的数据都较多,它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并在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加深对机械效率和滑轮组的认识

2.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了解与机械效率有关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2.通过参与用实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4.培养学生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探究课是中学物理教学中较难的一节课,所以学生在做实验时大部分不懂得怎样做,应该做什么。所以教师可以先将实验的过程大概地描述一遍。有些同学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纠正,同学们要分工合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由浅入深,步步引导。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多媒体与黑板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学设计:1.通过例题复习上一节的内容;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教师提供一些辅助器材)。2.学生思考与讨论课文中的三个思考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本组的实验计划;然后组装滑轮组并选择实验器材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实验完毕,提问学生三个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解说,最后使学生掌握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4.让同学提出在实验过程中的疑问并全班讨论解答,同时让同学们做二个实验:A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至同一高度,其机械效率是否一样?B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到同一高度,其机械效率是否一样?5.从实验中分析怎样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和总结;最后布置作业。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教室与多媒体。

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行为;简单机械和功;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3-0023-4

1 问题的提出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复习是一种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和重现,同时也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提升。

复习课一般为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板块的复习,常采用“梳理知识―学生练习―教师讲解”的教学流程,梳理知识通常是对某个单元知识的简单罗列。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复习课之所以难上,主要原因如下:

1)实验复习过度知识化,缺乏思维和方法的训练。实验复习是物理复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复习的难点。复习时,如果把实验重新做一遍,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教师往往采用口述实验、让学生看书复习实验、练习实验题等方式唤起学生的深层记忆,学生只是对实验的知识进行了回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

2)知识琐碎,缺乏条理性。复习课的知识点零碎,复习的内容较多,而时间有限,教师常按教材上的顺序采用讲述、提问等方式进行复习,每个知识点都涉及到,但学生对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却并不了解,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3)知识遗忘,错误的前概念依然顽固存在。由于复习阶段距离新课教学的时间较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的前概念又暴露出来了,如又出现了 “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用力推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等错误的前概念。

4)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方式单一化。复习课主要采用学生练习、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由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学生比较疲劳,复习课容易走神,课堂参与度低。

这样的复习教学,学生总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鲜有自己的思考,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创新复习教学的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以“简单机械和功”为例谈谈复习教学。

2 根据课标重组、整合教学内容

复习教学必须熟悉课标和教材内容。如果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复习,复习模式单一,有些知识出现重复,而且容易引起学生思维上的疲劳,打破原有教材结构,重组、整合教学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简单机械和功》一章共5节内容,有1个学生实验,5个活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对本章的基本要求是:1.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3.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4.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材的逻辑顺序如图1。

功、简单机械是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所以笔者确定先复习“功”和“功率”,再把简单机械的知识点融合到“机械效率”中,具体教学流程图如图2。教学的重点是杠杆和滑轮的机械效率。

3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复习教学要驱动学生去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采用多种感官刺激,有效减少学生的思维疲劳。

3.1 “功”与“功率”的复习,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对复习课教学的情境创设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复习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堆砌。复习课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复习主题,更容易激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

情境1:用“广西举重选手蒋惠花为中国摘得青奥会首金”的视频引入“功”,让学生分析举重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运动员对杠铃的做功情况,并让学生总结做功的必要条件、功的定义、定义式和单位。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功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行为和问题行为。通过多媒体教学行为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问题行为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回顾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情境2:创设“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的活动情境:让某位同学分别从一楼走上和跑上三楼并计时,假设同学的质量是50 kg, 问两次做功是否相同?功率是否相同?怎么计算功和功率?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功率的教学采用了活动行为和问题行为。活动行为让学生很自然地从功过渡到功率,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复习功率。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回顾功和功率内容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2 “杠杆”和“机械效率”整合复习,拓展实验锻炼思维

物理概念、规律的得出离不开实验。通过设计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观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再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却很少使用实验行为。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章重要的学生实验。如果在复习时仅仅讲过一遍知识点或按照书上的流程进行实验,对基础好的同学则没有必要,对基础一般的同学则不利于唤起他们对已经遗忘知识的深层记忆。所以,复习时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请一个学生演示,再结合教师提问的方式拓展实验启发学生思维。

案例1 复习杠杆的定义、五要素、平衡条件,分类并回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回顾实验时,让学生说明实验过程,请一个学生演示,教师适当提问。

先给学生足够的钩码,不给弹簧测力计。

学生演示:先把杠杆挂在铁架台上,然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教师提问:此时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呢?

学生演示:在杠杆10 cm的位置挂上3个砝码,在杠杆的另一侧挂上4个砝码,然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演示,学生发现很难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为什么用弹簧测力计就可以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呢?现在我们怎么做这个实验?

学生演示:先保持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和钩码的数量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让学生记录数据到表格1中)

教师提问:根据数据,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但是,有一位同学得到的结论却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是否合理?怎么操作才能验证这个结论不合理?

学生回答:将弹簧测力计斜着向下拉(图3)。

学生演示,教师提问:我们发现这个力比原来怎样了?为什么?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杠杆的教学主要采用了实验教学行为。通过学生演示、说明,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复习旧知识,同时进行拓展,锻炼学生的思维。

案例2

教师提出问题:1.用杠杆提升重物(图4),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

2.什么是额外功?

3.三者什么关系?

练习:假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 N,钩码的重力为1.0 N,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 m,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0.3 m,杠杆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杠杆的机械效率并不是本课的重点,在杠杆中通过问题串和例题简单复习杠杆的机械效率,帮助学生回顾机械效率的知识。

3.3 “滑轮”和“机械效率”整合复习,串联问题帮助回忆旧知

问题行为是复习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难度不大,没有必要采用实验行为。“再探动滑轮”是建立在“探究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基础之上的。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功》一节的知识储备,教师采用问题行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复习旧知,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计算机械效率,这样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案例3 教师让学生判断图5和图6中的滑轮分别是哪种滑轮,并让学生回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要测量图6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用到哪些实验器材?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怎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交流,展示汇报。

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并计算机械效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哪个功是有用功?哪个功是总功?哪个功是额外功?如何求出该动滑轮工作时的机械效率?(学生回答、计算)

教师评价:不同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办法能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该教学片断中主要采用了问题行为、实验指导行为等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唤起定滑轮、动滑轮和机械效率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实验。

3.4 结束语

“简单机械和功”的复习,教师把重点放在了“杠杆”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上,复习过程以问题行为贯穿教学的始终,还采用了实验行为、多媒体教学行为、活动行为等教学行为,采用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缓解课堂疲劳,集中注意力,锻炼思维,提高复习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滑轮;机械效率

作者简介:袁志彬(1981-),男,镇江,本科,中学一级,主要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简单机械和功》是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的内容,其中机械效率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笔者听了一节中考复习课,教师讲解了一道习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题目如下:

例1如图1,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40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绳重,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A.小于80%

B.等于80%

C.大于80%

D.无法确定

教师分析:当F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

η=W有W总×100%=G物・hF・2h×100%=G物2F×100%=40N50N×100%=80%,该题中沿图示方向匀速拉动动滑轮,F会变大,根据公式η=W有W总×100%=G物・h2F・h×100%=G物2F×100%可知,机械效率会变小.由于是老师的讲解,大多数同学表示同意,这时一位女生站了起来,说如果不计摩擦和绳重,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就是物重和绳重,这两个物理量没变,有用功和额外功没变,机械效率不变.两种思路听起来都有道理,学生们顿时也开始议论起来.教师备课时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将这一问题的讨论留到了下一节课.

课外,老师们交流,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答案:斜向上匀速拉动滑轮的过程中,F变大,但绳端通过的距离s变小了,此时W总≠F・2h,所以要判断机械效率的变化,只能根据G物和G轮没有变,判断出机械效率不变.但F变大,s变小,总功就一定不变吗?显然,解决该题的过程不是很让人信服.

下面对该题做较为深入的探讨,类似题最早是出现在2010年苏州物理中考试卷选择题第12题,题目如下:

例2如图2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A.20NB.25N

C.30ND.35N

课题错误率较高,很多学生错选C,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弄清动滑轮的实质,动滑轮是一个变形杠,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限定条件是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而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是最省力的情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例1是在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要判断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我们首先要判断有用功和总功的变化情况,有用功不变,就看总功也就是F和s的乘积如何变化.根据功的定义,功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有了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距离的大小,我们就可以求出功.我们建立模型,如图3沿着水平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滑轮受到自身重力和物体给它向下的一个拉力,我们称为G总,受到两个大小相等的拉力F的作用,在这4个力的作用下,滑轮匀速运动.设F与纵向的夹角角为a,将F进行分解,则在纵轴方向上2Fcosα=G总,所以F=G总2cosα.当α=0°,也就是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F′=G总2.当a≠0°时,由于cosα≤1,因此F>F′.

如图4设物体上升的高度h,沿F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对h进行分解:

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s=hcosα,由于有两段绳子,所以通过的总距离为2hcosα,根据功的公式可知,总功W总=Fs=G总2cosα×2hcosα==G总h.当物重和轮重都不变时,总功没变,机械效率也不变.

初中物理更多停留在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学习,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很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但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透过物理现象看到物理问题本质的能力,要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才知其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物理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布鲁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习者在该过程中依靠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原理,师生之间应当积极进行对话。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通常具备这样的基本特征:凸现学生中心,强化教学过程,注重师生对话,营造民主氛围。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如何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通过物理实验操作去探究自然过程

自然现象中的许多物理规律都是通过物理实验才能揭示的,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抽象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实验操作,并对实验中的问题与现象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律。例如:密度的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抽象的,但如果在实验中让学生通过体积不同、质量不同的同种物体作比较、做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可以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再引入密度的概念,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理解密度的概念。又如在串并联电路中,对于总电压和部分电路电压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实验过程,通过仪器数据的变化分析,就很容易理解掌握了。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探究物理知识产生的背景,是发现和提出物理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当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且在内容上有挑战性和探究性,学生才能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激发起探索欲望,才能与教师互动合作,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习“功和机械能”中“机械效率”一节时,在学生知道了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之后,对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事例,安排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幕进行分析:小明和小红分别骑自行车上一道斜坡,健壮的小明沿着坡路一直冲了上去,而体弱的小红则骑车走S型的道路轻松上到了坡顶,他们上坡时谁的机械效率高?你认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证实你的想法?

由于探究事例取自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这可以引起他们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讨论中得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坡度的大小、粗糙程度、重力大小、用力大小等有关猜想。经过分析、筛选,大家在课堂上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成为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重力和拉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的拉力的大小,计算出了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由于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又通过控制变量分析问题的经历,因此他们熟练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测出了拉小车沿不同坡度斜面匀速上升时的机械效率,通过分析对比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效率越高的结论。同样,还知道了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的道理。正是由于他们对所探究事例比较感兴趣,很多同学想更进一步搞清小明和小红的体重以及上坡速度是否对机械效率有影响,从而将探究活动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学生的这些发现,正是由于他们对这项以自己现有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的探究感兴趣的结果。

三、用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为了解出答案,会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参与探究,教师适当引导,将问题分成若干个“阶梯式”的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实践研究,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探究的乐趣,通过自己的实践,留下深刻的印象。像上述教学案例中,让学生探究“小明和小红的体重以及上坡速度是否对机械效率有影响”就是用新问题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

四、解错常规题时让学生自主探究错因

常规题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可有些时候学生失误很多,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查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意识,要让学生对做错的题目认真分析错因,让学生的无认知监控机制发挥作用,教师也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制造疏漏,让学生讨论、探究,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样,这种波澜起伏的解题感受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学生在交流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难题并不神秘,就在大家的探究之中,这样的物理探究性学习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利用物理探索题让学生探究

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范文第5篇

作为实验探究题,要求学生能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思想去解决问题.在中考命题中,探究性实验题题型新颖、容量大、解题难度大,如何答好实验探究题成了中考命题、答题的关键.现就我市近三年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实验探究题分析如下.

1.(2010年)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1)实验中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可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

(2)一位同学用干电池做电源,把L1“2.5 V 0.3 A”和L2“3.8 V 0.3 A”两只灯泡连成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表1.

表1小灯泡11发光情况11电压U/VL111暗111.8L211亮112.7通过观察现象及数据分析,你得出什么结论?

(3)有位同学又在原有器材基础上继续探究,连接方式如图2乙所示,闭合开关S,看到小灯泡L1一闪即灭,经检查发现灯丝断了.请你分析原因并说明改进方法.

解析(1)题中要求通过观察现象来回答,而给出的条件有发光情况“暗”、“亮”所以回答为“小灯泡的亮度”.

(2)在图7中,由于L1与L2的额定功率不同,串联在电路中后得到的实际电压不同,电压高的实际功率大,就较亮.

(3)从甲图知道,电源电压不低于4 V,而乙图中L1并联电源上,因其额定电压(2.5 V)低于电源电压而烧坏.改进的办法:因为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故改进办法是在干路上串联一分压电阻.

2、(2010年 5分)“水会增大物体间的摩擦吗?”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油漆过的地板上有水时,人很容易滑倒.可也有相反的事例,例如爬过树的人都知道:手上出汗时,会感觉到手与树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了.水到底可以增大还是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呢?比较上述事例发现,油漆过的木板表面不吸水,树木(可看作未油漆过的木板)表面吸水,所以探究水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可作这样的猜想:猜想一:在不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小.猜想二:在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大.为验证上述两个猜想,请帮解决两个问题:(1)现有实验器材:油漆过的木板、未油漆过的木板、带有挂钩的木块、盛有水的烧杯.还需要什么器材?(2)请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解析:比较摩擦力的大小就要摩擦力,二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所以(1)弹簧测力计

出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空格 处的数据?

(2)实验操作中应该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列举一例)

解析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

(1)①88.9%②约2.2③30

(2)竖直匀速向上.

(3)主要与所吊物重有关.因为用同一滑轮组对不同物体做功时,其额外功基本不变,根据η=1-W额11W总可知,物重越重其W总越大,而η越小.

(4)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多,答案很灵活,只要答对一个因素就行,如:“动滑轮重”、“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等.

4、(2011年 3分)对于用天平、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来说,其实验设计有如下三种方案:方案一: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液体,测出总重量m2C.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方案二:A.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1B.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C.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方案三A.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C.再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2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1)用三种方案中的哪种方案进行试验,试验误差最小?(2)用你选择的方案进行试验,写出所测密度的表达式.(3)方案一的缺点是什么?解析:(1)方案二. (2)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对应(1)选择方案,表达式正确给1分](3)测量出的密度值偏大(C步中烧杯中的被测液体不能完全倒出) 3.(2011年)要测出额定电压为2.5 V,额定功率为1.0 W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有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

(1)写出实验还必需的实验仪器.

(2)按图3接好实验电路后,在实验中有同学连接的电路出现故障,如表3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原因.

(1)请你帮小红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数据W有 、W 总、 和 (写出计算过程) (2)该实验能验证“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吗?写出你的看法.(3)完成实验后,小红又产生一个猜想“如果减小斜面摩擦,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吗?”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小红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述其理由.(简单推理)解析:(1)W有 = G h = 5×0.2 = 1(J), W总 = FS = 2.7×0.5 = 1.35(J) η = 分)(2)不能,该实验反映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越费力”.(3)正确.因为同高度斜面,减小摩擦,W总减小,W有不变,根据 机械效率变大.4.(2012年)如图4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实验前,该怎样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

(2)蜡烛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像?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8 cm,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像?

(4)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会怎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