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第1篇

摘要:时下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面向市场办学,坚持“高技能培养、高质量就业”,以职业技能大赛来推动职教教学改革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本文浅析了职业技能大赛对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专业发展 教学方法改革

一、 引言

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从2010年至2013年,国家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有效地调动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展现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检验了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实训能力,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力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二、职业技能大赛反映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大赛在展现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专业课程模块之间缺乏联系

在原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是单一、割裂的,“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三个模块中的课程关联性不强,不符合实际应用需求。而我们在职业技能大赛赛前培训过程中发现,像“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这样的比赛项目中,既存在交换、路由、防火墙、IDS等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技术,同时还兼有服务器配置方法,甚至还包括网络综合布线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分属于原有教学体系模块中的多门课程。由于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对网络的整体构架概念模糊,进而很难将不同课程中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日常教学中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选择技能大赛参赛队员的时候,我们采取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挑选出自愿并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大赛。然而在后续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平时成绩一般、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表现的非常突出。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传统的“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意识、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有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水平、解决问题的本事。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需加快

职业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促进职业院校培养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实施实践教学的场所,是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平台,是校企合作的载体,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以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室存在如下问题:

1、校内实训基地设置片面单一,实训设备无法跟上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实训校内教学需求;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强化技能学习的作用。

2、验证性的实训内容较多,而开放灵活性的实训内容几乎为零,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发挥出来。

3、学生的宝贵实训时间大半浪费在写实验报告上,而不是用在真正的实训内容上,学习效果差。

三、 职业技能大赛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作用

(一)职业技能大赛开阔了老师眼界、提升了学生水平

以往各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情况很普遍,老师们认为自己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就是市场上所需的知识;学生则觉得自己所学到的能力,就是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然而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所谓的“金刚钻”,并不能真正做好“瓷器活”。

对于老师而言,职业技能大赛提供了与兄弟院校老师交流的机会,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将原有的教学经验和新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所教即所用”,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对于学生而言,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强化了专业技能,而且还能练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真正使学生达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二)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学观念和课程内容的转变

老师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尤其是比赛前对学生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指导,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督促老师们自觉转变观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老师们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提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建”,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现多开设以实践操作应用为主的应用型课程,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无论是《网络综合布线》、《局域网组建与维护》、《交换机路由器配置》,还是《信息安全与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网络集成技术》、《网站建设综合技术》等课程无不是在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锻炼学生的应变、创新能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课程内容的淘汰、更新,实现了从以理论教学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和以技能认证为重点的考评体系。

(三)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把理论转化为技能的平台,所以实训基地建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有的产品和技术上市几个月之后就被淘汰。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整合Cisco思科系统公司、ZTE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HUAWEI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资源建设了十二个“校中厂”式校内实训基地,根据日常专业教学需要和职业技能大赛需要,增加实训工位,更新实训设备,优化实训情境。同时与CHINA TELECOM中国电信集团公司、ASUS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Vcom广州市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建立联系,建成二十多个“厂中校”式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办学局面,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我们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职业技能大赛就像一个风向标,引领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发展和改革,使它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向阳,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2]全国职教技能大赛举行成为职教教学风向标,[N].中国教育报,2008(6).

[3]吕振 张家年,以QQ群创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及其教学应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计算机网络;项目;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罗来俊(1977-),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郑晖(1970-),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的项目成果,课题编号:JXJG-10-85-1,主持人:郑晖;本文系江西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基于项目能力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项目成果,课题编号:JXLG-2010-94,主持人:罗来俊。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5-0078-03

引言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作为该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国内高校中开展多年。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效果还不甚理想,教学内容主要以网络基础性的验证为主,比如:网络连通测试命令、路由器与交换机常用命令的使用等。学生做完实验后仅仅能对单个的知识点有所理解,对于综合性的网络工程项目仍然是十分茫然、难以上手。而当前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企业希望招聘到工程实践能力强、能直接上手、能独挡一面、职业素质优良的毕业生。若要使学生具备上述能力,就有必要将网络工程案例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完成工程案例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由此本文提出以案例教学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项目实践能力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是一个来源于现实的、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作任务。案例教学以“工程案例驱动”为主要形式,将工程案例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利用工程案例对知识进行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通常,先由教师对工程案例进行任务描述,并作适当的启发性的引导,然后让学生围绕工程案例进行讨论、协作、实践、探究性学习。这种将工程案例教学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对案例项目的处理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1]。“案例教学法”有效的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提前掌握今后在就业当中所需要的能力,其中包括了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等能力,真正实现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目的,为学生以后能在工作中能有出色的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案例的选择

合理选择网络工程案例是确保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先决条件。因此在案例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其中关键是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选题,选题要注意难度适中,内容得当,以便学生在实践训练当中所需的理论知识能满足实践训练的需要[2]。通常可将案例分为普通案例与综合案例。普通案例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较少,较深的专业技能还不具备,所以案例的难度和深度应该有所控制。普通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应以相对简单的网络知识为主,例如组建小型局域网、无线对等网等。通过普通案例的实践训练,可以让低年级学生认识案例项目,了解项目运作过程。普通案例项目的成功运作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综合案例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的,因为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所以综合案例需要具备一定的深度与难度,并应将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典型的网络技术融入其中。综合案例项目可以参照企业的真实工程案例来设置,比如:某高校的校园网或某企业的核心网的设计与实现。通过综合案例的实践训练,可让学生熟悉真实的企业项目,增加并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三、案例项目执行计划的制定

在案例项目正式实施前,制定科学的执行计划是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优秀的项目执行计划可以让项目的实施少走弯路,让项目的实施更加高效。项目执行计划包括确定项目的任务需求,业务流程、技术方法以及组织形式等。制定项目执行计划可以培养学生对项目的总体把握能力,因此在项目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3]。对于同一个项目,不同的项目组可能制定出不同的执行计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不同的项目执行计划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对项目计划进行优化。以某企业核心网络的设计项目为例,项目执行计划的制定过程,如图1所示。

四、案例项目的实施

本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对案例项目进行具体实施,锻炼学生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将理论知识向工程实践能力转化的目的。在教师的适当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既定项目执行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经过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下工作并最终完成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实战中充分体会实践工作的要领,并从中获得宝贵的项目实践经验。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小组不仅要能够实现项目的既定功能,同时各项目小组实现项目功能所采用的方法应与企业真实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方法类似,要能基本能符合真实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应对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对于各项目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要作相关的引导。以大中型企业核心网络的设计为例,通常在企业网络中会有较多的网段,各网段之间要能实现设备互访,同时各个网段的广播流应当限制在各网段内。针对上述需求学生很容易和路由器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对于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学生则很容易采用路由器作为企业网的核心设备;学生的做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因为企业网的各个网段间有大量的互访的数据流,采用路由器必然造成各网段间访问的瓶颈;在实际项目中大中型企业网的核心设备通常是采用路由交换机来实现的,因为路由交换机具备“一次路由,多次交换”的功能,这可以很好的满足各网段间的大流量数据访问要求。因此对于学生所采用的方法与真实项目方法不一致时,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

另外在案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因为有多个项目小组,且每个小组都需要一套网络实验设备,所以对于网络设备的数量要求很高。如果学校的网络实验室具备这样的条件,则可以直接在网络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真实设备是实验最理想的环境;但如果学校不具备这样的实验条件,则可以考虑采用虚拟的实验环境来完成项目的设计。对于简单的项目,可以使用BOSON、PacketTracer模拟软件来加以实现,而对于复杂的项目则可以使用Dynamips模拟软件来实现,因为Dynamips使用了真实的网络设备操作系统,通常可以模拟出设备的所有的功能,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五、案例教学评价

在工程案例实施完成之后,对各项目小组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评价总结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由各项目小组对本组所完成的案例项目进行演示,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优缺点,对于其中的优点教师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而对于不足之处则应该进行相关的点评,并与同学一起找出更加合理的实施办法,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其次,项目教学评价不能以某个项目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每个组员的成绩,这样极其容易造成“吃大锅饭”的局面,以至于项目任务仅落到组长与几个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导致好的学生越好,差的学生越差,难以实现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4]。因此,对于每个学生的成绩要实行单独评定,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分可由项目小组的总体成绩与学生个人在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量与完成质量的评分来组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可以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六、将案例教学融入校企合作中

为了让学生毕业时能更好的适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必要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到企业中去学习,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中真实的案例项目,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发现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间还存在哪些差距,这样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并弥补自己的不足。

校企合作可以较理想的达到上述的效果,校企合作可以利用学校和企业共同的教育资源。企业可以根据当前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制订培养计划,并将工程案例教学融入到校企合作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让学生还未出校门就掌握了今后在工作中所必需的核心的职业能力[5]。同时该模式可以有效的促成校企间定单式的人才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上岗,从而省去了通常的岗前培训环节,节省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同时也使得学校的就业率得到了提升,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结束语

通过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后,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的目的,让学生切身的体验到学用结合的优点,并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展示了当代高等教育以能力为本、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使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泽敏,王高亮.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研究[J].软件导刊,2011(03):190.

[2]彭剑,茂.案例教学法在网络工程实训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06).

[3]潘泽强,黄益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制造业自动化,2011(02):182.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能大赛;综合性;实用性

全国及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有一项极为重要的赛事就是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其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对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进行相应的检验,同时能很好地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来新的机遇以及挑战,在竞赛中如果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能更好地鼓舞教师以及学生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为专业教育教学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一、技能大赛的特点

1.综合性相对较高

鼓励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技能大赛本身的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且其难度以及参数的精度相对于教学较为综合,其对参赛选手的基本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网络操作能力等相关的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的考核。

2.实用性强

技能大赛本身的特点除了综合性强以外,还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技能大赛往往由几部分组成,而这几部分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当今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技术的学生人数不多,换句话说,就是这些项目的设定都是符合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其有着良好的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的重要意义。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并没有明确地同社会需求相接轨,而现今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仅要求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的网络操作技术,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等相关的企业素质,这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应当进行相关的改革,培养企业以及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进一步表明应当加强校企间的合作,同时应当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应当注重对所有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

在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相关的改革时,应当借鉴相关的优秀企业改革成功的经验,并且有效地通过探讨校企合作的相关方式以及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技能大赛等相关的有效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以及综合技能。

例如,可以有效地改革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进行相关的实践理论教学时应当要求学生能有效地将理论以及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的综合技能。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培养网络操作人员的最终目的是有效为社会以及企业培养良好的网络管理员以及网络工程师,因此,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中一个档次有效的调整程序设计以及工程素质相关训练的实践教学,增加网络工程实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并以大赛表现突出的岗位职业能力作为参考标准,并且加强专业的核心技能,更好地提升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颜远近.以技能竞赛引领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

[2]李文,高健.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业时空,2010(4).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模式;高职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对具备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面向技术性和操作性强、更新换代速度快的专业岗位,要求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较强,有较强的理论基础。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采用传统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培养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需求,缩小高职院校教学教育培养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现状

1.1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采用讲授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仅局限于片面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教学,理论难以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达到学以致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此外,课程教学缺乏连贯性和科学性,多数教师沿用教材的目录章节顺序开展教学,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最新的技术和资信不能融入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章节顺序讲授知识内容能保证课程的完整性,但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对于应用型的专业技能人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必须要理解透彻,并将理论转化成实际,活学活用。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高职教育的目标难以完成。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获得较好的期末成绩,根据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考试中大部分的知识由于是短暂记忆而来,缺乏实践应用,考完就忘记知识的情况层出不穷[2]。

1.2教学模式落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是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高职院校教师并未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传统模式授课缺乏吸引性、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导的学生实践技能较差[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术性和时效性较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缺少实践应用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难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跟社会的变革能力,缺乏创新思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应注重教学模式的革新,加强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构建创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

2.1启发式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理论知识的抽象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针对理论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实际联系理论,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可视化、可实操化。如在讲授“局域网”相关的理论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接触到局域网的事件、局域网出现的领域,逐步深入,由家庭局域网到有线局域网,从有线局域网到无线局域网,由家庭如何组建无线或有线局域网到公共场合局域网的组建等。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事件相结合,启发学生去挖掘生活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围绕“局域网”的主题不断发散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注重“穿针引线”,从旁指导,让学生根据知识的逻辑思维构建知识框架,学会整理、梳理和思考专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案例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加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清晰地明白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而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中。同时,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影响,明白该专业在促进社会进步中起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收集最新的专业案例,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案例教学,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的知识点时,引入现实中计算机网络被袭击的经典案例,让学生思考和提出自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探讨应对模式等,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再是空洞的理论教学,而是围绕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灵活熟练地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网络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用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后学习和锻炼仅限于老师的随堂作业,不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和锻炼机会,难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保持高度的专业素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模式授课,“微课”短暂的十几分钟浓缩了一个专业知识点,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随时进行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设置网络课程平台,不定期地专业知识点和设置实时讨论专区,供学生随时随地讨论并学习专业知识,让学生之间养成互相学习、互相解答的习惯。可开设微信公众号,不定期专业、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让学生与社会接轨,随时更新专业知识,学习最新的专业技能。

2.4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学校教授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实践技能,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岗位实践应用技能指导。校企合作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的教学能贴近行业、企业的专业技能需求,共同开发教学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标准接轨,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学校的专业学习是较为纯净和单一的,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让学生能真实体会岗位工作和对技能的需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清晰、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毕业就业中快速适应岗位,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5“学徒制”教学模式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属性,采用“学徒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学徒制”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创新改革,注重学校老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学习。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也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影响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在甄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教学表达能力人员,能顺利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优质的教学。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随时跟踪和反馈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及时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行业最新技术和资讯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修订,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结语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来了解世界上的各类信息。但是目前我国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我国必须加强互联网的建设。面对于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以下就如何培养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进行相关的探讨。

1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随之快速地发展起来。人才市场面临着网络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许多高职院校都加大了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力度。在近几年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成为了提供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他们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网络基础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2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

2.1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对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计算机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我国高职院校主要开设的是网络工程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要扎实地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强大的动手实践能力。力求培养一批批在网络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领军人物。

2.2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对学生在实践中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重要的是要求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能,能够解决许多计算机的操作问题。毕业之后主要从事网络测试工程师、安装师、调试师、管理员等。

2.3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批网络新技术、网络新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型研究人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为网络工程的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引领网络工程建设不断蓬勃发展。

3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面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缺乏的现状及不断蓬勃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在培养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培养策略。

3.1进行前期调研,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因此,高职教育院校在进行教学计划之前必须要对计算机市场做一个前期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这样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实际,教学计划的实施结果更加高效。学校主要通过调研了解该地区以及其他周边地区的计算机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计算机网络工作人员所具备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致力于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计算机人才。

3.2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拥有实践、创新以及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对于教学的要求,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再是“我说你听,我讲你学”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及时了解计算机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为学生普及新的技术知识。同时也可以积极地向行业的权威人员进行请教,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引导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为社会提供全能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3.3改革教材体系

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主要是按照技术学科来进行教材的编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现在教材的编写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力求提高教材的适用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直接接触的知识载体,大多数的理论知识都是从教材上获得的。教材的编写模式将会对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程度,以及对该专业的认识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教育部门必须重视教材编写,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教材体系的管理。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断对计算机网络的教材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4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

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进行软件使用的介绍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用软件制作的优秀成品。听着老师结合实例来讲解软件的强大功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机的专业技能。

3.5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在现有的实训基础条件下,建立集教学、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网络工程技能培训基地。老师根据企业要求进行实际模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一个项目的制作。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尽早的与社会接轨,为将来毕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还要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与网络工程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基地,确保毕业生全部参与到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中。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制度,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良好的培训环境,增加学生毕业就业的机会。我国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仍然在不断地变化,高职院校培养符合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职位能力的工作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高职院校的老师任重而道远,老师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亮.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J].电子测试,2016(23):181-182.

[2]范新刚.高职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6):144-147.

[3]徐岩.基于“互联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135.

[4]李静.基于岗证赛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