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

初中学生已念了七、八年书,阅读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初三学生只可以说能读书,还远远达不到会读书。因为化学学科一是有它独特的阅读重点和方法,二是还有阅读速度和效果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老师悉心指导。如初三化学第一课绪言,共有3500多字,若让学生自己泛泛地读,不会抓重点,花时间多且收效甚微。因为教材中一般包括有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的内容,但多半是常识性的,约占75%或更多些,假若把这些知识比喻为“绿叶”,那么学生理解好这些“绿叶”后,无疑对于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朵“红花”是有利的。但“绿叶”毕竟是起衬托作用的,可以粗读、略读,领会意思就行。对于基础知识则要求细读、精读、反复推敲,思索而达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重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等。如初三课本绪言中属于基础知识的内容是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共有110个字,约占3%,这堂课教师可以从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观察实验,共同得出两种变化的不同,推广到两种性质,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的地方让学生画线标记下来理解和记忆。这样做,学生可集中精力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这比教师按照课本摘要板书,然后要求学生记下来效果会更好些。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精读是认真地读,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例如电解质的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关键性字词是“化合物”和“或”字。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关键字词是“和”字和“都”字。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并把它标出记号或作眉批,以备以后再次复习时注意。对于比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内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认真地思考、分析、整理、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把重要内容、关键词句记在笔记本上,还可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或记下不懂的问题,以备查问。

要指导学生把读书要和老师讲课结合起来,边看书,边记笔记,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阅读时要指导学生归纳对比。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读,往往事倍功半。要让学生学会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这样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思维深刻的培养,更有很好的收获,它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力思维能力的提高。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第2篇

第一次来到东北,是我18岁那年参军入伍。从四川老家跨过大半个中国来到这片黑土地,成为军械仓库的一名战士。后来组织安排我到保管队,从那以后我天天与武器打起了交道。

初到军营时,我告诉自己,要成为一名好兵,成为祖国钢铁长城上坚不可摧的一块砖。从小我就喜欢枪,保管员的工作使我“兴奋”起来。带着这股劲儿,我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厚厚的一本《库存武器保养指南》倒背如流,对库存的物资也烂熟于心,每天擦拭保养武器也是一丝不苟。第一年我就被单位评选为“优秀保管员”。

记得有一次,上级首长到单位检查基层工作,我第一个向队长申请由我作为引导员向首长介绍库房情况。队长看我自信满满,就把这次机会给了我。经过连日充分的准备,汇报的过程相当顺利。在陪同首长检查的过程中,首长问到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能做到脱口而出,对答如流。没想检查到了尾声,首长又问我:“咱们的武器从库房运到演习场要多少车皮,要用多长时间?”我一下子傻了眼,这些问题一向都是由押运队负责,作为保管员的我从来没有关注过。幸好站在一旁的队长及时为我打了圆场,这事就算过去了。

事后,我问队长:“武器押运根本不关咱们队的事,队长你咋也知道得这么清楚?”队长告诉我:“自己分内的事,做到完美只是一名合格兵,想要做一名优秀的共和国战士,就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战场变化莫测,你永远都没法预测自己会用到什么军事技能知识,所以要把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好做精。平常事多关心多询问,关键时刻就不会掉链子!”队长的一席话让我羞愧不已,彻底熄灭了我的自满情绪。

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从那之后,我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总是挤出时间四处找书和报纸看,不管专业对不对口,我都不含糊,一样认真学习,踏实记录。单位库房内物资数质量情况复杂,我就将分管库房的每一种弹药的数质量、存储条件、弹药性能、使用年限等制作成小卡片随身携带,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记;工作中遇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干部和业务能力强的同志请教;为了提高战友的业务能力,我还注重做好“传、帮、带”工作,自学了主要参数、机械原理、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书籍,整理出了厚厚的5本心得体会笔记,与战友分享,平时里为他们讲解和实际操作,使战友尽快熟悉本职业务。就这样,我成了仓库小有名气的“军械通”。只要有工作上的困惑,大家都会第一个想起我。

当兵两年后,由于我各方面表现突出,单位推荐我参加了军校考试,这更坚定了我从军的理想信心。提干考试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涉及内容十分丰富。为了不让机遇擦肩而过,我十分珍惜这次深造的机会,充分利用点滴时间。一有时间我就会跑到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先后攻读了《海湾战争》《新概念武器及其发展前景》等20余种外军教材和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访专家、查资料,摘录了1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最终,我顺利地考入了石家庄军械学院弹药工程专业。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书;激发兴趣

我爱读书,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是滋养心灵的沃土!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谈道:“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广泛地阅读是一种沉淀,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应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随着教龄的增长,我也越来越感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养成重在哪里?仅仅是靠课本上的几篇名家作品的学习吗?仅仅是靠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遍一遍的课文分析吗?仅仅是靠无数份练习题吗?

不!我认为语文素养的养成主要看你阅读量的多少,也就是说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你的语文素养的养成。因此,阅读量的提出就解决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语文教改一波接着一波,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是一届不如一届?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究竟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语言表达有问题?

与学生一起阅读,在阅读的世界里畅游、交流、对话,是我自教学以来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方式。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才能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解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益。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恐龙》一课,学生对恐龙不太熟悉,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在讲读课文之前,让学生从书籍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其中新奇、有趣的知识或现象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能乐于阅读。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在应用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了基础。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探讨的相互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教师在教学上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就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四、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可以丰富词汇、积累语言,为“写”奠定基础;反之,“写”对“读”又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读”的自觉性、积极性,能提高“读”的质量。为此,每学期我都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甚至篇。同时指导学生出黑板报、手抄报,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这就势必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一周三篇日记的定量,是对学生读的检阅,这里要强调一点即教师对学生日记的批改,好的评价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写作热情,中肯的批语、全班宣读、作品展示等都是好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就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总之,通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我们教师在这方面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采用最佳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朱先云老师推崇“语文课堂应该追寻书香境界”,我也同样是“书香”的爱好者,她和她的孩子们在书的世界里演绎着美丽,我也同样期翼在阅读的世界里和我的学生平等对话。同时我也期盼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就如余同生老师所说:“要走进新课程,我们首先要走进书海,多读一点古典诗文,多读一点文学名作,多读一点教育经典,多读一点高层次的教育理论文章,做一个书香味浓郁的、有文化底气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必引.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第4篇

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中“活动”尤为重要。它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就语文学科来说,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加与听说读写的指导和实践的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心理学巨匠皮亚杰的双向构建理论认为:“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客体的动作的活动。主体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形成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以“新课标”和皮亚杰的理论为依据,在语文学科中,构建有效学习的活动模式是可行的。下面就我教学的实践谈三点。

一、构建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模式

构建原因缘于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增强及其渴望得到别人赞同和赞扬的心理需求。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可以给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可以相应地得到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学生喜爱指数:

活动步骤:分三个阶段进行。

1.”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的材料积累阶段。要求①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内容启人心智,小故事蕴含大道理。②按学号顺序每节课前三分钟预备由一名学生讲,另一名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总结。2“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自选材料演讲阶段。规定①所选材料要完整,最后必须加入自己的体会感悟;②演讲者注意体态,情感等;③演讲完由一名同学从两方面进行点评:即选文内容及演讲技巧。3“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④的即兴演讲阶段。演讲题由老师或学生即兴给出。无名学生组成的评委打分并点评。三个阶段是一个互为依存,梯度提高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准备积累阶段;第二阶段是充实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检验成效及能力提高的阶段。

活动收获:1.学生参与了听说读写活动过程发生了有效学习。2促进了内隐学习。

二、构建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模式

构建原因缘于1.高一新生入校后的一次调查:学生阅读内容的通俗性.功利性令人吃惊,阅读形式的快餐化让人膛目。学生的阅读生活被言情类.科幻类.武侠类作品充斥着,使人意识到如此的阅读直接导致学生文学素养的低下。2.平时,家长或老师抱怨学生读书少或有的读书不少但是写作能力不高。为什么会这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值得人们思考。尝试中,我把一位语文教学专家的“阅读八法”介绍给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成了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阅读内容:课外杂志.书籍或《语文读本》。

阅读要求:运用:“阅读八法”1.文章题目;2整体感知;3精彩语言摘录;4找出信息点;5找出鉴赏点;6提出质疑点;7用一句话点评;8拓展联想]做读书笔记。

④阅读交流:每周一次

学生喜爱指数:

活动感悟:古人云:“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几”一可见完全听命于教师的传授,学生不可能法师有效的学习。

三、构建学生整理知识活动的模式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积极的思维和丰富体验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深刻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特征,机械,僵化的教学让学生产生对知识,对世界的刻板和枯燥的感受。因此,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教学能够提供学生怎样的模范范型?积极的范型能够使学生通过模仿而发展智力”。下面就用一次整理古文知识活动做范例加以说明。

一:活动目的:使学生掌握整理古文言知识的方法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活动内容:每人设计一套自命题测试卷。

三:活动要求:1.以单元为单位设题,满分50分。2.知识点包括三大项十二小项。3.试卷注名设计者姓名.日期。4.附参考答案一份。

四、活动步骤:

(一)示范整理知识的方法和过程。

模仿范型:1.选择(3×6=18)①字音; ②字形; ③通假字; ④一词多义; ⑤古今异义; ⑥特殊句式或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词类活用。)

(注:①-⑥题每小题有A.B.C.D四个选项,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错误的一项,自己设计决定。)

2.名句默背(1×10=10分)

(注:两种形式设题均可:①给出上句默下句或给出下句默上句;②理解默背。)

3.阅读(选《语文课本》或《语文读本》均可),根据所选文段设题:①断句(考诵读节奏的把握)(3分);③特殊句式(3分);④翻译画线句子(10分);⑤对文意的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或评价文章意思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注:① ② ③ ⑤用四选一形式设题。)

(二)学生通过小组或伙伴合作对知识点整理筛选。

(三)学生模仿范型设计试卷。

(四)试卷交流:①用一节课时间互做试卷;②试卷设计者评改; ③问题反馈; ④错误订正; ⑤知识再整理。

五、活动收获

1“真是爱上语文不容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一名学生用6小时设计了一套卷子);2“原来语文也像数理化一样具体可感”。活动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深入细致了;3"我太有才了”,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并学会了人文关怀(有的学生设计试卷时,在空白处加上了一些活泼的插图或文字。如:一副笑脸,“加油哦!”“努力哦”等等)

六、活动反思

1.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动策略的设计应该看到学生模仿所蕴含的创造性;2.学生的模仿行为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的途径。

总之,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效的学习应是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的三方面收获。它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活动内容的处理和活动形式安排不仅要从直观-抽象这一维度来考虑,而且还要从知识网络的组织方面去分析.这样活动不仅使学习内容变得有趣直观可感,而且也使学生对知识内涵,知识联系的认识能力有了提高。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这是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是实施有效学习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百度网《有效教学及其好课的标准》2007.7.15

[2]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第5篇

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教学内容主要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分析法和分析、新的能量系统分析评价方法介绍组成。其中,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有效组织教学内容,要与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知识点的学习有机结合,既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又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第一定律、第二定律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并使学生能够利用两个热力学基本定律熟练进行能量系统分析与评价、以及高效学习和应用新的分析、评价与优化方法。

1.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工程热力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主要讲授闭口系统与稳流开口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的表达式及应用。在本课程中,进一步强调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般表达式即:“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总储存能的变化”的正确灵活应用,重点介绍如何分析、列出非稳态充、放气热力过程的能量方程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利用第一定律进行能量分析的能力。同时,通过对节流、自由膨胀、混合、换热、可逆定温放热压缩等热力过程分析来帮助同学们对第一定律的局限性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分析法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工程热力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主要讲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具体包括: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闭口系及开口系统熵方程、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在本课程中,考虑到判断一个热力循环是否可行、可逆的数学判据容易理解而且是热力过程的特例,故重点讲述闭口系及开口系熵方程、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在该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对于状态参数熵的辨析:辨析熵是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强调判断一个热力过程能否进行、可逆的参量不是过程熵变而是过程熵产,引出后面由熵方程及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计算过程熵产的知识点;重点讲授熵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即:“进入系统的熵-离开系统的熵+过程熵产=系统熵变化”,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同学能够利用熵方程列出闭口及开口系熵方程,并求取过程熵产;重点解析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的实质及解题特点,并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学生认识到孤立系统熵增原理与熵方程的一致性:孤立系统熵增即熵方程中的熵产;作功能力损失方面除了介绍计算公式、通过计算热力过程熵产及作功能力损失,还着重结合对节流、自由膨胀、混合、换热、可逆定温放热压缩等具体热力过程分析让学生体会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之间的联系及第二定律的独有贡献。

3.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法

由于学时有限并且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分析法在工程热力学中属于选讲内容,即便讲授,也多是简要介绍。本课程中,分析法是授课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授:第一,概念及计算公式,包括机械、热量(冷量)、内能、焓和化学。第二,重点讲授方程的一般表达式“进入系统的-离开系统的-过程损=系统变化”,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同学能够利用方程列出闭口及开口系方程,并求取过程损。同时,在分析典型例题时,引导学生同时用熵分析法来计算过程的作功能力损失,让学生自觉地认识到分析法中所得到的损失即熵分析法中计算的作功能力损失、体会两种分析法的一致性及分析法的优势。第三,效率、损系数的概念及公式,以及在典型热力设备、过程及热力循环中的计算。第四,针对本学科领域典型的火力发电装置、燃气轮机发电装置和低温制冷装置、LNG液化装置、天然气净化装置、油田联合站等,设置工程背景很强的案例,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循环装置及各组成设备的效率、损失及损系数等,让同学们认识到分析法在进行系统能量分析时的重要性及提高利用该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新发展起来的能量系统分析与优化方法

介绍能级分析法、经济学、夹点技术、全生命周期分析法、能值理论等新发展起来的能量系统分析与优化方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获取更多知识。这部分内容与留给学生的学习报告紧密相关,将在下文介绍。目前还没有适合于本专业本科教学的系统节能方面的教材,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参考自沈维道等主编《工程热力学》、朱明善等编著《工程热力学》、傅秦生编著《能量系统的热力学分析方法》和冯霄编著《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何雅玲主编《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典型题解》等教材及专著,结合教学团队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工程案例编写成讲义供教师及学生使用。

二、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学生们对于国际上最新的、与未来工作紧密相关及实用性强的知识以及确实能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教学环节更感兴趣。

1.采用多媒体与板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图像、视频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结合传统板书讲解复杂推导更容易被学生掌握的优点以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授课方式既可以增大授课信息量、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又能使学生通过与老师一起板书推导对所学重点、难点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2.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通过针对每一个重要概念及知识点设计的系列典型例题、思考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积累,收集并提炼出与石化工程紧密关联的工程案例,通过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布置作业形式灵活多样

对于重要的基本概念,以读书笔记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程涉及众多抽象概念和公式,追溯热量、温度、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等重要基本概念的由来、发展历程,可使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这些概念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在本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组成2~3人的学习小组,除常规课下作业外,课上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上作业为教师针对每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的多为填空、选择和问答形式的练习题,课前打印好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在讲课过程中,留出适合时间让学生及时完成。教学实践表明课上作业非常利于学生把握住和消化吸收重难点知识,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