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的教学性

教育的教学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的教学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的教学性

教育的教学性范文第1篇

 

一、成人教学应紧扣社会文化脉搏,体现时代性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在职成人,在职学习不同于普通全日制教育,在职成人的学习更讲求与社会职业生活的紧密联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隐性环境,成人教学只有紧扣住文化的脉搏,才能体现时代特征。教师的教学应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将知识与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将学习与实践、工作、职业结合起来,真正地学以致用。

 

在艺术类与文史类公共必修课程《传统文化概论》中开设《〈史记〉文化探寻》的专题课,就体现了成人教育教学的时代性。与学生一起读《史记》,更深层次地是由《史记》看中华民族文化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李长之先生曾经谈及司马迁的时代精神,他认为司马迁所处的汉文化并不接自周、秦,而是接自楚、齐。就政治而言,打倒秦的是汉,但就文化来说,得到胜利的乃是楚。影响汉文化的还有齐文化。齐楚浪漫精神成为司马迁时代精神的源头。[1]从文化的角度去读《史记》,不仅仅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也对教师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史记》在文化上上承春秋战国,下启三国两晋隋唐,学生在《史记》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历史,而是文化的脉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隐形标签。成人教育在社会大背景下,紧扣时代的脉搏,将知识与文化紧密相联,教学也就有了较强的时代性。

 

二、成人教学应融合古今两种教育方式,体现生成性中国古代教育强调“诵读”、“读经”、“学文”,讲求“读书明理”,让学生在“读”、“诵”中构建精神价值体系,提升道德修养。在伦理道德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读书明理”,又能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从而“使理学与举业毕贯于一”。中国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同于古代教育。以语文课程为例,现代语文课程大都按照字、词、句、文的结构编排。古代教育强调伦理价值体系中学生的“悟道”,在整体中把握“理”;现代学校语文学习则由基础字词的解读开始,属于现代知识体系构架。这样两种教育方式的立足点与着眼点都不同,各有所长,在成人教育体系中拥有了相互融合的机会。

 

成人学生已经形成稳定的价值体系,拥有相当的社会经验,具备一定的文字基础,能将古代与现代两种教育方式的长处融合一起,更容易生成新的课堂教学有效内容。这种课堂生成,对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使得成人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了生成性特点。如专题课《〈史记〉文化探寻》,学生们对历史事实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对历史人物有了较客观的评价,基本字词也都大致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解读,学生们更容易转换视角,在广阔的文化与学习背景下,生成新的具有价值的内容。这种有效课堂教学生成,体现了成人教育的教学特殊性。

 

三、成人教学应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体现针对性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连,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实现教育目标。要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对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应体现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问卷的行之有效。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论语〉开放式有效解读》专题课,体现了成人教育的教学针对性。教师在《论语》中精选一定篇目,将其作为解读对象。在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后,界定时间,让学生开放式解读。这个专题课是在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开设的,调查的内容共包括十个方面。

 

教师精选篇目的依据就是第二个问题的问卷结果(问题是:你觉得《论语》最吸引你的是哪方面内容?回答主要集中在两类内容上,一类是反映学习方法的内容,一类是反映民族文化传统的内容);在解读过程中,教学侧重点的确定则是依据第三个问题的问卷结果(问题是:你觉得学习《论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部分学生认为困难在于字词难于理解,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困难在于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与社会生活常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文化与礼仪知识的讲授的依据就是第五个问题的问卷结果(问题是:你觉得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对《论语》的兴趣)。正因为有问卷调查为前提,所以专题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许多学生对成人教育的理解只停留在“得文凭”的阶段,不能将成人教育真正视为终身学习体系的组成部分,这种认识在社会上很普遍。

 

想改变人们的误解,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要能够吸引学生,落到实处。通过课前问卷调查,教师对学生的需求方向有了明确的把握。

 

教师根据问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就能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成人教育,使成人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提升职后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成人教学应在对话意识下进行,体现多重对话的复杂性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对话来进行,但对话要有“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

 

[2]成人教育的对象一般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全日制的学习经历,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程资源库,教师以民主、平等、合作的态度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互相倾听,会出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教师想在成人教育课堂完成预设教学目标,必须要在对话意识下与学生真正地对话。真正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前面所列举的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就意味着多重对话的产生。

 

教师、学生、篇目、孔子、注者等多个对话者的多重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篇目之间、教师与篇目之间、学生和他的听者之间、学生与孔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孔子之间、学生与注者之间、教师与注者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教师教学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五、成人教学应体现接受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互交织的过程。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发现学习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发现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重要条件。接受学习能否变得有意义,取决于学生能否将新的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3]教师所选取的学习材料对学生必须具有潜在意义,接受学习才能有意义。如前面提到的专题课程《〈史记〉文化探寻》,学生只有在了解了楚文化、齐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体会司马迁的时代精神。

 

语言,汉代承袭楚,称公即是楚语,司马迁为太史令又称太史公者;风俗习惯,汉有许多得自于楚,在汉代还有所谓楚冠;楚歌、楚舞在汉代流行,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就是楚辞式的歌;漆画,汉承于楚尤为显著。诸方面都说明了楚文化对汉的影响。而春秋战国时期,齐、楚文化原本就很接近,都讲求浪漫精神。[4]因此,李长之先生才会说齐楚地方文化诞生了《史记》,司马迁是第二个屈原。在成人教育课堂中,接受学习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接受学习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就需要成人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这是对教师的更高层次要求。

教育的教学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

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同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又成为其中的亮点。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一、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性学习,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探究二者在特定学科教学中的关系,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学校从年9月开始实施,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年起利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的进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由此拉开帷幕。

2、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导师资源,导师资源可以通过专门师资培训和能力应用培训实现,而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与主导,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①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

③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④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3、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压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技术本身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它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以利于自身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重视教学、学习主体(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

二、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探讨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整个明日的社会”。的确,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随时代步伐,着力教育改革,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兴起以改革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已经续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只注重确定知识传授,“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继承型、“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实践型人才。研究性学习,使学习的组织、单位、学习内容、形式、学习的周期、评价,教师与师生关系等教学元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向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冲突,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

从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至今,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更是层出不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的更新上。

在全球出现“教育战略热”和以“新国民精神”为主的新教育理念浪潮的大环境,我国教育以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如下趋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产学研一体化,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从办学体制单一走向多元化,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

[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

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

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

教育的教学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 综合性教育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59

随着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美术课程越来越注重对素质教育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综合性课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将人文性和非人文性课程融入进来,这样就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美术与人文艺术课程的融合

小学美术与人文艺术课程的融合,主要是指与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以及文学人文性学科的融合。美术是一种表达自我、开展娱乐的方式。美术和人文艺术学科进行融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妈妈的节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增强对母亲的情感,就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给学生放映《母亲》《感恩的心》《常回家看看》等歌曲,让学生在歌曲中回忆自己和妈妈相处的生活中的点滴,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发现自己在与母亲相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妥之处,然后教师让学生创作一幅画,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将这幅画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母亲,这样在音乐和美术融合的教学中更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在学习“星空的联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星空》这部电影,让学生体会电影中所呈现的人们对星空的向往,体会星空对主人公理想的寄托。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体会到星空的美好和神奇。然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对星空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出来,学生就会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描绘出各种各样的星空。

二、美术与非人文艺术课程的融合

美术与非人文艺术课程的融合,主要是与文学、历史、地理、数学以及物理等多方面的课程进行融合,这样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在机理和潜在规律,学生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合理、有效。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静物写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视能力,能够了解物体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将事物的真实面貌表现出来,而处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与小学数学中的几何部分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的基本知识点来进行物体结构的勾勒,这样就能够准确把握物体的特点。教师让学生对物体进行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黄金分割的原理来进行物体各个部分的设计,这样就能提升物体的美观性。再比如,教师让学生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油画进行欣赏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油画的内涵,教师就可以从作者的经历、画作风格、作品创新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进行欣赏,同时还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就能够了解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美术与生活现实的融合

任何脱离现实的艺术都是没有生机的,也是枯燥无味的,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现实生活的体会中,学生就可以从地方资源、民俗艺术等多方面来学习美术,同时还能够激发自身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情怀。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学画山水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笔来描绘自己家乡的山和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到周边郊区进行观察,观看现实中的湖光山色,这样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就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些山水的特点。再比如在学习“民间玩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自己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这些玩具是怎样的,在民间还有哪些玩具,用自己的画笔将这些民间玩具勾勒出来。玩具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现代生活中,许多小学生都会直接从商场里面购买商业化的玩具,而对于民间玩具学生可能就比较陌生。学生因此就会积极查阅资料,了解有趣的民间玩具。比如竹蜻蜓、布老虎、沙包、泥叫叫以及九连环等,这些玩具制作简单,但是十分有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来教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民间玩具,比如制作沙包,学生在一针一线的制作过程中,就会了解玩具的价值和意义。在制作完成之后,学生还可以参与到扔沙包的游戏过程中。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增加了对民间玩具的了解,也增强了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教育的教学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观念;教学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从上世纪发展到现在,已走过30个年头,如今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非常受大学生的欢迎。但是,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到现在依然没有成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目前,在高校改革中,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下面笔者从教学各要素出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设计教育的观念创新

我国的艺术设计来源于美术设计,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将艺术设计简简单单地理解成美术的设计。实际上,艺术设计是将许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相关的知识,因此,要想具有良好的设计创造性,前提要保证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但目前文化素质的缺陷,使得艺术设计教育质量整体下滑,大部分学生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设计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要严格把控生源素质,要求学生不仅喜欢艺术,更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其次,要控制好招生的人数,实行小班授课,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要做好宣传工作,尽量转变人们头脑中关于艺术设计的错误概念,使人们真正认识艺术设计。

二、关于设计教育的教学创新

对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首先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调整,使设计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并能体现其教育创新。

1.多元性的艺术设计教育

(1)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大部分的艺术院校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技法的课程,而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掉以轻心。大部分的艺术院校开设的专业技法课程占了大部分的学分,二只开设了很少的几节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学校不重视,学生也就不重视,这就造成了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学素质的不足,甚至有些学生连篇最基本的论文都写不出来。所以,在对设计专业的教育创新中一定要重视文化素质的培养。

(2)学习多种学科知识。现代的设计师应该努力成为一个“万花筒”,其不但要学习人文哲学类的知识,还应该学习一定的自然学科的知识。所以,艺术院校在注重本专业的课程学习的同时,还要开设更多的其他学科课程。

(3)加深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其更应该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必须要知道我们国家的特色和本民族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来。所以,在课程设置中,教师应该安排一些美术、书法等传统科目,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2.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往往只注重造型教育,而忽视了其他与设计方面密切相关的知识,包括设计产品的工艺流程、材料、技术统筹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就造成了设计人员所设计的产品的美观性要远远大于它的实用性,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例如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建项目、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世人看好,认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可是由于刚毕业的学生既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没有设计的实践经验,因为并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所以,除了重视设计教育教学的多样性之外,我们还应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管理创新

1.打造专业化的艺术设计教育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合理的专业布局,适应不了人们丰富多样的生活生产方式。在我国,有一部分学校单单认为设计教育专业是学校获得利益最高的专业,因而不重视教学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学校不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地区特色,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学科。

例如,国家教育部已取消“家具设计”专业,并将它并入到艺术设计专业、木材学技术专业与工业设计专业中,这样家居设计的专业性就模糊了,自然而然地削弱了家居设计的专业性。最近几年,家具行业在全球来说发展得非常快,但却得不到对口的设计人才。而闻名全世界的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等把家居设计从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中抽离出来,形成专门的家居设计系,促进了设计的创新性教育,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2.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对于许多院校来说,设计专业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是师资。设计对其本专业一线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但理论修养要扎实、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在实际情况中,这样的人很少会留在学校教书。而留在学校教书的年轻教师基本上都有硕士、博士的文凭,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所以,高校一定要完善教师的培养机制,让年轻的教师多参加一些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3.遵循艺术设计教育的规律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在科学和艺术的边缘,融合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本科阶段的艺术教学模式往往与美术的教学模式一样,个性化教学是艺术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授课方式要采用小班授课(人数少则5人左右,多则不超过25人)、教师的讲授、演示要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通过这种单元式的授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艺术敏感性。目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艺术设计专业依然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但是,在我国,由于高考的扩招,高考人数的增加,再加上教学资源的短缺,使得我们不能够采取小班授课。所以,艺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改善这种状况,遵循艺术设计教育的规律,创新艺术设计教育管理体系。

四、结语

改革高校设计教育的唯一途径就是创新教育,我们只有做到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观念、教学和管理三方面的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装饰,2003(3).

2.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1999(3).

教育的教学性范文第5篇

在今天的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激烈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社会对人才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促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演员的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演员有独特的作用,以促进全面发展。演员体现了人类生活的艺术,表达思想感情和艺术遗产。通过人体动作,人们可以感受到美。表明人类行动的形象美和演员表演的美以及生命的理想追求和向往,表达的精神追求和情感的统一,从而提高自身修养,道德情操,思想和感情得以升华。演员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注意演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演员的整体素质,培养新的人才,为新时代的文化产业的需求,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1、促进演员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概念属于学校的表现教育的灵魂和教育的核心,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含义“是要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观点和道德,培养演员,高尚的思想道德教育。演员他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在演员的世界观和个性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表演教育是演员以可视化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的一种手段,它可以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演员的教育,可以促进演员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促进演员的个性特征的态度,情感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理性的特点,如诚实,诚信,自尊,自信的自我控制,独立性,独立,冷静,顽强,果断,认真,负责,热情,活泼,细致,锐利敢于个性特征。演员道德教育的理性教育内容到生动直观的情感内容的目的,为建立一个个人,优雅的生活气氛的高贵形象,完美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审美过程中的演员,这样的精神净化,是完美的人格。例如:在执行工作的演员排练过程中的“东方红”,通过音乐和演员的动作完美结合,让演员以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历史责任意识。表演教育美化心灵的演员,扮演一个微妙的思想和品德的演员,这是道德教育的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严格执行培训磨练演员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可以增强演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责任感,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演员的身体更加灵活和敏感,从而有助于演员抽象思维能力和智慧,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的演员,以改善整体素质的发展。

2、强化演员思想教育素质思想教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形成动机的基础,是艺术创作行为的根基。而且思想教育也有助于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也有助于提高演员的艺术目标和对角色的分析能力。思想修养还与演员在影视这些综合艺术中的创作中的主体意识有密切的关系。演员作为一个二度创作者,他不仅受到剧本的制约,而且还受导演构思的制约。通常在演出中往往有两个人扮演同一个角色或者一个角色先后被许多人扮演的情况,这往往可以比较出演员的高低,演员对生活和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评价的正确与深刻程度,往往反映出一个演员文化素养与思想修养的高低。演员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不仅表现在思想的认识上,同时也反映在情感上。著名导演陈平在评论演员表演时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导演在排练时常为一个问题而苦恼,一些条件很好的演员,无论形体,声音,体质条件都很好,但是排起剧本来障碍都很大,用我们经常说的话是,怎么这么冷啊他们怎么不动心啊?最后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发现这样的演员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在生活中也很冷漠,他们对待生活,对待国家对待我们的事业,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情,缺少一种敏感,缺少一股火热的激情或是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