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人类就不能生存。虽然我市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水污染却存在,我家门前的小河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条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河里嬉戏、打闹。岸边杨柳依依,倒映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为小河增添了许多生趣,幽静极了!那时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骄傲。因此,连续6年荣获“省级文明农村”荣誉称号。可现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样子了,河边垃圾成堆,而且臭气熏天,变成了一条黑乎乎,臭烘烘,人见人厌的臭水沟了。失去了以前美丽的外貌,被人们强迫地换上了一副丑陋的外表。人们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我们必须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我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约上老爸去坦头老家做一次实地调查。

二、调查过程

访问爷爷有关河流的情况,把照片拍摄下来,对家门前的小河的水污染进行实地调查、讨论。三、水污染的原因1、据我调查所知,工业废水、生活废弃物不经过专业的处理,直接排入河里,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污染水资源……2、人们往往为了图省事,把垃圾随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水变脏、变臭,成为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3、有些人经常随便地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还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随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里面的污染物会渗透到深水里。水就会污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4、有些卖蔬菜的小摊,剩下了一些坏的蔬菜,往往扔在一边,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边的家庭,经常也把一些坏了的菜扔到了水里,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臭菜腐烂了,甚至有些粪化池的脏水也直接排到河里,就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四、调查分析经过实地调查,我认为水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危害。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五、解决方法

1、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然后,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

2、对沿岸居民及全体市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河流的环境,主要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故人们应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这样,一条全新河流才会永远呈现在人们面前。

六、结论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从170多年前英国泰晤士河的病菌污染,到1890年代德国汉堡饮水的传染病污染,再到1950年代日本熊本县汞污染和本世纪之初罗马尼亚境内多瑙河的金矿污染,一次又一次的恶性水污染不断地侵袭着人类,而且时至今日这一“黑色恶魔”不仅没有得到遏制,相反更加肆无忌惮。据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天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全世界每年约有426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全球因此被污染的河流占40%以上,其中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无一清浊,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均被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差强人意。

水污染的扩散正在无情吞噬着本已十分有限的人类洁净水资源。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报告称,目前全球总人口中,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1人无法获得干净用水,而每3个人中就有1人因缺水而无法获得卫生保障;无独有偶,纽约市立大学在对全球水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之后绘制了一幅全球水污染图,表明全球34亿人口正面临水污染。更加严峻的问题在于,由于受到水污染的影响,到2025年世界上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将增加到23亿。

比较而言,虽然根据美联社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美国24个大城市约4100万人的饮用水中含有抗生素和镇静剂等多种药物成分,同时欧洲平均每天有37名儿童死于被污染饮水,但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危机却更为突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约90%的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目前这些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值得强调的是,在发展中国家,作为经济成长速度最快的印度与中国恰恰成为了水污染的“领头羊”。

根据联合国印度文秘站发表的首个世界各国水资源评估报告显示,印度生活用水质量在全球被评估的122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三。报告指出,目前印度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各项化学物质指标严重超标,其中水中铅含量比废水处理较好的工业化国家高20倍;此外,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剧了水污染程度,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恒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与印度不相上下,中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因此,按照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统计结论,目前每4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人喝不上安全水。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成为水污染的“重灾区”,一方面是随着经济扩张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速,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所致,如1970年代初期的孟加拉首都达卡市的人口只有25万左右,但今天这座城市中的居民已经超过1000万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的同时也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关于水污染问题的立法和执法力度都还比较薄弱。

汹涌的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三大最凶猛力量。

工业污染对于水质的“毒化”由来已久。18世纪的英国泰晤士河曾因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倾入而一度完全丧失利用价值,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工业污染对于地球水的毒害无论从面积和深度上都更趋恶化。一方面,工业废水和废渣中多含的砷、镉、铅、镍、铬、汞等都为金属污染物质的来源,同时,由于这些金属元素量大且成分复杂、毒性大,因此,一旦进入水体就使得水质非常不容易净化。也正是如此,全球被污染的河流中有40%由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而造成。

相对于工业污染而言,农业污染是水污染的一种新污染源。在农业污染中,农村污水和灌溉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农田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灌溉后或经雨水将农药和化肥带入水体造成农药污染或富营养化,而在污水灌溉区,河流、水库、地下水都会出现污染。必须指出,目前农业污染对水环境的破坏有超过工业污染之势。以中国为例,据中国环保部对600万个污染源的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源已成为化学需氧量的最大贡献者,排放量占四成以上。农业污染源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另外,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其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

伴随着农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生活污染对于水体的侵害日渐突出。据统计,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规模正在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增加。生活污染主要是指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而造成的水污染,生活污水不仅可以加强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而且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和病源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根据部分工业发达国家资料统计,目前城市生活用水量大约每人每天150至420升,特大城市为440至820升。正是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水质污染的原因有60%是家庭排放的生活污水,其中蓝藻、红潮产生的最大原因就是生活废水。

世界“头号杀手”

虽然并不像气候变暖对环境造成的侵扰那样令人质感强烈,也不像洪水和旱灾那样更易冲击人们的视线,但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实际上已经上升为“世界性的灾难”。无论是给人类生存安全所造成的威胁,还是对社会经济带来的损害,水污染堪称是世界“头号杀手”。

作为人类生存面临的最为严峻话题之一,全球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可能因水污染而趋向恶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有12亿人用水短缺,由于水污染蚕食了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如果未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20年后世界上遭受水资源匮乏的人口将上升至30%,范围将扩大至50个国家,到2050年年底,全世界90亿总人口当中的大约70亿将可能面临用水短缺。

水污染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侵害以及生命剥夺的残酷结果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无独有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大约80%的人类疾病是由质量低劣的饮用水造成的。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因饮用受污染的水,全世界每年有3500万人患心血管疾病,7000万人患胆结石,9000万人患肝炎病,3000万人死于肝癌、胃癌,1500万5岁以上的儿童丧生。

与人类身体遭受水污染的无情损害一样,自然界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化也遭到了水污染的残酷破坏。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已造成大约28万只海鸟,数千只海獭、斑海豹、白头海雕等动物死亡,同时,该事故将使10种动物面临生存威胁,3种珍稀动物面临灭顶之灾。无独有偶,据美国科学家对海洋生物首次进行评估的结果显示,作为为100多个国家的沿海居民提供食物和其它自然资源的珊瑚有1/3因水污染而面临灭绝。

对于经济的杀伤是水污染最为明显的损害结果。这不仅是因为水污染会带来工业生产的停顿和农作物的减产,而且会导致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并且还抬升治理成本与纠错成本。据悉,仅治理18世纪泰晤士河的污染,英国政府共投资5亿多英镑,历时百余年;同样,为了解决墨西哥湾漏油问题,英国石油公司投入费用高达322亿美元,受此影响,英国石油2010财年第二季度巨亏172亿美元。

水污染干扰和威胁世界和平是人们不易看到的现象。10年前,罗马尼亚国内金矿污水汇入多瑙河令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随即就招来了国际诉讼;而据公开资料显示,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质,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专家警告说,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关掉污染“水龙头”

全球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构成了对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的挑战和考验,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出一项解决全球水污染问题的“两步走”发展规划:在2015年之前,使全世界长期喝不到卫生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左右;在2025年之前,力争使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都能喝上卫生用水。另外,包括中国在内的92个国家已经共同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迈出了人类为关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重要一步。

但是,最大程度的遏制和消除水污染远非规划或者公约所能了事,只有采取更具约束性和前瞻性的措施,才有可能达到保护水环境的目的,为此:

――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由于“清洁生产”主张从原料来源、加工过程、产品设计及从使用到弃置方式,每个步骤都消除或减少污染,并鼓励企业生产耐用及无毒产品,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改变现有非持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模式,因此可以有效地堵塞工业污染的源头。为此,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清洁生产”的具体标准,各国政府依此制定相应的生产规划,同时在财税政策上予以重点扶持。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遵循以生态原理为依归的农业生产方式,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所以,生态农业是一种健康、对水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在生态农业框架中,有机农业由于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从防止水污染角度看,其应当是一种更值得推广的农业耕作种植方式。为此,各国政府应当从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激励和支持。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英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染,主要因为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认识尚不能承载工业化带来的全面影响,加之国家治污力度多受掣肘及科技水平的制约,河流污染的状况在19世纪没能得到显著改善,引发生态环境恶化及流行病侵害等不良后果。后发国家应以英国工业化的得失为镜,实现工业化的科学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为不列颠最早叩开了现代化的大门。然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与经济:荣和城市发展相伴的还有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其中,城I IJ河流污染尤为严重。英国,在摘取了一个工业化先行者J PG该摘取的最优惠成果的同时,也尝到了工业化及城了化造成的水污染苦果。对尚未实现工业化及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国家规避和整治“迈达斯的灾祸”有所裨益2 =16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本文不揣浅陋,愿就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成因、防治及其特点等问题予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状况

城市水污染自古有之。人类早期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大都被排人大气或弃置于水中,古时的城市居民已有用法令和规章控制污染的尝试。在古希腊,只有获得特殊允许才能设立制革厂;古罗马也有规章规定,制革、榨油和洗衣作坊只能设立在没有居民点的台伯河对岸。但是,早期的污染仅限于十分狭窄的范围。

上百年来,英国的毛纺业等传统工业无疑也降低了河流水质,但是,严重的水污染直到19世纪工业化时期才真正发生。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不断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英国的许多河流受到了污染,在19世纪,城市河流污染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恩格斯对当时河流污染的描述颇为详尽。例如,流经利兹的艾尔河,“这条河像一切流经工业城市的河流一样,流人城市的时候是清澈见底的,而在城市另一端流出的时候却又黑又臭,被各色各样的脏东西弄得污浊不堪了”;流经曼彻斯特的两条小河—艾尔克河与梅德洛克河的污染状况亦十分严重,“停滞的艾尔克河,这是一条狭窄的、黝黑的、发臭的小河”,梅德洛克河的“河水也是漆黑的,停滞的,而且发出臭味。

此外,流经西赖丁约克的卡尔德河,在1852年以前始终是鱼类喜爱的栖息地,至1867年,皇家委员会已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流经西赖丁约克的,与其说是河水,不如说是墨汁。艾尔克河的支流布拉德福河,曾是男孩们捕鱼的乐园,也被工业化的浪潮熏染得通体黝黑,以致“只需一根火柴,就可以将它点燃”,俨然是一条随时喷发的黑龙。

泰晤士河曾是一条美丽的河流,英国人习惯地称之为“老父亲泰晤士”。19世纪以前,泰晤士河河水碧波荡漾,鱼虾成群,是举世闻名的鱿鱼产地,诗人蒲柏在1728年将其描绘为“银色的洪流”。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沿途城市居民的剧增以及大量工厂的建立,各种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进人泰晤士河,牛津以下河段的水质急剧恶化,泰晤士河成为一条污浊不堪的“臭河”。1855年,化学家法拉第致信《泰晤士报》:“整条河变成了一种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道阴沟。可见,英国城市的水污染在19世纪中期已经相当严重。

二、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成因

那么,究竟为何诸多河流在一个世纪里都变了色、变了味,这么严重的污染是怎样产生的呢?无疑,工业废水和公共废水是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布局和工业类型又是产生大量工业污水的直接原因。

工业化初期,主要的机械动力是水力,“由于使用水力机,工厂不得不设在大流量的急流旁边”。因此,英国的第一批近代工厂自然傍河而建,在英国工业的发源地和中心—曼彻斯特,“几乎所有的厂房都是沿着贯穿全城的三条河流和各种运河建立起来的。这既解决了动力问题,又方便了废水处理,河流也成了废水排放的理想场所。蒸汽机发明后,以前依靠水力机械、依河而建的工厂逐渐转移到城市中,但工厂对那些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依赖并没有减轻。因为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多数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需求,都是比较洁净的水。水作为冷却剂是蒸汽机不可或缺的,一些工业部门如毛纺业、印染业、造纸业的生产过程也离不开水,还有酿酒、洗煤,没有水更寸步难行。同时,水路为工业主提供了廉价的运输途径。因此,一条河流附近往往分布多家工厂,例如艾尔克河,“桥以上是制革厂;再上去是染坊、骨粉厂和瓦斯厂,这些工厂的脏水和废弃物统统汇集在艾尔克河里”。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铅、碱、硫等污染物,而且大多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使水质大大降低,造成严重的河流污染。

造成城市水污染的另一主要来源是公共废水。公共废水主要包括人畜的排泄物、生活垃圾和洗涤剂。公共废水的存在本不可避免,但在英国工业化时期,因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增长过速,加上市政建设滞后,遂使水污染加剧。

一方面,与工业化相伴的是,英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增长急剧。势如潮涌的人口,被压缩到很小的拥挤不堪的中心点上。从增长数量上看,大约在1800年,英国只有一个大城市—伦敦,人口约100万,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如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布里斯托尔等(这些城市的人口大多只在5到10万之间)。1850年伦敦人口增至2 ,360 ,000人,另有9个城市在10万人以上,18个城市在5万到10万之间。1910年英国有46个城市超过10万,伦敦人口更是猛增至450万。从增长率看,兰开夏在1700年至1801年间人口差不多增加两倍,曼彻斯特的人口在1773年至1801年间也增加了两倍。到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首次超过农村。城市的扩展和人口的集中大大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也使城市的公共卫生日益恶化,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构成了那时英国许多城市的基本外貌。

另一方面,英国城市化虽快,但城市化水平较低,市政建设滞后。“所有的市镇,不论是新的还是老的,都面临着公共卫生的严峻问题,工业化早期,英国的城市尚未建立清扫垃圾的制度,垃圾粪便随意堆放,人们甚至因厕所太少不得不随地大小便。特别是贫民窟,成了疾病流行的孽生地,被人们称为“霍乱国王的巢穴”。在利兹,最不卫生的地区是工人住的狭窄的房屋区,这类建筑物里不具备任何一种排水设施,厕所少且前后无遮无盖。到1831年,即使是已拥有14万以上居民的曼彻斯特市区仍没有铺砌街道和修建下水道的条例。非但如此在曼彻斯特新城(又叫爱尔兰城,the Irish town) ,“街道没有铺砌,也没有污水沟,可是这里却有无数的猪群”。大量垃圾、粪便、洗涤用水还有从街道屠宰场排出的水染上深红色的兽血,经过公用阴沟和露天排水沟通往小河、水坞,加重了城市河流的污染。

综上所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副产品”是造成城市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工业化时期英国的社会思想是污染得以加剧的促因。

首先,英国人将“自由放任”思想奉为圭泉,对工业革命造成的工业中心人口膨胀、城市污染和公共卫生等问题尽量不干预;其次,社会以追逐财富为价值取向,对“污染”则漠不关心。英国贵族通过经营追求财富早已成为惯例,社会中下层又有着一股“向上看”的风气,于是上行下效,社会形成了以谋求利润为荣的风气。

难怪连外国观光者都不禁要惊呼:“英国的城市纯粹是工作和挣钱的地方,而绝非休息和享受的乐园,那种具有更高尚品格的人还没有出现。

三、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防治及其特点

随着河流污染状况的不断加剧,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危害,人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采取措施对污染予以遏制,但长期似来,社会的反应并不积极。直到19世纪中期,随着流行病的多发,城市才开始实行系统的卫生改革,如下水管道、清水供应和道路清洁等。同时,社会对城市河流污染的防治也愈加重视,各项治理措施逐渐建立,整治渠道逐步完善。下面将结合英国在这一时期的防治措施,对城市河流污染的治理特点进行探讨。

(一)各群体和多渠道的广泛参与。生态学家和卫生学家最先向社会发出正视污染的呼声,他们是治污的先行者。部分生产者组成志愿协会,呼吁减少废物排放、倡议革新生产技术,为政府的积极治理建言献策。议会和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全面领导水污染的治理。这样,河流污染的防治得到了议会、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群体的参与和支持。

(二)议会立法和政府作为是治理污染的主导力量。一方面,从议会来说。1848年霍乱发生后,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并成立卫生部,虽不是专为治理水污染而设,但它规定在传染流行区域设立地方性卫生委员会,负责处理当地污水问题。由于习惯法提供的防御河流污染的措施起不到明显效果,1855年,议会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试图对那些以工业废水污染河道的制造商处以罚款1865年和1868年,议会又先后两次委任皇家委员会,负责调查河流污染的状况并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理途径叫即。在第一届委员会提交初次报告后十年,议会通过了《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国家立法,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水环境防治法规。法案不仅对禁止排放的各类污水和违法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工业废液、颗状和悬浮状污染物、下水道污水排放等),还任命专家担任审查官,向工作部门提供实施建议,并通过监督技术改进以控制河流污染。这是一部具有“框架性”意义的法案,它关于防治河流污染的基本原则一直沿用至1951年。

另一方面,从政府作为来看,主要是加强市政的排污系统建设。例如,1858年伦敦市政当局修建的“伦敦下水干道”,以及1863年秋动工的泰晤士河河堤,就是政府治污的工程举措,通过建立下水道网络将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转移到下游地区,为减少伦敦水生疾病的发病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在19世纪,尤其是下半叶,英国议会和政府在治理河流污染方面确实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三)专家治理充当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1842年查德威克的《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发表,揭示出糟糕的公共卫生状况,尤其是“飘着恶臭的厕所、污水沟和被污染的饮用水”是引发霍乱的根源。麻醉医师约翰·斯诺也提出同样的观点,1849年,他发表《论霍乱的传染方式》一文,指出被病菌污染的水源是霍乱传播的主要渠道”。他的这些结论有力地说明了治理水污染的必要性,也坚定了全社会的治水决心。1848年,约翰·西蒙医生被任命为伦敦城区的保健医官,“这一职务不仅在争取城市制定供水、排水、贫民窟的清洁规划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确保有关建筑和人口过分拥挤的规章的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议会在第一部河流污染防治法制定之前委任了两届皇家委员会,委员会全都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如第二届皇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皇家工程院德尼森爵士、化学家弗兰克兰德和农学专家默顿等人。他们通过调查取证,亲自实验,向议会递交调查报告,同时,专家们还对肆意向河流排放废水的行业进行严厉谴责,同时建议政府设立限制废水排放的详细标准,为国家制定水污染防治法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碍于诸多阻挠因素,《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19世纪末,英国主要河流受污染的糟糕状况没有显著改善。1898年,英国又一次委任多名专家组成皇家委员会,调查污染来源和督查河流防治的进度。与德尼森爵士等前辈不同的是,此次委员会的专家们更加务实。他们注意综合考虑多方利益,设法调动工厂主的治污积极性,待之以宽,不求速变,先制定适度可行的治污标准,再随污染状况的改善而逐年将标准提高。在这种务实精神的倡导和促进下,产生了一系列减轻水污染的新方法。首先,也是最简捷的方法—一些滨海城市(如利物浦、霍恩、布里斯托尔等)将部分污水注入大海,通过污水转移以缓解河流的吸纳压力。其次,建立“污水农场”,将污水引到离城镇不远的农场用以灌溉作物,既廉价、无害,又不影响丰产,到19世纪末,像伦敦、曼彻斯特和诺丁汉等地附近已有不少这类农场。此外,多种净化剂得以应用,如动物骨灰、焦炭和页岩等,都能起到过滤和净化污水的效果。可以说,这些成效凝聚着诸多专家的汗水和智慧。

治污成效虽不显著,但仍在困境中渐进19世纪特别是下半叶,英国人治理河流污染的努力有目共睹,可惜收效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河流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阻力。

其一,政府治污不坚决。一方面,英国在19世纪面临国内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诸多紧迫问题,相形之下,河流的防治事宜尚不够急切;另一方面,对工业与贸易利益的关切使行政当局不愿对工矿企业的污染行径和搪塞应付过于苛责,这势必影响政策法规的贯彻力度。其二,工厂主和矿主不诚心。革新生产技术、减少污水排放意味着投入的必然增加,显而易见,这种增加成本和损耗利润的要求是无法让各行业的污染大户欣然接受的。其三,民众不觉悟。“一条受污染的河流对健康的实际影响,在19世纪70年代还不为公众所认识。168公众对皇家委员会提出的防治措施或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对一些协会付出的反污染的努力嗤之以鼻,将其讥为理论家的空谈。其四,科技不过关。19世纪中后期的科学对水污染特征、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水的净化问题上缺乏明确认识,科学家不能准确找到河流中有毒物质的来源,而关于污染治理的技术开发又不够成熟,要改善大规模的污染状况自然是力不从心。因此,有人总结道:“河流污染的治理必定被看成是维多利亚时代公共卫生史中令人最不满意的一章。尽管如此,英国人在防治河流污染过程中取得的积极成效还是不能抹煞的。

四、关于英国城市河流污染及治理的几点启示

作为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国家,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经历和治理得失值得后发国家借鉴。

第一,正确认识河流污染的危害,重视水污染的防治。河流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直接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鱿鱼是深受英国人喜爱的食物,可在1836年,泰晤士河的鲤鱼已几乎绝迹,而在塞文河、特伦特河与埃文河,也变得越来越稀少。在19世纪90年代,英国不得不向加拿大和挪威大量进口蛙鱼,以稳定在比灵斯门鱼市的价格1858年,奇臭的泰晤士河令在河畔开会的议员们不堪忍受,被迫将会议延后一周举行19世纪霍乱频发,仅1832年一次,就“大约使3100英国人丧生”。放眼全球,因河流污染而引发生态恶化和危害人们健康的事例不胜枚举,有的触目惊心,所以污染防治关系重大,不容轻视。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生态安全状况;DPSIR;集对分析法;模糊评价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033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水生态安全的重要性。随着三峡水电的落成,三峡库区长江段俨然由天然河道变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从2001年至今,库区蓄水越来越深,加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废水、船泊污水的排放等因素,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态势严峻,支流等地发生水体水质灾害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对三峡库区的水生态安全现状有一个较好的掌握,并希望服务于三峡库区水资源、生态管理与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种评价模型来衡量三峡库区的水生态安全状况。

1文献综述

关于湖泊、河流的评价体系已经由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相关的评价模型。萧长来[1]采用均值化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前郭灌法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了符合水质实际情况的结果,为治理污水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刘哲等[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州山仔水库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确定出湖泊中污染因子的权重关系,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定量计算污染指标的权重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沈迅伟等[3]采用传递包法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并通过模糊聚类动态图对水域进行划分,再利用隶属函数对水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为水污染环境评价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王李管等[4]建立了环境质量评价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大气质量和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将结果与模糊数学法及灰色聚类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其模型的可靠性。谢先全等[5]采用灰色聚类和模糊聚类等方法对福建沿岸9个港湾的海水水质进行了定量分类评价,与1999年福建省海域环境的综合调查报告的评价结果相当吻合,为水质的污染治理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综观水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文献,现有研究提出的评价模型大多是综合污染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但在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由于水生态具有较为明显的模糊性,而模糊评价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不确定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已有湖泊水生态评价模型的指标进行修正,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的综合权重,建立综合评判模型,进而实现对水环境的综合评价。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前提下对三峡库区水生态现状进行评价。

2基于DPSIR框架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PSIR框架是联合国(UN)在1993年为综合分析和描述环境问题以及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的。DPSIR框架包含了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要素:一方面,它可以f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另一方面,它也说明了人类行为及其最终导致的环境状态对社会的反馈。在参考相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2012年)》的基础上,初步确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驱动力(B1)主要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如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环境变化等。本文选取的指标有库区年平均降水量C1、人口总数C2、库区总产值C3。

压力(B2)主要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荷,即自然条件和影响水资源安全的人类活动。本文选取的指标有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量C4、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C5、船舶油污水年产生量C6。

状态(B3)主要指在上述压力下所处的状态,主要涉及水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所处状况等。本文选取的指标有库区耕地复种指数C7、库区耕地面积C8以及油污水排放达标率C9。

影响(B4)是指上述状态的改变对社会、经济、水生态系统环境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的指标有还林还草面积C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C11、渔业天然捕捞总产量C12。

响应(B5)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对水生态系统安全问题的能动反应,主要指采取维持水生态系统安全的响应措施。本文选取的指标有船舶油污水处理率C13、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C14、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C15。

3基于综合权重的集对分析水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31集对分析法(SPA)

基于SPA的水生态安全评价的实质就是根据既定等级,依次计算测量值与不同等级的标准在指标所给的特性下的相似程度,如果两者相似则可归为一类,反之,则归为另一类。

依据上文中的指标建立和指标等级的确立,将评价样本的某指标值,即测量值xl,m为指标集合总数,看成一个集合Xl(l=1,2,…,m),把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等级值看成另一个集合Yk(k=1,2,…,n),则Xl与Yk可构成一个集对(Xl,Yk)。一元联系度μl描述集对(Xl,Yk)的关系[6]

式(2)中ωl为第l指标的权重。在同一个评价系统中,有些指标的作用显著一些,有的作用则相对来说弱一些,因此各指标对μ的贡献度不同,可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在进行水资源系统评价时,关键在于确定上式中的μl。借助于模糊分析,给出联系度的具体计算公式:本文中取Ⅳ级为评价级别中的最高级指标。现在给出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其中,s1、s2、s3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标准的上限值,超过s3即为Ⅳ级,s4为指标值在大于s3时所取得的最优值。在大多数情况下s4的值,依据实际情形而定。x为各指标的实际测量值。

从而,测量值x关于Ⅰ级标准的联系度计算表达式为:[7]

这里i=1-2x-s11s2-s1。类似的可以给出测量值x关于Ⅱ级、Ⅲ级、Ⅳ级标准的联系度计算表达式,在此不作赘述。

32综合权重的确定

为了计算联系度,必须先确定指标权重。而确立权重的方法有很多种,大体上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在本文中,主要用到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而两类方法各有优劣。前者可体现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属性间的相对关系一般不会违反人们认知的常识,缺点是随意性较大、准确性可靠性较差;后者遵循客观规律,但却忽视了决策者的经验等主观偏好信息,有时会导致权重系数不合理,甚至于这项指标的权重本就毫无现实意义。为了解决两种方法的不同缺陷,本文尝试用综合权重法,可建立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关系表达式,从而计算综合权重:

式(4)中ω为综合权重;α为经验因子,反映决策者对于主观客观权重的偏好程度q为主观权重;p为客观权重。经验因子α=06;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33集对分析法联系度的计算

为了计算集对分析法的联系度,我们首先要得到不同指标的分级标准,结合模糊分析法,给出分级标准(见表2)。s1、s2、s3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标准的上限值,超过s3即为Ⅳ级,s4为指标值在大于s3时所取得的最优值,在大多数情况下s4的值,依据实际情形而定。而这里,本文将s4取为标准值,以此来进行分级,见表2。

在分级标准确立之后,就进行数据集的选取。为了更好地反映三峡库区的真实情况。本文的数据集是搜集1996年至2012年的统计数据,由于数据量较大,为了方便计算等间距地选取1998年、2002年、2006年和2010年的数据进行集对分析。

现在开始计算联系度,由式(3)至式(4),将数据代入公式中,运用Matlab编程分别计算出表示15个与四个等级的指标标准值对应的联系度。接着运用式(2),以及表3中的综合权重,得到总联系度μ。

由表中的数据,可得1998年水生态安全等级为1级,2002年的水生态安全等级为1级,2006年的水生态安全等级为4级,2010年水生态安全等级为4级。可见水生态安全等级在逐年升高。从过程中可以看出集对分析法的便捷性和可行性,同时从结果看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保知识与手段不断改进,虽然三峡库区水体灾害仍有时发生,但是从模型所选取的指标角度上看,三峡库区的水生态安全状况却在逐渐恢复。

4结论及政策建议

对于方法上,本文建立了依据集对分析法的评价方法,考虑到了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值的边界值的模糊性,改进了集对分析法的计算方法,避免了集对分析法中关于差异系数、对立系数的计算。该方法概念清晰,易于操作,同时将其运用到三峡库区的水生态安全评价中去,可以看出集对分析法处理模糊评价的能力与可行性。然而,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和指标选取的不合理性的可能存在,本文结论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对于结论的解释上,从上述过程和结果数据显示上看来,结论似乎与我们日常生活认知截然相反。对于这个结论,从本文所选取的15个指标,如库区年平均降水量、人口总数、库区总产值、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量、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船泊油污水年产生量等,这些指标都与人类生活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关,因此,本文集对分析法,结果显示的水生态安全等级不断升高,其实是因为本文指标直接反映的是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故此有以上结果。

基于本文的评价,笔者提出了有利于三峡水生态安全发展的政策建议:首先,要加快三峡库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紧接着就是要集中全力进行三峡库区各项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新型污染;其次,通过强化对经过三峡库区船舶的船舶污染管控,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最后,宣传教育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加强三峡库区水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现况和一些环保知识,实现绿色理念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萧长来均值化综合污染指数法在前郭灌区地下水水质污染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1996(11):33-35

[2]⒄埽张江山层次分析法在水库水质评价中的模型设计及应用[J].江苏环境科技,2005(2)

[3]沈迅伟,袁春伟,王世和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水污染评价[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科版,1998(S1):30-34

[4]王李管,贾明涛环境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矿业工程,1997(3):59-62

[5]谢先全,晏路明福建沿岸主要港湾水质的综合评价[J].应用海洋学学报,2002,21(2):147-153

[6]王文圣,金菊良,丁晶,等水资源系统评价新方法――集对评价法[C].全国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学术研讨会,2009,39(9):1529-1534

[7]陈华伟,黄继文,张欣,等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水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人民黄河,2013,35(9):34-37

[8]王鸿涌,张海泉,朱喜,等太湖无锡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9]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R].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