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体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体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模式;应用

一、网络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传统媒体相比,计算机网络有不可超越的优点:信息存储量大并且传送快捷、资源广泛共享、交互方式良好。如果把这种技术应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新的网络教学形式就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挑战,从而引起教学方式的变革。网络教学能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使教师避免大量重复性的劳动,更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等有针对性地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控制学习进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职业学校的大学生尤为重要。网络教学可以利用庞大的信息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不仅能使学生拓展课程相关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能更有效地锻炼学生查找、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网络教学中,可以同时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多对多的多种传授方式。任课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师一道发挥各自特长,协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网络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交互性能,通过电子邮件、留言本、论坛和聊天室等形式保持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网络教学有利于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共享其他学校和教师的资源,并与其他学校和班级的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二、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般是教师把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放入服务器,以便上课调用。这些课件大多数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根据课件提供的信息进行学习,教学双方都能随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另外,在教学中,如果学生需要,可将教师机的屏幕实时广播给任意指定的个别、部分或全体学生;也可对学生机实现个别部分或全体的轮流监看和监听,随时与学生机共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对话和可视化辅导。总之,教师利用网络提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改进教学方式,把教师的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特性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平时可以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设计出符合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课件。随着教学班规模的增大,通过网络教室,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提供的课堂教学信息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测试与评定,准确地评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网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目前,网络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和教师在网络学习与教学方面的素养有待提高。学生在新事物的认识上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游戏性学习特别专注,对计算机的操作也能很快上手,但对于网络的应用和教学资料的有效收集都比较陌生,操作也不够熟练,学习效率不高,需要教师进行筛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对网络浏览、QQ聊天、博客比较熟悉,但对网络教学比较陌生,对于制作网络课件不太熟悉。对于网络教学的特点、作用,相对于常规教学的正面作用的理解比较欠缺。网络课堂教学中的大量课例与有效性不相符,甚至不如常规教学。虽然教师能根据一定的理论,结合自己的理解开设网络课,并且总结出教学模式来,但是从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和反应来看,问题还是出在有效性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网络资源的无限与共享性、网络的平等的交互性、网络的超时空性等没有充分发挥。比如,有的课例甚至没有利用网络,网络课程为单纯的技术培训课,师生在网络技术方面耗费的时间过多,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和质量,甚至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许多网络课没有在规定的课时完成设计的内容就是例证。大多数网络课堂被称为“哑巴课堂”,学生全部无声上网,没有师生有效的有声交流,也没有生生有效的有声交流,有时很简单的内容只需要交流一下就解决了,却要浪费许多时间用打字来解决。总之,目前网络教学的通病就是师生耗时多,完成教学内容少。有的教学资源本来需要学生去搜索,结果教师完全提供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对于学生的成果,教师也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评价与展示。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体会范文第2篇

时代的教学设计、资源设计与应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一个主动的、自我调整的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经验和获取经验的环境中获得意义,从而建构个人的知识。建构主义在教学领域带来了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根本性变革: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3]。在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将产生全新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

2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应以面向专业应用、加强实验教学为主,将计算机课程与中医药各个专业需求相结合,针对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在调查教师、学生、医院对计算机知识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来设置教学内容。除了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之外,还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开设相应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例如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医院信息系统(HIS)、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处理、SPSS、Excel数据处理、计算机在医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等[4]。

2.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支架教学法、问题解决模式、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等。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工具和平台,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采用创造环境和条件[5]。

2.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计算机课程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为上机操作、等级考试,只注重学生最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内容统一、评价标准统一。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课程尤其强调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医学领域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知识技能获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应重视评价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采取个人与小组、自我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尤其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同伴或者学生自己,将评价与教学整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的一部分[6]。

2.4开发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面向医学专业应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特点,很多内容适合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围绕某个实验中的知识点或某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录制的以视频为载体的微课资源的开发,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专题资源网站的建设等。资源开发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共享的网络教学资源[7]。

3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不仅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在此基础上,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资源设计等方面开展了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本学期新增设了5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基础6这门选修课程,现已经进行为期6周的教学实践,并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

3.1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改革教学内容方面,通过对我校教师以及附属医院医生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了他们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和要求,据此拟对我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作出相应调整和优化,对于原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减少理论课学时,相应地增加实验课学时,同时拟增设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多媒体制作、医学数据分析与处理等选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8]。

3.2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合作学习的环境和交流评价的工具,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将80名学生分成16个小组,教师设定小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组长组织组员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解细化,将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若干小的子任务,每位组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个人主要完成的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会涉及到未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最终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适当的帮助、指导和答疑。根据各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评选出任务完成情况最为出色的4个小组,率先进入下一个任务的挑战,其余的小组则继续完善学习成果,争取成为下一轮接受新任务的小组,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3.3教学评价的改革尤其注重对完成任务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任务分工情况、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习体会、最终作品和成果展示等方面。采取组员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的评价方式。教师设计学习活动评价量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通过来自教师、自我与同伴的评价,明确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以后学习任务的实施和完成积累经验。

3.4教学资源的设计针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基础这门课程,师生共同设计开发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的微课资源。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录制成讲解与操作相结合的视频,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利用;学生将其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用自有相关设备(如数码摄像机、手机等)拍摄下来,经过简单的编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师生共享,成为有助于其他同学借鉴和参考的学习资源。这些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断的积累,即可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4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体会范文第3篇

黑龙江大庆第五十六中学 董哈佳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来普及。学生有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自我发展。网络下的研究性学习更以其便捷性、交互性和超时空性等优势开辟了一个新型、开放的学习环境。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对提高教学效率,实施创新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研究主题,一般是以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和学科特点为主,又要保证小组之间研究主题不重复,使研究成果多样化,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主题验证阶段,确定小组同学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分配研究任务,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教师提供网络支持系统及查询工具,指导学生查找相应的参考书,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完成研究任务。

成果展示交流阶段,展示自己的课题报告,进行课题答辩及评价。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完善研究成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这种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发展了学生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将自己完整的研究成果在网上。

网络环境给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即确定主题研究的资源环境、信息收集协作学习的环境、成果和交流的环境(如下所示)。

确定主题研究的资源环境:

提出主题——讨论主题方向

确定研究主题——开题报告

信息收集协作学习的环境:

主题验证——网上收集处理资料

整理研究成果——初步论证

成果和交流的环境:

交流——展示研究报告,

交流研究成果——结题评价

教学实例

1.研究主题:宇宙大观:地球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课题意义:以宇宙探索为主线,树立我们爱护地球,保护地球资源,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识。是与高中的地理、生物学科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学生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会使用相应的网页制作软件,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实施阶段

(1)体验问题情景,形成研究主题

从学生自己对天气变化的感觉出发,观察地球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以小组方式,用上网浏览查找信息,或查阅相关书籍等方法,了解地球的形成,它的天气及地理变化给人类的生活、生产所带来的影响。学生通过自己对相应信息的查找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列举出地球的天气及地理变化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几个方面,初步确定4个研究的主题。

地球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我们的地球

地球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树木与草原

地球的变化对动物的影响——我们的朋友

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我们的家园

(2)搜集相关资料,实践验证主题

在确定研究主题之后,就到了具体实施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分工协作,明确自己的任务。首先小组学生一起学习网页制作软件,从软件的安装开始学起,到软件各功能菜单的使用再到后期的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掌握了软件的使用,通过网上的学习交流,还掌握了菜单的制作、图片编辑插入、文章的超链接等一些常用的制作技巧。其次是分工协作,有的在网上找取相关的图片、文章,有的进行网页页面的设计,有的负责超链接等技术上的处理,有的编写小组观点看法。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相互协作,

使分散的信息成为一个整体,突出了研究主题。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进展情况,提供相应指导和帮助,完善研究成果。

(3)成果的表达与交流评价

各小组根据自己找到的相关信息,整理成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并以论文、电子投影片和网页等形式,将研究成果表达出来,进行交流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提高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合作能力。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影响,人类可以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也可用科学技术毁灭人类。增强使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在“我们的地球”网页中开设了地球景观、中国航天、宇宙探索、山川河流等七个栏目。纵向站点有“科普”、“科普与您”、“天地人”、“星空天文”四个标题,共有65篇文章、40多幅图片说明地球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学生们在搜集和整理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深刻地了解了宇宙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但丰富了视野,满足了好奇心,而且学会了根据研究主题去搜集和利用信息。研究成果传到学校的局域网中,受到全校学生的好评。学生的作品还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在该案例中,体现了浓厚的研究气氛,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利用社会调查、资料查询,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研究学习,实现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综合培养。教师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思考与总给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学习对网络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网络资源共享、及时评价反馈、信息交流展示等功能在学习中应用得很广泛。在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研究主题的确立要与课本的知识及具体科学知识相结合

与课本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引导学生从已学过的科学知识出发,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研究主题,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使在网络上查找信息时,不至于盲目浪费时间。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协作学习

小组协作是研究性学习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由3-5人为一组,各组成员按照自己对研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之间有分工又有协作,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文献载体 文献提供 内涵 意义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无形的软资源而成为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图书馆在现代知识经济浪潮中处于信息提供的制高点,拥有海量资源和最广泛的用户。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文献信息提供则成为探究的主要课题。信息是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信息;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是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和信息需求日渐提高,文献提供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成为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标识。

文献提供及文献载体的嬗递

一、文献提供模式的演变

1.传统模式

文献的本质是信息,信息载体与内容是组成信息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图书馆在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中,拥有着丰富的资源,是文献资源汇集中心。传统的文献提供构筑在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形态之上,也就是存储知识信息的不同类型的物质介质,即所谓的“实藏文献”。这些物质载体可分为纸质和非纸质文献资源。不管是纸质的还是非纸质的馆藏物理实体文献,在文献提供服务过程中,用户必须亲自到馆,根据工作人员参考咨询的引导,进行卡片目录检索获取所需资料。图书馆服务呈被动式,文献提供仅为浅层次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为主,整个服务围绕馆舍展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传统服务走向自动化管理模式。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基于Internet并以信息服务为基础的现代办公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图书馆自动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管理系统软件的水平。高校图书馆服务以馆藏文献为资源,以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为依托,进行回溯建库,以目录数据库信息检索为途径提供文献服务,较以前的卡片目录检索具有便捷、全面的优势,但是文献服务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得到飞跃性的发展,读者必须到馆借阅。

2.传统与现代网络环境互交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停留在以目录数据库服务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求,必须用整体而系统的信息化思维来谋求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为给教学和科研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正在努力提升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对用户的服务。采取各种途径开展网络资源建设与服务,并通过校园网进行各种宣传和引导,如:通过图书馆主页各类公告信息,及时向读者通告图书馆近期新增的各类服务;通过用户指南、专题讲座、电子咨询等途径引导读者对图书馆新增资源的了解和利用。部分高校图书馆提供科研查新、定题服务、馆际互借等服务。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为了提升馆藏资源建设,正致力于搭建数据库网络平台、特色数据库自建、开设在线咨询,建立交互式的服务系统来满足广大读者的网上咨询要求。较传统相比,提供信息资源的范围更臻于全面,载体形式更加广泛。

数字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追求的共同目标,将馆藏特种资源和特色文献有选择地进行数字化,实现以数字形式替代物品实体,从而自建各种特色数据库;同时进行国际、国内著名数据库资源引进及各类电子资源建设等;这些文献提供服务途径的实施,使图书馆由传统的借阅和自动化检索向全面的数字信息中心覆盖,促进并形成了图书馆文献提供向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发展的态势。

但是,由于现实情况,高校图书馆文献提供模式仍以传统形式和网络资源服务模式互交存在。

二、文献载体类型的演变

图书馆服务以文献为中心进行展开,文献载体因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转型。传统文献载体主要针对馆藏实物介质分为纸质型和非纸质型两大类,纸质文献资源是指书刊、图谱等印刷型文献;非纸质文献资源主要是指非印刷型文献。这一类资源类型依据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按其载体形态可分为磁带(录音带、录像带)、磁盘(软盘、硬盘、磁盘阵列)、光盘(CD、VCD、DVD)、缩微胶片等;按其内容特征可分为文本资源(电子文本、源代码等)、音频资源(语音、电影原声、音乐等)、图像资源(图片、照片等)、视频资源(动画、影视剪辑等)、软件(学习软件、模拟平台、应用程序等)、数据库(电子文库、数据资料、数据库备份)等。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将非纸质文献资源按出版形式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随书附件、非书资料、数据库附赠资源[1]。

随着信息存储与传输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以网络信息资源和数字资源建设为目标,信息载体逐渐以电子载体为主,譬如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以及电子阅读等。文献载体从传统的“物质实体”逐渐发展演变到如今的“虚拟馆藏”。

网络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声音和视频信息等,网络电子文本又包括两类:电子线性文本和电子超文本[2]。超文本载体的最大特点是文献信息传递的双向或多向的互交性。

数字文献的出现是文献介质继纸的发明后出现的又一次革命 ,而网络化使文献传递在形态、方式、范围上都有了质的突破[3]今天,当电子文本也许取代传统印刷成为信息沟通的主流工具,电子文本以快速复制与传递、超文本链接、被搜寻三大优势冲击着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领域[4]。

总而言之,各种不同介质的文献载体都是为了保存和传递信息而存在的。但其性能各有不同。虽然文献载体在发展中不断从各种物质实体介质发展演变为电子文本,电子载体和虚拟载体虽然对于传统载体是一个很大的变革,但无论传播媒介或载体如何变化,文献所表达信息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事实上,这种传统物质实体文献与新型的电子文本、虚拟图书馆并存的局面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电子载体和虚拟载体并不可能取代传统载体,而是呈现与传统载体互补的趋势。

文献提供现状与前景

一、拓展更为广泛的用户合作对象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中心,是一个知识信息密集的中介场所, 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大量而稳定的知识型、研究型读者群,以及专业文献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完全具有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文献信息服务的强大优势。因此,给本校师生提供义务服务的同时,应该面向社会,树立信息市场观念, 广泛拓展信息服务用户伙伴,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人才优势为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提高用户服务率,主动地服务于社会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得以更快地发展。

二、广泛开展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

未来图书馆应是一个资源共享网络中的资源节点,对其文献信息服务能力的评价必然会由侧重单个图书馆的馆藏拥有量向文献资源的可获得与可共享性转变[5]。特色馆藏建设是对高校图书馆现有职能的强化与升华,无特色资源就无法构成共享的“节点”,也就失去了合作与共享的基础。我国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一定的资源实力,加之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教育的投入,使得图书馆拥有了一定的技术设备,各馆有能力将自己馆藏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为实现最大化资源共建共享而努力。事实已经证明馆际间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对促进资源共享和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具有深远影响[6]。文献资源共享的基本方式是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共建共享这一发展方向和理念愈来愈被接受认同。无疑,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必然成为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旋律[7]。

正如周文骏老先生所说:“图书馆是一种文献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它也是分享的机制。[8]”可以说,未来图书馆的发展主要突出全球性和共享性,因此,文献提供的前景就是如何达到信息资源全面共享的科学先进的途径和手段。

文献提供基本内涵及意义

文献提供的内涵揭示,必须体现在图书馆服务管理、文献载体和用户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互作用基础之上。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管理效益是离不开文献载体的存在与发展演变,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必须延续不断地管理和改善文献载体,它始终承担着文献载体与用户相联系的中介角色。因此,对文献提供内涵的探究就必须是从三者之间来展开,离开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去探讨文献提供内涵是没有意义的。

可以说,文献提供就是一种有层次结构的信息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为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种方法手段和途径。为了达到科学、先进、理想而完善的用户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文献提供的概念内涵,并及时了解和熟知文献提供的各种发展动态,随时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把先进的文献提供方式融入到自身的具体工作中去,这将有助于图书馆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建立各种形式的文献服务平台。对文献提供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完成特定历史时期社会赋予图书馆的光荣使命,把图书馆变为名符其实的学术研究和文献提供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徐万超.高校图书馆非纸质文献资源的典藏与管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8,6.

[2]金嘉毓,陈冬梅.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行为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6,5:107.

[3]李广慧.数字图书馆历史地位刍议[J].津图学刊,2001,2:33.

[4]许丞宏,蔡秉羲.电子书电子文本、电子出版、线上阅,.

[5]张馨.试论高校图书馆文献建设―――基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视角[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9,10:89.

[6]关志英.印刷型图书的馆际互借新模式介绍与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3:33.

[7]张馨.试论高校图书馆文献建设―――基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视角[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9,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