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融合教育 国家 社会 学校 家庭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针对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用融合教育理念的视角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实施与探索学前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对策如下:
1国家层面的对策
政策法律法规能够硬性地保障特殊儿童进行学前特殊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制定明确的政策法律法规对于保障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发展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与保障。发达国家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大且拥有有效的监督机制。(1)国家要设立学前特殊教育专项资金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以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学前特殊教育能够在普通幼儿园及特殊教育机构的普及,但是要做对学前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流向的有效监控,防止被挪用;(2)学前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合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或者通过其他手段减免部分财政税收以支持对学前特殊教育资金投入。
2社会层面的对策
引起社会对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的重视,对于普及推行学前特殊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倡融合教育,不仅是体现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采取融合教育理念,有利于特殊儿童回归到主流社会中。
2.1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社会传统观念
特殊儿童不是社会的包袱,经过教育他们也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们社会要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对待特殊儿童不仅仅是养活他们,还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有受到教育的权利,而且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并不浪费现有教育资源。
2.2在全社会倡导融合教育理念
融合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交流与身心发展,同时也是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理念思想。通过媒体等渠道加大对融合教育理念的宣传,引起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关注,理解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及重要性。
3学校层面的对策
学校是实践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接纳融合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3.1提升教育理念,推行融合教育
发展教育,理念先行。普通幼儿园要积极采取融合教育的理念,尊重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接纳特殊儿童入园并随班就读,关心特殊儿童心理需求,按照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教育,使其回归教育主流,融入到普通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去。
3.2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教师正常教学和学生正常学习的保障。我们在尊重特殊儿童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要保障其正常学习生活的权利。因此,普通幼儿园要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充分做好招收特殊儿童入学的准备,使其受教育的环境达到无障碍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特殊儿童学习活动的参与水平。
3.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是发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力量。从融合教育的观点出发,努力使得每一名幼儿教师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1)普通幼儿园要增加对有学前特殊教育专业背景教师的招聘力度。这样通过增加对专业背景教师的需求数量,从侧面就鼓励高校开设相关特殊教育专业,增加高校招生人数,这样从根本上就能解决全国特殊教育专业背景人才的不足现象。
(2)重视融合教育理念,加大对普通教师的相关培训。学校要积极组织普通教师进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培训,提高普通教师对融合教育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只有提升教师素质才能对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
4家庭层面的对策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态度,将会对孩子的教育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改变家长的陈旧观念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1改变家长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融合教育
面对特殊儿童这一群体,家长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抛弃世俗的观点,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家长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改变:
(1)承认既定事实,积极寻求改变。家长要正面面对特殊儿童,少一些抱怨与苦恼,积极寻求帮助。要抛弃对待特殊儿童只养活而忽视教育的思想,要认识到通过特殊儿童也可以成为家庭的自豪,成为栋梁之才。
(2)正确认识融合教育。家长要积极学习融合教育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只要这样,家长才能积极把特殊儿童送到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促进特殊儿童融入到主流教育环境中去。
4.2宣传融合教育,消除普通儿童家长与特殊儿童家长间的对立态度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要建立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宣传体系,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说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在普通幼儿园开设融合教育班的意义,让广大普通儿童家长加深对特殊儿童的关怀、理解与支持,以此也可以提高融合教育理念的知名度与接纳度。
关键词 艺术类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管理对策
一、 当前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基本思想状况
(一)思想活跃,但欠缺政治理论素养,理想信念淡薄。
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活跃,乐观向上,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但他们思想活跃缺乏深度,在现实生活中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由于长期集中接受专业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政治热情,政治理论素质欠缺,再加上艺术上受不分国界和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艺术类专业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及鉴别力不够,对时事政治缺乏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淡薄、政治参与热情偏低等问题。
(二)崇尚真知,个性鲜明,但集体主义缺乏。
艺术类专业学生崇尚科学,追求认知,富有创造性、独特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认为学习艺术就是进入了艺术殿堂,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种思维上的求异性造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同时他们追求以个人为中心,以讲求实效、实现个人的目标和价值为取向的个人主义思想,导致他们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二、 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对策
(一)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加强辅导员、学生干部和专业教师这三支队伍建设,是做好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寓教于乐,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其次要以点带面, 要注意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建设,将专业能力强、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学生融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再次要发扬“楷模”作用,注重发挥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作用。要有效地培养和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必须充分调动“三支队伍”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引导和解决学生在理想信念、道德、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
(二)重视心理教育与辅导,促进学生和谐人格发展。
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重荷,社会问题激烈带来的思想困惑,都已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大。艺术类专业学生性格开朗、不拘小节、爱憎分明,但对当前社会转型期发生的诸多变化适应力不强,以致于压力较重,心理健康问题不乐观。因此,高校必须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当成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促使其创造个性得以全面发展。 一是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新生入学后就对其建立心理档案,掌握艺术类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状况。二是通过心理普查筛选出心理不健康人群,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积极开展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三是开设心理健康系列讲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校园广播站、心理救助热线、心理信箱、心理沙龙、素质拓展等教育形式,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疏导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从而促进其和谐人格的发展。五是加大人力和物力方面投入,做好宣传和研究工作,使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氛围的营造、艺术人格的塑造,具有一定的教化和感染作用。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从各个方面优化育人环境,培育大学精神,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校风和浓厚的学习环境中收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促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进取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 利用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高校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开展多姿多采的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用艺术的形式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四)坚持“以生为本”,彰显人文关怀。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但对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在以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同时,借助易被艺术类大学生接受的具有时代感的文化思想打动他们。教育内容要注重文化环境育人、德育活动塑人、社会实践树人、艺术创业励人,避免抽象和空洞的倾向, 要从科学地解释问题的本源出发,充分考虑艺术类大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片面强调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简单传授和单向灌输。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理性思考,彰显人文关怀,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指导和自我决定,采取循序渐进、科学施教的方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陈妍.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2010.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法规种类和数量都比以前多了许多,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翻阅大量资料,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人事干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问题,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较强的责任感,认真的工作态度
人事干事是学校行政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方面,要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管理,还要在学习方面,关注教师的执行力与学习效率,可以说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所以作为人事干事必须要拥有较强的责任感,认真对待工作上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一个对国家与学校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事干事,既可以给全体师生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与学习,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一名对社会建设有用的人。由于人事干事的素质、能力、责任心强弱的不同,给特殊教育学校带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通过大量事实证明,责任心强的人事干事的学校正能量满满,教师的教学效率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相反,敷衍了事的人事干事的学校的校风十分懒散,没有合理化的管理制度,保障不了教师的薪酬福利,教师就无法安心授课,不但给学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还耽误了学生的基础教育与未来发展。一名合格的人事干事,必须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协助校长管好学校事务。
二、独立工作能力,可以沟通协调
人事干事在特殊教育学校里不但负责高级行政管理,还要能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完成上级下发的各种指示。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缺陷,由于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认知,会慢慢发现他们和正常人不同,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展,让身患残疾的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人事干事的我们,必须配合教师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并且还要支持教师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清楚自己的价值,他们也是世界组成的一部分,不可缺少。在老师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时,我们人事干事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积极提供解决方案,争取把自己职责内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奉献出自己对学校的一份力量。沟通协调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学校发展的基础,所以,独立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也是人事干事应该具备的能力。
三、科学地配置岗位,保障后勤给予
就业困难是21世纪主要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残疾人就业更难,为了让残疾人不被社会遗忘,我们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让他们有立足社会的本事。特殊教育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人事干事在聘请教师方面,应该多考虑该教师是否具有能为学校培养社会型人才的能力。所以,人事干事在科学地配置岗位时要十分慎重,定期对本校教职工进行教学考核,保证学生教学成果的预期效果。
完善教师职工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任务,首先我们人事干事要知道我国特殊教育的优势与劣势,只有知道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让在职人员定期去参加员工培训,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审核教师,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的策划方案。总而言之,科学地配置岗位,保障后勤给予,也是考查人事干事能力的测试题。
四、熟练掌握学校人事管理的业务知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多,特殊教育学校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并得出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学生的结论,因此,作为人事干事就更要熟练掌握学校人事管理的业务知识,根据不同的教师,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给予教职工不同的利益保障。为了特殊教育学校的长远发展,人事干事一定要加强行政管理方面的要求,提高工作质量,专心服务教学工作,无论是工资津贴还是专业职称评审都要落实到为学校付出过努力的教师的身上。作为人事干事要熟练掌握学校人事管理的业务知识,以服务教师为本,落实工作内容,再根据不同的教师需求,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提升学生的教学效率。
五、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提高行政质量
关键词: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策略研究
所谓特殊儿童,即有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和智能障碍(唐氏症候群、自闭症、智力低下)的儿童。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在0―6、7岁之前因发展异常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就是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在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起步较晚,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较弱,随着对幼儿的重视程度提升,学前特殊儿童家长开始寻求学前特教。因此,全面分析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对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及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我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
政策导向是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发展学前教育”,确立了学前教育的战略地位,为特殊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首次从法律上规定要“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残疾人教育条例》专门设置学前教育内容,明确规定“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一次重申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这些法律法规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把学前特殊教育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国家对于学前特殊教育的关注。
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首先,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投入不足也是阻碍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缺乏资金学前特殊教育机构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活动和康复训练的开展受到影响,一些特殊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中师资不足、水平不高的题较突出。
其次,管理方法不科学,社会支持保障系统不完善。目前特殊教育管理工作不受重视,保障系统还不完善,本应单设的特教部门被“精简”掉,对特殊教育管理的不规范,缺乏专业指导,影响到学前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与养护社会支持系统和服务网络,社会在妇幼保健、科学喂养、医疗矫治、发展监控、早期教育等方面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特殊儿童家庭的需要。
最后,家长、教师态度消极。在一些家长看来,家中有特殊儿童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把这样的孩子送到特殊教育机构去接受教育,怕被人知道,受到嘲笑。很多家长认为,这样的孩子即使被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将来也不可能成才,还不如待在家中由家长照顾。
三、特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特殊教育的认知。经调研发现普遍的现象是:部分教师对特殊教育认知不足,沟通渠道不顺畅,有些家长把残疾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推给了学校,这种“卸包袱”的思想,导致在教育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综合的教育模式,势必影响到特殊教育的质量。二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特殊学校地理位置较偏避交通不便利,给孩子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导致了由家长陪送来上学的孩子,一旦家长有事情脱不开身,就出现了部分孩子不能按时来上学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残疾孩子的系统性规范性的教育。三是师资力量缺乏。残疾儿童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很多教师不愿意从事这种工作,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存在不安心本职岗位工作的情况,这就要求从事一线工作的教师要摆正思想,积极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工作中来。
四、改善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举措
1.规范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残疾儿童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层面来看,针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旨在通过强化法律责任来保障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权利。只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制化进程,才能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2.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社会观念。提高特殊学生的入学率,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导致残疾儿童未入学的因素:一些家长对特殊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残疾儿童就近学校、教师服务主动性不够;受特校办学规模的限制。特殊儿童也是一个生命体,也需要别人的关爱与呵护,让人们真正关注特殊儿童群体,避免出现歧视的现象。转变家长的观念,做好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教师要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们积极参与到特殊教育中来,一起来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
3.加强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打造素质高的特殊教育团队,教育部门必须建立特殊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改变传统的特殊儿童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一是在聘任教师时,要制订专业准入制度,提高学前特教师资的专业化水平。二要加强对普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让更多的教师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她们更愿意接纳特殊儿童,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受教育。
4.加大学前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是改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不健全和入园率不高的首要措施。各地应根据学前特殊教育的实际需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公共财政为支撑、社会广泛参与、多渠道投入和家长合理付费分担教育成本的投入机制,鼓励各类学前特殊儿童入园,提高入园率,使之受到满足其特殊教育需要的学前儿童早期教育。
5.优化整合资源,推动特教全面发展。创办学校时应根据当地残疾儿童的分布情况选取学校地址。为减轻家长负担,应选取寄宿的教学管理,加强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采取就近入普通学校就读,学校应该多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改进教学内容,不断地研究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潜能,探索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定时定期对残疾儿童进行咨询和指导工作。
6.重视学前特殊教育,树立学前教育新理念。教师要树立以特殊学前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特殊学前儿童身心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并不相同。如有的听力有问题,表现为内向、不合群,有的肢体方面有问题,表现为退缩,缺乏自信心,教师需要掌握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认识到特殊学前儿童的特殊性,了解他们的需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促进特殊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7.遵循三项原则,实施个别化教育。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制定的全过程应当具有科学性。二是发展性原则。对特殊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包括最终水平、先后次序、发展的各个领域,以尽可能地促使他们发挥最大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三是可行性原则。方案内容应符合特殊学前儿童的水平,以保证计划得以贯彻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周兢.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1995(03).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 师资力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17
Abstract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been more and more national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oth in terms of the need to treat special children and the need to treat normal children, we should receive reasonable preschool education.Nowadays, ever-accelerated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mode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It not only can improve normal children’s healthy development,but also can enhance special children’s cognitive level. This thesis analyzes correlational studies of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then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 to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Keywords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faculty
学前融合教育指的是让一些需要特殊对待的幼儿和一般的幼儿一起进入普通的幼儿园,并且在普通幼儿园内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权利公约》是由联合国颁布的,它提出应该将残疾幼儿融入到正常幼儿的队伍当中,让残疾幼儿享受融合教育。目前,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学前融合教育,并将其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与学前融合教育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分析,希望能提出有效建议来促进学前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概述
1.1 对学前融合教育理念进行探析
部分学者认为,学前融合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随班就读”,它不仅需要通过残联、教育以及卫生等各个部门的互相配合,还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事前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融合教育。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普通幼师与特殊幼师需要对每一个幼儿都给予足够的尊重,并深入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来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让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都能够接受到好的教育。还有人表示要开展融合教育,就需要安排配套服务和教育实践活动,从而真正发挥出融合教育的作用。
1.2 对相关人员的态度进行分析
(1)幼儿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态度。相关调查显示,云南省地区的大多数幼儿教师比较支持学前融合教育的开展,新疆地区大部分普通幼师会存在畏惧心理,不知道如何对特殊幼儿进行教育,并且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态度比较消极,上海很多幼儿教师对学前融合教育也存在很多疑惑,并缺乏开展融合教育的能力。由此可知,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能力,使得很多幼儿教师不知道如何应对融合教育,因此态度上会比较消极。
(2)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家长对融合教师持怎样的态度会影响到幼儿和幼儿园对融合教育的态度。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认为一般的幼儿教师并不具备足够的开展融合教育的能力与经验,对幼儿教师缺乏足够的信心。并且对于将特殊幼儿安排在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这种做法,很多家长的态度是比较保守的。与普通幼儿的家长相比,特殊幼儿的家长更能够理解融合教育,并且也更加支持融合教育的开展。
1.3 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进行调查
学前融合教育能否顺利开展下去与教师具备怎样的素质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如今,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特殊教育,对学前融合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心理上不太愿意接受特殊幼儿,部分幼儿教师还会认为接收特殊幼儿之后会导致教学质量不断降低。还有部分教师本身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没有接触过融合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无法胜任融合教育的教学工作。因此,相关学者表示,应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将特殊教育合理的融入到学前教育当中,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让幼儿教师掌握专业的融合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为开展融合教育奠定基础。
2学前融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幼儿教师对特殊幼儿的理解不深刻
对于特殊幼儿的教学,大部分幼儿教师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需要降低教学标准。只有小部分幼儿教师认为接受融合教育是特殊幼儿应该享有的权利。造成幼儿特殊的原因有很多种,大部分幼儿教师比较容易接受在智力、肢体和学习上存在障碍的程度比较轻的幼儿,对于一些在情绪、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幼儿,往往容易被幼儿教师所排斥。大多数幼儿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到特殊幼儿的实际需求,在教学中缺乏足够的耐心。由此可知,关于特殊幼儿,幼儿教师了解得太少,接纳程度比较低。
2.2 幼儿教师缺乏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目前,我国在开展学前融合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是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在我国从事学前特殊教育的幼儿教师队伍中,其中大部分幼儿教师学习的是学前教育,只有少部分人的专业是特殊教育,从整体上看,幼儿教师队伍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开展学前特殊教育,对于国家所制定的随班就读政策也缺乏足够的认知。高质量的特殊幼儿教师比较缺乏,难以满足所有特殊幼儿的学习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学前教育课程中没有设置特殊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缺少学习特殊教育的意识和途径。并且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没有接受过与特殊教育有关的培训,因此难以胜任融合教育的工作。
2.3 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缺少社会、法律和相关人员的支持
学前融合教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是遭到了一些特殊幼儿家长的反对,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不适合待在普通幼儿园内,会被其他正常的幼儿欺负,在特殊幼儿园则可以为特殊幼儿创建一个充满平等、自信的环境,让特殊幼儿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而普通家长对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态度大多为中立,但其中也有部分普通家长反对。从学前融合教育在国外的开展状况来看,要确保学前融合教育的顺利实施,就需要在幼儿园内配置专业的物理、语言、作业等各个方面的治疗师。让他们与幼儿教师共同合作,各个部门之间也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然而在我国,这方面还比较欠缺。另外,相关法律也没有得到完善,使得融合教育的开展并不顺利。
3我国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融合教育观念
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受到自身观念的影响,所以要确保学前融合教育顺利开展下去,就需要从观念入手,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正确理解学前融合教育的意义。对于特殊幼儿来说,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对于普通幼儿来说,学前融合教育可以让他们学会主动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因此,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将学前融合教育的教学理念传递给社会群众,让人们可以了解融合教育的价值,从而消除对特殊幼儿、对融合教育的偏见和误解,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来支持学前融合教育的开展。
3.2 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目前学前融合教育无法顺利开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国家和学校应对此提高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的师资力量。我国目前不少学校内会设置学前特殊教育的模块,但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在培养过程中,院校应将特殊教育融入到学前教育的教学当中,让学生学习到正确客观的对待特殊教育的思想观念,掌握全面的特殊教育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可以更直接地接触特殊幼儿,学会与特殊幼儿进行沟通。
3.3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为特殊幼儿的教育权利提供保障,但在学前融合教育方面,还没有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在这一方面,国外不少国家做得比较好,例如美国在1965年所颁布的《经济机会法》中就规定,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国家应给予相应帮助,让这些家庭里3-4岁的幼儿可以免费享受学前教育、保健和营养等服务,这是与学前融合教育有关的最早法律。《有能力缺陷的个体教育法案》中也提出无论是具有怎样的缺陷,只要在3到21岁之间,就可以享受免费的公立教育。德国的不来梅州制定了两个法案来从法律层面为学前融合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保障。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确保学前融合教育可以顺利开展。
3.4 加强团队合作与支持
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让他们掌握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为学前融合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应加强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的合作,让普通的幼儿教师可以学习特殊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特殊幼儿教师也可以了解对待一般幼儿的经验,在学习彼此优势的同时可以弥补自身的劣势,共同努力为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另外,国家还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将幼儿园、医疗、家庭、社区以及高校等机构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来为融合教育提供支持,从而推动学前融合教育进一步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来说,开展学前融合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培养普通幼儿乐于助人和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还可以提高特殊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水平,因此,国家和社会群体应充分认识到学前融合教育的价值,积极转变自身的错误观念,通过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合作等方式来推动学前融合教育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敏.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