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小学固定资产 管理 信息化
固定资产作为中小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整个中小学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培养工作的基本物质基础保障,对于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很多中小学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方式陈旧,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因此,按照现代化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效,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中小学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分析
随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现阶段中小学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中小学的房屋建筑、办公设备、教学仪器等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传统的人工记账的方式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已经难以满足中小学管理的现实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就显得越发重要,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能够及时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及时快速的分析,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管理从购入、配置、维护、处置各个环节的情况。
二是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适应固定资产管理涉及面相对较广、内容变化频发、各类统计报表较多的问题,减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强度的同时,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三是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信息,因而也能够为固定资产配置以及管理等各项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对于改进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非常有利。
二、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措施研究
(一)完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前提工作就是应该按照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有关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中小学的固定资产建立资产编号,并将编号贯穿到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同时,还应该将固定资产的编号以及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全面的录入到中小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之中,特别是中小学固定资产的规格、型号、采购价格、主要用途、资产分类、技术参数、使用产权、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折旧等相关的信息。在完成中小学固定资产的所有信息数据录入到固定资产的信息系统以后,应该按照固定资产实际状况的变化,及时对固定资产的有关信息进行调整,确保能够及时的掌握好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以及变动状态。
(二)明确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功能要求
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功能要求方面,主要包括中小学固定资产的申购、报增、变动、处置、维护、清查、盘点等业务功能,实现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全息、实时与多维管理,解决清查、统计、对帐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根据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数据整理导入、信息查询等信息服务功能。特别是重点强化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财务管理服务功能,依托信息系统完善固定资产有关的财务账目处理,强化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的财务实时监督管理。
(三)优化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提高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关键的一点是应该按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对有关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首先,应该注重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协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彻底解决当前中小学内部不同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信息闭塞问题,最大程度的实现内部信息数据的沟通共享,并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确保能够自动完成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种账目和财务报表的设置。其次,应该按照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固定资产管理从资产购置可行性分析、采购招标、配置、使用、维护保管、借用出租、清产处置等各个环节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四)充分发挥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辅助功能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目的就是以信息化系统辅助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项信息,掌握好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为中小学落实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合理安排预算,优化中小学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另一方面,应该利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控,特别是及时关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账实及帐帐情况等,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动态跟踪分析,防范固定资产流失或者是闲置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三、结束语
随着国内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全面分析学校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实际需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丰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以提高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唐继军. 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
关键词:石油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石油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发展壮大,行业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风险等特征。而石油企业作为以开采矿藏资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其资产具有地域分布广泛、数量金额巨大、类别繁杂等特点,各油田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覆盖了石油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各个角落。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完善的管理体系与之相适应,这样对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规范企业投资行为,提升企业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石油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规模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管理难度非常的大, 而很多石油企业在固定资产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数据分散、统计时间过长、资产发生转移时在账面上不能及时反映等各种问题。由于管理单据多、盘点工作重、占用人力和物力多等诸多原因,会经常导致固定资产资产流失,造成石油企业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因此,石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就显的异常的重要,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需要多部门的协作。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是财务管理中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财务、采购、使用等多个部门,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而对于石油企业更是如此,石油企业都是以一定区域的油气资源储备为基础创建起来的,其工作场所大都在野外,没有城市作依托,固定资产分布较广,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更多部门的参与,涉及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
(2)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石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类型比较多,包括油气水井设施、油气水集输处理设施、输油气水管线、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储油气设施、石油专用设备、施工机械、运输设备、动力设备及设施、传导设备、通讯设备等几十种分类,每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净残值等不尽相同,而且固定资产增减方式也比较多样化,包括固定资产的改良、改扩建、调拨、处置等情况,使得会计核算相对复杂,工作量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较高。
(3)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每一项固定资产的价值都是比较大,同时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专用性,任何一个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处理对企业的影响都是比较严重的,需要由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来管理,并落实责任制,以保证出现问题后将责任追究到底。
二、目前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石油管道公司资产管理现状是实行的一级核算、三级管理的方式,公司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整个股份公司有一个AMIS系统)实行统一的固定资产核算,对固定资产实行公司、分公司、基层站队三级管理。由于所有固定资产资产由各使用单位自己管理,并配备专门的管理员,使每项资产落实到每个具体责任人,所以资产管理工作还是基本到位的,但通过清查工作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
虽然企业目前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同时也设计了良好的资产管理模式,但是管理层并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实际去操作,流于形式,这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足,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比较盲目,对固定资产投资也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二)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石油企业内部未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石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资产的实物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而按照内控管理的程序和要求,对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的增加、报废、后续支出、处置、租赁、计提减值准备、评估等一系列工作进行程序化,规范化运作,这些工作很繁琐、很具体,目前这些工作放在财务部门,财务人员不懂设备而且人员很少,很难有效的进行资产管理,从而导致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脱节的现象。而且基层站队资产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并且工作流动性比较大,比较随意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程序化管理,很少学习管理的先进知识,无法满足固定资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造成个别人员对资产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造成更改中报废的资产不知道好好保管、造成资产盘亏。
(三)资产投入与计划不符,导致资产大量闲置
石油企业每年由计划部门下达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这个计划由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在头一年上报,计划一经下达,各分公司就要严格执行,不能超计划投资,即使实际情况有变化,也得按照计划去做,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购买的设备与计划有不符的情况,一些业务管理部门或人员在进行购置时,没有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论证,也没有参考制定的投资计划,造成盲目投资或购置,导致企业大量的投资未能形成可供有效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少资产处于长期闲置或半闲置状态。
(四)固定资产维护保养不到位,毁损现象严重
公司制定了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但是各分公司或基层站队在生产过程中为片面的追求业绩,从而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工作,使设备长期高负荷运作,加快了机器的老化和毁损,产生问题的设备没有得到根本的维修,而只是从表面上解决了设备所出现的问题,因此造成了机器设备寿命的缩短,还未到回收期就已经损毁的情况,对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极为不利。
三、改进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新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2014年初正式施行,同十几年前的旧版制度相比,新制度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更高,对会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改变。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是财政部重点改动的环节,表明了政府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期望。
1、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准确性是会计工作最基础的目标。虽然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但是由于制度的缺陷使得会计人员在生产会计信息时难以准确地反映出高校固定资产的真实状态。该种情况下会计信息准确性的缺失是由旧制度规定所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无法避免。新制度针对管理办法的落后,对相应规定做出了调整。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价值。权责发生制同收付实现制相比,有效抑制了固定资产虚增,按照经济业务实质对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并且准确反映出后期维修、改造资产价值增加等情况。权责发生制关注固定资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明确了固定资产后续折旧、改造等情形的节点,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固定资产会计信息。权责发生制在高校的运用尚属首次,因此对会计人员在思想、专业技能水平、管理方式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范围缩小,管理从严
以前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较广、明细较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呈现出多而杂的特点。新制度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以少而精的指导思想,对固定资产重新做了定义。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得到提高,并且把一些数额较大,但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列为了存货,减少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数量,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合理。如今固定资产少而精的管理方式要求会计人员集中精力管理好固定资产。虽然固定资产的范围有所减小,但是对管理方式和方法的要求都提升了一大截,对管理人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3、合理确定折旧方法和年限
新制度要求高校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准确反映固定资产每年损耗,在资产负债表中真实体现固定资产价值。过去16年里,高校会计从业人员从未对固定资产计提过折旧,这份工作对于高校员工来说非常陌生,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会计人员在固定资产折旧办法的选择、折旧年限的确定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困难。会计人员需要针对固定资产实际情况进行主观判断,要求其不断加深对新制度的理解和学习。
4、提高各部门协调性
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高校内的很多部门,包括固定资产申报购置时的使用部门、采购时的物资部门、入库时的仓库部门。财务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离不开上述部门的配合,因此协调工作十分重要。固定资产入账时间、资产价值需要采购部门提供资料,折旧需要依据使用部门定时汇报的资产状态进行计提。由此可见,为了管理好固定资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必不可少。
二、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新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处于衔接期的高校,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新制度的要求存在差距,为了更快适应新制度的有关要求,首先应当对资产管理现状有清晰的认识。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不匹配
高校在过去采购财务软件时,并未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功能模块。除此之外,财务部门使用的财务软件同资产部门使用的管理软件缺少对接接口,两个系统较为分裂,使得财务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信息,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信息衔接的不通畅会带来许多问题。首先,财务处无法通过系统及时查询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以及耗损情况,导致固定资产在折旧时缺乏可靠的依据;其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不能了解到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情况,导致财务部门与管理部门同一资产价值出现不匹配的现象,给管理造成了困难。
2、账目、账实不符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做到账目、账实相符。由于旧会计制度中并不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通常局限于固定资产入账时点,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严重缺失。正是因为制度的规定以及会计人员的不重视,个别高校甚至未建立固定资产卡片,仅仅通过凭证、账簿来反映高校固定资产。当固定资产毁损、报废时,财务部门无法及时进行记录,并且无法查阅固定资产毁损、报废前状态,极易导致账实不符。除此之外,资产部门、验收部门与财务部门入账时间存在不同步性,导致有账无实、有实无账。
3、固定资产信息化程度落后
高等学校目前已经完全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已被取代。然而高校会计信息系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高校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单机财务软件,未建立集中的数据库管理,使得上级部门审查高校固定资产状况时必须前往高校,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第二,学校财务软件的内部封闭性导致固定资产申报购置部门的申报计划难以被高校其它部门的负责人了解,容易盲目购置固定资产,导致浪费。第三,由于没有专人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更新较慢,偏离了信息化的初衷。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过渡时期的衔接对策
新版会计制度加大了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跨度也由固定资产入账时点延伸到了固定资产的后续处理(折旧、减值、处置)期间。目前高校正处于新旧制度的过渡期间,为了更好地达到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必须加大力度做好衔接阶段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1、加强管理团队建设
高校固定资产目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旧会计制度未对固定资产管理做出严格要求。高校领导在旧制度的影响下,忽视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对其认识程度不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首先应当提高领导、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认识,通过培训使得他们深刻了解在目前高校运营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筹划建立三级管理网络,对学校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单位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划分。使用部门最为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要及时记录并反馈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使用部门提供的固定资产状态,结合经验与判断,分析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等情况,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使用状况进行了解,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并组织相关管理工作的教育和培训。高校应当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在三级管理网络上各尽职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力。
2、加强清查,理清账目
高校固定资产过去存在着账物不实的情况,为了在新制度下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与价值,应当对过去错误的信息进行纠正,确保新制度执行初期固定资产账实相符。解决好固定资产遗留问题,需要在衔接过渡时期开展固定资产全面清查工作,对高校当前固定资产的存量以及价值准确统计。清查过程中,做好固定资产的分类统计工作,准确区分并记录土地、文物、图书等不进行折旧的资产,确保将来计提折旧数额的准确性,也便于不同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
3、建立开放性固定资产管理共享平台
关键词:学校 固定资产 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学校固定资产是保障教学、培训、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衡量学校办学规模、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学校固定资产形态多样,构成日趋多元化,个体价值千差万别,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可以用财政拨款资金、事业性收入购置、还有社会捐赠以及上级调拨等方式形成,由此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大 、管理特点突出:
(一)涉及面广。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贯穿于学校一切活动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支持保障与利用。
(二)分散性强。从整个学校来说,固定资产分布在学校每一个角落,在校学生、社会培训人员流动性大,学校对每一件固定资产的现实状态和具体情况准确掌握的难度大。
(三)工作量大。学校固定资产除了房屋及建筑物外,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办公家具及图书等。种类繁多、个体价值低,如:课桌椅、图书等,资产变多性强,容易毁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固定资产基本分类及管理现状
学校固定资产大体分为六类:一是房屋和建筑物,即学校拥有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二是专用设备,即学校根据教学、培训、科研等实际情况需要购置的具有专门功能和用途的设备;三是通用设备,即学校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性、一般性设备;四是文物及陈列品,即学校拥有和接受捐赠的古物、字画、纪念品等;五是图书,即学校图书馆统一管理使用的各类书籍;六是其他固定资产,即没有包括在以上各类中的固定资产。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仍然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缺失,账物不符家底不清、资产重复购置资源浪费等问题。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学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工作,而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象,有些学校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购置、处置无计划,管理维护无固定人员,出现问题无责任人,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职权分配不清,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盲区。
2. 学校管理中忽略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及监督
(1)忽略固定资产预算管理环节
学校没有将固定资产购置纳入预算管理,购置计划性不强,各部门只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购置,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者与协调者,对申请购置的设备协调调研不够,造成资产闲置和重复购置的现象并存,导致资源浪费。
(2)固定资产清查落实不力,制度形同虚设
固定资产管理程序不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的领用、保管、盘点及会计核算等日常工作没有程序化。虽有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但缺乏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内容,导致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形同虚设。
(3)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单一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手段单一。自2006年以来,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资产清查,学校财务核算大都使用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逐一登记固定资产卡片管理,从财务部门的角度来看,财务部门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账务核算中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因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学校只是从会计的角度对固定资产做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学校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形成联动管理,应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只是从操作手段上对原来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固定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
3. 学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家底不清
学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一是物多账少,由于学校对固定资产划分标准不一致或是其他原因造成账物不符,比如:上级部门无偿调入、奖励或是其他社会部门捐赠的资产,没有相关凭证和单据,学校没有入账或是入账时间不及时,从而形成学校固定资产物多账少的现象;二是物少账多,对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对已经毁损的设备,没有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对已经到报废年限的设备没有及时提出报废申请,导致固定资产物少账多的现象;三是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财务部门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其他使用部门登记固定资产台账,长期不对账,信息沟通不及时,造成账账不符。
三、 造成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广泛认识
学校历来注重教学培训、科研等方面工作,而轻学校资产管理意识。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降低了学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
(二)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缺乏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内容,其有效性、可操作性不强,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相互交叉,职能界定不清,没有明确权、责、利关系,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的维护、保管并不能做到尽职尽责,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毁损等现象存在。
(三)学校固定资产监管机制不健全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体制与责任体制缺失,管理环节不严谨,没有相互约束的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购轻管、重钱轻物”。
(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有的学校没有固定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兼管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导致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与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不符,在学校职工管理体系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与绩效工资、职称不挂钩,没有升职机会,干多干少一个样,造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 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根据相关财经规定: 单位领导是固定资产管理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第一负责人。因而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应按照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相关财经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效的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二)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关专业人员
学校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选拔、培养责任心强、业务精干、熟悉政策、善于管理的人员,按照合理分工、相互牵制、落实责任的原则进行管理,各级使用部门指定固定资产专管员,登记好本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做好固定资产领取、转移、报废等工作。另外,学校要注重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使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程序,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三) 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 强化固定资产的账、卡、物日常管理,保持一致性。
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细致清查,一是对于物多账少的固定资产,按同类资产的现行市场价入账,并进行账卡平行登记。二是对于物少账多的固定资产,对已到报废年限或是已经毁损的固定资产列出清单,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上报财政部门办理相关报废审批,批复后按照相关流程做好报废和注销账务处理。三是将盘点清查报表与财务固定资产账面进行核对,完善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保证账、卡、物三者一致。
2.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程序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制定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图,相关部门相互约束,及时沟通,准确、全面的反映固定资产管理状况,使资产管理相对透明化,有效杜绝固定资产管理漏洞,造成漏记、少记等现象发生。
3. 强化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
学校制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并有效执行。学校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外,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细化固定资产实地盘点环节,摸清家底,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4. 强化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学校预算管理环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充分调研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做好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统一协调,把闲置的固定资产重新调配,优化资源配置。
(四) 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评估与监督考核机制
在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建立自上而下的评估与督查机制是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建立长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评估与督查机制,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管理,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便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五、结论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全局性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发展,涉及学校所有部门和教职员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时展,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面临新挑战,在做好固定资产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要不断探索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的新模式与新思路,使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有效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芬.对学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管理视野.2012(12):153
[2]杨纯.浅谈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 87-88
[3]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28-229
【关键词】 供电企业; 固定资产; 有效管理; 途径
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资产管理得好,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业绩;反之则会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或导致资产流失。供电企业作为典型的资金资产密集型企业,资产量大;使用部门多;使用范围广;结构分类复杂;更新快,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
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资产量大,增长快
近年来,供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绩。比如:加强资产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利用清产核资的机会理顺资产产权关系、规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等,资产管理正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但是,许多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所占资产的比重高达85%以上。仅就HD公司来讲,截至2007年底,公司固定资产所占资产的比重高达95%以上。同时,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全面落实,资产投入量逐年扩大,公司每年各类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在逐年加大,固定资产年均递增幅度达 20%以上,对固定资产管理要求进一步提高,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管理部门多
固定资产是供电企业生产运行、开拓市场的物质基础。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先后涉及发展策划部门、基建部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物资管理等众多部门和单位。各个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分工,分别承担固定资产管理的某一阶段或者某一方面的管理维护职能。由于资产管理部门多、环节多,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管理内容单一
单纯的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源头管理,没有从资金管理、工程管理的角度全面考虑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没有实现从固定资产的规划、购建、使用、维护、改造直至报废的全寿命周期的流程化管理。
(四)资产变动频繁
一是新增固定资产。供电企业围绕建设坚强电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逐年加大,新增资产量大,固定资产基础资料不完整。表现在固定资产统计口径不一致,称谓不一致,内容不详尽。二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因扩建、技改、大修、中小修和日常调换,实物资产变动频繁,特别是附属固定资产的更新更加频繁,资产变动的频繁使得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资产存在差异。三是固定资产迁移变动。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和农村建设的步伐,一些线路和供电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要和城市、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架空线“入地”改为地缆、随城市道路规划拆除等现象非常普遍,固定资产变动相当频繁。而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形成闭环管理,势必造成账、实管理脱节,资产卡片信息不实的情况。
(五)固定资产来源渠道多
资产来源包括大基建工程、技改工程、营销工程;用户移交资产、其他单位调入资产;还有维护和大修损益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多渠道形成的资产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开辟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新途径
针对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要想改变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改变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形成资金管理、物资管理、工程管理等一整套的管理流程,实现各个系统的闭环管理。
(一)加强内控建设,规范流程管理,全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供电企业的各个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就必须做到用资产与管资产相结合,必须做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管理,必须与企业的责任制考核相结合。一是供电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章和制度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政策,结合自身管理特点,制定固定资产等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编制固定资产管理手册,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二是采用固定资产管理程序进行固定资产卡片管理,规范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和格式,保证一物一卡,增强折旧计提的准确性,切实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三是结合固定资产全寿命过程管理要求,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关键流程(例如设备增加、出租、报废流程等),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完善和优化,从根本上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四是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单位要自觉履行资产管理责任,明确内部职责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固定资产各个层次的管理工作,各项制度执行以后成效显著,做到用资产与管资产相结合。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做好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
1.资产购建管理。新增固定资产严格履行交接验收程序。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工程竣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部门)根据国家建委《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暂行办法》的规定,由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使用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进行项目竣工验收。验收结束后及时将工程验收通知单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竣工决算报告及时转增固定资产,如果竣工决算报告未能及时编制完成,财务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投运报告、工程概预算等资料暂估资产价值,转增固定资产,待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根据决算金额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及时分解资产卡片。工程完工决算后,生产技术部门对设备进行盘点、验收并按其管理权限由使用保管部门填制领用保管手续。
零星购置固定资产,由经办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和计划组织实施。资产购入后,及时办理资产验收、交接手续,报送财务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零星购置固定资产需要安装的,安装完成后转增固定资产。以无偿调入等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由经办部门根据有关批准文件组织实施。根据固定资产调拨或交接清册,办理验收交接手续,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在调拨单或交接清册上签章,然后财务部门据以办理增加资产转账手续,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2.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衔接,确保“账、卡、物”的一致性。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为基础,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使各业务部门间信息更加通畅,联系更加紧密。一是工程部门是资产管理和账、卡、物相符的源头,在项目竣工后,工程部门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提供“设备清单”组织工程验收;生产部门或设备运行部门,对照工程部门提供的“设备清单”,根据固定资产目录资产名称等资产信息要求,负责对设备的所有信息的填报和投运移交实物资产进行现场核对;财务部门最终按每项资产竣工决算实际价值录入固定资产卡片,努力从源头上保证新工程项目转资后,账、卡、物一致。二是设备进入生产投运阶段,加强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衔接,实时记录资产变动所引起的价值变化。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抽查盘点,以确保“账、卡、物”的一致性。
3.强化固定资产报废管理流程。出现因技术的更新等原因需报废的资产,或是运行年限到了需退役的情况时,由资产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鉴定)表”;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按照固定资产处置权限进行审批;物资管理部门根据审批好的报废申请表启动资产报废工作。资产报废后并不意味着资产信息的消失,该报废资产的卡片永久性的保存着,并建立报废资产台账,依然可以查询报废资产的历史数据。
4.依法合规,规范操作,做好固定资产处置工作。随着电网建设速度的加快,每年投入的基建、技改、设施配套等项目工程数量巨增,这样,有相当一部分设备要在改造中退役。对退役资产,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由专业部门严格把关、逐条审核、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对可再利用资产作备用设备安置并建立相关台账;对符合报废条件的资产,按规定的审批权限逐级报批,经专业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处置。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残值回收的管理,成立报废固定资产处置机构,财务、生产、纪检、审计等部门对残值回收过程进行监督。
5.加强考核力度,确保认真执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为切实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可信,供电企业应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或盘亏等资产,及时进行整改,以确保“账”、“卡”、“物”一致性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将抽查盘点机制与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机制有机结合,提高认识,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提出量化考核标准,使资产管理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
(三)加强有效资产研究,规范资产基础管理,改善公司资产的运营效率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控制无效、低效资产的产生、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资产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环,需要通过细化管理来实现。一是开展对有效资产研究。针对供电企业资产总量大,历史遗留问题多等情况,认真研究固定资产运行效率,通过摸清家底和现状分析,探索提高资产有效性的途径,为搞好资产经营奠定基础。二是规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加强对资产管理环节的监控,努力降低资产运营成本。
三、应用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效果
由于电网公司的经营特性,决定固定资产存在地域广、规模大、数量多、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历来是电网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难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技术论证,从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变原有资产管理流程,强化过程控制,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实现了资产管理理念变革和创新
传统的管理思路是:财务只是资产的价值管理,生产部门只是资产的实物管理,存在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管资产与用资产脱节的状况。固定资产管理的新要求:一是明确管理责任,将资产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的责任进行有机统一;二是延伸固定资产管理控制范围,从项目的前期可研阶段,一直到资产的退役和处置;三是资产管理要与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
(二)明确资产管理职责、固化资产管理流程
在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应用基础上,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规范,重新规范和设计与资产管理相关的流程,跨部门协作的流程管理方式替代了原来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新颖的现代化流程管理理念得到落实,使各业务部门间信息更加通畅,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文件,从源头上控制和明确资产使用和管理各部门的职责,明确各类资产在每个环节中的负责人和相应的流转单据。按照资产管理相关流程,可以确保资产在各个阶段都做到有人负责。
(三)职责和考核措施双落实,建立资产管理长效机制
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建设施工、采购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部门资产管理的责任。根据流程再造需要,各管理部门相应增设资产管理机构和专责人员,再与各责任部门的量化考核标准配套,虽然资产在实时动态更新,但资产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确保了资产“账”、“卡”、“物”的一致性。同时,配套出台抽查审计等办法,使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得到落实。
(四)资产管理执行力度和控制力度得以加强
通过制定和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和流程,极大提升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例如规范管理流程后,及时转资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完工项目竣工决算编制时间提前及时、数据准确可靠。生产技术部和财务部分别负责卡片的生产信息和价值信息,从源头上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五)加强资产管理为企业赢得显著经济效益
在正确区分有效、低效和无效固定资产,实施固定资产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置无效固定资产,对报废固定资产价值较大的资产,全部采用了招投标等形式,降低了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供电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的管理体系。通过确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机制,使得财务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使管理做到法制、机制,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蔡光.探索电力资产全寿命财务管理的思路.华北电力财务与审计,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