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三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在一轮当中将全班同学分为“A、B、C”三组,进行管理.三个组完成数学练习的量及时间要求不同.
2. 分组监督,促进到每一个个体,在分层教学的大前提下,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大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对本组同学的学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收集同学学习中的问题反馈给教师.
3. 学习对手与“121”互帮小组.
4. “学习主题日”活动及讲题小组.
5. 学生及时总结建立《集错笔记》.将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提升记到笔记本上,并归纳总结寻求共性及突破办法.
6. 对于学习数学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7. 纵向对比,归纳提升.
8. 做好“中等生”数学促进工作.
正文:
学生一路斩荆披棘,冲到高三非常不易,面对高考压力巨大.现在教辅资料满天飞,如何能将学生从书山题海中捞出来,突出重围,寻求一条高三备考的轻便车道,这是我这些年带高三数学课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回归书本”是经过这么多年我感受到的一个基本原则.
我们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高三数学复习一般分为三轮进行:第一轮,从第一年的7月份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中旬,这轮的主要形式是分章节来讲,夯实基础,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题型;第二轮复习从第二年3月下旬到5月,本轮为专项突破,分题型板块专门训练,对于重点知识专题讲解,力求学生对于所掌握知识再进一步深化了解;第三轮复习,由5月初开始至高考前,本轮为模拟套题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种“三轮复习”模式为我校高考成绩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具体实施中,怎样能有效地开展数学复习,首要一点还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关,必须充分研究学情,做到有的放矢.课堂教学要目的性强,本节课针对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要充分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创设合理情景,让学生主动动起来,去掌握知识. 课后巩固练习配置一定要少而精,与课堂知识相协调配套.让学生通过题目这一载体更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高考备考复习要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体现以下理念:
1. 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2.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在复习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选择不同梯度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3.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4. 注重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复习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做中学”,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实践才能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形成自己易于接受的理论.
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才能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
在二轮复习中,专题复习应针对目前我省的高考命题形式,深入研读考纲及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数列这四个基本知识点,力求突破函数问题及圆锥曲线问题.
就目前陕西高考的形势而言,这些题目经常以“一大一小”的形式出现,所以二轮中应分为选择、填空专项训练.这个训练应持续两周左右,进一步巩固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效率、准确率,保证学生高考时在选择填空上至多错一到两道题.
在解答题的训练中,主要分题目进行.分为三角函数专项、立体几何专项、概率统计专项、数列专项这四个板块.将常考题型模式化,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题型的一般方法,在高考中全分拿下这四个板块的命题.
对于圆锥曲线板块,在复习中应以基本知识为主,让学生明确三种基本圆锥曲线模型:抛物线、双曲线、椭圆,各自定义及性质要讲透彻.学生应能够熟练地掌握他们定以及解析式.力求解决圆锥曲线与直线的综合问题.函数问题:集中考察单调性、极最值.通过分题型训练,要求掌握单调区间的求法,会分情况讨论参数.二轮专项要有重点,有提高,所以只要能抓住以上环节,这一目标就能实现.
在第三轮模拟中,应选择题型相符的试题,目标在10套题左右,应坚持套题与单元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套题运算,发现学生的缺点,及时对本板块进行单元强化训练.这一块教学应坚持讲解,“精、慢、细、透”,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掌握.
在进行高考数学三轮复习中,是否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是关键,所以学生的教学管理非常重要.在这些年的实践,我总结一些较有效的举措:
1. 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在一轮当中将全班同学分为“A、B、C”三组,进行管理.三个组完成数学练习的量及时间要求不同.
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与学生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学生要努力达到的成绩及实施措施明确化,力求将全班同学思想统一,“人人有目标,个个有干劲”!
2. 分组监督,促进到每一个个体,在分层教学的大前提下,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大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对本组同学的学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收集同学学习中的问题反馈给教师.
3. 学习对手与“121”互帮小组.每人确定一名与自己分数差在5分左右的同学为自己的学习对手,互比互学.再将1名优生,2名中等生,1名后进生4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优生辅导,中等生督促,捆绑式培养,力求学习目标能落实到每一个同学,促进每一个个体的成长.
4. “学习主题日”活动及讲题小组.每周周一到周六,分为: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统计、立体几何、函数、圆锥曲线六个专题进行数学学习,让学生每天明确当天所学的数学专题.这个方法主要放在二轮进行.并选取一部分数学学习有潜力的同学,利用每天数学课堂5~10分钟为全班同学讲数学题,起到培养促进的目的.
5. 学生及时总结建立《集错笔记》.将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提升记到笔记本上,并归纳总结寻求共性及突破办法.
6. 对于学习数学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确定每个学生的薄弱知识板块及薄弱题型,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训练.利用自习等时间,逐个开展工作,“单兵训练”到人,确保每一个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能解题”.
7. 纵向对比,归纳提升.让学生将学过的题目,分知识板块纵向对比,回归课本详细阅读相关章节,读懂数学本质.
关键词: 高三数学复习质量提高
高三对于学生来说,是步入大学的最后一个台阶,时间短、学习内容多,所以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全面的学习规划,教师也应该结合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全面的复习计划。师生只有做到有系统、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有目标地复习,学生才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面我谈谈这几年教毕业班数学的一点感受,供大家参考。
一、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教师应通过与学生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每一个环节与步骤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教师要落实到位。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听课的习惯。听是主要的,学生要把教师讲的关键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只听不记或只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因此适当地记笔记,领会课上教师的意图和精神,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作业习惯,作业不但做得整体、清洁,有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逻辑性。同时作业必须独立完成,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
二、提高课堂效益的“四抓”
1.抓知识形成。
数学的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展能力。如反函数概念如何形成?构造性的定义给出了求反函数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互为反函数的图像的对称关系。
2.抓问题的暴露
在课堂上,教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的讨论,在月考和阶段考试中也少不了对重点知识和重点方法的考查。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症结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遗留问题要及时补救。
3.抓解题指导。
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而且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教师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而且是提高学生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的途径。如给定两个集合如何构成映射,能构成多少个映射?如何构成函数,能构成多少个函数?
4.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应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应用中才能得到提高和培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学会数学复习的归纳总结系统
1.抓基础。
(1)结合“边看边记,温故知新系统”的填空提示,预习阅读课本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公式、定义和定理,重视重点、难点、疑点的再学习,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强化记忆。
(2)结合“落实双基,稳步提高”的练习,遇到概念解题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认识;理解定理的条件对结论的约束作用,并反问:如果没有该条件会使定理的结论发生什么变化?如三垂线定理若缺少直线在平面内将有什么结果?
(3)结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设计,对典型例题师生共同赏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如何把握思维的切入点,掌握各种题型的思路走向,揣摩命题的意图,归纳全面的解题方法。只有积累一定的典型习题才能保证解题方法的准确性、简捷性和完备性。
(4)认真做好滚动式练习题,采用循环交替、螺旋式推进的方法,避免出现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遗忘的现象。
2.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
学生应认识课本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了解各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地位和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复习、梳理重点内容,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力求从宏观上把握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解题方法体系和思维体系。
3.全面认识与掌握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解题的具体操作性的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错位相减法、迭代法、割补法、特值法等;第二类是用于指导解题的逻辑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归纳法、解析法等;第三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数学解题甚至其它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在复习中学生要关注它们的应用,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4.进行解题后的再思考。
解题后,学生要思考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已知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有哪些条件没有用过,结果与题意或实际生活是否相符,等等,进而大胆探索,发现规律,激发创造性思维。学生还要注意思考所用的方法,认真总结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利于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5.整理活页型错题集,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其整理步骤为:
(1)分类整理
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方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道错题都记。
(2)记录方法
在教师试卷评讲时,学生要注意对错题的分析讲解,如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开始时学生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学生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在初始阶段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
(3)必要的补充
前面的工作仅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工作在后面。对“错题集”中的错题,不是说订正得非常完美了,就证明学生这一知识的漏洞就已经弥补了。对于每一个错题,学生还必须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对这一问题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学生要做一些试题的改编工作,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解题经验丰富的学生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因为每道试题都是教师编出来的,学生当然知道如何去改,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的方法。初始阶段,学生只需对题目条件作一点小改动。
(4)活页装订
学生可将“错题集”按自己的风格编号页码,进行装订,由于每页不固定,故在每次查阅时可及时更换或补充。
1.成绩处理:
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物理选修测试科目等级: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等级:
A+ 前5%(含5%)
A 前5—20%(含20%)
B+ 前20—30%(含30%)
B 前30—50%(含50%)
C 前50—90%(含90%)
D 为90%以后的考生
2.划线办法:
根据不同批次高校对生源质量的基本要求,分别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相应的等级规定。
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六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
3.志愿填报:
考生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填报普通类志愿必修测试科目各科成绩均需达到C级及其以上。
填报普通类本科专业志愿的必要条件:必修测试科目均达到C级及其以上,选修测试科目均达到B级及其以上。
4.考查内容:
选修物理学科考查必修模块1、2、选修模块3-1、3-2的内容,并在选修模块3-3、3-4、3-5中选择两个模块的内容(注意:与原方案有变化!)。
二、江苏2008年高考方案对物理学科产生的影响
1.物理学科地位的变化:
简单地看,在2008年高考方案中,与语、数、外相比,物理学科的地位是下降的,但是与07年的“3+2”模式对照,选学物理的学生大量增加,其地位是上升的。
2.物理成绩对不同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两部分学生:一是语、数、外成绩很好,但物理成绩一般的学生,名校及多数一本院校对物理成绩的要求会是A(甚至A+);二是语、数、外成绩够本科线,但物理成绩达不到B等级的学生,会因为达不到本科资格线而落选。
3.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的偏差:
08年高考是全新的模式,绝不能认为只重视语数外就行了,那样会害了学生的。也不能凭过去的老经验或想当然地认为学生考A或B并不难,苏南及苏中地区很多学校对选修科目的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我们也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
三、我市目前高二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学校重视不够。主要是对2008年高考方案对我市高考可能产生的影响认识不清,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2.课时不足。部分学校一周开设课时数与南通等江苏多数大市课时相差较大。有的学校因为课时少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学。
3.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由于老师对学生的误导,致使学生对物理学科在高考中地位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4.部分教师在教学和复习时不知如何把握教学难度和内容。
四、我市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指导意见
1.复习课时建议:
建议每周不得少于6课时。理由:一是高考时物理学科比其他选修学科多一个模块,二是参照苏南、苏中多数城市的课时数,三是08届考生在高一、高二时课时少,基础薄弱,“欠帐”较多。
2.三轮复习进度:
建议12月底前完成必修1、必修2、选修3-1和选修3-2的复习教学;2月底前完成一轮复习。3月初至5月初完成二轮专题复习,5月进行三轮综合训练。
3.复习教学依据:
目前教学要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任课教师必须要人手一份。《考试说明》大约在11月中旬出版,每位任课教师一定要及时拿到手并认真研究。要认真学习、研究关于08高考的相关文件、资料和信息,如07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及使用新课标的广东、山东、海南及宁夏的07高考试题。
4.复习策略和措施:
(1)必做模块与选做模块的复习策略
①必做模块与选做模块复习时间的分配。约3∶1或4∶1。
②必做模块与选做模块复习深度与广度的控制。必做模块的相关部分复习要充分,难度大致与过去情况相当。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内容要适当加深、拓宽。
选做模块(3-3、3-4、3-5)部分的复习,面要铺开(不能圈重点!),难度估计为中、低档。例题与习题的量与度要严格控制,不可深挖。压轴题不会出在选做模块。
③ 必做模块与选做模块的综合原则。注意模块划分对相关知识综合程度的限制,防止不恰当沿用传统综合题。三个选做模块之间不交叉综合。使用复习资料时教师事先必须筛选试题。
(2)三轮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是三轮复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所需时间最长。在这一轮复习中建议按必修1、必修2、选修3-1、3-2、3-3、3-4(四星学校、重点理化班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多选学3-5模块,多一次机会)的顺序进行复习。
①制定复习目标,把握复习方向
第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较好的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知道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格。除了复习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进一步归纳,具备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一阶段的复习对高考中的基础题和中档题得分能力影响最大。要完成好这一阶段的要求,充分发挥考纲的主导作用,弄清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要求,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以及本章内容和前章内容的关联。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做好第一轮复习,有益于大面积的提高物理高考成绩,又为第二、三轮的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重视知识积累,培养学科能力
复习教学过程中,要确定好课堂复习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章节复习的思维要求及能力要求,在复习教学中抓落实。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能力的培养也应贯穿于始终。五种能力,说到底就是解题能力。理解能力是基础,分析能力是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障,建模能力是建立在理解与分析基础上的高层功夫。
③加强科学训练,增强多种意识
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要养成规范作图的习惯,做到不画图不做题,过程不清不解题。注意从图形中挖掘几何条件,找到有效信息。
物理题的审题过程不仅要有画图意识,也且要有过程意识,要弄清包括几个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找出不同物理过程的转折点、临界点,找出相应的临界条件。复杂的物理过程可采用分过程的方法进行研究。解题时要注意灵活选取研究的过程,使解题更简便。要引导同学参与到分析过程中来,可以让从同学找关键字词着手,做到“三个说”:说过程,说模型,说临界状态(或临界条件)。解题以后,应及时做好点评升华,解题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而这一目的主要是通过回顾解题过程实现的。回顾时要做到“异中求同”,不同的习题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同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同时做到“同中求异”,把“形同质异”的问题加以比较,从中找出本质的区别。通过回顾,能更好地发挥例题的迁移作用,收到“解一题,带一片”的效果。
高考试卷上的计算题是命题专家们精心策划的,这其中不可能出现同学们做过的陈题,但肯定是中学物理中大家熟悉的各种物理模型的有机组合,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有物理模型意识,要不断地充实、积累自己的模型库,注意比较各种物理模型的区别。分析问题时,在画好示意图基础上,要与已有物理模型联系起来,构画出物理情景。
解决物理问题还应有对象意识,要注重研究对象的选取,做到不选对象不答题,不写对象不列式。要善于灵活选取研究的对象,使解题过程更简便。如力的平衡问题要求我们能灵活选取整体或单个物体为对象分析问题。
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大部分的物理问题最终都得运用数学工具才能解决,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正确、迅速地进行有关问题的计算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一轮复习要注意应用多种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懒得运算,不肯将题解到底,长期下去运算能力下降,看看是会的,结果都是错的,这种题目做得再多也是无用功。
教学中要有精选例题意识。既要考虑巩固基本概念,更要考虑复习那些物理模型,培养那方面的能力。一轮复习虽不是专题复习,选题时,可考虑将例题串成一条或两条主线,让学生感到路子清晰,层层深入。注意将老的高考题、各地模拟重新包装,加以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新题应变能力。
完善能力结构的和针对性训练是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高考命题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并逐步深入。在第一轮完成对基础知识复习的前提下,必须围绕重点、难点、热点进行“踩点”复习,理清纵横关系,有的放矢继续唤起学生复习的兴趣,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类问题的解题关键。优化解题方法,做到触类旁通,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双基和技能上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轮复习要提高训练讲评课的质量,不能流于对答案或搞题题过堂。建议训练讲评课要抓好五个环节:①整体把握,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对综合训练应作整体的分析,分析训练的意图、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等。②局部归类,解决“一盘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对训练项目从知识、能力方面归纳出检测的要点,从学生的答题归纳出存在的几方面问题。③突出重点,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找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在高考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作为讲评的重点,不搞题题过堂。④讲清规律,解决“就事论事,就题讲题”的问题。讲评时侧重评析命题的意图、解题的思路、产生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的方法。⑤矫正补救,解决“亡羊不补牢”的问题。对学生答题中普遍性的错误以及高考中尤其要注意的个别性错误,在讲评后应作补救性训练,不让错误再次出现。
(3)指导学生完善学习方法
总复习阶段物理学习的方法与高一、高二相比较,有些不同,高一、高二阶段,有些同学仍保留着初中的学习模式,靠题海,认为只要多做题、多记题,成绩一定好。高三总复习阶段,随着题目的难度增大,综合性变强,你再也无法背、记题目提高成绩。总复习阶段,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①认真听课
与老师同步。老师是有备而来,高三老师一般都有丰富的经验,课前己经深入研究过大纲、考纲,研究过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课上专心听讲可以少走弯路。积极思考。高三的课堂容量大,思维密度大,学生的思维必须紧跟老师的节拍,学生不能简单的信息接收,而是信息处理,要把接收的知识信息条理化、系统化,存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库。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为什么这样做,怎么想到这样做,有没有其它做法,等等。
②科学记录
高三物理总复习无记录绝对不行,但把黑板上什么都抄下也不行,这样会过多分散听课的精力,可记录三点:重点(重点知识、重要方法);疑点(疑惑之处、需整理消化之处);亮点(感觉特别巧妙,使自己豁然开朗之处)。多记物理模型、思维方法,少记题目。
③有效作业
有些同学把作业看成任务,这种任务式作业是消极的,不同的同学做完同样多的作业后,感受是不一样的。老师布置的作业会考虑到复习那些知识点,巩固那些解题方法,培养那方面的能力,做完每道题后要求同学认真体验老师的良苦用心,有效作业是指通过作业达到预期目的。不动脑子仿效式的作业、讨论式作业是收不到这样的效果。物理成绩的提高不是听来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各种思维训练‘悟’出来的。
④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坚持做好错题笔记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做到每天一回顾,每周一小结,找到新的物理模型,新的物理方法,找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积累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经验,做好错题笔记,错题本就是把做过的题中,包括在平时的考试和自测中,那些做错的题搜集起来,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属于知识缺陷,理解错误,还是一时疏忽看错了题,或是计算失误书写不当等,自己有何感受和启发,要详加评述。错题往往是同学的薄弱环节,思维缺陷之处,通过错题笔记做到错误不再犯,难题得以下手。错题本不仅要记好,还要经常回头看看,这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比拟的。
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讲一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有机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强化,并及时的检查督促,如每周检查一次听课笔记和错题笔记,发现个别问题及时做好针对性指导,把无形的方法指导熔入有形的教学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以错题再现的形式搞一次测试,引导同学加以复习,使错题消化吸收落到实处。
(4)复习要求必须与考试要求相适应
复习和命题的共同论据:课标;教材(多元化教材:人教版和鲁科版都要研究);国家考试大纲;省考试说明。
以命题要求指导高考复习;不是以个别的试题来制定高考复习策略。高考试题有导向作用,但不作为复习的主要依据。
命题必须在大纲范围内(正确导向),有适度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平衡、均衡。
附一、2008年江苏高考物理命题的方向
1.做到四个有利于:
高校选拔;中学教育;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体现新课程理念。
2.坚持四个原则:
①科学性。注重能力考查,依据考试大纲和说明,体现知识灵活运用、对研究性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有利于阅卷与评价;结构、容量科学适度,避免陈题;有政治性、科学性问题一票否决。
②创新性。以能力素养立意,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现代生活。能力型,应用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对学生关心社会的导向,情景化,联系真实社会实际。
③公平性。试题取材、解答要求对所有考生公平。反对出怪题、偏题。体现考生人文素养,对城乡、不同民族的平等,回避要特殊知识、环境的,取大家都有的背景,有利于全体考生发挥聪明才智。试卷的长度适当,引导语不应有误导,要给学生适度的思考时间,防止题量大,很多人来不及做,不要有意设置陷阱。
④选拔性。50多万考生,录取率70%以上,试卷要有良好的区分度。
3.以新课标为依据,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①对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转变教学方式,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现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②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的考查,加大对近代物理知识的考查;
③注重对知识生成过程的考查;
④试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少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思路较多,可以从多个角度选取自变量和因变量。
4.考查基础与考查能力并重。
在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5.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
试卷体现“以稳为主、稳中有变、有所创新”的命题要求。题干设计的情景新颖,与生产、生活科技实际紧密联系。
6.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
①重在实验思想方法的考查。实验命题的选题还将坚持分组实验(课内)与开放性、探究性实验并重。以前者为基础,后者作为综合提高。
②新课教学时很多实验是探究性的,复习时因知识结构、认知背景的变化,大多还是以验证性实验形式出现。
③实验命题将主要出在必考模块中。
7.注重物理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合成与分解的思想;整体法与隔离法;平均思想;等效与替代法;图解法;微元法等。
8.一题多问、循序渐进、浅入深出,避免误读误判。
处理好考一时与考平时的关系,力求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有很好的相关性。历年高考中出现的优秀考生发挥失常大多由于某些题的审题及解答过程中局部卡売、试题台阶跨度过大或考生因一处疏忽造成满盘皆输。为了保证高考成绩与平时学习成绩有良好的相关性,近几年高考命题在计算题的命制上采取了一题多问、循序渐进的方法,将大台阶化解为若干小台阶,这对考生的实际水平的发挥是有利的。
9.题型、题量相对稳定,适度变化。
题型、题量会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适度变化。由于考试时间及分值的减少,试卷长度会相对缩短。
其实,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思维层次、学习方法上看,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相比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是解决学生“数学难学”,教师“数学难教”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分析
1.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就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而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初高中教材梯度过大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笔者曾在高一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笔者多次听到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5.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第一,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第二,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的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第一,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第二,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第三,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四,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时光匆匆,这学期的工作也即将结束,在学期工作结束之际,也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总结一下,下面是小编给你准备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一】在本学期,我当了高一__、__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人数共有__人,现就本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对今后的工作也起着引导和借鉴作用。
一、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更新教育理念
在本学期初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参加各级的教育活动,加强师德修养,严格约束自己,做好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工作,做到为人师表,服从领导安排,注意与同事、学生搞好团结,创建好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以教学质量观,上好每节课,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在教学工作既是一项常规工作又是一项具有创新的科学研究工作。社会在地发展,时代地前进,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地需要,教材也在不断变化,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这也给老师提出了教学方法和内容,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要紧扣正在使用的课标和高考考纲,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期初把新学期的课思路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型,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
最好的教学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步骤。
3.备课时要掌握叁年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
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必须讲授学生能听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上课的经验。
1.上课的开头和结束,要反复推敲。
开头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结束要能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记忆深刻,切忌拖泥带水。板书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拖课。
2.上课要平等、尊重、关心每个学生。
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提问学生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3.要善于提出恰当的好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讲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使学生能记在心里。
4.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
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练习,交流讨论方式进行上课。
5.每次上课后,要及时思考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
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和理论,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作用的经验。
1.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从而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2.要从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
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期中都曾有获得前几名的经历,对学习留下美好的回忆。
3.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
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4.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
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综合的经验。
1.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
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2.每学期了解学生喜欢什幺样的教师。
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艺术性,体现出艺无止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上课前,要设想学生都在认真听,自己言行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
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沐春风。让生命价值得到体现。
4.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好的人格。
三、养成自己的教学常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备好课,备学生,备教法,是平时的教学工作,注重从学生的基础抓起即概念开始,先进行,然后通过多练习,多讨论,多交流,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利用上课的内容情节来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无形中学会明白更多数学逻辑思维和人生哲学道理。
2.发挥科代表和优秀学生的作用。
班上的纪律、作业、练习等大胆放手让去做去讨论,老师只从旁进行协助和指导。
3.坚持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
要理智地去爱学生,去发现他们值得赏识之处,进行帮助和鼓励,让他们明白数学也是简单的。同时对其犯错误不过于迁就,而是帮其找原因,让他们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的素质要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更严格要求自己,从多方面,加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素质,在工作中不断发扬优点,尽量避开自己的缺点,不断地欣赏自己的工作,用艺术的眼光对待上课,相信自己和学生不断在提高,不断发现新的人生价值。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二】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直线与方程等内容。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
1.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
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2.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好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去看书,去动脑,逐步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
(1)、本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
(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性质及公式,它们是如何得到的,你看过之后能否复述一遍?
(3)、对照课本上的例题,你能否回答课本中的练习。
(4)、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把它写在“数学摘抄本”上,而且从来没有要求学生应该记什么不应该记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对于个体而言)少数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时,还有一定困难,有些学生还不够自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而应采用组织引导,设置问题和问题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问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发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尽量做到基础分流,弹性管理。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稳步地前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问题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能力。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题,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二、教育创新
大家都知道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源远流长。不可能再有什么知识层面的创新了。更不可能要求学生发明创造什么新的初等数学的结论。因此,我个人认为数学教育创新应该着眼于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用数学的语言就是——“认知建模”。而这过程的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勤于思考:
创新的前题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有所理解。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
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靠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习惯。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2.善于提问: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见得也毋须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习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3.解决问题: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
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要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积累经验,增强解题意识,提高能力。从他们的经验中我体会到数学的核心——问题;总结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问的是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是什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提问、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三】一学期以来,本人热爱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使的自己的教育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领会“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三位一体”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改革的前提。
2.合理使用讲学稿,进行二次备课,提高课堂效益。
对讲学稿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根据所教班的学生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讲学稿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在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课前预不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做好这一点,我的做法如下:1.本节主要的概念有哪些;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公式,他们是怎么得到?看过后你能否重述一遍吗?3.对照课本的例题,你能否完成讲学稿上的习题。4.通过预习,你有什么困惑,写在讲学稿。
4.课后复习、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5.注重基础。
我所教的两个班,初中的基础差,高中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更增加了难度,因此,不管是备课还是备练习,我都注重基础,注意引导他们从基础做起,让人人有的学,让人人学有获。
二 存在困惑
1.教材内容多,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足够时间给学生讲评练习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习的时间。
而且学生基础差,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根据本班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
2.注意对习题的精选;
3.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四】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如今的我已由一个懵懂不谙世事的学生变身为一位举止谈吐备受关注的教师。为了今后更好的投身教育事业,争取更大的进步,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教导处安排我教高一(6)班的数学,作为新手的我在摸索中成长,在实践中见证真理。我深知黎川一中藏龙卧虎,要想在教学上出成绩,要想让学生对我敬佩有加,就务必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一、谈吐要得体大方,不讲大话,不随意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时间的匆忙和一去不复返,并能充分的利用好课堂45分钟。
二、要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潜力,此刻的学生脑瓜子运转飞速,稍有不慎就会对老师来个闹的教室底朝天,应对这种状况为了树立教师威信一方面要抓捣蛋源头;一方面要找其谈心,让其从思想上意识自己的错误并指导其及时改正。
三、要有深厚的功底,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应对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应对学生的提问似是而非忽悠而过,那样会严重戳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老师。这学期我除了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及时批改讲评作业外,还坚持听黎耀能老师及汪宾老师的课,期望能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教学宝典,经典教学方法,精辟的习题,尽量少走弯路。在业余时间我也不忘充实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研究习题,研究教学方法,做高考题上。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我发现很多学生数学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思维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区别导致数学成绩徘徊不前。初高中数学的区别主要有:
1、知识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低、知识面窄。
而高中数学知识多而广,它是对初中知识的拓展和完善。如初中你跟学生说一个数的平方可能为负数,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但到了高中接触了复数我们明白i2=-1,在初中学平面解析几何我们明白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但当我们接触了立体几何后明白两条直线还有可能异面。初中研究角度只在0°~360°之间,到了高中就扩充为任意角。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学习方法的差异: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透过教师课堂较慢的讲解,加之课后超多习题的反复练习和讲解,相信再笨的学生也能依葫芦画瓢。
而高中数学随着课程开设的增多,每一天用在数学上的时间少了,而且高中数学题型千变万化,只要稍微改一个字母改一个符号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都会截然不同。因此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高中数学四大解题思想:数形结合、化归、换元、分类讨论。在多做题的基础之上学会自我分类自我总结归纳,到了高中同学们也要慢慢养成自学的好习惯。课堂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能传授给大家的知识也是屈指可数的,而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相当重视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同学们事半功倍。我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记数学笔记,个性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我外加的一些经典题型等。
2、建立数学纠错本。
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到达: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自己制作精美小卡片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我教的高一(6)班整体基础比较差,加之我课堂管理上的缺陷,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进步甚微。但是我有信心,我坚信透过我和学生的真诚交流,
透过我的加倍努力,透过我用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和请教,我最终能克服教学上的种种困难,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五】转眼之间,斗转星移,感觉还没从高三紧张的备考气氛中走出来,学生又出现了新的替换。回顾过去的一年,有辛苦,更有欣喜;有困惑,亦有收获。本届高三,是新课程改革新老交替的一届,也是学校实行平行班教学机制的一届,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高考数学成绩直接关系到考生高考的成绩,而试卷的特点是理科难度较大,区分度大,文科相对平稳,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教师职责重大,需要用心付出,才能取得成效。回顾走过的历程,我认为这一年,我们高三备课组的教学工作努力的,用心的,能够说是竭尽所能,效果也是显著的。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建立知识网络结构
这个阶段是高三复习用时比较多,也是务必花费师生大力气的阶段,切不可走马观花,掉以轻心,这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时期。这一轮复习要解决的问题是:1、对于课本上的每必须义、定理、公式都要熟透于心,理解它的本质、变化及应用。2、对于课本的典型问题,既要掌握解答方法,又要思考它的变形、拓展,还应当注意它的应用。3、知识网络的构成,解题小结论的的提炼,一些解题漏洞的防范,解题思考方式的总结。
这一轮复习,我们以《教学与测试》这本资料为主,结合教材。基本上每一讲用2~3课时,第一课时,知识点、考点复习,第二课时,典型例题、习题讲解。这一阶段的训练以通法通性题为主,课外训练以选取和填空为主要训练方向,力争解决学生在选取和填空的速度与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对偏题、怪题进行大胆删减,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提升重点知识综合潜力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章节、重点知识、常用技巧、思想方法进行性针对性地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潜力与应试技巧,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主要对“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与不等式、导数及其应用”六大板块进行复习,尤其应重点放在“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向量法)、导数及其应用”。这是我校学生重点得分点,一般来说,试题这部分考查比较平和,要求大多数考生能过关。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法、换元法”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潜力。
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考试应对潜力
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必须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取性和灵活性。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这一轮复习以模拟试卷为主,必须要注意试卷的仿真性,以安徽地区的试题为主要选取,把握好试卷的难度和梯度,掌握好考试时间的分配,包括答题卡的涂填,考试用具的要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的几点复习体会:
1、重视对选取题、填空题的训练
选取题和填空题是整份试卷的基础,这部分试题得分高低,直接决定了整套试卷的基础分,它占了近50%的分数,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部分的训练中,以又快又对地找出答案为目的,教会学生用数形结合、特殊值法、排除法等技巧找答案,节省时间,切忌“小题大做”。对艺体类考生的文化课辅导,更应以此为主攻方向。从今年的高考实际看,选取填空题难度不大,得满分的不少。所以,奠定了今年数学试题得分较好的基础。
2、加强解答题前三题的训练
前三题分别以重点考查“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题目难度以中等为主。针对我校学生主体构成是中等学生的特点,重点在前三题上加强是比较现实的做法。要求学生得到全分,其中立体几何应以向量法求解为主,虽然解题相对花时间多一些,但是方法简单,学生易掌握,能得分。
3、后三题加强计算的训练
解答题的后三题是拉开区分度的三题,以“数列、导数、圆锥曲线”为主,考查学生的综合潜力,包括计算潜力,尤其在数列和圆锥曲线的题中,计算量相比较较大,往往花费考生超多的时间,却不必须得分。所以,学生一般比较怕做这部分的题目。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放下,复习突破方法,首先重视第一问的解决,那里要求学生务必计算准确,能够适当放慢速度,仔细检查。然后进行第二问的计算训练,这部分训练时,不贪多,做一题是一题,直至学生算出准确答案为止。老师能够给出最后答案,但不要帮忙学生进行运算。从高考的实际效果看,基本上得到了满意的效果,学生基本上把能得到的分数做到尽量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