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分类教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但要了解计算机,而且还要能应用计算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把计算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和相关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施, 应按不同的学科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进行。

(1)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本层次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计算机意识和培养其使用计算机的最基本技能。

(2) 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本层次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

(3)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本层次目的是使学生能初步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必然会出现。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都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这样课程的设置在原先学校规模比较小、学科比较单一的形势下是勉强适应的。但随着我们学校逐渐成为一所包括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医学类等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特别近两年,学生数量剧增,专业的设置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如何建设好综合性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分类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和新课题。

1构建以应用为目的分类、分层次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框架是围绕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业务能力所构成的课程结构。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三层次要求,我校建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 面向全体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2) 面向不同专业领域应用开发能力所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开设与专业应用能力相关的课程。这个层次的课程以计算机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为主,主要是在第二学期开设的VB、C、动漫等必修课程。第二层次将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中的问题。这个层次应是在熟悉计算机的相关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跟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层次的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双重要求。换句话说,讲授该层次课程的教师应以熟悉计算机的专业教师为主。

(3) 贯穿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全过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图1概括表示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

由于学时限制和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同,我们提出将计算机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类,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若干门课,实施“1+1:X+N:Y”新课程体系,即:大学计算机基础+1(或若干必修课)+N(若干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案。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需求,我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时采用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必修)+“电子商务”或“多媒体技术”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选修),适用经济管理类专业。

方案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必修)+“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或“网页设计”(选修),适用信息类专业。

方案三:“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动漫设计基础”(必修)+“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网页设计”或“多媒体技术”(选修),适用艺术类、广告等专业。

方案四:“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计算机实用技术”(必修)+“多媒体技术”或“动画设计”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选修),适用文科类专业。

方案五:“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或(C)”(必修)+“计算机硬件技术”或“网络技术”或“多媒体技术”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适用医学、理科类专业。

其中,选修模块的建设主要通过专业自行建设和开设公选课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积极探索并实施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1) 积极探索探究式、互动式、案例式、讲座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坚持“精讲多练”,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从应用入手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案例为任务驱动,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面向应用快速开展学习,解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法的困惑与学习应用的迷茫,同时以讲座的方式在学生群中开展教学,发挥激发兴趣,引导选课的作用。如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强调以案例教学为驱动,以直观的方式直接引导、告诉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做什么、如何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以大作业或课程设计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加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2) 积极探索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积极开展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以大作业、课程设计等为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

(3) 动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

各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计算机发展潮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结束之时,布置综合性大作业,大作业也可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结合,通过开展课程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已有的零散知识用线串起来,将计算机知识应用于本专业来。

(4) 探索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主张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作品、大作业的方式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坚持“教考分离”,对于操作性强的课程,以机考为主。例如,“动漫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实用技术”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取了笔试+大作业的方式,既兼顾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考虑了这些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分类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层次,各个专业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它是整个课程体系分类教学建设的难点所在。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分类教学改革,要依照教学计划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测试。具体措施如下:

① 了解差异,创建分类的具体办法。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初步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全体学生划分为理工类和文科类两大类。针对理工科学生和文科类学生不同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进行分类教学。在改革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将继续对分类办法进行优化,例如,将文科学生分成艺术、经管和人文语言类等,将理工科学生分成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② 针对差异,对不同类别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大部分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所包含的主要模块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信息检索与利用、常用工具软件等。

按文科、理工科等专业不同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教学。表2为目前我校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分别需要掌握的知识模块。

③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因材施教方面,具体做法是分类教学、分类练习、分层个别指导。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也要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实践题和练习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班级中的后进生进行个别指导。

④ 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不仅重视主教材的选择,还要注重相应辅助教材的选择。

在考核方式上,改革考试方式,推行无纸化。对于文科类学生,考试内容要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测试;对理工科学生,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试。

3结语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应以应用为目标,计算机作为工具,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和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动漫技术基础等作为必修课程,网页设计基础、数据库基础等作为选修课程,实施分专业、分年级的分类、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又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形成了连贯、分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满足了我校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 董志民.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J].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8(3):38-39.

[2] 胡立智,李泽文,林瑜. 对计算机公共课分级分类模块化设置的探讨[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学报,2005,2(7):59-66.

[3] 陆汗权,何钦铭. 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研究[C]//陈国良,冯博琴,卢湘鸿,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5-49.

[4] 尹建新,祁亨年,夏其表.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S1): 117-120.

[5] 李丽. 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谈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J]. 现代企业教育,2007(2):1-3.

[6] 夏其表.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S1):114-116.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ategory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s Curriculum System

XIA Qi-biao, YIN Jian-xin, YI Xiao-mei, XU Feng-ya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Linan 311300, China)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开展了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这就使得计算机实训室的数量不断增加,计算机实训室已经成为每个高校中重要的教学场所之一,它的作用也越发重要。而各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的服务能力提升则是校园管理中的重点之一,将计算机实训室更好地管理维护也成为校园管理人员的关注对象。本文就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实训室服务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计算机实训室管理提高规范

随着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中都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社会以及人们对于计算机技术使用的需求,在各高等院校中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也在不断开展,因计算机课程多是设计实践操作,所以建立计算机实训室并进行管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这对于提高各高校人才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计算机实训室目前的管理始终有许多问题。

一、目前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的现状

1.管理方式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实训室管理方式主要是分为两种:分散式管理和集中式管理。分散式管理由高校中各个不同的专业在自己学院楼中建立计算机实训室进行管理;集中式管理则是由高校统一建设计算机实训室,用以高校全部人员使用。前者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实训室不同需求进行建设,但是这样利用率不高、浪费资源;后者则会使得投入的成本太大,而且不能满足各个专业的需求。

2.分配不合理产生资源浪费

高校在设立了计算机实训中心后,也会因为各个院校及专业对于计算机实训室需求不同,而在学院中另外设立计算机实训室,但是学院专业不同,对于计算机实训室的使用频率也不同,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计算机实训室服务能力提升建议

1.管理方式与制度需要落实

针对使用计算机实训室频率较高的学院,应单独设立其学院专用的计算机实训室,而其他使用计算机实训室频率较低的学院则统一设立一个实训室,这样就可以较为合理地分配资源,不会导致部分学院实训室使用紧张,而其他学院的实训室则空闲无用。

在合理分配实训室后,需要制定实训室制度,保障在实训室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维护实训室的管理,保管好相关计算机设备,这类制度的类别包括日常维护、卫生管理、安全管理、进出人员管理等等。

2.安全保障管理水平需提高

在计算机实训室使用时,对同时使用数量进行合理分配,因为计算机设备同时使用数量过多时,可能对整个供电系统负荷太大,产生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对于高校课程进行合理分配与安排,保证学生使用计算机实训室时能够分批进行,使得计算机实训室的配电柜中供电系统不会超负荷,并且配电柜中需要使用承载大功率的铜质电线。

3.计算机实训室环境需提高

对计算机实训室进行大规模投资后,为确保其使用寿命,需要对于其中的环境进行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静电与灰尘管理。前者需要规定学生进出计算机实训室穿戴鞋套,并且尽量不穿容易摩擦产生静电的化学纤维类衣物;后者需要严禁学生携带任何食物进入计算机实训室,这是为了减少垃圾遗留后产生对卫生、灰尘以及空气的影响。提高了计算机实训室环境后,将会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4.内部设施设备管理

(1)硬件注意事项。对于计算机实训室中设备采购,需要进行预先对需求进行规划,确保采购的设施设备符合实际需求。同时需确保相关厂商定期对于计算机实训室中的设备进行维保,其中包括基本的日常检修以及更换。管理员对于实训室中已淘汰或者损坏设备,需立刻向上级领导申请更换。

(2)软件注意事项。需要对每台计算机设立还原功能,这样就可以在系统受损情况已超出修复程度或者无法使用杀毒修复时,能够快速修复。同时需要安装防火墙及杀毒软件,预防任何病毒对于计算机软硬件的损坏。这样可以极大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其快速运转速度和安全使用。

三、小结

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的服务能力是否能够提高,需要在其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合理布局,从各个方面进行改善并规划,充分做好其相关的管理工作,提升对于计算机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以认真积极的态度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其在高校课程中的使用价值,也能提高高校学生学习环境状况。

参考文献:

[1]杨海瑞.探讨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实训室服务能力[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7).

[2]卢益杨.提高高校计算机实训室服务能力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3).

[3]陈泉.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探讨[J].职业技术, 2013(12).

[4]胡旭.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维护策略[J].华章, 2012(31).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范文第3篇

《基本要求》的编制工作历时三年,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了一线教师的意见,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基本要求》从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关于深化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能力素质需求的基本信息素养,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体系,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和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评估五个方面,详尽、透彻地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阐述了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必须认识和坚持的教育教学原则。《基本要求》还按理工类、医药类和农林(水)类,分别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并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各知识单元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各实验单元所包含的技能点。《基本要求》是新形式下规范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基本要求》建立的背景

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进入普及阶段,21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155号文件),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地位,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同时规划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等五门课程及其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手段、方法改革要求和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归口领导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条件建设的建议。155号文件的贯彻执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到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例如:确立“4领域×3层次”知识结构的总体构架,构建“1+X”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划分为“一般”和“较高”两个层次,以及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等6门典型核心课程等。这个文件被认为“是一项大规模深入的研究工作,对基础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对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经过前三个发展阶段,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相对完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三十年来,国家教育部先后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了多份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其他学术团体也开展了大量教学研究活动,对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信息技术继续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必须进一步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迫切要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指出:面对大学计算机教育不再是零起点的现实,面对其他学科专业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极大期望,面对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需求,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着手,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与梯队建设、教学测评与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基本要求》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被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越来越呈现出“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信息素养”的特点。

(2) 计算机基础教育本身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3)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模型”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基本要求》指出:一门能够凝聚信息科学概念、技术和方法,能够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并有效支撑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或者称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建设,将成为发展的关注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会逐步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意见

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基本要求》提出了深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 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它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规划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2) 不断探索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重视与相关专业的沟通与融合。

计算机基础教学涉及面非常广,后继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类别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

(3) 加强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建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设置要围绕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课程体系。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研究。

(4) 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实践教学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起更大的作用,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课教学形式讲授。

(5) 统筹全校教师资源,加强高素质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建设。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个关键。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层次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紧密,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统筹全校教师的资源,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大学教育中有其基础性的一面,因此也需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热心于基础教学研究的教师团队。

(6) 加强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及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施需要有良好教学环境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环境的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7) 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机制。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各校应建立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评价机制,制定具体的检查内容、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高校的各级主管部门也应关注并检查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3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考虑到高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及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不同需求,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要求》在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和所涉及内容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归纳为四个领域和三个层次。以此为依据,针对理工、医药、农林等类别各设计了一组基础核心课程,作为构建不同专业类别计算机基础课程组的选择依据。为加强指导的可操作性,还给出一些典型类别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主要涉及的四个领域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其中“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以及“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领域的内容与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密切相关,而“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领域主要涉及解决专业问题的所需要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与知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则涉及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需要掌握四个领域所涉及知识的范围和深度也有所不同。

每个领域的知识又涉及不同的层次,主要是三个层次: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相关专业应用。其中“概念与基础”偏向于通识教育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应用”与专业类别直接相关,更可能成为专业课程的内容;“技术与方法”层次则界于两者之间。

4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

根据国内外计算机教学状况和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知识结构的分类分层的体系。

为了规范和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围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研究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体系,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体系涉及与知识体系同样的四个领域,包含了操作性基础、综合性技能、专业性应用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

(1) 实验教学体系结构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面向理工、农林、医药等多个学科,每个学科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与本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密切结合的,因此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理工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值计算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潜在的软硬件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医药农林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据的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学科专业背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应该分层次培养。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由若干实验领域组成,每个实验领域包含若干个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包含若干技能点。根据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能力,将实验体系划分成四个领域,分别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S)、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 (P) 、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D)、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A)。每个领域又分三个层次,分别是:

① 操作性基础(B):常用软硬件基本操作,基本原理的验证。

② 综合性技能(S):技术与方法的实现。

③ 专业性应用(A):涉及专业的应用技能,有关的专业软件应用等。

(2) 实验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由领域和层次组成,实验单元列在由领域组成行由层次组成列的表格中,它是计算机实验的基础单位。实验单元由“技能点”构成。

5 理工类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举例

为了分类、分层次指导教学,《基本要求》针对理工、农林(水)、医药等不同的专业类别,分别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给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同时针对每门课程都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大纲,供学校选择和参考。

下面,以理工类为例做一简单介绍。

(1) 核心课程

《基本要求》建议理工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核心课程有六门,即: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内容涉及上面四个领域的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以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领域的大多数内容。该课程应该类似于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其他基础课程,内容较为稳定、规范和系统。与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相比较,“大学计算机基础”更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原课程中一些工具的使用与技能性的教学内容可通过实验课完成。

“程序设计基础”是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学习计算机的主要基础课,建议作为大多数专业(特别是技术类院系)的必修课。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程序设计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例如从课程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选取:

①C或C++。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

②C++或Java。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

③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

另外,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程序设计课程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重在语言 (如C++、C)级程序设计技术与原理;工具级程序设计,重在利用工具(如VC++、VB)开发应用程序。

无论选用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领域中两门典型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主要涉及“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知识领域的内容。

(2) 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由于不同的要求和学时所限,建议各校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 + 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

下面,从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出发,对专业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课程建议方案。其中X部分没有分必修或选修,可自行选定。

① 电子信息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等。

② 科学计算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值计算与处理技术和(或)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

③ 信息管理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性知识与应用技能;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面应有较强的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信息分析与决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④ 辅助设计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具有较好的程序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⑤ 基本应用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多媒体处理技术、分析与决策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常用软件的应用”(如办公应用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内容与名称根据专业实际要求确定) 。

以上类别是根据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进行分类的。大部分专业可以直接参照某种类别,选择对应课程;部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能会涉及多个类别,请各校根据相应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参考各相关类的课程建议方案自行选择合适的课程。

6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加深远的计算机教育。回顾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规模,是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时至今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走过了它的初级阶段(带有普及性质),开始步入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阶段(更具大学教育特征和专业应用特征)。

(1) 在《基本要求》的形成过程中,计算机基础教指委、许多知名院校和一些出版社等组织不少资深教学专家做了大量和细致的工作。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课程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那里”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教师共享这样重要的教学指导意见,进而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最终受益于广大学生,值得我们思考,值得学校领导费心关注。

(2)《基本要求》不仅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也是资深教师编写好的课程教材的重要依据,在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建设中,教材编写者应该首先积极领会这个文件的主要内涵。

《基本要求》提出在教材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① 对于重点核心课程的教材,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讲解要准确明晰。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国外教材以及计算机专业类教材。

② 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技术性、应用性的内容更应如此。要让学生能学到一些先进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而不要再讲一些过时的概念和实用价值不高的技术。

③ 要鼓励专业课教师(或与基础课教师协作)编写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教材。教材内容不是一般性地讲解计算机的技术与方法,而是将它们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

④ 要重视案例课程的教材研究。教材从内容到结构要能反映案例课程的特点,要能适应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⑤ 要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鉴于上机实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应做到主教材和上机实验教材配套,教材内容合理分工。

我们有理由相信,《基本要求》把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必将开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全新局面。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档案管理;文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工作方式,在档案管理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实现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成为了档案管理自身发展的客观方向,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趋势,在县级机关,机关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同样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高效化管理,对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有着很大帮助。

一、县级机关档案工作现状

(一)文书时效性不强。一些比较关键的文书,尤其是上级部门文书基本上只有一份,导致许多领导或者部门需要轮流查看,即便在查阅过程中存在着急用的情况,也只能排队等待,导致文书使用影响率不高,文书的共享性和时效性不强,影响了文书价值的发挥。

(二)文档查阅与管理不便。当文书在重复使用时,需要填写借阅登记,管理流程冗余,重复低价值劳动。而且纸质文件的存储都按照类别的不同进行存放,当查阅条件不完备时,需要逐一查找,导致每次文书的使用查找都十分困难,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三)文件归档、整理操作重复。机关单位的文书档案每年都需要归档整理一次,原文档在存放时就已经分门别类地整理完毕,归档工作是将已经整理完毕的档案重新整理一次,存在着重复劳动。

二、计算机技术在县级机关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档案存储。传统档案多为纸质文件或者影音录像光碟等等,这些传统的档案存储介质存储密度低,文件容易损坏,如纸质文档需要注意防潮防虫,照片会逐渐失真。文书档案工作量越来越大,直接将文档存放在库房中,手工抄写目录的方式不再适应现阶段县级机关的文书工作。但是应用计算机实现档案的归档,却能够有效减少归档需要的空间,并且能够容纳的档案容量也非常大,如一个T的移动硬盘,能够存放2700亿个汉字的文档,除了文档,纸质文书还可以扫描成为PDF或者应用高清相机拍摄成为照片格式,无论是图文声像等各类档案类型,都能够存入硬盘中,数据的检索和备份也十分方便。

(二)检索查找十分迅捷。采用实体排列的方式保管的纸质文档,大多数都应用类似图书馆的检索信息列表,如果查阅者的检索条件不同或者查询条件不完整,或者需要的文档分别归在不同的类别中时,纸质文档的检索查找就十分让人头疼,仅仅依赖人工查找效率不高,并且容易遗漏。但是计算机却有着先进的关键字检索系统,借助计算机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能够在几乎瞬间就根据关键字检索到需要的文书档案。例如国家档案局的档案管理系统,将几十万条检索信息存放在计算机数据库,一般来说查找某个文书档案只需要几秒钟,效率高并且检索结果十分准确。

(三)编制电子版档案检索目录。现代档案管理中一般有文件目录、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三种,传统的纸质文档中只能实现文件目录和案卷目录两种。纸质文档的检索目录通常都是人工抄写的,如果想要获得全引目录,就需要对全部档案进行重新抄写,工作量大,不切实际。但是计算机档案数据库却能够实现一次数据的多次输出,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劳动,索引目录准确性和效率都远远高于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方法。

三、电子档案的安全防护

(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制度。正是因为如此,对电子文档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格外重视。首先需要提高机关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快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将电子文档的安全责任牢记于心。与此同时,需要建立计算机电子文档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敏感电子文件信息的访问控制,形成完善严密的权限体系,明确规定哪些账号能够接触哪类级别的档案,账号注册和登录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账户自身安全。

(二)应用计算机安全技术。除了必要的备份,应用安全性强的档案管理系统也是提高电子档案管理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一些先进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完成自身安全性的检测和文档存储介质健康状况检查,配合局域网和防火墙技术,能够有效拦截木马和后门程序,同时还能够避免机关内文档的非法流出。

四、结语

县级机关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档案管理的可靠性,实现文书档案直观、清晰、系统地管理,文档查询调用、修改归档等操作都更加便捷,对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县级机关单位工作效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宏.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01).

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别范文第5篇

通过调查发现,计算机技术在所有行业的信息管理中的应用都获得了较好的成效,获得了一致的认同,首先,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大部分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大量的信息管理工作中脱离出来,节约了人力资源;其次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引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令操控更加正确。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持续进步,信息的类别及数量的增长速度令人惊叹,所有人都沉浸在信息的氛围里,这也为信息管理人员造成了较大的问题,所以,信息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及把控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升本身的管理能力,确保信息管理工作良好进行。把计算机应用技术引进信息管理当中,并将两者良好结合,是当下信息管理工作改进的需求,也成为了时展的标准。

2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在信息管理整合

通过以上的分析及探讨,能够对当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的整合具体内容,能够获得全面的了解以及细致的把控。并且,将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具体的应用与信息管理的整合,进行分析,极力为此项工作的发展和进步,给予更为积极的努力。主要来讲,注重其中的工作,存在三个不同方面的内容,则为面对信息管理的意识理念,不断强化,对于信息管理的系统,持续进行改革和完善,对于信息质量,不断进行提升。并且,还要对于相应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素质,不断进行提升,以便令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把控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真正的操控中进行有效利用,给工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1强化信息管理意识对此而言,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良好结合的重要所在,对于目前的市场而言,属于信息化的社会,而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讲,则是令所有行业之间的抗争,十分激烈,想要在目前的市场竞争形态中,获得了稳固的位置,则一定要较好的获得当前的各种信息,而且强化获得信息的能力。在不同行业中,信息管理人员应当积极意识到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等方面,同理,在所有行业当中,相应的领导也要提高和强化信息管理,而且逐渐提高对信息管理的投入力度,从而能够为此类工作的有效进行做好铺垫。

2.2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若想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信息管理进行整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素质,如此才能将计算机的便利性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引进到信息管理以后,相应的信息管理人员就要掌握如何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在把控专业技能方面,创建及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确保此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品质及效率。专业化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内容:数据库、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如图表1所示)。在工作当中,信息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充实此系统数据库里的内容,将必备的信息,通过良好的规律进行存储,为此后的查询、检索给予便利,奠定好稳固的基础。对于网络技术而言,应当在信息管理的各方各面展现出作用,在不同层面均要进行应用,对工作人员来讲,操作必须熟练,有效应用,创建起高效的管理网络,令信息管理系统更为稳定和安全。如此才可以为其他工作的实施给予良好的服务,加快学校、企业的持续发展。

2.3提高信息品质在目前的应用层面里,特别是对信息管理工作过程来讲,时常会产生关于信息反复的状况,因此,需要从整体上对信息采集的品质进行提高。可是,在操控过程里,想要真正提高信息品质且采集到价值信息,需要创建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将工作中的所有人员信息、组织结构、工作项目、管理乃至工程过程里的相应信息进行整理,并将其输入至数据库当中,有利于此后工作的进行。

2.4丰富库存资料发挥信息作用就要确保具备相应的信息库存。信息库存一定要及时更新,随时积累,以便更好的符合社会管理人员对信息的所需,应用要符合需求,不可以由于库存信息过少,而令大多信息所需无法实现。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