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习企业调查报告

实习企业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习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习企业调查报告

实习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影响城市供水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部门对供水企业的摊派和干预

长期以来,由于供水企业在城市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公益性的特殊地位,供水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很深的特殊依赖关系。一方面供水企业在供水资源、建设投资、地方政策、水价调整等诸多方面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对供水企业除了正常的安全优质供水要求外,对供水企业人、财、物的摊派,使企业背上额外的负担。对于亏困企业欠费、供水报装有关规费酌减免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处理上,政府常常通过牺牲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来缓解社会压力。这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社会效益。

(二)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

水价是影响供水企业水费收入的直接因素,水价形成机制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水价普遍偏低,水价没有充分反映水的使用价值,水费收入并不能满足供水企业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长期以来,水价的制定偏离了完全成本的概念,受福利事业性质收费的思想影响,水价的形成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水价调整不到位,水费回收自然就难于保障供水企业的效益。

(三)城市建设发展、改造城市管网、提高供水质等促使供水成本增加

1、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老城区改造以及新城区的建设,城市供水管网不适应供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大多数供水企业管网管材质量差且漏耗高,必须逐步更新改造;而新城区的建设又需要同步发展新的供水管网,这些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源水恶化、出厂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中国水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全国90的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有590亿吨的污水污染江河湖库。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安全供水的最大障碍。按建设部要求,从XX年起,全国供水企业出厂水浊度不超过1度。这就要求供水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加快对老水厂改造的步伐;

3、实施一户一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按国家要求城市供水应实行装表到户、抄表到户计量收费,推行抄收到户工作后,供水企业承担了楼内主管改造,水箱清洗、维护,户外管道改造等工作,大幅度增加了运行维护成本,加大了管网漏失率;

4、二次供水的经营管理。供水企业承接了大型居民小区、高层建筑等产权(管理)单位的二次供水工作。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含转压站、水池、水箱、管网等)的改造费、运营费由供水企业承担,大幅度加大自来水公司运行成本;

5、售水量下滑、欠费严重、水费回收难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在产业政策、经济大环境和市场导向等多重压力下,许多传统的行业,如机械、化工、纺织、印染、橡胶等传统耗水量大的行业出现负增长甚至关停并转,导致用水量大幅减少。取消底度、推行一户一表、实施分类计量等利民工程改造导致售水量下降。部分城市供水区域内自备井滥开滥采十分惊人,其数量不断增加。不但影响了城市水资源的有效保护,而且给城市供水管理带来极大隐患。在水费回收方面,有些单位长年拖欠水费,甚至变成呆帐、死帐。

(四)产销差率高。

实习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进一步深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尤其是既精通英语又掌握商务贸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愈加紧缺。用人单位既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是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在职场中进行有效交往及长远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而如何培养实践能力,最终落实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

1 实践探索

通过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基本建立起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注重培养职业与岗位认知、业务流程的把握及岗位实操能力。针对主要实践岗位商务助理岗、外贸业务岗、跟单岗、单证岗设定实践项目、内容和实践教学方式。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日常教学中,引入实际业务的实例、材料满足即时实践教学的需要;通过认知实习、模拟实训、技能大赛、顶岗实习,满足系统实践教学的需要,形成即时实践教学与系统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1)课内实训:主要是B类课程,依据各门课程标准进行。本着教学做一体的原则,将语言教学与商务运用结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学中做,做中学,学习过程也是运用过程,实践过程。

(2)课程综合实训:依照课程体系逻辑,分别在第1、2、3、4、5学期安排专业认知实训:通过举办认知实训讲座、现场观摩和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专业认知实训;国际贸易流程实训:以完成一笔进出口业务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主线,涵盖国际贸易流程的各主要环节,包括寻找客户、函电往来、合同商定、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贸易术语、货款结算、合同履行等环节。英语听说实训: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主要包括电话交谈、接待来宾、商务宴会、商务会议、商务旅行、求职交际等几个模块的集中训练。外贸英语函电综合实训:各类商务信函的写作,如:建立贸易关系函、询盘函、发盘还盘函、订购确认函、信用证修改与展期函、包装方式函、装运事项函、保险事项函、索赔与理赔函等。商务英语综合实训:以国际商务的实际业务为背景,以商务英语应用活动为主线,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与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其中亲身体验商务英语的应用技巧,掌握常用商务场景下的英语交流。主要内容涉及国际商务中函电、交易磋商、商务接待、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催证改证、包装发运、出口报关以及议付货款中的英语应用等。

(3)技能大赛:主要有校内专业技能大赛和校外各项社会大赛,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4)顶岗实习:广泛拓展实践的空间,不定期组织学生去相关行业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理念、熟悉岗位流程。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做英语支教活动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缩短岗位适应期。

(5)毕业实践:通过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实际业务操作,提高业务运用。同时,结合工作实践,以行业企业调查报告,业务流程梳理等形式,完成毕业设计(如图1所示)。

2 存在问题

外贸业务岗位的特殊性限制了校外顶岗实习的批量进行,加大了顶岗实习的难度。难度在于大多数外贸企业规模不大,单位需求人数少,很难一次性接受大批学生实习。同时,外贸企业的实践工作流程多涉及商业秘密或企业的核心机密,专业性强,接收单位不太可能接纳学生进行实质性实习或不放心让学生顶岗操作,学生即使到了实习单位,也难以深入介入具体操作。

实习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国际商务 实训体系

高职教育的根本,必须要贯穿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专业综合业务实训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而国际商务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如何为学生构建涉外商务的国际贸易平台,使学生成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的实用型人才,一直是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实训体系”的建设内容

“实训体系”建设内容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我们主要是引入“商贸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ERP),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商贸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第二阶段――主要是在学习每门课程中,运用相关的教学软件,着重强调对完成某项或某几项任务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础技能的训练。该类实训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掌握或进行单一方法、技能的训练。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实训内容分两块,即开设综合实训课程及“就业顶岗实训(实习)”,后面还会详细说明。

二、实训课程包的具体实施

1.第一阶段:实践导入阶段

我们在学生入校以后,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开设了一门“商贸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ERP)课程,学习时间为两周。具体的做法是: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成立公司,分任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一起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外贸公司,连续从事数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外贸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包括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初步体验、感性认知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个外贸企业的组织架构是怎样构成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相互之间是怎样配合和协作的,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是教师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可以以学生做过的沙盘的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为背景、素材和案例,进行应用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了模拟体验的经验基础、有了对所学内容的感性印象,他们就会把老师讲的理论和知识与它们建立起影射关系,带着出现(发现)的问题去学习。

2.第二阶段:软件贯穿阶段

在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中,都融入了相关的教学单证、货代、营销等软件实训,例如在“进出口业务”的教学中,我们引入的是出口模拟操作系统软件,这个软件的实训以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要求学生以一个独立业务员的身份完成出口贸易中业务中从贸易磋商到签订合同、到履约的若干实践环节的内容,通过生动的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实际业务。我们将这套软件的实训内容贯穿在进出口业务课程的整个教学中,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商品出易的全过程,从而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并通过谈判、签约、履约、结算等独立过程,初步达到了培养和锻炼其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分析、组织以及业务管理的能力。

3.第三阶段:对接企业阶段

(1)“国际商务综合业务实训课程”

在学生学完了所有的专业课程以后,我们在第五学期的最后四周开设了这门“国际商务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各专业课程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物、市场营销等)融合贯穿在整个综合实训体系中,使学生基本技能与专项技能熟练,综合技能应用能力强,真正做到上手快、业务熟、职业素养高,形成较好的“问题解决”的业务操作与管理能力,为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综合实训课程采用的是全国若干学校使用的一个动态在线的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平台,学生都将扮演一个独立的进出口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等在内的10个国家,他们的任务是通过相互之间的进出口业务为所在企业创造利润。在这个环境中,包括了银行、海关、外管局、商检、税务、货运公司、保险公司等14个相关机构,动态模拟了汇率、进出口税率、退税率、产品成本等业务信息。学员们通过企业黄页、广告信息、产品信息等方式寻找贸易伙伴,并互为交易对手直至达成最后的交易。在具体的做法中,我们与开发方联系,尽量联系更多的采用该软件的高校同时间段开设该门课程,这样学生在开放的平台能找到更多的贸易伙伴(一般有几百人),真正做到了将“企业搬进课堂”的教学。

(2)“就业顶岗实训(实习)”

在学生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即第六学期,学生以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到企事业单位专业对口的岗位顶岗实习,全面进行实践。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老师都全程进行监督、指导,同时学生要结合顶岗实习撰写企业调查报告,或岗位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等作为毕业论文,完成从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的转换,实现理论、技能与管理能力的全面升华,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训体系的实施效果

首先,真正实现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解决了国际商务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做到理论知识“必要、够用”,实践内容“专业、适用”。

其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了实训,使学生在放性的、竞争性的、高仿真性的实训中学习,极大吸引了学生,很多学生在最后阶段的综合实训课程中到了“忘我”的境地。

最后,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通过我们三个阶段的实训体系的训练,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了,逐步树立了正确的职场竞争观念和良好的职场合作意识,掌握了一些职场礼仪和处事方法,为顺利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健.从企业实战的角度看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模式创新 [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汪治.高职管理类专业“四阶段”实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J].中国市场,2008,(9).

实习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电专业;人才需求;对策

一、调研背景

为了更好地规划我校机电专业建设,真正实现办学与市场接轨,培养“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我校机电专业部于2011年4月实施了“陈登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调研活动。

二、调研的方法、对象及过程

本次调研由学校教务处牵头,由机电专业部抽调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调研组,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井然有序地开展调研工作。

1. 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实地访谈的形式。问卷调查全部针对企业,实地访谈的对象包括企业主管、负责人以及企业的工作人员,重点访谈对象是企业的主管和负责人。

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学校所在镇的企业,共调查了33家企业,收回有效问卷33份,访谈37人。其中大型企业3家,中小型企业30家,所调查企业97%是私营企业。

3. 社会调查过程。

(1)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编制企业调查问卷,选取调查样本企业,拟定访谈提纲。

(2)实地调查:学校将教师分成4个小组,每组设一个组长,每组成员4-6人,由组长带领到企业内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3)统计分析:统计调查问卷,整理访谈记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分析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1)在企业对机电专业应聘者录用的重要因素的调查中,企业选择“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占76%,选择“技能证书”的占12%,选择“仪表” “谈吐与礼仪”的占12%。调查发现,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首要的选择是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技能证书并不十分看重,应聘者拥有的技能证书的数量并不能给机电类毕业生的求职带来很大优势。

(2)在企业需要哪类中职机电应用人才的调查中,

选择“生产操作型”的占40%,选择“市场开发型(营销)”的占33%,选择“管理型”的占15%,选择“技术型”的占9%,选择“其它”的为3%。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招收中职机电类的员工主要是需要他们从事生产操作和市场开发。而对于机电类的毕业生能否从事技术型工作,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虽然机电类毕业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事一般的生产操作是没问题的,但是与从事技术性的工作要求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一般技术性的工作,企业一般会找老师傅或是从事机电设备开发维护较长时间的人来担任。因此,中职毕业生应摆好心态,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

(3)对于已招用的机电专业毕业生,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培养,对于这一问题,选择“专业技能”的占67%,选择“团队精神”的占21%,选择“职业道德”的占9%,选择“计算机知识”的占21%,没有企业选择“专业基础理论”。从调研中得知,用人单位并没有过多去关注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一选项占总数的67%,另外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用人单位也认为需要加强培养。

(4)在企业认为哪些种类的机电专业人才比较缺乏这一问题的调研中,选择“设备安装与管理”的占46%,选择“数控加工”的占32%,选择“钳工、模具及车工”的占9%,选择“电子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占6%,选择“楼宇电梯等维护”的占3%,选择“其他”的占4%。可以看出,目前,用人单位认为机电专业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于设备安装与管理、数控加工、钳工和车工,占总数的73%,相对较少的为楼宇和电梯维修等操作人员。

(5)用人单位未来几年对职校毕业生是否有需求,选择“否”的占9%,选择“是”的占91%。从调查中得知,企业对于机电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因此,学生要顺利就业,关键在于学生自己要摆正心态,能够掌握好一技之长,从底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

(6)在企业是否愿意委派机电技术人员到学校培训学生的调研中,选择“很愿意”的占12%,选择“不太愿意的占51%,选择“不愿意”的占37%。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会以效益为主,他们担心派技术人员到校培训会耽误本企业的工作进度。而且在机修和电气维修方面,很多有经验的师傅都不愿意出来带学生,因为他们的收入比较高,而到学校去带学生的话,所得的酬劳并不是很高。但若学校能给出较高的酬劳,且企业也没意见,有经验的师傅还是愿意出来带学生的。

(7)企业是否愿意接受学生前往参观或实践,选择“很愿意”的占6%,“比较愿意”的占24%,“不愿意”和“不太愿意”的占70%。而对于企业是否愿意接受教师前往跟班实践学习,选择“很愿意”的占9%,“比较愿意”的占24%,“不愿意”和“不太愿意”的占67%。从调研结果可看出,如何将企业与学校的校企合作进行深入的开展还是任重而道远。企业不愿意让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实践或实习,主要是担心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工作进度,所以,要让企业能接受教师和学生去实习,首先要打消企业的这种顾虑,也要从企业本身出发,算好他们的经济帐。

四、调研结论分析

(1)企业很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有待加强。由于本地的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比较多,从我校近年的就业率统计来看,学生毕业三个月内就业率基本上在85%以上,学生毕业六个月的就业率基本上是100%。较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导致学生的工作变动率很大,使用人单位对学生抱有一定的戒心,对于同一个岗位,有些用人单位宁可招收清远、湛江、茂名、江西、湖南的技工,也不愿招收本地的毕业生,担心这些毕业生待不久。

(2)新型电气控制有很大的需求潜力,但传统机加工需求有所削弱。目前,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新型的电气控制方式如PLC以及变频器控制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传统的机加工类用工需求虽仍有较大的市场,但对本地的学生需求有所削弱。

(3)“校企合作”的理念得到支持,但“校企合作”的实际运作任重而道远。多数企业表示,本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他们可以接受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但从企业的角度着想,企业如果接受学生实习,第一要提供设备,第二要安排有经验的师傅辅导实习学生,第三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对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有着不小的影响,企业感到很为难。

五、对策探讨

(1)多组织学生与企业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企业家“零距离”接触,使学生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品格、技能等的要求,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培养职业道德,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2)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时安排,加强技能培养,使课程的安排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现在企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情况,机电专业应进行课程改革,形成几门核心技能课,并且要更加深入地开展小班化实训。还可利用技能抽测、考电工中级证等措施,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大力开展综合实训并举行机电专业各种校内竞赛活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的磨合时间。学校可以每年进行一个月综合实训,每个学期进行一次校内的技能比赛或技能大比武活动,以“任务书”的形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元器件的选择、组装与功能调试,从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4)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真正做到“校企合作”。

一是安排有意向到实习企业就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的同时,尽量与企业签好今后工作的就业合同,这样既达到了学生实习的目标,也给企业节省了岗前培训的费用,对学校对企业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但这种方式有个缺点,就是每次实习的学生很少。

二是在企业生产任务比较重,需求临时人员比较多的时候,让学生到企业里顶岗实习,企业付给学生合理的报酬。如我校与海信科隆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企业的需求,每年安排两个班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效果也很不错。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实习的时间不固定,当学生顶岗实习时,学校要临时调整课程安排。

三是与政府协商,由政府统筹学生实习单位的补偿。比如落实了实习单位后,根据这个单位接收的实习学生的多少,按人数以及工种,对接收学生实习的单位进行一定的补偿,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就业意愿,找到对口的单位进行实习。这是目前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是这会对政府的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需要学校与政府多加沟通与协调。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佛山市教育局. 佛山市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优秀论文汇编[C],2008.

实习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面对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保持创业导向,进行持续创业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企业愈发需要创业型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更多的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对创业型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与之同时并存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情况不乐观,毕业后自主创业比例低。供需矛盾折射出现有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应致力于培养创业型的工商管理人才,有助于深化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内涵,提升专业特色,有助于改变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创业教育的地位,有助于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 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创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建立起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业者的人才培养模式。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由过去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使学生具备勇拼敢创的创业意识,既掌握工商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行业性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相关的创业知识和方法,具备解决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一般能力和较强的创业能力,既可以带领企业实现公司持续创业,也可以投身个体自主创业。

2 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 创新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既要保留原有工商管理专业自有的知识体系,又要增加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内容。因此,课程设置方面,既可以采用模块式,如在原有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专业基础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管理》《创业投资》等课程,也可以采用渗透式,将创业相关的知识渗透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系统学习创业理论、技能和方法,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2.2 改善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创业是要直面不确定性的情境,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程实践,模拟创业情境。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成功和失败的创业案例,分析其成败的原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广泛运用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情境使学生在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创业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以达到预期的学习。

2.3 强化实践教育,建立融校内模拟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创业能力是决定创业成败与否的关键,而创业能力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应以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首先,加强校内模拟实践基地的建设,实现在校“创业”。在校内设立一体化、综合性的实训教学平台和校内学生创业实习的模拟实践基地,如税务大厅、模拟银行、模拟股市、ERP 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其次,校外“创业”,建立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第三,可采取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创业联盟、创业社团等方式搭建第二课堂,吸引有兴趣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

2.4 开辟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多渠道

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可尝试从 4 个渠道展开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是,可面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设置创业管理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学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创办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班)更系统全面地培养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二是,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双学位的方式,开设工商管理双学位创业班,力图借力其他专业基础特性和优势,培养既有本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创业型人才。三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管理相关的系列选修课,进行普适性的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创业,进而对创业产生兴趣、意向,从而进一步引导其加强对创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四是,培养专业性的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尝试与相关行业联合开办具有较强行业背景、产业背景的行业(创业班),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深厚相关专业性的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

2.5 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配套性措施的构建与实施

为了更好地推进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开展配套性措施的构建:一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富有特色的师资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兼职任教,合作研究或联合撰写创业方面的教材,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二要丰富考核形式,创新评价机制。在平时课程考核方面,改变传统试卷内容和试卷形式,寻求建立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评价机制,可积极推行核心课程的实践导向考核制度,譬如成功开设网店等创业成果可以纳入考试成绩的核心构成部分。在毕业论文方面,可采取提交企业调查报告、创业计划书、商业策划书或者直接进行创业实践呈递创业成果等方式作为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由教师、专家、企业界人士进行考评。三要建立保障机制,完善创业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