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的核算前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在各单位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委托会计核算中心记账的会管理模式。在会计集中核算的环境下,转变了传统的会计记账模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会计工作效率。但是由于与之相适应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以及考核机制尚且还不够完善,致使在具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集中核算制下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控制
在集中核算制下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不参与报账单位的具体业务,只是根据票据来审核发票的手续是否完备,票据是否规范合法,却无法确定票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从而导致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的分离。使报账单位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控制。
2.固定资产管理困难
核算中心根据票据登记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仍由各报账单位保管、使用。核算部门未参与资产管理容易造成账实不符,资产流失。
由于报账单位和核算中心信息沟通的不及时,容易造成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处理,报账单位的账面上存在着大量的报废和没有使用价值的资产。会计核算中心无法及时对资产进行减值处理,造成学校的账面资产的价值大于其实际价值。
3.报账会计管理缺乏约束机制。
会计实行集中核算后,报账会计是沟通报账单位和核算中心的桥梁,同时也肩负着对报账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但是很多单位报账会计只起到票据传递的作用,对财务票据的审核只是流于形式,或者在审核的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辨识这些票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有的则是迫于领导与同事的压力,抱以一种鱼目混珠的侥幸心理,试图蒙混过关;甚者则随意坐支现金,用虚假票据套用现金,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也将致使单位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准确、完整地传递给会计核算中心,从而影响会计核算以及监督的质量。
二、解决方法
1.规范经费报销的程序
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 要节约资金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对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2.强化财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
加强备用金管理。报账会计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按规定要求及时报销和补足备用金。
加强往来款项管理。报账会计要做好往来款项明细账的登记工作,及时清理各种往来款项、预支的差旅费,在出差人员返回后三天内应结清。职工借款应及时收回。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报账单位按原始凭证数据记入本单位固定资产明细备查账,资产如有变动要及时办理手续并报核算中心进行账务调整。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根据固定资产类别和标准,按使用部门设立固定资产登记薄和卡片,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卡、账实相符。单位要建立财务物资管理制度,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 完善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等相关制度,严格规范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核算中心也要对单位定期不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核实。
加强会计对账工作管理。报胀会计应根据会计核算中心的要求及时进行有关收支情况和往来款项的核对。
3.加强财务会计核算队伍的建设
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合理配置会计核算人员,逐步提高报账会计的业务素质 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内外部的监督。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虽然取消了会计、出纳等岗位,但有必要建立健全内外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使核算中心会计与报账会计各负其责明确责任。并且要加快财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实现资产管理的网络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规范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核算人员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熟悉会计核算的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对政策的执行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避免集中核算下报账制的弊端,发挥集中核算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优势,扬长避短。把会计工作逐步由简单的核算向监督、决策、控制转换,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苏玮.对广州市属中小学校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的探讨.财会研究.2009(05)
[2]许志俊.高校网上预约报账实践的思考.会计之友,2011(11)
关键词:某局:会计集中核算:会计监督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央政府为支持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从1993年国务院开始对罚款、没收、行政收费等采用“收支两条线”的新管理方式开始,中国财政体制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对事业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会计相关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为了适应这一复杂变化,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作为解决方案之一应运而生,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指政府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从行政事业单位中划分出来组成一个新的会计机构: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编制由政府确定,由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考核、调遣、任免和日常管理,从而全面规范会计行为、规范政府预算和财务管理行为途径的一种会计管理制度。某局属于正厅级建制,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执法部门,其执法监督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依赖科学技术手段,某局下设了七个处级事业单位性质的检测机构以及附属的五家企业。当时某局非常重视会计集中核算建设工作,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来集中核算所辖事业单位和企业,两年半后会计核算中心宣告解散,各企事业单位成立财务部独立核算。笔者将结合某局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与解散这一案例,从实际业务应用出发,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缺点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从中得到有益启发,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选择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某局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情况
2008年12月份某局会计核算中心投入运行,下设综合部、会计核算一部、会计核算二部、会计核算三部,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之初,下辖七个处级事业单位,一家医院,一个科学研究院,两个行业协会,五家企业,资产规模超十亿元。当时遵循“三个不变”的原则下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三个不变”是指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制不变,预算还是由各单位按照需要编报,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二上二下”的具体操作:事业单位资金、资金账号、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限不变:事I单位会计主体不变,事业单位收支仍然由各单位负责人审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会计集中核算的具体办法是集中会计人员到核算中心按照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来核算各事业单位。各事业单位设立报账员,由其统一收集事业单位审批后的原始凭证到会计核算中心办理报销手续。中心会计审核完后交由会计核算中心领导审批。审批完后进行付款,会计核算中心制作会计报表并交事业单位领导审核签字,之后会计核算中心归档所有需归档的会计资料。2011年4月某局会计核算中心解散,各事业单位恢复财务部建制。为期两年半的会计核算中心是某局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
三、某局会计核算中心运行问题分析
(一)会计核算中心内部问题
1.人员配备不足问题
某局事业编制人员1000余人,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之初专职财务人员仅有17人,庞大的业务量和会计人员紧缺的矛盾充分体现出来,于是出现了一个会计核算两个甚至三个单位的情况,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特点又是短时期难以培养成材,因而一直到核算中心解散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2.工作不够细致导致工作质量不高
由于人手紧缺和繁重的工作量,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不够细致。会计人员对所核算单位的具体业务情况了解也不够清楚,虽然制定了会计人员每星期都要到核算单位去学习业务一天的硬性规定,但是实际中可操作性不高,也导致了成效不明显,最终对核算单位的帮助不大。
3.晋升空间有限导致干部队伍建设难度大
会计核算中心这一模式也制约了财务人员的上升空间,职务岗位竞争较其他部门激烈,再加上相对较大的工作量,导致其它岗位工作人员对到会计核算中心工作有畏难情绪。严重阻碍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4.会计信息真实性难以保障
会计人员远离部门单位一线,其所获得的信息都是经报账员反馈,收费员、报账员会计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整体会计信息失真。
(二)业务决策、审批、执行与会计监督管理脱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部门原财务部负责人及相关会计出纳被统一整合到会计核算中心工作。各部门鉴于某局业务特点,领导班子成员没有财务出身的干部,会计核算中心领导班子并未参与部门的具体管理。因此部门经济业务从决策、审批到执行上与会计监督相互分离。再加上各部门具体业务情况千差万别,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业务会计监督容易出现盲点,一旦出错很难界定双方的责任,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不利于部门整体发展建设。
(三)职责不清导致财务分析质量低下
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后,并没有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厘清,以致于被核算单位里部分人存在一种思想,认为单位一切涉“财”事项都是会计核算中心的事情,因而将所有涉“财”工作全部推给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这给财务人员增大了工作量和工作中无谓的沟通,同时也导致部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职责范围外的工作却做了不少。职责不清晰,再加上对核算单位的不了解以及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导致财务分析普遍不到位,流于形式,达不到财务分析应有的作用,对事业单位领导班子难以形成财务支持,决策科学性大打折扣。
(四)双方工作积极性都不高,制约部门发展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要求部门所有资金的收支都必须经过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批,从而避免资金滥用,降低资金使用随意性。但是,这样会让部分部门领导觉得资金调动难度加大,觉得丧失了资金掌控权,因而对集中模式比较抵触。这种抵触思想增加了会计核算中心在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难度,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放松了对相关项目立项的难度要求,转而积极申报,以项目数量弥补资金审批带来的差额,容易给部门带来发展损失。会计核算中心人员一方面要为核算工作本身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另一方面又要做好与被核算单位的会计监督管理,中间的沟通不一定愉快,导致会计核算中心人员不是真正关心部门发展,只是走了形式。例如某局下属某家企业在会计集中核算时期有银行存款近两个亿,都是以活期形式存在,在会计核算中心解散后便开展了资金管理工作,以定期存款的形式进行管理,第一年便实现了600余万利息收入,第二年更是达到了800余万,工作积极性明显不同。
四、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措施分析
(一)建立健全一套适合会计核算中心的规章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以前会计核算中心成立时只是照搬了以前各部门财务部以及某局计财处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是这一套规章制度对核算中心来讲不一定完全合适,最后某局会计核算中心解散也是因为会计信息失真导致。
(二)各部门单位建立并运行好内控制度体系
近几年,国家大力加强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尤其是2016年,相关部门明确要求要在2016年年底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有了一个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那么会计核算中心的运作和会计监督工作就有了依据,也不易越界,被核算单位的抵触就没有那么强烈,会计核算中心和被核算的单位都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运行各自的权力,这样会计核算中心才能发挥其原有的效能。
(三)报账员角色需要重视并加以转变
报账员作为被核算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连接的纽带和桥梁。不能被看成一个跑腿人员。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各部门财务管理日趋弱化,虽然部门不用承担具体核算工作,但是预算基础数据编制、预算执行、年终决算、政府采购管理监督、资产管理监督等工作依然离不开部门的参与,但是这些工作涉及部门内部机构较多,需要有人集中指挥沟通。这些业务比较复杂,加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后再设置专职财务人员管理不合r宜。因此报账员岗位就需加以重视,并委以胜任的人担任才能比较好的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
(四)重视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积极调动工作热情
[关键词]区级医院 会计电算化 对策
一、 区级医院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院对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不够重视。很多医院特别是区级或区级以下的医院,在会计核算中仍然采用手工记账和手工做账,导致会计核算不够准确,会计档案容易被人篡改或损坏。而且在国家实行全民医保联网的前提下,手工操作已经不可能满足现阶段的要求。医院对会计电算化的资金投入比较大,医院领导对一次性重大资金投入的考虑比较长远。对于之前完全手工做账的区级医院来说,药品管理、收费系统管理、病房一日清单管理、以及国家要求联网的医保管理,要一步到位的进行网络建设,需要的资金比较庞大。一般区级或区级以下的医院,得到国家下拨的资金是比较少的,基本上都是通过本院自给自足,自负盈亏,因而医院对于庞大资金的投入负担很重。
医院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医院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是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却是有限的,特别是那些年龄比较大,资格比较老的会计人员,可能一直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医院也没有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的计算机培训和考核。医院对于信息维护的安全隐患问题存在顾虑。由于缺乏必要的防病毒意识和维护措施,在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和会计电算化之后,会担心计算机出现错误,出现丢失或破坏数据的现象,同时在各个科室的联网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造成数据资料的不同步或者丢失,使原始会计数据不完整,从而影响到整个医院的会计管理。
二、 建立区级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对策和建议参考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需要长期的不断投入和支持的软件工程,资金和人力资源都很重要,需要医院领导、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整个会计电算化的建设过程顺利完成。医院领导要动员和组织医院的管理骨干和相关人员去参考其他已实现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医院,学习如何建立及完善医院的会计电算化,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组建一个专门的筹建小组,统计出相关的预算支出明细,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务求可以更好的开展有关会计电算化的业务。
制定一个严格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在国家有关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本院相关的药品管理、收费系统管理、病房计价管理、医保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要明确规定各项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具体到各科室,具体到人,使相关操作人员可以按章办事,有章可循。同时可以防范某些人员的错误操作。
同时,要在建立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不断的检查理论和实践出现矛盾的地方,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改正,不断地完善。从而使得系统越来越适合医院的运作,可以更好的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聘请有专业资格和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人员,定期维护网络,防范网络病毒,并及时更新相关软件,为前台工作提供最完善最可靠的保障。加强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相关人员的素质。医院相关核算人员需持有会计电算化证,在会计电算化建立的过程中,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计算机和相关系统操作的培训,使得原有的职工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更好的为医院和病人服务,同时可以稳定职工的工作情绪,不会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而丢掉饭碗。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后,要定期进行计算机及会计电算化相关系统的培训,与时俱进。
三、结语
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体系,是促进区级医院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完善区级医院的计算机联网和会计电算化,将会对加强会计监督职能,提高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推动医院向高层次发展具有重要及长远的意义。只有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区级医院的发展才会有质的改变,否则连一些基本的国家规定的业务都实施不了,会对医院的经济和病人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影响,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谢兰.关于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探讨.当代经理人,2006;12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原则;措施
一、前言
我国最近这些年的房地产企业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但是,它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潜在的巨大风险。这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占用量大,使用周期长,其资金核算工作有着较大的困难。一旦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当前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切实提高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从而让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核算工作就是指针对已经结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关计算和核对工作。现代会计核算工作又有了新的含义,它不仅包含经济活动结束后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会计工作步骤,还包含了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开始前和进行中的所有计算核对内容。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当前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土地开发成本核算问题。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它们的土地开发成本就是指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土地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总和。应该来说,土地开发成本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它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取得预期利润。因而,国家会把土地使用权出售给房地产企业,并规定他们在一定期限内要进行开发和使用。这个时候,房地产开发企业就会面临着不同的成本费用支出,他们应该根据不同的项目情况进行成本核算,这就使得其缺乏统一的土地成本核算标准,容易为一些不当操作提供可乘之机;(2)房屋开发成本核算问题。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他们的房屋开发成本主要是指房地产企业在对商品房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总和,其主要包含了工程成本、土地使用分配成本以及其他相关的公关设施成本费用等。由于这些房地产企业对于房屋开发的成本费用一般是对相关成本进行核算及规定的成本进行相应的归集,因此,这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表现为:有时开放商会对开发的房屋所拥有的公共设施分摊一些费用,在房屋销售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宣传费用等,这些都面临着如何把它们容纳进成本计量的范畴;(3)配套设施成本开发核算问题。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核算方面还包含了相关配套设施所产生的各种成本费用,比如说有偿转让,不能有偿转让,还有能直接计入开发产品成本的各种配套设施费用。这二者在进行实际归集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并产生配套设施自身成本归集问题和成本分配问题两个方面的问题。
三、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进措施
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不合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缺乏健全的财务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缺乏统一有效的财务会计核算考核政策,没有重视会计核算资料保管工作等原因,使得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难点,长此以往,将直接造成房地产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管理来切实提高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把握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会计特点,即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建工程的资金量大给资金核算与财务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发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经济往来较为频繁,这些都给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带了一些麻烦与困难。那么,我们应该基于这些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遵循一定的会计核算原则,即明确会计核算计量及要素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准确有效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惯例修订基本原则等,然后切实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积极强化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升其规范化与科学化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相关的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机制。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缺乏较为完善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针对这种现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组建并持续完善相关的会计核算管理机制,因为会计核算管理机制是否规范化与科学化都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进行相关的决策,也会影响到企业是否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因而,房地产企业应该尽快安排设置实际工作岗位,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能与义务等。那么,即使在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部门人才发生较大流动的时候,仍然能够依据一定的规范化管理机制来进行会计核算的交接工作,尽可能的保障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整与准确,尽可能的选择合适的软件系统,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与效果;(2)切实实施损益预算规范化管理政策。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其会计预算管理工作仍然具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规范化会计预算管理工作,尤其要重视其中的损益预算工作,比如说,企业实际费用支出、投入成本之间的划分及明确管理政策等,我们还应该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考核政策,定期举行会计核算报告会议,以便于房地产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3)尽力完善房地产企业的收入会计制度与准则。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对商品房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销售收入及核算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还要加强对于土地转让,房屋出租以及其他方面的各项收入的监督与控制力度,要对房地产企业的各种成本核算操作实行归集化、具体化及制度化,并进一步细化房地产企业的各种税收制度,让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更为规范和科学;(4)转变房地产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模式。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体系主要依赖于银行,是一种以银行作为中心的间接融资体系。这种融资体系在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容易由于银行的盲目信用扩张而引发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活动已经陷入到了一种局部过热的局面中,这也给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与正常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因而,我们可以改变这种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模式,甚至可以取消当前的商品房预售制,让当前的间接融资体系向全面的直接融资体系转变,并把房地产信托投资当作一种主要的融资和投资渠道,尤其是对当前的房地产融资模式与实施手段加以完善,从而最大限度的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生命力进一步增强,让房地产资本市场能够真正培育并健全起来,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和健康发展;(5)强化房地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仍然偏低,而他们又是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直接参与人员,他们的职业判断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许多步骤和环节,当然也会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多提供机会来强化对这些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他们在与项目人员进行沟通时不存在障碍,成为一名多能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当然,这些会计从业人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让他们经常性的进行自我道德测试和道德教育,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此外,这些会计从业人员还应该后续人才的培养,建设高水平的会计核算人才队伍,确保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在当前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信息化会计核算系统以及集中核算的模式促进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健康开展,提高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效率,真正让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切实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多方努力来提高自身的会计核算水平,确保自身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从而真正为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会计基础。
参 考 文 献
[1]任利东等.也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分类
企业在取得利用人才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就是人力资源成本。按照人才的利用过程,可以分为招聘、录用、培训、使用等过程。因此,人力资源的成本也包括这些内容。
1.取得成本。在人力资源的招聘过程中,会发生招募成本、面试成本、录用成本等。其中招募成本包括工作人员的工资、场地费、材料费以及为了公布需求信息、吸引人才应征等所发生的成本。面试成本是指为了挑选人才而发生的工资、体检、测试等成本。录用成本中有办理录用手续、发放补助资金、支付违约金等发生的成本。
2.培训成本。培训成本主要指的是企业为了让员工熟悉企业生产、适应岗位工作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课堂培训、实地操作等,还有一些是企业为了提升员工能力而开展的一些再培训,这其中就涉及到老师的工资、场地的费用等各项成本支出。人才的培训是发挥人才最大价值的必备过程。现如今,企业对人员的培训格外重视。因此,培训成本也占有较大部分。
3.管理成本。管理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日常的支付成本,既为了保证员工的正常需求,而支付的工资、奖励等成本;另一部分指的是为了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直接或间接支出的成本如福利费等。
4.保障成本。现在,企业对于员工的各项保障越来越完善,包括现在企业必须购买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而一些企业为了更好地吸引和保障员工,还会给员工购买住房公积金。这些险种的购买就产生了保障成本。
5.损失成本。损失成本指的是员工因为请假、离职等原因而脱离岗位,造成职位暂时性空缺而带来的损失。损失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如今人员招聘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基本上市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员的离职在一定时期内必然会造成成本的损失。
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尽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对于节省成本来说至关重视,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成本管理上,一些企业管理部门只重视看得到的营销和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施好人力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二是绩效管理作用偏弱。绩效管理体系没有充分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成本管理困难重重,导致人才流失、浪费等问题。
三、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
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历史成本法,一种是重置成本法,第三种是机会成本法。
1.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指的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招聘、使用、培训等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一些成本支出进行核算的方法,通常也可以叫做客观成本法和原始成本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对人力资源的消耗过程进行客观的核算,被普遍运用于当前的企业成本核算中。
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顾名思义就是进行重置进行计算,就是企业为了获得现在的所已有的同样水平的员工所要付出的成本核算方法。这种核算方法的优点就是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物,可以进行很好地核算。
3.机会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是一种特定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针对企业中因为员工在脱产学习、培训或者因为绩效下降、旷工、离职等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些成本的计算通常会有一个基础标准,虽然不是实际的成本支出,却也是给企业造成了实实在在的损失,可以算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支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成本会计处理方法
在进行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层面,会碰到一些科目的设置问题,这就必须增涉一些会计账户。
1.人力资源获得成本账户。主要是对在获得人力资源过程中引起的投资的增加、减少以及剩余资金。借方是企业在获得人力资源时的增加投资,贷方是当期损益的资源使用成本。这个账户的使用通常是按照人力资源的取得过程即招聘、培训、安置等进行费用的明细罗列。同时,也可以设置名下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