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 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人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该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教学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和引导功能、检测、鉴定与评价功能等,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沿用传统的试卷考核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完成社会调研报告、市场调研分析等。在考核内容上,要坚持以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为主,注重检测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水平。确立考试是重要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摒弃一次考试下定论的不科学做法,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相结合。而且对于不同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比如程序设计课,可以要求学生既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方法,又具有熟练使用一种中文平台及相应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工作的能力,采用平时考核(如作业与实习报告、阶段测验、课程设计等)和鉴定性考试并用,主要考核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和简单的应用能力等。总之,要改变单一指标评价学习效果为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树立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思想,树立全面考核的思想,构建考核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蔡开裕.计算机网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视频监控 联网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护、安全防范意识也在逐步加强;人们迫切的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安全措施和手段来保障人身及财产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科技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这个希望成为了现实,其中这就包括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

二、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是指通过覆盖全面、错落有序的计算机对分布在各个地点的摄像头装置的视频通过网络反馈进行监视的系统合成,以及针对视频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行动的依据。它既是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有效过程,也是协调相关部门、调配相关人员、处理相关安全事故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对事件全过程的记录,对事后分析事件原因、论证事故结果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的功能特点就在于问题发现及时性、直观性,以及后续进而采取行动的迅速性。

三、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的原理

(一)局域网和广域网

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是将不同位置地点的计算机设备,纵横交错连接成一个网,进而通过一定的通信协议将各个计算机的数据进行高速传输,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或及时处理的一个公共平台;按照布局的范围、布局的方式和布局的手段,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是指计算机的布点在一定区域之内,通过计算机终端、外加设备、显示设备、控制设备等在网内进行的通信传输。而广域网则是在地理上,实现较大的跨越式各个计算机布点的连接,从而实现更多的信息资源共享,其他方式出了设备的容量有所要求外,均与局域网差别不大。局域网主要运用于公司、小区、银行、证券等保密、封闭式单位的办公使用,可以实现如:打印、传真、扫描等硬件设备综合使用,节省资金,提高利用效率。广域网由于具有较宽大的地域跨度,所以资源信息较为庞大,从而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类别,如:家庭、公共场合等,我们经常使用的Internet就属于这一类。除了计算机网络的两种类别外,还有带宽和拓扑结构可供我们选择。

(二)视频监控网络管理设备

要完成视频监控的联网,还必须要有硬件方面的支持,这个硬件设备就是视频监控网络管理设备。通常这些设备的设计开发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上的,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具有本地管理性;二是要具有远程控制性;三是具有不同网络环境之下的多用户索取、发放信息的综合管理功能;四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适应可靠性;五是具备一定的兼容性,能针对于不同厂家的产品实施有效的包容而不丧失使用功能。现在市场上有如:XC2504系列、HG3000系列、DSN-3000系列都是综合功能比较完善的监控网络管理设备产品。

(三)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的原理

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所有的资源数据信号的传输和交换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的,并通过视频监控网络管理设备对每一个单元节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相应的控制,再通过终端计算机用户登录,即可实现相应局域网或者广域网视频监控资源索取使用。

四、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的实际运用

(一)社会治安防控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

2011年公安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方面给予了一定政策导向;由此城市道路、学校、公共场所、居住小区、商业繁华区、电力设施、交通枢纽、工厂、医院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存在;社会治安防控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普及和完善,在很大意义上起到了震慑犯罪的作用,与此同时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双重作用。星罗棋布的一个个监控都将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噩梦,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二)金融机构系统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

金融系统因其独特的经营功能和特殊的经营产品而备受关注;它们是当今社会货币流通的主要场所,也是人员复杂不易掌控之地,从经济发展的近几年来看,针对于金融机构犯罪活动隐隐有上升趋势,而且在犯罪的实施手段上、形式上具有多样化、智能化的特点,如果仅仅凭借保安人员的肉眼观察,往往会能力上有所不及。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监控不仅具有现场直观性,还可以对可疑画面进行慢动作回放、放大,致使任何疑点都可以得到有力的诠释。目前中国人民总行已经协同公安部,对全国几乎所有银行网点进行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营业所的监控系统接入支行,再将支行的监控系统接入分行,分行接入公安系统,这样一来就构成了巨大资源共享的大型安防网络系统,对各种突发和紧急事件的处理能有效的到位,大大维护了金融机构的安全保障。

(三)其他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

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不仅运用于安保方面,还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企业生产安全的监控;特别是一些具有危险性的矿产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隐患,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力维护和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五、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传输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保证,它具有扩展能力强、组网灵活、远程控制等特点;我们相信,随着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在视频监控联网方面开发出更能贴近实际的功能,从而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田奇. 浅谈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站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 2008(03)

[2]陈思洁.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信息传播的影响[J]. 科技资讯. 2008(0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一种中等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如何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如何设计课程及教学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中等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基础》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扮演着一个既基础又专业的双重角色。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IT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发展速度快、知识技术更新快的特点,但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网络的最基本的管理、安全等特点却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学校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应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如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与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教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计算机网络》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师范院校,急需对课程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等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才能适应该课程教学的需要。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就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实践与研究。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各类学生层次间的距离逐渐拉大,层次界限逐渐明晰。构架在信息技术教育这条主线上的《计算机网络》教育的难度逐步加大,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组织都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要改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1 教学体系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广泛、实用性强,且概念众多,理论复杂,技术发展迅速。并且是一门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交叉科学,按传统自然方式进行教学的方式由于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已不再适合新形式的发展。因此要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形成适应差异,发展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而分层教学体系可以使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层次需求,适当掌握教学进度与深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所需。 

1.1 教学目标的层次化 

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可采用三层次的教学模式。 

第一个层次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理论教育。该层次教育主要从完善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方面打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基础,同时为后续课程服务。 

第二个层次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技能教育,该层次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配置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管理的技能。进而能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个层次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设计技能教育。该层次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系统设计与施工能力,使之适应计算机学科的动态发展及与其它学科(如通讯、自动控制)的交叉应用,具有计算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的能力。进而成为从事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的系统研究、设计、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1.2 教学过程的层次化 

首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好分层次教学的准备。根据教学目标的层次,结合教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该层次学习的教学内容,必要时可补充教材上不详细的内容或进行适当的引申,明确每次课的基础内容和引申内容。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好分层次教学的准备。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放低要求和起点,注重讲解和演示,使其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精讲精练,既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善于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在原有课本知识已巩固的情况下,教师要引申一些实例让其多加练习,给该层次学生创造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有问题时随时可以提问、讨论,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调动全体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在练习环节,对基本习题要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对,较难的习题要使低层次的学生能听懂但不必要求会做,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分层次教学。 

再次,在上机辅导中要做好分层次实践的准备。对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实验环节对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其实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对实验教学内容层次化。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更多的是做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强化基础,巩固技能;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加入设计性实验,在知识、技能巩固的基础上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应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设计一些应用性、灵活性及探索性较强、思维量大的实验。 

1.3 教学考评的层次化 

由于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的层次化,教师在教学进度安排、考评标准的设定等方面,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形成教学考评的层次化。不能只看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高低,应考虑学生的层次,以学生在其所在层次取得的进步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的比重要增加,淡化记忆性内容的测试,增加机试比重,尽量减少评估的偏差,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 

 

2 教学内容组织 

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可分为3个部分,共有12章,其中第1章属于入门篇,主要介绍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等。2~9章是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部分,主要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以及围绕tcp/ip模型的层次结构、各层软硬件情况和基本通信原理等。第10~12章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应用工具等。

1.1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2.1概述,2.2m/m/1排队模型。 

3.1数据传输基本原理,3.2常用的物理层标准。 

4.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4.2停止等待协议,4.3连续arq协议,4.4选择重传arq协议,4.5hdlc,4.6ppp。 

5.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5.2路径选择,5.3拥塞控制,5.4x.25。 

6.1网络互连概念,6.2因特网上的网络层。 

7.1运输层概述,7.2tcp/ip体系中的运输层,7.3udp,7.4tcp,7.5影响计算机网络的若干因素。 

8.1ieee802标准概述,8.2ieee802.3,8.3快速以太网。 

9.1iso/osi rm的高三层,9.2tcp/ip协议族的应用层,9.3域名系统dns,9.4计算机网络管理,9.5计算机网络安全,9.6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10.1联网设备概述,10.2调制解调器,10.3网卡,10.4中继器和集线器,10.5网桥10.6交换机,10.7路由器,10.8建网技术,10.9网络建设方法。 

11.1帧中继,11.2接入网技术,11.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12.1网络信息系统开发。 

 

3 教学方法选择 

由于地方师范院校的角色定位,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在帮助学生如何选择、使用教学方法,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精讲多练的过程式教学方法 

采用精讲多练的过程式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上机练习与作业为主线,将所教内容建立知识点实践体系,对每个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考核,从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2 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讲课为主并辅助以学生上台讲课和自己给自己辅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师生在课堂上共同研究、讨论教学内容,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自学能力。 

3.3 类比教学法 

对于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归纳和总结。例如:对于osi七层模型的理解,用一个“从上海到罗马的贸易过程”的情景设置使学生能体会到为什么要给网络分成这七个层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参考模型存在的意义,但并不对每一层的详细功能做过多的介绍。 

3.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同轴电缆、光纤、以太网收发器、各种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到课堂上或直接将学生引至实验室,对照实物现场进行讲解。例如,模拟组建一个校园网,对所给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进行选型。这个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不同传输介质的特点和使用场合、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应用场合、具体局域网标准的含义,使学生基本具备中小型网络设计能力、网络设备的选型能力。 

3.5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把握教学内容,提出任务;然后要和学生共同分析任务,讲解重点、难点,还可以给出完成任务所需掌握知识点的有趣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定期检查、监督任务完成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要制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分标准。例如在讲授dns域名系统时,对企业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dns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工作流程,最后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采用多种教学法,使教学过程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低层次学生,通过教师的生动讲授和自己的练习能较快、较好地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对于中高层次学生,他们学到了许多过去不了解或没有真正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加深了对计算机的认识与了解。 

 

4 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重难点反复讲解,也做不到知识点的面面俱到,而作为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我们在充分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及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开发了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课程的全部电子教案、实验指导、应用案例、重难点讲解、操作演示、示范授课等多种资源,为教师提供了素材库、试题库等备课资源。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教学内容的载体从单一纸介质的教材向多媒体教学资源发展,教学方法也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通过资源库,学生可以更多的采用自学加咨询的方式学习相关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5 结语 

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完善其教学体系,今后希望进一步加大教改的穿插力度,以改善现有教学带来的不良结果,并且结合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内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及资源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成忠.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 蒋中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综合布线,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Network Cabling

ZHONG Da-fu

(Computer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51909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urse of network cabling systems, proposing a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Finally, the teaching of teaching reforms to produce results.

Key words: cabling;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to do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和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建筑与建筑群服务功能的增加和通信要求的提高,使得建筑物的信息传输系统愈来愈庞大,的布线系统如电话、计算机网络和楼宇自控等各自独立互不兼容,已经无法满足建筑物通信的需要,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率先推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被引入我国。

综合布线技术在90年代初期开始作为一章的内容引入到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局域网构建与管理》、《网络工程》等课程中。随着综合布线技术在我国楼宇建筑和网络工程中的迅猛发展,综合布线技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综合布线技术逐步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和智能楼宇建筑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根据对 IT 产业及应用市场的广泛调研,为满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适应 IT 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与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的发展态势,计算机学院已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一个重点专业来建设,目前网络技术专业也是学校的一个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确立了从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运行和网络应用三个层面为地方信息化建设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了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网络管理与维护和网站建设与管理三项专业核心能力,满足学生在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三大类职业岗位群的就业需要。

《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就是培养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课。

1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定位

根据对 IT 产业及应用市场的广泛调研,为满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适应 IT 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与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的发展态势,计算机学院已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一个重点专业来建设,目前网络技术专业也是学校的一个重点建设专业。

《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路由交换技术》等。本课程针对网络综合布线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点教授学生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工程测试、工程验收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通过课堂实训、现场工程实训、项目工程实习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素养。

2 工学结合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的授课模式,形成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技能课,是一门理论与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是综合布线系统知识。

它涵盖了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标准、产品选型、方案设计、安装施工技术、测试验收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多项相关知识,这主要通过 40 学时的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完成。教学内容首先分知识模块教学,最后将各知识内容通过大楼综合布线工程案例、小区综合布线工程案例和家居综合布线工程案例进行综合,以便学生融会贯通。

第二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技术实践。

这部分主要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包括布线材料认识,布线图绘制, RJ-45头的制作,信息模块端接,配线架端接,管、槽、机柜安装,常用布线工具的使用,光纤熔接,测试工具使用,网络资料检索。

第三是工程项目实践教学。

通过对实际建筑物(大楼或小区)布线工程项目教学,完成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工程项目完全按网络工程公司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运作,各班成立材料组、监理组和多个项目经理部,经理、工地主任、安全员等职位在学生中竟聘产生,在工程中实现项目管理、材料管理和监理等管理方法,学生从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验收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各环节得到了真刀真枪的锻炼。在实训过程中学到了实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加深理解、验证、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每一位同学在工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习热情,达到掌握小型布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教学要求,实现了 课堂教学与职场岗位间的“短距离对接”。

3 面向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从岗位能力要求出发,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目标,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过程性考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1 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将光纤熔接、布线链路测试等施工技术制作成教学录相在课堂进行教学并放在校园网上给学生自主学习。开通教学网站,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网上教学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根据课程操作性强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示范教学和实物教学模式,在讲授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时带学生到校园网的现场进行教学,在讲授布线产品时采用实物教学,在讲授 RJ-45 连接头等安装技术时,采用示范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等形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标准与灵活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经常选择一些成功与失败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还采用师兄师姐传帮带的方式,带学生到上一届毕业生工作的单位现场,请毕业生现场讲解,请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师兄师姐的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

3.2 辨论式教学

综合布线是一门引入我国只有 10 多年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在技术选型和产品选型等方面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用户投资、技术指标等诸多条件进行选择,授课教师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在教学中选择综合布线领域的几个热门技术话题,如“选择超 5 类还是 6 类布线系统”、“采用光纤还是双绞线”、“是否要设计使用屏蔽双绞线还是非屏蔽双绞线”,将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辨论,使学生在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增强对技术的运用能力。

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安排较浅显的专题交给学生讨论。可先安排学生以小组方式自学,然后由组长在课堂上向同学讲述,大家再一起讨论、分析和评价,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课堂气氛活跃。

3.3 实施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在专门的综合布线实训室教学,教学效果优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做”同时进行,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脱节的问题,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3.4 实施项目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学校近几年来一直在完善教学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楼等的建筑设施,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充分利用了学校自身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和参与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如2008年上半年学校图书馆的综合布线工程,安排2006级的学生参与了整个施工过程。本课程以该实际工程为蓝本,组织并安排课程教学,一改过去的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实行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由模拟环境向真实环境,从独立分项的技术实践向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跃进,在教学中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工程项目实训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了专业技能训练外,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了解认识了工程过程及管理运行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综合素质,从而深化了教学的综合效应,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未来工作岗位间的“短距离对接”。

3.5 顶岗实习

与广州金税、广州维康等行业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合作。如开办“金税”班,为广州金税订单式培养人才;每年安排部分学生前往广州维康公司顶岗实习。结合珠三角地区的优势,与珠海、中山等电信部门以及一些的公司合作,每个学期派遣部分学生参加综合布线顶岗实习。此外,学校内部建筑的网络综合布线,全部工程均安排学生参与实际施工建设,顶岗实习。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技能应用的能力,使他们可以直接面对实际的挑战。

4 结束语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首先,学生的兴趣发生了根本改变。学生对本门课程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认为没有什么学习意义,兴趣不大。现在则成了比较受欢迎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地知识灌输的过程,学生经常咨询什么时候可以组织去现场参加实际工程;其次,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学生当初几乎是认为学习本课程没有前途,但是,当组织学生学习参观行业企业、组织学生参加实际的项目工程和组织学生参加学长的课程座谈会后,学生发现,本课程在网络专业体系里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最后,学生对于任何网络综合布线相关的活动均很踊跃参加,比如校内外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学生积极参加,而且工作认真吃苦耐劳,服从指挥,干劲很大;2009年上半年,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几个行业企业组织的“综合布线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100多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几轮激烈的选拔赛,选出两支队伍共6名学生参赛,最后在省大赛上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