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

融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融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

融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资产证券化作为国际上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方式,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以不良资产的产权所有人作为发起人,以不良资产的处置收益作为偿本付息的担保,并以此担保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过程。当前,我国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已经对金融稳定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全面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于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引领融资方式的变革,促进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盘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不良资产证券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不增加现有负债的情况下提前收回贷款资金,加速了资金回笼速度,提高了流动性水平。另外,缓解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增加过快带来的筹资成本的压力,有助于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2.提升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加强流动性管理

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将不良资产转化成流动性较强的现金或者债券,将金融风险大大分散和转移,增强了不良资产的流动性,拓宽了不良资产处置的资金来源,实现的发行收入可以缓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现金流量压力,进而增强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进行流动性管理。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不良资产的处置具有透明性和公开化,可以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规避道德风险。

3.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上的一种创新工具,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于改善当前市场结构,满足投资者日益正常的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市场的运行效率,进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都具有重要意义。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能够大大减轻了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对于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1.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市场的新鲜事物,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法律障碍。特设交易载体(SPV)作为证券化交易的中介,其特点是不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对经营场所也没有严格限制,造成了有些公司基于成本的考虑,投入较少形成了“空壳公司”,对于这种实体,我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有些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细则,甚至有些规定还会阻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顺利进行。

2.无法组建合规的资产池

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资产与国外用于证券化的资产质量相比差距太远。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资产是真正意义的不良资产,未来获取稳定现金流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因此,当前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标的资产池中资产“良莠不齐”,使得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当前要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要进行适当的分类,剔除获取未来现金流较小可能性的不良资产,只将很有可能获取未来收益的不良资产作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标的,从而建立符合证券化要求的资产池。

3.SPV缺位,缺乏规范的金融中介机构

SPV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机构,在资产证券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资产证券化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具有SPV功能的机构,现行的法律法规下设立SPV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也没有具有操作细则的实施方案。另外,在资产证券化实施过程中,一般要进行初始评级和发行评级两次信用评级。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从事信用评级的高资质的专业机构,现有的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对于资产证券化方面的评级问题也缺乏一定的运作规范,造成了资产证券化业务很难满足透明、客观、公正等要求。

4.资产证券化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缺乏复合型人才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需要有稳定的资金供给和资金来源,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稳定、持续、大量的长期资金较为缺乏,影响了对资产证券化的稳定需求。由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复杂性,个人投资者进行投资缺乏专业知识,风险防范能力较弱,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因此,资产证券化往往是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不良资产证券化程序复杂,专业化水平高,技术性较强,在操作过程中会涉及经济、法律等方方面面。但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种复合型的人才比较匮乏,这也是造成资产证券化开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策略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资产证券化提供法律保障

当前,继续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解决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诸多法律障碍。根据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资产证券化的立法,完善法律法规环境,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为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保障。SPV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该机构的法律地位,并对其性质、发行、流通转让等相关制度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另外,要加强体制建设,对各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包括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会计、评估等制度和政策做出明确规定,降低资产证券化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2.规范金融中介,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当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政府担保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专业的金融担保公司出现不久,也不太规范,伴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不断推进,政府在其中的监管者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还没有权威性的信用评级机构,政府要积极成立担保机构,通过政府为抵押贷款提供保险,利用外部信用增级手段推动金融创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资产证券化初期,政府担保等在推进资产证券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采用政府担保作为信用增级的手段交易成本较高,因此,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部信用增级的手段在减弱,利用国外成功资产证券化总结出的内部增级方法是大势所趋。

3.改善交易结构,完善资产市场和定价机制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一个良好的交易结构对于降低产品的流动性溢价,增加产品的可交易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提前赎回,产品质押等功能,增强流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另外,资产证券化还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来配合。要建立起高效的投资制度,强化内外部评估结合,建立合理、规范、有效的定价机制。最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化的定价原则要逐步引入到不良资产处置中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要按照公正、合理的原则具体评估方式,根??项目的具体情况,谈判情况,综合确定资产处置的价格。

4.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领域的创新,涉及到证券、评估、会计、税务、法律等很多学科和专业,既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复杂程度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国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缺乏具备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今后,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训:一是要广泛引进人才,可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专家,将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带入到实践中,二是加大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领导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的人才队伍。另外,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除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包括中介机构、投资者、监管机构等,这些机构也需要相应的提高各自人才的素质,形成合力才能为不良资产处置打下良好基础。

融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影子银行;监管;建议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

影子银行指那些有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非银行机构。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理财业务等。

二、乡宁县影子银行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

目前在乡宁县依法登记的小贷公司共有3家,分别为乡宁县信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乡宁县鑫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乡宁县惠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1家,为乡宁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出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存在的风险主要有:1、法律风险。在我国当前的法律框架下,没有正式的法律、行政法规在较高的法律层面上明确小贷公司这类非金融机构发展方向和业务经营,一旦与上位法冲突,相关参与主体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2、违规经营风险。一是部分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完善、内控不严、风险管理不力等问题普遍存在。据调查,乡宁县某小贷公司,截止2014年12月底发放贷款21笔1850万元,全部为担保贷款。二是是资金运用不合理。小额贷款公司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提高单笔放贷额度,有的把大部分资金投向高风险行业,以获得高额回报,背离了“小额、分散”和面向农户、微小企业的初衷,形成小贷公司信贷品种单一、客户集中度高、额度大的状况。3、资金渠道风险。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运行中普遍存在资本金规模偏小、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缺乏稳定的后续融资来源渠道,造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理论上这类非金融机构可以从商业银行融入资金,但由于缺乏必要抵押物等原因实际获得支持的非常有限。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但可以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不超过资本金净额的50%的资金融入。但实际上全县3家小额贷款公司无1家从银行机构融入资金。受经营收益及维持持续经营能力的驱动,部分机构意图通过非正规渠道筹集资金,一旦出现通过变相吸收存款或非法集资获得资金的情况,就会形成系统性风险。4、行业监管风险。表现在重准入审核、轻经营监管,重发展机构、轻业务规范,重行业自律、轻日常监管等方面。人民银行只对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进行金融统计,而银监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没有行使监管职能。在监管不力的条件下,非金融机构为获得高利润从事非法民间借贷的冲动就可能变成现实。5、传染性风险。在机构规模不断扩张的趋势下,具有融资功能非金融机构对地区金融运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由于缺乏规范而严格的监管,风险传染性明显增强。小贷公司的客户多为中小企业,由于发展规模较小存在自身质量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低的问题。这些贷款客户相互之间还可能存在担保关系,一家资金链出现断裂,资金风险可能就会蔓延。

(二)经工商登记的各类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和投资管理

公司等第三方理财机构近年来,受居民理财意识提高及社会资金融通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辖内第三方理财机构快速兴起。据统计,目前全县经工商登记在册第三方理财机构共有70余家,经调查,造成第三方理财机构爆增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社会流动性充足。2014年末,乡宁县各项存款余额99.76亿元。二是社会投资渠道较窄。三是银行信贷资源稀缺。四是正规融资公司难以获批。随着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的规范,类金融机构门槛提高,导致民营经济的资金积累较难通过设立类金融机构来投放,因而成立投资公司成为最为合适的选择。五是煤炭资源整合后,全县近百亿的资金寻求出路,也催生了这类公司成立的冲动。其经营特点及风险隐患主要有:1、设立门槛较低。目前,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设立没有前置许可,设立人只需要按照要求向工商登记部门提交股东设立公司会议记录、章程、验资证明、营业场所证明等资料即可。在注册资本上,对投资咨询和投资管理类公司最低只要求10万元,一般公司只需要50万元。2、经营范围复杂。第三方理财机构经工商登记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较为复杂。投资咨询类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企业投资管理咨询服务、民间借贷信息咨询服务、抵押贷款信息咨询服务等;投资类公司除了项目投资外还有直接从事的各种实体经济,也包括商贸等。3、行业监管缺失。第三方理财机构作为没有前置许可成立的一般性公司,目前,工商管理部门只承担对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登记注册工作,不对其日常经营进行监管。4、存在违规经营现象。调查发现,辖区第三方理财机构经营范围较为松散和凌乱,部分第三方理财机构通过公开或者不公开的方式提供民间借贷、资金过桥、以及保证金等服务项目,甚至私下从事高息放贷或非法吸储活动。

(三)民间借贷

目前民间借贷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偿还率高,并逐步为广大居民所接受,已经成为正规金融重要补充。而长期以来,民间借贷等同于高利贷、地下钱庄、非法集资,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之外,合法化问题已成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在50家企业中,38家企业存在民间借贷行为,占76%,借入总金额3454.5万元,平均余额为69万元。民间借贷具有手续简便的特点:一是民间借贷满足了民间资金需求的季节性特点。二是民间借贷满足了一些高风险和受限制行业的资金需求。同时,民间借贷感情投资成份较多,双方在借贷活动中比较注重亲情、个人品质和自身信用,一般遵循“不熟不借”的规则,违约者往往会被亲友、社交熟人圈所排斥和惩罚,因而大多数借款都能够及时还本付息,形成了民间借贷的一种隐性担保机制。

三、对乡宁县影子银行的认识

(一)影子银行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产物。近年来,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其实是当前金融环境下资金供求关系作用的产物。从资金供给方看,居民将储蓄资金用来购买高利率产品的意愿明显增强。。从资金需求方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影子银行成为满足其融资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除贷款外中小微企业很难再有其它渠道可以融到资金,因此,中小微企业不得不以高利率成本通过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甚至民间借贷来满足正常的融资需求。

(二)当前条件下,影子银行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中的一些制约因素,影子银行能够弥补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不足。如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对流动资金的时间要求。另外,对于中小微企业自身而言,信息披露不够、抗风险能力弱等也限制了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而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空白,并且影子银行办理流程较快,过程简单,门槛较低,更适合中小微企业对融资的要求。(三)站在监管角度看,影子银行处于多头或无头管理、监管难或监管缺失的状态,其潜在的风险隐患的可控性较差。以乡宁县为例,理财业务归银监办管理,小额贷款公司归市金融办审批和管理,投资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则是在工商局注册,与民间金融一样处于无头管理状态。

四、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

(一)健全影子银行监管相关立法。在法律层面上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进行明确,逐一落实各类影子银行主体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定监督管理办法、经营管理规则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为其发展提供公平、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稳健发展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按照代偿能力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原则,指导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如建立小额贷款业务规范,严禁吸收存款和发放高利贷;融资性担保公司要明确界定其融资担保责任余额与净资产的比例上限;对民间借贷要积极稳妥地合理引导,让其走向公开化和正规化。

融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5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实施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办法(下称《试点办法》),标志着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正式启动。据一位深交所人士透露,首批中小企业私募债将在6月底之前挂牌。

据悉,《试点办法》颁布之后,对此业务有意向的券商纷纷前往中国证券业协会提交试点申请;预计6月初向沪深交易所提交备案产品方案。

自2011年末证监会换届后,中小企业私募债将启动的消息就不绝于耳。而事实上,这种债券新品种的推进速度之快超过外界想象。

今年3月21日,多家券商获邀参加中小企业私募债准备协调会,确定由沪深两家交易所备案。两天后,两家交易所联合讨论试点办法;4月13日两所联合定稿业务规则。4月24日证监会表决通过《试点办法》; 5月22日两所《试点办法》正式。

至此,中小企业私募债从启动到办法,仅用了两个月时间。

“监管层的推动力度前所未有。”浙商证券收益部总经理张晖表示。自3月中旬参与讨论,到5月下发试点办法,浙商证券几乎动员了所有分支机构搜集信息,短时间内囊括了150多家目标企业。从市场反应看,融资需求非常旺盛。

沪深交易所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是指中小微型企业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和转让,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暂不包括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它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发行主体在沪深交易所进行备案,由证券公司负责承销,采取限定投资方式,发行对象为不超过200人的特定投资者。

中小企业私募债属于低信用等级的高收益债券,发行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三倍,期限在一年(含)以上,利息可浮动或固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行人可以采取集合方式发行私募债券。

在发行方式上,私募债的监管理念有所突破,由行政审批或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强化了中介机构的责任和市场优先的理念。

2011年下半年温州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民间借贷危机,令高层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高度关注,各部委先后推出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和债券市场的大背景下,证监会主导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得以迅速推进,而私募债灵活的设计理念也给券商创新带来了一丝机遇。

但没有足够的信用增信机构和对冲衍生品的引入,债券市场很难大规模发展。如何把握创新和过度创新,监管和过度监管,以及企业发行人的诚信建设,均需要时间检验。

谁来投资

《试点办法》对投资者的资质明文规定: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上述金融机构面向投资者发行的理财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理财、信托产品、投连险产品、基金产品、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等;以及其他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法人或合伙企业等。

《试点办法》中,上交所允许一定资产规模个人投资者参与投资。据接近交易所的人士透露,交易所对企业倒闭风险还是有一定担心,对放开投资者门槛相当审慎,要视私募债启动后的法律环境、投资人结构、市场容量等多方面而定。

机构投资者长久以来偏好高信用债,对高风险高收益债券需要逐步适应。中小企业私募债风险较高,如果没有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作为债市的主力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因其自身风险偏好程度较低,难以参与。

实际上,虽然允许投资私募债的投资者种类较多,但在交易所市场,真正能投资私募债的机构并不多,而银行间市场私募债投资的主力银行机构不会在交易所市场投资。目前看,公募基金较为谨慎,倒是一些私募基金对此表示了一定的兴趣,但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额度将十分有限。

因此,建立与一级市场发行相配套的二级市场投资者群体,对私募债扩容也是考验。

浙商证券张晖说:“这是一个逐步摸索完善的过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民营企业能为市场提供多高的收益率成为私募债发行的关键。2011年年报显示,A股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仅为18.59%。“基准贷款利率的三倍是上限,我们希望看到投资人和发行人能找到价格的结合点。”华英证券董秘华鑫说,“目前发行人最关注的因素是价格。发行人能否接受10%以上利率,是更现实的问题。”

急需资金的企业难以承受较高利率,成为摆在承销商面前的难题。私募债的特点决定其销售很可能成为非常“本地化”的行为。“各个地区经济结构不一样,浙江大多数企业属于制造业企业,很难承受过高的利率。”浙商证券张晖说。

市场普遍预计,本次私募债发行利率大约在10%-12%之间,而5月份以来,城投债收益率多在7%左右。“私募债的信用评级一定没有城投债高,收益率也不一定有城投债高,这是私募债的劣势。利率上不去,销售有一定压力。”华英证券华鑫说,收益率高企的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是私募债最大的竞争对手。如何在庞大的投资者群中寻找适合私募债的客户,是券商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中小企业私募债收益率,与银行间市场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具有可比性。2012年初,银行间市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许多1年期票据的实际融资成本甚至超过9%。

5月10日,乐视网在交易所发行的总额2亿元的第一只创业板公司债,带有私募性质,发行利率也接近10%。

为增强私募债收益率的吸引力,深圳市政府对深圳地区前十家发行私募债的企业第一年贴息1%,总额度1000万元。而上交所拟成立偿债基金,从而对私募债进行增信。“证监会推出新产品,抓住先机的人一般会享受政策红利。”某券商固定收益部高管对《财经》记者说。

中小企业私募债初期发行量,相对于信用债市场2.2万亿元的存量微乎其微,私募债流动性差也是大问题。某公募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说,交易所债市流动性整体弱于银行间市场,私募债在更不活跃的平台系统,所以流动性肯定会更差。

违约风险忧虑

中国债券市场信用环境尚未完全建立,信用文化缺失。2012年4月,山东海龙基本面恶化,连续被降级至C级,成为垃圾债,在几近违约的情况下,被地方政府兜底,市场一片叹息。债券市场信用环境质变的第一例违约,并未如期而至。

而以低信用水平发行人为主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将面临信用违约的考验。《试点办法》中规定,发行人要设立偿债保障金专户,约定采取限制股息分配措施,以保障私募债券本息按时兑付。如何尽可能防范私募债违约风险,也成为交易所考虑的重中之重。

“温州投资者曾就债权纠纷去法院,法院直接说不受理。”某公募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说,银行贷款可要求提供质押品,而发行债券的债权如何保障?

相比之下,海外债市法律环境健全,对冲机制完备,有各类衍生品和担保品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试点办法》对企业信用评级没有硬性要求,也没有要求提供评级报告。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中小企业私募债收益率虽比一般公司债收益率高,但面临的风险要大很多,这意味着,买方将在行业和公司研究上花更多的时间,也要做更多分散化投资的准备。

对于券商而言,发行私募债亦面临较大挑战。

多年来,交易所债券市场以大型优质企业发行的高评级公司债为主,发行主体管理比较规范,整个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比较良好。但是在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存活年限不到三年,有各种隐性和显性的风险,抗风险能力弱,可能会因市场波动、政策调控,甚至经营者和股东的个人行为发生风险,这也是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谨慎的原因。

上投摩根研究报告认为,初期,券商将首选资质较好的企业,违约率相对较低,但投资者仍需仔细甄别。从中长期看,随着更多发行人的参与,整体资质或将下降,违约率可能增大。

如果券商发行的私募债违约率突出,将影响券商在资本市场的声誉。

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对主攻中小企业IPO的券商是利好消息,如平安、国信、广发、招商等证券,因其投行部掌握大量未上市中小企业资源,因此储备了较多的中小企业私募债项目。

银行间债市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通过担保公司增信,从而使一批评级较低的企业能够整体获得较高的评级,降低融资成本。由于为集合票据增级的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多为国有或者地方政府筹建,因此一旦发行违约,相当于政府信用背书。

信用评级对于私募债则并非必需品。“私募债更多依赖于销售和市场的选择。”华英证券董秘华鑫对《财经》记者表示,某些企业在当地声誉良好,定向私募给区域内的投资者,既无需评级,也无需担保。

融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本文以阿里小贷为案例,阐述其交易结构、风险收益及风险管理措施,发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2013年3月在时任国家总理的大力推行下才有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阿里小贷联合上海东方证券推出了国内首单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道路。然而该创新性的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缺乏、各项制度的不完善、整个经济环境和投资者落后的经营观念,都给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放缓了该创新项目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阿里小贷案例,为我国其他行业或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指导,为我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信用评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开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

(一)必要性分析

我国资产证券化在2014年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并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势推进下,资产证券化市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升温,存在着巨大的创新性发展空间。因此,对于开展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必要性分析非常有必要。

(1)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有效盘活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优质小微资产。近年来,我国的电商平台在所有交易平台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的龙头企业有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易购和腾讯等。仅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国际在2015年11月11日当天的总成交额就达到500亿元人民币。这些电商平台上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其小额贷款的需求非常大。而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则以互联网的大数据为依托平台,为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充分盘活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优质小额资产。

(2)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杠杆。中国现阶段的企业中有95%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但由于自身资质的影响获得融资的难度很大,难以从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获得融资,限制了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恰恰能为中小企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有利于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中的中小企业由于各种监管政策的融资规模的限制难以发展壮大,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但这样的融资方式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且入门标准较高。而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为这些企业提供一种直接融资的渠道,有效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发展现状

2013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在两会上首次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成功揭开了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大幕。2014年,国家正式大力推进经济体制转型,金融财富重点由原先的房地产开发逐渐转向金融市场领域,“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利率的市场化也传来了利好消息。这些都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整体规模不断增长,且涉及更多非传统的领域。同时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体制改革,进一步使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且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能将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散,充分保证小额投资者的利益。

(1)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于2005年被确定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试点,并分别开展了住房抵押贷款和信贷两方面的资产证券化。该阶段我国主要应用资产证券化的主体为银行、证监会合作并主导的部分企业,但由于监管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曾停止过一段时间。直至2012年《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的颁布,资产证券化项目才由试点转变为常规业务。2015年起,国家层面对资产证券化项目大力扶持,各种利好政策不断推出,刺激了国内该项业务的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5年底,我国共发行资产证券化项目1386个,涉及金额近6000亿元。

(2)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发展现状。政策方面:2005年确定建行和开发银行为第一批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发展试点;2014年颁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为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提供充足有力的法律依据。市场发行方面:2013年7月,阿里小贷与上海东方证券联合推出国内首单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产品“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首次将互联网金融与资产证券化进行有效的融合;2015年9月,京东京东白条,成为国内首例以个人消费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2015年12月,新兴电商发行“嘉实资本分期乐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产支持证券,为国内首单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主要面向年轻群体。

三、案例分析

(一)项目简介

“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由阿里小贷和上海东方证券于2013年7月份联合推出的国内首单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产品,是响应同志“互联网金融”的领先企业。该项目共注资16亿元人民币,但因国家证监部门的融资杠杆不得高于金资产一半的规定,特利用证券化项目进行了五十亿元的融资,解决了资金的缺口问题。截止2014年7月,该项目累计循环贷款额达400亿元,参与接待人员数量超过160万人。

(二)阿里小贷资产证化的收益分析

(1)优先劣后的分层收益分析。根据资产风险和利益的不同,专项管理者采取优先劣后的利益分配模式,并将投资者分为优先级、次优先级和次级投资者,其认购分配比例为0.75:0.15:0.1。在这种利益和风险均分层级的分配机制下,当回收资产只达到总发行量的六成时,次优先级投资者的本金将得不到保证;回收资产达到总发行量的110%时,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投资者的本金与利益均能得到保证,并能保证阿里小贷的本金支出。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阿里小贷选择的证券化项目一般要将不良率控制在2%以下。从中也可以看出,阿里小贷和投资者双方保证共同利益的关键是获得稳定且高质量的基础资产。在20%-50%的借贷利率环境下,所有收益中要有6.5%和11.5%的利益优先分配给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投资者,再加上3%左右的管理等其他费用支出,会使得资金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阿里小贷的资产证券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阿里小贷的资金周转率和循环利用率,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成本。

(2)不良率的压力测试。根据前文所述,不良率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基础资产分别在理想和悲观两种极端状态下对不良率进行压力测试。其中,理想状态是指资金的使用率为98%,利率为18%;悲观状态是指60%的资金使用率和10%的利率。理想状态下,当不良率达到9.2%时,次级投资者的收益将得不到保证;达到40%以上,次优先级投资者的利益才会受到损害。在悲观状态下,即使不良率为0,次级投资者的本金也不会得到保证,不良率达到8%时,其本金将全部损失;当不良率超过36%时,次优先级投资者的收益会见损;不良率达到54%时,次优先及投资者的本金将全部损失,同时优先级的收益也得不到保证。但在实际的项目发行中,这两种极端状态出现的几率很小。阿里小贷通过对基础资产不良率的动态监控,会随时对基础资产进行调整。当不良率超过5.5%时,会及时调整项目的入池最低标准;当不良率超过8.5%时,将进行不良基础资产的催收工作;当不良率超过10.5%时,将停止项目的发行,并提前回收款项并进行利益的分配。

(3)相应的风险管理举措。资产证券化运行中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因素主要有信用风险、现金流预测风险和利率波动风险等。针对这些风险,阿里小贷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一是严格审核基础资产,对平台上的阿里巴巴、天猫和淘宝等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检测,充分了解借款人的资金动向,详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程度,从源头上遏制风险。二是信用的双重增级,该项目在内部采取优先劣后的层级制度,次级投资者只能进行最大10%比例的投资,且只能是阿里小贷定向发行,从源头开始注重基础资产的高质量性和稳定性;在外部由专业担保公司作为担保和资金的补充支付方,优先保证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投资者的利益。三是基础资产的实时监控,阿里小贷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对超出设置的预警的部分进行资产的重新整理,同时还有充足的风险拨备资金作为预备保障。四是投资者准入门槛的逐步提高,优先级、次优先级和次级投资者分别对应不同的证券投资认购的起点,优先级的认购起点为500万元人民币,次优先级投资者的认购起点是2000万元人民币,次级投资者的投资只能由阿里小贷进行定向发行,不同层级的投资者匹配不同的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

(4)阿里小贷成功实施的意义。阿里小贷实施的意义总结起来有四点:有利于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创业者融资困难的问题、利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充分发挥了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以及盘活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优质的个体和小微企业的沉淀资金。

四、案例揭示的问题及创新启示

(一)揭示的问题

(1)监管制度尚未完善。阿里小贷基于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依据是《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中将资产的证券化正式转为常规业务,而不再只是试点业务。但是该项管理规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下的资产证券化并没有较为完善的详尽规定,同时阿里小贷作为国内第一单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试点,是以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由于小额贷款存在极大的特殊性,监管制度更应完善。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进,资产的证券化项目会越来越多,更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资产证券化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信用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现阶段的资产证券化项目针对的目标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企业,他们的信用评价对基础资产的质量有关键影响。但是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起步晚,并且不完善,这使主要的目标群体在传统的融资领域中很难获得发展。而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则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不断完善信用的评价机制。

(3)基础资产的“数据+客户”化程度较弱。数据及其分析运用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内容,对互联网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了解基础资产的信用等级,完成高质量的融资网络模式。对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而言,其自身发展相对较晚,并且受众范围较小,缺乏足够的基础资产,合适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工作很难开展。但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数据+客户”的模式指日可待。

(4)产品流动性不足。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创新性高,随之而来的就是高的未知风险。阿里小贷优先级投资者仅为国内信用良好的投资者,且只能在深交所进行业务交易,产品的流动性大大降低。这就需要投资者不断更新互联网金融风险意识,理性投资。

(二)阿里小贷成功的创新启示

(1)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我国传统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大多由信贷资产组成,如信用卡业务、住房抵押贷款及高速路回收款项等,其周期较长,资金周转率和使用率都较低。而阿里小贷则开创了以小额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先河,其资金周转率和使用率相对较高,能有效盘活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的优质的小额贷款。

(2)交易结构为循环购买模式。阿里小额贷款为债权性资产,其周期相对较短,为方便客户随借随还,和传统的长期性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很难匹配。因此阿里小贷的交易结构为循环购买模式,即有回款时再经审核通过后继续为基础资产进行循环使用,以此来保证基础资产总额的相对平衡,方便投资者的频繁交易。以小微个体为主要目标群体的互联网金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单位量小和流动性较强,因此互联网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中会产生限期错配的现象,阿里小贷的循环购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证券周期长而还款周期短的错配现象。从另一方面讲,同质性的基础资产有利于标准化,从而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率和周转率。

(3)业务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阿里小贷通过自动资产筛选系统进行常规管理,对不良资产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充分保证了基础资产的安全性,并通过支付宝平台进行归集和支持服务。此外,“互联网+大数据”也应用到基础资产的信用评价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方便快捷地列示出借款人的订单情况,诸如历史交易记录、资金使用记录和信用评价等信息,对借款人的借款信用和还款能力有着较为直观的感受。阿里小贷的成功也对风险管理有所启示,例如应将参与项目的基础资产的不良率控制在2%以下;应对投资人和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具体详细的评价;必须重视整个环境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平衡的重要影响力。

作者:李佳珂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融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一、新形势下的不良资产分类及特点

1.不良资产分类。不良资产是指银行资产的风险超出预先估计,部分或全部损失的资产。不良资产主要分为信贷不良资产和非信贷不良资产两类,其中信贷不良资产主要为对公信贷不良资产、零售信贷不良资产;非信贷不良资产主要为待处理抵债资产、非业务性挂账、拆借(拆出)资金、股权投资等。目前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为信贷不良资产,根据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五级分类法”,贷款风险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者即为信贷不良资产,也称“不良贷款”。

2.不良资产特点。目前我国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主要为不良贷款。201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3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比去年同期增加0.02个百分比。在经济下行时期,全国的银行不良贷款都进入暴露期。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既受到体制、法律和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到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思路、管理方法、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我国不良资产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不良资产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中西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域,尤其是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了一批不良资产。近几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不良资产主要出现在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这主要是企业盲目扩张、后继乏力,民间借贷等因素造成的。

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增长过快、运作不够规范、无对应资产保障。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虽然中央政府有一定的财政投入,但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投入。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而《预算法》又禁止地方财政负债。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3年陆家嘴论坛上公开表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末,贷款余额已达到9.5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14%。融资平台贷款因为规模增长过快、运作不够规范、无对应资产保障等问题,已成为银行新的风险隐患。

2.金融监管不完备。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存在不完备的情况。虽然《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均规定了金融监管问题,但其中部分监管内容简单化和原则化,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对于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且部分法律法规的执行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3.影子银行迅速扩大。2012年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对中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提出了警示。中国影子银行既包括银行业中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又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银行储蓄资金对接投资业务,还包括民间金融。截至2013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9.08万亿元,信托公司资产规模9.45万亿元,新增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分别为1.11万亿元和1.23万亿元。大量的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4.经济周期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直接影响信贷投放总量、信贷行业结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在经济高涨期,企业业绩大幅提升,周期性行业在信贷资源配置中比例较高,中小企业违约概率较低,而贷款利率高于大型企业,银行也乐于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小企业贷款比例上升。同时银行对企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倾向于发放期限较长的项目贷款。而一旦进入经济下行期,周期性行业受经济下行影响更大,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经营下滑,不能按照项目评估时产生预期现金流的可能性加大,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资产质量下降(丁玉岚等,2009)。近几年大量出现的钢贸企业不良贷款即符合上述特征。

5.企业自身经营不良。特别是民营企业,大部分采用粗放管理方式,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不注重科技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工艺落后,仅片面追求利润,产品质量低劣,无持续经营的基础。部分企业还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投资盲目、资金浪费严重,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银行贷款出现风险。部分企业因为融资难等原因,从民间借贷市场以高息融入资金解燃眉之急,使企业原来紧张的资金链变得更加脆弱。而民间融资利率不断上涨,使大批中小企业纷纷陷入高利贷危机,继而引发银行贷款资金风险,而大量产业的空心化,更加速了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

6.征信系统不健全。我国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包括企业及企业主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缺乏权威的征信系统,迫使银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信用状况,既增加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又增加了银行业的信贷风险。部分企业法人信用观念淡薄,利用不法手段大量逃废债,更加剧了银行资产的恶化程度。

(二)内部原因

1.银行自身体制不健全。四大行成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后,由于历史原因,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仍较为复杂,部分地区的政府机构还存在以各种变相方式干预银行和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情况,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对银行施加压力,给企业贷款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张影新,2003)。有些甚至直接干预不良资产的清收,出具政府会议决议暂缓处置不良资产。

2.银行间的无序竞争。金融体制改革,加速了银行的发展,也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部分银行为了快速拓展业务,采取了一些不当措施,致使银行间出现不公平、不合理的无序竞争。如通过高息揽存、降低授信条件发放贷款,放松贷后管理,使信贷风险逐步放大。部分企业也利用银行间的无序竞争,多头开户、多头套利,通过重复抵押等手段套取银行资金,也使银行不良资产不断增加。如部分企业利用银行间的无序竞争,以同一套增值税发票,在不同银行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套取银行信用。

3.内部控制管理缺失。

(1)信贷评审、决策机制上的问题。目前我国银行基本上都强调采用审贷分离、集体决策的方法。虽然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道德风险,减少信贷投向失误,但这种机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集体决议可能演变成集体不担责,贷款出现风险后,职责不清,导致集体审议时人浮于事,不作为。其次,投资决策未建立在科学分析的信息基础上。现在的授信分析报告提供的决策信息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信息较少,且主要是对前期数据的分析,动态预测的分析较少,准确性较低,易导致决策失误。再次,过分依赖于客户经理和审查员的意见,缺乏独立性,未按规定对异常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和调整。

(2)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缺失。各家银行均有自己的一套信贷业务管理方法,对客户选择、授信业务流程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仍存在规定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第一是客户准入。客户准入即是对客户的资质、经营范围和盈利状况等有明确的规定,符合标准的客户才能获得授信,但通过分析不良资产,不难发现银行缺乏行业投向分析和预判。在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宏观调控时,无法及时预警,反应滞后,导致信贷投向偏差,引发系统性风险。第二是贷款“三查”不到位,缺乏对客户的全面风险分析:一是贷前调查时,没有真实反映借款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对客户所反映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情况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贷款潜在风险提示不够深刻和全面,有些甚至认为拥有抵押物或质押物就万无一失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再深究,更有甚者为了完成考核目标,对企业提供的虚假资料视而不见。二是在贷款审查方面,贷款审查环节未能深入分析企业财务与经营情况,未作出合理判断,未有效发挥审查关在授信风险防范中的作用。三是信贷资金发放后,对企业生产、销售情况未实施有效的监测、跟踪,无法及时发现风险,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错失清收机会。第三是催收和处置手段单一。银行催收手段主要为诉讼清收,催收手段较为单一。且出现不良资产后,银行基本采用核销的方法,缺乏化解和盘活的措施,急需研究探索新的措施和途径。

(3)未能完善信贷责任文化建设。目前我国银行各级信贷从业人员普遍风险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风险意识落后、防范风险注重形式、缺乏危机感;有章不循、执行不到位;条线检查难深入、发现问题反应慢、追责较轻;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独立性弱(胡重喜、赵毅,2010);贷款流程和条件变更随意性大。

(4)审计监督不到位。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审计技术相对落后。近年银行业快速发展,银行规模急剧扩大,各种创新业务层出不穷,基于风险导向的审计技术还在摸索阶段,审计效率较为低下。二是内部审计力量薄弱。银行业务量逐年扩大,业务环节多且复杂,内部审计人员力量单薄,监督能力不足,风险揭示较为滞后。三是审计面相对狭窄。内部审计还主要局限于合规、操作风险审计和内部舞弊审计,未能全部覆盖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等,缺乏风险责任、经济效益等内容审计,也未对内部控制状况及时作出评价和建议。四是审计成果运用不足。内部审计的审计成果未得到有效重视,屡查屡犯的现象较为严重,因为受到人力和物力、独立性和权威性的限制,审计发现的风险隐患存在披露不及时、敏感问题揭示不到位的情况,使审计建议未能有效落实。

三、加强不良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社会诚信机制,促进全社会诚信意识、司法公正和资源配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强化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债权保护观念,提高责任意识,严格落实管理职责。

2.银行内部应把好准入关,坚持依法合规经营,进一步强化贷款“三查”制度,完善信贷基础管理,加强内部合规风险管理,努力减少新增不良资产。

3.加强内控责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管理层对内控机制的重视程度,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理念和思维习惯,形成一种正确的内控文化,逐步实现制度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4.强化重要环节风险控制,加大审计力度。高度关注国家近期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结合内控管理重点,加大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影子银行业务、票据融资等的审计力度,以及对重要业务、重要风险环节的检查、控制,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