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有资产 管理现状 改善思路
近年来,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及人才培养的方式转变,教学科研设备及后勤保障设备等国有资产采购与管理都发生变化。高职院校的资产是学院开展教学、科研、后勤、行政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学院的规模及办学条件和水平。
一、高职院校国有资产概述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一种。它是指该院校占有、使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表现形式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对外资产和其他资产等。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性、非增值性、无偿性及财政分配性。它具有为高职院校师生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无偿使用占有及地方财政部门拨款等特点。
二、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高校财政职能的一种,通过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推动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确保国家各部门和各项社会活动的安全进行和健康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建设。我院目前主要采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种形式,集中采购有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谈判、公开标、协议供货、邀请谈判等,分散采购方式主要由各使用部门自行采购。高职院校资产管理虽然有很多具体的管理环节和管理内容,但是归根结底,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本质上是对高职院校资产产权的管理,是高职院校对经济资源进行的优化配置[2]。目前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各级部门的办事效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的购置周期长,程序复杂。
目前高职院校的采购流程主要有使用采购论证、职能部门报批、院务会立项讨论通过、财务配套物资资金、确定采购方式。在招标管理过程中,使用部门往往为了论证参数更充分,在申购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经常会出现申报一周内就要使用的情况。一个采购项目从立项到签订合同送货,一般在45天以上。有些医科类、农林类等学校,其理论性、专业性、学术性较强,在申报过程中所花时间往往更长。环节中只要出现小问题,采购周期就会延长,影响采购效率。非常规的采购项目、小规模采购或小额设备会因参与供应商少而流标;人工成本和服务成本的逐年提高,使用部门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充分进行市场调研,或是提高采购标准导致流标;采购需求不明确、标书编写不规范、评委专家问题、评标过程的失误,人员的短缺让资产管理人员疲于采购招标、资产日常管理与处置等事宜,这些都造成效率的降低。
2.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在使用方面存在一些浪费现象。
大部分学院的“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等现象仍然存在[3]。首先,在采购资产的环节就存在着隐患。在采购资产的整个系统中,缺乏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来保证所购资产的合理性。其次,在资产的使用环节中,由于管理疏漏问题,使得单位资产闲置的现象常常发生,前几年有一些设备买回来不能使用,使用效果不好而弃之不用。
3.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
在处理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相关规定,而是随意处置,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及其他相关工作。上文谈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前三个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还会涉及其他相关的部门和工作,这其中的疏漏和不合理问题给国有资产的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三、改善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的流失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不利于工作高效率开展,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现状,改善现行的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第一,制定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两者相辅相成,有效解决管理体系中的制度问题。此外,在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根据资产的管理成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
第二,对高职院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增强单位工作者的责任感,现有工作人员中,有些还保留着传统的管理观念,不能够从集体价值理念出发思考问题。
第三,紧跟时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产管理的网络动态化管理。在现有OA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管理系统与自有办公系统的对接。
第四,重视财政预算工作的作用,是提高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我院新施行资产管理办法自实施以来,各方面取得明显的改善,条线比较清楚,特别是内部管理,避免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内部控制管理已在学院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是国家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载体,保证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促进高职院校工作的有序健康进行,是实现高职院校工作有效开展的物质前提。合理的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国家财政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有助于高职院校职能的发挥,加快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秀明.高校资产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感知和创新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137-139.
关键词:县级 国有资产管 预算管理
如何更好的实现县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发挥这些国有资产的作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而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更好的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而且可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行为,因而对于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县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县级国有资产中企业部分资产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也面临新的问题,这都要求进一步完善县级国有资产管理。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现状
当前,大量的县级区域内国有企业已经实现了非国有化改制,仍然以国有化形式存在的主要包括政府控股或者持股部分的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出资主办的经营实体,以及部分承担公共职能的企业如市政公司等。目前这种资产的规模较大,《2011年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地方国有企业的数量达到93619户,企业资产达到99001.3亿元,其中县级国有资产的数量也不容小觑,以侯马市为例,该市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3162万元。对这种资产的管理主要通过规范和明确产权交易活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实施股权激励等制度规范公司治理行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有效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包括国家划拨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国有资产后所取得的资产,其他渠道取得的资产如接受捐赠等。这类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是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等,此外,还包括更好的发挥这些资产的职能以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目前,国家的管理手段主要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调拨、处置、报废等的管理。目前,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大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侯马市就对该市149家单位的资产进行了统一的录入和管理。
二、县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构成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框架,但这一制度框架中有关如何进一步保障出资人有效行权履责、如何深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如何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内容还不完善或者有待进一步细化、实化,从而在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难以落实的问题。其次,从县级区域本身来看,配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部分县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的或者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制度,不利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二)管理职能相对分散
当前,县级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来进行,但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也设立了对应科室来参与管理,如财政局设立国有资产管理科,此外,在财政预算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要利用财政资金购买相关的资产,必须列入财政预算。而审计部门则可以对这些单位的国有资产开展审计工作,这种相对分析的职权使得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容易出现“可以管也可以不管”权责不明确的问题。
(三)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未完全结合
当前,县级区域的预算工作主要由财政局负责,但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则相对分散,在预算过程中财政部门不可能也无法对全部国有资产进行盘查摸底,因而容易出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表现在部分国有资产管理单位没有将相关的数据如收入、支出情况真实、准确的进行汇报甚至瞒报,部分单位则违规进行国有资产的处置,部分单位故意夸大或者缩小国有资产未来的收益和支出,从而使得财政预算的数据来源不准确,导致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难以实现有效地对接。
三、完善县级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县级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工程,不仅需要在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和践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还可以从明确职能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推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相结合等方面进行完善。
(一)落实和践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要根据县级区域内部的实际情况完善国有资产统计制度,科学的对县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有形和无形国有资产进行盘查摸底,避免部分国有资产游离于监管之外。其次,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国有资产,要在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上下功夫,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则从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浪费等方面下功夫。此外,要在进一步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完善产权交易、产权转移等相关工作,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国有资产的基本状况进行监管,实现动态监督。
(二)明确职能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积极构建以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中心的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局等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占有、使用、经营国有资产单位的职责,形成一个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其次,要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设,一方面,要细化、实化各种管理制度,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上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训工作,形成一个懂管理、善管理的人才队伍。
(三)推动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
首先,要积极完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预算工作,财政部门要根据市场情况,上一年度乃至于历史上同类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增长或者亏损情况,分析预测下一年度国有资产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形成预算,以此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参照之一。其次,要将这种预算进行有效的分解,并下达到具体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单位,财政部门要与这些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使各单位明确自身的目标,而政府部门则在年度结束后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主体进行严格的考核,以此推动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
参考文献:
1.1国有资产的产权分配不清目前的法律不承认地方的国有资产归属地方政府支配,但是事实上地方政府已经在对地方的资产行驶管理权,导致地方产权与中央的产权不一致。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己发展的需要,凭借行政权力来支配地方的国有资产致使中央资产使用脱节,影响国家整体的发展建设;而中央政府把地方的国有资产全部收归中央的做法,也会极大的挫伤地方国资委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国有资产的实际使用效率。
1.2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管不力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腐化分子,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给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尤其是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立法项目还不够完善,一方是对监管的法律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法律的监管不够系统,导致管理非常的杂乱、分散,没有针对性和强力的约束力。
1.3国有资产使用的预算制度还不完善预算是经过法律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的计划,它指引着国家资产的投放,是保证国有资产使用和管理不出现严重疏漏的基础环节。但是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在使用国有资产方面却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导致国有资产的使用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也不能把国有资产的作用充分的表现出来。
2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法律制定的探索
2.1必须坚持的原则分析国有资产的管理与国家的兴衰强弱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法律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制定和执行的基础。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法的制定和出台,都不能违反《宪法》的根本要求,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法制定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其次,坚持人民民主的原则。国家的权利来自人民,国有资产也是来自人民的,在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法律时,也必须充分发挥民主的特性,让群众参与到法律的制定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再次,细致具体而又分权制衡的原则。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法律的制定要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尤其是各个政府部门对于国有资产有不同的使用形式,要想将这些资产真正的用在为公众服务上,在国有产权内部就要将产权的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管的权力分开设置,规定每一种权力使用者的权力范围。
2.2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法律的内容分析经济法律的制定是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充分发挥为群众服务的重要职能,就必须解决现代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问题:首先,划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管理权限。国有资产是归国家所有的,但是其使用者却有中央和地方之分,法律要明确二者处理地方国有资产的职权,在满足地方政府使用的前提下其余的资产归中央政府支配。其次,划分国有资产使用的范围,任何超越规定的范围或者中饱私囊的人员,都要受到经济法律的严厉惩处,真正起到国有资产监管的作用。再次,细化国有资产使用的程序,如预算机制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符合经济法的规定,这样国有资产的投放才更加有针对性,收益也会更大,群众才能真正享受到国有资产的福利。
3结束语
[关键词] 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08
[中图分类号] F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14- 02
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的手工卡片和报表统计等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机构服务规范的不断加大,国有资产数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医疗卫生机构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用旧体制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往往出现国有资产变相流失、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等许多管理环节中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医疗改革精神及实施方案要求修订的2011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全国《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中重新规定了固定资产定义及核算细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对国有资产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对推进医院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意义重大,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强经济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
1 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1.1 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
医院国有资产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有很大的区别,其国有资产类别来说专用设备占得比重较多,专用性特别强,而且资产更新较快,目前我国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大部分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而没有按照国有资产应遵循的实物管理原则,效率原则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如一些单位对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采购、验收、维护、使用等管理措施,在预算编制时一味追求超前、高标准,单位之间相互攀比,重购买、轻管理,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忽略区域卫生规划、盲目购置大型设备和新建大楼等。
1.2 资产管理手段原始化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落后也是一大问题
各大国有医院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由总务部门、器械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固定资产的模式,缺乏像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这样的职能机构独立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因为医院固定资产特殊性,必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小组,大型贵重的资产没有实行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国有资产使用和管理相脱节,资产管理松散、使用效率低、甚至处置随意、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1.3 资产信息不准确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资产增速较快,资产总量和资产结构变动较大,继续采用报表和固定资产账簿方式管理固定资产,不仅不能把资产的来源、购置和处置等信息反馈给管理部门,而且资产数据缺少事实性和准确性。目前医院资产管理的流程主要是先由资产管理处的管理人员依据发票来制作入库单对入库的资产进行验收,然后再将入库单以及发票交与医院的财务处来进行审核,经财务处核对无误之后,再由财务处进行转账支付,最后再由管理人员将入库单上的所有信息用手工记账,以便备查。
1.4 日常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修购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旧的医院财务制度中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医院按照规定每月计提修购基金时,一方面,固定资产仍以原值反映;另一方面,固定基金仍等于固定资产,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同时,修购基金也增加。各大国有医院都普遍存在超期服役超期补偿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净资产虚增的一大原因。
1.5 盘点清查管理和报废管理
在盘点清查管理上,国有医院都普遍存在对盘点清查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和盘点清查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因为没有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每次盘点时,设备管理员象征性地到各个部门去看一眼。在报废管理上,国有医院缺乏明确的报废原则和标准,造成报废管理工作随意性比较大;一些国有医院还存在报废审批时间太长甚至审批不下来,造成长期账实不符以及废品处理不当、浪费严重等问题。
2 现行制度下国有资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2.1 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医院财务制度》第四十九条规定,医院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或专人,使用单位应指定人员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应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科学的规范的本级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明确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职能,明确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的职能。建立资产购置及使用制度、资产配置制度、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制度、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制度等,并且应当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备案。
2.2 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措施
2.2.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中非营利性医院的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医院国有资产,要在院长的统一领导下,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组成管理系统,明确管理职责,对资产的论证、决策、构建、购置、使用一直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使固定资产充分发挥效益。
医院需要购置资产和如何配置资产,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需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同时,资产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单位存量国有资产的现状及其履行工作职能的需要,审核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这种资产与资金的合理配置过程就是编制国有资产部门预算的过程。
2.2.2 认真开展集中清理
家底不清就难以管理。国有医院应严格国有资产管理,尽快清理手续不全、产权不清的国有资产,避免资产流失。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开展专项清理工作。全面摸清资产的数量、价值、类别、分布结构等,对医院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和登记工作。根据盘点结果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待批准后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
2.2.3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其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
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网络运行、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档案管理记录。按照规定定期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的状况定期作出报告和分析评价,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信息系统,更加全面、准确、动态地反映医院资产的总量、构成、分布和变动等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对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具体做法是开通本单位财政专线,能与财政厅资产管理服务器保持联通状态,保证资产管理数据通过在线形式上报及进行在线业务流程审批等工作。
2.2.4 规范国有资产报废、处置行为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在处置、报废中流失,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国有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处置、报废。
规范资产报废处置工作,通过定期检查确认资产的耗用情况,拟报废的资产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资产管理部门现场核查后报送医院管理层决定是否予以报废。对于确定可以报废的资产,应按照财务处理流程进行处置,做好账务处理工作,保证账实相符。
主要参考文献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近几年来,我国的学者在探索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方面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是获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 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建立,在国有资产中,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就属性而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就是指由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了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事业单位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事业单位所接受的捐赠资产以及其他的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有其他国有资产的共性,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有形成的公共性、使用的无偿性以及补偿的外部性。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经济学者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探索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部分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也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一个统一机构来协调国有资产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在国务院下设了国资委,来专门管理我国大型的国有企业,国资委控制了我国大部分国有资产。但是,还是存在许多国有资产的职能被各个不同的政府部门所分担。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掌管了相当一部分的国有资产,从而造成了现在多头管理的局面。例如,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国有企业的资本的管理是由财政部门负责的,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命则归企业的组织部门。很显然,这样的格局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更不利于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浪费严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普遍较低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单位经费都是由国家财政或是上级部门拨款,这种国有企业的性质和那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计较成本,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国有企业资产配置和布局不合理,购置资产从来就不讲求效率,不能共同配置、进行调剂使用,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普遍较低。还存在着兄弟单位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使资产闲置浪费,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3.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我国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属于国家所有的,这就决定了任何个人不能私自占有和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如此,导致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严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非经营性资产进行经营,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把不属于经营范围的国有资产以低廉的价格租赁或承包给其他集体或私人进行经营、使用,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这些事业单位觉得这些资产是无偿获得的,没有对资产进行保值或增值的压力和动力,这样就容易导致国有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大量浪费,甚至引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流动资产的管理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事业单位的存货和流动资金,由于缺乏规范有效地管理,使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大量逾期的借款没有及时追回,形成了很多呆账、坏账,所借款项长期内无法收回。
第三,不能对资产进行规范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在处理那些闲置的资产和已经淘汰的设备时,有的事业单位对这些国有资产不进行评估或者评估过低,甚至对尚有使用价值的设备进行随意报废,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流失。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商业荣誉、专利权、知识产权、著作权、科研成果等,这些都是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而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更没有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入账处理,因此经常发生这些无形资产低价转让或无偿使用的现象。
4.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配置上不合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国有资产配置混乱的现象,例如房车、公务车、计算机等配置不合理。很多机关单位的处室都配备了车辆,而同一级别的机关办公用车都比较短缺。事业单位的各项办公资产管理现象也是非常混乱的。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科的很多工作人员,以及仍在工作岗位上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达不到先进的业务管理水平,而且从事管理工作的时间比较短,管理经验比较匮乏。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
从上面的问题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改革虽然进行的如火如荼,而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加强对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改善。
1.明确职权,分清责任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一般都是通过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来实现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职能的部门也不能进行直接干预,这样就使得企业法人与政府之间隔离。即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国有资产经营权分离,促进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独立运营。
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从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现状来看,对固定资产管理过于松懈,没有一套长期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所以,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各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这是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当务之急。另外,事业单位对实物资产要进行登记管理,加强对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必须强化监督机制。把国有资产交给不同级别的政府进行管理和使用,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任务分派到政府的每一个具体的分级机构,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首先,有关的单位和部门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文件,为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定合理有效地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并且严格监督它的执行情况。其次,要有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负责管理和维护被占用的国有资产,而且负责监督下属部门对它们所占用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情况。建立起完整的考核制度,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以及增值的状况,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和财政部门、监察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考核工作。对考核中比较突出的单位给予适当的表彰或者奖励;对于考核成绩落后、违反了相关规定并造成国家资产流失的要给予一定的处罚或处分,对于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4.加快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和事业单位的定位密切相关,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时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快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体制改革,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必须把公益性事业和非公益性事业区别开来,由政府负责公益性事业单位的配置,而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就要推向市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必须无偿的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而且得不到利益的回报,很大程度上依赖资产进行维持生存,有的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对现存的资产管理体制,要尽力维持,来确保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以及人员的相对稳定。而非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加快其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
三、结语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完善公共财政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毛程连,程北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03).
[2]张凤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财会研究.2010(06).
[3]罗承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现代商业.2010(32).
[4]冯浩,谢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财会通讯.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