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3G;就业前景;资费;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江敏(1982-),女,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黄祎(1980-),女,四川渠县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33-02

3G,[1]全称为3rd Generation,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随着全球3G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国也开始了3G产业的大规模建设。2009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3G牌照,从此中国真正进入了3G时代,3G网络的发展呈现出迅猛之势。尤其在网络建设、用户发展、投资拉动、终端完善、业务市场培育等方面,三大运营商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贡献。

一、3G网络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终端的日渐丰富,3G在我国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总体上,2011年是我国3G大发展年,从全年数据分析,3G已经是我国运营市场毫无争议的主角。根据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就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市场份额分析,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定型。中国移动“大佬”地位岌岌可危,2011年全年新增3G用户(TD制式)3051万户,其3G用户总数达到5121万户,3G市场份额仅为40%。中国联通WCDMA漂亮“翻身”,全年新增3G用户2595万户,成功完成年初新增2500万户的目标,其3G用户总量为4001万户,3G市场份额为31%。中国电信天翼慢慢腾飞,全年新增3G用户(EVDO制式)2400万户,3G用户总量为3629万户,3G市场份额为29%。综合来看,2011年3G基站总数达到81.4万,新增3G用户合计为8046万户,国内3G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27亿户,在国内9.76亿移动用户总量中,3G渗透率已经超过13%。从国内3G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当3G用户渗透率超过10%的临界点之后,3G用户将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目前业内对2012年的3G用户增长都较为乐观。

1.利好因素

国内外影响3G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网络、终端、业务等,不难发现,在2012年上述市场因素都将持续利好,[2]为3G加速普及增添了动力。

(1)网络建设。从网络建设来看,目前我国的3G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全部城市、县城以及大部分乡镇,在2012年3G网络建设的主要工作将转向室内覆盖以及盲区补点等,进一步促使网络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网络质量的提升,这将为我国3G加速发展提供保障。

(2)终端发展。三大运营商在2011年均将终端视为战略重点,注重从类型、覆盖面以及芯片等多个角度解决终端瓶颈,从而推动了3G的快速发展。展望2012年,运营商的3G终端战略将继续强化。中国联通表示将不断完善3G智能终端产品体系,继续深化与终端厂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开拓1000~2000元终端产品市场,加大千元智能机推广力度,让3G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中国电信在3G终端上走细分化道路,推出了四款3G业务特色终端,并表示2012年将继续促进终端与业务的结合,推动基于智能手机的创新应用的发展。中国移动在终端上小步快跑,推动了TD-SCDMA用户数的增长。展望2012年,无论是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成立,还是与终端厂商合作关系的加强等都将成为终端发展的利好因素。

(3)业务开展。就业务来看,移动支付、移动位置、微博、SNS、移动音乐、手机视频等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而用户对业务认可度的提升也将推动3G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利弊因素

众所周知,全球3G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从2001年到2005年的第一阶段,受经济发展缓慢、3G网络覆盖有限、用户接受度不高、缺乏有吸引力的3G应用等因素的影响,全球3G发展缓慢;此后,随着上述各种问题的一一解决,3G开始快速增长,如日韩一些运营商,3G用户数甚至达到移动用户总量的80%以上。当所有人都对3G市场充满了憧憬的时候,笔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还要多久中国的3G才能像日韩的3G一样普及?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用?是什么因素阻挡了3G前进的步伐?

(1)资费过高仍是最大的“拦路虎”。[3]在一项调查中显示,目前70%以上的3G业务用户认为3G资费过高,这个结果完全是意料之中的。当然,虽然运营商也很清楚这个问题,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短时间内资费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高,毕竟我国人数过多等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一旦资费大幅下降则必然带来诸多的连锁反应。

(2)内容建设不足,实用性不强。3G虽然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但相对而言,用户们在3G业务的使用率上还是很低的,大部分用户主要是使用3G的数据业务,如网页浏览、下载音乐、网络游戏等娱乐功能。而视频通话等业务价格偏贵,影响了人们的使用。国内的运营商目前在内容开发上还远远不足,虽然目前各运营商都仿造苹果的路线开设了应用商店、手机阅读等业务,但真正吸引用户眼球的业务还很少。

(3)2G已经满足应有网络需求,没有更换的必要。中国现在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向老龄化趋势迈进,据调查,最想使用3G的多数为20~39岁的中青年用户,可以想象,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他们的主要业务需求是语音业务,对于数据业务,使用甚少,原有的2G网络完全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完全没有更换的必要性。对于青年用户来说,资费又成为了瓶颈。所以更换的必要性成为了3G发展的又一大阻碍。

二、3G发展与就业及人才需求的关系

整个3G行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带动用人需求的井喷式的增长。据计世资讯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所以懂得3G技术的人才势必成为各大企业争夺的热点。 以电信行业为例,电信行业是3G人才的需求大户。由于3G持续升温,这方面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随着IT技术向其他行业不断渗透,集数字、通信、娱乐等于一体的产品消费已经深入人心,与手机和互联网相关的复合型软件开发人才将会成为IT业的抢手货,有经验的3G软件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至20万元之间。以Android为代表的手机开发工程师,更是炙手可热的岗位之一。另外,在3G网络的基础建设维护方面,从前期规划设计、设备的开发销售、工程建设实施,到网络数据开发及后期优化维护等都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高职通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培养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是非常困难的。这要求学生既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又要学会软件工程、JAVA编程等,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高职学生来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高职院校通信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如何呢?

1.通信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分析

目前高校通信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分析如下:70%左右的毕业学生主要在电信、移动、联通的第三方公司或者合作公司从事2G和3G基站、宽带数据业务的建设、维护和网络优化,20%左右的学生直接或者间接从事业务的推广、销售、客户服务的工作。所以,3G的发展为通信专业学生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这其中包含3G网络的建设(如工程实施、开局,督导)、维护、优化(测试、数据分析)工程师,也包含3G业务的推广工程师,还涵盖终端的销售工程师、通信保障技术支持工程师及与3G相关的宽带数据维护工程师等职位。

2.高职通信专业的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虽然就业机会较多,但是挑战也是存在的。据调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首先要求学历必须是本科,这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在同等条件下,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竞争一家没有学历限制的好单位,高职学生也会处于弱势,其原因不言而喻。所以高职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是比较尴尬的。但是不是所有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都不容乐观呢?其实并不是。统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发现,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率也一直保持在80%以上,企业满意度达到95%,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从上述可以看出:目前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但为什么有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却不理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3.解决高职通信专业就业措施分析

随着3G的大发展,作为基础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只有找准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第一线的职业能力、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创新全程职业模拟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五步还原”以职业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建设学习情境,模拟职业业务,以与现网商用设备一致的教学实训设备实施教学;模拟职业环境,把学习情境实施转化为真实工作过程,把学生的培养过程转化为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工学结合”。

(2)课证融通,引入行业企业职业资格认证,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中兴等通讯公司合作,引入企业认证模式,将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会贯通。学生完成课程以后,由通讯公司对其进行职业能力考核。通过认证考试的学生可以获得通讯公司颁发的资格证书。该证书得到行业的认可,为学生就业提供捷径。

(3)企业顶岗实习,学生与就业平滑接轨。企业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时即可立刻走上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真正提高了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的职业针对性,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四、总结

与全球3G大发展相比,中国3G还处于起步阶段,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时代,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每一位通信建设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如何培养适应3G发展的人才,为广大莘莘学子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是每一位通信教育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北京邮电大学无线新技术研究所.3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摘要: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根本宗旨,文中以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为例阐述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校企联动;工学结合;就业模式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学生就业难度加大,需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工学结合是一种工作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即学生一边学习,同时去实习场地进行实习,从而将学习与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模式的教育体系,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因此,有效地构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指导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快,但我国的电子商务体系还有待健全,基于这种国情,在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有必要构建一个就业指导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会使国内电子商务人才的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也会使学习该专业的学生有一个较为乐观的发展前途。

一、电子商务专业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

1.在学校的实验室通过专门的软件模拟实际操作。但由于真实的商务活动环境要比模拟环境复杂得多,且模拟软件存在着不能及时升级的问题,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受到限制。

2.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真实,但学生的参与度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达到“校企联动,工学结合”的教育目标,只有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才能带动电子商务教育模式的发展。

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据专家测算,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累计超过400所。然而通过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就业质量并不是理想,这就需要建立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工作适应能力。

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指导的实施方案

从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已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方式生产经营。要为学生们建立一个就业指导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了解该专业的动向。

1.通过与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适宜企业开展网络贸易(企业诚信通、中国供应商)需要的项目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网络贸易操作能力。缓解地方传统企业因缺乏网络贸易人员而失去网络贸易的机会与市场,实现与地方传统企业的合作,成为传统企业从事互联网贸易的人才培养基地。

2.通过与其他电子商务企业、传统企业合作,开发适宜企业开展商务岗站推广、产品网上营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项目课程(讲义),从而提高学生从事电子商务运作的能力。

3.通过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与电子商务型企业、传统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适时合作开发既适用于学生技能培养,又适合企业员工系统培训的项目,为电子商务型企业、传统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储备。

4.通过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校大学生创业园的参与度,拓展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利用互联网创业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创业中学会做事、做人,使他们经过三年的创业学习与准备后,在走出校门时就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5.成立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工作小组,同时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检索资料,参考社会上编制问卷调查的通用步骤,采用问卷及跟踪调查的方法,获得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及能力要求的基础数据。根据专家认证结果改进与完善教改方案,完善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同时进行相关“全真”项目的开发,建立起“全真”项目带动下的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教学体系,形成可操作的能力考核及评价标准。

三、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指导体系应采取的措施

1.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需要贯穿学生整个的学习阶段,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这样的体系,这就需要学校就业部门在指导中去获得经验来完善适合所有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指导工作队伍可以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实施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模式,就必须建立一个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就业指导方式、方法,提升就业指导的层次和水平,促进就业指导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指导,群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学生的理想和期望都有所不同,就业指导的方式和内容就会有些差别,对那些由于期望值过高而失去信心的学生要进行特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自我生存的问题,顺利走上就业岗位。

4.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和开发体系。就业指导工作从内容上看,是一个与高校其它活动相联系的、环环相扣循环链条中的一环。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不能脱离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指导活动的过程体现为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它所反馈的信息又是高校确定和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方向,进而提高就业指导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依据。

总之,就业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适应社会形势与环境的变化;要继续加大就业市场的开发力度,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学生建立更加健全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开放式办学力度,不断吸取与发扬先进文化,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啸.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

业,2006,(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