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殊教育的概念

特殊教育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教育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殊教育的概念

特殊教育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电工电子技术 BTEC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40-02

一、引 言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家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随着我国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强,早在多年前就引入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的教学经验,英国BTEC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其“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相比,BTEC教学模式有着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二、BTEC教学模式的特点

BTEC 课程没有指定教材,只提供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HND(BTEC)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是以满足工厂、企业对教育对象的要求为基本原则。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而不是传统学科。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自己编排授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来自于工厂、企业的实际案例,学生在学习时要学到雇主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BTEC教学不是以最后的考试为考核依据,而是以课业为主要形式的评价和考核依据,所以课业的设计在BTEC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业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目标。

课业是以一系列任务的形式,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活动,由教师设计、布置、指导和评估。学生在自主完成课业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若干项专业学习“成果”。同时,课业规定了学生必须发展的通用能力领域及应取得的成果。通过课业的方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得到发展。教师根据学生课业完成的情况,对学生掌握专业能力的情况进行评估,都必须达到及格标准。具体评价时,分四个等级——D、M、P、F。其中D(Distinction)为优、M(Merit)为良好、P(Pass)为及格、F(Fail)为不及格。教师将根据相关的规定及每次课业中的具体要求,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取得较好的课业等级,对学生完成课业的质量进行认定。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石,它涵盖的内容丰富,包括物理、数学知识还有电路理论。电工测量技术,甚至还有电机和控制、PLC和电子技术等电领域多方面的知识,是多种电类基础知识的综合。课程涉及的内容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随着高等学校扩招人数的不断增加,高职生源素质的普遍下降,理论基础薄弱。原有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讲的深等问题突出,《电工电子技术》成为学生怕学、难学的一门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根据BTEC的教学理念,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大纲针对学生的特点作了一定的调整,大纲包括基本电路原理、二端口网络、复杂波分析和RLC电路的暂态分析四个部分。从课程的能力结构着手,学生应主要掌握应用基本电路原理分析电路的能力,应用二端口网络模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以及设计电路的能力、分析复杂波问题和分析电路的暂态工作过程的能力。

四、课业的设计和实施

课业设计的背景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和生产实际。课业活动多样性可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社会调查,到图书馆和上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到企业实习等多种方式来完成课业任务。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的能力要求确定了四次课业,每次课业包含1~2个任务。见表1。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在专业一体化教室中进行,以课业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做到精讲,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的学提供背景条件,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充分利用专业教室的资源,使用EWB仿真软件和实际电路器件来搭建电路,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讲完基本的理论技能后,教师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从设计到操作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强调组成学习小组进行活动,教师针对学生的性格、能力、特长差异指导学生合理组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采取小班教学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使学生获得均等的学习机会。教师也可加入一个学习小组,只是咨询者、顾问和学习伙伴的角色。另外,打破课程教学的时空界限,采取课上课下结合,每周教师都会找学生在课下单独讨论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课业;同时学生也可以给教师提意见,达到师生互动。课业成绩及时向学生反馈,学生也可以与教师对评估的成绩平等地交换意见。

学生在完成课业的活动中要做好记录,收集并保存“证据”。学生用“证据”来申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证据有多种形式,如工作日志、报告、总结等。

在课业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组完成作业时,有同学不积极,依靠其他同学的成果完成自己的课业;有同学不能按时提交作业,甚至有个别抄袭现象。教师通过采取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课堂教学中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教师则主要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另外,教师要求小组内明确的分工,安排时间与小组同学进行单独谈话,请他们陈述,自己在小组活动中承担了哪些任务,具体作了哪些工作,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避免发生“不劳而获”的情况。另外,在课业中明显标识截止日期,并反复强调按时交作业。对于抄袭的学生决不纵容,一律退回重做或按照不及格处理。

五、教学效果

实施教学的两个班(1)班20人、(2)班12人的总成绩如图1和图2,同其他非BTEC班的《电工电子技术》的成绩比较有大幅提高。共有一名学生不合格,四名学生重做后合格。不过成绩还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通过BTEC学习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不断的与教师沟通改进课业,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学生在这种过程评价中慢慢进步。教师只是把学生领进门,学生要完成课业还需要自己去查资料,去图书馆利用各种资源,与其他老师同学交流,甚至到校外与专业人员交流,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会了管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自己的学习证据汇编。增强了整理复杂资料的能力,为以后求职时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图1 BTEC(1)班成绩分析图 图2 BTEC(2)班成绩分析图

六、结束语

作为BTEC教师仍面临很多挑战:

1.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

教师不仅要备本课程的内容还要备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甚至还要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但要重新温习多个相关学科,更要将知识之间的关系想清楚、弄透彻。如电工电子课程需要软件操作、数据分析、电路焊接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对无线电通信和有线电视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每节课中涉及多个学科,而且这些知识是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这就给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上课前想得更全面些,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大大的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BTEC教师之间多多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

2.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真正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讲好BTEC课程。教师只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才能设计出带有实际工程背景的课业,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如果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将会在课业设计、授课等多方面遇到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BTEC课程是真正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精髓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凌杰.HND(BTEC)中英合作办学的本土化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6(12)

特殊教育的概念范文第2篇

 

“课程范式是特定时代里相互适切和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的教育内容及其规范化结构程序、课程成就和课程观念的集合体。”它“蕴涵着一组关于课程现象、课程探究活动的基本观念,它们构成各种具体的课程理论学说和课程实践活动最基本的预设前提和理论基础,为人们提供解决各类课程问题的基本观念、规则和范例。”[3]课程范式一词在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方面的研究中很少出现,但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主要是着眼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概念重建和体制创新作为基本前提,研究基础教育课程范式的转型问题。把课程范式引进特殊教育课程研究具有同样的意义。伴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经历了由医学养护模式、心理发展模式到社会生态模式的转向,与之相对应也逐渐形成了补偿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功能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范式。由于不同时代不同的课程范式反映了不同的特殊教育课程观及其价值取向,它不仅影响着特殊教育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整个过程,也引发对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的争论,甚至被称之为“范式的战争”,可见其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此,探讨特殊教育课程的范式问题对于把握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推进特殊教育理论建设,不仅具有形而上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的反思和指导意义。

 

二、特殊教育课程范式的演进

 

(一)补偿性课程范式

 

补偿性课程范式始于19世纪,其对应的教育模式为医学养护模式。这与当时特殊需要学生的安置方式有极大的关系。在西方,特殊教育原本是一些慈善机构提供的照顾性质的工作。特殊教育课程的目的,基本上是要帮助“一些因身体受损或其他问题导致学习上及其他困难的学生,把他们隔离加以照顾”。补偿性课程范式是基于医学理论的假设所形成的课程价值取向,即“把特殊儿童看着是有某种病理缺陷的个体,进而设想这些学生需要特殊的教育”。[6]医学的实践特征就是关注疾病,认为残疾是由个人内部的生理疾病或功能混乱造成的。因此,医学总是设法通过衡量身体、心理缺损、伤残的程度,然后找出治疗康复的方法和措施用以克服、消灭“残疾”或补偿“缺陷”。因此早期机构化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如何通过医学的治疗、矫正来适应学生的需要。补偿性课程范式的目标主要聚焦于学生技能缺陷的矫正和补救,即人们常说的“缺什么,补什么”。如聋童因为耳聋不会说话,就想方设法地试图通过言语、语言的训练,促进他们说话的能力。

 

补偿性课程范式在早期特殊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至今还有一定影响。基于医学假设的补偿性课程范式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首先,它关注学生本身的残疾缺陷及其对学习的影响,能够针对残疾引起的学习困难与障碍,进行缺陷补救教学,其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其次,强调对影响学生学习缺陷的诊断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特殊教育需要,并根据缺陷的原因、特点,采取相应得当的措施,尽可能地矫正或补救学生缺陷的领域和技能。在课程设置上以感觉替代训练和认知的心理补偿为主,诸如定向行走、口语训练等,而文化知识性科目则相对稀少、简单、浅显。医疗养护模式有其明显的弊端,由于它聚焦于学生的病理缺陷,却忽视了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往往夸大残疾的负面作用,把残疾学生看成是一种社会负担,往往造成一种普遍的教育低期望值;而病理学诊断、分类的结果,又极易带来一种消极贬损的标签效应;同时,专注于缺陷领域的训练,常常忽视认知、行为、情感等其他领域能力的培养。

 

(二)发展性课程范式

 

在特殊教育领域,发展性课程范式是在对补偿性课程范式取向的质疑批判中兴起的,其对应的教育模式为心理发展模式。20世纪初始,伴随着“回归主流”运动,在“所有孩子都能学”、“所有孩子都可教”的口号下,许多教育研究者采纳心理学的方法研究教学和评估,其中包括从事特殊教育的心理学家,“他们直接用发展性障碍、行为障碍和学习障碍来指称替代医疗养护模式的残疾的分类”,使心理发展模式的教育渐趋成熟。

 

发展性课程范式是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假设,认为残疾学生的发展虽然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但同样遵循着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们在认知、交流、情感、运动和生活自理技能方面和其他人一样有着同样的发展顺序和层级性。因此其课程内容也应包括儿童发展每一阶段、层级的重要能力的教学,即以各个里程碑式能力的先决条件为目标,通过任务分析,将需要学习的能力或技能分解为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课程目标层级。如果儿童不能掌握某技能,就必须降低学习的层级,直到儿童能够达到教育目标。发展性课程范式承认,由于障碍的影响,残疾学生发展的速度可能慢一些,但是除了需要更精细或更强化的学习训练外,它们在发展模式和序列上是和其他学生也是相同的,如排序、行走、系鞋带、说出字母顺序的学习等。因此,对于那些有障碍的特殊需要学生,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来证明其自身和非障碍学生有同样的发展顺序,尽管在发展速度、发展程度方面会有所差异。基于心理发展模式的观点,发展性课程比较强调课程结构的严密性和层级性,且能够使用正式的测评方法。课程设置总体上除了保留一些康复补偿训练科目外,其他科目追求与普通学校一致,在学科教学中更强调知识学习的逻辑顺序和系统完整。

 

发展性课程的层级性为诊断儿童的能力和发展水平提供了剖面图,并为特殊儿童与正常发展同龄儿童的比较提供了基础。比起医学养护模式的价值取向,发展性课程给予了学生更高的教育期望,也部分地淡化了标签的消极影响,但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对于不同的障碍类别或不同障碍程度以及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性课程的优势也有所差异。它比较适合于智力功能没有受限或障碍程度较轻的学生,但对于重度障碍学生则不太适宜。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性课程的设置理念受到认可,认为它能有效提高特殊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对于视障、听障等类别的学生能较好的促进系统的知识学习和学科能力的发展。然而,单纯以知识、能力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如果没有与生活建立联系,就不具有生活准备的意义,也就不能满足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要求特殊需要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展现出较好的社会适应性。这时,发展性课程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就暴露无遗。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学生未来必须应对只有在适应社会环境的动态过程中才会产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心理、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自身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解决的,而是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通过适应、调节、平衡等环节逐步使问题得以解决的。

 

(三)功能性课程范式

 

正是因为发展性课程范式的价值取向不能解决特殊需要学生自身能力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协调互动问题,于是人们又强调了另一种课程范式一功能性课程。功能性课程范式对应的是教育模式是社会学生态模式。社会学生态模式是基于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假设,认为残疾形成的障碍只是表示个体(有某种健康状况)和个体所处的情景性因素(环境和个体因素)之间的发生交互作用的消极方面,即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功能受到限制。这种功能性的限制不仅有生物因素,还有社会因素,是生物与社会因素的综合。比如,双腿截肢的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没有行走的能力,而只是行走的功能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不仅仅是因为双腿残疾,也包括环境的因素,如果我们提供轮椅,把楼梯改造附加有安全的坡道,他同样可自己独立地行走、爬楼。因此,在生态环境的视野中,对于特殊需要学生,在残疾或特殊性的归因上强调不能单从学生本身的身心特征去认识,还应该从学生的行为与环境关系去看待,注意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特别是要提供各种环境性的系统支持,来帮助他们克服或消除障碍带来的消极影响。

 

功能性课程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特殊教育学者雷诺和伯奇提出,而它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却是源于1992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修改智力障碍的定义后,把智力残疾不再看作是一种能力缺陷,而是智力功能与适应性行为受到限制。此后,功能性课程的理念也被广泛地渗透于其他发展性障碍、感官性障碍、身体障碍及多重或重度障碍学生的课程开发。功能性课程范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功能性学科。

 

所谓“功能性学科”是强调要把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指“那些服务于个体当下和未来生活的学科性知识和技能,诸如生活中阅读菜单、书写便条或一般性的付费计算等”。[8]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中的“实用语文(数学)”或“生活语文(数学)”的概念就是对这种“功能性”的强调。功能性课程范式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在课程理念上要求超越发展性的课程取向,注重环境与学生障碍的关系,强调环境支持重要性及环境障碍的确认与消除。在课程的目标上,它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那些常用的、儿童有学习动机的技能,即关注个人在日常生活领域,包括家庭、社区、工作场所、休闲和学校环境中所需要的技能和行为发展,强调学生获得与年龄相当的技能,促进个人社会生活的独立性和参与性。因此该范式首先要将现实生活中要求的能力和技能一一列出,作为课程的建议目标,并将这些目标与儿童在预期环境中将取得的成果相联系。在课程内容上,重视内容选择的生活意义,即学生所学的一定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特别是与学生具体的家居和社区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发展出教学主题,为他未来自食其力做准备。在课程的实施上,强调知识、技能学习的整合性和学习生态系统的个别化支持,从家庭、社区到学校,从教育到医学、心理、社会等各专业都要提供系统的支持与服务;同时,要求在实际教学时,主张应该立足于真实生活环境学会生活技能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由于功能性课程见效快,动机明显,易于掌握,因此特别适用于有严重障碍的儿童。

 

功能性课程范式的价值取向揭示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转变了残疾形成的障碍仅对于个人缺陷的解释,着重于环境的个别化支持,对于提高特殊需要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标志着特殊教育课程理论革新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但是功能性课程往往忽略了儿童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走向极端,片面地强调功能性技能的训练,很有可能忽视学生潜在的其他能力,导致教育的平庸化,就像学者汤姆林森所说的,“成为一个没有知识的学科课程”。

特殊教育的概念范文第3篇

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新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实施的环境下,越来越让我们懂得德育工作在一个学校的重要性,德育乃教育之首,那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怎么样把教育之首——德育,抓到实处呢?凭口号?凭装装样子??……不,这些都不能适应现在的聋哑孩子和智力损伤的孩子那获取外界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欲望了。所以我们要把德育工作做仔细,做准确,必须以德育工作实效性和不厌其烦为工作准则,让我们涟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健康向上发展,努力把这一群特殊的孩子培养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好学生,为学生将来成为残而有为、受社会欢迎的社会人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本着我校的实际情况,特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指导思想

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面对新的形势,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二、工作思路

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三条主线:班级管理,养成教育,安全教育。

三、工作内容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组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德育组的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继续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

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寝室、教室、包干区的评分制度,使其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真正体现评比制定表扬先进,鞭策后者的目的,通过各项工作的评比来促使形成全校班级之间进行互相的竞争,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德育组将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德育组将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时刻强调学生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时时做的原则。积极检查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德育组将会把安全工作视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7、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认识、成长和锻炼。

(1)、在校园内大力开展“行军礼”活动。切实提高师生之间乃至于与外界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2)、开展“一枝笔”随身带的活动。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当在校园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学生可以拿出笔来礼貌的询问来者:请问您找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也可以感动来者,使来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3)、养成“轻敲门”的好习惯。学生因为听力损伤,敲门时往往不能顾及到常人是有听力的这一客观事实,敲门声音会很大,不但影响其他办公室的工作,还给门带来一定的损坏,再说“轻敲门”也是一种礼貌,即使有急事也使自己不乱于方寸之中,学生如此,教工更应如此。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我们学校的人文环境。

(4)、让“尊师长”的好风尚在我们校园内蔚然成风。

(5)、继续开展“爱同学”的活动。让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好习惯届届相传。

(6)、开展“祭扫烈士”的爱国教育活动。

(7)、开展“助残日”的庆祝活动。

(8)、开展“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

花点时间读书,那是智慧的基础;花点时间思考,那是力量的源泉;花点时间观察,那是认识世界之路;花点时间对残疾孩子微笑,那是灵魂的音乐。

生活中,幸福既是物质生活的概念,又是精神生活的概念;既是享受的概念,又是创造的概念。而我却以自己能在特殊教育这片芳草地里,永远的耕耘而乐此不疲为幸福,这才是我追求幸福的完整的概念。

特殊教育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纳教育 产生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05

特殊教育的发展从隔离走向全纳,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从1994年西班牙萨拉曼卡会议以来,全纳教育逐渐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研究主题,该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其发展寄予了无限的、美好的期望。

1 全纳教育的含义

尽管全纳教育提出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国内外对全纳教育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每个学者和实践者由于各自的背景不同、研究领域或学科不同,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国内外众多研究者根据对《萨拉曼卡宣言》的理解,结合了全纳教育实践,各自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英国的托尼・布思(Tony Booth)认为,“全纳教育就是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地区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的过程”。我国学者认为,“全纳教育是这样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根据《萨拉曼卡宣言》关于全纳教育的相关内容,笔者认为,全纳教育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学校必须无条件地接收学区内所有的儿童,并为这些儿童发展所需的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全纳教育的核心是,把教育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教育不仅仅是个人获得优先基本技能的简单过程,而且是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要素,是人类实现和平、自由和正义理想不可或缺的途径。

2 全纳教育的产生

随着特殊教育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时代的车轮来到20世纪,由于教育民主化已越来越深入民心,人们开始广泛认为,应该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公平的学校教育。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欢迎和认可。

2.1 20世纪70年代

在1971年和1975年,联合国分别通过了《弱智儿童权利宣言》、《残疾人权利宣言》。宣言认为,残疾人享有与同龄人一样的平等权利,社会应对他们进行医学和心理的治疗与康复,同时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平等的教育和职业训练,最终促使他们的各种潜力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和发展。

1975年,美国国会颁发了《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94--142公法)。“最少限制环境”是该法案的一大亮点,它也是安置特殊儿童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核心点是安置特殊儿童最大限度与普通儿童在一起学习、活动及生活,也就是使特殊儿童接触普通儿童与主流社会的限制减少到最低程度。该法案同时还提出社会应当给各类残疾学生提供恰当的课程、教学、活动以及更充分的服务,以帮助他们有一个好的发展。所有的学校都不能拒绝或排斥各类残疾学生的入学,还要求必须提供给他们合适的安置与合理的课程。

2.2 20世纪90年代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该宣言声明:第一,每一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有获得可达到并保持可接受的学习水平的机会;第二,每一个儿童有其独特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第三,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第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而这些学校应以一种能满足其特殊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来接纳他们;第五,以全纳性为导向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创造受人欢迎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以及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此外,普通学校应向绝大多数儿童提供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效率和效益。《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正式提出“全纳教育”概念,并号召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全纳教育。这在国际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真正拉开了全纳教育的序幕。

3 全纳教育的发展述评

从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至今已接近20年。全纳教育的原则在大会的宣言中得以体现,它关注所有的学习者,特别是那些在传统意义上被排斥于教育机会之外的学习者。这一理念正逐步在世界各国推广和发展,各国还据此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来给予制度保障。

英国对全纳教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它把全纳教育看作是对一体化教育运动状况全面改造的结果,并逐渐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始实施全纳教育政策。在英国各地,许多特殊教育研究者开始研究和倡导推广全纳教育:开设全纳教育知识讲座和相关课程;组织全纳教育研讨会,广泛开展交流和传播,逐步建立全纳教育研究机构;主办全纳教育专业刊物;结合地方教育当局,积极推动全纳教育的实施;编写全纳教育实施指南,参与指导全纳教育的开展工作;参与全纳教育教师的培训;开展对全纳教育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1994年,英国教育部颁布了《特殊教育需要鉴定与评估实施章程》,进一步表明了对地方教育当局和学校成功实施全纳教育的期望。1997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发表了题为《所有儿童的成功: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绿皮书,重申政府的政策是提高所有学生的教育标准,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2004年,《特殊教育需要者教育法》确保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能够享受相应的学习权利,帮助他们在离校前获得相应的必要技能,帮助学生家长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特殊教育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专业化 内涵

自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各国面对教师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只追求教师的量而忽视教师的质,使教育质量下降。对此,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教师在教育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教师应与医生、律师一样具有专业性。自此,教师的专业化研究进入了社会关注的范围内,也推动了研究者的研究热潮。

一、对特殊体育内涵的诠释

特殊体育学是一门相对新兴的体育学科。近30年来,这门学科在美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亚太地区经济较发达国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有关特殊体育学学术领域问题的研究却是百家争鸣,尤其是近年来对于什么是特殊体育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至今,对于特殊体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界定。广义的特殊体育是指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年龄平均水平的任何群体的人提供的体育服务,包括为各年龄阶段伤残疾病人、智力超常人、体弱多病、忽视锻炼的人提供的体育服务。狭义的特殊体育主要是指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年中小学学生平均水平的在校残疾学生提供的体育服务。

1.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标准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具有价值的观点,教师专业化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却显得有些滞后,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尤显突出、几乎空白。为此,本文将根据笔者在此领域所做专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特殊体育发展的状况,从个体专业化内涵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进行探讨。

2.具备从事特殊体育的良好专业道德

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是专业的一个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教育展望》中指出:在新的教学道德规范中,专业化和专业精神将围绕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道德定义而达到统一。因此,教育概念的实质是一项道德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化首先是以道德要求为基础的。教师的专业道德是特殊体育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专业准则。其主要体现于:

其一,投身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崇高敬业精神。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应建立在志向和兴趣的基础上。崇高的敬业精神,包括明确认识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价值观念,积极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工作理想和全身心的投入。教师的良好形象和魅力是通过智慧和汗水的奉献换来的。所以一个特殊教育教师只有对特殊教育工作倾注了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做到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才能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精神享受。

其二,具备特殊体育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学习机械化、情绪多变的特点,这使得教师更应为人师表。此外,由于特殊教育性质、意义、内容和我国特殊体育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建设者,就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职业自律性、非盈利性的服务动机,对教育对象不求回报的关怀和公正无私的教育爱,呕心沥血的奉献品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合作、行之表率的品行等。

其三,应有健康、积极的个性。做特殊体育教师还应有良好的个性,包括积极向上的工作动机,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尊重感、自我满足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以及耐心、成熟、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等人格特质。面对社会对特殊教育的种种不理解、学生的多变等内外部压力,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做好自我调节。

3.从事特殊体育事业的专业能力

与教师知识一样,教师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合格的富有专业化训练的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独到本领,也是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和与众不同的教学艺术的特有方面。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从教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的核心因素。

特殊教育领域中,特殊教育教师在其教育过程中有着普通教师从教所需的能力,也有着自身教学环境所提出的更多实施特殊教育的能力。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性、特殊性和身体的病态性,特殊体育教师有着比普通学校教师更高的能力要求。除了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体现于:与不同需求人打交道的能力、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各界人士合作的能力、体育康复指导能力、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