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数学知识归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差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平稳过渡衔接的意义

学生在升入高中后,普遍出现不适应高中学习的现象,尤其是高中数学。数学作为一项工具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多的多,学不好数学,会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多总结和研究,帮助学生能够尽早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差异性

1.数学能力培养不同

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学内容的深度降低了许多,数学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代数和几何是构成初中数学的两部分,代数要求学生培养一定的运算能力,几何以平面几何为主,要求学生培养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的数学引入了许多新知识,如函数、圆锥曲线、立体几何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有很强的运算能力做基础,并且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简面证明扩展到空间想象,而且题型出现复杂化,不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要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

初中和高中对数学能力的培养不同,使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利用已有的数学能力已经不足以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2.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仍然是被动学习为主,对教师的依赖性强,而且初中学生年龄偏小,仍然比较贪玩,对数学学习的归纳总结远远不够。

高中学生更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自习时间延长,对学习的自觉性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数学以外,其余课程较多,及时归纳总结对帮助知识点的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在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对数学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是出现数学成绩下降的一方面原因。

3.教学方法不同

初中数学于知识点较少,易于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往往会耐心地将知识点教给学生,注重于结果的教学,学生只要能够牢记这些知识点,多做习题,熟练掌握后数学一般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高中数学知识面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很高,教师一般在将知识讲述完后,对典型例题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分析和归纳方法,注重于过程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2]。

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师偏重点不同,使学生在刚升入高中后,对数学的学习会明显不适应。

三、初高中数学教学平稳过渡衔接的方法

1.调整学生心态

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依然是习惯性地利用原先的思维方式,采取被动式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上经过种种不适应之后,往往容易出现消极的心态,这是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开展的[3]。

所以在学生升入高中后,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转变认识,对发现有消极情绪的学生,要加以鼓励,保证学生能够拥有积极学习的心态。

2.初高中教师加强研讨工作

教师对学情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要定期组织初中和高中教师的研讨工作,分析学生的学情,并且对数学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意见充分进行交流。

这项研讨工作首先是学情的掌握,分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注意发现初中和高中数学知识的断层,将一些初中课本没涉及到的方面,高中课本也没有提到,但是在应用中会出现的知识,仔细进行记录并编成教案,给学生补课。

其次要注意交流教学的方法,仔细比对初中和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研究在过渡期间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平稳的过渡。

3.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学生进入高中后,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点的学习,更要把重点放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和情景模拟,引起学生对数学新知识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来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4]。

4.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教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中完成平稳过渡的关键。

首先,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自学结合,将数学知识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自习课没有教师,或者在家的时候,也能够进行自学。

其次,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在初中已经习惯了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后进行学习,升入高中后,数学知识点繁多,习题类型多,需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这些显然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来进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最终教会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结

初中升入高中,是学生自己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上完成平稳的过渡,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教学工作者完成初升高数学教学的平稳过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祝光,曹兵.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109

[2]张星江.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探究[J].教学天地,2008,(11):47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复习课教学 思维导图

1引言

数学复习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够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传统的按照专题形式进行复习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思维导图的方法应用到复习中,不仅是对传统复习方法的挑战,同时也是复习方法的大胆探索与实践。下面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提供参考。

2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特征与难点

2.1特征。高中数学复习既需要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还需要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完善的高中数学知识体系。能够从本质上发现高中数学知识的联系,构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让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图。这样一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根据解题的需要,从大脑中提取所需要的解题信息,从而优化解题过程,促进解题效率的提升。

2.2难点。高中数学复习课具有较大的难度,一方面学习时间比较紧,任课老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授课和习题讲解上,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复习中基本上是以前教学内容的再现,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复习效果欠佳。

3思维导图的概念及优势

3.1概念。思维导图是一种图解形式的记笔记的方法,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注重图文并重,将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和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通过阅读、记忆等思维功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启思维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3.2优势。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通过图示方法更好地揭示数学概念、思想、理论之间的关系,使学习内容显得更为直观形象,有利于学习、思考和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整合新旧知识体系,建立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网络,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4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4.1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课堂参与情况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这样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思维归纳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空间最大程度的扩展。同时,还能够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对比、综合分析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分组完成之后,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成员合作构建知识脉络,形成清晰、明了的思路,将数学知识复杂的关系和解题过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留下一定的剩余空间,作为以后进行知识补充使用。在整个数学解题框架形成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不足之处,这就要求老师为学生留下自由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并在复习课本知识,查阅学习资料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4.2师生共同探讨。当各小组的思维导图完成之后,老师和学生要加强学习与交流,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分析与组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完善思维导图。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寻找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参与到分析和学习中来,查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思路存在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并分析学生复习中存在不足的原因,然后重点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例如,数列是高中数学复习中比较难的内容,数列包括等差、等比数列形式,并且这些内容与函数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知识点较多,并且比较复杂。同时题型不同,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相同,大大增加了学生数学知识复习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总结出不同数列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解题方法,同时还能够与函数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高解题效果,并在思维导图上进行标注,进而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更好的数学知识复习效果。

4.3学生讲解知识。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讲解的机会,让学生向同学和老师讲解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还能够加深对思维导图整体框架的记忆,全面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还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体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学生的讲解还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学习效果,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结束语

实际应用表明,思维导图适应了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不断积累解题经验,让学生学会应用最佳的解题方法,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今后在复习课教学中应该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复习高中数学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模式 高中数学教学手段 分析

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剧,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起来,人才资源的竞争首当其冲。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输出基地,教学手段成为了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现代化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给高中教学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契机,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代化教育模式有效的整合了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资源,并借助于现代化的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教学手段、数学教学方法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式,以实现教学效果不断优化的目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突破和发展创新。

一、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现状

现代教育模式是一个多元化、人性化、复杂化的综合体,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全新的教育框架,给教学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手段来说,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尚未完全普及,传统的数学知识教学手段仍旧占有着主要的地位,高中数学知识中一些晦涩难懂的定理、定义直接抛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过程的探究和自我实践,造成了学生对于数学抽象内容理解困难,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缺乏深刻的认识的现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的发挥。

另外,在高中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应用不当。教师过度的追求现代教育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过度的追捧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授课方式,而无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潜能,换汤不换药,延续的是传统式教学内容,方式转变成为了计算机教学,变革的只是电脑屏幕和黑板的差别。

二、如何的推进现代教育模式在高中数学手段中应用的措施

2.1加强现代教育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和创新

高中数学知识所具备的突出特点就是抽象性强、逻辑性强、数字化量化转变强。而高中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思维水平、情感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高中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抽象思维的直观转变,这就为现代教育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促进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和创新,有效的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和途径的变革,帮助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实践应用,比如:通过现代化教育模式下,借助于强大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校园高速公路、校园网等信息化学习平台来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和学习,保证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实现。

2.2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数学手段的支撑,实现学生接受性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飞跃

现代教育模式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上,注重知识的实践性获得和应用,突出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数学手段的支撑,是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手段的束缚而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获取高中数学知识的全过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要表现。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自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通过搜索所需要的材料,依据知识学习的需要来进行信息的筛选、分析和归纳,来实现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框架体系的构建。比如:在函数与方程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图形结合是解决问题常见的方法,但是书本上的呆板的图像无法将整个图形完美的表现出来,无法在高中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中去挖掘到潜在的联系,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的引导和链接,为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提供辅助,实现接受性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飞跃。

2.3以实现技术和手段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结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整个高中知识的学习阶段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这就给高中数学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现代教育模式并不仅仅是指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于高中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现代教育模式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变革和创新,以实现技术和手段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结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不断优化高中数学课堂结构,以教学技术为依托,更好的保证数学课业目标的实现,切实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代化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给高中教学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契机,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进行现代教育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手段分析,以期有助于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创新,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探究式学习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突破教学的难点、重点、关键点,帮助学生实现抽象思维的直观化转变,形成现代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丁波. 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下的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A]. .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5.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结束了九年义务教育,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高中数学除了向学生教授更有深度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高中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很多在初中阶段是优等生的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就变成拖后腿的后进生,其实高中阶段想学好数学,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1高中数学成绩提升难的原因

初中数学相较于高中数学来说较为简单,易于理解,通俗易懂,且初中数学相较于高中数学而言,公式较少,题型相较于高中也是寥若星辰[1]。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相较于初中数学而言,内容极为抽象,且多是变量和字母,很少出现常量,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高中数学也更加注重数学理论的分析和理解,不仅要求理论还要求有实践能力,这给高中数学的学习增加了很多难度。

2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2.1培养自己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同学们本身对于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很高的热忱,对数字有着无限的热爱,那么学好高中数学并不是一件难事[2]。很多刚刚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数学知识较初中阶段突然变得复杂难懂,常常是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和公式,学习效果很差,导致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实,高中数学知识虽然变难了,但同时也变得更具挑战性和实用性了,学生应该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挑战,重新燃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把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多加运用。

2.2做好上课前的预习工作:高中数学的内容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于刚刚从初中升至高中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有很大困难,所以,要做好上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好课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全面了解,掌握本节重难点、易错点,对难以理解和感到困惑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梳理出预习的内容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有疑问,并分别将这些内容标出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还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弥补高中学生由于所学知识繁杂,记忆力和理解力不足的问题[3]。

2.3勤学好问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制胜法宝: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惑和不懂的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的、积极的向他人请教,但很多同学并没有做到有问题就提问,导致问题的积累。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发现问题后,并没有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不求甚解;二是羞于向老师和同学开口,害怕受到老师的训斥,或者是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理,不仅仅学不好高中数学,对于高中阶段的任何一门学科恐怕都是难以学好的。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体系上具有连贯性,如果之前老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弄明白,那么后面老师讲授的课程只要涉及到前面学习的内容,就会出现断层,导致无法完全理解当前所学知识点。我们必须知道,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4熟记公式,总结归纳:高中阶段的数学公式不胜枚举,出现的新概念也是不计其数,很多高中学生并没有对这些概念和公式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本身的字面意思,没有对概念深层次的理解,也没有将概念和公式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还有一部分同学干脆不记忆数学公式,也不重视[4]。要知道理解的前提是记忆,只有对数学公式烂熟于心,才能在解答高中数学题目时熟练应用。因此,想学好高中数学就要熟记数学概念和公式,不仅要背下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并了解其在题目中的常见运用,做到将概念和公式与实际题目相结合。

2.5制定目标,循序渐进:从初中阶段升至高中阶段,数学科目上升到了一个比较难的阶段,高中数学的题型更为灵活、更为抽象。如果想要在高中阶段提高数学成绩,就必须明白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戒骄戒躁,不要急于求成,任何学科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对于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首先要制定一个目标,其次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最后按照这个学习计划严格执行。想要学好高中数学就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从做错的题目里找到错误原因并进行总结归纳,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产生。按照这样的学习习惯坚持一段时间,高中数学成绩的提升必然水到渠成。

3结语

目前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的学习由原来的纯理论学习,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作为学生的我们,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的学习习惯。

作者:宋可心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孙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养成[J].企业导报,2016,01(02):198+35.

[2]解向升,赵院娥,马彩艳.浅谈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08):102-103.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阶段;教学;学习问题;策略

从初中生变成为一名高中学生,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意味着太多东西,初高中阶段的过渡,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初中学生要学会面对高中紧张的学习气氛,接受更高难度的学习内容,有全新的心理状态去处理自己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衔接阶段的教学是很重要的。衔接阶段的教学成功,学生就能自然接受高中学习,衔接阶段的教学失败,学生就有可能从优秀生变成学困生。重视初高中衔接阶段的教学策略,是保障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初高中衔接阶段教学困难原因分析

(一)学习心理与环境发生变化。进入高中校园,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是全新的。刚刚毕业的初中学生要面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以及新的教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学生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每一个进入高中校园的学生都经历了紧张的中考复习,很多学生会在进入高中的初期产生放松的念头,没有学习的紧迫感。还有学生会产生高中学习的恐惧感,他们早早听说高中数学很难学,面对高一数学课本中抽象的数学概念,他们感到无趣,学习效率很低。

(二)数学学习内容发生变化。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较为贴近,课本上的数学陈述也大多通俗易懂,题型相对简单。但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不像初中数学研究常量知识,不断增多的字母与变量知识,使得数学的理论性提高,难度上升。初中所学知识是高中知识的基础,高中知识则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但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存在脱节现象,部分知识要求降低,这无疑加大了初高中数学知识之间的差距。

(三)数学学习方法发生变化。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十分细致,也会帮助学生归纳,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将知识点的应用练熟。也就是说,学生只要记住数学概念与公式,再与教师一起分析各种题型,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在高中,数学学习内容明显增多,但学习时间却极为有限。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中讲解每一种题型,给每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学生需要靠自己去思考与总结,学会在自主学习中举一反三。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并不适用于高中数学学习,不改变学习方法,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质量会受到影响。

二、初高中衔接阶段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一)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做好高中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入学教育工作,是初高中衔接教育的首要环节。教师要利用入学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高一数学学习对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作用。更要从实例入手,对比初高中数学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在实例分析中,向学生传授一些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或者请现在的高中学生现身说法,说一说高中数学学习的体会,让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

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数学学习的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是做好初高中衔接教育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初高中数学教师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互动。经过三年的初中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特点较为了解,在毕业之时,应当在学生的学科学习评价中写清学生的特点与不足,给高中数学教师提供参与。高中数学教师则应当重视学生初中数学学习的信息,针对学生的能力对数学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只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才能让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得心应手。

(二)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的学习方法指导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分层教学,有利于学习方法指导工作的落实。在初高中衔接教育阶段,高中数学教师要多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实施小梯度地教学。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再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内容与练习题目进行分层,使学生选择与自己学习能力相符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教学理念的改变,能够改变学生死学课本的旧观念,促进学生重视个人特点,活学数学知识。

(三)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在临近初中毕业的教学阶段,初中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数学复习情况给予学生正面的数学学习评价,让学生肯定自己初中三年来的学习成果,使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高中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在刚刚接触学生时,多提供一些成功体验,利用成功的喜悦感去培养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像在讲解《集合》知识时,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分类与集合,让学生感觉到高中数学知识易上手,重总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初高中学习环境的变化,对于初入高中学生会产生直接影响。作为初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为学生的个人成长考虑。初中教师要做好高中数学学习的铺垫工作,而高中教师要做好高中数学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完成自然的数学学习过渡,才能保持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坦然地面对高中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益民.初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0,04:60-61.

[2]陈文亮.谈新课程初高中数学的衔接[J].科技信息,2010,23:838-839.